2025年牛津上海版八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牛津上海版八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牛津上海版八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牛津上海版八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牛津上海版八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牛津上海版八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474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厨房下列用具在空气中最易锈蚀的是()A.铜制火锅B.铁制烧锅C.铝制水壶D.不锈钢餐具2、对于化学方程式rm{C+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CO_{2}}表示的意义,叙述错误的是rm{C+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

-}}{;}CO_{2}}rm{(}A.在点燃的条件下,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B.碳加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每rm{)}份质量的碳和rm{1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能生成rm{32}份质量的二氧化碳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化合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rm{44}3、最早得出“水不是一种元素,而是氢和氧的化合物,这一结论的科学家是()A.英国爱迪生B.英国普利斯特里C.英国卡文迪许D.法国拉瓦锡4、以下是一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示意图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rm{(}rm{)}A.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发生改变C.反应前后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rm{1}rm{2}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发生改变5、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rm{(}rm{)}

A.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就是rm{CO}在燃烧B.埋入地下的木制电线杆的一端应先烧焦其表面C.长期未用而难开启的铁锁,可在锁孔中加入少量铅笔芯粉末作润滑剂D.碳在高温下与氧化铜反应,因为碳具有可燃性6、运用rm{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研究成果,可依据生物发光现象检测超微量钙的存在rm{.}这里的“钙”是指rm{(}rm{)}A.元素B.原子C.分子D.单质7、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一定会出现的现象是rm{(}rm{)}A.产生白烟B.放出热量C.生成气体物质D.火焰呈黄色8、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胆矾研碎B.蜡烛燃烧C.品红扩散D.石墨导电9、饭后;某同学在碗里加了几滴洗洁精,碗上的油污就被水冲走了,对此以下理解错误的是()

A.这个现象是乳化作用。

B.植物油;洗洁精和水混合成的液体是溶液。

C.植物油被洗洁精分成细小的液滴分散到了水中。

D.乳化作用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

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10、纪录片rm{隆露}穹顶之下rm{隆路}再次引起了社会对空气质量的热议rm{.}以下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rm{CO_{2}}B.rm{SO_{2;;;;;;;;;;}}C.可吸入颗粒物D.rm{N_{2}}11、A、rm{B}rm{C}三种物质各rm{15}rm{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rm{30}rm{g}新物质rm{D.}若增加rm{10}rm{g}rm{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余rm{C.}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rm{(}rm{)}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rm{B}剩余rm{9g}B.第二次反应后,rm{D}的质量为rm{50g}C.反应中rm{A}和rm{B}的质量比是rm{3}rm{2}D.反应中rm{A}和rm{C}的质量比是rm{5}rm{2}12、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rm{2Mg+{O}_{2}overset{碌茫脠录}{=}2MgO}B.rm{2{H}_{2}Ooverset{脥篓碌莽}{=}2{H}_{2}隆眉+{O}_{2}隆眉}C.rm{C{H}_{4}+2{O}_{2}overset{碌茫脠录}{=}C{O}_{2}+2{H}_{2}O}D.rm{3{H}_{2}+F{e}_{2}{O}_{3}overset{overset{娄陇}{_}}{_}3{H}_{2}O+2Fe}13、下图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rm{隆帽}”和“rm{隆冒}”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化合物的是()A.B.C.D.14、莱州市某村的水质为硬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硬水是一种混合物。

B.硬水中含较多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

C.硬水放一段时间就变成软水。

D.凡是含有杂质的水就是硬水。

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5、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气体.____.(判断对错)16、在稀硫酸、食盐、熟石灰、干冰四种物质中,生活中常用作调味剂的是______;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可用于清洗钢铁表面铁锈的是______;能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用化学式填空)17、“嫦娥三号”于2013年12月2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中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实现月球软着陆的国家.试回答:

(1)运载“嫦娥三号”的火箭外壳用到了钛合金,钛合金属于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发射“嫦娥三号”的火箭所用燃料是偏二甲肼(C2H8N2),推进剂是四氧化二氮(N2O4),两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2H8N2+2N2O4═3N2+2CO2+4X,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

(3)探月的目的之一是获取新能源--氦.一个氦原子的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1个中子,则核外有______个电子.

(4)月球富含钛铁矿,主要成分是钛酸亚铁(FeTiO3),其中钛(Ti)的化合价是______.18、如图是氧、镁、硫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rm{.}由图可知,氧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电子rm{(}填“得到”或“失去”rm{)}镁元素和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化学性质相似的两种元素是______.19、用化学符号填空.

rm{(1)2}个氮原子______;rm{(2)}铁离子______;

rm{(3)}地壳中最多的元素______;rm{(4)}氧化镁中镁元素显rm{+2}价______;

rm{(5)}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______;

rm{(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与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20、(1)简要说明下列操作的主要目的。

从细口瓶倾倒液体时;取下细口瓶的瓶塞要倒放在桌上,其目的是______;倾倒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标签应向着手心而不是向下,其目的是______。

(2)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基础。

①用量筒量取10mL液体时;若俯视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则量取的液体体积______(填“>”“<”或“=”)10mL。

②熄灭酒精灯时的正确做法是______。

(3)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回答下列问题:

①制取氧气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目的是为了防止装置______;

②伸入制氧气的试管里的导管不宜过长,原因是______;21、如图a、b;c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物质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

(2)物质a的溶解度大于物质c的溶解度的温度范围是______;

(3)t2℃时;用50g水配制物质a的饱和度溶液,至少需要______g物质a;

(4)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剂量不变),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______.评卷人得分四、探究题(共3题,共27分)22、实验室常利用以下装置完成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rm{.}请回答:rm{(1)}以上rm{(}从rm{A-E}中选择rm{)}装置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加以改正______rm{.}利用改正后的装置继续完成后面的实验.

rm{(2)}欲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rm{(}填字母rm{)}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若使用rm{C}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______.rm{(3)}将rm{CO_{2}}和rm{CO}的混合气体通过rm{F}装置rm{(}液体药品均足量rm{)}实验开始时关闭活塞rm{b},打开活塞rm{a},广口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rm{.}一段时间后,再关闭活塞rm{a},打开活塞rm{b},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盐酸滴入广口瓶中,此时逸出的气体主要是______,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欲收集该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rm{(}填字母rm{)}验满的方法是______.rm{(4)}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时,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rm{.}利用下列流程分离并回收充分反应后的剩余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rm{垄脵}操作rm{m}的名称是______rm{.}操作rm{m}和操作rm{n}中都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操作rm{m}中该仪器的作用是______.

rm{垄脷}在分离并回收到剩余固体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水的用量,原因有______rm{(}填标号rm{)}.

A.提高实验效率rm{B.}保证剩余固体全部溶解rm{C.}节约能源。

rm{垄脹}若测得回收到的氯化钾固体质量比理论值大,原因可能是______rm{(}答一点rm{)}.23、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反应一段时间收集到所需的氧气后停止加热,老师鼓励他们对剩余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于是小组成员对其成分进行如下猜想:

甲认为是:rm{KClO_{3}}rm{KCl}rm{MnO_{2}}乙认为是rm{KCl}rm{MnO_{2}}丙认为是:rm{KClO_{3}}rm{MnO_{2}}

rm{(1)}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______的猜想一定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

rm{(2)}请帮助甲同学验证自己的猜想:取适量的剩余固体加入到试管中加热;然后用______检验,若观察到______的现象,说明______的猜想是正确的.

rm{(3)}通过该探究,我们得出结论,在反应一段时间后,试管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______rm{(}不定项选择rm{)}

A、反应物rm{B}生成物rm{C}催化剂。

rm{(4)}在对试管加热过程中;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将______

A、变大rm{B}变小rm{C}不变rm{D}无法确定.24、实验室有A;B两瓶硝酸钾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8%和25%,但已经失去了标签;

小科同学设计了三种实验方案来鉴定这两杯硝酸钾溶液。

【查阅资料】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13.3克,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1.7%。

【方案1】分别取适量的A;B两瓶硝酸钾溶液于甲、乙两烧杯中;用同一支密度计测量,如图。据图分析,______(填“甲”或“乙”)杯溶液是质量分数为25%的硝酸钾溶液。

【方案2】取等质量的A;B两瓶硝酸钾溶液于两个烧杯中;分别向两杯溶液中边搅拌边逐渐加入过量的等质量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再过滤、干燥、称量,得到滤渣质量较小的是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填“8%”或“25%”)的硝酸钾溶液。

【方案3】取等质量的A、B两瓶硝酸钾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将两支试管置于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试管中出现______现象的是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硝酸钾溶液。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3题,共12分)25、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方法rm{.}物质分类的方法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结果rm{.}根据概念的范围大小,不同类物质间常存在如下三种rm{(}如图所示rm{)}

rm{(1)}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上述关系的______关系.

rm{(2)}现有rm{垄脵}“可口可乐”饮料;rm{垄脷}“农夫山泉”矿泉水;rm{垄脹}冰水混合物;rm{垄脺}加碘食盐;rm{垄脻}白醋;rm{垄脼}蒸馏水;rm{垄脽}啤酒;rm{垄脿}黄铜;rm{垄谩}液氧;rm{垄芒}四氧化三铁rm{.}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有rm{(}填序号,下同rm{)}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26、

rm{A}中发反应的符表达式为______;

写出中仪器rm{A}的名称rm{A}的途是______;

绘制实验装置图是填写实验报告用的一项重要技rm{.}如图小欣同学制的实验室用高酸钾取氧的装图请回答下列题:

制得氧气完rm{2}图实验时察到细铁丝在氧燃烧的现象是______.27、碳及碳的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轻轨和它上方电线相连的电刷是利用该物质______(填序号)的性质。

A.深灰色B.导电性C.有滑腻感。

(2)为了弥补天然金刚石的不足,中国科学家在440℃和高压下,利用金属钠与二氧化碳作用得到了金刚石和苏打(Na2CO3);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在此反应的过程中部分碳元素的化合价反应前后的变化为②______。

(3)近几十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因此带来很大的环境问题,这种环境问题的危害是①______,采取的措施是②______(各答一条)评卷人得分六、推断题(共2题,共18分)28、如图是几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根据题目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rm{(1)}属于金属元素的是______rm{(}填序号,不定项选择rm{)}其原子结构特点是______,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能形成______离子.

rm{(2)}由rm{D}rm{G}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名称:______;它是由______构成;

rm{(3)}写出rm{F}单质在rm{B}单质中燃烧化学方程式______.29、A、rm{B}rm{C}rm{D}rm{E}是我们学过的五种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图的转化关系,箭头指向的是生成物或生成物之一,直线两端为反应物rm{(}例如rm{A}与rm{D}反应生成rm{E)}.

其中rm{A}rm{B}rm{E}为氧化物,rm{E}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rm{C}rm{D}为单质,且rm{A}与rm{B}rm{B}与rm{C}反应后均生成一种紫红色的金属单质,试推断:rm{(1)}在图中横线上标出rm{A}rm{B}rm{C}rm{D}物质的化学式;

rm{(2)}写出生成紫红色单质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rm{(3)A}与rm{D}发生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B【分析】【分析】欲正确解答本题,须知在空气中最易锈蚀的物质,要有能够发生反应的物质,反应物要能互相接触,生成物不会对反应起阻碍作用等.【解答】A;铜的金属活动性弱;在常温下不与水和氧气反应,不易锈蚀.故A不适合;

B;铁与氧气、水等反应生成的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等反应,铁制烧锅因此在空气中最易锈蚀.故B适合;

C、因为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Al2O3);能覆盖在铝表面,从而保护里层的铝不再与氧气反应,因此铝制水壶在空气中不易锈蚀.故C不适合;

D;不锈钢中还含有铬、镍等;使得不锈钢不仅比纯铁硬,而且其抗锈蚀性能也比纯铁好得多.故D不适合.

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金属的性质和金属锈蚀的条件的认识.2、B【分析】解:rm{A}在点燃的条件下;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说法正确,故A正确;

B;碳加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说法错误,因为读法错误,故B错误;

C、每rm{12}份质量的碳和rm{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能生成rm{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说法正确,故C正确;

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化合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说法正确,故D正确。

故选:rm{B}

对于化学方程式rm{C+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CO_{2}}表示的意义,则可知:在点燃的条件下,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每rm{C+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

-}}{;}CO_{2}}份质量的碳和rm{1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能生成rm{32}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在点燃的条件下;每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化合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等信息.

掌握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获得哪些信息.rm{44}【解析】rm{B}3、D【分析】【分析】了解化学发展的历史,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社会责任感,符合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要求。【解答】rm{1782}年,拉瓦锡重复了卡文迪许的实验,并用红热的枪筒分解了水蒸汽,明确提出了正确的结论:水不是元素而是氢和氧的化合物。故选D。【解析】rm{D}4、A【分析】解:rm{A}由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rm{.}该反应有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正确;

B;由反应前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子中原子的种类和数量均没有变化,故错误;

C、由图中可知,该反应前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rm{1}rm{3}故错误;

D;由反应前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故错误;

故选A.

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及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分析:通过物质的微观构成分析物质的种类;反应的类型,化学反应的本质.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图中提供的信息,充分理解“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解析】rm{A}5、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碳及一氧化碳的性质。根据已有的知识解答。【解答】A.煤炉里煤的燃烧发生了三个反应,分别是: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就是rm{CO}在燃烧,故A说法正确;在燃烧,故A说法正确;rm{CO}B.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埋入地下的木制电线杆的一端应先烧焦其表面,不易被腐蚀,故B做法正确;C.石墨具有滑腻性,铅笔芯中含有石墨,长期未用而难开启的铁锁,可在锁孔中加入少量铅笔芯粉末作润滑剂,故C做法正确;D.碳在高温下与氧化铜反应,因为碳具有还原性,故D说法错误。故选D。【解析】rm{D}6、A【分析】解:物质中的钙是对所有钙原子的总称,意即钙元素,而不是钙原子,也不是钙的单质rm{.}依据生物发光现象检测超微量钙的存在rm{.}这里的“钙”是指钙元素.

故选:rm{A}.

根据物质中的钙是对所有钙原子的总称;意即钙元素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物质中的钙是对所有钙原子的总称,意即钙元素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解析】rm{A}7、B【分析】解:rm{A}可燃物燃烧时不一定产生白烟;如碳在空气中只能发红,故选项说法错误.

B;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放热,故选项说法正确.

C;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物可能是固体,也可能是气体、液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时;不一定产生火焰,且即使产生火焰也不一定呈黄色,如硫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通常所说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燃烧的概念、燃烧时的现象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rm{B}8、B【分析】解:A;胆矾研碎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

C;品红扩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石墨导电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根据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特点进行分析.灯泡通电发光;水结成冰、酒精挥发等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解析】B9、B【分析】

A;洗洁精中的乳化剂;乳化剂有乳化作用,能把油污变成细小的小油滴,所以正确.

B;洗衣洁精去油污不是根据溶解原理;植物油、洗洁精和水混合成的液体不是溶液,所以错误.

C;洗洁精只是大的油滴变成了细小的油滴分散到了水中;所以正确.

D;乳化作用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故正确。

故选B

【解析】【答案】本题可根据洗洁精的去污原理;据乳化作用去油污与溶解原理去油污的区别进行分析判断.

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10、A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常见的空气污染物。根据已有的知识即可解答。【解答】空气污染物一般是指有害气体和烟尘。有害气体是指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烟尘是指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碳与氮气是空气的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AD。【解析】rm{AD}11、BD【分析】解:设第一次反应后,参加反应的rm{B}的质量为rm{z}第二次反应后,设rm{D}的质量为rm{x}同时参加反应的rm{C}的质量为rm{y}

由题意可知,该反应可表示为:rm{A+B+C篓TD}

rm{15g}rm{z}rm{30g}

rm{25g}rm{15g}rm{y}rm{x}

A、因为反应中rm{A}和rm{B}的质量比为rm{25g}rm{15g=5}rm{3}所以rm{z=9g}则第一次反应后剩余的rm{B}的质量为rm{15g-9g=6g}故A错误。

B、列出比例比rm{dfrac{15}{25}=dfrac{30}{x}}可求出:rm{dfrac{15}{25}=dfrac

{30}{x}}则选项B正确;

C、反应中rm{x=50g}和rm{A}的质量比为rm{B}rm{25g}rm{15g=5}故选项C错误;

D、rm{3}则反应中rm{y=10g}和rm{A}的质量比为rm{C}rm{25g}rm{10g=5}所以选项D正确;

故选:rm{2}

这是一道有关字母化方程式的计算,通过分析,可知若增加rm{BD}rm{10}rm{g}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余rm{A}说明rm{C}克时,rm{A25}完全反应,而rm{B}有剩余;则设第一次反应后,参加反应的rm{C}的质量为rm{B}第二次反应后,设rm{z}的质量为rm{D}同时参加反应的rm{x}的质量为rm{C}根据“rm{y.}rm{A}rm{B}三种物质各rm{C}rm{15}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rm{g}rm{30}新物质rm{g}”,可书写表达式为:rm{D}根据反应表达式;可得答案.

培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的思想处理问题的能力;学会处理车间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rm{A+B+C篓TD}【解析】rm{BD}12、CD【分析】

【分析】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氧化反应、化合反应的特征rm{(}“多变一”rm{)}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A.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该反应不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故rm{B}选项不符合题意;选项不符合题意;C.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rm{B}选项符合题意;D.该反应中氢气得到氧化铁中的氧,发生了氧化反应;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Drm{C}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D。

rm{C}【解析】rm{CD}13、C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微观粒子模型图的应用,掌握微观和宏观的结合是解题关键。【解答】A.图中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表示物质为纯净物;并且该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为单质的分子;故A错误;

B.图中为两种不同分子;为两种物质的分子,是两种单质,该图所示物质为混合物;故B错误;

C.图中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表示物质为纯净物;并且该分子由两种不同种原子构成,为化合物的分子;图所示物质为化合物;故C正确;

D.图中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表示物质为纯净物;并且该分子由两种不同种原子构成,为化合物的分子;图所示物质为化合物;故D正确。

故选CD。【解析】rm{CD}14、AB【分析】

A;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离子的水为硬水;所以硬水中不仅有水,还含有其它杂质,所以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

B;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离子的水为硬水;所以硬水中含较多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故B正确;

C;硬水软化的方法有:蒸馏或加热煮沸;所以硬水放一段时间不会变成软水,故C错;

D;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离子的水为硬水;软水中也含有杂质,故D错.

故选AB.

【解析】【答案】根据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离子的水为硬水;而含较少钙镁离子的水为软水;和硬水软化的方法考虑本题.

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5、略

【分析】

因为二氧化碳和氮气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所以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气体.

故答案为:错.

【解析】【答案】二氧化碳和氮气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进行分析.

16、略

【分析】解:由所给的五种物质可知;生活中常用作调味剂的是食盐,钠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NaCl;

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可用作人工降雨,放在空气中能迅速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温度快速降低,使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从而达到降雨的目的,碳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CO2;

稀硫酸可与钢铁表面铁锈反应(Fe2O3+3H2SO4=Fe2(SO4)3+3H2O),故可用于清洗钢铁表面铁锈,氢元素显+1价,硫酸根显-2价,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H2SO4;

熟石灰是一种强碱,和酸发生中和反应,能用来改良酸性土壤,钙元素显+2价,氢氧根显-1价,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Ca(OH)2;

故答案为:NaCl;CO2;H2SO4;Ca(OH)2

欲正确解答本题;须知所给的五种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式.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用和常见的一些物质的性质和作用的了解及化学式的书写.【解析】NaCl;CO2;H2SO4;Ca(OH)217、略

【分析】解:(1)钛合金的主要成分是钛;属于混合物,故填:混合物;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从化学方程式C2H8N2+2N2O4=2CO2+4X+3N2看,在化学反应前后(除X外),其它各原子个数差分别是:碳原子2-2=0,氢原子8-0=8,氮原子2+2×2-6=0,氧原子2×4-2×2=4,所以4X中共含有8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因此每个X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即X的化学式为H2O.

故填:H2O;

(3)一个氦原子的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根据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核外有2个电子,故填:2;

(4)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铁元素显+2,氧元素显-2,设钛元素的化合价是x,可知钛酸亚铁[FeTiO3]中钛元素的化合价:(+2)+x+(-2)×3=0;则x=+4.故填:+4.

(1)根据合金的概念进行分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3)根据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分析;

(4)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物质分类的知识、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解析】混合物;H2O;2;+418、略

【分析】解:氧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rm{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rm{2}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

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rm{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rm{2}个电子而形成带rm{2}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rm{+2}价;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rm{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rm{2}个电子而形成rm{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rm{-2}价;镁元素显rm{+2}价,氧元素显rm{-2}价,镁和氧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rm{MgO}.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氧原子和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的两种元素是氧和硫.

故答案为:得到;rm{MgO}氧和硫.

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rm{geqslant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rm{<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由镁元素和氧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确定元素的化合价,写出其化学式即可.

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解析】得到;rm{MgO}氧和硫19、略

【分析】解:rm{(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rm{.}所以rm{2}个氮原子,就可表示为:rm{2N}

rm{(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rm{1}个电荷时,rm{1}要省略rm{.}故铁离子可表示为:rm{Fe^{3+}}

rm{(3)}地壳中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其符号为:rm{O}

rm{(4)}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氧化镁中镁元素显rm{+2}价,故可表示为:rm{overset{+2}{Mg}O}

rm{(5)}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是氮气,其符号为:rm{N_{2}}

rm{(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氧化铝中铝元素显rm{+3}价,氧元素显rm{-2}价,其化学式为:rm{Al_{2}O_{3}}

故答案为:rm{(1)2N}rm{(2)Fe^{3+}}rm{(3)O}rm{(4)overset{+2}{Mg}O}rm{(5)N_{2}}rm{(6)Al_{2}O_{3}}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解析】rm{2N}rm{Fe^{3+}}rm{O}rm{overset{+2}{Mg}O}rm{N_{2}}rm{Al_{2}O_{3}}20、防止污染药品防止腐蚀标签<用灯帽盖灭漏气,导致氧气逸出,收集不到氧气有利于气体导出【分析】解:(1)从细口瓶倾倒液体时;取下细口瓶的瓶塞要倒放在桌上,其目的是防止污染药品;倾倒细口瓶里的药液时,为防止腐蚀标签,标签应向着手心而不是向下;故填:防止污染药品;防止腐蚀标签;

(2)①用量筒量取10mL液体时;若俯视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则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小;故填:<;

②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切不可用嘴吹;故填:用灯帽盖灭;

(3)①①制取氧气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目的是为了防止装置漏气,导致氧气逸出,收集不到氧气;

②伸入制氧气的试管里的导管不宜过长;否则生成的气体不易导出;故填:有利于气体导出。

(1)根据取用液体药品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2)根据量筒的使用方法以及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来分析;

(3)根据实验室中制取与收集氧气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解析】防止污染药品防止腐蚀标签<用灯帽盖灭漏气,导致氧气逸出,收集不到氧气有利于气体导出21、减小大于t1℃25a、b【分析】解:(1)由物质c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物质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由物质a、c的溶解度曲线进行对比可知,物质a的溶解度大于物质c的溶解度的温度范围是:大于t1℃;

(3)由物质a的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物质a的溶解度是50g,t2℃时;用50g水配制物质a的饱和度溶液,至少需要25g物质a;

(4)由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t1℃时a、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剂量不变),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将t1℃时c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剂量不变);要析出晶体,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故答为:(1)减小;(2)大于t1℃(3)25;(4)a、b.

(1)根据物质c的溶解度曲线分析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的情况;

(2)根据物质a;c的溶解度曲线进行对比;找出物质a的溶解度大于物质c的溶解度的温度范围;

(3)根据t2℃时物质a溶解度进行计算;

(4)根据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分析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剂量不变);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

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固体溶解度和温度间的关系,并能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解析】减小大于t1℃25a、b四、探究题(共3题,共27分)22、(1)A中导管应略过胶塞即可(2)A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E用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二氧化碳已满(4)催化作用①过滤玻璃棒引流②AC③水分没有蒸干【分析】【分析】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解答】rm{(1)A}装置中的导管伸入试管太长,不利于气体的导出,应该使伸入试管中的导管尽量短一些,导管应略过胶塞即可,故答案为:rm{A}中导中导rm{A}管应略过胶

塞即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rm{(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m{2KMn{O}_{4}overset{triangle}{=}{K}_{2}Mn{O}_{4}+Mn{O}_{2}+{O}_{2}隆眉}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若使用rm{A}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这样可以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故答案为:rm{2KMn{O}_{4}overset{triangle

}{=}{K}_{2}Mn{O}_{4}+Mn{O}_{2}+{O}_{2}隆眉}rm{2KMn{O}_{4}overset{triangle}{=}{K}_{2}Mn{O}_{4}+Mn{O}_{2}+{O}_{2}隆眉}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rm{C}rm{A}实验开始时关闭活塞rm{2KMn{O}_{4}overset{triangle

}{=}{K}_{2}Mn{O}_{4}+Mn{O}_{2}+{O}_{2}隆眉}打开活塞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广口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盐酸滴入广口瓶中,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此时逸出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rm{(3)}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用rm{b}装置收集;验满的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二氧化碳已满,故答案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rm{a}rm{CaCO_{3}+2HCl=CaCl_{2}+H_{2}O+CO_{2}隆眉}rm{E}

rm{CaCO_{3}+2HCl=CaCl_{2}+H_{2}O+CO_{2}隆眉}氯酸钾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的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作用是催化作用,故答案为:催化作用;rm{E}操作用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二氧化碳已满;将固体和液体分开,所以操作rm{(4)}的名称是过滤,故答案为:过滤;rm{垄脵}rm{m}为蒸发,和操作rm{m}中都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操作rm{n}为蒸发,rm{n}rm{m}操作rm{m}rm{m}中该仪器的作用是引流,故答案为:过滤;玻璃棒;引流;rm{垄脷}【解析】rm{(1)A}中导管应略过胶塞即可rm{(2)A}rm{2KMn{O}_{4}overset{triangle}{=}{K}_{2}Mn{O}_{4}+Mn{O}_{2}+{O}_{2}隆眉}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rm{2KMn{O}_{4}overset{triangle

}{=}{K}_{2}Mn{O}_{4}+Mn{O}_{2}+{O}_{2}隆眉}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rm{(3)}rm{CaCO_{3}+2HCl=CaCl_{2}+H_{2}O+CO_{2}隆眉}用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二氧化碳已满rm{E}催化作用rm{(4)}过滤玻璃棒引流rm{垄脵}rm{垄脷AC}水分没有蒸干rm{垄脹}23、略

【分析】解:rm{(1)}因为反应一段时间了,而剩余固体中不可能无氯化钾,故“丙认为是:rm{KClO_{3}}rm{MnO_{2}}”的猜想错误;

rm{(2)}为了帮助甲同学验证其的猜想:取适量的剩余固体加入到试管中加热;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内,若木条复燃,说明甲的猜想是正确的.

rm{(3)}在反应一段时间后;试管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生成物;催化剂,反应物可能有,也可能没有;

rm{(4)}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质量不变,而氯酸钾分解,剩余固体的质量不断减少一直到完全反应,所以在对试管加热过程中,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变大.

故答案为:

rm{(1)}丙;rm{KCl}为生成物;反应后一定存在;

rm{(2)}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甲;

rm{(3)BC}

rm{(4)A}.

rm{(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考虑“反应一段时间收集到所需的氧气后停止加热”,进行分析;

rm{(2)}考虑氯酸钾受热会产生氧气进行分析;

rm{(3)}根据化学反应的过程以及催化剂的概念来分析;

rm{(4)}催化剂的质量不变;固体的质量减少.

本考点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rm{.}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填空题中.【解析】丙;rm{KCl}为生成物,反应后一定存在;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甲;rm{BC}rm{A}24、乙8%析出晶体【分析】解:【方案1】

据图分析;乙杯溶液是质量分数为25%的硝酸钾溶液,这是因为25%的硝酸钾溶液密度较大。

故填:乙。

【方案2】

得到滤渣质量较小的是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硝酸钾溶液;这是因为8%的硝酸钾溶液能够溶解较多的硝酸钾。

故填:8%。

【方案3】

试管中出现晶体的是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硝酸钾溶液;这是因为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13.3克,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1.7%,25%的硝酸钾溶液中的硝酸钾不能完全溶解。

故填:析出晶体。

其它条件相同时;同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密度越大;

其它条件相同时;同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越小,再溶解时溶解的溶质越多;

温度一定时;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析】乙8%析出晶体五、简答题(共3题,共12分)25、(1)并列

(2)③⑥⑨⑩①②④⑤⑦⑧【分析】【分析】根据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据此分析解答即可。【解答】rm{(1)}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因此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故答案为:并列;rm{(2)}根据根据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则属于纯净物的有rm{(2)}冰水混合物;rm{垄脹}蒸馏水;rm{垄脼}液氧;rm{垄谩}四氧化三铁;rm{垄芒}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则属于混合物的是根据“可口可乐”饮料;rm{垄脵}“可口可乐”饮料;rm{垄脷}“农夫山泉”矿泉水;rm{垄脺}加碘食盐;rm{垄脻}白醋;rm{垄脽}啤酒;rm{垄脿}黄铜“农夫山泉”矿泉水;rm{垄脵}加碘食盐;rm{垄脷}白醋;rm{垄脺}啤酒;rm{垄脻}黄铜rm{垄脽}rm{垄脿},故答案:rm{垄脹垄脼垄谩垄芒}【解析】rm{(1)}并列并列

rm{(1)}rm{(2)垄脹垄脼垄谩垄芒}rm{垄脵垄脷垄脺垄脻垄脽垄脿}rm{(2)垄脹垄脼垄谩垄芒}26、略

【分析】解:

试管rm{/}格rm{/}空格少量试剂的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用锰钾制氧气,反应物是锰钾,生成物是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反条是加,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rm{2KnO4dfrac{overset{/{驴脮};triangle;{驴脮赂帽}/}{.}}{/{驴脮}/}K2Mn+Mn2+O2隆眉}

由图加热固体制取氧且试管口有一棉;推是锰酸钾原制氧气的,而且要用排水法氧气,把它补充出来,如图。

常用仪器的称可知rm{2KnO4dfrac{

overset{/{驴脮};triangle;{驴脮赂帽}/}{

.}}{/{驴脮}/}K2Mn+Mn2+O2隆眉}为试管;用作量试剂的反应器;

答案:

细铁丝在氧气在烧的现象剧烈烧;火星射,热,生成色固体.

剧烈燃烧火星四;热,成黑色固体.

画图时注意:药品平;有棉花;塞实;管略胶塞rm{A}不超胶厚度的分之rm{(}管弯部位适,导管不能透过水槽和集气瓶瓶口;胶要涂实,置适当.

根据实验室常仪器解;

根据铁丝燃烧时的象解答.

本道题要求生要熟运用制取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握实验室制取气的反应原,提高学生实验能力,于绘图考的较少,需要根据经验好想,再由图中的息推导,认真把补充.rm{)}【解析】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rm{2KMnO_{4}dfrac{overset{;;triangle;;}{.}}{;}K_{2}MnO_{4}+MnO_{2}+O_{2}隆眉}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27、BC4Na+3CO22Na2CO3+C+4价变为0价导致两极的冰川融化,使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海城市等减少使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更多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分析】解:(1)轻轨和它上方电线相连的电刷是利用该物质的导电性和有滑腻感的性质。故填:BC;

(2)在440℃和高压下,利用金属钠与二氧化碳作用得到了金刚石和苏打(Na2CO3),在二氧化碳中碳元素显+4价,金刚石属于单质,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故填:4Na+3CO22Na2CO3+C;+4价变为0价;

(3)近几十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可能导致温室效应增强成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两极的冰川融化,使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海城市等;减少使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更多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可以缓解温室效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