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教版选修4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41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刘知几认为史家著史必须不加隐讳,如是撰写,意思就是A.秉笔直书B.知往鉴来C.经世致用D.详今略古2、隋唐时期在秦汉“大一统”思想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天下一家”思想。唐太宗认为“王者视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这一思想的产生。
①是各民族长期交融的结果。
②体现了统治者开明的政策。
③有利于三省六部制度完善。
④说明当时世界意识的加强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3、1921年3月16日,土耳其和苏俄签定了《俄土友好条约》,致力于改善双边关系。此时两国面临的共同问题是A.加快国家工业化建设B.反对帝国主义的威胁C.发展传统的友好关系D.反对大国的霸权主义4、孙中山在《民权初步》中提到,会场里每做一事,都需要经过三道手续:一是动议,二是讨论,三是表决但也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即:在一项动议表决之后,有的会员想推翻表决,提出复议,这叫做复议动议。这表明孙中山认为在会议决策时A.集思广益但也应该提高效率B.利用直接民主形式实现宪政C.维护会场秩序是必要前提D.注重程序性和充分民主性5、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下列马;恩著作按出版或发表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神圣家族》②《共产党宣言》③《德意志意识形态》④《资本论》第一卷⑤《法兰西内战》A.①②③④⑤B.③①②④⑤C.①③②④⑤D.②①③⑤④6、古罗马《十二铜表法》的大部分条文,都是明确自由民在“私法”范围上平等,尤其是契约缔结及财产私有;同时少部分条文属于以国家利益为核心的“公法”。近代法国拿破仑最引以为傲的,是其颁布并成为后世典范的“民法典”。这反映了A.私权保护与契约构筑社会规范B.西方法律轻视国家利益的保护C.罗马法被延用并不断发展到近代D.注重条文的大陆法系更具优越性7、王阳明提出“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等主张。据此可知,王阳明A.主张“格物致知”B.反对“天人合一”C.主张克服私欲D.关注人的主体地位评卷人得分二、判断题(共3题,共6分)8、二次革命、护国战争和护法战争都是由孙中山直接领导的。A.正确B.错误9、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是二十世纪初期推动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的主要代表。A.正确B.错误10、“无产阶级革命可以首先在一个落后国家取得胜利”是马克思的观点。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三、材料分析题(共9题,共18分)11、材料。
明朝人王士性(1547-1598);好游历,相继在河南;北京等地做官,足迹遍及当时的两京十二省,相继写了《广游志》和《广志绎》等地理学著作,对所游历和考察的对象加以理论概括。王士性全面阐述了人地关系,对“人定胜天”思想有了新的发展,从理论上总结出“天下事不可懦而无为,尤不可好于有为”。他认为,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人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他将自然与人文地理都当成考察的对象,特别注意观察各地的地理环境、民情风俗、宗教文化、物产交通,并比较其差异,从而在人文地理的各个分支,如风俗地理、文化地理、经济地理、政治地理、民族地理乃至军事地理的研究都留下真知灼见。王士性注意观察与分析各地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长处和短处,以确定环境对某种社会需要的适宜或者有利的程度。王士性深入细致的观察与缜密独到的思想,给明末清初的学者以巨大的影响。
--摘编自周振鹤《王士性的地理学思想及其影响》等(1)根据材料;概括王士性的地理学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士性地理学思想形成的背景。12、【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787年华盛顿主持了制宪会议,为会议的顺利进行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787年5月25日,会议在费城的议事堂举行。当华盛顿尚未就席时,大家就提出推举华盛顿为议长,并立即获得全数通过。华盛顿的态度非常谦虚,他说:“敝人才疏学浅,经验不足,实不堪担此一重大会议的议长之职,但我愿竭尽一己之力来完成责任。”费城的仲夏夜异常炎热,华盛顿纹丝不动地坐在议长席上。他没有发表演说,只是偶尔询问代表们的意见,或是在议事进行中说一两句例行的话而已。可是这已足够了。当辩论激烈,或讨论陷入僵持时,代表们就不约而同地仰视着议长席。这位举世闻名的华盛顿,只要静默不语,就足以慑服那些滔滔雄辩的政客,使他们逐渐相互妥协。由于彼此的忍让和妥协,最后万事皆迎刃而解。9月17日,全体一致通过美国的联邦宪法。——摘编自晓树《美利坚合众国的缔造者——华盛顿》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召开制宪会议的目的,说明华盛顿在制宪会议上所起的作用。(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华盛顿的良好品质,说明华盛顿的政治活动对美国政治文明发展的贡献。13、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陆贾(约公元前陆贾(约公元前240170-公元前207),汉初重要的政论家和思想家,一度“以客从高祖定天下”。公元前年,刘邦率起义军进军咸阳,派陆贾等人前往游说秦将,“秦将果欲连和”。秦王朝被推翻以后,陆贾跟随刘邦参加楚汉战争,成为其重要谋士之一。西汉政权建立不久,陆贾两次受命出使南越,成功促使割据一方的南越地区首领赵佗臣服。吕后擅权时,陆贾“自度不能争之”,称病归家,后为丞相陈平划策,在推翻吕氏集团、拥立文帝上有功。陆贾认为“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主张给生产者以休养生息之机,同时要求“行仁义,法先圣”,“德治”与刑罚并用。他向高祖谏言:天下“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他为高祖所著的《新语》一书凡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而后来的董仲舒亦“相被服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陆贾作出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陆贾能够取得上述贡献的原因。——摘编自《史记》等14、材料甲午战争期间,清廷派湘军名将刘坤一抗敌。因清军的作战思想、战斗士气以及武器装备已远远落后于日军,几次主动进攻溃败下来,清政府再无心抵抗。刘坤一痛定思痛,苦苦寻找御敌良策。一日,湘军一个伏击战俘获了十几名日本兵。接下来,他每天要派出比平时多几倍的探子刺探日军,每天晚上综合各方面信息反复研究。两个月后,他向朝廷上了一道奏折,产生了巨大轰动。原来,他发现那次被伏击日军全是从后方招来的老弱病残,他判断日军的兵力开始吃紧。经过情报侦察和数据分析,他想到了持久作战,正如他在奏折中所说的:中国地大物博,日军战线太长,后方补给困难,只要抱定决心,终将拖垮他们,况且,还可以不断在战斗中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日军必败。刘坤一还在奏折中痛陈,如像以往主和割地赔款,不如把赔款充当军费然而,脆弱的清廷最终仍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不过,刘坤一的持久战思想在近代历史上仍有巨大的影响力,他的战略在之后的抗日战争中也起到了非常大的指导性作用。甲午战争期间,清廷派湘军名将刘坤一抗敌。因清军的作战思想、战斗士气以及武器装备已远远落后于日军,几次主动进攻溃败下来,清政府再无心抵抗。刘坤一痛定思痛,苦苦寻找御敌良策。一日,湘军一个伏击战俘获了十几名日本兵。接下来,他每天要派出比平时多几倍的探子刺探日军,每天晚上综合各方面信息反复研究。两个月后,他向朝廷上了一道奏折,产生了巨大轰动。原来,他发现那次被伏击日军全是从后方招来的老弱病残,他判断日军的兵力开始吃紧。经过情报侦察和数据分析,他想到了持久作战,正如他在奏折中所说的:中国地大物博,日军战线太长,后方补给困难,只要抱定决心,终将拖垮他们,况且,还可以不断在战斗中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日军必败。刘坤一还在奏折中痛陈,如像以往主和割地赔款,不如把赔款充当军费然而,脆弱的清廷最终仍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不过,刘坤一的持久战思想在近代历史上仍有巨大的影响力,他的战略在之后的抗日战争中也起到了非常大的指导性作用。——摘编自《百家讲坛蓝版》2016年第1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坤一“持久抗日”与中国共产党人《论持久战》提出的相同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历史地评价“刘坤一”。15、材料孙家栋,辽宁复县人。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孙家栋,辽宁复县人。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摘编自党波涛《中华民族脊梁故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家栋取得的成就并说明其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孙家栋取得以上成就的意义。1951年,孙家栋被派往苏联茹科夫斯基工程学院学习,5年后以所有功课全部满分的成绩毕业,回国后不久进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从事导弹研制工作。1967年,经钱学森推荐负责人造卫星的总体设计,并在“文革”的混乱环境中排除困难开展工作。1970年4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此后,他先后担任我国第一颗遥感返回式卫星、第一颗通信卫星、静止轨道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应用卫星大系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也是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工程的总设计师。他十分重视人才培养,通过航天实践,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航天科技人才。他的事迹受到了我国乃至世界航天界科技人员的敬佩与赞誉。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郑吉,会稽人(今浙江),自幼尚武,少有大志,喜习外国事。以卒伍从军,数出西域,勇敢,有谋略。公元前68年,侍郎郑吉到西域后,一改过去从关内派兵远征的办法,而是迅速扩大渠犁屯田,增加西域驻军。公元前76年,秋收之后,郑吉再次发兵攻车师王鸟黄于石城,车师王降。公元前60年,匈奴虚闾单于死。右贤王屠耆堂纂夺了单于位,大カ剪除异己。本应继位的日逐王先贤挥身感危险,欲降汉,派使达于郑吉。郑吉表示非常欢迎,迅速派屯田士卒1500人并发龟兹等国5万人迎日逐王降,并妥善安置。匈奴从此退出西域。宣帝甚喜,封日逐王为归德侯,任郑吉为都护,管西城南北二道。西汉政府自张雾首通西域,至神爵二年正式设立西域都护府,经过七十余年,之后,統轄了六十八年,共计一百余年之久,西汉自在西域设躍都护府后,丝路南北两道皆畅通无阻。郑吉在西域先后ニ十余年,大兴屯田破车师,降日逐王,出任西城第一任都护,平息乌孙内乱,为完成统一西城大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摘编自予征《第一任西域都护郑吉》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吉在西域的主要建树及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郑吉取得成就的原因。1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往者则天太后践祚临朝;欲收人心,务求拔擢,弘委任之意,开汲引之门,进用不疑,求访无倦,非但人得荐士,亦许自举其才。所荐必行,所举辄试,其于选士之道,岂不伤于容易哉?而课督既严,进退皆速,不肖者旋黜,才能者骤升,是以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此乃近于求才贵广;考课贵精之效也。
——陆贽《请许台省长官举荐属吏状》(729年)
材料二古来无道之君;好杀者有石虎;苻生、齐明帝、北齐文宣帝、金海陵炀王,其英主好杀者,有明太祖,然皆未有如唐武后之忍者也真千古未有之忍人也哉!
——赵翼《廿二史札记·武后之忍》
材料三总的说来;古人对武则天的毁誉褒贬大凡是从仁义道德观念出发,有许多甚至仅以她是一个女性的角度论是非。由于传统史学眼光的局限,很少从包括社会经济发展在内的各项政绩上全面作评述,甚至这方面留下的资料都很少,因此使人无法清晰地勾划出从初唐到盛唐转变的那个历史时期的全貌,人们也就难于对这个贞观到开元的过渡性历史人物有确切的评价。
——胡戟《武则天评传》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陆贽、赵翼对武则天的不同态度及其评价角度。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胡戟先生评价武则天的标准、指导思想和方法。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范文澜(范文澜(18931969-1925)是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少年时接受章炳麟“爱国爱种”的政治主张,拥护辛亥革命。1940年参加五卅运动后,开始阅读宣传新思潮的书刊。翌年秋,在天津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爆发后,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2年1941月到延安,受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委托,主持编写中国通史(含中国近代史),在学术界率先运用唯物史观对中国经学的阶级本质、历史地位及其发展规律作全面的评述。1942-1947年出版《中国通史简编》上册和中册,以阶级斗争为研究历史的基本线索,通过对史实的具体分析,揭示旧社会旧事物必然要被新社会新事物所替代的规律。年出版《中国近代史》上册,系统地论述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过程和时代特征,高度评价了人民反帝反封建运动的历史功绩。
(1)根据材料;概括范文澜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爱国行为。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范文澜以唯物史观作为史学研究理论基础的原因。——中国社会科学网《范文澜》19、[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陶行知的一生都和乡村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从1917年到1926年,陶行知在领导平民教育运动的实践中,逐步认识到中国乡村教育的重要性,进而提出乡村学校是当时中国乡村改造的中心。1927年,陶行知创办晓庄学校,将教育作为改造乡村社会重要工具。他在《地方教育与乡村改造》一文中指出,“办学和社会改造是一件事情改造社会若不能从办学入手,便不能改造人的内心”。1931年,陶行知创建山海工学团;次年,他提出工学团融做工、科学、政治于一体,将“普遍的军事训练,普遍的生产训练”列为“六大训练”的前两位。全面抗战爆发后,陶行知避居西南,在合川县郊(今属重庆市合川区)创办了育才学校。1946年1月,他还为在重庆创办的社会大学撰写了《社会大学颂》,表示“乡人不出村,能知万里远。个个考博士,行行出状元”。同年7月,陶行知因积劳成疾,与世长辞。——摘编自吴擎华《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陶行知有关乡村教育的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陶行知提出这些主张的时代背景。评卷人得分四、论述题(共4题,共32分)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林伯渠铜像。
林伯渠(1886—1960)生于湖南临澧;1905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过辛亥革命;二次革命等。1921年1月加入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1922年负责国民党改组工作。他参加过南昌起义、长征等。1937年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1949年9月任新政协筹备会代理秘书长。10月1日主持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林伯渠铜像矗立在三级台阶上,代表他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三个历史阶段。
——整理自林伯渠故居相关文字介绍等材料二早在大革命时期,林伯渠已经是国民党中常委,很有声望了,但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他严格参加所在支部的组织生活,对党组织所布置的任务,他总是不折不扣地努力去完成。当时他每月工资300余元,很大部分都交了党费。主政陕甘宁边区政府期间,他积极培育延安作风,在日记中写道“一、遵守党纪。二、戒骄傲自满。三、必须有系统的进行监督。四、坚持马列主义教育”。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后,林伯渠又为自己拟定继续保持艰苦奋斗作风的《入城守则》:不做旧诗;不持手杖;不吸纸烟;每天挤时间读书报;每天挤时间散步;尽可能地接近实践与实践。六条“守则”充分体现了一名老共产党员的初心和执着的精神追求。——摘编自王相坤《从国民党中常委到新中国开国大典主持人》等(1)毛泽东曾评价林伯渠:“在历史进程中;你总站在革命的最前线”。结合材料及所学,对此进行解读。(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2)概括林伯渠身上体现出的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21、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人物。
简介。
李四光。
(1889~1971)
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1949年前;李四光侧重地质基础学科的研究。1949年后,在继续重视基础研究的同时,根据国家需要集中精力,积极开拓应用研究领域。李四光在仔细分析了中国地质条件后,深信在中国辽阔的领域内,天然石油资源的蕴藏量应当是丰富的,他为中国寻找石油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时传祥。
(1915~1975)
时传祥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旧中国;时传祥受尽了压迫与欺凌。新中国成立后,他继续从事城市清洁工作。他以“搞好环境卫生,美化人民首都”为己任,肩背粪桶,走家串户,利用公休日为居民;机关和学校义务清理粪便,整修厕所。他的“工作无贵贱,行业无尊卑;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李顺达。
(1915~1983)
1943年;李顺达组织6户贫困农民成立了农业劳动互助组—李顺达互助组,积极生产,支援前线。1951年春,李顺达向全国各地互助组发出了开展爱国丰产竞赛活动的倡议,得到了各地农民的响应。后来李顺达带领村民成立合作社。到1955年,合作社的总收入比互助组时期增加了25.1%,人均收入超过社外农民收入的23.3%。
22、历史人物和时代特征。
张謇事迹年表
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结合所学,任选两个角度阐释张謇的事迹年表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要求:信息提取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马克思曾预期,随着诸殖民地实现工业化和变得繁荣昌盛,西方的制造业中心将会因此衰落,并造成工人失业。这反过来最终会迫使受苦的西方工人起来反抗,并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因此,马克思断定:革命将首先在西方爆发。实际上,他在致其好友恩格斯的一封信(1858年10月8日)中,就表达了这种担心:当欧洲变成社会主义时,繁荣的殖民地仍然维持着资本主义,因而会进攻和“扼杀”新生的西方社会主义社会。一个多世纪以后的今天,我们看到,所发生的情况与马克思所担心的情况完全相反。革命的爆发不是在西方,而是在前殖民地,即现在所称的第三世界。这样,历史就把马克思的结论颠倒了过来。为什么会这样呢?马克思曾预期,随着诸殖民地实现工业化和变得繁荣昌盛,西方的制造业中心将会因此衰落,并造成工人失业。这反过来最终会迫使受苦的西方工人起来反抗,并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因此,马克思断定:革命将首先在西方爆发。实际上,他在致其好友恩格斯的一封信(1858年10月8日)中,就表达了这种担心:当欧洲变成社会主义时,繁荣的殖民地仍然维持着资本主义,因而会进攻和“扼杀”新生的西方社会主义社会。一个多世纪以后的今天,我们看到,所发生的情况与马克思所担心的情况完全相反。革命的爆发不是在西方,而是在前殖民地,即现在所称的第三世界。这样,历史就把马克思的结论颠倒了过来。为什么会这样呢?
请分析“历史就把马克思的结论颠倒了过来”的原因,就其中一个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予以具体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5题,共10分)24、(历史——选修5: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聚集),可资中国之润。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
——[清]施琅《靖海纪事》材料二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况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若归天朝,使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
——《明清史料丁编》材料三兹地方初定;蠲(免除)三年徭税差役。分兵驻守,至数年后,闽粤之人倍至,荒林田畴复垦。樵苏采捕,载运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听民便。各宜乐业,人民安生。
——[清]施琅《靖海纪事》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25、“我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谋福利的职业。这样我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这是17岁的马克思在他的中学毕业试卷上写下的话。谈谈你读后的感想。26、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和追求的目标。“社会稳定”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等是“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回答下列问题:
(1)春秋时期;孔子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在当时有何进步意义?
(2)古代东西方的先哲孔子和柏拉图对理想社会的标准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孔子和柏拉图所提出的理想社会的标准。2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杨度(1874~1931年),早年师从大儒王闿运学习“帝王之学”(辅佐“非常之人”,成“帝”成“王”,建非常之功勋)。甲午战争后,杨度的思想逐渐趋于维新,两度留学日本,逐渐确立了君主立宪思想,1907年回国,开设宪法讲座,为王公大臣讲授法律常识,参与制定了《钦定宪法大纲》。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当选民国大总统,1915年,杨度呈送《君宪救国论》,提出“中国如不废共和,立君主,则强国无望,富国无望,终归于亡国而已故以专制之权,行立宪之业”,深得袁世凯赞许,与严复等在北京发起筹安会,推动帝制。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杨度君主立宪的政治理想破灭,心灰意冷,一心向佛。晚年逐渐倾向革命,先是追随孙中山,为广州革命政府提供秘密情报,后积极营救李大钊,并于1929年秋,在白色恐怖最严重时期成为中共特别党员,除了提供情报,还以卖字画等方式筹集资金,捐助革命事业。杨度(1874~1931年),早年师从大儒王闿运学习“帝王之学”(辅佐“非常之人”,成“帝”成“王”,建非常之功勋)。甲午战争后,杨度的思想逐渐趋于维新,两度留学日本,逐渐确立了君主立宪思想,1907年回国,开设宪法讲座,为王公大臣讲授法律常识,参与制定了《钦定宪法大纲》。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当选民国大总统,1915年,杨度呈送《君宪救国论》,提出“中国如不废共和,立君主,则强国无望,富国无望,终归于亡国而已故以专制之权,行立宪之业”,深得袁世凯赞许,与严复等在北京发起筹安会,推动帝制。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杨度君主立宪的政治理想破灭,心灰意冷,一心向佛。晚年逐渐倾向革命,先是追随孙中山,为广州革命政府提供秘密情报,后积极营救李大钊,并于1929年秋,在白色恐怖最严重时期成为中共特别党员,除了提供情报,还以卖字画等方式筹集资金,捐助革命事业。——摘编自黄昊《杨度研究述评》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杨度富有传奇彩色的主要人生经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杨度一生的主要政治活动。28、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和追求的目标。“社会稳定”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等是“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回答下列问题:
(1)春秋时期;孔子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在当时有何进步意义?
(2)古代东西方的先哲孔子和柏拉图对理想社会的标准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孔子和柏拉图所提出的理想社会的标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A【分析】“不加隐讳,如是撰写”就是如实的写的意思,和秉笔直书是一个意思,但材料根本就不涉及知往鉴来、经世致用、祥今略古等选项的信息,所以只有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2、A【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唐太宗的民族政策。依据材料“隋唐时期在秦汉‘大一统’思想基础上”结合所学可知,从秦汉开始,国家的统一和各族人民的团结,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在长期的奋斗和劳动中的各族人民,加深了相互了解,减少误解,建立了亲密的友谊,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融合形成,因此这一思想的产生是各民族长期交融的结果,①项符合题意;依据材料“天下一家”、“王者视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结合所学,这体现了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②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与中央官制无关,③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不是世界意识,④项不符合题意。因此符合题意的项为①②,A选项正确。B、C、D选项不符合上述分析,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3、B【分析】由材料提供的时间信息可知,1921年土耳其正处于凯末尔革命期间,土耳其正受西方帝国主义的干涉和威胁,苏俄也面临着帝国主义的敌视,由此可知,B符合题意;A不适合土耳其;C与题干要求不符;当时双方不是面临大国霸权主义的威胁,D不正确。4、D【分析】【分析】
【详解】
民主能够集思广益;程序能够提高效率,这是孙中山的这一思想的作用,而非思想本身,故A错误;
基于民主的程序而形成的模式或者制度;其目的是希望通过直接民主会议的形式,推动宪政的实施,而不是思想本身,B错误;
要实现这一民主的程序;需要能够维持会场的秩序作,这个是必须要前提,但不是思想本身,故C错误。
“动议”——“讨论”——“表决”——“复议动议”组成一个操作的流程,体现了程序性;“动议”的提出,“讨论”,“表决”及“复议”都赋予了与会人员充分的参与和表达的全力,体现了民主性;故应选D。5、C【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神圣家族》发表于1844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于1945年秋至1946年5月;《资本论》第一卷发表于1867年;《法兰西内战》发布于1871年,因此正确排序是①③②④⑤,C正确,ABD排除。故选C。6、A【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十二铜表法》和拿破仑“民法典”的比较,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分析和比较的能力。根据材料,《十二铜表法》的大部分条文,尤其强调契约缔结及财产私有,注重私权保护和契约;而拿破仑的“民法典”对后来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产生了巨大影响,起到了立法规范的作用,两者反映了私权保护与契约来构筑社会规范,A项正确;B项“轻视”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C、D两项从材料中无法反映,排除。故选A。7、D【分析】【详解】
“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表明王阳明把人放在重要的地位上,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从哲学派别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范畴,是人自我意识的觉醒,故D正确。格物致知是指“考察事物,获得知识”,与材料中王阳明的主张不符,故A项错误。“天人合一”是指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回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与题干中的叙述无关,排除B项。题干中未体现“克服私欲”的相关论述,故C项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宋明理学,王阳明提出“致良知”学说: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天理就在自己心中,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二、判断题(共3题,共6分)8、B【分析】【详解】
二次革命、护国战争和护法战争并不都是由孙中山直接领导的。故题目表述错误。9、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是推动20世纪初政治变革的先驱,故题干说法正确。10、B【分析】【详解】
“无产阶级革命可以首先在一个落后国家取得胜利”是列宁的观点,故题干表述错误。三、材料分析题(共9题,共18分)11、略
【分析】(1)根据材料“好游历。足迹遍及当时的两京十二省”;可以看出重视实地考察的研究方法;根据材料“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人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可以看出他认为自然环境对于人的行为方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根据材料“注意观察各地的地理环境、民情风俗、宗教文化、物产交通,并比较其差异”,可以看出他认为地理现象存在地域差异;根据材料中提到的王士性“将自然与人文地理都当成考察的对象”,可以看出他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都当做考察对象。
(2)根据材料中王士性生活在16世纪中后期,再结合这个时代特点分析即可。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思想上,经世致用思潮逐渐形成;对外交流上,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来华,引起西学东渐。【解析】(1)思想:重视实地考察的研究方法;认为自然环境对于人的行为方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认为地理现象存在地域差异;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都当做考察对象.
(2)背景: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经世致用思潮逐渐形成;西学东渐.12、略
【分析】【详解】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中“1787年5月25日”“通过美国的联邦宪法”并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稳定等角度回答即可;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中“偶尔询问代表们的意见”“使他们逐渐相互妥协”“全体一致通过美国的联邦宪法”等信息归纳回答。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中“实不堪担此一重大会议的议长之职,但我愿竭尽一己之力来完成责任”等信息,从勇于担当以及不贪恋权力等角度归纳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美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作用等角度回答。
【考点定位】历史人物评价·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家·华盛顿。
点睛:人物评价类试题主要是结合人物的主要活动;对人物进行简单评价,评价要遵循这样的原则:1.分阶段评价:对历史人物,可根据其一生活动的主要阶段进行评价。如梁启超,中学历史课本主要介绍了其三个阶段的活动情况:①维新变法时期:宣传变法,参与变法,应肯定;②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坚持保皇立场,反对革命,应否定;③袁世凯复辟帝制时期:发表文章,反对袁世凯称帝,应肯定。
2.分方面评价:对历史人物,也可以根据其一生活动的不同方面进行评价。如唐太宗,我们可以从政治(三省六部制)、经济(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思想文化(科举制,设立国家史馆和分科较细的医学校)、民族关系(文成公主入藏)、对外关系(派使者到天竺学习熬糖法)等方面,对其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总结,做出正确的评价。【解析】(1)目的:加强中央政府权力;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作用:协调各方关系;让与会代表做出妥协(让步);推动会议顺利进行;促成宪法的制定。
(2)品质:勇于担当;不贪恋权力。
贡献:为美国政治文明发展树立典范。13、略
【分析】(1)
主要贡献:根据材料中“一度‘以客从高祖定天下’”;“派陆贾等人前往游说秦将;‘秦将果欲连和’。秦王朝被推翻以后,陆贾跟随刘邦参加楚汉战争,成为其重要谋士之一。”可知,辅助汉高祖平定天下,是西汉开国功臣;根据材料中“西汉政权建立不久,陆贾两次受命出使南越,成功促使割据一方的南越地区首领赵佗臣服。吕后擅权时,陆贾‘自度不能争之’,称病归家,后为丞相陈平划策,在推翻吕氏集团、拥立文帝上有功。”可知,出使南越并促成南越政权归顺,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根据材料中“他为高祖所著的《新语》一书凡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而后来的董仲舒亦‘相被服焉’”可知,著有《新语》,给当时和后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2)
原因:根据材料中“汉初重要的政论家和思想家”可知,陆贾富有学识和智谋;根据材料中“刘邦率起义军进军咸阳,派陆贾等人前往游说秦将”、“受命出使”可知,君主重用贤士;根据材料中“陆贾认为‘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主张给生产者以休养生息之机,同时要求‘行仁义,法先圣’,‘德治’与刑罚并用”及所学知识可知,顺应历史潮流和现实需要。【解析】(1)主要贡献:辅助汉高祖平定天下;是西汉开国功臣;出使南越并促成南越政权归顺,巩固了统--多民族国家;著有《新语》,给当时和后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2)原因:陆贾富有学识和智谋;君主重用贤士;顺应历史潮流和现实需要。14、略
【分析】【详解】
(1)依据材料“清军的作战思想;战斗士气以及武器装备已远远落后于日军;几次主动进攻溃败下来,清政府再无心抵抗”并结合抗日战争知识可知,二者都看到了日本工业化水平高于中国,因此日军军事装备等优于中国;依据材料“中国地大物博,日军战线太长,后方补给困难”并结合抗日战争过程来看,二者都看到了日方人力、物力、财力补给有限,缺乏持久战的基础和信心,而且当时清政府和抗日战争时期的国民党政府都缺乏坚定的抵抗信心,因此刘坤一与中国共产党人都提出了持久抗日的思想。
(2)依据材料“湘军名将刘坤一”“每天要派出比平时多几倍的探子刺探日军,每天晚上综合各方面信息反复研究”“如像以往主和割地赔款,不如把赔款充当军费”来看,刘坤一是开明地主阶级的代表,而且他本人善于研究,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精神;依据材料“脆弱的清廷最终仍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来看,他只是将希望寄托于政府抗战;依据材料“刘坤一的持久战思想在近代历史上仍有巨大的影响力,他的战略在之后的抗日战争中也起到了非常大的指导性作用”来看,他的理论和实践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解析】(1)日本工业化水平高于中国;日军军事装备;作战思想优于中国;军队训练素质高于中国;但日方人力、物力、财力补给有限;缺乏持久战的基础和信心。(中国具有幅员广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军事补给充裕的优势。)中国当局政府缺乏坚定抵抗信心。
(2)历史地评价:他是开明的地主阶级,善于研究,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精神;但只寄期望于政府抗战;他的理论和实践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15、略
【分析】【详解】
(1)成就:依据材料“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可知在卫星技术与运载火箭方面做出巨大贡献;依据材料“通过航天实践;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航天科技人才”可知为我国乃至世界航天事业培养了人才。原因:依据材料“并在“文革”的混乱环境中排除困难开展工作。”的信息和所学可知孙家栋自身具有的爱国精神与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结合所学从新中国初期重视工业建设与国防建设以及改革开放后,国家重视科技与航天事业的发展等思考回答。
(2)依据材料“他十分重视人才培养,通过航天实践,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航天科技人才。”可知培养了科技人才,为国家科技事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依据材料“事迹受到了我国乃至世界航天界科技人员的敬佩与赞誉”可知赢得广泛赞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结合所学可知推动了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促进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以及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等。【解析】(1)成就:①在卫星技术与运载火箭方面做出巨大贡献;②为我国乃至世界航天事业培养了人才;
原因:①自身具有的爱国精神与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②新中国建立;国家重视工业建设与国防建设;③改革开放后,国家重视科技与航天事业的发展;
(2)①推动了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为国家安全提供保障;②促进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③培养了科技人才,为国家科技事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④赢得广泛赞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16、略
【分析】【详解】
(1)主要建树及意义:根据“而是迅速扩大渠犁屯田;增加西域驻军”可得出大兴屯田,就地解决驻军的粮料供应,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增强了西域的防守能力,为后世所效法;根据“公元前76年,秋收之后,郑吉再次发兵攻车师王鸟黄于石城,车师王降。公元前60年,匈奴虚闾单于死。”可得出与匈奴争夺并大破车师,扩大了西汉政府在西域的影响力;根据“郑吉表示非常欢迎,迅速派屯田士卒1500人并发龟兹等国5万人迎日逐王降,并妥善安置。匈奴从此退出西域。宣帝甚喜,封日逐王为归德侯,任郑吉为都护,”可得出降日逐王,使西域最终结束匈奴的统治,归属于汉朝;根据“任郑吉为都护,管西城南北二道。”可得出出任西域第一任都护;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保护了过往的客商,为完成统一西域大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加强了西域与内地中原地区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原因:结合所学可得出西汉国力的强盛、张张骞凿空西域打下的基础、汉宣帝的支持、郑吉的勇武与谋略等方面。【解析】(1)主要建树及意义:大兴屯田;就地解决驻军的粮料供应,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增强了西域的防守能力,为后世所效法;与匈奴争夺并大破车师,扩大了西汉政府在西域的影响力;降日逐王,使西域最终结柬匈奴的统治,归属于汉朝;出任西域第一任都护;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保护了过往的客商,为完成统一西域大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加强了西域与内地中原地区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原因:西汉国力的强盛;张张骞凿空西域打下的基础;汉宣帝的支持;郑吉的勇武与谋略17、略
【分析】【详解】
试题分析:(1)依据材料一中的“进用不疑;求访无倦,非但人得荐士,亦许自举其才。所荐必行,所举辄试”;“课督既严,进退皆速,不肖者旋黜,才能者骤升,是以当代谓知人之明”,可以得出陆贽从选拔人才方面肯定武则天。材料二中的“然皆未有如唐武后之忍者也真千古未有之忍人也哉”可以得出赵翼从武则天残忍好杀的角度否定武则天。
(2)依据材料三中的“很少从包括社会经济发展在内的各项政绩上全面作评述”;得出其标准是包括社会经济发展在内的各项政绩上全面作评述。依据“人无法清晰地勾划出从初唐到盛唐转变的那个历史时期的全貌”,得出其指导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依据“这方面留下的资料都很少”;“难于对这个贞观到开元的过渡性历史人物有确切的评价”。得出其方法是:重视历史记录者的态度及历史材料的选择;辩证分析的方法。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古代中国的政治家·武则天【解析】(1)态度:陆贽:肯定武则天;
赵翼:否定武则天。
角度:陆贽:武则天的选人用人方面。
赵翼:武则天残忍好杀。
(2)标准:包括社会经济发展在内的各项政绩上全面作评述。
指导思想: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重视历史记录者的态度及历史材料的选择18、略
【分析】【详解】
(1)抗战时期:根据“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可得出宣传中共的抗日主张,开展统一战线工作;根据“1941-1942年出版《中国通史简编》上册和中册,以阶级斗争为研究历史的基本线索,通过对史实的具体分析,揭示旧社会旧事物必然要被新社会新事物所替代的规律”可得出编写出版《中国通史简编》等;解放战争时期:根据“1947年出版《中国近代史》上册,系统地论述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过程和时代特征,高度评价了人民反帝反封建运动的历史功绩。”可得出出版《中国近代史》上册,高度评价人民反帝反封建运动等。
(2)根据材料的信息可从范文澜始终追求进步思想、加入中国共产党,接受马克思主义、在延安进一步接受马克思主义、在历史研究的实践中,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著书立说等方面概括。【解析】(1)抗战时期:宣传中共的抗日主张;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编写出版《中国通史简编》等;
解放战争时期:出版《中国近代史》上册;高度评价人民反帝反封建运动等。
(2)范文澜始终追求进步思想;加入中国共产党,接受马克思主义;在延安进一步接受马克思主义;在历史研究的实践中,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著书立说等。19、略
【分析】【详解】
(1)主张:根据材料“进而提出乡村学校是当时中国乡村改造的中心”可知以学校为乡村改造的中心;根据材料“将教育作为改造乡村社会重要工具”可知教育是乡村改造的重要工具;根据材料“办学和社会改造是一件事情改造社会若不能从办学入手;便不能改造人的内心”可知乡村教育重在改造人心;根据材料“他提出工学团融做工;科学、政治于一体”可知将生计、学习和民主实践融为一体;根据材料“乡人不出村,能知万里远。个个考博士,行行出状元”可知树立现代的学习观和择业观。
(2)时代背景:根据材料“从1917年到1926年”并结合所处时代可知可知新文化运动传播了民主、科学精神;五四运动激发了知识分子对群众的关注;结合近代社会的特征从阶级矛盾、战争、民族危机和经济发展等角度分析可知近代中国阶级矛盾不断激化;军阀混战导致农村社会凋敝;民族危机加深和民族意识的广泛觉醒;近代民族经济的发展。【解析】(1)主张:以学校为乡村改造的中心;教育是乡村改造的重要工具;乡村教育重在改造人心;将生计;学习和民主实践融为一体;树立现代的学习观和择业观。
(2)时代背景:新文化运动传播了民主、科学精神;五四运动激发了知识分子对群众的关注;近代中国阶级矛盾不断激化;军阀混战导致农村社会凋敝;民族危机加深和民族意识的广泛觉醒;近代民族经济的发展。四、论述题(共4题,共32分)2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1905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过辛亥革命;二次革命等”,结合所学,可从20世纪初,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加剧,林伯渠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二次革命等,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奋斗着等方面进行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1921年1月加入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1922年负责国民党改组工作1937年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1949年9月任新政协筹备会代理秘书长”,结合所学,可从受十月革命影响的林伯渠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一批党员,为国共合作搭建桥梁;大革命失败后,他走上武装反抗国民党的道路,参加南昌起义、长征等;全面抗战期间,他主政陕甘宁边区政府,带头培养延安精神;解放战争胜利前夕,他参与政治协商会议,为筹建新中国做贡献等,分析说明林伯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做出贡献。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根据“10月1日主持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结合所学,可从1949林伯渠主持新中国的开国大典,建国后,他担任新中国政府秘书长,人大副委员长等,继续为新中国政权巩固、经济恢复奉献着等方面进行总结概括。最后总结说明,林伯渠为中国的民族的复兴、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建立及建设贡献了一生,他是中国共产党员的杰出代表,是青年学习的榜样。
(2)品格:根据“继续保持艰苦奋斗作风”得出艰苦奋斗;根据“坚持马列主义教育”得出立场坚定;根据“不吸纸烟”得出勤俭节约;根据“必须有系统的进行监督”得出平等民主;根据“《入城守则》”得出以身作则;根据“戒骄傲自满”得出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根据“他每月工资300余元;很大部分都交了党费”得出无私奉献等。
【点睛】【解析】(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0世纪初;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加剧,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国成为时代潮流。林伯渠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革命失败后参加反对专制维护共和的二次革命等,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奋斗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五四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受十月革命影响的林伯渠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一批党员,为国共合作搭建桥梁;大革命失败后,他走上武装反抗国民党的道路,参加南昌起义;长征等。全面抗战期间,他主政陕甘宁边区政府,带头培养延安精神;解放战争胜利前夕,他参与政治协商会议,为筹建新中国做贡献。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1949林伯渠成为新中国的开国大典的主持人;建国后,他担任新中国政府秘书长,人大副委员长等继续为新中国政权巩固;经济恢复奉献着。
总之;在民族危难之际,在党和人民需要之时,正如毛泽东对林伯渠的评价“总是站在革命的最前线”。他为民族的复兴,为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新中国的建立及建设贡献了一生。他是中国共产党员的杰出代表,是青年的榜样。(此部分可以渗透在不同时期表述)
(2)品格:艰苦奋斗、立场坚定、勤俭节约、平等民主、以身作则、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无私奉献等21、略
【分析】【详解】
考查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以及家国情怀。根据材料“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可以得出,毛泽东的观点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即强调人民的推动作用。根据题干中列举的三位人物,李四光、时传祥、李顺达,都是经历了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都在各自的领域为国家添砖加瓦,所以我们在组织答案的时候,可以先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社会现实,再根据材料总结他们各自的贡献,最后结合毛泽东的观点升华,指出新中国以来取得的巨大成果是中华儿女共同努力的结果。【解析】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认识到了人民的力量,重视发动人民群众的力量进行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经济千疮百孔;百废待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社会主义劳动者无私奉献。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建设需要大量石油。李四光敢于挑战西方的权威,勇于创新,依靠自己的科学理论,克服困难,找到了华北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等油田。时传祥爱岗敬业,为城市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激发了人民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李顺达率先成立农业互助组,组织农民进行生产,支援前线;新中国成立后,在互助组的基础上开展合作社运动,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正是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中国才能取得巨大的成绩,说明中华儿女共同塑造了中国的辉煌。22、略
【分析】【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如根据材料中张謇的行为及结果来看,联系当时的社会性质,可拟定论点为近代中国在半殖第半封建化社会中的艰难转型。关于阐释可从当时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民族工业短暂春天出现的原因及材料中张謇的行为、结果等方面去论述近代中国在半殖第半封建化社会中的艰难转型的观点,最后进行归纳总结。【解析】示例:
论点:近代中国在半殖第半封建化社会中的艰难转型。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和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张謇放弃状元的身份,毅然投入到中国兴办实业的浪潮中,其中在1903年去日本的考察过程中,张謇对日本明治维新的成果赞赏有加,归国之后,在中国主张立宪制,发展实业及请愿活动,助推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辛亥革命后,张謇在国民政府中出任要职,对民族工业发展采取积极措施,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短暂春天的重要原因。但是因为袁世凯的卖国行为,张謇辞去公职,致力于实业的发展,成为近代中国著名的“状元实业家”,由于中国的特殊社会性质,张謇的行为在近代化过程中举步维艰。这也说明了民族工业获得发展的前提是民族独立。23、略
【分析】【详解】
首先;根据材料列出马克思的结论。由材料可知,马克思的结论主要有两处:其一,是西方会衰落,并且首先发生革命,建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程设计液压
- 蒸汽联合循环课程设计
- 药物化学课程设计布洛芬
- 2024年生态酒店植物墙设计与建造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品牌授权使用合同补充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工程劳务分包合同合同解除条件及后果分析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机械购置贷款质押合同样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公路货运新能源车辆推广合同3篇
- 基于云的解决方案对实施工程师的素质要求及培训方案
- 《《做更好的自己》翻译实践报告》
- 《监考人员培训》课件
- 期末综合测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计划书
- 水土保持方案投标文件技术部分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肇庆鼎湖中学高三上学期9月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专题3-6 双曲线的离心率与常用二级结论【12类题型】(原卷版)-A4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统考学业水平调研测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 2024年人力资源年度工作总结参考(2篇)
- DB52T 1776.1-2023 耕地质量等别评价 第1部分:评价规范
- 社工个人工作述职报告
- 《人力资源管理》大学期末测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