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李世民在争夺帝位过程中经历的重大事件是()A.立木为信B.玄武门之变C.鸿门宴D.杯酒释兵权2、中国本土的宗教是()A.佛教B.伊斯兰教C.道教D.基督教3、【题文】美丽的苏州是许多人向往的城市;请问它位于下图中隋朝大运河的哪一段?

A.邗沟B.江南河C.永济渠D.通济渠4、7世纪初,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的吐蕃首领是()A.颉利可汗B.松赞干布C.尺带珠丹D.阿罗憾5、2014年5月17日,位于苏州阊(chang)门内下塘街的泰伯庙修复一新,对游人免费开放。商朝末年,为了完成父亲传位给弟弟季历的心愿,泰伯、促雍兄弟避居吴地,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但他们还不可能做到的是()A.传授铸造铁法B.带来青铜礼器C.带来精美的彩陶器具D.传播甲骨文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6、商汤在建国初期任用有才干的________做大臣来治理国家。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_________为相积极改革,成就了霸业。7、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____写成《____》,代表了当时地学著作的最高水平。8、“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唐玄宗说的一句话。

错误:____

改正:____9、公元前______年,秦孝公起用______变法。10、我国古代政府历来重视水利工程的修建,如战国时期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了______;隋朝时______下令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11、李冰在岷江中游修建了______,把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12、判断改错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1.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击败商朝军队,建立周朝,定都洛阳,史称西周。()改正:2.结束春秋战国分裂局面,实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局面的是秦国。()改正:3.春秋五霸中曾“问鼎中原”的国家是晋国。()改正:4.战国时期,秦利用六国之间的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称为“合纵”。()改正:5.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工具有了很大的进步。在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两牛牵引的犁进行耕作。()改正:13、武帝酌取____“____”的建议,大力发展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____。14、秦始皇接受______的建议,废除分封制,实行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5、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T正确F错误16、唐玄宗任用有才能的姚崇为相,使其的统治出现“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局面。______(判断对错)17、科举制度诞生于隋文帝时期,完善于隋炀帝时期。______(判断对错)18、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尼布楚条约》,它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19、前秦统治者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20、春秋时期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显著提高,促进了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1、公元前1046年,武王联合各地势力,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材料题(共1题,共10分)22、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汉初统治者采取了材料中哪一家的思想来治理国家?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2题,共6分)23、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0分)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左转》(原文大意:天上有十个太阳,人间分十个等级所以王统治公,公统治大夫,大夫统治士,士往下逐层统治各级奴仆。)请回答:(1)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西周实行什么制度?(2分)(2)西周实行这一制度的主要目的是:()(2分)A、巩固政权B、巩固原来商朝的工区C、分割诸侯的兵力D、保证国家的兵源(3)下列关于这一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2分)A、主要内容是“授民授疆土”B、受封的诸侯不必接受周王的领导C、加强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经济文化的联系D、建立起严格的等级从属关系(4)分封制能保证周王对广大疆域的统治永远牢固吗?为什么?(4分)24、材料阅读题: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丝绸之路路线图材料二:丝绸之路开辟后的中西交往材料三: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大学发表演讲时,提出了中国关于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设想,即建立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统一交通基础设施,消除消除壁垒,并进一步推进各方合作。请回答:(12分)(1)观察材料一,A出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请写出它的地名?对丝绸之路的开通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人物是谁?这条路线开通于哪个朝代?(6分)(2)阅读材料二,外国传入中国的物品除了表格中的,你还可以列举出哪些?(列出两个即可)。你认为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地位?(4分)(3)阅读材料三,思考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意义?(2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B【分析】玄武门兵变登上帝位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

故选B.

本题考查玄武门之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李世民在争夺帝位过程中经历的重大事件.【解析】B2、C【分析】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创始人之一叫张陵.道教尊老子为教主,称他为“太上老君”,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道教.

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东汉时兴起的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解析】C3、B【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隋朝大运河从北向南依次经过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根据地理知识可以知道,苏州位于最南段江南河的北部,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荣一时的隋朝【解析】【答案】B4、B【分析】松赞干布即赞普位。即位后;训练军队,很快平息各地的叛乱,7世纪初,统一各部,定都逻些(今拉萨),建立了吐蕃奴隶制政权。采取许多措施鼓励百姓学习和运用先进生产技术,发展农牧业生产,使吐蕃的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迅速呈现中兴之势,他仰慕中原文化,多次向唐朝求婚,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了他,开始了与唐朝的友好关系。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松赞干布的主要活动。7世纪初;松赞干布统一各部,定都逻些(今拉萨),建立了吐蕃奴隶制政权。

注意掌握吐蕃的兴起以及和唐朝的友好关系。【解析】B5、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商朝的历史,解答本题学生要抓住商朝的基本特征。可用排除法。商朝是典型的青铜文明,到春秋战国时期,铁器才得到广泛的应用;商朝时期有精美的彩陶器具和甲骨文。由此可见,A项符合题意。BCD均不符题意,故选A。

【解析】A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6、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的成功改革。商汤在建国初期任用有才干的伊尹做大臣来治理国家。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成就了霸业。【解析】【答案】伊尹管仲7、郦道元水经注【分析】【分析】主要考查郦道元及其著作。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8、唐玄宗唐太宗【分析】【分析】唐太宗从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他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戒奢从简,合并州县,改革吏治,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他还常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来告诫后人不可轻视人民的力量。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说明他重视人民的力量。故答案为:错误:唐玄宗;改正:唐太宗。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唐太宗的统治。9、略

【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

故答案为:

(1)356;商鞅。

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时间。

本题考查商鞅变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结果及其作用。【解析】356;商鞅10、略

【分析】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隋朝时隋炀帝下令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故答案为:

都江堰;隋炀帝。

本题主要考查都江堰水利工程;隋朝大运河的相关史实。对比识记两大水利工程。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都江堰水利工程、隋朝大运河的相关史实。【解析】都江堰;隋炀帝11、略

【分析】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故答案为:都江堰.

本题以把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水利工程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李冰在岷江中游修建的都江堰.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的相关史实.【解析】都江堰12、略

【分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西周的建立。结合所学,公元前1046年,渭水流域的周族首领周武王,联合800多个部落在牧野击败商朝军队,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镐京位于今陕西西安西。2.本题考查“秦国”和“秦朝”的区别。结合所学,“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在战国后期的争霸中处于优势地位,最终完成了统一。而统一后建立中国第一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的是秦朝,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3.本题考查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典故的了解。结合所学,在春秋时期,经过城濮之战、退避三舍,取得霸主地位的是晋文公;而通过一鸣惊人、稳定中原取得霸主地位的是楚庄王。4.从地理位置上,秦国在西部,其他六国分布在东部,东西为横,南北为纵。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称为“合纵”;秦利用六国间的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称为“连横”。故秦国采用的是“连横”策略。5.春秋时期,铁制工具开始广泛的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两牛牵引的犁进行耕作,是耕作技术的一大进步。故本题的描述是正确的。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春秋战国的纷争【解析】【答案】1.错误。“洛阳”改为“镐京”2.错误。“秦国”改为“秦朝”3.错误。“晋国”改为“楚国”4.错误。“合纵”改为“连横”5.正确。13、董仲舒独尊儒术太学【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汉武帝在思想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

【点评】此题结合教材所学知识。14、李斯郡县制【分析】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其他书都要烧掉;以后再有谈论儒家诗书的都要判处死刑。他又把暗中批评他的一批儒生,在咸阳活埋。这就是历史上的“焚书坑儒”。

故答案为:李斯;郡县制。

本题考查秦朝巩固统一措施。识记“焚书坑儒”的措施。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和应用能力,注意掌握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解析】李斯郡县制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5、√【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夏朝建立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定都阳城。夏朝即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故本题观点是正确的。综合分析,A符合题意。故选A。【解析】T16、×【分析】“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指的是武则天的统治,唐玄宗的统治被称为开元盛世。因此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

本题开元盛世。开元盛世是唐朝达到全盛的标志。

本题以开元盛世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17、×【分析】隋文帝时期;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科举制;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科举制,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解析】×18、√【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尼布楚条约》的内容。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尼布楚条约》,它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解析】【答案】对19、√【分析】【分析】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了前秦政权。前秦王苻坚重用汉人王猛为丞相,励精图治,锐意改革,使前秦迅速强大起来,消灭了北方的其他割据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了前秦。20、×【分析】本题考查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春秋末年,我国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促进了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以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本题说法错误,故选F。【解析】F21、√【分析】公元前1046年;武王联合各地势力,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先秦史的重要史实;记住朝代更替的先后顺序。

本题考查先秦史的重要史实,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记商朝灭亡的战役是牧野大战。【解析】√四、材料题(共1题,共10分)22、(1)据所学知;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主张教化百姓,以“礼”之国。(或者,以“礼”之国。或者,实行仁政。)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主张用“刑罚”加强统治。(或者,以“法”治国。)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主张“无为而治”。

(2)由材料“竹帛烟销帝业虚;(焚书的烟雾刚刚散尽,秦始皇的帝业也随之灭亡,)”可知,这首诗讽刺的是秦始皇的焚书。其目的是加强思想控制,巩固统一。“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等都说明他的目的没有达到。

(3)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秦朝建立后采取了材料中法家的思想来治理国家。

(4)由材料三“汉初经济残破;百姓极度贫困,甚至将相出行也只能乘坐牛车,皇帝的车驾都不能找到同样毛色的四匹马。所以,汉初‘君臣大多清静无为,与民休息。于是,天下安定。极少使用刑罚,极少有人犯罪。百姓努力耕织,逐渐衣食无忧’”可知,汉初统治者实行了休养生息政策,其原因是汉初经济残破,通过这项政策的实施,出现了文景之治局面。

(5)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汉初统治者采取了材料中道家的思想来治理国家。

故答案为:

(1)儒家:教化百姓;以“礼”之国。(或者,以“礼”之国。或者,实行仁政。)法家:用“刑罚”加强统治。(或者,以“法”治国。)道家:“无为而治”。

(2)做法:焚书。(学生答“焚书坑儒”也可;但评讲时要给学生说明,最好答“焚书”。)目的:加强思想控制,巩固统一。(只答,加强思想控制也可)引用: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任一句即可)

(3)法家。

(4)政策:休养生息(也可答与民休息。也可答;罢兵归田;释放奴卑和轻摇薄赋、奖励农耕的宽松政策。)原因:汉初经济残破。结果:出现了文景之治局面。

(5)道家。【分析】

本题以三段文字材料为切入点;考查百家争鸣;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和休养生息政策的相关知识。

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百家争鸣、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和休养生息政策的相关知识。【解析】【小题1】(1)据所学知;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主张教化百姓,以“礼”之国。(或者,以“礼”之国。或者,实行仁政。)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主张用“刑罚”加强统治。(或者,以“法”治国。)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主张“无为而治”。

(2)由材料“竹帛烟销帝业虚;(焚书的烟雾刚刚散尽,秦始皇的帝业也随之灭亡,)”可知,这首诗讽刺的是秦始皇的焚书。其目的是加强思想控制,巩固统一。“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等都说明他的目的没有达到。

(3)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秦朝建立后采取了材料中法家的思想来治理国家。

(4)由材料三“汉初经济残破;百姓极度贫困,甚至将相出行也只能乘坐牛车,皇帝的车驾都不能找到同样毛色的四匹马。所以,汉初‘君臣大多清静无为,与民休息。于是,天下安定。极少使用刑罚,极少有人犯罪。百姓努力耕织,逐渐衣食无忧’”可知,汉初统治者实行了休养生息政策,其原因是汉初经济残破,通过这项政策的实施,出现了文景之治局面。

(5)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汉初统治者采取了材料中道家的思想来治理国家。

故答案为:

(1)儒家:教化百姓;以“礼”之国。(或者,以“礼”之国。或者,实行仁政。)法家:用“刑罚”加强统治。(或者,以“法”治国。)道家:“无为而治”。

(2)做法:焚书。(学生答“焚书坑儒”也可;但评讲时要给学生说明,最好答“焚书”。)目的:加强思想控制,巩固统一。(只答,加强思想控制也可)引用: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任一句即可)

(3)法家。

(4)政策:休养生息(也可答与民休息。也可答;罢兵归田;释放奴卑和轻摇薄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