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TJ 08-2195-2016 电力黄线规划编制技术规范_第1页
DG∕TJ 08-2195-2016 电力黄线规划编制技术规范_第2页
DG∕TJ 08-2195-2016 电力黄线规划编制技术规范_第3页
DG∕TJ 08-2195-2016 电力黄线规划编制技术规范_第4页
DG∕TJ 08-2195-2016 电力黄线规划编制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电力黄线规划编制技术规范DG/TJ08一2195一2016J13340一2016主编单位: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批准部门: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施行日期:2016年6月1日2016上海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文件沪建标定[2016]58号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关于批准《电力黄线规划编制技术规范》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的通知各有关单位: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编的《电力黄线规划编制技术规范》,经审核,现批准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统一编号为DG/TJ08—2195—2016,自2016年6月1日起实施。本规范由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解释。特此通知。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二。一六年一月二十六日—1—本规范系根据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印发《2010年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和标准设计编制计划(第二批)》的通知(沪建交[2010]731号)要求,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会同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编制而成。电力黄线规划既是加强城市用地管理,同时又是保障电力设施规划落地的重要举措,对城市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05年11月,建设部颁布了《城市黄线管理办法》,将电力黄线明确纳入城市黄线的管理范畴。为加大《城市黄线管理办法》贯彻执行的力度,本标准立足于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宏观背景,在按照国家标准《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T50293—2014的基础上,经深入调研和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就本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电力黄线规划工作,提出了若干既体现先进规划理念、思路、方法,又易于理解和把握、便于操作的基本规定、尺度和指标,为全市电力黄线的规划和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为:1总则;2术语;3基本要求;4发电厂规划;5变电站规划;6高压线走廊规划。各有关单位和人员在执行时若有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告知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地址:上海市铜仁路331号;邮政编码:200040;联系电话:62473288;E-mail:rick@supdri.com),或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地址:上海市小木桥路683号;邮编200032;E-mail:shgcjsgf@sina.com),以供本规范修订时参考。主编单位: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参编单位:上海市电力公司—2—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员:夏凉徐俊蔡颖孙轩朱爱钧江峰青张长兔袁春峰陈克生徐国强黄一超周红英尤志魏方浩孟毓顾军主要审查人员:沈人德顾治平龚大卫赵华亮王智强姚进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2015年8月—1—1总则 12术语 23基本要求 34发电厂规划 44.1布局和选址 44.2用地控制 45变电站规划 65.1布局和选址 65.2用地控制 66高压线走廊规划 86.1布局和选线 86.2走廊控制 9本规范用词说明 10引用标准名录 11条文说明 13—2—contents1Generalprovisions 12Definitions 23Basicrequirements 34powerplantplanning 44.1Arrangementandlocation 44.2Landuseplanning 45substationplanning 65.1Arrangementandlocation 65.2Landuseplanning 66High-tensionlinecorridorplanning 86.1Arrangementandlocation 86.2corridorplanning 9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code 10Listofreferencecodes 11Explanationofthisspecification 13—1—1总则1.0.1为适应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城市用地管理,提高电力基础设施规划编制水平,保障电力设施规划落地,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电力黄线,即装机容量达30万千瓦及以上220kV及以上高压线走廊控制线的规划。35kV及110kV等级变电站和高压线走廊规划技术条件相同时也可适用。1.0.3电力黄线的规划,应符合下列要求:1符合城乡总体规划、电力系统接线规划和其他相关规划的要求。2符合“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合理布局、因地制宜、资源节3符合电力工程建设的需求,并符合消防、环境保护、卫生、防灾、交通及管理等要求。4符合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1.0.4电力黄线规划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2—2术语2.0.1电力黄线electriccontrolline指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电力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上海地区的电力黄线特指装机容量达30万千瓦及以上等级220kV及以上高压线走廊控制线。2.0.2城市发电厂urbanpowerplant在市域范围内规划建设的各类发电厂,企业自属的专用发电厂除外。2.0.3城市变电站urbansubstation城市地网中起变换电压、交换功率和汇集、分配电能的供电设施。2.0.4高压线走廊high-voltagelinecorridor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行经的专用通道,即电力线路两边导线向外侧延伸相应安全距离所形成的两条平行线之间的专用通道。2.0.5规划区planningarea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2.0.6电力系统接线规划powersystemnetworkplanning确定输电方式、电网电压等级、电网结构、发电厂、变电站及输电线路布局的电力系统规划。—3—3基本要求3.0.1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应综合确定能源资源的使用标准和控制指标,明确城市重点电力设施的规划布局。中心城分区规划和控制性编制单元规划阶段,应对中心城的电力设施作总量上的安排和结构上的布局。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阶段,应依据上位规划,对电力设施的布局进行规划落地,详细确定电力设施的规划用地边界。3.0.2规划新建或改建的城市电力设施的建设标准、结构选型,应与城市现代化建设整体水平相适应。3.0.3城市电力设施的规划选址、选线,应充分考虑上海市人口集中、建筑物密集、用地紧张的空间环境条件,以及城市用电量大、负荷密度高、电能质量和供电安全可靠性要求高的特点和要求。3.0.4城市电力设施的规划应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经综合评价各项建设条件,择优确定规划方案。3.0.5规划新建的城市电力设施应根据其所处地段的地形地貌条件和环境要求选择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的结构型式与建筑外形。3.0.6电力黄线规划编制成果,应达到以下深度要求:1落实城市总体规划、中心城分区规划和控制性编制单元规划、区(县)域总体规划、新城及新市镇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电力设施的位置和用地面积。2划定规划电力设施的用地界线,规定黄线范围内的控制指标和要求,并明确黄线的地理坐标。3.0.7规划新建的城市电力设施用地预留和空间配置应符合本—4—4发电厂规划4.1布局和选址4.1.1发电厂厂址布局应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和能源发展规划,统一规划。4.1.2建厂厂址应满足发电厂对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气象、防洪、抗震、可靠水源等建厂条件要求。4.1.3发电厂的厂址宜选用城市非耕地或安排在现行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中规定的三类工业用地内。4.1.4应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大、中型火电厂应接近铁路、公路或港口等城市交通干线布置。4.1.5发电厂应布置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应考虑和协调发电厂与城市规划区的关系,电厂与居民区之间的距离应满足国家现行的安全防护及环境卫生等标准的有关规定。4.1.6城市中的清洁能源发电厂应以建设冷、热、电联产发电厂为主,且靠近冷、热负荷中心。4.1.7燃煤发电厂应考虑灰渣的综合利用,在规划厂址的同时,规划贮灰场和水灰管线等。贮灰场宜利用荒、滩地。4.1.8应根据发电厂的接入电力系统方案同步规划高压架空线出线走廊。4.2用地控制4.2.1发电厂用地应独立设置。—5—4.2.2发电厂用地应地形平坦,无河流、市政道路、轨道交通线及大型市政管线穿越。4.2.3发电厂用地应避开建筑密集区域,尽可能减少动拆迁。4.2.4发电厂用地应参考厂区总平面规划方案,按照最终装机规模规划用地,一次规划、分步实施。4.2.5发电厂用地应根据发电厂的类型、装机规模及周边用地形态综合确定,用地指标可参考表4.2.5-1、表4.2.5-2的规定。表4.2.5-1600~2000MW燃煤机组发电厂规划用地基本指标规划容量(MW)机组组合(台数×单机容量MW)规划用地指标(m2)单位容量用地(m2/kW)6002×3001902000.31712002×6002733000.22820002×10003328000.166注:①上述用地为生产区和厂前区等厂内用地;②上述用地为采用直流供水、燃煤水路运输、码头接卸、皮带运输进厂技术条件的电厂厂区建设用地指标;③当规划容量或机组组合与表列不同时,其规划用地指标按插入法计算确定;④其他技术条件下电厂厂区建设用地指标依据《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相关规定作相应调整。表4.2.5-2400~1600MW燃气机组发电厂规划用地基本指标规划容量(MW)机组组合(台数×单机容量MW)规划用地指标(m2)单位容量用地(m2/kW)4002×200620000.1558004×200865000.1088002×400841000.10516004×4001193000.075注:①上述用地为生产区和厂前区等厂内用地;②上述用地为采用直流供水、E级单轴与F级多轴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技术条件的电厂厂区建设用地指标;③当规划容量或机组组合与表列不同时,其规划用地指标按插入法计算确定;④其他技术条件下电厂厂区建设用地指标依据《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相关规定作相应调整。—6—5变电站规划5●1布局和选址5●1●1变电站布局和选址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中心城分区规划和控制性编制单元规划、区(县)域总体规划、新城及新市镇总体规划用地布局要求。5●1●2变电站应靠近负荷中心。5●1●3变电站应沿城市道路布置,以便于进出线。5●1●4变电站应设于交通运输方便的区域。5●1●5应考虑对周围军事设施、通讯电台、电信局、飞机场、领(导)航台、风貌保护区、居住区等邻近工程设施和环境的影响和协调。5●1●6变电站宜避开易燃、易爆区和大气严重污秽区。5●1●7变电站宜避开密集居民区,与住宅、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设施的退让间距应满足消防、环保、卫生等相关法规要求。5●1●8应满足变电站对防洪、抗震等建站条件要求。5.2用地控制5●2●1变电站可分为中心站、中间站和终端站。5●2●2变电站宜独立设置,在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区和郊区新城区可结合其他市政设施一体化建设,也可结合广场、绿地设置地下变电站。5●2●3变电站用地应地形平坦,无河流、市政道路、轨道交通线及大型市政管线穿越。—7—5.2.4变电站用地宜避开现状建筑物密集区域。5.2.5变电站用地应参考变电站总平面规划方案,按照变电容量的最终规模规划用地。5.2.6采用架空线出线的变电站应同步规划高压架空线出入的通道。5.2.7变电站用地应根据变电站的类型、变电容量、设备型式及周边用地形态综合确定,宜通过技术升级减少变电站用地面积。用地指标可参考表5.2.7的规定。表5.2.7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换流站)规划用地基本指标电压等级类型用地面积(m2)220kV户外中心站27000,中间站18000户内中心站15000,中间站11200,终端站7400地下5800500kV户外92000户内20000地下200001000kV户外120000±500kV户外120000±800kV户外210000—8—6高压线走廊规划6●1布局和选线6●1●1高压线线路规划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中心城分区规划和控制性编制单元规划、区(县)域总体规划、新城及新市镇总体规划用地布局要求。6●1●2高压线线路规划应符合电力系统接线规划对高压线走廊需求总量的要求。6●1●3根据城市地形、地貌特点,高压线走廊应沿道路、河道平行设置,避免穿越地块腹地。与道路、河道平行设置的高压线可结合道路、河道边缘的防护绿化隔离带设置,铁塔基础需退让道路红线和河道蓝线。6●1●4规划高压架空电力线路不应进入规划控制的架空线入地6●1●5高压线宜避开大气严重污秽区。6●1●6高压线应避让涉及易燃易爆物品的工厂、堆场、仓库、罐区、码头及危险品管廊等。6●1●7高压线应避让居民密集居住区。6●1●9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应注意高压架空电力线路对邻近通信设施的干扰和影响,并满足与电台、领(导)航台之间的安全距离。—9—6.2走廊控制6.2.1为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在满足电力系统安全可靠性要求的前提下,原则上采用同塔多回路线路规划高压线走廊用地。6.2.2同路由的高压线走廊应归并集中设置。应根据电力系统接线规划,按照最终规模规划高压线走廊用地。6.2.3规划新增走廊时,宜结合单回路老走廊进行综合评估,优先将符合条件的单回路老走廊改造升级为同塔多回路走廊。应避免新增走廊与老走廊间包夹住宅等建筑物。6.2.4高压线走廊宜结合沿道路、河流的防护绿化用地设置,线路路径应短捷、顺直,减少同道路、河流、铁路等的交叉,减少跨越建筑物。6.2.5单条高压线走廊的用地控制宽度应符合表6.2.5的规定。有多条线路走廊合并组成的高压线走廊,宽度一般为各条线路控制宽度的总和,其中220kV线路的走廊宽度为35m(220kV线路位于走廊边缘)和30m(220kV线路位于走廊内部)。表6.2.5单条高压线走廊规划用地的控制宽度电压等级走廊用地控制宽度(m)1000kV100±800kV80500kV60±500kV60220kV40—10—本规范用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词:2条文中指定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11—引用标准名录1《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T502932《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6603《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4《1000KV交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导则》GB506655《±800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7906《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7《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T50008《220KV~750KV变电站设计技术规程》DL/T5218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电力黄线规划编制技术规范DG/TJ08-2195-2016J13340-20162016上海—15—1总则 172术语 193基本要求 204发电厂规划 224.1布局和选址 224.2用地控制 235变电站规划 245.1布局和选址 245.2用地控制 256高压线走廊规划 266.1布局和选线 266.2走廊控制 27—16—contents1Generalprovisions 172Definitions 193Basicrequirements 204powerplantplanning 224.1Arrangementandlocation 224.2Landuseplanning 235substationplanning 245.1Arrangementandlocation 245.2Landuseplanning 256High-tensionlinecorridorplanning 266.1Arrangementandlocation 266.2corridorplanning 27—17—1总则1.0.1条文明确规定了本规范编制的目的。1.0.2条文确定了本规范的适用范围。《城市黄线管理办法》对城市黄线的定义为:指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根据上海的实际情况,对城市规划布局影响较大,且在用地管理上难度较高的主要是220kV及以上等级的电网设施和单机容量达30万千瓦以上的火力发电厂。为此,上海地区的电力黄线特指装机容量达30万千瓦及以上等级发电厂、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的用地控制线和220kV及以上高压线走廊控制线。1.0.3电力黄线的规划,应符合下列要求:本条文规定了编制电力黄线规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电力黄线规划是城乡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总体规划和电力系统接线规划是电力黄线规划的编制依据。因此,必须以城乡总体规划、电力系统接线规划以及其他相关规划为依据,从全局出发,考虑电力黄线规划的编制工作。2电力黄线规划应体现统筹考虑电力系统长远发展、同时又兼顾近期电力项目建设的要求;电力黄线规划是落实电力设施用地的微观层面规划,故应在对设施全局进行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对具体设施的规划选址和用地控制逐一分析,结合现状情况和规划发展落实电力设施的规划用地;上海面临城市发展空间受限、土地资源紧张、环境容量不足的困境,故电力黄线规划应体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同时应尽可能减少对周边环境带来不良影响的原则。3电力黄线规划应与工程建设方案相衔接,要从有利于工—18—程建设角度制定规划方案。因电力设施工程建设需满足消防、环保、卫生、防灾等一系列要求,为此,在制定规划方案时,需同时考虑前述要求,必要时需征求相关管理部门意见。4电力设施是为公众服务的基础设施项目,社会效益是电力工程建设的首要目标。电力黄线规划不仅要体现电力设施建设的经济性,同时还应把环境保护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平衡的目标。1●0●4条文规定了在电力黄线规划中,除了执行本规范以外,国家和上海地方规定的有关管理要求也需参照执行。—19—2术语本章内容是对本规范涉及的基本词汇给与统一的定义,以利于对本规范内容的正确理解和使用。1电力黄线定义主要的依据为《城市黄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44号)。在该办法中,对城市黄线的定义为:指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该办法列举的“城市基础设施”包含交通、取排电力设施指“城市发电厂、区域变电所(站)、市区变电所(站)、高压线走廊等城市供电设施”。为此,引申出的“电力黄线”的定义为:指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电力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这里还需考虑一个因素,因为称得上“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电力设施必须达到一定的等级,在电力系统上是以电压等级界定的。结合上海的实际情况,对城市规划布局影响较大,且在用地管理上难度较高的主要是大中型发电厂和220kV及以上电网。为此,上海地区的电力黄线特指装机容量达30万千瓦及以上等级发电厂、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的用地控制线和220kV及以上高压线走廊控制线。2电力系统接线规划是电力系统的专业规划,重点在于确定电网的拓扑结构和输变电设施的布局。经过电力系统接线规划,可基本确定发电电源、变电站的空间分布要求和站点之间输电线路的回路数要求。—20—3基本要求3●0●1黄线规划的工作内容和深度随城市规划的各个层次逐步加深。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必须重点考虑电力的供应是否能支撑城市的总体规划规模。在中心城分区规划和控制性编制单元规划阶段,既要将总体规划确定的电力系统发展规模以合理的空间布局予以展开,又要衔接好下一层次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在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阶段,主要内容为确定电力设施的规划用地边界。3●0●2随着上海城市现代化水平的不断迈进,城市面貌和城市化水平得到不断提高。电力黄线规划应体现前瞻性,应以与现代化城市相适应的电力设施建设标准和结构选型综合考虑设施的规划用地。3●0●3上海的土地资源、环境容量和城市空间特性决定了城市电力设施的规划是受到较多因素限制的。同时,上海电网是全国最大的受端电网,电力负荷密度较大,电力设施的分布较为密集。在电力黄线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城市的特点,做到因地制宜、科学规划。3●0●4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对于确定电力设施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至关重要,规划阶段应对电力设施实施的技术条件和经济性作反复比较,力求达到最佳平衡。3●0●5以往电力设施、尤其是城市变电站的建筑物外形较少考虑与周边城市景观相融合。随着城市面貌的不断改善,电力设施应改变原本千篇一律的工业建筑的外形特性,做到与周边环境相协调。3●0●6主要对电力黄线的设计深度作了原则规定。电力黄线深—21—度要求依据《城市黄线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予以提出,其基本要求为控制范围界定清晰。3●0●7条文规定了电力设施的用地预留和空间配置要求。—22—4发电厂规划4●1布局和选址4●1●1电力是二次能源,电源规划受煤、天然气等一次能源的供应所限,故电源规划须以全市能源发展规划为基础。为保障上海用电安全,上海目前以及将来的电源格局仍将是以本地电源为主、市外来电为辅,因此,需在合理配置市内外电源配置比例基础上统筹规划发电厂。4●1●2发电厂的规划选址要充分考虑电厂对地形、地貌、水文地4●1●3发电厂应尽量不占、少占用农田。4●1●4发电厂在工程建设中需要大量原材料、设备的运输,在建成后的运行中需要燃料、灰渣运输,故选址时应考虑具备大型物流的运输条件。4●1●5火力发电厂尤其是燃煤电厂运行中会产生较多粉尘、烟气,若位于城市上风向,将对城市空气质量带来较大影响。电厂在运行中有较大的噪音等影响,选址时应考虑尽可能远离居民区,并达到国家现行的安全防护及环境卫生标准的有关规定。4●1●6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发电厂宜建设为冷、热、电联产的能源中心,所发电力送入电网,冷热资源可结合地区规划,集中供应地区的工业、商办、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使用。4●1●7规划燃煤电厂应同时考虑灰渣出路问题,同步规划贮灰场和水灰管线等。4●1●8发电厂一般以220kV以上电压等级方式并网,且电厂出—23—线处的高压线回路数较多,线路走廊需占用较多的土地资源。若出线通道受限,可能影响发电厂选址合理性。为此,在发电厂选址时,需同步规划高压线出线走廊。4.2用地控制4.2.1发电厂应规划独立用地,不应与其他设施结合设置。4.2.2发电厂内部各类生产设备较多、生产工艺较复杂,河流、市政道路、轨道交通线及大型市政管线穿越厂区会对管理带来较多困难,影响电力安全生产。4.2.3发电厂占地较广,为减少建设成本,应避开建筑密集区域,降低动迁安置成本。4.2.4上海的土地、岸线资源宝贵,适合建设发电厂的用地尤为稀缺。发电厂用地应考虑长远发展、留足空间。为了在规划选址阶段较为准确地把握发电厂的用地规模,选址时应结合厂区总平面规划方案,按照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原则落实用地。4.2.5发电厂的用地指标参照《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建标[2010]78号),燃煤电厂、燃机电厂厂区用地可参照本规范。燃煤电厂的灰场、渣场一般使用沿江、沿海滩涂,其占地范围应根据工程需要并结合水域条件划定。—24—5变电站规划5.1布局和选址5.1.1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域总体规划需对城市主要的电力设施布局和用地作出安排,但一般不能达到规划落地深度。在电力黄线规划中,需以城市和区域总体规划为依据,落实上位规划中确定的变电站规划用地。5.1.2受益于最短的送电距离,位于电力负荷中心的变电站可以达到最佳的工程建设经济性和运行经济性。5.1.3220kV及以上等级的变电站拥有较多的出线回路,若是以架空线出线,集中布置的出线走廊需占用较多土地资源,若是以地埋电缆出线,需占用较多的道路地下空间资源。故在考虑变电站选址时,需同时考虑变电站的进出线条件。5.1.4变电站在工程建设中需要大量建筑材料、设备的运输,运行期也需要应急抢修,故选址时需要考虑其交通运输条件。5.1.5变电站在运行中会产生电场和磁场效应,国家对易受电磁场影响的军事通信、电台、机场导航台等设施均作了电磁场环境要求的保护规定。不同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对应于不同类型的电磁场敏感设施均有相应的退让距离要求。变电站选址时需满足国家相关规定。5.1.6为满足消防安全,变电站选址时需避免与加油(气)站、化工厂或存储易燃易爆物品的仓库相邻。5.1.7为满足变电站与其周边的住宅、学校、医院等设施的电磁场安全防护要求,变电站选址时应充分考虑避让。—25—5.2用地控制5.2.1根据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功能和定位,变电站分为中心站、中间站和终端站等3种类型。5.2.2220kV及以上等级的变电站由于采用油浸式变压器、电抗器等设备,油量大、火灾危险性就较高,国家及地方的消防、电力技术规范均没有具体条文支持变电站与其他建筑结合建造,但由于上海城市土地资源较为稀缺,环境和风貌保护要求较高,变电站的设置方式应因地制宜,在满足技术经济要求前提下,鼓励变电站与其他市政设施、绿地、广场等结合。5.2.3变电站内部设备较多、生产工艺较复杂,河流、市政道路、轨道交通线及大型市政管线的穿越会对管理带来较多困难,影响电力安全生产。5.2.4考虑到项目的经济性和可实施性,变电站宜避开建筑物密集区域,降低动迁安置成本,减少协调难度。5.2.5上海地区变电站建设一般采用最终规模3台主变压器,本期2台主变压器,土建按照最终规模一步建设到位的建设模式。为了在规划选址阶段较为准确地把握变电站的用地规模,选址时应结合总平面规划方案,按照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原则落实用地。5.2.6由于架空出线需要占用土地资源,尤其在变电站附近出之一。5.2.7220kV、500kV变电站的规划用地基本指标与《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准则》(沪府办[2011]51号发)一致,但国家尚未对±500kV交-直流换流站、±800kV特高压交-直流换流站和1000kV特高压变电站的用地指标作出规定,表5.2.7中的用地指标是参照上海地区已建和在建工程的相关参数确定。—26—6高压线走廊规划6.1布局和选线6.1.1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域总体规划需对城市主要的电力设施布局和用地作出安排,但一般不能达到规划落地深度。在电力黄线规划中,需以城市和区域总体规划为依据,落实上位规划中确定的高压线走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