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冀教版选修3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冀教版选修3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冀教版选修3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冀教版选修3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冀教版选修3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冀教版选修3历史上册月考试卷79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参加了同盟国集团,战争开始后又参加到协约国方面作战的国家是A.德国B.英国C.意大利D.法国2、1953年8月,苏联政府宣布,它也掌握了氢弹的秘密。似乎十分有悖常理的是,由于苏联掌握氢弹这一事实有力地说明了战争已不再是解决国际争端的可能方法,结果反而加强了和解运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苏联氢弹加剧了国际紧张局势B.客观上有利于避免战争发生C.苏联氢弹让美苏竞赛形成均势D.客观上推动了欧洲走向联合3、1972年尼克松访苏后,美苏关系以“缓和”为主调,双方在经济和限制核武器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1981年,里根总统上台后一再强调,面对苏联“实现统治世界”的战略目标,“西方文明”进入了“最危险的十年”,美国是抵御苏联扩张“唯一能够担任领导的国家”。这反映出A.经济形势影响国家对外政策B.美国积极承担大国责任C.政党斗争冲击两极对峙格局D.美国试图重新领导世界4、图5为历史上某次战争的形势图。该图所示战局的时间是。

A.1812年B.1914年C.1918年D.1941年5、在20世纪上半期,有两个国家扮演了世界革命者的角色。一个国家凭借它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公然向现存世界秩序挑战;另一个国家则充当意识形态的挑战者,同时积蓄在经济和军事上进行挑战的实力。这两个国家最有可能是A.德国和苏联B.美国和苏联C.德国和美国D.苏联和中国6、“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之一切岛屿,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上文引自A.《四国条约》B.《九国公约》C.《开罗宣言》D.《联合国家宣言》7、刘伯承在参加中央政治局会议时指出,前年我们跃进式的进军是品字形的中央突破,这次是一字长蛇阵齐头并进。170万人南下作战,没有后勤,没有财政是不行的。这里的“南下作战”是指A.挺进大别山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8、1877年法国总统麦克马洪迫使共和派总理辞职,并任命保王党人组阁,此举遭到众议院的抵制。他又下令解散众议院重新选举,结果共和派仍占上风,他只好同意共和派人组阁。1878年初共和派又在参议院选举中获胜,他被迫辞职。这表明A.法国最终确立共和制B.保王党人已经完全失败C.共和派人实际占据了优势D.法国政局始终动荡不安9、1945年10月17日,毛泽东从重庆回到延安以后,在延安干部会上作了《关于重庆谈判》的报告。指出:“谈判的结果,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这样很好。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材料体现了重庆谈判的主要意义是A.使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B.增强了中共消灭国民党的实力C.国民党没有理由发动国内战争D.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评卷人得分二、材料分析题(共9题,共18分)10、(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战结束后;欧洲经历了两个寒冷的冬天。煤炭开采几近停滞,粮食作物减产,牛奶;肉类以及谷物的产出下降了20%~30%。欧洲国家深受其害,德国的问题尤为严重。从1945~1947年间,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下跌了70%。占领区经济和社会失序状况迅速蔓延,经济复苏步伐缓慢。美国人开始认识到,应该优先考虑德国的经济复苏而不是支付赔款。当时,整个欧洲的困境与德国的困境紧密相连,西欧国家资本输入的最主要来源是德国,而且德国也是欧洲非常重要的出口市场。因对外经济战略、大国关联利益与战后秩序,战后德国贸易停滞也成为当时欧洲经济困难的重要原因。面临欧洲和德国持续的困境,为了恢复欧洲经济,美国的对外战略也开始逐步关照德国的利益,对德国的约束逐渐变得宽松。但要让德国和欧洲的经济尽快得到恢复,仅仅解除约束还不够,还需要美国的帮助,战后大规模援助欧洲的计划正在逐步酝酿。

——摘编自威廉·科勒主编《20世纪的世界:1900年以来的国际关系与世界格局》(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欧洲国家,特别是德国出现严重经济困难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美国对欧洲援助产生的影响。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人民的抗法战争;国际上又称为“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这场战争是法国企图重建殖民制度所引发的,它不仅是法国与越、老、柬之间的冲突,也是一场各种力量参与的国际斗争。奠边府战役的胜利和《日内瓦协议》的签订,终于使美国好战集团把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延长和扩大成第二个“朝鲜战争”的图谋破了产,并且使他们敌视、包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遭到严重失败。《日内瓦协议》的签订标志着越、老、柬三国抗战的胜利结束和印支地区和平的恢复,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

——摘编自梁志明《第一次印支战争的国际背景和美国因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内瓦协议》签订的影响。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海湾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继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以后的第三次大规模战争,也是“冷战”结束后的第一次大规模“热战”。美国前国防部长切尼在1991年2月7日对众议院的讲话中指出:“指引要美国在战后成功地执行战略的基本原则不会变。正如海湾危机所表明的那样,对于国际社会来来说,在代表共同利益发挥集体力量方面,美国的领导是不可缺少的。”——摘编自《当代国际关系》(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海湾战争的性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海湾战争的爆发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13、【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到1936年那些对1919年的安排心怀不满的国家已经宣布它们不再接受这一安排的任何限制;现在它们宣称有权报复,并暗示以战争作为一种选择。1936年最重要的事件发生在西南欧一个过去多年来在国际事务中扮演微不足道的角色的国家里;与此同时德国和日本之间令人震惊的缔结了协定。在政治上,该协定采取了一个相互支持反对共产主义协定的形式。总体来看,欧洲和远东的局势朝着危险的方向发展——摘编自(英国)E.H.卡尔《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9年的安排”具体所指。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36年欧洲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主要国家的政策。14、【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1978年4月,苏联训练的一小批阿富汗军官发动对政府的攻击,建立了阿富汗民主共和围,这是大批苏联代理政府中的一个。除首都喀布尔外,新生的政权没有受到欢迎,当地的圣战武士组织和伊斯兰游击队一起对抗中央政府民政和平队的代表.对于美国来讲,圣战武士是战斗中的忠诫盟军。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支持下,美国通过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秘密援助阿富汗游击队。西欧(英国、法国、意大利)中东(埃及、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和亚洲(中国)都对圣战武士进行支持。如果说美国一直对圣战武士进行规模最大的金钱、先进武器的秘密支持,那么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就一直扮演指挥阿富汗军事行动的角色。在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内部,他们更多的是要扩大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势力,而不是为了战胜苏联.苏联军队在阿富汗士气低落,新入伍的军人像躲瘟疫一样逃回家,他们不仅影响了即将来阿富汗的军人,也影响了亲戚和朋友,这种影响远远超出军队范围。苏联社会并没有出现反越战那种呼声,但对阿富汗战争的反感却是深刻而广泛的。到1985年,戈尔巴乔夫领导的苏联政府最终决定撤军。苏联常规军对抗阿游击队不仅没有取得胜利而且还引起了苏联的一些社会问题。它不仅分散改革精力,还妨碍改草。1989年2月15日,苏联最后一支部队撒出阿富汗,他们放弃了支持了一个多世纪的阿富汗政府,给阿富汗留下了一片狼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苏联在阿富汗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在阿富汗的失败带来的影响。15、【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1938年,美国官员们对中日战争的看法开始转变。认为这场冲突不能再被看作中日两国间事件,开始考虑采取措施来减缓日本侵略,劝阻美国政府对日出售飞机与零件,建议对华提供贷款。1939年3月,日本占领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中国海域,威胁美国在西太平洋利益。6至7月,日本狂炸重庆,美国大使住宅几未能免。7月26日,罗斯福决定通知日本:美国将在半年后废除美日通商条约。1940年3月,日本在南京炮制汪精卫伪政权,美国决定向蒋介石政府提供贷款。7月26日,日本提出建立以日、满、华为基干的大东亚共荣圈,将南进政策正式提上议事日程。同日,美国正式禁止向日本出口航空汽油、润滑油、头等废金属。9月,三国轴心同盟成立,美国再次宣布贷款给中国,禁止对日输出各种废钢铁,抽回美国在日本的投资。10月12日,罗斯福发表演讲:“美国人民、所有美洲国家的人民都反对绥靖主义。”11月30日,日本正式承认汪伪政权,罗斯福于当天宣布贷款给蒋介石政府1亿美元。12月,美国调拨100架驱逐机给中国,保卫滇缅公路。——摘编自刘绪贻、杨生茂总主编《美国通史(第5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38~1940年美国对日本侵华所持态度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38~1940年美国对日本侵华所持态度变化的原因1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18年1月5日;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表示,英国作战目的之一就是“我们必须通过建立某种国际组织来设法限制军备的负担和减少战争的危险”。美国总统威尔逊则在3天后阐明的美国作战目的“十四点”原则中特别强调最后一点——“为了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到战争结束时,不仅所有交战国都把“十四点”作为媾和的基础,而且英;法、美等国都已研究并制定了组织国际联盟的方案,并由英美代表组成起草盟约委员会。1919年1月25日,巴黎和会全体会议通过了最高委员会提出的关于建立国际联盟的建议。法国要求在国联建立一支国际部队,设立国际总参谋部指挥这支部队,监督各国兵力并在必要时采取军事行动。日本要求把种族平等列入盟约。但法、日等国的要求并未全部得到满足。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上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历学知识;指出巴黎和会通过建立国际联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法、日等国的要求在国联盟约中并未全部得到满足的原因。17、观察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问题:

(1)英;德、日、中四国人均GDP呈现何种趋势?

(2)自1700年至1913年英;德、日三国人均GDP变化的主要原因。

是什么?

(3)与1913年相比;1950年德国和日本的人均GDP为何增加不多?

(4)近代以来中国的人均GDP持续落后于英、德、日三国,原因是什么?18、【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二战结束后,亚洲政治新秩序问题逐渐浮出水面。1947年,印度总理尼赫鲁主导召开了新德里泛亚洲会议,会议具体议题包括亚洲之民族自由运动、种族冲突、经济转向和国际经济合作等内容。中国代表团受邀参加。影响中国对泛亚洲会议态度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英国殖民者私下邀请西藏作为独立代表单位参会。而尼赫鲁对西藏问题采取了表面中立暗自纵容的态度,印度将西藏自制旗帆与中国国民政府国旗并列在会堂,中国代表团表示不满,后被尼赫鲁以西藏是民族单位不是国家单位的理由搪塞。虽西藏问题固然是会议中一个极不愉快的问题,但会议的背景、主题、方式及中国的参与,从“亚洲时代的起点”布局上说,仍然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二战结束后,亚洲政治新秩序问题逐渐浮出水面。1947年,印度总理尼赫鲁主导召开了新德里泛亚洲会议,会议具体议题包括亚洲之民族自由运动、种族冲突、经济转向和国际经济合作等内容。中国代表团受邀参加。影响中国对泛亚洲会议态度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英国殖民者私下邀请西藏作为独立代表单位参会。而尼赫鲁对西藏问题采取了表面中立暗自纵容的态度,印度将西藏自制旗帆与中国国民政府国旗并列在会堂,中国代表团表示不满,后被尼赫鲁以西藏是民族单位不是国家单位的理由搪塞。虽西藏问题固然是会议中一个极不愉快的问题,但会议的背景、主题、方式及中国的参与,从“亚洲时代的起点”布局上说,仍然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摘编自王蕊《国民外交与亚洲政治》

(1)根据材料;概括新德里泛亚洲会议召开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德里泛亚洲会议的影响。评卷人得分三、论述题(共2题,共4分)19、阅读如下图示。

史料展示了经济全球化历程的两种发展状况,结合所学,任选一种发展状况进行论证。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历史上重要的条约或会议。

。时间。

会议或条约。

简介。

1648年。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结束了欧洲三十年战争;确定了国际关系中应遵守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等原则;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1919年。

《凡尔赛和约》

共15部分;包括440个条款和一项议定书,第一部分为国际联盟盟约。条约围绕战后处置德国问题,协调了列强在欧洲;近东和非洲的资本主义世界秩序。

1945年4月。

《联合国宪章》

共分19章111条。宪章规定;联合国及其成员国应遵循各国主权平等;各国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在国际关系中不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以及联合国不得干涉各国内政等原则。

1968年7月。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宗旨是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截至2002年4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共有187个。

2019年5月。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聚焦“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主题;共商文明发展;合作大计,达成广泛共识并发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2019北京共识》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等材料列举了人类历史上一些重要的会议和条约,其中蕴含着全球治理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2题,共12分)21、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远东国际法庭法官既为由日本投降书上签字受降各国所派遣;法官们的席次当然应该以受降签字国的先后为序,即以美;中、英、苏、澳、加、法、荷为序。但庭长不喜欢这个安排。由于他想使与他亲近的英、美法官坐他的两侧,便提议应按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五强为中心安排,即以美、英、苏、中、法为序。但是有人指出:按照联合国宪章,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是以中、法、苏、英、美(按照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这样,中国和法国法官将坐在他的两旁。于是庭长又提议:可以用一般按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办法。但马上发展,居中的将是中、加等国的法官,英、美法官离庭长更远了。

1946年5月2日正式开庭的前一天;庭长宣布,经过盟军最高统帅同意,坐席安排是,庭长右侧为美;中、法等国法官,左侧为英、苏等国法官。这样,英、美两国法官居中。中国法官表示:“这个安排是荒谬的,它既非按照受降签字的次序,又非按照联合国安理会五强排列的次序,亦非按照一般国际会议以国名字母先后排列的次序,用意何在,殊属费解。”说毕便愤然离开。

第二天;远东国际法庭正式开庭。开庭前庭长宣布,最高统帅已经同意,法官行列和坐席的顺序以受降签字国的顺序为准。

——摘编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建立的背景;说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长先后提出的法官座次安排的理由。

(2)说明中国法官抗争的原因,并加以简要评价。22、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我想;如果您真的关心世界人民的幸福的话,那么您就会正确地理解我的意思:人人都需要和平,无论是还没有丧失理智的资本家,还是不仅能够珍惜自己个人的生命而且更能珍惜人民生命的共产党人,都是如此,我们共产党人从问世之日起,一般来说是反对国家间的任何战争和捍卫和平事业的,我们始终把战争视为灾难,而不是把它当成儿戏,当成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更不是把它当做目的本身。我们的目的是明确的,而达到目的的手段就是劳动。战争是我们的敌人,对各国人民来说是灾难。

如果您真的关心和平和本国人民的幸福;那么这也只能算是您作为总统应尽的义务,而我作为部长会议生席也应对自己的人民表示关怀。此外,维护全球和平应是我们其同美心的事业,如果在现代条件下爆发战争,那么这就不仅仅是美苏之间的战争,因为美;苏之间其实并不互相谋求什么,但战争将是全球性的,残酷的、毁灭性的。

——1962年10月26日赫鲁晓夫致肯尼迪的信(摘录)(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赫鲁晓夫致信肯尼迪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对现代条件下的战争所持的态度及其积极影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C【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一战前,意大利、德国和奥匈帝国形成了三国同盟集团。一战期间,意大利为了自身利益,参加了协约国一方作战。故C项正确,排除ABD三项。2、B【分析】【分析】

【详解】

材料可知,掌握氢弹说明了战争不再是解决国际争端的可能,反而加强了和解的可能,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缓解国际紧张局势,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美苏竞争均势和欧洲走向联合,故CD项排除。所以选B。3、A【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美国对苏联的关系由缓和走向对抗,结合材料时间可知20世纪70年代美国因经济危机、越南战争等因素影响,其经济实力相对下降,而20世纪80年代美国逐渐摆脱危机,经济实力上升,由此可见经济形势影响国家对外政策,与政党斗争无关,选项A正确,选项C排除;材料中美国始终维护本国利益,未体现出其大国责任,选项B排除;当时正处于两极格局背景下,选项D不符合史实,排除。4、C【分析】【详解】

该图上奥匈帝国告诉了我们时间在一战期间,选项BC符合,但图中阴影部分原属俄国范围,现为德国占领,依据所学知识,十月革命胜利时,苏维埃俄国迫切需要退出战争赢得和平,1918年3月,苏俄政府在布列斯特与德国签订和约,规定波兰、立陶宛、白俄罗斯和爱沙尼亚的一部分属德军占领,答案选C。5、A【分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公然向现存世界秩序挑战;1917年十月革命苏俄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挑战了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的统治秩序,故A选项正确;20世纪上半期美国没有建立法西斯专政,也没有挑起世界大战,故B选项错误;美国也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故C选项错误;中国在1949年后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国家,但不符合“20世纪上半期”的时间范围,故D选项错误。故选A。6、C【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后,中、美、英三国首脑于1943年11月22至26日在开罗举行会议,讨论如何协调对日作战的共同军事问题和战后如何处置日本等政治问题其中,关于中国的领土主权问题,中美双方同意:日本用武力从中国夺去的东北各省、台湾和澎湖列岛,战后必须归还中国,故C项正确。A项,《四国条约》是美、英、日、法国四国在1921年12月13日签订,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排除。B项,《九国公约》为了调和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而签订,排除。D项,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共同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排除。7、D【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这次是一字长蛇阵齐头并进。170万人南下作战;没有后勤,没有财政是不行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渡江战役的地点是西起湖口,东至江阴,解放军全线向国民党发动进攻,D选项符合题意。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A选项排除。淮海战役是围点打援,B选项排除。平津战役是先两头,后中间,D选项排除。

【点睛】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在长江中下游强渡长江,对国民党军汤恩伯、白崇禧两集团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8、C【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及所学,法国共和制的确立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第三共和国宪法,标志着法国确立了共和制;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第三共和国宪法,政局才告稳定;共和党占据了优势在参议院获胜,并不代表其他党派的完全失败。故C项正确;排除ABD。9、A【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可知重庆谈判让广大民众了解到中共争取和平的诚意,使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重庆谈判的政治意义,不能增强中共消灭国民党的实力,故B项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这是重庆谈判的结果,不是主要意义,故D项排除。二、材料分析题(共9题,共18分)10、略

【分析】(1)由材料“二战结束后”“两个寒冷的冬天”“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下跌了70%”“占领区经济和社会失序状况”“战后德国贸易停滞”;可以归纳出原因,可以答为:世界大战的破坏;寒冷的天气;社会秩序混乱;德国贸易停滞。

(2)由材料“德国和欧洲的经济尽快得到恢复”,可见有利于恢复社会秩序。由“还需要美国的帮助,战后大规模援助欧洲的计划正在逐步酝酿”,可见为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铺平道路。而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析】(1)原因:世界大战的破坏;寒冷的天气;社会秩序混乱;德国贸易停滞。

(2)影响:恢复了欧洲的社会秩序;有助于西欧经济复苏;巩固了西欧各国的资本主义秩序;为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铺平道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11、略

【分析】【详解】

(1)背景:根据材料中所涉及的内容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两极格局形成中;法国企图重建殖民制度等方面概括。

(2)影响:根据“《日内瓦协议》的签订标志着越、老、柬三国抗战的胜利结束和印支地区和平的恢复,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和所学可得出打破了美国扩大战争的企图、维护了地区和平、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等。【解析】(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两极格局形成中;法国企图重建殖民制度。

(2)影响:打破了美国扩大战争的企图;维护了地区和平;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1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性质:根据“美国的领导是不可缺少的”得出美国企图独霸世界的非正义战争;根据所学可知;海湾战争是二战后的局部战争,也使惩罚地区霸权主义的正义战争。

(2)说明:根据“1991年”;结合所学,可从海湾战争是两极格局结束的背景下,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加剧等分析回答。

【点睛】【解析】(1)性质:二战后的局部战争;惩罚地区霸权主义的正义战争;美国企图独霸世界的非正义战争。

(2)说明:在两极格局结束的背景下,原来被东西方矛盾掩盖的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加剧。13、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欧洲局势;主要考查学生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联系所学可知;“1919年的安排”是指巴黎和会形成的凡尔赛体系。其影响应当联系所学从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许多矛盾仍然未彻底解决、埋下了战争的种子等方面来回答。

(2)根据材料中的“1936年最重要的事件发生在西南欧一个过去多年来在国际事务中扮演微不足道的角色的国家里;与此同时德国和日本之间令人震惊的缔结了协定”等信息,并联系所学可知,1936年欧洲发生的重大事件是指西班牙内战、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德日法西斯结盟、苏联斯大林体制确立等等。【解析】(1)指巴黎和会形成的凡尔赛体系。影响:巴黎和会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产物;是帝国主义国家安排战后世界秩序的会议,实质是一次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巴黎和会以后,各国列强暂时在欧洲等地区方面的矛盾得到了抑制。许多矛盾仍然未彻底解决,埋下了战争的种子.

(2)事件:西班牙内战(反法西斯战争);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德日法西斯结盟;苏联斯大林体制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英法美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14、略

【分析】【详解】

(1)原因:从材料中“当地的圣战武士组织和伊斯兰游击队一起对抗”;美国中央情报局;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西欧中东和亚洲都“对圣战武士进行支持”,“苏联军队在阿富汗士气低落”,“1985年,戈尔巴乔夫领导的苏联政府分散改革精力,还妨碍改草”等信息,结合所学冷战时期的知识点,多方面展开分析即可。

(2)影响:从材料中“给阿富汗留下了一片狼藉”,苏联因此“分散改革精力,还妨碍改革”,“对阿富汗战争的反感却是深刻而广泛的”等信息,结合世界史相关史实,由战争双方到世界局势,由近及远的进行分析。【解析】(1)原因:阿富汗当地人民的反抗;其他国家和地区对阿富汗的支持;战事久拖不决导致苏联军队士气低落;新任苏联政府的政策转变;苏联改革进程受阻。

(2)影响:阻碍了苏联国内的改革进程;加剧了阿富汗国内政局的动荡和复杂;给苏联和阿富汗两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影响了世界格局的变动。15、略

【分析】【详解】

(1)变化:根据材料“开始考虑采取措施来减缓日本侵略...建议对华提供贷款”“废除美日通商条约”可以对比判断出美国对于日本侵华的态度转化。

(2)原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美国自身利益角度、美国国家政策角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全局态势、美国经济发展角度、统治者态度等进行分析。【解析】(1)变化:从推行绥靖政策;拒不援蒋抗日;转为采取行动应对,最终放弃绥靖政策、支援中国抗日。

(2)原因:中国抗日战争形势严峻,丧失大片领土;日本侵略势力膨胀,华盛顿体系遭到严重破坏;德意日轴心同盟成立,国际法西斯力量大增;美国逐渐摆脱经济危机影响,国家经济、军事实力增强,设法捍卫自身利益;美国官员的推动,罗斯福总统的态度转变。16、略

【分析】本题考查巴黎和会通过建立国际联盟的原因;以及法;日等国的要求在国联盟约中并未全部得到满足的原因,主要考查学生联系所学有关内容解决问题的能力。

(1)巴黎和会通过建立国际联盟的原因;可以联系所学有关内容,并结合材料中的“到战争结束时,不仅所有交战国都把‘十四点’作为媾和的基础,而且英;法、美等国都已研究并制定了组织国际联盟的方案,并由英美代表组成起草盟约委员会”等信息来回答。

(2)法;日等国的要求在国联盟约中并未全部得到满足的原因;应当联系所学巴黎和会召开的背景,从各主要战胜国间存在矛盾、起草盟约委员会主要由英美把控、法日等国力量较为薄弱等方面来回答。

点睛:本大题基本上属于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型材料解析题。此类试题在解答时往往材料主题只是一根引线,需要回答的内容从材料中难以归纳得出,主要是根据教材相关内容回答。这一类试题必须明确材料的指向,弄清材料主题指向教材的哪一部分内容,再看题目所问,然后根据教材相关内容回答。【解析】(1)原因:饱受战争之苦的各国人民褐望和平;建立一个新的国际体系防止战争成为国际共识;英美建立国际联盟的主张得到国际认同。

(2)原因:各主要战胜国间存在矛盾:起草盟约委员会主要由英美把控;法,日等国力量较为薄弱。17、略

【分析】【详解】

(1)问根据图表发展趋势可知;英;德、日的人均GDP上升较快,中国的人均GDP增长极为缓慢。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均GDP的增长均于本国经济发展与工业化程度有关,故可结合1700年至1913英;德、日影响资本主义发展或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重大事件进行回答。

(3)问结合德日两参与发动世界大战影响本国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

(4)结合所学可知,人均GDP与国家人口基数及经济发展水平有关,故可从近代中国人口增长及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背景下经济落后进行分析。【解析】(1)英;德、日的人均GDP快速上升;中国的人均GDP增长缓慢。

(2)英国工业革命;德意志统一,日本明治维新。

(3)德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德;日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且战败。

(4)中国的人均GDP持续落后有诸多原因,如:人口众多,经济发展缓慢等。18、略

【分析】【详解】

(1)背景:根据“二战结束后;亚洲政治新秩序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得出二战后,东方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根据“尼赫鲁对西藏问题采取了表面中立暗自纵容的态度”得出印度对中国西藏的企图;根据“英国殖民者私下邀请西藏作为独立代表单位参会”得出帝国主义国家对亚洲政治秩序的干预。

(2)影响:根据“会议的背景、主题、方式及中国的参与,从‘亚洲时代的起点’布局上说,仍然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得出象征着“亚洲时代的起点”;根据“会议具体议题包括亚洲之民族自由运动、种族冲突、经济转向和国际经济合作等内容”得出体现了亚洲人民反对殖民主义、种族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根据“尼赫鲁以西藏是民族单位不是国家单位的理由搪塞”得出印度对西藏问题的态度,不利于中印关系的友好发展。【解析】(1)背景:二战后;东方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印度对中国西藏的企图;帝国主义国家对亚洲政治秩序的干预。

(2)影响:象征着“亚洲时代的起点”;体现了亚洲人民反对殖民主义、种族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印度对西藏问题的态度,不利于中印关系的友好发展。三、论述题(共2题,共4分)1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材料中“经济全球化历程的三次浪潮和挫折”体现出经济全球化的两种发展状况分别是经济全球化的三次高潮和经济全球化的三次挫折。首先,提出观点是经济全球化的三次高潮。然后论证,根据材料中“第一次浪潮发生在16世纪”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是推动第一次经济全球化高潮的主要因素。根据材料中“第二波浪潮发生在1815—1913年期间”,而这一时间段刚好是两次工业革命时期,因而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成为全球化发展的强大动力,经济全球化出现第二次高潮。材料中提到“第三波浪潮出现在二战后特别是冷战初期”,而这一时间段则正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因而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第三波全球化浪潮。最后得出结论:世界大战、经济危机、“冷战”对峙等影响经济全球化,使之出现波动。【解析】观点:经济全球化经历了三次挫折。

论证:17—18世纪;殖民战争频繁,从三次英荷战争到英法战争,国际贸易受挫,全球化一度陷入停顿。1914—1945年,爆发两次世界大战,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各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经济全球化陷入低潮。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美苏争霸,两极格局对峙,全球化受阻。

结论:近代以来,世界战争、经济危机和冷战对峙使全球化不断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