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市总医院急救一体化建设方案(试行)》_第1页
《南安市总医院急救一体化建设方案(试行)》_第2页
《南安市总医院急救一体化建设方案(试行)》_第3页
《南安市总医院急救一体化建设方案(试行)》_第4页
《南安市总医院急救一体化建设方案(试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表胸痛救治一体化建设专家组名单组长:戴端平主任医师南安市医院副组长:陈贤庆主任医师南安市医院郭得志主任医师南安市医院秘书:陈猛主治医师南安市医院成员:李祖福主治医师南安市医院洪少雄副主任医师南安市医院黄冬岩主治医师南安市医院杨泉锋主治医师南安市医院周君艺主治医师南安市医院杨洪俊副主任医师南安市中医院黄文革副主任医师南安市光前医院戴剑副主任医师南安市光前医院曹加寿主治医师南安市光前医院占平云副主任医师南安市海都医院吕永伟副主任医师南安市海都医院张国唐副主任医师南安市海都医院严伟峰主治医师南安市海都医院陈曙煌副主任医师南安市南侨医院林培良副主任医师南安市南侨医院黄建文副主任医师南安市南侨医院戴水生主治医师南安市罗东中心卫生院叶建全主任医师南安市洪濑中心卫生院王庚申副主任医师南安市英都中心卫生院洪剑阳主治医师南安市仑苍卫生院戴建明主治医师南安市柳城街道社区服务中心附件5南安市总医院卒中救治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试行)为提高我市卒中救治水平,降低卒中致死率、致残率、复发率,规范各医疗机构急性卒中患者的诊治,引导基层医疗机构进行规范化卒中管理,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6〕1235号)制定南安市总医院卒中救治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强化统一领导,充分利用优质医疗资源,建设全覆盖的区域一体化协同救治体系,使辖区的急性卒中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治,降低致残率、死亡率;同时通过业务培训、上下级联动等,做好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降低发病率、复发率。二、工作目标(一)在南安市总医院内统筹各医疗单位卒中中心的建设、培训、运行、考核工作。(二)在总医院各片区诊疗中心选择具备条件单位深入开展卒中中心建设,并设为该片区牵头医院,其中南安市医院在现有卒中中心基础上进一步启动高级卒中中心建设,依托DSA导管手术室开展血管内介入治疗,其余具备CT检查能力的南安市中医院、海都医院、南侨医院、洪濑中心卫生院应启动卒中中心建设,通过强化牵头医院的卒中中心服务及技术能力(如静脉溶栓技术),建设成为符合国家评审标准的卒中中心,以评促建,按照评审标准完善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促进优化资源配置,采用快速、标准化的诊断方案对脑卒中患者提供更快和更准确的评估和诊疗,提高我市卒中中心的核心服务技术能力。(三)健康优先,医防融合,市域内闭环管理。落实市镇村三级服务体系功能定位,由总医院实施统一管理,形成卒中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卒中康复及慢性管理—村卫生室乡村医生网格内慢性患者监测的无缝管理,在夯实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体系基础上做到健康优先,医防融合,逐步形成“院前急救、院内治疗、院外康复、基层健康管理”全程服务体系。三、组织管理(一)成立南安市总医院卒中一体化救治专家组组长:黄佳勇副组长:王春木、庄碧如成员:许志强、周君艺、王移山、郑开化、张福添、张英育、杨少斌、许光艺、潘文成、金小兵、曾荣腾、黄良升、李明坤、洪民生秘书:王移山(兼)职责:1.全面负责卒中救治一体化的技术支持和日常管理工作。2.组织制定卒中救治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和计划、各类培训计划和方案。3.负责技术队伍建设和管理,包括制度制定、质量持续改进、培训队伍的训练和管理。(二)各片区诊疗中心牵头医院成立卒中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片区诊疗中心牵头医院院长任该院卒中中心主任,由分管副院长、医务科、信息科、护理部和卒中中心救治团队组成;由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康复科、药剂科、影像科、超声科和卒中护理团队组成卒中中心救治团队。职责:1.负责本院卒中中心的急诊及院前急救工作、与120的协同工作,整合医院以及成员单位卒中中心闭环节点,完成卒中中心闭环联合,根据卒中心建设标准要求推进本单位卒中中心建设。2.整合医院内各学科形成合作,整合医疗技术并向辖区内成员单位提供建设支持。(三)总医院各分院(院区)成立卒中管理小组总医院各分院(院区)单位负责人为组长,由公共卫生科、全科团队及康复科组成的卒中管理小组。职责:1.负责对辖区内卒中患者的慢病管理、卒中健康宣教、急性卒中救治转运以及卒中康复的治疗(具体活动时间及工作细则将由总医院根据卒中中心建设要求等另行安排)。2.卒中管理小组须对牵头医院卒中中心负责,同时做好本辖区内村卫生室医生管理工作,定期培训村卫生室医生,指导村卫生室进行卒中患者管理,做好考核工作。(将通过收集该辖区急性卒中病人就诊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相关结果作为考核依据)。(四)村卫生机构职责协助乡镇卫生院负责对辖区内卒中慢病管理、卒中高危患者个体化管理以及急性卒中患者的排查工作,协助市镇两级医疗机构做好卒中宣传及宣教。四、运行机制(一)市医院及片区诊疗中心牵头医院卒中中心1.建立总医院卒中闭环工作群及急救群,利用工作群实现总医院专家指导镇村医生进行卒中相关慢病患者的管理或康复,切实做到技术下沉,利用急救群实现卒中中心闭环中各个部门在急性卒中患者救治中的协调作用,以网络空间换时间,启动绿色通道后,统筹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布置,缩短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脑血管开通时间以及出血性卒中患者的救治时间。2.总医院信息化统一整合规划,实现卒中中心闭环内慢病患者医疗数据共享,做到医疗技术同质化,夯实卒中预防及康复,提高卒中中心急性救治组的诊疗能力。3.制定总医院卒中防治的宣传方案,向总医院各分院(院区)布置宣教任务,建成基层卒中门诊,规范开展卒中高危因素筛查,通过现场宣传、网络宣传以及手机个体化提醒相结合的方式,向辖区内的群众进行健康宣教。4.利用集中授课、技能操作、现场实践以及网络授课多种形式相结合,经过反复的教育和培训,强化卒中中心的运作原则、要求、体系和各项流程,全面了解卒中中心的主要目标和运作机制的基础上,明确自身的职责和任务,确保正常运行,并发挥各部门和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推动卒中中心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提高协同救治水平。(二)总医院各分院(院区)卒中管理小组1.利用总医院的信息化以及完善的医疗机构功能,在上级医院卒中中心的指导下,进行慢病管理、急性卒中救治、卒中康复的治疗。2.卒中管理小组要做好对辖区内的村卫生室乡村医生的管理、培训及指导工作,定期检查村卫生室乡村医生的卒中管理工作,通过互联网和现场核查的方式,评价乡村医生的卒中管理工作量和工作质量,并根据评价结果发放绩效。加强培训及指导,提高乡村医生的卒中慢性患者健康管理能力。3.卒中管理小组要提高急性卒中患者的救治能力,在急性卒中患者的救治早期提早介入,降低急性卒中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对极高危患者须及时通过微信工作群申请总医院专家会诊,并根据会诊结果做出诊疗干预。4.参与总医院牵头的闭环内急性卒中患者的绿色通道,参与患者的检查、转运和救治;执行卒中中心卒中防治的宣传方案,落实好卒中的防治宣教工作。(三)村卫生所(室)1.村卫生所(室)乡村医生应对乡镇卫生院卒中管理小组负责,做好本辖区内卒中患者管理台账工作,并接受乡镇卫生院卒中管理小组的工作管理。2.按要求参加县级医疗机构卒中中心及乡镇卫生院的培训会议和管理会议,接受乡镇卫生院卒中管理小组的培训,加强自身专业技术提升,夯实卒中中心闭环管理的能力。3.加强对卒中高危患者的个体化管理,利用网络或电话等通讯方式进行多维度的监测,加强辨别卒中早期急性发作的能力,及时向乡镇卫生院卒中小组早报告,对该类患者做出医疗干预或上转。五、工作要求(一)医共体各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明确本单位建设任务,要在组织管理、绩效分配、质量考核等方面落实专人专职负责,整合院内急诊科、内科等相关学科,提供多学科协作综合救治服务。各单位要加强与总医院之间的联系,总医院要对辖区内分中心开展技术指导和宣传培训。(二)加强督导考核,各单位项目办公室应定期召开例会,结合工作进度针对存在困难提出建议或措施,并及时向专家小组反馈。专家组应对各片区诊疗中心对于脑卒中患者的识别、转运、救治等进行考核评估,考核结果应及时向急救一体化领导小组及各单位反馈,领导小组将考核结果列入各单位年度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三)加大宣传引导,医共体各成员单位要加强对卒中的宣传和引导,采取义诊、咨询、发放宣传页、公众号、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加大健康知识宣传,提高群众对急性缺血卒中的认识,不断提高我市对急性卒中患者的救治水平,提高市民知晓率。附件6南安市总医院创伤中心建设实施方案(试行)为进一步规范诊疗,提高创伤患者救治质量和效率,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进一步推动建立区域性创伤救治体系,提升创伤救治能力,根据《关于进一步提升创伤救治能力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8〕477号)及《创伤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市工作实际,特制定南安市总医院创伤中心建设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通过创伤中心建设,创新急诊急救服务模式,为创伤患者提供快速诊疗通道,提高我市创伤综合救治水平和救治能力,降低创伤患者死亡率及致残率,改善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和就诊满意度,进一步推动建立和完善创伤救治体系,建立长久、可行、高效的工作机制。二、工作目标医共体各成员单位要认真落实有关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诊疗规范,共同建立集预警网络、分检、转运、救治、康复、随访为一体的县域三级创伤救治一体化健康管理体系,实现全域、全覆盖管理。三、组织架构(一)成立创伤中心专家组,在总医院急救一体化管理小组统一领导下开展创伤中心相关工作。(二)专家组职责1.制定创伤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和建设规划、建设标准;2.制定相关工作职责和规章制度;3.确定创伤中心人员准入资格,定期召开创伤中心工作会;4.制定创伤救治流程并监督实施;5.制定培训计划、方案并组织实施;6.制定考核标准,确定考核指标,定期评估考核;7.不断完善救治工作流程,建立奖惩机制;8.参与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工作和重大抢救工作,协调处理院前、院内专科救治工作,参与多学科会诊,制定救治方案,做好患者病情评估、伤情鉴定、转运和交接工作;9.帮助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建设符合要求的创伤分中心;10.建立创伤中心联动工作机制,搭建创伤患者转诊及远程会诊、救治体系;11.建立创伤救治信息库,为预防创伤发生,提高创伤救治质量,降低伤残率、死亡率、医疗费用,以及制定相关卫生政策,提供信息支撑;12.参与全市创伤分中心的业务指导、技术培训以及创伤急救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四、运行机制创伤中心分级设立并按标准建设,统一管理。(一)I级创伤中心南安市医院为创伤中心建设牵头单位,按I级创伤救治中心要求建设,光前医院作为北部中心进行相应的规划和建设准备。I级中心设置院前急救、急诊科、骨科、普通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五官科、烧伤整形外科、输血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介入放射学专业等创伤救治相关临床专科,具备救治严重创伤患者的条件和水平。主要职责:承担收治下级创伤分中心或其他医疗机构转诊的严重创伤患者,参与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工作和重大抢救工作。完成救治任务,协调处理院前、院内专科救治工作,参与多学科会诊,制定救治方案,做好患者病情评估、伤情鉴定、转运和交接工作。(二)Ⅱ级创伤中心二级医院或创伤救治条件成熟的中心乡镇卫生院成立创伤管理小组,可由单学科的外科医师、全科医学科医师组合成救治团队。主要职责:1.承担收治辖区创伤患者;2.合理正确运送严重创伤患者至上级创伤中心;3.参与本区域创伤急救知识宣传教育和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三)Ⅲ级创伤中心一般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Ⅲ级救治分中心,成立相应的创伤救治小组。主要职责:1.规范运送创伤患者至上级创伤中心;2.规范对伤员进行快速评估、复苏,稳定生命体征;3.参与本区域内创伤急救知识宣传教育和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工作。4.负责所有创伤患者二期康复及随访问题。(四)运作保障要求各级创伤中心建立绿色通道,规范各项急救流程,实现信息共享。各级创伤中心应当具备与其级别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各功能区域设置合理、布局紧凑、流向顺畅,并有醒目的标识及引导指示标牌,以保障创伤急救工作畅通、高效、规范开展。各级创伤中心之间建立包含远程会诊、微信群、手机短信、传真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共享平台。各级创伤中心需与当地120院前急救建立适时信息传输系统,逐步扩大到III级创伤中心,以便及时为其提供技术支持。附件:1.南安市总医院创伤中心专家组名单2.南安市总医院创伤中心建设标准附件1南安市总医院创伤中心专家组组长:林劲松(市医院、主任医师)副组长:周君艺(市医院、主治医师)洪志铭(中医院、副主任医师)戴剑(光前医院、副主任医师)占平云(海都医院、副主任医师)秘书:谢志勇(市医院、主治医师)成员:黄佳勇(市医院、主任医师)傅天水(市医院、主任医师)陈文博(市医院、副主任医师)叶荣培(市医院、主治医师)蔡华新(市医院、副主任医师)吴焕强(市医院、副主任医师)潘志强(市医院、副主任医师)张邦唐(市医院、主治医师)郑永福(市医院、主任医师)黄家兴(市医院、主治医师)黄永宁(市医院、主治医师)陈志杰(市医院、主治医师)张英育(市医院、主治医师)张小思(市医院、副主任医师)洪紫平(市医院、副主任医师)黄晓杰(市医院、主治医师)黄灿华(市医院、主治医师)吴小凯(市医院、副主任医师)江文波(市医院、副主任医师)杨紫荣(市医院、副主任医师)黄惠能(市医院、主治医师)郑开作(市医院、副主任检验师)陈良思(市医院、主管检验师)杨少斌(市医院、主治医师)陈忠民(中医院、主任医师)谢纪周(中医院、副主任医师)黄焜晖(中医院、住院医师)梅忠礼(光前医院、主任医师)黄书海(光前医院、主任医师)黄贤强(光前医院、主任医师)林加水(海都医院、副主任医师)洪天培(海都医院、副主任医师)林培良(南侨医院、副主任医师)王国川(洪濑中心卫生院、主治医师)苏河水(英都中心卫生院、主治医师)附件2南安市总医院创伤中心建设标准(试行)一、标识与指引设置要求1.以南安市医院作为总医院创伤中心牵头单位,结合全市一体化的120指挥体系开展创伤中心建设,在牵头医院周边地区的主要交通要道、医院门诊、大厅、急诊入口和医院内流动人群集中的地方设置醒目指引标志,引导患者快速到达创伤中心。2.医院分诊、挂号、诊室、收费、影像、抽血、检验、药房等各窗口处设置急诊、创伤患者优先标识。3.在急诊科设置创伤患者进入救治绿色通道的明显标识。4.设立健康教育板报,以宣传栏、知识角、电子屏等方式宣传创伤救治相关知识,提升群众对各种创伤防治的认识和健康素养。二、技术要求1.急诊科:具有开展创伤基本和高级生命支持资质的人员,能常规开展急诊创伤生命支持(心肺复苏、抗休克和紧急气道管理等),并能高效联动院前急救和创伤专科救治团队。加强市医院对急危重创伤的救治能力建设。加强急诊外科团队建设,增加急诊外科轮岗人员,配备固定在岗的创伤外科医师。2.外科团队:具有24小时实施神经外科、胸外科、普通外科、骨科、泌尿外科、耳鼻喉科和烧伤整形外科手术等并有资质的专业人员,人员相对固定。简化院内救治流程,严格落实多学科会诊制度,院内会诊时间在10分钟之内到达现场。3.其他科室:影像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超声科、检验科、输血科和手术室。建立创伤救治相关专科联动工作机制,保证创伤急救绿色通道运行顺畅。4.创伤中心人员应具备开展紧急气管插管、胸腔闭式引流、心包穿刺术、剖腹探查、颅脑外伤急诊手术、脾切除术、多发性肋骨骨折及连枷胸内固定、四肢截肢术等三级以上手术能力。三、设备要求1.具备专用于创伤中心的设备。包括呼吸机、除颤仪、监护仪、床边DR机、床边彩超机、输液加温、快速输液装置、外伤冲洗床、CRRT血液滤过、高频电刀、超声刀、电动气压止血带、腹腔镜设备、全自动心肺复苏仪等设备。2.除能开展常规血液检测外,还具备凝血功能检测、血栓弹力图TEG、心肌酶系列、高敏肌钙蛋白、心衰系列监测的能力。3.医院24小时提供医学影像检查诊断,包括X光、CT、MRI、CTA、超声、血管造影等。四、院前和院内急救体系建设要求1.院前院内急危重症一体化:南安市医院继续完善自2017年2月以来将急诊科、重症医学科、120调度指挥中心进行科学整合后建立的院前院内急危重症一体化模式,进一步通过整合人员、添置设备以及完善制度流程,不断提高院前、院内抢救治疗水平和创伤救治能力。2.医院24小时提供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输血服务。3.院内急救:强化急诊与各专科之间的信息交换,具有短时间内高效整合急诊科、外科各亚专科、手术室、重症医学科、输血科、超声科、影像科等创伤救治相关专科联动工作机制,建立规范的创伤急救流程,保证创伤急救绿色通道运行顺畅。五、信息化建设要求1.通过电话、网络、微信群等技术手段完成急救信息联动,具备院前、院内信息畅通交换功能,能够与南安市总医院各分中心和分院紧密联系,实现创伤患者及时有效救治。2.通过信息化支撑,对于伤者从受伤到医院得到有效治疗的各时间节点进行管理,不断提高创伤中心运行质量,并对创伤患者的相关量表评分实现信息化、结构化,做到可查询、可统计、可分析。六、区域转诊与协作1.与省级、泉州市级创伤救治中心建立专科联盟并签署合作协议,采取病人上转或者专家下沉的方式帮扶创伤抢救。2.各诊疗中心设置创伤分中心并制定和完善创伤患者抢救流程和相关制度,配备必要的抢救设备,对急性创伤患者根据救治能力予采取合理的诊疗措施进行处理,不能处理者应采取必要的抢救措施,在稳定生命征,尽量减少转诊风险的基础上转市级创伤中心,同时做好信息对接和病人交接工作,必要时参与抢救工作。各基层医疗机构则对轻伤、无明显生命威胁的病人进行合理的处理,对重伤者在采取止血、稳定生命征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转诊措施。附件7(试行)为进一步规范我市危重症孕产妇救治工作,提高全市危重孕产妇的救治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升危重症孕产妇抢救成功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加强母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国卫妇幼发〔2017〕42号)及泉州卫健委《关于印发泉州市危重症孕产妇转诊救治网络建设实施方案(修订)》的通知(泉卫计基妇〔2017〕176号)要求,我院成立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根据《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要求,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制定南安市总医院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建设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通过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建设,提高我市孕产妇综合救治能力和水平,降低危重孕产妇致残率及死亡率,进一步推动建立孕产妇救治体系,建立长久、可行、高效的工作机制。二、工作目标医共体各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危重症孕产妇救治工作,加强组织领导,重视人才培养,认真落实有关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诊疗规范,通过总医院1+4+6+N模式,市医院作为牵头医院按《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要求建成标准的救治中心,其余各有开展分娩工作的有关单位根据自身能力特点按照相应要求进行规划和建设,具体要求和标准由专家组制定,依托双向转诊平台,形成我市孕产妇救治网络,充实危重症孕产妇转诊救治网络,提升危重孕产妇综合救治水平。市妇幼保健院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作为补充,待条件成熟及学科整合完成后联合承接全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任务。组织管理(一)成立南安市总医院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专家组,在总医院急救一体化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开展中心相关工作。(二)专家组职责1.制定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和建设规划。2.制定相关工作职责和规章制度。3.确定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人员准入资格,定期召开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研讨会,讨论重大事项。4.制定危重孕产妇救治流程,并监督实施。5.制定培训方案、计划,并监督实施。6.制定考核标准,确定考核指标,定期评估考核。7.不断完善救治工作流程,建立奖惩机制。8.参与医疗危重孕产妇救治工作和重大抢救工作。9.参与多学科会诊,制定救治方案。10.做好患者病情评估、转运和交接工作。11.做好出院患者的随访管理,提供预防保健、用药咨询、康复指导等综合服务并记录。四、运行机制(一)与省级、泉州市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建立联系并签署合作协议,保障我中心救治能力。(二)各片区诊疗中心分片区管理,片区内成员单位对危重孕产妇能够处理者予采取合理的诊疗措施进行处理,不能处理者应采取必要的抢救措施,在稳定生命征,尽量减少转诊风险的基础上转片区诊疗中心牵头医院,同时做好信息对接和病人交接工作,必要时参与片区诊疗中心牵头医院的抢救工作。对于病情不符合转诊条件的,由总医院专家组安排专家到场进行抢救工作。(三)各成员单位要建立危重孕产妇救治绿色通道,并在院内院外设置醒目指引标志,引导患者家属快速到达。(四)按照建设指南对医护人员开展培训及定期考核,同时配齐所需设备要求。附件:南安市总医院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专家组名单附件南安市总医院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专家组组长:黄东红(市医院、主任医师)副组长:潘雪珍(光前医院、副主任医师)傅秀卿(市医院、副主任医师)杨智利(海都医院、主任医师)褚淑芬(妇幼医院、主治医师)秘书:苏思思(市医院、主治医师)成员:蔡志勤(市医院、副主任医师)陈玉琪(市医院、副主任医师)叶亚萍(市医院、副主任医师)吴文恭(市医院、副主任医师)洪桂英(市医院、主治医师)洪彩霞(市医院、主治医师)庄少惠(妇幼医院、主治医师)洪瑞华(妇幼医院、副主任医师)李华美(光前医院、副主任医师)李继宗(光前医院、主治医师)李秋霞(光前医院、主治医师)谢雪芳(光前医院、主治医师)游海龙(海都医院、副主任医师)蔡淑寒(海都医院、副主任医师)附件8(试行)为进一步规范诊疗,提高我市危重新生儿救治质量和效率,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有关要求,创新我市新生儿救治服务模式,进一步推动建立区域性危重新生儿救治体系,提升我市新生儿疾病救治能力和水平,根据《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要求,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制定南安市总医院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通过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创新危重新生儿救治服务模式,为危重新生儿提供快速诊疗通道,提高我市新生儿综合救治能力和水平,降低危重新生儿致残率及死亡率,进一步推动建立新生儿救治体系,建立长久、可行、高效的工作机制。二、工作目标医共体各成员单位要认真落实有关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诊疗规范,通过总医院1+4+6+N模式,市医院作为牵头医院按《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要求建成标准的救治中心,其余各有开展分娩工作的牵头医院及有关单位根据自身能力特点按照相应要求进行规划和建设,具体要求和标准由专家组制定,依托双向转诊平台,形成我市新生儿救治网络,提升危重新生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