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逻辑、困境与路向_第1页
校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逻辑、困境与路向_第2页
校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逻辑、困境与路向_第3页
校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逻辑、困境与路向_第4页
校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逻辑、困境与路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校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最生动的教科书。为优化校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需从应然逻辑出发,探赜校史文化的物质载体、精神内核、育人功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价值;从实然逻辑出发,正视当前校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困境;从使然逻辑出发,厘清新时代校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表达,以达到更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目的。关键词:校史文化资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困境;优化路径一、引言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加强校史资料的挖掘、整理和研究,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党创办人民大学的故事,激励广大师生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1]校史作为一所学校自诞生以来发展轨迹的历史呈现,鉴证了国家办学治校、育才造士、服务社会、奉献国家的艰苦奋斗历程。其中,凝聚着老一辈“大先生”的革命精神、奋斗精神、家国情怀,具有不可替代的育人作用。1984年,教育部下发《关于编写校史的通知》后,为响应教育部要求,各高校纷纷开始编纂校史,经过近四十年的校史研究,校史类相关书籍、著作等相继问世。揆诸我国高校创建发展史既是脉络清晰、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又是饱含教育意蕴、精彩纷呈的精神史。众多的校史研究成果越来越表明,校史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载体。因此系统梳理校史资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存在的应然逻辑、实然逻辑及使然逻辑,是新时代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题中之义。二、校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应然逻辑我国校史文化资源底蕴厚重、内涵丰富。高校校史文化资源是高校创建发展历程中具有育人价值的物质和精神资源总和,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同时一所高校校史中所具有的育人功能始终贯穿于高校创建和发展的全过程。厘清校史资源中物质、精神资源以及育人特质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逻辑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新课题。(一)校史文化资源物质载体的运用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阵地的有效补充文化育人效应的实现需要依托一定的物质载体。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加强对课堂教学和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管理,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2]。校史文化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要使其发挥育人作用,需要一些“实物”的呈现和表达,这些“实物”自然就成为了校史文化传播的物质载体,主要包括以校史馆、学校遗址、档案室、博物馆为主的“第二课堂”。而这些“第二课堂”所持有的价值导向、文化叙事和情感激励功能,集中展示了高校的传统精神、价值理念、办学特色和道德规范,极大完善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目前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阵地主要包括以思政课为主的核心阵地、以思政教育基地为主的实践阵地和以舆论宣传为主的新媒体阵地。高校可通过巧用“第二课堂”,实现与传统阵地有机融合,使学生在接受校史校情教育过程中更好的感受高校历史传统的厚度和内在精神的深度。总之,校史文化资源的物质载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阵地的重要补充。但校史文化资源更注重通过“第二课堂”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侧重以强化校史文化建设的活动育人效果,拓展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建设,激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二)校史文化资源精神内核的庚续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力的内在动力一所高校在与国家、地方和民族命运的同频共振中发展,并凝练而成了极具历史性和独特性的校史文化。同时校史文化资源中丰富的精神内容又在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洪流中,锻造出极具传承性和育人性的精神内核。高校历史文化的精神内核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的育人本质具有高度的契合性,这种契合性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高校在创建之初秉承“为国家之责而往”的初心,在发展中坚持“自闭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的宗旨,在育人过程中践行“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的使命。校史文化资源以其理性求真的理论品格,为国育才的政治自觉,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共同组成一个高校自创建以来的精神内核,成为激励高等教育现代化不断发展的内生力量。总之,阐扬校史文化资源的精神内核是全面释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力的独特举措,也是深刻把握大历史观的应然要求。新时代要聚焦高校充盈的精神资源,延续大学优良学风、学术传统,传承大学精神、育人理念,讲好、书写好“校园故事”,完善新时代高等教育文化体系,进而重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力。(三)校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的实现是优化高校“三全育人”格局的本然性要求高校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加强对校园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规范管理,强化文化育人[2]2。校史作为一种动态发展着的文化形态,既承载着一代代“大学人”的精神文脉,又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城市变革相辅相成,正是校史的这种厚实凝重、与时相偶的特征使其拥有持续的育人动力。而育人功能的全面实现,是确保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保障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建设的关键一环。因此,校史校情对于学校发展、“三全育人”格局完善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从校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角度看,新时代下高校“三全育人”中的“全员”更强调育人主体的主动性和服务对象的广泛性,学校课程教师、辅导员、党政干部、优秀校友、后勤人员、全体学生等既是落实全员育人的责任主体,又是全员育人的服务对象。同时,“全程”也被赋予了新内涵。育人作为一项长期工作,需关注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在全过程体现有价值、有温度、有广度的育人关怀。除此之外,“全程”还强调要将育人工作各方面各环节衔接起来,丰富校史育人载体,创新育人模式,调动校史文化资源以达到有风有化的育人效果。“全方位”育人是指在编史修志、教学科研、以史促教、以史促学等方面发挥校史特有价值,并善用新媒体多元化矩阵,实现校史、党史、学科专业史的学习教育相结合,引导“全员”在学习中营造全方位育人环境。因此,調动各方力量助力校史文化育人功能实现,对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全员化、全过程化和全方位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应持续加强对高校校史文化育人属性的挖掘探索与凝练总结。三、校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实然困境目前,校史研究者对校史文化的研究角度和研究内容较以往均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校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有待加强,融入程度有待提升,融入方法还有待创新。因此,梳理分析校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既是进一步挖掘校史文化思政元素的重要基点,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于行动自觉的深层次审视。(一)表达困境:渠道、能力与机制校史文化作为学校历史文化表达和传播的重要符码,主要以精神文化为存在形式。精神文化要想对人产生积极影响,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进行有效性表达,表达好校史文化是一种厚植校园文化之“根”的文化自觉。在校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对大学生产生作用的过程中,校史文化的“表达”至关重要。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在校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仍存在表达困境。首先,校史文化资源“表达”渠道不甚畅通。高校以校史文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课堂载体。这里的课堂除第一课堂外,还包括第二课堂—第一课堂“延伸区”,但在校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两个课堂”贯通性尚未完全打通、“两个课堂”协同育人尚存不足。其次,校史文化资源“表达”能力有待提升。高校教师作为校史文化传播的先行者,承担着弘扬校史文化的重要职责。但目前,部分高校教师对校史文化内容不求甚解,难以对其内涵作出精、深、透的“表达”,从而影响学生对校史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把握。此外,高校辅导员、党政机关干部、共青团员干部“表达”能力也有待加强。再次,校史文化资源“表达”机制尚需完善,尤其是校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非制度化现象突出。如部分高校在制定适合本校实际的融入制度时,对本校实情调查不足、把握不到位,不能够将校史资源所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进行有效挖掘转化,缺少制度性表达,从而导致制度不适合高校实际情况,出现制度表达困境。(二)认同困境:知识、情感与行为由于校史文化资源在开发、梳理、编写、运用过程中彻底性、条理性、系统性和针对性仍存不足,使得校史文化资源体系面临着目标群体的认同弱化境遇。认识主体对校史文化资源的认同度直接影响着校史文化资源体系的育人效果,只有这一校史文化资源认识客体所彰显的价值理念被校史文化资源认识主体认可和接纳,校史文化资源的育人效果才算真正实现。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一书中指出,“认同”是一种集体意识,是使得个体团结成共同体的凝聚力,是共同體成员所共同具有的信仰与感情的总和[3]。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高校师生对校史文化资源的认同状况并不十分理想,继而影响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发展。校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困境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知识认同困境。高校师生对校史文化的学习领悟缺乏知识性内容的思考与剖析,地方高校对校史文化的凝练和传承缺乏地方性知识的整合与融入,令目标群体难以产生认同并接受,故而使校史文化资源的精神内核难以充分辐射带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以及地方教育发展。二是情感认同困境。从情感驱动地方认同的角度看,外籍高校师生对校史文化的情感认同存在天然障碍,致使此部分师生对校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形式存在情感认同滞碍。三是行为认同困境。在校史方面,由于师生面临着知识认同、情感认同这双重困境,使得高校在推进校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专业教师授课内容与校史文化很难实现有效链接,导致校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末端梗阻,尚未真正实现校史文化服务于“三全育人”的新局面。还有,未充分借助网络空间,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校史文化的传播效力与高校师生群体的认同效果。(三)行为困境:机制、教学与方式《尚书》中讲道“知之非艰,行之惟艰[4]”所表达的就是“知易行难”。在校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其路径的选择、落实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本土化的关键。但在具体施行时,却分别存在融入机制、教学行为和融入方式三个层面的行为困境。校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行为困境表现为:首先,融入机制真空导致融入行为“失范”。高校校史文化在与以高校思政课、校园文化建设、网络平台等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融合发展过程中,缺乏具体可行的融入机制和明确清晰的应用范围,造成了机制真空、边界不清的状态。比如,融合之后的内容哪些适合“第一课堂”系统讲授,哪些适合“第二课堂”沉浸感受,对于这些问题,高校缺乏一个专职的部门对其内容进行层级筛选和分类管理,从而给教师之后的教抛出难题。其次,不同专业教师融入程度深浅不一致使教学行为存在差异性。在校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行为视域下,思政课教师与非思政课教师不同的学科背景决定并导致了他们在课堂授课以及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中对校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程度存在差异,从而导致教学行为的差异性,进而影响学生对校史文化中思政要素的全面性认识和针对性把握。最后,融入方式单一致使行为“失灵”。在校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上,仍存在诸多不足,如沉浸式教育交互性不强、自我内化能力不够、育人阵地相对单一等,以致部分学生对校史产生厌学情绪,直接影响了校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度融合。四、校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使然路径校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式发展,意义在于使学生形成对学校自身历史、地方和国家发展成就及精神品格的高度认同,并从中汲取信仰和真理力量,同心共筑强国梦。因此,要确保校史文化资源充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键要从战略高度加强顶层设计,找准路径,走出困境。(一)优化校史文化资源的“表达”,以畅通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出乎史,入乎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校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历史沉淀和精华所在,是高校永续发展的根和魂。新时代,推动高校校史文化同思想政治教育相适应,促进校史文化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是要增强教育主体融入意识以厘革校史文化表达方式和渠道。畅通校史文化资源“表达”渠道,需教师从铸魂育人的高度提升融入意识,打通“两个课堂”来盘活教学内容,尤其是重视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艺活动、科研项目及校内各类学生社团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第二课堂,凸显学生主体性、自主性,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的延伸补充作用。教师除了依托思政课、档案馆、校史馆、纪念馆等对学校全体成员实施教化以外,同时要注重整合校内外研究力量,开展以校史研究为核心[5],涵盖党建、教育学、艺术传播学、档案学等多学科、多维度研究,逐步构建一个校史学术文库,打造一套校史课程体系、推出一批校史专题教育精品力作,进一步彰显校史文化在铸魂育人中的领航作用。二是要提升教育主体融入实力以提高校史文化表达能力和水平。针对高校教育主体融入能力不强的问题,教师要以学为基、因势而变,提升自身教学能力。一则,教师要热爱本校校史,善于挖掘校史故事,练就“讲故事”的过硬本领,使教师的教更有温度、有触感、有质量、有道理。二则,教师要结合时代新要求,在校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即时融入新理论、新话题供学生学习和讨论,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黏性。三是要贯彻落实融入制度保障以完善校史文化表达机制和体系。校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高校、教师、学生等共同发力。学校应加强对校史文化的研究和管理,并建立相应的科学制度体系,对校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统筹规划;高校教师应积极落实学校相关制度,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内容与校史文化的契合点,并通过讲授者自身认知经验的积累进行多元加工,实现由叙述到讲述的转变,使校史文化的表达更为深入;学生要配合学校和老师积极参与到知校史、明校情、颂校史、践校训的系列课程和教育活动中,确保校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二)强化对校史文化资源的认同,以优化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舆论环境为树立高校学生对本校校史文化的自信,提升其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能力,强化校史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的链接,形成合力,必须从内容、形式、和机制三端聚力,凝聚大学生对校史文化的思想共识。一是要传承校史文化精神内涵,强化认同底色。学校要深耕校史文化,营造传承校史文化的浓郁氛围。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有度有节有力嵌入校史资源,并运用红色校史引导学生抵御历史虚无主义,使学生在学习校史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大历史观,筑牢意识形态根基。习近平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例强调:“在讲授中国历史时,要注重引导学生传承民族气节、崇尚英雄气概,引导学生学习英雄、铭记英雄,自觉反对那些数典忘祖、妄自菲薄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自觉提升境界、涵养气概、激励担当。[6]”二是要构筑校史教育新空间,唤醒师生内在的情感认同。首先,打造校史馆、档案馆、元宇宙等多元育人新平臺,开展以弘扬“大先生”精神、学习先进榜样、分享优秀校友先进事迹等为主题的讲座或宣讲活动,多维激活历史记忆,弘扬学校优良传统,讲好校史故事;其次,在深挖、梳理高校校史基础上,依托云技术、元宇宙、VR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打造大型沉浸式数字交互空间,使学生充分融入到彼时彼景,感受先辈们执着奉献的崇高精神,获得更直观、更震撼的学习体验,进而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同时,把校史课程搬进数字云空间,进一步探索“数字思政”新模式,增强“数字课堂”的交互性;三是要建立相关课程配套机制,形成“文化认同”的外在动力。要实现校史资源知识认同与情感认同的耦合效应,凝聚思政教学合力,其中关键动力源是要持续加强对校史课程的探索与构建。首先,在课程内容选取方面,要针对不同类型学校的不同对象展开不同侧重点的校史讲授。如要根据理工科学生与文科学生在学科内容、校史理解程度上的差异性,有针对性的选取与各专业相关性最高的校史内容,做到“因材施教”。其次,在课程设置方面,进一步探究开设此课程的合理性。如校史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如何调整、与各课程之间的衔接度如何把握、与各科学生的专业相关性如何确定,都应该纳入课程设置考量范围。最后,在课程讲授人选择方面,选择校史研究者、资深教授及优秀校友。在讲授校史过程中,校史研究者和资深教授的洽闻博见可以增强讲授内容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优秀校友的情真意切可以提升讲授内容的生动性和感染力,进而深化整个校史课程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价值意蕴。(三)深化校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行为管理,以创新校史育人新模式解决校史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意识淡薄、融合方式单一、融入效果不佳等问题,高校组织领导是首位、教师教育实施是关键[7]、学生自我内化是根本。第一,高校层面:首先要打造适合自己高校的融入机制。在融入过程中,在认准教育主体、定位教育内容和实施教育行为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其次,要充分分析各自高校学生的学情。尤其是在理工科类高校,要认识到做好文科生与理工科学生的校史教育工作,关键在于打造好理工科学生的学习环境,充分利用课程思政“滴灌”式教育模式的针对性[8],逐步开展针对理工科学生的校史文化教育活动,潜移默化地对理工科学生进行熏陶,以此培养理工科学生浓厚的爱校荣校情怀。最后,要深耕思政课课程群体系建设。除建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5门思政必修课以外,还要打造校史系列课程,创设“明校史担使命”系列专题课,并在专题课中注入“艰苦奋斗”“改革创新”“实事求是”等红色基因,构建“新思想概论课”、思政必修课、校史系列课的“大思政课”课程体系,奏响“立德树人”多重奏。第二,教师层面:首先,各学科教师要从教学环节上适时适度的凸显校史文化。要解决校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硬融入现象,就须在教学环节上狠下功夫,在备课环节要注重围绕先进人物事迹、不同历史阶段的办学成就进行教学设计,在实施环节要着重运用学生易能接受的教学方式聚焦育人效果的生成,并在总结环节要注重进一步升华。其次,在教学内容上,要加强学科知识与校史文化、思政教育有机衔接。教师要善于筛选第一课堂专业知识中与校史相关性较高的知识元素,恰切地嵌入到专业课堂中,并启发学生形成万物互联的思维模式。最后,要依托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成长为优秀校史“主讲人”。站在时代高度,高校教师的核心使命是立德树人,尤其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力量的思政课教师,必须要时刻关注国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