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年九年级上学期综合练习(一)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90分钟。2.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20分。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5题,共24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学习名家名篇,感受思想光芒。在这两个月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一起欣赏了毛泽东主席笔下令人折腰的“北国风光”,感受了梁启超那充满思辨秘决色彩的“敬业与乐业”精神,了解了毕淑敏濡养人心灵的“精神的三间小屋”的内涵。当然,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岳阳楼记》,更是令世人赞喻不已。(1)请将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折腰__________濡养__________(3)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答案】(1)学习名家名篇,感受思想光芒。(2)①.zhé②.rú(3)①.决②.诀③.喻④.誉【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规范书写汉字的能力。注意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做到美观、规范、正确。做本题时,注意正楷书法要笔画平正,结体整齐,工妙于点画,神韵于结体。标点符号各占一格。注意“篇、感”的间架结构和写法。【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字音。折腰:zhéyāo,意思是屈身事奉。濡养:rúyǎng,滋养。【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字形。秘决——秘诀,不公开的能有效解决问题的窍门、办法。赞喻——赞誉,赞美、称扬。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B.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这些人是光辉灿烂的明星。(罗迦·费·因格《谈创造性思维》)C.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画龙点睛。(陶行知《创造宣言》)D.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濡以沫的局面,是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的要诀,(毕淑敏《精神的三间小屋》)【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A.不足为据:意思是不能作为依据。在句子“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中,鲁迅想要表达的是不能仅仅依据统治阶层(状元宰相)的文章来判断中国人是否有自信力,需要去看社会底层人民的实际情况,这个词语在这里使用正确;B.不言而喻:意思是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在创造的宇宙里,这些人是光辉灿烂的明星”,这里是说这些人的光辉灿烂在创造的领域里是很明显的,不需要特别说明,该词使用恰当;C.画龙点睛: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画龙点睛”,说明如果刀法正确,这一笔能起到关键的、让作品更加生动有力的作用,使用正确;D.相濡以沫:意思是泉水干涸,鱼靠在一起以唾沫相互湿润。后用来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而句子“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濡以沫的局面”中,想要表达的是事业和人生和谐的状态,并非同处困境相互救助的意思,该词使用错误;故选D。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呼伦贝尔大草原的仲夏时节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B.中国艺术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对至真至美不懈追求的结果。C.学生安全是否得到保障,关键在于思想认识到位。D.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A.搭配不当,“仲夏时节”与“好去处”搭配不当,将“呼伦贝尔大草原的仲夏时节”改为“仲夏时节的呼伦贝尔大草原”;B.句式杂糅,可删去“的原因”或“的结果”;C.两面对一面,删去“是否”,或者在“到位”前添加“是否”;故选D。4.古诗文默写。(1)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2)大雪三日,____________________。(张岱《湖心亭看雪》)(3)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苏轼的《水调歌头》中将青天视为自己的朋友,显示了词人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政治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请写出古诗中含有“雁”字的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月是故乡明②.湖中人鸟声俱绝③.怀旧空吟闻笛赋④.到乡翻似烂柯人⑤.明月几时有⑥.把酒问青天⑦.先天下之忧而忧⑧.后天下之乐而乐⑨.因思杜陵梦⑩.凫雁满回塘/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赋、翻、柯、酒。(6)本题考查古诗词积累。按照题干要求,选取含有“雁”字的连续两句诗词作答即可。示例: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5.走进名著。九年级(2)班开展了名著阅读活动。同学们阅读名著《艾青诗选》后,对其作品进行了探究。问题一: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也因此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的歌手。问题二:艾青的成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土地②.太阳③.太阳与火把④.大堰河——我的保姆【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第一二三空,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土地”这个意象,凝聚着诗人对祖国以及对大地母亲深沉的爱,对祖国命运深沉的忧患意识。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把这种感情表达地最为淋漓尽致的,是他的《我爱这土地》。“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灵魂的另一面: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在诗人眼中,“太阳”这一永恒主题,是中国光明前途、也是中国必胜信念的象征,它蕴涵着诗人对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的长诗《向太阳》和《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因此艾青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第四空,艾青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1910年出生于浙江金华一个地主家庭,五岁以前被寄养在同村的一个贫苦农家。18岁他考入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第二年去法国留学,两年以后回国。因为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活动,被捕入狱。在监狱中,艾青失去了绘画的条件,于是开始“借诗思考、回忆、控诉、抗议”,写下了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对抚养他的保姆——大堰河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这首诗是他的成名作,发表时第一次使用了“艾青”这一笔名。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第6~9题,共10分)习近平总书记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班级开展了“君子自强不息”主题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6.请你写出两条开展本次活动的目的。7.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邹勇松的事迹诠释了自强不息怎样的内涵。(写出一点即可)邹勇松出生于湖南农家,是一位27岁的在校研究生,申请授权的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已达6项。2018年3月21日,邹勇松拿到了中国专利局颁发的新型专利授权通知书:“共享打印机”。他独自生活在小出租屋里,每天7点起床在阳台帐篷里做第一轮透析,半小时后出门去学校,12点回家做第二轮透析,下午再去学校,傍晚时开始第三轮透析,23时,睡觉前再透析一次。自2017年6月手术以来,邹勇松在没有亲人陪护的情况下,每天给自己做4次透析,至今,已1000余次。以病弱的身躯,利用平凡的条件,默默做着科研工作。8.请你写两条关于“自强不息”的名言警句。9.活动中小凯同学担任“认识自强不息的内涵”环节的主持人,请你帮他设计一段合适的开场白。【答案】6.①理解“自强不息”的内涵,正确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②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学习自强不息的人物的优秀品质,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人。7.①自强不息就要做到乐观坚强、刚健有为、积极进取。②自强不息就要追求“日新”,树立创新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8.示例:①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②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9.示例:同学们,自强不息的精神在个人修养、国家发展、历史进步等方面各有不同的表现。对于个人而言,自信自立、勤思苦学、勇于开拓、面对逆境不屈不挠等,都是自强不息的表现。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自强不息的内涵吧。【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设计活动。开放类试题,围绕“君子自强不息”主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一:深入理解自强不息精神内涵,引导同学们通过对相关经典文化、历史故事、现代事例等的探究学习,让大家明白在面对困难、挫折与挑战时,应秉持坚韧不拔、勇往直前、永不放弃的态度,培养同学们顽强的意志品质和积极向上的人生信念,使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以及未来的社会竞争和个人发展中,能够以自强不息的精神为支撑,主动克服困难,努力追求卓越,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示例二: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自强不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岁月沉淀,蕴含着深厚的智慧和力量。通过此次活动,让同学们深入了解这一文化理念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与影响,增强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励同学们将这种精神融入到日常行为和社会实践中,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进而推动整个社会形成尊崇自强不息精神的良好风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7题详解】本题考查提炼信息。根据材料中“邹勇松在没有亲人陪护的情况下,每天给自己做4次透析,至今,已1000余次。以病弱的身躯,利用平凡的条件,默默做着科研工作”可知,邹勇松尽管身体极度虚弱且面临独自生活与疾病抗争的艰难处境,却没有丝毫的消沉与退缩。他日复一日地坚持透析治疗,积极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这种在困境中不低头,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勇于面对生活的挑战并努力有所作为的表现,充分诠释了乐观坚强、刚健有为、积极进取的自强不息内涵。从材料中的“邹勇松出生于湖南农家,是一位27岁的在校研究生,申请授权的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已达6项。2018年3月21日,邹勇松拿到了中国专利局颁发的新型专利授权通知书:‘共享打印机’”可以看出,邹勇松在学业和科研道路上积极探索创新。作为一名年轻的研究生,他在病弱的身体状况下,仍然能够专注于科研创新,不断挖掘新的思路和方法,致力于发明创造并取得了多项专利成果。他不满足于现状,勇于突破常规,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追求知识与技术的更新与进步,以创新为驱动,在学术和科研领域展现出自强不息者应有的追求“日新”的精神风貌,通过持续提升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为社会贡献自己的智慧成果,也为自己的人生增添了独特的价值与意义。【8题详解】本题考查名句积累。开放性试题,围绕“自强不息”来写。示例: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9题详解】本题考查设计开场白。开场白需要先引起听众对“自强不息”主题的兴趣和关注,可以从生活中的普遍经历或一些大家熟知的故事、名言入手,引出“自强不息”这个核心概念。然后,简要阐述自强不息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和意义,让听众明白为什么要探讨这个话题,为后续环节的展开做好铺垫。语言风格应亲切、富有感染力,能够迅速拉近与听众的距离,营造出积极的交流氛围。示例:亲爱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遇到高山般的阻碍,也会面临风雨般的挫折。就像破土而出的春笋,必须奋力顶开头顶的巨石;恰似振翅高飞的雄鹰,唯有勇敢穿越狂风骤雨。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仁人志士用他们的行动诠释着一种伟大的精神——自强不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的这句诗,让我们看到了在困境中坚守自我、不屈不挠的力量。自强不息,是一种在困境中永不放弃的信念,是面对挫折时顽强拼搏的勇气,是追求梦想道路上持续奋进的动力。它贯穿了人类历史的进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了理想和目标而努力奋斗。今天,在这个特别的环节“认识自强不息的内涵”里,就让我们一同深入探寻这一伟大精神的奥秘,汲取其中的力量,照亮我们自己的人生之路。三、阅读理解及分析(第10~25题,共36分)(一)【古诗赏析】10.赏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动词的妙处。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答案】“停”“投”“拔”“顾”一连串的四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理想不能实现,内心苦闷、压抑的心情。【解析】【导语】李白的《行路难》通过描绘旅途的艰难,表达了他在追求理想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停杯投箸”“拔剑四顾”等动词表现出诗人愤懑和无奈的情绪。然而,他并不气馁,结尾的“长风破浪会有时”展现了乐观与坚定,期待着理想的实现。诗作蕴含深刻的哲理,传递出积极的生活态度。【详解】本题考查词句赏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意思是心中郁闷,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诗的前四句写李白被“赐金放还”时,友人设下盛宴为之饯行。李白嗜酒,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然而,这一次他却放下杯筷,无心进餐。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写出诗人此刻食不下咽、茫然沉重的状态,显示了他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的变化过程,体现出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充分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和抑郁不平。据此作答即可。10.【古文阅读】【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乙】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节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六一居士传》)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临:____________________(2)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谪:____________________12.翻译下列句子。(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2)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13.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表。(请用原文回答)自号“醉翁”的缘由更号“六一居士”的缘由(1)____(2)____________【答案】11.①.居高面下②.特指贬官降职或流放12.(1)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2)加上我这个老头,在这五种物品中间老去,这难道不是“六一”了吗?13.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②.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解析】【导语】《环滁皆山也》和《六一居士传》分别出自欧阳修的作品,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志趣,表现了其独特的山水情怀。欧阳修在文中自号“醉翁”,表示其乐在山水而不在酒,强调了寄情于自然的雅兴。又因藏书、金石、琴棋与酒壶而更号“六一居士”,突出了闲适淡泊的生活态度。通篇以洒脱之语,描绘出文人志趣与生活哲学之美,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处世智慧和生活情调。11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临,居高面下。(2)句意:六一居士最初被贬谪到滁州山乡时。谪,特指贬官降职或流放。【12题详解】本题考查译句。重点词语:(1)之,的。意,心意、情趣。乎,于。(2)以,连词,表原因。老,老去。之,的。是,这。岂,难道。为,是。【13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1)在甲文中提到“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这里清晰地阐述了得名“醉翁”的原因。“饮少辄醉”表明太守(也就是欧阳修自己)酒量不大,稍微喝点酒就容易醉倒,这是从饮酒的状态角度来说的;“而年又最高”则点明了在参与宴饮的众人之中,他的年纪是最大的。基于这两点,综合起来他便给自己取了“醉翁”这个称号,简洁且直接地交代了自号的由来,所以用“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来回答自号“醉翁”的缘由是非常准确恰当的。(2)乙文中先是描述了欧阳修所处的身体和生活阶段状况,“既老而衰且病”体现出他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已经衰老并且患有疾病,不再像从前那样精力充沛;“将退休于颍水之上”表明他即将结束官场生涯,选择在颍水之畔过退休生活。在此背景下,他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进而引出了“六一居士”这个名号以及对其内涵的解释,也就是后文提到的家中的藏书、金石遗文、琴、棋、酒加上自己这一翁,共“六一”。但更号的大背景和最初的缘由正是基于自身身体情况和即将退休的生活转变,所以用“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来概括更号“六一居士”的缘由是符合文意的。【点睛】参考译文:【甲】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望过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是一股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是酿泉。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乙】译文:六一居士最初被贬谪到滁州山乡时,自号醉翁。年老体弱,又多病,将要辞别官场,到颍水之滨颐养天年,便又改变名号叫六一居士。有位客人问道:“六一,讲是什么?”居士说:“我家里藏了书一万卷,集录夏、商、周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盘,又经常备好酒一壶。”客人说:“这只是五个一,怎么说‘六一’呢?”居士说:“加上我这一个老头,在这五种物品中间,这难道不是‘六一’了吗?”(二)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提起发光生物,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夏夜草丛中飞舞的“小星星“——萤火虫。萤火虫是人类最早发现的发光生物,古时候就有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萤火虫(拉丁学名为Lampyridae)属鞘翅目萤科,其中能发光的约有2200种,它们的幼虫腹部下方有专门的发光器官,当氧气进入发光器官后,会与其内的荧光素作用,从而发出不同频率的光。材料二:研究人员发现,不同的萤火虫发光的目的各不相同:端黑萤通过发光,可以干扰、警示天敌;妖扫萤属的萤火虫可以通过发光设置诱捕猎物的陷阱,从而提高捕食的效率;不过,大多数萤火虫是通过发光行为将附近的个体聚集起来联欢,以便增加交配的机会。例如,雄性蓝光萤火虫在夜幕降临后的16~27分钟开始发光,每次发光0.2秒,间隔2.7秒后重复发光,以吸引雌性蓝光萤火虫交配。材料三:萤火虫究竟是怎样发光的呢?原来,萤火虫尾部的发光细胞中含有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在酶的作用下,荧光素和氧气被催化成氧合荧光素,氧合荧光素会发出不同波长的光,于是,自然界中就出现了有的萤火虫发绿光、有的发橙光、有的发黄光的情况。此外,萤火虫发光还需要一种叫ATP(三磷酸腺苷)的物质提供能量。与传统的白炽灯泡的发光机制不同,萤火虫发出的光被称为冷光源,它们可以将超过90%的能量用于发光,剩下的不足10%的能量会转化为热量。受到萤火虫的启发,科学家通过人工方式合成荧光素,再加入从发光细胞里分离出的荧光素酶制成人工冷光源,以提高物体的发光效率。现实中,有些化妆品中就添加了经过人工改造的荧光素类似物,以利用其发光效应,让使用者的皮肤看起来更有光泽、更通进。14.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萤火虫是人类最早发现的发光生物,古时候就有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B.不同的萤火虫发光的目的各不相同:有的是为干扰,警示天敌;有的是通过发光设置诱捕猎物的陷阱,从而提高捕食的效率;不过,大多数萤火虫是通过发光行为将附近的个体聚集起来联欢,以便增加交配的机会。C.自然界中萤火虫尾部发的光全部是橙色的。D.萤火虫发光还需要一种叫ATP(三磷酸腺苷)的物质提供能量。15.材料二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16.材料一中的加点词语“约”能否删去?为什么?17.材料三说“现实中,有些化妆品中就添加了经过人工改造的荧光素类似物,以利用其发光效应,让使用者的皮肤看起来更有光泽、更通透”。人类从动物身上受到启发而进行发明创造的例子比比皆是。请你列举两例。【答案】14.C15.举例子、列数字。举雄性蓝光萤火虫在夜幕降临后发光的例子,并运用具体数据,具体有力地说明了“大多数萤火虫是通过发光行为将附近的个体聚集起来联欢,以便增加交配的机会”的特点,从而使说明更易懂、更有说服力。16.不能删去。“约”表示估计、猜测,说明萤火虫中“能发光的有2200种”是估测出来的,是概数。删去后,就变为确数,句子表意过于绝对,与事实不符。“约”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17.示例:①人类受到鸟类飞行原理的启发,通过理解鸟类翅膀产生的升力机制,设计出了飞机;②人类受到蝙蝠、海豚、鲸鱼等动物利用超声波定位的启发而发明声呐。【解析】【导语】这几则材料从多个角度介绍了萤火虫,展现了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及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材料一提供了萤火虫的基本信息及其发光原理,突出其作为发光生物的代表性。材料二分析了不同种类的萤火虫的发光目的,揭示其在生物生态中的多样性功能。材料三则从科学技术的角度,阐述了萤火虫发光的机制及其对现代科技和产品的启示。整体材料安排合理,层次分明,体现了自然科学与人类发明创造的紧密关联。【14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辨析。C.有误,材料三第一段中明确提到:“于是,自然界中就出现了有的萤火虫发绿光、有的发橙光、有的发黄光的情况”,据此可知,萤火虫尾部发的光并非全部是橙色的;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的理解和作用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引用、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摹状貌、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做假设、引资料等。说明方法的应用是为了让文章更加具体、准确,让读者更好的理解。结合材料二中画线的句子“例如,雄性蓝光萤火虫在夜幕降临后的16~27分钟开始发光,每次发光0.2秒,间隔2.7秒后重复发光,以吸引雌性蓝光萤火虫交配”可知,首先,这句话通过举雄性蓝光萤火虫发光的例子,来具体说明大多数萤火虫是如何通过发光行为来吸引异性、增加交配机会的,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这种说明方法使得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可感,让读者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萤火虫发光的目的之一。其次,这句话还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通过给出雄性蓝光萤火虫开始发光的时间(夜幕降临后的16~27分钟)、每次发光的时间(0.2秒)以及发光间隔的时间(2.7秒),这些具体的数据使得说明更加精确、可信。这种详细的数据支撑,不仅增强了说明的严谨性,也使得读者对萤火虫发光的行为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综合以上两点,这句话通过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有力地说明了“大多数萤火虫是通过发光行为将附近的个体聚集起来联欢,以便增加交配的机会”的特点。这种说明方式使得文章的内容更加易懂、更有说服力,同时也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16题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约:副词,大概。结合“萤火虫(拉丁学名为Lampyridae)属鞘翅目萤科,其中能发光的约有2200种,它们的幼虫腹部下方有专门的发光器官,当氧气进入发光器官后,会与其内的荧光素作用,从而发出不同频率的光”的内容可知,句中“约”表示“2200种”是一个大概的数目,是对萤火虫中能发光种类的估测。它表明这个数字不是精确无误的。如果去掉“约”,那么句子中的数字就变成了一个确定无疑的数值,这可能会给读者造成误解,认为这个数字是经过精确统计得出的。然而,在实际情况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往往无法得到一个完全准确的数字,因此使用“约”字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严密,以避免给读者带来误解或歧义,在这个句子中,“约”字的使用正是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这一特点。它使得句子在表达上更加严谨,避免了因过于绝对而可能导致的错误。综上所述,材料一中的加点词语“约”不能删去。【17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拓展运用。注意选择那些符合题目要求的例子,即那些是人类从动物身上受到启发而进行的发明创造。同时,我们还要注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来表述这些例子,以确保答案的准确性和清晰性。示例:蝙蝠与雷达:科学家通过研究蝙蝠在黑暗中飞行并捕食的能力,发现它们能够发出超声波并接收其回声来定位。受此启发,科学家发明了雷达技术,它利用无线电波来探测和定位物体,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航海等领域。科学家受鱼类沉浮的启发发明了潜水艇。鱼体内有鳔,通过改变鳔内气体量控制沉浮。鳔膨胀,鱼体积与排开水体积增大,浮力增大而上浮;鳔收缩则反之。潜水艇据此在两侧设水舱,注水时重力大于浮力便下沉,用压缩空气排水使重力小于浮力则上浮。这一发明在多领域广泛应用,军事上可用于反潜作战,在海洋科学研究里能助力海底探测等,极大地拓展了人类在海洋中的活动范围与探索深度。(三)阅读《在不断历练中成长成才》,完成下面小题。在不断历练中成长成才①4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的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分享了逐梦蓝天的故事。李广苏说,刚成为一名飞行员时,强烈的晕机反应曾一度让自己面临停飞。困难面前,李广苏没有退缩,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他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克服一个个困难,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自我超越。由此可见,当代中国青年应在不断历练中成长成才。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成功的背后,是不懈的练习、持续的努力。国家游泳队队员张雨霏无论是成为奥运冠军前,还是进入新的备战周期,一年四季,她的生活基本都是在训练与比赛中度过。张雨霏说:“一周7天我们练6天,每天上午、下午都要训练,每堂课2~3个小时,一周11~12节课。”为调整好继电器,中国通号西安工业集团沈阳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电器车间调整班班长柯晓宾一遍遍地练习。她在工作台放上秒表,调整一台继电器的时间,从一个月缩短一分钟,到半个月再缩短一分钟,变为一周又减少一分钟。半年后,柯晓宾成为同期中第一名上线、独立生产的信号调整工。多年来,她手指间的水泡磨成了老茧,调整愈发熟练。③常言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项项不凡成绩的取得,靠的是持之以恒的付出。从体育健儿在训练场上咬紧牙关再多坚持一会儿,到大国工匠甘坐冷板凳下绣花功夫提升技艺水平,再到科研人员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不懈探索、厚积薄发,着力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坚持是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是对梦想最好的诠释。④和坚持不懈、久久为功相对应的是各种“速成主义”。在快节奏的社会,慢下来、静下心,保持干事的定力和韧劲尤为难得。然而,互联网上,不乏几天就学会某项技能的广告推送,有关“一夜暴富”的故事在一些年轻人中也有一定市场。受此影响,有人追求“短平快”,凡事求捷径;有人浅尝辄止,不肯沉心静气下一番功夫,最终只能蹉跎了岁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成功不会从天而降,唯有一开始就端正态度,下一番苦功夫、笨功夫,才能在历练中成长,实现个人价值。⑤也有人会问,明明自己下了功夫,却为何不见成效,或收效不大?问题可能出在方法上,正确的方法是成事的必要条件。无论是运动员、工匠,还是研究者,其中的佼佼者必定既勤奋努力又掌握了科学方法。对于年轻人来说,书本和实践都是学方法、长本领的重要途径。在书海遨游,到一线历练,都能让人受益无穷。有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再加上刻苦的练习、孜孜不倦的努力,方能干出一番业绩。⑥“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在这个大有可为的时代,年轻人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跬步以至千里,在不断历练中成长成才,一定能够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7月7日,有删改)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19.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0.第③④段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21.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说说你是如何脚踏实地,克服困难,实现自我超越的。【答案】18.当代中国青年应在不断历练中成长成才。19.举例论证。列举张雨霏和柯晓宾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成功的背后,是不懈的练习、持续的努力”的观点,进而论证了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20.不能调换。因为第③段是对第②段内容的道理分析,是递进关系,而第④段是从反面进行论证,与第③段形成对比论证。所以第③④段的顺序不能调换。21.示例: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要想取得成功,同样要脚踏实地,克服前行路上一个个困难,实现一次又一次的自我超越。八年级下学期的时候,为了提高英语成绩,我向老师求教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利用分分秒秒的时间,强化单词的记忆和各种句型的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学习、不懈努力,我的英语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达到了自己预设的目标。【解析】【导语】《在不断历练中成长成才》通过具体生动的实例和深入浅出的分析,论证了成才必需经历长期刻苦磨练的观点。文章重点强调了坚持不懈和正确方法对成功的重要性,并批判了当下社会中存在的速成主义,提醒年轻人要保持定力和韧劲。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从个人故事到普遍现象,再上升到理论总结,使论证更加有力。文章以饱满的激情勉励当代青年脚踏实地、勇于奋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发性。【18题详解】本题考查概括中心论点的能力。解答时,结合文章内容,可以采取位置分析法:一看标题。通读全篇,理解文章大意,即可判断出文章是否围绕标题展开论述,从而判断标题是不是中心论点。二看开头。仅用于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写法。有时中心论点也在首段末尾点出;三看结尾。篇末点题,揭示中心论点。可留意一般标志性词语,如“总之”“所以”“因此”“总而言之”“归根到底”等。四看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和直接表述句。尤其是注意文章中间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表述句。结合①段中“4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的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分享了逐梦蓝天的故事。李广苏说,刚成为一名飞行员时,强烈的晕机反应曾一度让自己面临停飞。困难面前,李广苏没有退缩,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他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克服一个个困难,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自我超越。由此可见,当代中国青年应在不断历练中成长成才”可知,通过神舟十八号航天员李广苏的故事,展示了青年在面对困难时不退缩,通过不断历练实现自我超越,从而引出中心论点“当代中国青年应在不断历练中成长成才”。结合②段中“成功的背后,是不懈的练习、持续的努力。国家游泳队队员张雨霏无论是成为奥运冠军前,还是进入新的备战周期……”可知,通过国家游泳队队员张雨霏和中国通号西安工业集团沈阳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电器车间调整班班长柯晓宾的例子,进一步论证了当代中国青年通过不懈的练习、持续的努力,可以在不断历练中成长成才。结合③段中“常言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项项不凡成绩的取得,靠的是持之以恒的付出。从体育健儿在训练场上咬紧牙关再多坚持一会儿,到大国工匠甘坐冷板凳下绣花功夫提升技艺水平……”可知,引用俗语“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并结合体育健儿、大国工匠、科研人员的例子,强调了持之以恒的付出是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对梦想最好的诠释,再次证明了中心论点。结合④段中“和坚持不懈、久久为功相对应的是各种‘速成主义’。在快节奏的社会,慢下来、静下心,保持干事的定力和韧劲尤为难得……”可知,与坚持不懈、久久为功相对应,指出社会上存在的“速成主义”现象,并强调成功不会从天而降,唯有一开始就端正态度,下一番苦功夫、笨功夫,才能在历练中成长,实现个人价值,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结合⑤段中“也有人会问,明明自己下了功夫,却为何不见成效,或收效不大?问题可能出在方法上,正确的方法是成事的必要条件。无论是运动员、工匠,还是研究者,其中的佼佼者必定既勤奋努力又掌握了科学方法。对于年轻人来说,书本和实践都是学方法、长本领的重要途径。在书海遨游,到一线历练,都能让人受益无穷。有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再加上刻苦的练习、孜孜不倦的努力,方能干出一番业绩”可知,针对有人下功夫却不见成效或收效不大的问题,指出正确的方法是成事的必要条件,并强调书本和实践都是学方法、长本领的重要途径,进一步丰富了中心论点的内涵。结合⑥段中“‘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在这个大有可为的时代,年轻人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跬步以至千里,在不断历练中成长成才,一定能够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可知,最后总结全文,再次强调当代中国青年应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通过不断历练成长成才,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从而深化了中心论点。综上所述,文章通过多个角度和层次的论述,充分证明了“当代中国青年应在不断历练中成长成才”的中心论点。【19题详解】本题本题考查对论证方法的理解及作用分析。论证方法主要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解答时,首先根据句子内容判断论证方法,再结合语境分析其作用。结合第②段中“家游泳队队员张雨霏无论是成为奥运冠军前,还是进入新的备战周期,一年四季,她的生活基本都是在训练与比赛中度过。张雨霏说:‘一周7天我们练6天,每天上午、下午都要训练,每堂课2~3个小时,一周11~12节课。’为调整好继电器,中国通号西安工业集团沈阳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电器车间调整班班长柯晓宾一遍遍地练习。她在工作台放上秒表,调整一台继电器的时间,从一个月缩短一分钟,到半个月再缩短一分钟,变为一周又减少一分钟。半年后,柯晓宾成为同期中第一名上线、独立生产的信号调整工。多年来,她手指间的水泡磨成了老茧,调整愈发熟练”内容可知,这段文字列举了国家游泳队队员张雨霏和中国通号西安工业集团沈阳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电器车间调整班班长柯晓宾的事例,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张雨霏在成为奥运冠军前后,以及进入新的备战周期,都坚持不懈地进行训练与比赛,她的生活几乎全部围绕着这些活动展开,这充分展示了她在成功背后所付出的不懈努力。而柯晓宾则通过一遍遍地练习调整继电器,不断缩短调整时间,最终成为同期中第一名上线、独立生产的信号调整工,她的手指间磨出了老茧,这也体现了她不懈的练习和持续的努力。这两个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成功的背后,是不懈的练习、持续的努力”的观点。通过这两个生动具体的事例,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不懈练习和持续努力对于成功的重要性,从而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进一步来说,这两个事例也支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当代中国青年应在不断历练中成长成才”。它们展示了当代中国青年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通过不懈的练习和持续的努力,可以实现自我超越和成长成才。因此,这段文字中的举例论证不仅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也深化了文章的中心论点。【20题详解】本题考查论证思路。结合③段中“常言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项项不凡成绩的取得,靠的是持之以恒的付出。从体育健儿在训练场上咬紧牙关再多坚持一会儿,到大国工匠甘坐冷板凳下绣花功夫提升技艺水平,再到科研人员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不懈探索、厚积薄发,着力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坚持是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是对梦想最好的诠释”可知,第③段是对第②段内容的道理分析。第②段通过张雨霏和柯晓宾的事例展示了不懈练习和持续努力的重要性,而第③段则进一步从道理上阐述了这一观点,指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强调了一项项不凡成绩的取得靠的是持之以恒的付出。这种从具体事例到道理分析的递进关系,使得文章的论证更加深入和全面。结合④段中“和坚持不懈、久久为功相对应的是各种‘速成主义’。在快节奏的社会,慢下来、静下心,保持干事的定力和韧劲尤为难得。然而,互联网上,不乏几天就学会某项技能的广告推送,有关‘一夜暴富’的故事在一些年轻人中也有一定市场。受此影响,有人追求‘短平快’,凡事求捷径;有人浅尝辄止,不肯沉心静气下一番功夫,最终只能蹉跎了岁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成功不会从天而降,唯有一开始就端正态度,下一番苦功夫、笨功夫,才能在历练中成长,实现个人价值”可知,第④段是从反面进行论证,与第③段形成对比论证。第④段指出社会上存在的“速成主义”现象,并强调成功不会从天而降,需要下一番苦功夫、笨功夫。这种反面论证的方式,与第③段的正面论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中心论点的正确性,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因此,第③④段的顺序不能调换。【21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拓展运用。首先,要仔细阅读文章,理解其主要内容。本文强调了通过不断历练、坚持不懈、掌握正确方法以及保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态度,青年人才能在成长中实现自我超越。从文章中提炼出关于如何克服困难、实现自我超越的关键信息。例如,文章提到的“不懈的练习、持续的努力”、“持之以恒的付出”、“一开始就端正态度,下一番苦功夫、笨功夫”以及“正确的方法是成事的必要条件”等。接下来,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思考在哪些情况下自己遇到了困难,又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可以从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时间管理、面对挑战的勇气等方面入手。举出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自己是如何脚踏实地的。例如,在学习某个科目时,遇到了哪些难题,是如何通过反复练习、查找资料、请教老师或同学等方式来克服的。说明通过这些努力,自己在哪些方面取得了进步或实现了自我超越。可以是成绩的提升、技能的提高、心态的成熟等方面。最后,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心得,并展望未来,表达继续脚踏实地、克服困难、实现更大自我超越的决心和信心。示例: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不少困难,尤其是几何证明题,常常让我感到头疼。一开始,我尝试通过死记硬背公式和定理来解题,但效果并不理想。后来,我意识到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于是开始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我利用课余时间,反复阅读教材,深入理解每个定理的推导过程和适用条件。同时,我还大量做练习题,尤其是那些我做错的题目,我会仔细分析错误原因,并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每当遇到难题时,我都会先自己思考,尝试从不同角度入手,如果实在解决不了,就会向老师和同学请教。通过这样不懈的努力和练习,我的几何证明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在最近的数学考试中,我不仅在几何部分取得了高分,还带动了整体成绩的提升。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未来,我将继续保持这种脚踏实地的学习态度,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努力实现更大的自我超越。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就一定能够在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高。(四)阅读《母亲是我的倾听者》,完成下面小题。母亲是我的倾听者①我上小学时,晚上经常停电。漫长的夜晚,母亲给我们讲古老的故事。经常讲,我有时也会觉得意兴阑珊。有一次,我拿出新发的语文课本,大声给家人朗读上面的课文。母亲听到我的朗读,大为惊讶,她说我读得比唱歌还好听。②那时教我们语文的是城里来的姚老师,她教我们用普通话读课文。在母亲看来,我用那么标准的普通话读课文,就像是说外语一样新鲜。而且我读课文时抑扬顿挫,饱含感情,母亲更觉得我了不起。从那以后,母亲就特别喜欢听我读书。晚上没事时,她会从我的书包里摸出语文书,说:“过来,读会儿!”母亲不识字,但她牢牢记住了语文课本上大大的“语文”两个字。我读书的时候,有时哥哥姐姐听得不耐烦了,便开始小声说话。母亲会冲他们瞪眼,示意他们不要出声。③小学课本里的文章,母亲都听得懂。到了初中,我给母亲读课文的习惯依旧保留下来,只是有些课文,母亲听不大懂了。这时我会耐心地给她讲里面的内容,无论我讲什么,她都会津津有味地听着,有时还会听得入了迷。有一次,我给她读一篇写母爱的文章,她感动得泪光闪闪。④母亲爱听我读课文,我也爱给她读。做一件事,有欣赏者,自然有兴致做下去。母亲是我的倾听者,她并非有什么目的,只是单纯喜欢听我读。不过通过读课文,我倒是有了意外收获。我爱上了语文课,爱上了课文里那些美好的文字,文学的种子大概就是从那时种下的。⑤我上初三后,学习紧张了,经常利用一切时间背书。母亲只要听到我口中念念有词,便会停下手中的活儿,对哥哥姐姐说:“别出声,老三又念书呢!”说完她又会用心倾听,仿佛我只要读书上的文字,就会发出令她迷恋的天籁。这发自内心地对孩子的欣赏,是每一位母亲的专属吧。⑥上高中以后,有两年我没有给母亲读过书。那个阶段,正是青春叛逆期,觉得用这种幼稚的方式跟母亲交流很尴尬。⑦可多年后我开始写作,便又开始给母亲读书了。人的情感跟人生经历一样,总是兜兜转转之后回归原点,我们总是经历过逃离后才懂得此生最珍贵的是什么。我写作以后,经常把自己写的文章读给母亲听。那时我还没有发表过作品,母亲是我的唯一读者,不对,应该是听者。母亲没上过学,但我坚信,我写的文章她都能懂。事实上确实如此,她听得专注认真,有时还能就某篇文章跟我交流呢。⑧后来我发表的文章越来越多,文中写到母亲的也不少。有一次,我的一篇写母亲的文章刊登到一本杂志上,还附上了母亲的照片。母亲见到后,激动、高兴极了。她捧着那本杂志左看右看,好像自己忽然间成了明星。她更觉得我了不起了,我的文章,让她的照片登上了杂志,这无异于一项创举。那段时间,家里来了客人,母亲必定要让人家看那本杂志。那篇写母亲的文章,我为她读了很多遍,有些句子她都能背下来了,她还会兴致盎然地给客人讲文中的内容。⑨母亲是我的倾听者,她喜欢听我读书,喜欢听我说话。想来母子之间这样的交流,真的是心与心的交流。如今,我不仅爱给母亲读文章,遇到什么事,也会跟她说说。前行的人生路上,我的姿态总是笃定从容的。因为我知道,无论遇到什么事,这个世界上都有一位虔诚的倾听者,会随时听我的诉说。(选自《思维与智慧》2024年第13期有删改)22.阅读文章,根据提示,完成表格。时间上小学时上初三后多年后“我”开始写作时母亲听“我”朗读的反应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23.附有母亲照片的文章刊登到杂志上后,母亲的哪些具体举止体现了她“激动、高兴极了”?24.文章以“母亲是我的倾听者”为题目,有何妙处?25.文章说“想来母子之间这样的交流,真的是心与心的交流”。成长路上,你与亲人(母亲或父亲)“心与心的交流”的方式是什么?请用简明的语言说说。【答案】22.①.大为惊讶,说“我”读得比唱歌还好听②.用心倾听③.听得专注认真23.①母亲捧着杂志左看右看,好像自己忽然间成了明星。②母亲让客人看那本杂志并兴致盎然地讲文中的内容。24.表明写作对象;贯穿全文,是全文的线索;点明文章主要内容;暗示文章主旨——抒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25.示例:从小到大,“我”与母亲“心与心的交流”的方式是:在遇到学习或生活上的困扰或问题时,我都主动征求母亲的意见。每次母亲都认真倾听,耐心疏导,并给出排除困扰或解决问题的方法。【解析】【导语】这篇散文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母子之间温馨而深厚的情感,突出母亲对作者读书习惯的影响。文章结构清晰,从小学到成年后的写作历程,母亲始终是倾听者,表现出她无条件的支持与爱。母亲的倾听不仅提升了作者的文学兴趣,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他的创作激情。题目“母亲是我的倾听者”点题,通过回忆与成长,唤起读者对于亲情的共鸣与思考。这种倾听成为母子间特有的心灵交流方式,令人动容,彰显了家庭中无声而深邃的情感连结。【22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第一空,结合①段中“我上小学时,晚上经常停电。漫长的夜晚,母亲给我们讲古老的故事。经常讲,我有时也会觉得意兴阑珊。有一次,我拿出新发的语文课本,大声给家人朗读上面的课文。母亲听到我的朗读,大为惊讶,她说我读得比唱歌还好听”,②段中“那时教我们语文的是城里来的姚老师,她教我们用普通话读课文。在母亲看来,我用那么标准的普通话读课文,就像是说外语一样新鲜。而且我读课文时抑扬顿挫,饱含感情,母亲更觉得我了不起。从那以后,母亲就特别喜欢听我读书”可知,“我”用标准的普通话,抑扬顿挫、饱含感情地朗读课文。这种朗读方式在母亲看来非常新鲜,因此她大为惊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我”读得比唱歌还好听。可概括为:大为惊讶,说“我”读得比唱歌还好听;结合⑤段中“我上初三后,学习紧张了,经常利用一切时间背书。母亲只要听到我口中念念有词,便会停下手中的活儿,对哥哥姐姐说:‘别出声,老三又念书呢!’说完她又会用心倾听,仿佛我只要读书上的文字,就会发出令她迷恋的天籁。这发自内心地对孩子的欣赏,是每一位母亲的专属吧”可知,当“我”上初三后,学习变得紧张,经常利用一切时间背书。母亲会停下手中的活儿,示意哥哥姐姐不要出声,用心倾听“我”的背书声。可概括为:用心倾听;结合⑦段中“可多年后我开始写作,便又开始给母亲读书了。人的情感跟人生经历一样,总是兜兜转转之后回归原点,我们总是经历过逃离后才懂得此生最珍贵的是什么。我写作以后,经常把自己写的文章读给母亲听。那时我还没有发表过作品,母亲是我的唯一读者,不对,应该是听者。母亲没上过学,但我坚信,我写的文章她都能懂。事实上确实如此,她听得专注认真,有时还能就某篇文章跟我交流呢”可知,多年后,“我”开始写作,并经常把自己写的文章读给母亲听。母亲虽然没上过学,但她听得专注认真,有时还能就文章的内容与“我”进行交流。可概括为:听得专注认真。【23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结合⑧段中“后来我发表的文章越来越多,文中写到母亲的也不少。有一次,我的一篇写母亲的文章刊登到一本杂志上,还附上了母亲的照片。母亲见到后,激动、高兴极了。她捧着那本杂志左看右看,好像自己忽然间成了明星。她更觉得我了不起了,我的文章,让她的照片登上了杂志,这无异于一项创举”可知,“她”捧着杂志,左看右看,仿佛自己一夜之间成为了明星,受到了万众瞩目;结合⑧段中“那段时间,家里来了客人,母亲必定要让人家看那本杂志。那篇写母亲的文章,我为她读了很多遍,有些句子她都能背下来了,她还会兴致盎然地给客人讲文中的内容”可知,在那段时间里,每当家里有客人来访,母亲都会迫不及待地拿出那本杂志,展示给客人看,还会兴致盎然地讲述文章中的内容;据此作答即可。【24题详解】本题考查标题作用。文章回忆了作者在不同人生阶段,母亲始终作为他忠实的倾听者的经历。从小学时朗读课文给母亲听,到上初三后背书给母亲听,再到多年后写作时读自己的文章给母亲听,母亲总是耐心地倾听,并给予作者鼓励和支持。特别是当作者的文章刊登到杂志上,附有母亲的照片时,母亲更是激动高兴,与来访的客人分享这份喜悦。母亲的倾听不仅让作者感受到了被理解和被尊重,也让他在人生道路上更加笃定从容。文章通过描述这些经历,抒发了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赞美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结合①段中“母亲听到我的朗读,大为惊讶,她说我读得比唱歌还好听”等内容可知,题目直接点明了文章的写作对象——母亲。整篇文章围绕母亲这一核心人物展开,讲述了母亲在不同时期作为“我”的倾听者的故事。结合全文来看,“母亲是我的倾听者”这一题目不仅表明了写作对象,还作为全文的线索,串联起了“我”在不同阶段给母亲朗读、与母亲交流的情节。从“我”上小学时给母亲朗读课文,到上初三后背书给母亲听,再到多年后写作时给母亲读自己的文章,母亲始终是“我”最忠实的倾听者。这一线索使得文章结构清晰,内容连贯。结合④段中”母亲爱听我读课文,我也爱给她读。做一件事,有欣赏者,自然有兴致做下去。母亲是我的倾听者,她并非有什么目的,只是单纯喜欢听我读。不过通过读课文,我倒是有了意外收获。我爱上了语文课,爱上了课文里那些美好的文字,文学的种子大概就是从那时种下的”,⑨段中“母亲是我的倾听者,她喜欢听我读书,喜欢听我说话。想来母子之间这样的交流,真的是心与心的交流。如今,我不仅爱给母亲读文章,遇到什么事,也会跟她说说。前行的人生路上,我的姿态总是笃定从容的。因为我知道,无论遇到什么事,这个世界上都有一位虔诚的倾听者,会随时听我的诉说”可知,题目“母亲是我的倾听者”也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即母亲作为倾听者,在“我”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无论是“我”朗读课文时母亲的欣赏和鼓励,还是写作后母亲对“我”作品的认真倾听和反馈,都体现了母亲对“我”的关爱和支持。通过描述母亲作为倾听者的角色,文章抒发了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母亲不仅是“我”的倾听者,更是“我”人生路上的支持者、鼓励者和陪伴者。她的倾听让“我”感受到了被理解和被尊重,也让“我”在前行的道路上更加笃定从容。因此,文章以“母亲是我的倾听者”为题,不仅是对母亲角色的赞美,更是对母爱的深情颂扬。据此概括作答即可。【25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首先,要准确理解题目中的“心与心的交流”这一表述。它指的是一种深层次的、情感上的、能够触及对方内心的交流方式。这种交流不仅仅是言语上的,更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共鸣和理解。接下来,回忆自己与亲人(母亲或父亲)之间的相处经历,特别是那些能够体现“心与心的交流”的时刻。这些时刻可能发生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中,也可能是在面对重大人生选择或困难时的相互支持。从回忆中提炼出与亲人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的具体方式。这些方式可能包括:共同阅读书籍并分享感受、一起参与家庭活动并交流心得、在面对困难时相互倾诉并寻求建议、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眼神、肢体语言或简短的言语表达关爱和支持等。最后,用简明的语言将这些方式表达出来。注意要条理清晰,语言流畅,能够准确传达出与亲人之间“心与心的交流”的方式和感受。示例:我与母亲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的方式主要是共同阅读并分享感受。我们经常一起阅读一些文学作品或心灵鸡汤类的文章,然后互相分享自己的读后感和体会。这种交流方式让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彼此的内心世界,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同时,通过阅读和分享,我们也能够共同成长,不断提升自己的情感认知和价值观。四、写作(第26题,共50分)请从下面的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50分)26.请从“说谢谢”“往前走”“看见美”中选择一个,将文题“那个教会我__________的人”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字数在600字以上。【答案】例文:那个教会我说谢谢的人在人生的长河中,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或如流星般一闪而过,或如恒星般长久照耀。在我的世界里,有这样一位恒星般的人物,她教会了我一个简单却深远的道理——说谢谢。她是我的小学班主任,姓李,我们都亲切地称呼她为李老师。李老师不仅教学严谨,更是一个温文尔雅、充满爱心的人。她总是微笑着面对每一位学生,用她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学校组织了一场盛大的运动会。我报名参加了800米长跑,虽然平日里训练刻苦,但真正到了赛场上,紧张感还是让我有些手足无措。比赛开始后,我拼尽全力向前奔跑,耳边风声呼啸,同学们的加油声此起彼伏。最终,我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当我气喘吁吁地回到班级休息区时,却发现自己忘了向为我加油呐喊的同学们表示感谢。这时,李老师轻轻地走到我身边,递给我一杯水,温柔地说:“孩子,你跑得很棒!但别忘了,对于帮助你、支持你的人,要说一声谢谢。这是一种礼貌,更是一种感恩的心态。”她的话语如同一股暖流,瞬间温暖了我的心房。我恍然大悟,连忙起身,向那些为我加油的同学们一一表达了我的感激之情。从那以后,“说谢谢”这三个字便时常挂在我的嘴边。我开始更加留意生活中的点滴帮助,无论是家人的默默付出,还是朋友的小小鼓励,我都会真诚地说一声谢谢。李老师不仅教会了我感恩,更让我明白了,感恩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和温暖。如今,每当回想起那段时光,我的心中总是充满了感激。感谢李老师,那个教会我说谢谢的人,她用自己的方式,为我的人生画卷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第一,审题立意。在题目“那个教会我__________的人”中,我们需要从“说谢谢”“往前走”“看见美”中选择一个词语填入空白处。这三个选项各具特色,能够引导我们回忆起不同的人物和经历。说谢谢:这个选项可以让我们回忆起那些教会我们感恩和礼貌的人,如父母、老师或朋友。往前走:这个选项可以让我们想起那些在我们遇到困难时鼓励我们勇敢面对、不断前进的人,如导师、长辈或榜样。看见美:这个选项则更适合描述那些引导我们发现生活之美、培养审美情趣的人,如艺术家、作家或自然爱好者。根据个人的经历和感受,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最能触动自己内心的选项进行补题。无论选择哪个选项,文章的核心都应该是描述一个具体的人如何影响了我们的成长和观念。审题时要明确以下几点:要描写的人物应具有鲜明的个性或特质,这些特质正是他们教会我们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打架和解协议书附带法律效果评估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抗震支架安装与抗震材料研发合同3篇
- 2024版珠宝店员工劳动合同范本
- 2024年食品行业股权投资与股权转让合同
- 高端定制化打印服务合同书(2025年度)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房产分割与共同财产分割及赡养费支付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报废车买卖与报废车辆拆解与废弃物处理技术合作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委托付款方财务代付服务合同
- 2025年度生态农业区拆迁安置房买卖及农业发展合同3篇
- 2025年度新型手挖掘机购置合同电子版3篇
- 广东省汕尾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 《热电阻温度传感器》课件
- 抖音酒店直播可行性方案
- 信访业务培训班课件
- 物资清运方案及
- 热稳定校验计算书
- 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 妇产科课件-子宫内膜息肉临床诊疗路径(2022版)解读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应用题部分拓展篇(原卷版)
- 课本含注音的注释汇总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蜘蛛人的应急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