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考点08地貌的观察题型一地貌观察的位置、顺序例题1:观察地貌时,应选择最佳的观察地点,按照一定次序观察地貌。下图为“延安宝塔山及其附近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示最佳的观察地点是()A.大桥 B.延安宝塔 C.右侧楼房 D.河堤2.在最佳观察地点向四周望去,视野内主要的地貌为()A.河流地貌 B.风沙地貌 C.黄土地貌 D.冰川地貌【答案】1.B2.C【分析】1.由所学知识可知,观察地貌时最佳观察地点应选择在地势较高处,且四周没有遮挡物。读图可知,延安宝塔位于山顶,地势高,视野开阔,便于观察,B正确。大桥、右侧楼房、河堤地势较低,不利于地貌的观察,ACD错误。故选B。2.由所学知识可知,延安位于黄土高原上,视野内主要的地貌以黄土地貌为主,C正确。由图可知,图中有河流流经,但河流地貌并不是主要的地貌类型,A错误。该处风沙危害较小,风沙地貌并不是主要的地貌类型,B错误。该处纬度较低,冰川作用发育程度低,冰川地貌不是主要的地貌类型,D错误。故选C。例题2:地貌千姿百态,规模大小不等。观察地貌时选择合适地点、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据此回答下面小题。3.观察山地地貌时应该选择的观察地点是()A.山顶 B.深谷 C.山坡 D.陡崖下部4.地貌的正确观察顺序是()①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②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③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①③②【答案】3.A4.A【分析】3.观察地貌时宜选择在视野比较开阔的地方,山顶视野开阔,便于观察,A正确;与山顶相比,在深谷、山坡、陡崖下部观察山地地貌时,视线受阻,视野较小,BCD错误。故选A。4.进行地貌观察时,应先①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再②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最后③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故选A。【解题技巧提炼】观察地貌时,已选择在一个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进行观察。一般先观察视野内的大地貌,如:山地、平原等;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的地貌,如:山岭、河谷等;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题型二地形类型的判断及相对高差例题1: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图示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A.丘陵和平原 B.高原和山地C.平原和盆地 D.丘陵和高原6.观察图中地貌时()A.陡崖处可看到区域全貌 B.应选择②地进行观察C.应先观察海岸和陡崖 D.可确定丙、丁两地为山谷7.与乙地相比,甲地()①海拔高②坡度大③海拔低④坡度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5.A6.D7.B【分析】5.结合图示等高线形态、数据及分布可以判断,该区域大多在500m以下,以丘陵、平原为主,A正确。山地、高原海拔都在500m以上,BD错误。盆地中间低四周高,图中没有盆地,C错误。故选A。6.由所学知识可知,从陡崖处,看不到区域的西侧,A错误。在②地进行观察,看不到陡崖,B错误。观察图中地貌时,应先观察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及其弯曲方向以确定地貌类型,C错误。丙、丁两虚线处等高线都向高处弯曲,都为山谷,D正确。故选D。7.由图示信息可知,甲地海拔300m,等高线稀疏,坡度小;乙地海拔200m,等高线密集,坡度大;所以①④正确,B正确。②、③错误,ACD错误。故选B。例题2:下图为某区域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图示区域从宏观上观察到的地貌为()A.平原 B.山地 C.盆地 D.丘陵9.观察图中的次一级地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山坡 B.②—山谷 C.③—山峰 D.④—山脊【答案】8.B9.B【分析】8.宏观地貌是指规模较大的地貌,有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等;图中群山连绵,高低起伏,所以从宏观上观察到的地貌为山地,不是平原、盆地,AC错误、B正确;丘陵地势起伏和缓,而图中地势起伏较大,D错误。故选B。9.山地的次一级地貌有山峰、山谷、山脊、陡崖、鞍部,①位于海拔较高处,呈线状延伸,是山脊,A错误;②位于海拔较低处,是山谷,B正确;③位于山脊到山谷之间,是山坡,C错误;④是山地海拔最高处,为山峰,D错误。故选B。【解题技巧提炼】(一)判断基本地形类型地形类型等高线特征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较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高原海拔高度大(10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盆地海拔没有一定标准,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大;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小海岸线0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一般表示海岸线(二)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1)估算方法:一般说来,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等高线,等高距为d米,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n-1)d米<H<(n+1)d米。(2)例证:如图所示,求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A、B两点之间有3条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利用公式可得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为200米<H<400米。题型三地形剖面与河流流向的判读例题1: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某地理兴趣小组从甲村出发,沿图中虚线线路进行地貌考察,最后到达乙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该地理兴趣小组重点考察的微观地貌不包括()A.河谷 B.陡崖 C.山脊 D.鞍部11.考察途中,在丙地()A.能同时观察到甲、乙两村 B.能看到甲村,无法看到乙村C.能看到乙村,无法看到甲村 D.两村都无法看到【答案】10.C11.C【分析】10.读图可知,考察初始和结束的一段均沿河流前进,故考察了河谷地貌,A不合题意;图示区域西南部等高线重叠,为陡崖,位于考察路线上,B不合题意;考察路线上没有明显的山脊地貌,所以考察的微观地貌不包括山脊,C符合题意;图中丙处附近有一鞍部,位于考察路线上,D不合题意。故选C。11.读图可知,甲村和丙地处在鞍部的两侧,受鞍部的阻挡,不能看到甲村,AB错误;乙村、丙地分别位于河谷的两侧,中间没有高地阻挡,能看到乙村,C正确,D错误。故选C。例题2:(2021·江西·进贤县第一中学高一期末)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图中河流的流向为()A.先向北,再向东北 B.先向东南,再向西南C.先向南,再向西南 D.先向西北,再向东北13.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A.280米 B.190米 C.160米 D.400米【答案】12.B13.A【分析】12.据图中指向标可以判断,图中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且河流自高处向低处流,所以图中河流的流向为先向东南再向西南。故选B。13.据图可知,该图等高距为100m,可判定经过图中陡崖的等高线有3条,根据陡崖的相对高度计算公式可算出相对高度范围在200米与400米之间。故选A。【解题技巧提炼】(一)确定是否通视通视问题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常见的有以下两种情况:(1)根据坡度陡缓情况。注意“凹形坡”与“凸形坡”的不同。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可通视;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如图1)(2)是否穿越沟谷。如果穿越沟谷,由于后半部分地势会升高,即使地势再降低,也会因为地形阻挡而无法通视。(如图2)(二)等高线中的河流问题题型一地貌观察的位置、顺序地貌类型多样,规模差別较大。观察地貌要采用科学合理的顺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关于地貌观察要领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观察地貌要选择一个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 B.一般要采用从小到大、从点到面的顺序C.每一项地貌特征都要实地观察 D.观察某一处地貌时,只能选择一个固定的观察地点2.假如我们要观察一段河谷地貌,应该采取怎样的观察方式()A.直接下到河谷近距离观察 B.先选择高处观察,再走进河谷近距离观察C.坐在飞机上观察 D.直接阅读等高线图或遥感影像【答案】1.A2.B【分析】1.观察地貌要选择一个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A正确。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进行观察,B错误。对于每一项地貌特征,不可能都实地观察,可以借助地形图、遥感影像等辅助观察,C错误。观察某一处地貌时,根据需要可能选择多个地点进行观察,D错误。故选A。2.要观察一段河谷地貌,应先选择一个高处,从宏观进行观察;然后下到河谷,进行微观观察。B正确。A、C、D错误。故选B。下图为某观察者观察某地地貌时绘制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图中A、B、C、D四点中,最适合观察图中地貌的是()A.A B.B C.C D.D4.关于地貌观察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貌观察的顺序是从微观到宏观,从点到面B.观察者描述地貌时,按照从小到大,从低级地貌到高级地貌C.某地的绝对高度一定大于相对高度D.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较陡【答案】3.B4.D【分析】3.观察地貌时,最适宜选在高处且视野广阔的地方。图中B处最高且视野辽阔,B项正确。A处位置较低,A项错误。C处低洼的山谷处,不易观察,C项错误。D处位于平原,最不适宜观察地貌,D项错误。故选B。4.观察地貌的顺序是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A项错误。观察地貌得按照从大到小,从高级地貌到低级地貌的顺序,B项错误。绝对高度不一定大于相对高度,比如相对于海平面以下的地方,相对高度更大,C项错误。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较陡,D项正确。故选D。题型二地形类型的判断及相对高差室外滑雪作为一项体育休闲项目,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滑雪场的雪来源于自然降雪和人工取水造雪。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图示丙地与戊点的最大高差可能是()A.599米 B.699米 C.799米 D.899米6.某旅游公司决定在该区域投资修建一个现代化滑雪场地,图中最合理的地方是()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5.C6.A【分析】5.由图可知,等高距为100米,中间有一条河流,说明为山谷,故丙地的海拔范围是500~600米,戊点海拔范围是1200~1300米,故居民点的地势高差为600~800米,图示丙地与戊点的最大高差可能是799米,故C项正确,故选C。6.甲地位于平缓谷地,有一定的起伏,适合修建一个现代化滑雪场地,A正确;乙地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不适合修建一个现代化滑雪场地,B错误;丙地位于河谷,没有坡度,不适合修建一个现代化滑雪场地,C错误;丁地等高线重合,为陡崖,不适合修建一个现代化滑雪场地,D错误;故选A。7.(2021·黑龙江·哈师大附中高一期末)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题。甲河与乙河的分水(脊)线是()A.KLOP线 B.KMOP线 C.KMNQ线 D.KRQ线【答案】B【详解】河流的分水脊线,即:分水岭为山脊线,山脊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现为等高线向低处凸。甲河与乙河之间凸向等高线低值的点有:K、M、O、P,所以分水脊线为KMOP线,故本题排除ACD三项,正确答案为B。题型三地形剖面与河流流向的判读甲、乙两地点之间有三条道路相连。某地理活动小组测绘了这三条道路的纵向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甲、乙两地点间高差大致为()A.80m B.110m C.170m D.220m9.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A.道路①为直线 B.道路②经过甲、乙两地间的最高点C.道路③最长 D.道路①和②可能有部分路段重合【答案】8.B9.D【分析】8.读图可知剖面线两端是甲、乙两点,根据图中两端的海拔高度,甲地海拔约260米,乙地海拔150米,甲、乙两地点间高差大致为110米,B对。A、C、D错。9.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道路①路程最长,坡度最小,为曲线,A错。根据剖面线海拔,道路②没有经过甲、乙两点间的最高点,B错。道路③最短,C错。道路①和②剖面线的右侧形态相同,可能有部分路段重合,D对。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小题。10.山顶A的海拔和陡崖D的相对高度组合正确的是()A.990米、301米 B.950米、201米C.850米、499米 D.799米、501米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河流先向南流,再向西南流 B.若两山顶间建游览索道,其长度应不小于875米C.陡崖处可观赏到瀑布景观 D.B地可见V型峡谷,C地可见三角洲【答案】10.A11.B【分析】10.从等高线图可以看出等高距为100米,山顶A外围的等高线数值为900,山顶A的海拔高度范围是900-1000米,排除C、D;陡崖有4条等高线重合,依陡崖相对高度计算公式(n-1)×d≤H<(n+1)×d(其中d为等高距、n为重合等高线条数)可得出:(4-1)×100<H<(4+1)×100,陡崖的相对高度范围是300-500米,因此排除B,A符合题意。故选A。11.根据图中指向标判断,河流的流向为先向西南流再转为向西流,A错误;读图可知,两个山顶之间的图上距离约为1.8厘米,根据图中比例尺(1:50000)计算,两山峰之间的水平实地距离约为900米,考虑两山峰之间有高差,两山峰之间的实地距离略大于水平实地距离,因此两山顶间建游览索道的长度应不小于875米,B正确;读图可知,陡崖位于山脊,不可能发育河流,因此没有瀑布,不可观赏到瀑布景观,C错误;河流在山区B地可见V型山谷,在出山口C地应形成冲积扇,而不是三角洲,三角洲在河流入海口,D错误。故选B。一、单项选择题南方某山区经历暴雨,下图为该地暴雨前后一周地形对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地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是()A.山洪爆发 B.地震 C.滑坡 D.泥石流2.该地质灾害发生后,最需要紧急撤离的居民点是()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1.C2.C【分析】1.山洪爆发不属于地质灾害,排除A;材料信息表明,该地发生的地质灾害出现在经历暴雨之后,因此该质灾害是地震的可能性较小,排除B;图中显示,该地质灾害在峡谷陡坡地区出现了堰塞体,此处又处于陡坡地带,因此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是滑坡,C符合题意;图中地质灾害引起的堰塞体两侧为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出现泥石流的可能性小,排除D。故选C。2.根据前题分析可知,该地质灾害可能是滑坡,滑坡导致在峡谷处形成堰塞体,堰塞体之上形成了堰塞湖,由于堰塞体的阻挡,堰塞湖的水位会不断上升,由于堰塞体不稳定,在水压力作用下有可能会发生溃决现象,因此堰塞体下游的丙居民点处于危险之中,居民最需要紧急撤离,C符合题意;比较两幅可知,堰塞体左侧等高线疏密明显变化,因此滑坡应发生在此地,因此甲、乙、丁均不处于滑坡的威胁之下,甲、乙两地较高,也不处于溃决洪水威胁之下,图中显示,丁处海拔略高于堰塞体,因此受到堰塞湖上涨水位淹没的可能性不大,因此甲、乙、丁三处居民点不需要紧急撤离,排除ABD。故选C。3.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甲、乙两地建有养殖场。读图完成问题。①③④⑤四地中,在②地可以看到的是()A.①③ B.④⑤ C.③④ D.①⑤【答案】D【详解】从②地连接①③④⑤地可看出,从②到①等高线先密后疏,说明坡度上陡下缓,为凹坡,能看到,①正确;从②到③等高线先疏后密,说明坡度上缓下陡,为凸坡,看不到,③错;④位于陡崖以下,看不到,④错;②与⑤之间为山谷,能看到,⑤正确。①⑤能看到,故选D。下图示意某地貌观察者的视野范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观察者选择丙地观察地貌,其主要原因是该地()A.海拔最高 B.视野开阔 C.海拔最低 D.起伏较小5.地貌观察的顺序一般是()①从宏观到微观②从面到点③从微观到宏观④从点到面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4.B5.A【分析】4.观察地貌时,宜选择一个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丙地可以有开阔的观测视野,因此正确选项为B,A、C、D错误。故选B。5.本题考查地貌观察的顺序,即先整体后局部: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进行观察,一般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①②正确,A正确。B、C、D错误。故选A。为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我国福建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组织了野外地貌考察。下图为考察地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甲、乙、丙、丁四地中,从宏观上观察图示地区地貌宜选择的地点是()A.甲 B.乙 C.丙 D.丁7.返校后同学们写了观察报告,下列报告中的说法正确的是()①该地地形以平原为主②乙地坡度较丙地大③河流干流自西向东流④戊处附近存在瀑布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8.观察发现丙坡植物生长茂盛,明显好于其他地区,其主要原因可能是丙坡为()A.阴坡,水分条件好 B.迎风坡,光照条件好C.阳坡,光照条件好 D.背风坡,水分条件好【答案】6.A7.B8.C【分析】6.本题考查地貌的观察,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宏观上观察地貌宜选择视野较开阔、能观察到图示大部分地区;读图可知,四地中甲地海拔最高,视野最为开阔,A正确,BCD错误。故选A。7.图中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形以丘陵为主,故①错误;乙地等高线较丙地稀疏,坡度较小,故②错误;结合图中指向标可知,河流干流流向为自西向东,因此③正确;戊处附近为陡崖,且有河流经过,所以存在瀑布,因此④正确;故选B。8.本题考查坡向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图示地区位于福建,丙坡是南坡,南坡是阳坡,因此A错误;阳坡光照条件更好,植被生长更好,因此C项正确;迎风坡水分条件更好,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因此BD项错误。故选C。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境内,有“天下第一山”之称。下图为泰山石壁谷中的十八盘和仙人桥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从地貌观察顺序的角度,仙人桥属于()①微观地貌②宏观地貌③面状地貌④点状地貌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10.下列叙述,反映泰山宏观地貌格局的是()A.泰山耸立在华北平原之上 B.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境内C.泰山有“天下第一山”之称 D.泰山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7米【答案】9.A10.A【分析】9.观察地貌时,需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进行观察。仙人桥属于微观地貌、点状地貌。①④正确,A正确,故选A。10.泰山耸立在华北平原之上,反映泰山的宏观地貌格局,A正确;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境内,属于位置信息,B错误;泰山有“天下第一山”之称只是对泰山的赞誉,C错误;泰山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7米,属于微观地貌特征,D错误;故选A。11.有关下图虚线或字母处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判断正确的是()A.①山脊②山谷③鞍部④山顶 B.①山脊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C.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 D.①山谷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答案】D【详解】图①中虚线所在地等高线弯曲、凸向海拔较高处,应为山谷;图②中虚线所在地等高线弯曲、凸向海拔较高处,应为山谷;图③中E处中间高、四周低(等高线数值结合示坡线判断),应为山顶;图④中F处为两个山岭之间的过渡部分,应为鞍部。由此判断,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图示地区陆上最大高差可能为()A.18m B.17m C.16m D.15m13.甲乙丙丁代表该地区不同位置,其中()A.甲地区有河流发育 B.乙地区适合修建大坝C.丙地区为山谷地形 D.丁地区地势起伏较大【答案】12.B13.C【分析】12.据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2m,最高点位于图中的左上角,为90—92m,最低点位于图中的右下角,为74—76m,所以图示区域的高差取值范围为(14m,18m),最大高差可能是17m,所以选B。13.根据图示等高线弯曲方向判断,甲为山脊,无河流发育,A错误。丙为山谷,C正确。大坝应该修建在口袋袋口的位置,乙处不是,B错误;丁处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D错误。所以选C。下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某校地理研学小组计划沿图中虚线进行地貌考察。据此完成下面14-16小题。14.考察线路没有经过的地貌是()A.山脊 B.山顶 C.河谷 D.鞍部15.此次地貌观察记录表的项目可能有()A.河谷的坡度;河谷的蒸发量 B.河谷的水深;河谷的蒸发量C.河流径流量;堆积物粒径大小 D.河谷的坡度;河谷的相对高度16.无法看到甲村的观测点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14.A15.D16.A【分析】14.根据图示,可知虚线所经过路线有山谷、山顶、鞍部,但没有山脊,A符合题意。故选A。15.河谷蒸发量、河流径流量不属于地貌观察范畴,A、B、C选项错误;河谷坡度、相对高度则可以通过观察(观察方式包括:看、测、算)获取,D选项正确。故选D。16.①右侧的地形为山脊,阻挡了视线,无法看到甲,A符合题意。故选A。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为200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为()A.由东南流向西北 B.由东流向西 C.由东北流向西南 D.由南流向北18.图中山峰的海拔可能为()A.1650米 B.1770米 C.1980米 D.2200米【答案】17.C18.B【分析】17.根据等高线特征判断,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与穿过干流等高线的凸向相反,因此图中河流干流应从右上流向左下,该地形图中没有指向标、没有经纬网,因此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定方向,因此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为东北流向西南,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18.材料信息表明,该地形图的等高距为200米,图中山峰与山麓700米等高线之间有五条等高线,由此推算山峰外围最近的等高线数值为1700米,则山峰海拔应为1700~1900米,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19.(2021·吉林·延边二中高一月考)读下图等高线地形图,判断能正确反映EF一线地势高低起伏状况的是()A. B.C. D.【答案】C【详解】读等高线地形图可知,EF一线穿过了一个海拔超过400米的山岭,山岭的位置更靠近E一侧,靠近E一侧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靠近F一侧等高线比较稀疏,坡度较缓。图A山岭位置居中,两侧坡度相似,不符合等高线特征,A错误;图B中间为凹地,不是山岭,不符合题意等高线特征,B错误;图C中间为山岭,山岭靠近E一侧,且E一侧坡陡,F一侧坡缓,与等高线特征相符,C正确;图D中部为山岭,山岭靠近F一侧,且E一侧坡缓,F一侧坡陡,与等高线特征不符,D错误。故选C。下图为某校地理兴趣小组模拟的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该图所模拟的地貌多发育在()A.河流源头 B.河流出山口处C.河流下游 D.河流入海口处21.该实验仍需改进的地方有()A.书本与桌面的夹角应扩大 B.堆积体形态不应有厚薄差异C.瓶装物质颗粒大小应均一 D.堆积体颗粒应先大后小【答案】20.B21.D【分析】20.由图可知,该实验模拟的是河流流出山口处泥沙堆积形成的冲积扇,B项正确;河流上游以侵蚀地貌为主,A项错误;河流下游多形成冲积平原,C项错误;河流入海口处地势低平,且沉积物颗粒较小,沉积物厚度差异不明显,D项错误。故选B。21.河流携带大量物质流出山口后,由于地势逐渐趋于平坦,流速减慢,携带的物质会逐渐沉积下来,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同时,河流出山口处的厚度较大,随着沉积物越来越少,厚度逐渐变薄,D项正确,BC项错误;书本与桌面夹角变化对其影响不大,A项错误。故选D。读下图“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图”,完成下列小题。22.图示区域最高处与乙村的高差可能为A.1200米 B.1000米C.900米 D.600米23.下列地点位于①处视野范围的是A.甲村、Ⅰ山山顶 B.④镇、Ⅱ山山顶C.Ⅰ山山顶、②镇 D.③镇、乙村24.为了将⑤地的铁矿运到③镇附近加工出口,图中M、N、P、Q四条公路线设计合理的是A.Q线 B.P线C.N线 D.M线【答案】22.C23.A24.C【解析】22.由图可知图中等高线高差为200米,图中最高处位于图中西南方向河流上游,与乙村庄间隔4条等高线,根据等高线高差计算公式(n-1)*200m<H<(n+1)*200m可知高差取值范围是(600,1000)之间,C项符合条件。故选C。23.①处位于河谷内,甲村也位于河谷,位于①处视野范围;Ⅰ山山顶海拔高度比①处高,地势较高,位于①处视野范围,A正确;③镇、④镇被II山遮挡,不位于①处视野范围;乙村在另一条河谷内,被中间的山脊遮挡,不位于①处视野范围;②镇被Ⅰ山阻挡,不位于①处视野范围;Ⅱ山山顶是可以看见,不位于①处视野范围。BCD错误,故选A。24.公路选线主要考虑运程的远近、坡度大小、经济效益的高低、与耕地的关系等因素。图中四线相比而言,N线路程较近,坡度较小,且对④镇的经济发展有利,所以N线设计合理,C选项正确;Q线路虽然距离最短,但是横穿多条等高线,坡度大,不合理;PM两条线路相比N线路,距离较远,运输成本较高,ABD选项错误。故选C。25.(2020·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第一中学高一期末)观察地貌时,应选择最佳的观察地点,按照一定次序观察地貌。下图为延安宝塔及附近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题。在最佳地点向四周望去,视野内主要的地貌为()A.河流地貌 B.风沙地貌 C.黄土地貌 D.冰川地貌【答案】C【详解】观察地点应选择在地势较高处,且四周没有遮挡物。读图可知,延安宝塔位于山顶,地势高,视野开阔,是地貌最佳观察地点。延安位于黄土高原上,在最佳地点--延安宝塔向四周望去,视野内主要的地貌为黄土地貌,C正确。故选C。某兴趣小组在组织定向越野活动前,结合下图“活动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设计活动路线和点标位置如下:在起点(观景台①)放置点标1后,沿山谷向东北出发;向西北爬坡到山顶的观景台②,放置点标2;向北下坡到观景台③并在附近放置点标3;向西南下坡,途中放置点标4后到观景台④;大致沿等高线先向西南再向东南到达终点即观景台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6.该小组设计路线中A.观景台①~④分别对应图中的M、0、P、N B.最大相对高度约为550米C.P点处能观察到其它三个观景台. D.行走路线实际长度约为1800米27.图示区域A.以低山丘陵为主 B.地势自西向东倾斜C.山体大致呈西北一东南走向 D.植被垂直分异显著【答案】26.D27.A【解析】26.由材料中的行走线路信息可知观景台①~④分别对应图中的N、P、0、M,A错误。读图可知图中的最高点海拔在750-775米,最低点海拔在200-225米之间,相对高度在525-575米之间,,B错误。读图可知P至M、O一线的等高线是是比较密上部稀疏下部密集,应该是凸坡,P观景台是看不到M、O观景台的,C错误。由图中右下角的比例尺,结合该小组设计路线在图上的行走距离约为12厘米,经计算可知该小组行走路线实际长度约为1800米,D正确。故选D项。27.读图由图中的等高线数值信息可知该区域的地形是以低山丘陵为主的,A正确。读图可知该区域的地势自东向西倾斜的,B错误。读图可知图示区域的山体是大致呈西南一东北走向的,C错误。读图可知该区域的海拔普遍是比较低的,其植被的垂直分异不明显,D错误。故选A项。二、综合题28.某高中计划2020年暑假去焦作市修武县的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进行研学游。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建立于2002年,位于太行山南麓,河南省焦作市北部,面积约556平方千米,是一处以裂谷构造、水动力作用和地质地貌景观为主的综合型地质公园。地处中纬度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植被类型多样,具有垂直分布特点,景区内部分布着不同类型的土壤。材料二:下为“老师和学生们一起规划的考察方案表”。时间待定地点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的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任务①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任务观察、识别、描述地貌景观及其主要特点任务观察、识别、描述植被及其主要特点任务观察、识别、描述土壤及其主要特点图片……图片……图片……描述地貌形态:……描述类型:……描述②物质组成(岩石):……特点:……土壤质地:……色彩:……其他:……土壤剖面构造:……成土因素生物、③、地貌等(1)阅读表格,概括研学游野外考察活动的主要任务①____。(2)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搜集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地貌景观图片,下列选项中的地貌名称正确的是()。A.①溶蚀洼地 B.②冲积扇 C.③海蚀拱桥 D.④丹霞地貌(3)地貌景观的描述角度除去表中所列的形态、物质组成等项目外,还有____、____等角度。(4)结合所给材料,将②③代表的内容填入下列横线上,完成表格信息。②____,③____。(5)野外实习的前期准备工作有很多,如资料准备、装备准备、观察点和观察路线的选择。请列举2个你认为需要准备的装备,并说明它在野外实习中作用或者可能给你带来的帮助。【答案】(1)观察、识别、描述地貌景观、土壤和植被及其主要特点(2)C(3)地表植被规模(分布、地质等)(4)土壤颜色土母质(气候、时间等)(5)准备相机,拍摄地貌景观照片;准备GPS,可以定位;笔记本,可以记录信息;准备罗盘仪,可利用罗盘仪识别方向;准备雨伞、雨衣,预防下雨天被淋湿;准备帽子、防晒霜,以防晒伤等。【分析】(1)从“老师和学生们一起规划的考察方案表”可看出,任务有“观察、识别、描述地貌景观及其主要特点”、“观察、识别、描述植被及其主要特点”、“观察、识别、描述土壤及其主要特点”,研学游野外考察活动的主要任务是观察、识别、描述地貌景观、土壤和植被及其主要特点。(2)图中①是天坑、②是三角洲、③是海蚀拱桥、④是沙丘,C正确。(3)地貌景观的描述角度有形态、物质组成、地表植被、规模大小、分布和地质等。(4)从表中看②为描述土壤的特点,应为土壤的颜色。③是成土因素,主要为成土母质、时间和气候等。(5)装备准备主要包括学习和实习的用品,另外是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如相机,可拍摄地貌景观、土壤、植被等照片;准备笔记本,可以记录观察到的信息;准备罗盘仪或GPS,用于定位,避免迷路等。暑假焦作市一般多雨,生活用品如准备雨伞、雨衣,预防下雨天被淋湿;焦作市暑假光照强,要准备帽子、防晒霜,以防晒伤等。29.(2021·河南·林州一中高一开学考试)等高线地形图蕴含了丰富的地理知识,对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车载雷达测距误差校正方案
- 2025年公司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试题答案原创题
- 2025公司三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预热题)
- 通化医药健康职业学院《中外民族音乐2》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2030尼可刹米市场发展分析及行业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届山东省德州一中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5届新疆巴州三中高三第二次调研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5-2030大蒜产业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压力容器市场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包装材料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美国加征关税从多个角度全方位解读关税课件
- 定额〔2025〕1号文-关于发布2018版电力建设工程概预算定额2024年度价格水平调整的通知
- 【MOOC】机械原理-西北工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一种基于STM32的智能门锁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
- 鱼台工程运河杯汇报材料
- GB/T 16895.25-2022低压电气装置第7-711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展览、展示及展区
- 《运营管理》案例库
-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设备管理报废制度
-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领取资格确认表
- 第五届“国药工程杯”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
- 柔性主动防护网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