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城市的辐射功能(讲练)_第1页
4-4-城市的辐射功能(讲练)_第2页
4-4-城市的辐射功能(讲练)_第3页
4-4-城市的辐射功能(讲练)_第4页
4-4-城市的辐射功能(讲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的辐射功能【考点呈现】1.结合具体案例,理解区域的空间组织。2.结合实例,理解城市的辐射功能。3.结合实例,分析城市及其辐射范围之间的相互关系。【素养解读】1.区域认知:结合实例,了解城市的位置及其发展过程。2.综合思维:结合实例,理解城市的功能及其与腹地的关系。3.地理实践力:结合调查和体验,从区域空间组织的视角,引导学生分析城市体系的形成和内在联系及城市的辐射功能。【考点】一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1.城市的作用__城市作为区域的核心,对区域发展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作用内容区域管理中心城市是各级政府机构所在地,对区域行使领导和管理职能区域服务中心城市集中了大量的文体、科教、卫生设施,是一定区域的科技、教育和文化活动中心区域经济增长中心城市内人口及社会活动集中,第二、三产业集中,工商、金融贸易及交通发达2.城市功能的类型__类型内容普遍功能是所有城市都具备的功能,表明的是城市的共性,区分的是城市与乡村的界限特殊功能并不是每个城市都具有的功能,是为某一个城市或某类城市所特有的功能,表明的是城市的个性,区分的是城市之间的界限,决定着某一个或某一类城市的性质和在一定时期的发展方向,如交通枢纽功能、旅游中心功能等综合功能是指一个城市同时具有多种并且有机结合的主导功能,每一种主导功能的作用范围和影响都比较大,如首都、省会、首府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都具有综合功能主导功能指在城市诸功能中处于突出地位和起主导作用的功能,影响或左右城市的其他功能的运行,甚至决定着城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如生产功能3.波士华城市带的发展模式——核心带动发展模式__特点内容纽约核心作用突出作为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的中枢,纽约占据了区域内的核心地位。其他核心城市也都根据自身的特点,寻找着与纽约的错位发展之路。区域内的产业分布呈现出多元和互补的格局,而这些城市的发展始终离不开纽约金融中心的辐射作用区域分工格局合理纽约作为美国的金融和商贸中心,有着最为发达的商业和生产服务业,为这一地区提供多种重要的服务。波士顿集中了高科技产业、金融、教育、医疗服务、建筑和运输服务业,费城地理位置优越,经济结构比较多样化。首都华盛顿市作为美国政治中心,在国际政治中有着重要影响多元化产业聚集趋势波士顿、巴尔的摩、费城等城市都有各自的优势产业,若孤立地看,每个城市主导产业都是唯一的,只是形成了若干优势产业群落,产业集群的集聚特点并不十分明显。但通过区域内的产业调整和协作,城市群在总体上形成了在更高层面上的多元化产业群落航运中心地位突出纽约港是美国最大的海港,重点是发展集装箱运输;费城港主要从事近海货运,巴尔的摩港作为矿石、煤和谷物的转运港;而波士顿港则是以转运地方产品为主的商港,同时兼有渔港的性质。这些港口通过有序分工,构成了一个分工合理、运营灵活的美国东海岸港口群4.纽约对区域辐射作用的方式__方式内容金融革新辐射纽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是金融创新(金融工具的创新、金融业务创新和金融产品的创新)的先导,金融革新辐射范围更广,大大促进了金融效率的提高资金流的辐射纽约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资金富足,向外辐射输出资金流,带动了周边行业和区域的发展,也由此带动美国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与产业向外扩散随着纽约市中心用地成本的不断提高,交通和信息渠道不断完善,出现人口向郊区流动,带动郊区服务业和配套设施完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传统产业衰落并不断外迁通过向外并购企业辐射企业并购本身就是资金、信息、技术、管理等向外辐射的活动【典题精研】双核结构是指在某区域内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门户城市及其连线构成轴线。由此引领和推动所在区域发展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下图为沈阳——大连双核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沈阳—大连双核结构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两城市(

)A.在区位和功能上存在互补 B.在地域文化方面存在互补C.交通便捷且空间距离较近 D.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相近2.沈阳—大连双核结构有利于(

)①促进大连市建成东北地区中心城市 ②促进沈阳—大连区域经济协同发展③增强沈阳市对辽中南地区的辐射功能 ④提高沈阳和大连两城市传统工业比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1.A

2.C【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双核结构是以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门户城市两类不同功能定位的城市为主构建的。沈阳和大连是辽宁省规模最大的两大城市,两座城市区位条件优越,城市功能比较齐全,其区位和功能可以互为补充,形成双核结构可发挥最大作用,A正确;沈阳和大连均在辽宁省内,两城市间地域文化差异较小,B错误;交通便捷且空间距离较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近都是两城构建双核结构城市的有利因素,但都不是主要因素,C、D错误。本题应选A。2.根据目前的发展规划,沈阳是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而大连不是,①错误;沈阳—大连双核结构可以促进沈阳、大连以及沿线地区的交流,能够促进沈阳—大连区域经济协同发展,②正确;沈阳—大连双核结构可以促进沈阳市的技术、人才等向辽中南地区流动,增强沈阳市对辽中南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③正确;沈阳—大连双核结构主要是为了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传统工业的比重不利于两地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④错误。所以选C。二城市体系和服务范围1.影响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的因素城市能够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或达到一定等级,与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地理环境包括资源条件、交通条件等。另外,人口密度、政策也是其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具体影响表现地理位置地理位置优越,腹地广阔,服务范围大。发展条件优越,潜力大优越的地理位置能极大地提高城市等级,扩大服务范围资源条件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为城市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如粮食、副食品)、劳动力和城市用地等交通条件位于交通枢纽的城市,能够通过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人口密度城市为服务区居民提供货物和服务的人数越多,城市等级越高位于人口稠密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小;相反,位于人口稀少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大政策可以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经济发展,同时还可规划城市的发展一个地区的行政中心或享有优惠发展政策的城市,其发展速度快,城市规模大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与空间分布的关系【典题精研】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某中学开展主题为“北京奥运遗产”的调研,同学们搜集和归纳了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相关资料。图为某同学手绘“双奥之城”资料卡片。结合实例,论述北京奥运遗产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地理意义。(提示:从地域文化、大都市辐射功能、碳排放等视角展开论述)【答案】表现水平:水平4水平描述:视角丰富,实例恰当,逻辑严谨,条理清晰,结构完整,准确运用地理术语表现水平:水平3水平描述:视角较丰富,实例恰当,逻辑较严谨,条理较清晰,结构较完整,运用地理术语表现水平:水平2水平描述:视角单一,实例较恰当,缺乏逻辑,无条理,结构不完整,无地理术语表现水平:水平1水平描述:无视角,无实例【分析】本题以北京双奥之城作为材料,涉及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辐射功能、我国未来城市规划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创新利用地理情境,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详解】本题聚焦“双奥之城”-北京,为开放性试题,通过学生视角呈现首都北京从“夏奥”到“冬奥”取得的巨大成就,唤起考生家国同脉的时代豪情,彰显自信从容的中华气质。在为北京成为“双奥之城”而振奋的同时,试题引导考生从地理视角论述奥运遗产对首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例如:以碳排放视角切入,北京2022年冬奥会在筹办和赛事运行中都强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碳中和,最大程度利用了北京2008年的奥运遗产,对很多场馆进行了再度使用和重新改建,而且都达到很高标准;同时北京冬奥会为节能环保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比如低碳能源、低碳场馆、低碳交通、低碳办公等都具有里程碑式的积极意义。以大都市辐射功能切入:自2013年底,中国奥委会正式提名北京联合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奥会开始,一年多以来,北京这座奥运城市又一次因为奥运而频繁成为国际媒体报道的重要对象。而与北京联合申办冬奥会的张家口崇礼县这个“陌生的地方”,更是吸引了一轮又一轮的中外媒体记者前去一探究竟。在崇礼县城,出租出售滑雪用品的店铺连成一串,滑雪公寓、度假村、农家乐比比皆是,随着冬奥举办,北京大城市的辐射能力显著增强。以地域文化切入: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作为全球性的盛大体育赛事,一方面对展示国家形象、促进社会发展、振奋民族精神有着重要意义;另一方面,由于冬奥会备受全世界各国人民关注,也成为了世界各国文明互鉴的国际人文交流大舞台,是让世界了解举办国的重要窗口,有着重要的世界意义。北京冬奥会从奖牌、图标、场馆的设计和名称到点燃火炬的长信灯、中国运动员队服上的山水画、奖牌里的同心圆玉璧,每一处都有鲜明的中国文化元素和符号,都蕴藏着深厚多彩的“中国风”,成为了北京冬奥会最靓丽的风景线。北京冬奥会文化内涵丰富,处处闪耀着中华文化的光辉。如吉祥物“冰墩墩”的原型是我国的国宝大熊猫,其名包含中国传统取名习惯,以墩墩语音叠字示其憨态可掬,强调可爱、可亲、可信,代表着健康和敦厚,象征着运动员强健体魄、坚韧意志,符合奥林匹克精神之意。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从第一秒钟就凸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彩,以独创的“24倒计时”引出二十四节气,每一个节气用一首古诗进行诠释。二十四节气凝聚了中国人道法自然的智慧,体现了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精髓,蕴含了中国人对价值观、生命观和宇宙观的独特感知。尤其是开幕式当天恰逢立春,由它开始寓意深远,满绿春色的舞台和绽放的立春焰火,寓意着万物生长、生机勃发的新一年的开始,与北京冬奥会“一起向未来”主题非常吻合。【拓展提升】城市群一般是以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核心城市为中心,由若干个空间邻近、联系密切、功能互补和等级有序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2022年2月24日,长株潭都市圈规划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下图为城市群发展的三个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关于城市群发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中心城市不断获取周边资源,产生虹吸效应,不利于城市群发展B.城市群阶段开始体现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C.中心城市应当加快市内基础设施建设,以促进城市群发展由强核阶段进入外溢阶段D.城市群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较稳定2.为加快推进城市群发展,应促进区域内城市(

)A.同质化 B.同城化 C.均衡发展 D.行政合并3.长株潭都市圈的形成,主要得益于下列优势(

)A.有色矿产 B.政策倾斜 C.产业基础 D.土地价格【答案】1.D

2.B

3.C【解析】1.城市群阶段,周边的城市已经在中央城市的辐射带动下,发展出规模,此时是共同带动发展,A错误。外溢阶段开始体现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B错误。市内基础设施建设只是发展规划中的一部分,此外还包括自身产业经济发展等情况,C错误。城市群阶段,中央城市发展成熟,周边城市也进入发展强势阶段,都各种形成了产业规模,产业带动就业,情况稳定,D正确。故选D。2.同城化是指一个城市与另一个或几个相邻的城市,在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能够融为一体的发展条件,以相互融合、互动互利,促进共同发展;以存量资源,带动增量发展,增强整体竞争力;以优势互补,相互依托,完善城市功能,建设和谐宜居城市,在加快发展阶段,同城化发展最为有利,B正确。城市同质化发展不符合因地制宜,A错误。均衡发展和行政合并不一定适合城市群发展,CD错误。故选B。3.长株潭都市圈不同城市之间的产业定位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形成了不同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差异化和多样性的产业结构增强了产业竞争力,工程机械、轨道交通和航空航天三大产业具有较强优势和竞争力,工程机械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规模位列全国首位,航空航天产业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现出较强的创新活力,形成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C正确。长株潭发展的方向主要是技术类、资金密集类产业,矿产资源的优势体现不明显,A错误。对于都市圈的发展,政策倾斜程度差不多,B错误。长株潭在湖南省内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土地价格相比较高,D错误。故选C。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发展,城市群成为未来城市化的主要空间支撑形态。城市群的构建旨在通过区域协作,形成竞争合力。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小城镇与城市群整体发展水平不匹配的现象,被称为“集聚阴影区”(发展水平滞后区)。有专家提出,小城镇可以通过借用邻近大城市因规模大具备的优势条件来发展自己,这种理论被称为“借用规模”。下图为“苏锡常小城镇‘集聚阴影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上海周边“集聚阴影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周边资源匮乏 B.与上海间交通不便 C.劳动力不足 D.上海的虹吸作用5.“集聚阴影区”的出现(

)A.促进了区域一体化发展 B.改变了中心城市的服务职能C.扩大了区域内部发展差距 D.加大了中心城市对人口的推力6.消减“集聚阴影区”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区域实施多中心空间战略②科学定位小城镇功能③扩展城市用地规模④借用规模区域联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4.D

5.C

6.B【解析】4.由题意,苏锡常城市带,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口众多,距离上海市近,与上海市之间有便捷的交通,有优越的气候资源、较丰富的水资源及劳动力资源,A、B、C错;上海市经济发展水平高,生活质量、就业环境等要优于苏锡常城市带,具有巨大吸引力,这种吸引会造成苏锡常城市带人口、资源等发展要素向上海流动,从而出现发展水平滞后的“集聚阴影区”,D正确。故选D。5.“集聚阴影区”发展水平滞后,加大了与区域内周边城市的差距,不利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A错,C正确;“集聚阴影区”不会改变中心城市的服务职能,B错;中心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于“集聚阴影区”,对其会产生拉力,D错。故选C。6.“集聚阴影区”可以把握自身优势,科学定位,寻找发展机遇;通过交通线等的建设,加强与中心城市及周边区域联系,借用大城市规模优势,促进发展;区域发展可设置多中心发展战略,加大对“集聚阴影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①②④正确;扩展城市用地规模不能解决经济协同发展问题,从而无法消减“集聚阴影区”,③错。故选B。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惠州、江门、中山、肇庆九市组成,是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比肩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读四大湾区基本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粤港澳大湾区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人口(万人)667143477602340GDP(万亿美元)1.361.80.81.4占地面积(万平方公里)5.653.681.792.15与其他三个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是(

)A.地理位置优越,靠近沿海 B.海陆交通便利,协作历史悠久C.矿产资源丰富,第二产业发达 D.发展空间广阔,劳动力丰富8.下列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于推动内地与港澳的深化合作B.利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分工与合作C.利于发挥内地九市的金融、服务优势,提升经济地位D.利于发挥其对全国的辐射、引领和示范作用【答案】7.D

8.C【解析】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四个湾区都是沿海地区,故A错误;东京和纽约皆是海陆交通非常便利,故B错误;珠三角矿产资源匮乏,并不丰富,故C错误;粤港澳大湾区刚规划不久,表中显示其面积大,因此发展空间广阔,而且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故D正确。答案选择D。8.根据题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粤港澳大湾区将有利于推动我国内地和港澳之间的深度合作,增加交流融通,并能实现粤港澳三省级行政区的产业分工和合作,更有利于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全国辐射带动、引领作用,故ABD正确,不符合题意;而粤港澳大湾区主要是其合作和分工,对九市的影响是较大的,但是不是对全国的影响,因此不正确,故C符合题意。答案选择C。资源配置效率指生产资源实现产出效益的有效程度,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改善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方式(如下左图)。作为国家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上海发挥着中心城市的功能。下右图为上海对长三角各省资源配置效率改善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基础是(

)A.人口素质较高 B.城镇体系完备 C.农业历史悠久 D.工业部门齐全10.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够改善资源配置效率,说法正确的是(

)A.加快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 B.促进劳动力流动加快资源分散C.缩小市场范围降低能源使用量 D.提高环保标准减少企业生产量11.上海对长三角各省资源配置效率改善作用存在差异的原因是(

)A.江苏省内部经济发展均衡 B.浙江省山地众多灾害多发C.上海市政策支持力度不同 D.安徽省距离较远影响较小【答案】9.B

10.A

11.D【解析】9.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强调区域内多个城市形成统一的整体,相互促进,而城市发展强调自身的区位条件。长三角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科技创新优势明显,公共服务初步共享,城镇乡村协调互动,具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优越基础,B正确。人口素质较高、农业历史悠久、工业部门齐全侧重城市发展的条件,不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基础,A、C、D错误。故选B。10.由图可知,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创新升级是改善机制的一种方式,可以优化供给侧效应,提高资源利用率,A正确;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促进劳动力集中到市场需求较大的区域,使资源与市场匹配,B错误;区域经济一体化会扩大市场范围,C错误;区域经济一体化只淘汰了落后产能,并没有提高环保标准,而且企业的生产量是由市场决定的,D错误。故选A。11.由所学知识可知,江苏省南北经济发展状况差异较大,A错误;浙江省的地形以丘陵和平原为主,灾害较少,B错误;上海作为中心城市在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对各省级行政区的政策支持力度差别不大,C错误;安徽省距离上海较远,受上海的经济辐射带动作用较弱,上海对其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有限,D正确。故选D。城市群由初级向高级演变,|q|值是评判城市群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准,|q|>1时,中心城市的规模优势较高,|q|<1时,中心城市的规模优势较弱;当|q|值变大时,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之间的空间扩张协调度不断降低,当|q|值变小时,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之间的空间扩张协调度不断提升。下图为城市群发展阶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当前长三角城市群属于(

)A.趋向集聚 B.集聚加速C.集聚衰减 D.趋向分散13.有关城市群发展阶段的说法,错误的是(

)A.趋向集聚阶段,中心城市自身的规模优势增强B.集聚加速阶段,中心城市对外辐射效应不明显C.集聚衰减阶段,地域内城市分工体系相当完善D.趋向分散阶段,外围城市的空间扩张速度加快【答案】12.C

13.C【解析】12.结合材料读图分析,当前长三角城市群上海的中心城市规模优势仍然很突出,即|q|>1,同时对其他城市的辐射扩散作用不断增强,与外围城市之间的空间扩张协调度不断提升,|q|变小,因此当前长三角城市群属于集聚衰减阶段。故选C。13.结合材料读图分析,趋向集聚阶段|q|<1且呈增大的趋势,可知中心城市自身的规模优势增强,A表述正确;集聚加速阶段|q|>1且呈增大的趋势,可知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之间的空间扩张协调度不断降低,即中心城市对外辐射效益不明显,B表述正确;集聚衰减阶段,|q|>1且呈减小的趋势,可知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之间的空间扩展协调度不断提升,但中心城市规模优势仍然很高,地域内城市分工体系有待完善,C表示错误;趋向分散阶段|q|<1且呈减小的趋势,说明中心城市的规模优势减弱,外围城市的空间扩张速度加快,D表述正确。根据题意,故选C。徐州市地处三省交界地区,其工程机械产业具有60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已成为中国工程机械产值最高和产业集群规模最大的城市。淮海经济区各城市是相关省份的经济洼地,目前国家已正式规划将徐州市定位为淮海经济区核心城市。下图为淮海经济区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徐州市发展成为中国的“工程机械之都”的主要条件是(

)①本地及周边地区矿产资源丰富②水陆交通便利③农业机械化水平高④工业基础雄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5.国家将徐州市定位为淮海经济区核心城市,其主要原因是徐州市(

)A.居民消费水平高 B.产业结构合理C.交通地位突出 D.辐射带动能力强16.关于徐州市为促进经济进一步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其在淮海经济区中核心城市的作用而采取的各项措施,最为合理的是(

)A.加强科技研发,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B.加强区域产业分工,继续提升工程机械产业的影响力C.大力发展金融、国际贸易等第三产业,促进产业升级D.搬迁本地的工程机械企业,兴建高新技术产业【答案】14.C

15.D

16.B【解析】14.工程机械产业需要大量的矿产资源,徐州市及周边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据图可知,徐州市及周边地区水陆交通便利;徐州位置优越,工业发展较早,工业基础雄厚;因此发展成为中国的“工程机械之都”。①②④正确。徐州市发展成为中国的“工程机械之都”利于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③不是条件而是结果。C正确。故选C。15.据淮海经济区简图判断,徐州位于淮海经济区中心位置,城市等级高,辐射带动能力强,因此国家将徐州市定位为淮海经济区核心城市,D正确。居民消费水平高、产业结构合理、交通地位突出不是徐州市最突出的优势,不是定位为淮海经济区核心城市的主要因素,ABC错误。故选D。16.为促进经济进一步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其在淮海经济区中核心城市的作用,徐州市应该加强区域产业分工,相互协作,继续提升工程机械产业的影响力,辐射带到其他地区,B正确。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是最明显的措施,A错误。“大力发展金融、国际贸易等第三产业,促进产业升级”、“搬迁本地的工程机械企业,兴建高新技术产业”没有发挥其“工程机械之都”的优势,CD错误。故选B。二、综合题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05年前,某大型汽车制造企业的整车厂和零部件厂大多集中在上海,此后逐渐向周边城市扩散,有四大整车厂和90%以上的零部件厂分布在长三角城市群,并形成了完整的供应链体系。材料二为推动区域一体化,江苏省组织引领苏南苏北对口共建优质、绿色产业园区。共建以来,园区引入高素质管理与技术人才,促进人口就业,推动当地GDP快速增长。材料三图为“2018年某大型汽车制造企业主要零部件厂在长三角城市群分布示意图”。(1)分析该大型汽车制造企业主要零部件厂的分布格局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2)简述该大型汽车制造企业向外扩展形成的供应链体系对苏南苏北共建产业园的启示。【答案】(1)分布格局: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城市群,整车厂附近;原因:有利于加强生产协作和技术交流;降低物流成本;快速响应市场。(2)启示:明确园区的主导产业,以此为核心大力引进主导产业中的龙头企业;引入低能耗,能排放,高增长产业;有针对性地引进与之相关联、相配套的项目,提高产业的集聚度;重视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的综合引进。【分析】本题以长三角区域汽车产业扩散为背景情境,考查工业区位因素,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和产业园区的发展方向。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识水平、综合思维能力、地理实践力以及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1)读图可知,该大型汽车制造企业主要零部件厂在上海市分布有81家,在苏州分布有10家;在南京分布有8家,在镇江分布有7家,在宁波分布有10家,在常州分布有5家,在杭州分布有4家,在台州分布有4家,在泰州分布有3家,无锡、芜湖、安庆分布有2家,扬州、南通、嘉兴、铜陵、宜城各分布有1家。整车厂主要分布在上海市、宁波市、南京市、扬州市。由得此得,大型汽车制造企业主要零部件厂的分布格局是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城市群,整车厂附近多。形成原因是大型汽车制造企业零部件厂与整车厂之间有生产协作关系,彼此靠近分布,有利于加强生产协作和技术交流;降低物流成本;快速响应市场。(2)根据材料“某大型汽车制造企业的整车厂和零部件厂大多集中在上海,此后逐渐向周边城市扩散”可知,在大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下,承接大城市产业扩散所建的产业园要注意明确园区的主导产业,以此为核心大力引进主导产业中的龙头企业,加强与主导产业区域的协作关系。由材料“共建优质、绿色产业园区”可知,要注意引入引入低能耗,能排放,高增长产业。由材料“园区引入高素质管理与技术人才,促进人口就业”可知,要有针对性地引进与之相关联、相配套的项目,提高产业的集聚度,增加就业岗位,促进人口就业,同时重视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的综合引进,推动园区向高质量方向发展。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新能源电动汽车是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产业,人才、技术、资金缺一不可。上海新能源汽车正在集体经历一场制造业的“长三角之旅”:设计方案从上海出发,绕长江三角洲一圈,最终以整车的全新面貌回到消费者的眼前。具体来说,上海新能源汽车企业,总部、研发中心设在上海,生产基地都放在了江苏、浙江、安徽等长江三角洲其他地区。下图示意长江三角洲一市三省。(1)简述新能源汽车将总部、研发中心设在上海的原因。(2)分别指出江苏和安徽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的区位优势。(3)分析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辐射作用。【答案】(1)上海高校、科研院所集中,科研实力雄厚,人才密集;上海拥有大量的金融机构,经济实力雄厚;上海的创新能力和服务业发展水平优势明显。(2)江苏的先进制造业密集,工业基础好;安徽土地价格低,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3)上海向周边地区释放大量物流、资金流和技术流;上海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其他城市通过共享基础设施、创新治理模式,推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共同发展。【分析】本题以长江三角洲一市三省图及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为材料,涉及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发展对区域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科综合素养。(1)从材料可知新能源电动汽车是技术密集型产业,新能源汽车将研发基地设在上海,因上海经济发达,高校科研院所众多,人才较为密集,科研实力更为雄厚;材料可知新能源电动汽车是资金密集型产业,新能源汽车将总部设在上海,因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地带,其经济实力雄厚,金融业较为发达,拥有大量的金融机构,其资金较为充足;同时上海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其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优势地位。(2)从材料可知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基地放在了江苏、浙江、安徽等地。江苏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其经济较为发达,相关制造业较为密集,产业协作条件好,工业发展历史较为悠久,工业基础较好;安徽处于内陆地区,历史上工业发展较为落后,与上海等地相比其土地资源更为充足,地租价格更低,同时由于其经济发展较慢,其劳动力更为丰富且廉价。(3)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中心,其经济高度发达,同时高校众多,人才优势较为明显;位于东部沿海的中间地带,同时也位于长江入海口处,其交通地理位置也较为优越;通过上海可向周边地区提供资金、技术及交通物流的支持,起到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完善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快速的交通物流体系的建设,使得上海与周边长三角城市群之间快速联动,共享其基础设施;同时上海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其城市化问题出现的较早,城市的治理方法和措施相对较多,其创新的城市管理经验可带动长三角城市群共同发展。19.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江苏制造业发展历史悠久,上海作为长三角的龙头,对苏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随着上海大量技术工人(时称“星期日工程师”)节假日来到苏南,当地抓住机遇并走出了以乡镇企业发展制造业的新路径。近年来,以苏州为代表的苏南地区,与上海建立了愈发紧密的经济协作关系,“苏沪同城化”已成为苏州政府常提及的理念。目前,江苏小镇制造业十分发达,几乎每个镇都有自己的特色制造产业,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多数制造业仍依靠低成本进行发展。下图示意江苏代表性制造业小镇的空间分布。(1)指出“星期日工程师”为苏南乡镇企业的发展做出的贡献。(2)说明扬州、南通乡镇企业较少的原因。(3)分析沪苏同城化的地理背景。(4)指出目前苏南小镇制造业面临的困境并提出解决措施。【答案】(1)为苏南乡镇企业吊期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经验。(2)扬州、南通位于长江以北,80年代交通条件差,上海技术工人往来不便;受长江阻隔,也不利于接受上海产业转移。导致乡镇企业发展初期数址较少。(3)随养上海经济的发展。面临土地资源紧缺的问题;上海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低端制造业们向外转移的需求;苏州距离上海近,交通联系方便;苏州制造业基础好,有利于承接上海产业转移;苏州和上海同属于吴语区,具有相近的文化和生活习惯。(4)困境:苏南小镇制造业多生产简单加工。技术含最低、附加值低的低端产品;随着苏南经济发展,地租及劳动力成本增加;受高新技术产品冲击,产品竞争力下降;传统制造业能耗高,污染重。措施:加强产品研发设计,提高产品竞争力;创新销售策略,引领市场导向;加强技术创新,降低能耗,减轻污染。【分析】本题以江苏省乡镇企业及其发展为背景材料,考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相关知识,学科素养方面注重考查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1)根据材料“20世纪70年代,随着上海大量技术工人(时称“星期日工程师”)节假日来到苏南”可以推测,上海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的代表性城市,具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发达的市场信息,故“星期日工程师”为苏南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经验。(2)据图可知,扬州、南通等城市位于长江以北地区,由于上世纪80年代交通等基础设施不完善以及长江阻隔等原因,作为“星期日工程师”上海技术工人往来不便,扬州、南通等城市企业受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小,也不利于这些城市承接上海的产业转移,故扬州、南通等乡镇企业较少。(3)据图可知,苏州距离上海较近,交通联系和人员往来较为方便;上海市经济发达,但土地资源有限,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因此沪苏同城化很有必要;上海发展历史悠久,经济高度发达,面临产业升级需求,低端产业需要向外转移;苏州由于距离上海较近,且苏州制造业基础较好,可承接上海市产业转移;上海和苏州空间距离较近,生活习惯、风俗习惯、语言习惯等地理相似度较高。(4)根据材料“目前,江苏小镇制造业十分发达,几乎每个镇都有自己的特色制造产业,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多数制造业仍依靠低成本进行发展”可以推测,苏南小镇制造业所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土地租金上涨,劳动力价格上涨,以及现代产业的冲击,使得苏南小镇制造业所生产的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由于苏南小镇企业建设较早,当前面临机器设备老化,能耗较高,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根据苏南小镇制造业面临的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市场竞争力下降、能耗高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针对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市场竞争力下降等问题,可加强产品研发设计,提高产品竞争力,创新销售策略,引领市场导向;针对能耗高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可加强技术创新,加大科技投入,降低能耗,减轻环境污染。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形成城市——城市群——都市圈的层级结构,与城市群一体化相比,都市圈更接近于同城化联系的通勤生活圈。作为全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长三角共有六大都市圈,分别是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和宁波都市圈。材料二:南京都市圈包括南京、镇江、扬州、淮安、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等,八个城市产业各有亮点,互补性强,既有以智能电网、软件信息、集成电路等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又有大规模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等。材料三:下图为长三角都市圈区域图和都市圈中心城市产业结构图。(1)写出苏锡常都市圈相对于其他都市圈的差异。(2)简述上海市产业结构相对于其他中心城市差异,并分析原因。(3)从产业协调发展角度分析,分析南京都市圈中的南京、马鞍山、淮安三城市的产业发展方向【答案】(1)没有明确的中心城市;绝大部分融入上海都市圈;范围较小、通勤距离短;GDP产值较大。(2)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高;第一、二产业明显偏低;上海作为中心城市,拥有高度发达的现代服务业;上海与周边城市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上海以研发设计、营销为主;周边城市接受了上海制造业的溢出和转移,周边城市以制造业为主。(3)南京:以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为主,智能电网、软件信息、集成电路等产业为主;马鞍山:以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为主;淮安: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分析】该题以长三角城市圈的区域图以及产业结构图信息为材料,设置了3个小题,涉及了城市间协同发展的特征与措施等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和区域认知能力。(1)根据长三角都市圈区域图可知,苏锡常都市圈相对其他都市圈来说,都市圈范围更小,通勤距离更短,更接近同城化联系的通勤生活圈;几乎被上海都市圈覆盖,GDP产值为4.6万亿,产值较高;且与南京、上海、杭州等都市圈相比,苏锡常都市圈内包含了苏州、无锡、常州三个城市,没有明显的核心城市,城市间经济发展差异较小。(2)由都市圈中心城市产业结构图可知,上海市产业结构相对于其他中心城市,第三产业占比最高,第一、第二产业占比较低。原因:上海市经济发达,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现代服务业发达;第二产业中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利用当地发达的科技水平和广阔的市场,多以研发设计、营销部门为主,其大部分制造业产业转移到周边城市,因此上海市第二产业相对占比较低,但与周边城市之间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利于整个都市圈的协同发展。(3)南京经济水平高,科技发达,应该以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为主,如智能电网、软件信息、集成电路等产业为主;而马鞍山经济基础相对较好,前期资本积累多,应该以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为主;淮安相对经济落后,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应该以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为主。2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域空间里,以区域网络化组织为纽带,由若干个密集分布的不同等级的城市及其腹地通过空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城市---区域系统。关中平原城市群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大部分城市第二产业比重高,以传统工业为主。2020年该区域的人均GDP约5万元,不足长三角城市群的一半。材料二:下图为“关中平原城市群示意图”和“2020年关中平原城市群各城市人口、城市化水平和人均GDP统计图”。(1)简述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的有利条件。(2)指出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面临的困难。(3)该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为____市,应如何发挥其大都市辐射作用带动区域发展____?【答案】(1)关中平原城市群地处中国内陆中心,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是西部地区面向东中部地区的重要门户,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战略地位(地理位置重要);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基础较好(发展历史悠久),发展潜力较大;区域内部和对外交通便利。(2)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城市化水平低,城市规模小;等级不合理。(3)

西安

加快发展,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加强与区域内城市的联系(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人才、资金、技术的转移和流动,带动区域内城市共同发展。【分析】本大题以关中平原城市群示意图和2020年关中平原城市群各城市人口、城市化水平和人均GDP统计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城市区位条件、区域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方向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图文信息获取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学科素养。(1)由图可知,关中平原城市群地处中国内陆中心,是我国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和必经之路,是西部地区面向东中部地区的重要门户,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战略地位,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由材料“关中平原城市群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可知,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好,发展基础好,发展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