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语文作文辅导讲解4-审题立意和补题_第1页
2025年中考语文作文辅导讲解4-审题立意和补题_第2页
2025年中考语文作文辅导讲解4-审题立意和补题_第3页
2025年中考语文作文辅导讲解4-审题立意和补题_第4页
2025年中考语文作文辅导讲解4-审题立意和补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材料作文

——审题和拟题

初中系统作文目录CONTENTS01材料作文的类型02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04能力训练03材料作文的拟题方法导入

提供阅读材料,让学生根据材料及有关要求写作,这种命题形式通常称为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01材料作文的类型(1)叙事型材料:材料本身由故事、寓言等叙事内容构成。如: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就算满身伤痕也不曾后悔,无人喝彩,依然在期待、雨后的彩虹,它是那样的精彩。”现场播放的音乐,描摹着北京冬奥会上拿到了中国第一枚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金牌的徐梦桃的圆梦之路。这一枚金牌,徐梦桃等了16年!三届冬奥会无缘金牌,除了无尽的失败,还有一路走来的累累伤痕,31岁的她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历经4次大手术、半月板切除近70%,终于抵达了“想了上千次”的梦想之巅,折服众人的是她耀眼的成绩、高超的技巧,更是她超越自我、挑战极限、攻坚克难的坚强、执着和勇气。要求:①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学校、姓名;②抒发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字数在600字左右;④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2)议论抒情型材料。材料本身是一段议论或抒情语段,从不同角度对某一话题阐述看法。如:阅读下面的小诗,完成习作。秤和砣不可分离,轮和轴必须相连。舵加桨扬帆千里,天和地人在中间。这首小诗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不允许写诗歌,其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使用试卷“阅读与理解”中的阅读材料作为作文素材。(3)嫁接型材料。这是材料与话题的组合。就一份叙事或阐理的材料,衍生出某个话题,要求结合材料,围绕话题写作。如:阅读下面材料,请按要求写作。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远方,想要抵达远方,需要走很长很长的路……初中毕业后,你将要开启新的生活,融入新的环境,踏上新的成长旅程,去追寻属于自己的远方。上面材料中“远方”一词,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也可以发表议论;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文中不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④不要抄袭,不得套作;⑤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02材料作文的审题(1)提炼中心法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例如: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1)提炼中心法分析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中心意思: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据此,学生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2)抓关键词句法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2)抓关键词句法例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小草的坚韧;“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竹子的坚韧。坚韧的精神,不仅在于“坚毅、勇敢”,更强调“韧性、韧劲”。生命需要韧劲。有韧劲的人,无论身处怎样的困境,都能坚定信心,坦然面对,勇敢前行;没有韧劲的人,遇到困难时,往往灰心气馁,畏缩不前,一事难成。同学们,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和感受呢?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2)抓关键词句法分析作文材料,抓住关键词、关键句。所给材料中由小草、竹子的坚韧,谈到人面对困难也需要韧性、韧劲。所以本文写作中心在于“韧性、韧劲”。“韧性、韧劲”的意思是不改变不动摇,始终如一,也就是在写作过程中要突出坚持、勇毅的力量,让写作对象从一而终,收获成果,同时对读者有启发,产生强大动力战胜自我。(3)明确褒贬法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审题时学生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例如:一个面包师长期从他的邻居——一个农民那儿购买黄油。有一天,他竟然发现黄油的分量不足。以后,他定期称量,每回都是这样。于是,面包师把农民告到了法官那里。农民在法官面前辩解说:“面包师向我购买黄油的同时,我也一直从他那里购买同样重量的面包,并且以他的面包作为称黄油的砝码。如果我的砝码不准,那不是我的过错,而是他的过错。”面包师听后哑口无言了。(3)明确褒贬法这则材料中,有一句话暗示了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它是“面包师听后哑口无言了”。“哑口无言”是贬义词,暗示了命题者对面包师的行为持否定态度。据此,考生可以立意为——做人要诚信,如果心怀不轨,居心叵测,自己也必将被背叛和欺骗。(4)由物及人寓言或则故事型的材料,我们都要分析材料中写了什么事,从而会告诉人们什么道理。例如:美国阿拉斯加州涅利斯自然保护区内,曾发生过引狼逐鹿的故事。原先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把当地的狼消灭了,于是,鹿没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十几年后,鹿群由四百只发展到四万只。然而鹿的体态愚笨,失去了昔日的灵秀。植物也因鹿的迅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了。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于是人们再次把狼请进来,鹿只有奋力奔跑了,保护区恢复了昔日的勃勃生机。(4)由物及人从材料中看,鹿和狼的关系,鹿和周围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狼和鹿共处,相克相生,才能保证它们不失本性,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据此可立意为:生态平衡是自然界的规律,人类亦如此,自然规律不可违。从鹿和周围自然生活环境的关系看,鹿没有了狼这样的天敌,生活太安逸、舒适,饱食终日,数量大增。人们似乎达到了保护鹿的目的,但鹿没有了天敌,也就消除了生存的压力,于是体态愚笨;后来又有了狼的介入,鹿因躲避狼的捕食而奋力奔跑,终于又恢复了生机。联系实际,我们不难想到人类的生活。如果像材料中的鹿群那样,没有生存的压力,人的意志就会消沉,精神就会空虚。可见,竞争是促进发展的重要条件。正如古人所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法如果几项材料中既有正面的又有反面的,那么在审题时,首先,就应找出正反材料之间的对立点(关联点),从正反材料的对比中得到启发,提炼观点,立意成文。或者是相同的材料提炼出不同的观点,即反弹琵琶……例如: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1)智者贵在乘时,时不可失。——司马迁(2)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众的人,而是那些善于利用每一时机去发掘开拓的人。——苏格拉底(3)我就担心丧失机会。不抓呀,看到的机会就丢掉了,时间一晃就过去了。——邓小平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5)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法有时我们会遇到组合性材料,即由几则材料组合成一组材料。这时就应该通过对每则材料的同异分析来确立文章的最佳观点。审题立意时,可将材料的内涵缩小,材料(1)的含义是:有智慧的人其可贵之处就在于他能抓住时机,懂得时机不可失。材料(2)是说善于利用时机去发掘开拓的人更有希望的成功。材料(3)是说面对机会,不抓就会丧失机会。三则材料的关键词语都是机会。因此可以围绕机会一词确定中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机会,简单地说就是好的境遇、机会。人们经常碰到机遇,而当机遇到来之时,有人能抓住机遇。有人则会错过机遇或主动放弃机遇。根据材料提示可以立意如:(1)只要抓住机遇,事情就可能成功,人生就可能出现意料不到的精彩。(2)要想抓住机遇是有条件的,要努力,有眼光,有决断、有抓住机遇的能力,因此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3)只有抓住机遇,才能有机会改变我们的人生,使自己有一个更光明的未来。(4)错过机会以后要细细咀嚼这错过的苦果,从中获取人生的教训。03材料作文的拟题方法一、材料作文拟题的要求(1)要准确鲜明:标题应紧扣材料与文章内容,文题必须切合材料的内涵,或抓住材料的中心话题。(2)要紧扣文体:标题最好能体现出一定的文体特征。(3)要简洁凝练:标题应短小精悍,简明扼要。(4)要新颖生动:标题应不落俗套,让人耳目一新,激起阅卷老师的阅读兴趣。(二)材料作文的拟题方法(1)关键词添加前后缀在材料作文中,先从材料中提炼出关键词,再添加前后缀扩充标题,拟出的题目通常就是文章的观点。例如:找到材料中的关键词,在关键词前后添加词语,形成观点,拟定题目。1.孔子:“忠告而美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意思是说忠诚地劝告他,恰当地引导他,如果不听也就罢了。不要自取其辱。2.意大利报人兼发行人朗根尼西:“不要给我忠告,让我自己去犯错误。”3.小说家歌德:“接受忠告,就是增进一个人自己的能力。”参考:忠告之道;忠告是金;忠告,适可而止;请聆听生活中的忠告吧(二)材料作文的拟题方法(3)运用修辞拟题例如:《放手——风雨后的晴空》《挫折——人生的财富》《信心——低谷暗影里的阳光》《读书是品味人生的良药》《分享是一生的财富》《天空的期盼》《在大地温暖的怀抱里》《绿叶对根的诉说》以“树”为话题——《树的“叹息”》;以“环保”为话题——《地球就诊记》等。(二)材料作文的拟题方法(3)化用术语例如:《诚信漂流记》(名著标题)《月若有情月长吟》(诗词名句)《常识——让人欢喜让人愁》(歌词名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诗词名句)《咨议善道,察纳雅言》(文章名句)《阳光总在风雨后》(歌词名句)《诚信,直叫人生死相许》(歌词名句)(二)材料作文的拟题方法(4)反弹琵琶,出其不意例如:就是从反面思考问题,“反弹琵琶”出新意。如“缺憾也是一种收获”“何必永恒”等。以上所列出的拟题方法不可能囊括所有的题目样式,重要的是考生能够从这些方法中得到一些启示,再融入自己的思考,这样就一定能拟出精彩的题目。04能力训练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来自热线88643111:越城区孙端街道的上亭路有棵香樟树,因树干大幅度弯曲,呈“歪脖子”状。“这棵行道树造成的伤害可不少,一些司机停车时,没有留意到它,结果车尾撞上‘歪脖子’,”近日,上亭路上的一些商家打来电话,希望有关部门能及时处理这棵行道树,别让车主再“中招”。记者随后采访了各方人士。在路边开店20多年、看着香樟树长大的谭师傅表示,希望移走这棵树保留车位;附近的卢师傅在树上挂了塑料袋,写了“小心停车”;街道办接到市民反映后,采取了临时警示措施并研究后续处理方案;园林专家表示,如果用扶正的方法,树木会面临死亡风险;……(《绍兴晚报·热线通》2022.5.16)任务一:以“热线通”内容为素材,结合生活体验,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篇记叙性文章。可立足现在,也可回望过去,亦可设想未来;可用树的视角,也可用谈师傅等人的视角,亦可用其它视角。任务二:这棵树的境遇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生活中有类似的现象吗?你如何看待?把你的联想与思考写成一篇议论性文章。要求:(1)任选其一写作;(2)题目自拟;(3)不少于600字;(4)不出现透露作者身份的信息。【文题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第一,审题与立意。本题有两个写作任务。任务一,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篇记叙性文章。“歪脖子”树导致停车难,不同的人持有不同的解决方案,我们可以从树的视角,也可从谈师傅等人的视角,亦可从其它视角。可立足现在,也可回望过去,亦可设想未来,写一写这棵树的命运将何去何从。第二,思路与选材。写记叙文,那么我们可以结合身边的人和事或自身的遭遇,围绕“树的遭遇”为主题来展开。例如从树的角度写作,可从树自己现在的悲惨现状,回想起树自己生活在森林时的美好过去,联系材料中人们对树的处理建议,设想树的未来结局。【范文精选(有修改)】行道树我是默默奉献,任劳任怨的清洁工——行道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每天都要吸收许多废气,再释放清新的空气供给人们。偶尔身体会很虚弱,因为在我的身下聚集很多各色垃圾,垃圾散发的阵阵恶臭时常会让我觉得呼吸急促。回想起以前,我住在那耸立挺拔的群山脚下。鸟儿在我身上筑巢,每天在我头上蹦来跳去,呼朋引伴地为我唱歌;碧绿的河水是我的镜子,我每天都会精心地梳妆打扮自己,悠闲地看着鱼儿在河水里面嬉戏玩耍。清晨,雾把山谷围绕起来,使山谷变得那样神秘,缥缈,住在这里如同人间天堂!【范文精选(有修改)】行道树轰隆隆,一阵轰鸣声响起,我看到了几辆大卡车和许多工人正将我连根扮起,我左右摇摆表示抗议,茂密的头发掉了满地,全身遍体鳞伤,任我怎样呼喊也无济于事。他们将我搬运到车上,经过路途颠簸,我被送到环境恶劣的城市来,我深情凝望着我家乡的方向。深夜里,我正在大口吸收着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甲苯、甲醛等有害物质,一道刺眼的强光让直直地照射过来,让我难以睁眼,一辆价值几百万的车以火箭般的速度朝我撞了过来,仿佛发生了一起“核爆炸”似的,阵阵钻心的疼痛犹如钱塘江大潮般向我涌来,我的身体已变得弯曲,不在挺拔!一个酒气熏天的人踉踉跄跄地走到我面前,对我拳打脚踢,破口大骂。我多想大喊:明明是你喝多了酒,撞了我,为什么要这样对我呢?我的眼前越来越模糊,慢慢地失去了知觉......【范文精选(有修改)】行道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的树干大幅度弯曲,呈“歪脖子”状,一些司机停车时,没有留意到我,结果车尾撞上我,他们不仅不反思自己,还埋怨我影响交通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