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诗词五首 饮酒(其五)》【知识精研】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学 课件(统编版)_第1页
第26课《诗词五首 饮酒(其五)》【知识精研】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学 课件(统编版)_第2页
第26课《诗词五首 饮酒(其五)》【知识精研】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学 课件(统编版)_第3页
第26课《诗词五首 饮酒(其五)》【知识精研】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学 课件(统编版)_第4页
第26课《诗词五首 饮酒(其五)》【知识精研】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学 课件(统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陶渊明(其五)饮酒

【陶渊明】字元亮,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杰出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和山水诗的鼻祖——南朝宋的谢灵运合称“陶谢”。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陶渊明诗文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清高耿介,洒脱恬淡。影响了几代文人的思想和创作。作品有《饮酒》《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等。陶渊明作品共传世诗125首,文12篇,被后人编为《陶渊明集》。作者简介陶渊明生平28岁前,年少居家,饱读诗书,有过“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29岁入仕,痛感世道的险恶,人生的艰辛,又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在“出仕”“入仕”间徘徊。41岁弃官归隐,长归园田,不再出仕,创作了许多反映田园生活的诗文。早年生活仕宦生涯隐居生活作者简介不为五斗米折腰公元405年秋,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到任八十一天时,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闻名远近,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否则栽赃陷害。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意思是我怎能为了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勤。)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县。饮酒(其五)陶渊明语气舒缓从容

,声音悠长绵远初步感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建造房舍。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读懂诗意诗意:我在喧嚣扰攘的尘世中建造房舍,却听不到车马往来的喧闹。要问我为什么能够做到这样呢?只要内心远离尘俗,自然就觉得所住的地方偏远僻静了。如此,这样喧嚣扰攘的尘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意:在东边的篱笆下采摘菊花,闲适淡泊中,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山间的云气在傍晚时更加美好,飞鸟成群结队相伴归巢。这里面有(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分辨清楚,却已忘了怎样表达。闲适淡泊的样子读懂诗意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山间的云气傍晚共同、相伴分辨诗歌内容与题目《饮酒》无关,为什么题目叫“饮酒”?《饮酒》序文:余闲居寡欢,兼秋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这组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借“饮酒”,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表达对世事人生的感慨。因这组诗为“既醉之后”所作,故以“饮酒”为题。诗歌鉴赏

译文:我闲住时郁郁寡欢,加之秋天来临,长夜漫漫。偶然得到名酒,于是我每一个晚上都饮酒。看着影子独自把酒喝完,不一会就醉了。醉酒之后,就写上几句诗,自娱自乐。于是写好的书稿日益增加。这些文辞语无伦次。姑且让老朋友记下,仅用来欢笑罢了。1.作者既然“结庐在人境”,为什么可以“而无车马喧”

这里的"车马",意指达官贵人的高车骏马,代表官场烦琐的应酬和功利性极强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名利的官场同僚,看淡了功名利禄,远离了官场纷争。心远地自偏诗歌鉴赏反映了诗人超尘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2.心远与地偏是什么关系?这里揭示一个怎样的人生哲理?

“心远”与“地偏”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环境之间的关系。这句包含着精辟的人生哲理,它告诉我们,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净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只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改变客观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到处都可以找到生活的乐趣。诗歌鉴赏3.从炼字的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悠然”意为闲适淡泊的样子,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见”是无意间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诗人在东篱下采摘菊花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说明诗人所见所感,并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诗歌鉴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人说可将该句改为“采花东篱下,悠然望南山”,你觉得如何?此句不可更改。“菊”:高洁坚贞的象征。菊花在百花凋零的秋季,傲霜而开,与世无争,遗世独立。“人淡如菊”,菊之淡泊,也与渊明的人生追求一致。“见”:采菊之时,无意抬头,南山映入眼帘,“见”字写出了一种无意得之、悠然忘我的心境,与全诗营造的悠闲淡然的氛围相吻合;而“望”字更有目的性,是有意为之,破坏了诗歌自然而然、浑然天成的意境。苏轼:“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诗歌鉴赏4.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并思考本句所运用的写作手法。夕阳将要落山,在金黄的余晖下,山间云气升腾,显得非常美丽,忙碌了一天的鸟儿们也呼朋引伴、成群结队地飞回巢穴。借景抒情,借飞鸟相伴飞返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归返自然、与山林为伍的意趣。诗歌鉴赏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陶渊明《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陶渊明《乞食》饥寒交迫,贫困潦倒链接材料

二十九岁,为江州祭酒,由于不屑于低声下气地逢迎上司,不久就辞去职务,回到他的故里。

三十五岁,仕荆江二州刺史桓玄参军,后恰逢母亲孟氏去世,请辞回家乡居丧。

四十岁,任刘裕参军,发现了刘裕的伪善面目,同年愤然辞官。

四十一岁,改投建威将军刘敬宣参军。参军一职是为刘敬宣递交辞职信,任务结束后黯然回乡。8月在叔叔的引荐下做了彭泽县令,因为忍受不了督邮刘云的索贿,愤然辞官归隐,不再出仕。

比起肉体的痛苦(穷困、饥饿、寒冷),他更注重精神的追求,他只想要自由自在的生活。他认为人生不应该为功名利禄所累,不应该在污浊的现实前迷失自我,而应坚守初心,回归自然,安贫乐道,便能收获心灵的富足。

诗人为什么宁愿饿肚子,也要辞官归隐,甚至依然“悠然”?链接材料

“真意”即自然之趣,既表现为山水田园的具体“自然”,也是诗人主观精神的抽象“自然”,指能够悠闲自在地生活,不在尘世中迷失自我的人生追求。5.诗中哪一句最能表达他此刻忘却尘俗、沉醉自得的心情?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6.“此中有真意”中的“真意”指什么?谈谈你的理解。诗歌鉴赏7.你认为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思想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消极意义:但是,要改造社会,要清除污秽,不能单靠“归隐”与“独善”,应该兼济天下,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从这点来说,陶渊明的退隐思想也有其消极的一面。人物形象:超凡脱俗、悠然自得、心志高远、闲适豁达积极意义:弃官归隐,洁身自好,独善其身,在当时来说,是对黑暗官场的一种反叛,因此,有其积极意义。诗歌鉴赏作者通过描写优美的田园风光与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弃、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决心归隐自洁、超凡脱俗的人生追求。主旨归纳拓展阅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