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苏科新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苏科新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苏科新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苏科新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苏科新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苏科新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28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说法正确的是A.体液免疫中淋巴因子不起作用,细胞免疫中吞噬细胞不起作用B.体液免疫中有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中同样有B细胞参与C.结核杆菌为胞内寄生菌,机体依赖体液免疫使之失去藏身之所D.将流感病毒从体内清除,既需要细胞免疫,也需要体液免疫,还需要非特异性免疫2、我国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植物在不同季节呈现出不同的生活状态。在此过程中,也少不了植物激素的调节作用。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春天新芽萌发,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的含量都会上升,叶片自由水含量也会增加B.某些植物冬季休眠抵御低温,在此过程中赤霉素和脱落酸含量增加C.冬季常绿植物叶片不会脱落,但是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其生长素合成与分泌减少D.植物生长具有周期性,这是通过多种植物激素的共同调节实现的3、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叙述正确的是()A.机体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应答反应活动叫反射B.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节、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C.吮吸反射属于条件反射D.排便、排尿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4、下列与免疫调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接触花粉后引起的荨麻疹属于自身免疫病B.注射青霉素引起的过敏反应是免疫功能过弱造成的C.机体产生的抗体和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可致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病D.人体感染HIV后,体内T细胞数量就会立即出现剧烈下降趋势5、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代谢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因此内环境稳态对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B.当血浆渗透压维持在770kPa,pH维持在7.35~7.45、温度维持在37℃时即可认为内环境处于稳态C.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的管壁细胞生活在完全不同的细胞外液中D.组织细胞从环境中获取氧气和营养物质不仅需要内环境,还需要各器官、系统的配合6、已知赤霉素(GA)能诱导合成a-淀粉酶,促进种子萌发,而脱落酸(ABA)能抑制种子萌发。某研究小组利用GA、ABA和6-甲基嘌呤(mRNA合成抑制剂)对某种植物的种子进行处理,设计了甲(喷施GA和蒸馏水)、乙(喷施GA和6-甲基嘌呤)、丙(喷施GA和ABA)三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严格控制无关变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组喷施一定量的蒸馏水,目的是控制无关变量B.ABA与GA在诱导合成α-淀粉酶方面具有抗衡作用C.该实验证明6-甲基嘌呤抑制了与GA合成相关基因的转录D.该植物种子的萌发既受基因的调控,也受激素的调节7、下列关于“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的因变量是生根的数量或长度.枝条的处理时间属于无关变量B.用浸泡法长时间处理插条时应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C.进行正式实验之前要先做预实验,其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D.预实验和正式实验都必须设置空白对照组以保证实验的严谨性8、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食物的消化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与无机盐离子有关,与蛋白质的含量无关C.图中①~⑥过程需要消化、循环、呼吸、泌尿等系统的参与才能完成D.免疫系统是机体的防御系统,对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没有重要作用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9、人体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B.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C.内环境中血浆和淋巴的成分比较相似D.神经递质可经组织液运输后发挥作用10、下列因素能够使人体垂体分泌活动加强的是()A.环境温度突然降低B.甲状腺激素偏高C.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D.血糖浓度偏低11、如图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表示细胞内液,约占体液的2/3B.甲渗入乙中的量多于渗入丙中的量C.淋巴细胞可以存在于丙中,也可以存在于乙中D.丁中的O2浓度比甲中的高12、宋代著作《种艺必用》有如下记载:“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晒干,筛过,以小便浸之。又晒干,筛过,再浸之。又晒又浸,凡十余次。以泥封枝条则根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又晒又浸,凡十余次”说明该物质的含量较少B.“泥封枝条则根生”说明小便中含有某物质具有促进枝条生根的作用C.“凡十余次”说明该物质越多促进生根的效果越好D.尿液中含生长素很少,因为大部分生长素在人体内被蛋白酶催化分解13、甲状腺激素是人体的重要激素,寒冷中人体通过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体温,还通过负反馈调节,确保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不会过多。人们为证明促甲状腺激素(TSH)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进行了下面的实验:①将生理状态相同的大鼠平均分为A、B两组,测定两组大鼠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的含量。②将A组大鼠的甲状腺切除,B组手术但不切除甲状腺。③向A、B两组大鼠注射等量的一定浓度的TSH溶液,饲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A、B两组大鼠血液中TRH的含量。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B组进行手术的目的是排除手术损伤对实验结果的干扰B.该实验的结果是A组TRH不减少、B组TRH减少C.向A组注射甲状腺激素可导致其TRH分泌减少D.甲状腺激素分泌量过多时,其可被血液定向运输至下丘脑发挥作用,使TRH下降14、(多选)人体血浆渗透压可分为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胶体渗透压和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晶体渗透压。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血浆的晶体渗透压大于组织液或淋巴液的晶体渗透压B.肝腹水患者可通过静脉注入血浆蛋白来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C.葡萄糖、胰岛素、细胞因子和Na+等都参与血浆渗透压的形成D.人体内环境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的基础或前提15、有研究表明“渐冻症”是由于运动神经元合成了某种毒蛋白,阻碍了轴突内营养物质的流动。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制作前驱细胞,移植给渐冻症实验鼠,能延长其寿命。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A.由iPS细胞分化形成的多种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B.神经冲动在神经元轴突上的传导是双向的C.运动神经元轴突营养物质流动受阻,影响K+、Na+离子转运D.植入神经干细胞,恢复受损的运动功能,也许会在一定程度上使“渐冻症”病情改善16、研究发现;单独培养的大鼠神经元能形成自突触,如图甲所示。用电极刺激这些自突触神经元的树突可引起兴奋,其电位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B.神经元维持-68mV膜电位时,膜内的K+浓度比膜外的低C.乙图电位变化出现第一个峰值的原因是刺激直接引发的Na+内流D.乙图电位变化出现第二个峰值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引发的Na+内流17、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能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并使机体产生饱胀感,但其在血浆中极易被DPP-4酶水解。科研人员对GLP-1的部分氨基酸进行改造后研制出药物索马鲁肽,其作用效果与GLP-1相似但药效持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GLP-1分泌不足可能导致机体出现高血糖症状B.索马鲁肽药效持久,可能与改造后不易被DPP-4酶水解有关C.索马鲁肽可以治疗胰岛B细胞破坏引起的I型糖尿病D.饱胀感产生于大脑皮层,属于条件反射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8、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_______;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_______和_______,这两道防线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_______;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_______和_______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起作用,因此属于_______。19、在探究实验中的自变量为_______,无关变量有处理溶剂剂量,温度,光照等。20、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请据以下人体缩手反射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由__________________个神经元组成,图中a、b、c、d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____,d是__________________。21、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受_______的调节,反过来,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又会影响神经系统的_______。正是这两种调节方式的协调,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内环境的稳态才得以维持。22、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_____________活动的进行,内环境的各成________和_______在不断发生变化。正常机体通过______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________状态叫稳态。23、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躯体运动受_________以及_______、脊髓等的共同调控,_______是机体运动的低级中枢,__________是高级中枢,_______等连接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共1题,共6分)24、研究表明;脂肪组织中产生一种功能类似胰岛素的分子FGF1,这种分子也能快速有效地调节血糖含量。不仅如此,它还能降低胰岛素抵抗患者的血糖水平。这一发现为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受体敏感性降低)或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替代性治疗渠道。FGF1抑制脂肪分解的机理如图所示。

(1)血糖的平衡还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调节血糖平衡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

(2)人体产生胰岛素调节血糖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分析,FGF1能够降低血糖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对FGF1降血糖的机理提出了以下两种假说:①FGF1通过提升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但不能直接降低血糖水平;②FGF1自身具有降低血糖水平的作用。请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及用具;补充实验设计探究FGF1降低血糖浓度的原理,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材料及用具:生理状况相同且敲除胰岛素基因和FGF1基因的模型小鼠若干只;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FGF1溶液、胰岛素溶液、注射器、血糖浓度检测仪。

实验步骤:①选取生理状况相同且敲除胰岛素基因和FGF1基因的模型小鼠若干只;随机均分为A;B、C、D共4组。给每组小鼠注射一定量的葡萄糖溶液,一段时间后检测小鼠血糖浓度。

②分别对于四组小鼠进行以下处理,请补充D组实验设计:。A组4mL生理盐水B组2mL胰岛素溶液+2mL生理盐水C组2mLFGFl溶液+2mL生理盐水D组_________

③检测检测每组小鼠的血糖浓度并计算平均值。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以类似“AB>C>D”的形式及“>、<;=”表示结果)

①若______________;说明FGF1通过提升胰岛素受体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但不能直接降低血糖水平。

②若______________,说明FGF1自身具有降低血糖水平的作用。(假设等体积FGF1与胰岛素作用效果相同)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4题,共32分)25、病毒同所有的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的能力,是一种体积微小,结构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有高度的寄生性,完全依赖宿主细胞的能量和代谢系统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离开宿主细胞,它只是一个大的化学分子,停止活动。回答下列有关病毒的问题:

(1)乙型肝炎病毒简称乙肝病毒(HBV)。乙肝病毒在肝内繁殖复制。如图为乙肝病毒入侵人体细胞后;免疫细胞杀伤靶细胞的过程。

①免疫系统能消灭侵入体内的乙肝病毒,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功能。由题中信息可推知,图中的细胞毒细胞指的是__________细胞,靶细胞主要指的是__________细胞。

②穿孔素和颗粒酶相互间的协同作用,使靶细胞形成管道,细胞外的水分进入细胞内,导致靶细胞因__________(填理化性质)改变而崩解死亡,该过程属于细胞的__________(填“凋亡”或“坏死”)。

(2)登革热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有起病急,骤发热等症状。如图为登革热病毒的致病机理。

登革热病毒感染会使人体产生不同的抗体,说明登革热病毒表面存在不同的______________当辅助性T细胞活性下降时,会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下降,其主要原因是物质甲分泌量少,影响__________________。26、下面左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图;下面右图为人体某组织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中虚线内物质构成的环境称为______,其中A代表______。

(2)填写左图中D、E系统的名称:D__________;E__________。

(3)当人接触过敏原会出现局部组织水肿现象,请从渗透压变化角度解释出现水肿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4)如果右图为肺泡细胞及其周围的毛细血管,则A端红细胞中的O2____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B端。

(5)如果右图为肌肉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则B端与A端液体相比较,明显减少的物质有__________,明显增加的物质有________。27、阅读神经调节的相关材料;回答以下的两个小题:

(1)在神经细胞与骨骼肌细胞之间存在类似突触的神经-肌肉接头。研究发现,肌细胞外钙离子会对钠离子内流产生竞争性抑制,称为膜屏障作用,因此钙离子浓度会影响肌细胞的兴奋性。兴奋在传递过程中,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经突触间隙与肌细胞膜上的____结合,引发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通过通道蛋白以易化扩散的运输方式进入细胞,引起肌细胞兴奋产生收缩效应。而血钙过低常常引发肌肉痉挛,根据题目信息,解释其原因:____;从而增强了肌细胞的兴奋性,使其持续兴奋引发肌肉痉挛。

(2)河豚是一种美味的食材;但其体内含有的河豚毒素是一种剧毒的神经毒素,若烹饪不当会引发中毒。河豚毒素能特异性地抑制钠离子通道,从而减小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峰值,且作用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但河豚毒素对钾离子通道无直接影响,因此对静息电位基本无影响。

①河豚毒素中毒后,可能会引发患者____(肌肉痉挛/肌无力),随着时间延长,症状会逐渐____(增强/消退)。

②为验证河豚毒素的作用机理,用适宜浓度的河豚毒素处理蛙的神经纤维,分别用微电极刺激处理前后的神经纤维,并测得电位变化。下图已画出处理之前的蛙神经纤维电位变化曲线,请补充处理之后的电位变化曲线。____

③临床上,根据河豚毒素的作用机理,在经过提纯、减毒等处理之后,可以用作镇痛药物,试分析这样做的依据____,阻止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使兴奋无法传入____产生痛觉,实现镇痛效果。28、2020年,一场由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截止到北京时间6月12日,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750万,累计死亡病例超42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其病原体是一种先前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即2019新型冠状病毒。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英文名称为CoronaVirusDisease2019(COVID-19)。新冠肺炎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下面为该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的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病毒进入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病毒需先与宿主细胞上的________结合。

(2)假定病毒基因组+RNA含有7500个碱基,其中A和U占碱基总数的40%。病毒基因组+RNA为模板合成一条子代+RNA的过程共需要碱基G和C________________个。

(3)图中+RNA有三方面的功能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关于COVID-19病毒的说法错误的有________________。

A.COVID-19的遗传物质是RNA;其复制方式和所需要的酶和HIV病毒一致。

B.COVID-19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遵循中心法则;去除病毒外壳蛋白需要宿主的溶酶体。

C.COVID-19无细胞结构;因其结构最简单所以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D.可用含有放射性标记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COVID-19用于研究病毒的代谢。

E.COVID-19进入细胞与膜的结构特点有关;此过程需要消耗宿主细胞的能量。

(5)利用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技术,可以检测病毒抗原蛋白表达量,原理如下图所示。检测之前,将“目的蛋白”的特异性抗体固定在支持物上,待测样本中的抗原和酶标记抗原竞争结合固相抗体,标记抗原的酶可催化颜色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

A.检测过程中待测抗原和酶标记抗原均可以和固相抗体结合。

B.需设置仅有酶标记抗原或者仅有待测抗原的两组对照。

C.实验组和对照组加入底物的量及显色时间必须一致。

D.反应体系中蓝色越深说明待测样品抗原蛋白含量越高。

(6)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制备出疫苗后;还需用实验动物检测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

①实验原理:通过接种疫苗,灭活病毒进入实验动物体内可刺激B细胞,使之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并产生相应的________________;当________________病毒再次入侵时,机体能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过程:将健康的实验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多个实验组;每组若干只动物。

对照组的处理: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一段时间后再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组的处理:接种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

为确定该疫苗的有效浓度,不同实验组动物需接种________________的疫苗。

③分析实验结果: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的发病率、存活率。若该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则实验组比对照组发病率________________,存活率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关键是掌握相关知识。

【详解】

体液免疫中淋巴因子作用与B细胞,促进B细胞出增殖分化,细胞免疫中吞噬细胞摄取处理抗原然后呈递给T细胞,A错误;体液免疫中有T细胞参与产生淋巴因子,细胞免疫中没有B细胞参与,B错误;结核杆菌为胞内寄生菌,寄生在宿主的体细胞内,机体依赖细胞免疫裂解寄生的细胞使之失去藏身之所,C错误;流感病毒属于胞内寄生生物,体液免疫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生物的传播感染,当寄生生物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在侵入人体内环境或细胞前,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也起作用阻止其进入,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正确。2、B【分析】【分析】

促进植物生长的激素包括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脱落酸、乙烯抑制植物生长,各种植物激素共同作用,调节植物的生长的发育。

【详解】

A;春天新芽萌发;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促进芽的分化和生长,叶片自由水含量增加,代谢增强,A正确;

B;某些植物冬季休眠抵御低温;在此过程中脱落酸含量增加,赤霉素含量减少,B错误;

C;冬季常绿植物叶片不会脱落;但是酶活性较低,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其生长素合成与分泌减少,C正确;

D;植物生长具有周期性;这是环境因素作用下,通过多种植物激素的共同调节实现的,D正确。

故选B。

【点睛】3、D【分析】【分析】

1;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反射。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人体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

2;反射弧:参与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叫反射弧。反射弧是由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或接受刺激的结构)、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运动神经末梢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

3;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反射是通过反射弧实现的;如果反射弧的结构不完整就不能实现反射。

【详解】

A;反射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机体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应答反应活动也不一定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故不一定是反射,A错误;

B;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B错误;

C;婴儿的吮吸反射;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C错误;

D;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简单的,不学就会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也称为简单反射,如:膝跳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D正确。

故选D。4、C【分析】【分析】

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过敏反应具有明显的遗传易感性和个体差异。自身免疫病是指自身的免疫系统把自身组织成分当作异物进行攻击损害而引起的疾病。

【详解】

A;有人接触某些花粉引起的皮肤荨麻疹属于过敏反应;A错误;

B;注射青霉素引起的过敏反应是免疫功能过强造成的;B错误;

C;研究表明;重症肌无力患者可能是由于受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的抗体既与病毒结合也与神经递质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阻碍兴奋的传导,导致肌无力,在免疫学上此种重症肌无力属于一种自身免疫病,C正确;

D;人体感染HIV初期;免疫系统正常,会产生免疫反应,体内T细胞数量会出现上升的过程,D错误。

故选C。5、D【分析】【分析】

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不能维持时,引起人体代谢紊乱。机体内的稳态依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调节。机体或生态系统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超负荷运转稳态就会失调。

【详解】

A;细胞代谢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A错误;

B;内环境稳态除渗透压、pH、温度等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外;还包括各种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B错误;

C;毛细血管的管壁细胞生活在血浆和组织液中;毛细淋巴管的管壁细胞生活在淋巴和组织液中,C错误;

D;组织细胞从环境中获取氧气和营养物质不仅需要内环境;还需要呼吸、循环、消化等系统的配合,D正确。

故选D。6、C【分析】【分析】

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植物激素主要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和脱落酸等,它们对植物各种生命活动起着不同的调节作用。

2;生长素的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着的种子。

3;生长素的运输只能由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也叫极性运输)。

【详解】

A;甲组喷施一定量的蒸馏水;目的是控制无关变量保持相同,体现了对照实验中单一变量的原则,A正确;

B;比较甲组和乙组实验结果可知;GA促进α-淀粉酶的合成,ABA抑制α-淀粉酶的合成,所以ABA与GA在诱导合成α-淀粉酶方面具有抗衡作用,B正确;

C;6-甲基嘌呤是mRNA合成抑制剂;甲乙丙三组实验结果比较可知,6-甲基嘌呤抑制了α-淀粉酶的合成,但是6-甲基嘌呤不一定抑制了与GA合成相关基因的转录,C错误;

D;激素作为信息分子;会影响细胞的基因表达,从而起到调节作用,同时,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该植物种子的萌发既受基因的调控,也受激素的调节,D正确。

故选C。7、D【分析】【分析】

浸泡法:把插条的基部浸泡在配制好的溶液中;深约3cm,处理几小时至一天。(要求的溶液浓度较低,并且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沾蘸法:把插条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蘸一下(约5s),深约1.5cm即可。

在施用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时;要考虑温度要一致;所用的植物材料条件相同、设置重复组(即每组不能少于3个枝条)、用浸泡法时,最好是在遮荫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

【详解】

A;“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因变量是生根的数量或长度.枝条的处理时间属于无关变量,A正确;

B;浸泡法处理插条时;应在遮阴且空气湿度较高的环境中处理的目的是防止蒸发,改变生长素溶液浓度,影响实验结果,B正确;

C;预实验;可以正式实验摸索条件,避免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费,C正确;

D;在做预实验时必须要设置不含生长素的空白对照;而在做正式实验时可不设置不含生长素的空白对照,D错误。

故选D。

【点睛】8、C【分析】【分析】

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营养物质和氧气分别通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和呼吸系统进入内环境,再进入组织细胞,供组织细胞利用,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先进入内环境,然后由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等排出体外。

【详解】

A;食物在消化道内消化;消化道直接与外界相通,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与无机盐离子和蛋白质的含量均有关;B错误;

C;①是食物的消化吸收;②③是呼吸系统对气体的交换,⑤是营养物质进入组成细胞,⑥是代谢废物排放到内环境中,④是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由内环境排除体外,上述过程离不开消化、循环、呼吸、泌尿等系统的参与,C正确;

D;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免疫系统是机体的防御系统;对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D错误。

故选C。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9、A:B:D【分析】【分析】

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详解】

A;激素调节的特点之一是通过体液运输;而血浆和组织液都属于体液,因此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A正确;

B;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B正确;

C;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因此,三者中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比较相似,C错误;

D;神经递质经过突触间隙(神经细胞之间为组织液)后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D正确。

故选ABD。

【点睛】10、A:C【分析】【分析】

1、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详解】

A、环境温度突然降低,机体会通过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来合成和释放相应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在该过程中,垂体分泌活动增强,A正确;

B、甲状腺激素偏高会通过反馈抑制垂体的分泌活动,B错误;

C、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会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C正确;

D、血糖浓度偏低,会刺激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不会刺激垂体的分泌活动,D错误。

故选AC。11、B:C【分析】【分析】

人体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据图分析,图示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其中甲为组织液,乙为血浆,丙为淋巴液,丁为细胞内液。

【详解】

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乙为血浆,属于细胞外液,A错误;

B;甲为组织液;乙为血浆,丙为淋巴液,组织液渗入血浆中的量多于渗入淋巴中的量,B正确;

C;淋巴细胞可以存在于淋巴和血浆中;C正确;

D;丁为细胞内液;其氧气浓度比组织液低,D错误。

故选BC。12、C:D【分析】【分析】

1;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

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促进麦芽糖化,促进营养生长,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

3;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4;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5;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

【详解】

A;“又晒又浸;凡十余次”说明该物质的含量较少,需要多次浸之,积累总量,以达到适宜浓度,A正确;

B;“泥封枝条则根生”说明小便中含有生长素;具有促进枝条生根的作用,B正确;

C;又晒又浸;凡十余次,需要多次浸之,积累该物质总量,以达到适宜浓度,而不是说该物质越多促进生根的效果越好,C错误;

D;生长素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是有机小分子物质,不会被蛋白酶催化分解,D错误。

故选CD。

【点睛】13、A:B:C【分析】【分析】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既属于分级调节也存在反馈调节机制;A组大鼠的甲状腺切除,不能分泌甲状腺激素,注射TSH,对TRH没有影响。B组手术但不切除甲状腺,注射TSH,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抑制下丘脑的功能,TRH减少。

【详解】

A;B组手术但不切除甲状腺;目的是排除手术损伤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保证单一变量原则,A正确;

B;A组大鼠的甲状腺切除;不能分泌甲状腺激素,注射TSH,对TRH没有影响。B组手术但不切除甲状腺,注射TSH,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抑制下丘脑的功能,TRH减少,B正确;

C;向A组注射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下丘脑,可导致其TRH分泌减少,C正确;

D;激素产生后弥散进入体液;随血液运输至全身,D错误。

故选ABC。14、B:C:D【分析】【分析】

1;人体血浆渗透压可分为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胶体渗透压和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晶体渗透压。

2、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详解】

A;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高于组织液和淋巴;所以胶体渗透压大于组织液和淋巴,所以血浆的晶体渗透压小于组织液或淋巴液的晶体渗透压,A错误;

B;肝腹水患者可通过静脉注入血浆蛋白来增加血浆的渗透压;血浆渗透压增大会吸水,水分会随血液循环到肾脏变为尿液排出体外,B正确;

C、血浆中有葡萄糖、胰岛素、细胞因子和Na+等;都参与了血浆渗透压的形成,C正确;

D;人体内环境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的基础或前提;D正确。

故选BCD。15、A:B【分析】【分析】

1;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的细胞;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iPS细胞的功能类似于胚胎干细胞。

【详解】

A;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iPS细胞分化成的多种细胞中核DNA相同,A错误;

B;神经元轴突上具有突触结构;神经冲动在神经元轴突上的传导是单向的,B错误;

C、运动神经元轴突营养物质流动受阻,影响K+、Na+的跨膜运输;C正确;

D、植入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成前驱细胞,恢复受损的运动功能,也许会在一定程度上使“渐冻症”病情改善,D正确。

故选AB。16、A:C:D【分析】【分析】

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的。

【详解】

A;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A正确;

B、神经元维持-68mV膜电位时,是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K+外流是神经元静息电位的产生和维持的主要原因,此时膜内的K+浓度比膜外的高,膜内Na+的浓度比膜外低;B错误;

C、胞体受刺激后,电位变化出现第一个峰值的原因是刺激直接引发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C正确;

D、胞体受刺激后,Na+内流,使细胞膜内阳离子的浓度高于膜外侧,形成动作电位,与相邻部位形成电位差,从而形成局部电流,局部电流又刺激相近未兴奋部位发生同样的电位变化,依次将兴奋沿着神经纤维传导下去,兴奋传至轴突侧支的突触小体,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与胞体膜(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新的神经冲动,产生第二个峰值,乙图电位变化出现第二个峰值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引发的Na+内流;D正确。

故选ACD。17、C:D【分析】【分析】

人类的糖尿病分为1;2两种类型;多饮、多尿、多食是其共同外在表现。1型糖尿病由胰岛功能减退、分泌胰岛素减少所致,通常在青少年时期发病,我国的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一。2型糖尿病很常见,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但确切发病机理目前仍不明确。

胰岛素是体内唯一降血糖的激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产生。

【详解】

A;根据题意;GLP-1分泌不足,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不足,可能导致机体出现高血糖症状,A正确;

B;GLP-1容易被血浆中DPP-4酶水解;药效短暂,而索马鲁肽药效持久,可能与改造后不易被DPP-4酶水解有关,B正确;

C;I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B细胞破坏;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糖尿病,而索马鲁肤作为GLP-1的类似物,其作用的靶细胞是胰岛B细胞,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因此索马鲁肚不适合治疗I型糖尿病,C错误;

D;饱胀感产生于大脑皮层;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D错误。

故选CD。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皮肤和黏膜杀菌物质吞噬细胞非特异性免疫淋巴细胞淋巴器官特异性免疫1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药液浓度20、略

【分析】【分析】

一个典型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其中;感受器为接受刺激的器官;传入神经为感觉神经元,是将感受器与中枢联系起来的通路;中间神经即神经中枢,包括脑和脊髓;传出神经为运动神经元,是将中枢与效应器联系起来的通路:效应器是产生效应的器官,如肌肉或腺体。

【详解】

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是由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3个神经元组成的,c上含有神经节,属于传入神经,与传入神经相连的d是感受器,那么b就是传出神经;a就是效应器。

【点睛】

本题考查反射弧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解析】①.3②.效应器③.传出神经④.传入神经⑤.感受器21、略

【解析】①.神经系统②.发育和功能。22、略

【分析】【详解】

随着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正常机体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作用,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内环境的稳态。【解析】细胞代谢成分理化性质调节相对稳定状态23、略

【分析】【详解】

大脑皮层是调节生命活动最高级中枢,小脑是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躯体运动受大脑皮层、脑干和脊髓等的共同调控。脊髓是低级中枢,大脑皮层是高级中枢,脑干等连接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解析】①.大脑皮层②.脑干③.脊髓④.大脑皮层⑤.脑干四、实验题(共1题,共6分)24、略

【分析】【分析】

据图分析;胰岛素能降低血糖的机理是:胰岛素与受体1结合后,通过PDE3B抑制脂肪分解,降低脂肪转化成葡萄糖的速率。FGF1与胰岛素作用的受体不同,FGF1与受体2结合后,可激活PDE4→P-PDE4通路,抑制细胞中的脂肪分解,从而降低血糖。

【详解】

(1)人体调节血糖平衡的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

(2)人体产生胰岛素既受血糖浓度影响;又受神经系统的调节,所以方式有神经—体液调节或体液调节。

(3)由图可知;FGF1与受体2结合后,可激活PDE4→P-PDE4通路,抑制细胞中的脂肪分解,从而降低血糖。

(4)实验探究FGF1是自身调节血糖还是通过胰岛素调节血糖;所以D组需要添加FGF1和胰岛素与其他组进行对比,因此D组:2mL胰岛素溶液+2mLFGF1溶液。

如果FGF1通过提升胰岛素受体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但不能直接降低血糖水平,那么只加FGF1并不能降低血糖,而同时加入FGF1和胰岛素的降血糖效果优于只加胰岛素,所以实验结果应该是A=C>B>D。

如果FGF1自身具有降低血糖水平的作用(假设等体积FGF1与胰岛素作用效果相同),那么只加FGF1和只加胰岛素的降低血糖效果相当,两者都加血糖降低效果翻倍,所以实验结果应该是A>B=C>D。

【点睛】

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以及实验探究的能力。【解析】(1)下丘脑。

(2)神经—体液调节或体液调节。

(3)FGF1与受体2结合后;可激活PDEA→P-PDE4通路,抑制细胞中的脂肪分解,从而降低血糖。

(4)D组:2mL胰岛素溶液+2mLFGF1溶液A=C>B>DA>B=C>D五、综合题(共4题,共32分)25、略

【分析】【分析】

1;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具体过程如下:

2;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个: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进行一般的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详解】

(1)免疫系统能消灭侵入体内的乙肝病毒;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针对外来病原体);据题图分析,图中的细胞毒细胞能够作用于靶细胞,因此其应该是细胞毒性T细胞;图中被乙肝病毒入侵的靶细胞主要指的是被侵染的肝细胞。由图示可知,穿孔素和颗粒酶相互间的协同作用,使靶细胞形成管道,细胞外的水分进入细胞内,导致靶细胞因渗透压改变而崩解死亡,该过程属于细胞的凋亡。

(2)登革热病毒感染会使人体产生不同的抗体;说明登革热病毒表面存在不同的抗原;辅助性T细胞活性下降,导致细胞因子(物质甲)的分泌量减少,进而影响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从而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下降。

【点睛】

本题以乙肝病毒为素材,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再结合题中信息准确答题。【解析】①.免疫防御②.细胞毒性T③.肝脏或肝(或被侵染的肝)④.渗透压⑤.凋亡⑥.抗原⑦.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26、略

【分析】【分析】

1;分析左图:图示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图;分析可知,A是血浆,B是组织液,C是淋巴,D是消化系统,E是泌尿系统。

2;分析右图:①表示淋巴液;②表示毛细淋巴管,③红细胞,④表示血浆,⑤表示毛细血管,⑥表示组织液,⑦表示组织细胞。

(1)

虚线内C是单向箭头进出;表示淋巴液,则A是血浆,B是组织液,三者总称为内环境。

(2)

由图可知营养物质需要通过D进入血液循环;所以D是消化系统;尿素;尿酸、水等通过E系统排出体外,所以E是泌尿系统。

(3)

当人接触过敏原会出现局部组织水肿现象;原因是过敏原会刺激相关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导致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到组织液,使得组织液渗透压大于血浆渗透压,组织液吸水,使得局部组织出现水肿现象。

(4)

肺泡细胞内的氧气浓度高于血浆,通过自由扩散进入血浆,再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供组织细胞利用,因此回到肺泡处的血液即A端红细胞中的O2含量低于B端。

(5)

如果该图为肌肉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B端与A端液体相比较,由于组织细胞的消耗营养物质和产生代谢废物,则明显减少的物质有氧气、营养物质等,明显增加的物质有二氧化碳、代谢废物等。【解析】(1)内环境##细胞外液血浆。

(2)消化系统泌尿系统。

(3)过敏原会刺激相关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导致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到组织液,使得组织液渗透压大于血浆渗透压。

(4)低于。

(5)营养物质、O2代谢废物、CO227、略

【分析】【分析】

1;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

2;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的,突触小体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受到刺激以后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运输到突触前膜与其融合,递质以胞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

【详解】

(1)兴奋在传递过程中;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经突触间隙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