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岳麓版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4年岳麓版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4年岳麓版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4年岳麓版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4年岳麓版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岳麓版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431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孟德斯鸠认为任何国家的法律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地理条件、经济状况、宗教信仰、政治制度等方面因素的制约,而这其中,政治制度是最重要的因素,它决定了法律的精神及立法的内容,这是社会现象的规律性。因此,他特别重视对政治制度进行研究。由此可见A.孟德斯鸠主张立法权应占有优势B.孟德斯鸠夸大了政治制度的意义C.政治制度是其法律合理性的基础D.社会现象反映的本质是政治制度.2、“固皇位,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亲征噶尔丹、略定东北。”这一史书记载反映的是以下那个皇帝的事迹A.顺治B.康熙C.雍正D.乾隆3、1982年美国股票总值的69%,掌握在2.3%的家庭手中;1983年美国90%的家庭只占有全部股票的10.7%。而10%的家庭却占有全部股票的89.3%。这说明股票分散化A.缓和了社会矛盾B.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C.扩大了社会消费D.没有改变企业的决定权4、商王武丁统治时期,频繁用兵。对被征服的方国,武丁或将其部族迁于他地,或就地安抚,予以册命,使之成为商王朝外服。此外,武丁还通过与外服联姻、让外服参加祭祀等方式,密切外服与商王朝的关系。武丁的这些举措A.造成了“外重内轻”的统治格局B.体现了“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原则C.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巩固和扩大了商王朝的政治影响5、卫瓘曾上疏称中正“计资定品,使天下观望,惟以居位为贵”;刘毅《论九品有八损疏》第一条也说:“今之中正,不精才实,务依党利。”材料反映了该制度()A.废除了贵族的世袭特权B.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C.使门阀世族完全垄断国家政权D.阶层固化局面得以改变6、参加1954年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亚非会议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的两次成功的多边外交实践。中国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为多边外交的指导原则,以亚非拉国家为立足点,超越了意识形态,在多边外交中扮演了务实协调者的角色,起到了建设性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初期积极参与的两次多边外交A.打破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外交孤立B.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C.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的霸权行为D.推进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7、“光荣革命”并没有教材描写的那么风平浪静。詹姆斯二世被废黜后并不甘心,他于1689年在爱尔兰复辟登陆。1690年7月1日,女婿和岳父的军队再次激烈交战,最终女婿获胜,岳父败退才最终绝望。针对这一历史现象,下列的分析正确的是A.历史真实远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加复杂和曲折B.后世史学家按照自己需求随意改写历史书写C.对历史真相的探求需要经常颠覆之前的观点D.政治斗争的书写受制于客观因素永远难客观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8、海外贸易:________成为宋元两朝国库的重要财源,主要外贸港口有广州、________、明州等9、(1)北宋东京和南宋________人口多时均超出百万;市场活跃,交易频繁,娱乐活动丰富多彩。

(2)元朝恢复________的旧称杭州;被称为“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

(3)元________是当时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10、在中国轮廓图上标注下列图片描述的地理或史事发生地的大致位置(填写数字)

A_____B_____C_____D_____E_____11、世界近代史的伟大开端是________;中国近代史的伟大开端是________。12、常言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进入20世纪以后,中华民族的优秀分子积极吸收外国的先进文化,探索民族复兴道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数千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创建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______》。1919年______的爆发,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21年______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3、1949年北约成立,1955年华约成立;从此欧洲出现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冷战”从此开始。A.正确B.错误14、中国近代外交体制的变革始于总理衙门的设立A.正确B.错误15、到1978年,中国已基本解决了过去几千年没有解决的温饱问题。到二十世纪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A.正确B.错误16、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A.正确B.错误17、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27分)18、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重大影响的著名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拓跋鲜卑入主中原后,其民族意识开始觉醒,这一点充分体现在其民族优越感与自卑感的并存上。在这种意识的驱使下,魏孝文帝借助中央集权的强制力,相继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政策,旨在以“中夏正统”自居。——赵向群、侯文昌《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与拓跋民族精神的丧失》材料二在北魏前期,由于民族本位意识汉化处于不自觉的状态。北魏孝文帝以其非凡的勇气、魄力,矢志不渝地推进鲜卑族的全面汉化改革,将北魏汉化运动推向高潮。他的一系列汉化举措,使得鲜卑上层与汉族上层融为一体,使鲜卑族的主体部分融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孝文帝在文化上汇通南北,大量汲取南朝文化,不仅补充了北朝文化的缺失,更有助于消除南北歧见。——摘编自胡阿祥《魏晋南北朝史十五讲》材料三(孝文帝)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赵翼《廿二史札记》(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分析孝文帝汉化措施的特点。

(3)根据材料二、三简述两位作者对孝文帝改革的评价的不同。19、材料非洲到处在流血耕种田地的人到哪里去了呢?他们被捉去当奴隶,或者在捕捉者到来时逃走了。那些侥幸逃走的人们重过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艾周昌《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思考依据材料分析奴隶贸易对非洲造成的影响。20、【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纳赛尔政府经过慎重考虑,于1956年7月26日宣布苏伊士运河公司国有化,中东局势顿时紧张起来。对此,美国政府在外交上企图以“公正”“中立”的身份处理中东事务,趁机排挤英法,独霸中东。白宫担心在苏伊士运河问题上拖延会殃及巴拿马运河的主权问题,因而在苏伊士运河战争的整个过程中,它既不能支持埃及收回运河从而公然破坏与英法的盟国关系,又不能支持英法继续强占运河开罪阿拉伯国家进而将其推向苏联的怀抱。面对埃及的这一决定,英法两国反应非常激烈,决定以军事手段维护两国的利益。10月29日,英法联合以色列向埃及发动进攻,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也称苏伊士运河战争,11月5日,苏联以超级大国的身份向三国发出警告,扬言使用现代化毁灭性武器进攻英法本土迫使其撤军。6日,艾森豪威尔一方面命令美军进入全球警戒状态向苏联示威,另一方面催促英法尽快停火。在美、苏联合构成的威慑压力下,英法两国和以色列不得不于11月6日宣布停火。——摘编自张华玉《十月战争时期的美国中东政策研究》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在苏伊士运河战争中美国中东政策的主要意图。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中东政策在苏伊士运河战争中产生的影响。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2题,共20分)21、看如图分析中国早期人类文化遗址分布特点有哪些?

22、古希腊的城邦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有什么不同?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B【分析】【详解】

材料信息“政治制度是最重要的因素,它决定了法律的精神及立法的内容”说明孟德斯鸠认为政治制度是法律的决定性因素,这明显地夸大了政治制度的意义,因为政治制度本身取决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故B正确;材料信息未强调立法权的重要性,故A错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才是法律合理性的基础,故C说法错误;社会现象反映的本质是经济基础,故D错误。2、B【分析】【详解】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很容易想到是康熙帝,故选B;ACD不符合史实,排除。3、D【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大部分的股权集中在少数家庭中,可见股票分散化并未改变企业的决定权,选项D正确;选项A与题无关,排除;股票分散是对所有权的调整,与企业管理权无关,排除B;股票分散意味着部分人购买了股票,减少了市场上的货币量,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消费,选项C排除。4、D【分析】【详解】

武丁对于被征服地区,采取了外服制度,同时通过与外服联姻、让外服参加祭祀等方式,密切外服与商王朝的关系,这样有助于巩固统治,加强商王朝的政治影响,D项正确;外服制度并不会导致外重内轻,当时商王主要的控制区域是商王部族所在区域,更多的是内重外轻,排除A项;礼乐制度是西周确立的,排除B项;商周时期并未确立中央集权,因此不能对地方实行有效的直接控制,排除C项。故选D项。5、B【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计资定品,使天下观望,惟以居位为贵不精才实,务依党利”可知,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的标准发生变化,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B项正确;废除了贵族的世袭特权,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C项“完全垄断”太过绝对,排除C项;材料表达的是在九品中正制下取士多看门第,导致社会阶层流动性减弱,排除D项。故选B项。6、C【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参加1954年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亚非会议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的两次成功的多边外交实践。中国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为多边外交的指导原则”和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参加的日内瓦会议,打击了美国支持下的英法殖民主义,推动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万隆会议上周恩来的发言消除了亚非国家对新中国的疑虑,使美国等西方殖民国家破坏会议的图谋破产。因此,这两次多边外交实践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的霸权主义,故C项正确;在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之前中国已经开始打破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外交孤立,故A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故排除B项;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是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与题干时间不一致,故排除D项。7、A【分析】【详解】

教材中描述的“光荣革命”没有提及革命之后的詹姆斯二世反扑的信息,说明历史的真实远比我们想象中复杂曲折,故A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历史事实,并不是后世历史学家的杜撰,故B项错误;颠覆传统观点并不是追求历史真相的手段,故C项错误;材料描述的政治斗争就属于客观描述,不因为政治斗争需要而更改,故D项错误。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外贸税收泉州9、略

【分析】【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东京和南宋临安人口多时均超出百万,市场活跃,交易频繁,娱乐活动丰富多彩。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恢复临安的旧称杭州,被称为“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大都是当时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解析】临安临安大都10、略

【分析】【详解】

解决本题主要是熟悉序号对应的大概方位地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A是记载康熙帝御门听政的起居注,康熙是清朝皇帝,统治中心在北京,故对应地点应是③;B是西夏王陵,西夏是元昊建立的政权,主要位于甘肃一带,故对应④;C是宋朝的《清明上河图》,主要是反映北宋东京的风貌,位于今天河南,与①对应;D是秦始皇陵,位于陕西咸阳,与②对应;E是唐蕃会盟,蕃是吐蕃少数民族政权,位于西藏地区,故对应⑤。【解析】③④①②⑤11、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揭开了世界近代史的伟大开端;1840年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伟大开端。【解析】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840年鸦片战争12、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历史上的探索活动,其中在1912年辛亥革命中颁布的是《临时约法》,在1919年爆发的是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在1912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一大召开,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解析】①.《临时约法》②.五四运动③.中国共产党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3、B【分析】【分析】

【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冷战”开始的标志是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仅是“冷战”的一个方面,故材料说法错误。14、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总理衙门的设立是中国近代外交体制的重大进步,不仅使外交事务有所专属,而且推动了“华夷”观念的改变。故本题正确。15、B【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正处于改革开放前夕,中国百业待兴,已基本解决了过去几千年没有解决的温饱问题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题干表述错误。16、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孟德斯鸠主张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因此本题表述正确。17、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最早出现在美国。这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出现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具有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低财政赤字和高增长的特点。所以题的表述是正确的。四、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27分)1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其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和“魏孝文帝借助中央集权的强制力”得出觉醒的民族意识和不断强化的中央集权;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知,改革的目的是巩固北魏统治。

第(2)问;根据材料二“在北魏前期,由于民族本位意识汉化处于不自觉的状态”逆向推理得出北魏孝文帝自觉汉化;根据材料二中“全面汉化改革”“孝文帝在文化上汇通南北”得出全面汉化和汇通南北。

第(3)问,根据材料二“孝文帝在文化上汇通南北,大量汲取南朝文化,不仅补充了北朝文化的缺失,更有助于消除南北歧见”可得出是肯定的态度;根据材料三“(孝文帝)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可得出则是批判的态度。【解析】(1)民族意识觉醒;中央集权的加强;为巩固北魏统治。

(2)特点:自觉汉化;全面汉化;汇通南北。

(3)不同:材料二中作者对孝文帝改革持肯定态度,认为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助于消除南北歧见;材料三中作者对改革持否定态度,认为改革是北魏走向衰落的转折点。1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影响”,依据材料信息“耕种田地的人到哪里去了呢?他们被捉去当奴隶,或者在捕捉者到来时逃走了。那些侥幸逃走的人们重过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使非洲丧失大量精壮劳力,家园遭到破坏;社会经济倒退,更加贫困落后等角度分析。【解析】使非洲丧失大量精壮劳力,家园遭到破坏;社会经济倒退,更加贫困落后。20、略

【分析】【详解】

(1)根据材料“趁机排挤英法;独霸中东”可分析出排挤英法,独霸中东(乘机拥手中东);根据材料“不能支持英法继续强占运河开罪阿拉伯国家进而将其推向苏联的怀抱”可分析出遏制苏联在中东地区的扩张;根据材料“既不能支持埃及收回运河从而公然破坏与英法的盟国关系,又不能支持英法继续强占运河开罪阿拉伯国家进而将其推向苏联的怀抱”可分析出平衡各方,塑造“公正”;“中立”的形象;根据材料“白宫担心在苏伊士运河问题上拖延会殃及巴拿马运河的主权问题”可分析出加快结束危机,防止因拖延而狭及美国对巴拿马运河的殖民统治。

(2)根据材料“在美、苏联合构成的威慑压力下,英法两国和以色列不得不于11月6日宣布停火”可分析出制止了战争的扩大,成为战争很快结束的重要原因;根据材料“苏联以超级大国的身份向三国发出警告,扬言使用现代化毁灭性武器进攻英法本土迫使其撤军”可分析出加剧了美苏在中东地区的争夺与较量(加剧美苏冷战和争霸);根据材料“艾森豪威尔一方面命令美军进入全球警戒状态向苏联示威,另一方面催促英法尽快停火”可分析出加剧了英法与美国的矛盾,加速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结合中东的多次战争史实可分析出长期来看,不利于解决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矛盾,导致中东局势的恶化。【解析】(1)排挤英法;独霸中东(乘机拥手中东);遏制苏联在中东地区的扩张;平衡各方,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