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新起点高一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人教新起点高一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人教新起点高一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人教新起点高一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人教新起点高一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新起点高一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题文】果蝇体细胞有8条染色体,其初级精母细胞和精子内染色体数目之比是A.2:1B.4:1C.1:1D.1:22、在人体的各类细胞中,最可能不含有DNA分子的是()A.神经细胞B.小肠绒毛上皮细胞C.肝细胞D.成熟的红细胞3、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正确的方法是()A.两眼睁开,用右眼观察B.闭右眼,有左眼观察C.两眼睁开,用左眼观察D.闭左眼,用右眼观察4、细胞正常分化不会导致下列哪项发生差异A.细胞的形态和功能B.细胞的遗传信息C.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D.细胞的蛋白质5、【题文】某蛋白质分子含有a条肽链,共由b个氨基酸构成。如果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c,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以及水解时需要的水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A.b(c-18)+18a和18(b-a)B.b(c+18)+18a和18(a+b)C.b(c-18)-18a和18(a-b)D.b(c+18)-18a和18(b-a)6、【题文】已知决定色氨酸的密码子只有一种,决定亮氨酸的密码子有六种。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亮氨酸被利用的机会多于色氨酸B.决定亮氨酸的基因中相关碱基序列替换一个碱基对时,编码的氨基酸不可能仍是亮氨酸C.决定色氨酸的基因中相关碱基序列替换一个碱基对时,编码的氨基酸可能还是色氨酸D.色氨酸和亮氨酸不可能在同一种蛋白质中出现7、将下列活细胞置于30%的蔗糖溶液中,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是A.根尖分生区细胞B.人的红细胞C.大肠杆菌细胞D.紫甘蓝叶肉细胞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8、科学家观察发现;有一种俗称“熊虫”的动物,若进入“隐生状态”(这时它们的代谢速率几乎可降至0),能耐受零下271℃的冰冻数小时.据研究,熊虫进入隐生状态时,它们的体内会大量产生一种叫做海藻糖的二糖.

根据上述资料;有人认为“熊虫体液中的海藻糖可以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免受低温造成的损伤”.请设计一实验方案,用于探究题中假设的真实性.(操作时只要定性即可)

(1)设计实验的目的是____

(2)为了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用于实验的材料,从化学组成及生理功能看,应该不含有也不能合成____.可以将取自同一动物个体的组织或器官;经过动物细胞培养获得大量实验用的材料.

(3)简述实验操作:

①取经动物细胞培养获得的同种动物细胞适量;等分为甲;乙两组;

②向甲组细胞的培养液中添加____;乙组细胞的培养液中不加;

③____;

④____.

(4)写出实验的预期结果及相应结论____9、请写出有氧呼吸的方程式:____.10、图1表示是将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密闭小室中,给予一定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min测定小室中的CO2浓度.图2表示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定A、B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注:实验中所用的A;B两种植物叶片叶面积相等;且实验都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忽略光照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由图1分析可知,A、B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受____的影响.从实验开始到10min这段时间内,A植物叶片干重的变化趋势是____.

(2)若A植物在第5min时,光照突然降低而其他条件不变,三碳化合物合成速率将____.

(3)在第25﹣40min期间,两个密闭小室内CO2含量相对稳定的原因是____.从实验开始到第40min这一阶段,A植物积累的有机物量比B植物要____

(4)根据2,当光照强度为cklx时,A植物叶片中叶绿体吸收CO2的速率是____mg/m2•h,一昼夜中B植物增加的葡萄糖为____mg/m2(设每日光照12小时,保留二位小数).11、图为某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在类囊体上分布有吸收光能的________,其经提取后用____试剂分离。(2)图中①为____________,(CH2O)中的能量直接来源于____________。(3)14CO2进入叶绿体后,首先能检测到含14C的有机物是____,该物质被还原成糖类需要光反应提供____________。(4)光合作用过程中,发生的能量变化____________。(5)若突然停止光照,则短时间内④的含量将_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6)大田种植玉米时,“正其行,通其风”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增加____________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以增加产量.控制温度的高低也可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温度主要通过影响____________来影响光合作用强度。12、下图为人体某致病基因控制异常蛋白质合成的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图中过程①是______,此过程既需要__________作为原料。(2)若图中异常多肽链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丝氨酸-谷氨酸-”,携带丝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A.CUU,则物质a中模板链碱基序列为____。

(3)图中所揭示的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__________。

(4)致病基因与正常基因是一对__________。若致病基因由正常基因的中间部分碱基替换导致编码的氨基酸不同,则两种基因所得b的长度是______的(填“相同”或“不相同”)。在细胞中由少量b就可以短时间内合成大量的蛋白质,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3、在常温下,婓林试剂能与还原糖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14、在“探究细胞大于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计算紫红色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能反应NaOH进入琼脂块的速率.15、细胞膜和液泡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16、使用显微镜时,对光完成的标志是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17、内质网的存在有利于扩大细胞内的膜面积.18、无子番茄和无子西瓜的培养原理是一样的。19、将红色花瓣放入沸水中会立即变成红色。()20、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结核杆菌的染色质()21、生物体内所有的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评卷人得分四、识图作答题(共2题,共4分)22、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甲、乙两图,其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2)甲、乙两细胞结构的相同点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由此看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性。(3)甲细胞的拟核物质为__________;乙细胞核中的DNA分子存在于__________上。与植物细胞相比,乙细胞少了__________结构。

(4)常见的由甲种细胞构成的生物叫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23、狗的皮毛颜色是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的,共有四种表现型:黑色(A_B_)、褐色(aaB_)、红色(A_bb)和黄色(aabb).

(1)若图示为一只黑色狗(AaBb)产生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1位点为A,2位点为a,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或______。

(2)两只黑色狗交配产下一只黄色雄性小狗;则它们再生下一只纯合褐色雌性小狗的概率是______。

(3)狗体内合成色素的过程如下图所示,该过程表明: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途径之一是基因通过______,从而控制性状。(4)下图所示的过程,在正常情况下狗的体内细胞不可能发生的是_______________。(5)已知狗的一种隐性性状由基因d控制,但不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d)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不考虑同源区段).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调查方案进行调查.调查方案:①寻找具有该隐性性状的狗进行调查。②统计具有该隐性性状狗的______来确定该基因的位置.评卷人得分五、实验题(共4题,共8分)24、29、为了研究在大豆种子萌发和生长过程中糖类和蛋白质的相互关系,某研究小组在25℃、黑暗、无菌、湿润的条件下萌发种子,然后测定在不同时间种子和幼苗中相关物质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在上述定量测定之前,进行了蛋白质含量变化的预测实验,请填充实验原理,判断实验步骤,写出实验结果。(1)实验原理:蛋白质与____试剂作用产生____色反应;其颜色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2)实验步骤:

①;将三份等量大豆种子分别萌发1、5、9天后取出;各加入适量蒸馏水,研碎、提取、定容后离心得到蛋白质制备液;

②;取3支试管;编号1、2、3,分别加入等量的萌发1、5、9天的蛋白质制备液;

③、在上述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鉴定试剂,该试剂的使用方法是____。④振荡均匀后,____(a、水浴加热后观察b;直接观察)颜色变化。

(3)实验结果:____。25、某同学利用以下装置测定生物细胞呼吸方式,现准备了锥形瓶,瓶塞,小烧杯,滤纸,带刻度的玻璃管,发芽的小麦种子,10%的NaOH溶液,NaHCO3,清水等,并组装成如图的3套装置:

其中甲实验装置设计如下:锥形瓶内放入一盛有10%的NaOH溶液的小烧杯;杯中插入一根滤纸折叠条。瓶底放入一些蒸馏水浸泡过的滤纸圆片,再将若干经消毒并充分吸胀的小麦种子平铺在滤纸圆片上,加入适量蒸馏水。整个装置密封,并放置到20℃恒温环境中培养。

(1)小烧杯中插入一根滤纸折叠条的作用是_______。

(2)甲装置内的气体变化;引起装置内气体体积变化,墨滴右移。显然瓶内气体体积减小,减少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装置用来测定发芽小麦种子呼吸作用过程中的另一种气体体积变化;则乙装置锥形瓶内小烧杯中应放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甲装置测出的实验数据(墨滴右移量)为X;乙装置实验测得的实验数据(墨滴左移量)为Y,则装置中种子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比值为__________。

(5)为了校正环境因素引起的实验测量误差,必须另设丙装置进行校正。则应对丙装置作相应处理:锥形瓶中加入___,小烧杯内加入___,其他处理与实验组完全相同,同时记录相同时间内的读数变化.如果丙装置的墨滴在实验后向左移动量为Z,则氧气实际消耗量应为___。26、如图所示,图甲中①②③④表示镜头,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图乙和图丙分别表示不同放大倍数下观察到的图象。

请回答以下问题:(1)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小,③比④的放大倍数____________。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图甲中的组合一般是__________________。(2)从图乙转为图丙,正确的调节顺序:移动标本→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___________。(3)在10×10的放大倍数下看到64个细胞,而且在视野的直径上排成一行,则转换为10×40的放大倍数后,看到的一行细胞数为_______个,若这64个细胞充满视野,则能看到_____________个细胞。(4)在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用白色洋葱表皮细胞观察失水之后的细胞,在显微镜视野中能清晰看到细胞壁,但看不清楚细胞膜是否与细胞壁发生质壁分离,为便于判明,此时应()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5)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应向____________移动玻片,方能使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中央。27、某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简单有效地测定植物细胞细胞液浓度的实验方法;基本过程如图所示:

(1)实验原理:当植物细胞或组织放在外界溶液中时;若植物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则细胞失水而使外界溶液浓度______;若植物细胞溶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则细胞吸水而使外界溶液浓度______。而这一生理过程可通过亚甲基蓝蓝色小液滴(在与原溶液浓度相等的无色外界溶液中)的沉浮来判断。

(2)实验材料:菠菜叶圆片;甲基蓝结晶,蔗糖,清水,试管10支,毛细滴管,烧杯,量筒,天平等。

实验思路:

①取10支试管,分5组(每组2只,分为a,b);编号1~5,分别装入浓度为0.0125M;0.025M、0.05M、0.1M、0.2M浓度的蔗糖溶液;

②在每组的a试管中加入______;放置15分钟;

③向每组的a试管中加入一粒甲基蓝结晶;稍等片刻;(加入的甲基蓝结晶极小,溶解后使溶液呈蓝色,对溶液浓度的影响忽略不计。)

④用毛细滴管从每组的a试管中取出一滴蓝色溶液置于b试管中部;

⑤______

(3)请设计一个表格用于记录实验现象:______

(4)分析与讨论。

①若第2组蓝色液滴基本不动;第3组蓝色小液滴明显上浮,则取出第4组的植物组织放到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形态接近如图______;观察到箭头所指部分的颜色为______;该植物组织细胞液浓度大约为______。

②若发现这5组实验结果均为蓝色小液滴均匀上浮,实验应该如何改进: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A【分析】【解析】果蝇初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同,为8条,果蝇精子内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一半,为4条。故其初级精母细胞和精子内染色体数目之比是2:1,故本题选A。【解析】【答案】A2、D【分析】【分析】DNA分子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少量存在于细胞质中;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故最可能不含有DNA分子,其余三个都是人体内正常体细胞,具有细胞核,即有DNA。3、C【分析】【解答】解: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两眼都要同时睁开.我们是习惯用右手写字,所以左眼注视目镜观察物像,右眼睁开看着绘图及记录.但有不少同学往往做不到这一点,喜欢用右眼睁开;左眼闭或左眼睁开、右眼闭,这是不符合实验的观察要求的,这种不良习惯会造成左眼疲劳,同时也不能做到边观察边画图.故选:C.

【分析】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一般人习惯右手书写,观察时,两眼自然睁开,左眼注视目镜观察物像,右眼睁开看着绘图及记录.4、B【分析】试题分析:细胞分化是细胞的遗传信息有选择的表达,导致合成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细胞出现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稳定性差异,故AD正确。遗传信息不变,故B错。合成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导致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细胞功能本题,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解析】【答案】B5、A【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b个氨基酸形成a条肽链,失去的水分子数目为(b-a),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bc-18(b-a)=b(c-18)+18a;水解需要的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b-a);故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相关计算,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解析】【答案】A6、A【分析】【解析】①根据题干信息排除:

②根据知识性错误排除:选项D本身存在知识性错误,且与题干信息无关,可予以排除。【解析】【答案】A7、D【分析】【分析】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原因: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所以要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必需要有细胞壁、大的液泡,且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大的液泡;人的红细胞没有细胞壁和大的液泡;大肠杆菌细胞是原核生物,没有大的液泡;所以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是紫甘蓝叶肉细胞。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8、探究熊虫产生的海藻糖是否能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免受低温造成的损伤海藻糖一定量由熊虫产生的海藻糖将甲、乙两组细胞均控制在零下271℃的条件下冰冻数小时观察并记录两组细胞的生活状况①若甲组细胞均生活良好,乙组细胞均(或大部分)死亡,则说明熊虫产生的海藻糖确实能保护组织细胞,使其免受低温造成的损伤②若甲、乙两组细胞均(或大部分)死亡,则说明熊虫产生的海藻糖不能保护组织细胞,使其免受低温造成的损伤【分析】【解答】解:(1)从题干中“熊虫体液中的海藻糖可以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免受低温造成的损伤”可得出本实验目的是:探究熊虫产生的海藻糖是否能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免受低温造成的损伤.

(2)本实验研究海藻糖对组织细胞的影响;确认海藻糖为自变量,试验中应排除掉试验材料中的海藻糖的影响,所以用于实验的材料,从化学组成及生理功能看,应该不含有也不能合成海藻糖,实验用的材料可以将取自同一动物个体的组织或器官,经过动物细胞培养获得.

(3)简述实验操作:

①第一步;试验设计时要符合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的原则,先将经动物细胞培养获得的同种动物细胞适量,等分为甲;乙两组;②第二步,控制好单一变量,将甲乙两组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实验组加入海藻糖,对照组不加,即向甲组细胞的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由雄虫产生的海藻糖,乙组细胞的培养液中不加;③第三步,控制相同且低温的条件培养,即将甲、乙两组细胞均控制在零下271℃的条件下冰冻数小时;④第四步,观察并记录两组细胞的生活状况.

(4)预期试验结果时要考虑全面;分别有哪几种情况,并得出相应结论,本实验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结论有两种情况:①甲组细胞均生活良好,乙组细胞均(或大部分)死亡,则说明熊虫产生的海藻糖确实能保护组织细胞,使其免受低温造成的损伤;②甲;乙两组细胞均(或大部分)死亡,则说明熊虫产生的海藻糖不能保护组织细胞,使其免受低温造成的损伤.

故答案为:

(1)探究熊虫产生的海藻糖是否能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免受低温造成的损伤

(2)海藻糖。

(3)②一定量由熊虫产生的海藻糖③将甲;乙两组细胞均控制在零下271℃的条件下冰冻数小时④观察并记录两组细胞的生活状况。

(4)①若甲组细胞均生活良好;乙组细胞均(或大部分)死亡,则说明熊虫产生的海藻糖确实能保护组织细胞,使其免受低温造成的损伤②若甲;乙两组细胞均(或大部分)死亡,则说明熊虫产生的海藻糖不能保护组织细胞,使其免受低温造成的损伤。

【分析】本题考查实验设计,对照实验设计时应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实验目的从题干中给出的信息即可得出;本实验研究海藻糖对组织细胞的影响,海藻糖为自变量,在设计实验时,实验组加入海藻糖,对照组不加,将其他无关变量控制为等量且适宜;该题研究的是低温对细胞的损伤状况,所以细胞的生活是否良好是观察指标(因变量).9、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分析】【解答】解: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时,将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并释放大量能量,所以有氧呼吸的方程式为: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故答案为: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分析】本题是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考查.

有氧呼吸化学反应式: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无氧呼吸化学反应式:C6H12O62C2H5OH+2CO2+能量或C6H12O62C3H6O3+能量.10、CO2浓度增加减少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速率相等少749.09【分析】【解答】(1)图1中曲线代表玻璃罩内的CO2含量,0~10min期间,玻璃罩内的CO2含量在减少,说明在此时段,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有机物在积累.CO2减少越快,说明光合作用强度值越大,有机物的积累速度也越大;根据图示可以看出,随着玻璃罩内的CO2含量的减少,CO2减少变慢,说明光合作用强度受CO2浓度的影响.

(2)A植物在第5min时,若光照突然降低而其他条件不变,光反应产物ATP和[H]将减少,暗反应还原阶段反应减弱,五碳化合物(C5)的合成速率将会减少,三碳化合物(C3)的合成速率也将会减少.

(3)当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时,玻璃罩内的CO2含量不发生变化;由图示可以直接看出,从实验开始到第40min这一阶段,A植物所在的玻璃罩CO2减少量少于B植物的;说明其积累的有机物量比B植物要少.

(4)叶绿体吸收CO2的速率代表总光合速率,为净光合速率(可用光照下玻璃罩内的CO2含量的减少速率表示)和呼吸速率(可用黑暗条件下玻璃罩内的CO2含量的增加速率表示)之和,即6+1=7mg/m2•h.当光照强度为cklx时,B植物的呼吸速率为2mg/m2•h,白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为8mg/m2•h,一昼夜中B植物二氧化碳的净吸收量=8×12﹣2×12=72mg/m2,折合为葡萄糖=72×180÷264=49.09mg/m2.

【分析】图1中A、B两种植物均处于密闭透光的小室,由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需要的CO2浓度除来自呼吸作用外,还从密闭小室中吸收,故导致密闭小室内CO2浓度变化趋势均是逐渐降低;一段时间后,由于小室内CO2浓度越来越低,导致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最终CO2浓度降低到一定水平后不再降低且维持在这个水平上.

由图2曲线可知,光照强度为0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图中光照强度为a点时,A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b点时B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11、(1)色素层析液。

(2)氧气③ATP

(3)⑤C3②[H];③ATP

(4)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5)减少。

(6)CO2浓度酶的活性

【分析】【分析】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意在强化学生对光合作用过程的识记、理解与运用。据图分析:①表示O2,②表示[H],③是ATP,④是五碳化合物,⑤是三碳化合物,⑥是有机物,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水的光解,产生ATP和[H],同时释放氧气,ATP和[H]用于暗反应阶段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受光照的限制,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为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解答】

(1)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分布有吸收光能的色素,其经提取后用层析液分离。

(2)据图分析,图中①是氧气,(CH2O)中的能量直接来源于ATP。(3)14CO2进入叶绿体后,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三碳化合物,所以首先能检测到含14C的有机物是⑤C3;该物质被还原成糖类需要光反应提供②[H];③ATP。

(4)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首先转变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再经过三碳化合物的还原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5)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停止,C5的消耗速率不变,合成速率却减慢,导致C5含量减少。

(6)大田种植玉米时,“正其行,通其风”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增加CO2浓度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以增加产量。控制温度的高低也可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温度主要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光合作用强度。【解析】(1)色素层析液。

(2)氧气③ATP

(3)⑤C3②[H];③ATP

(4)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5)减少。

(6)CO2浓度酶的活性

12、略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基因的转录和翻译以及对性状的控制,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识记能力。【解答】

(1)基因通过转录形成mRNA,图中过程①是转录,该过程所需的原料是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2)图中携带丝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A.CUU,则物质a中模板链碱基序列为—AGACTT—。(3)图中所揭示的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4)分析题意可知,致病基因与正常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若致病基因由正常基因的中间部分碱基替换导致编码的氨基酸种类不同,但是数量没有发生改变,则两种基因所得b的长度相同。由图中信息可知,此过程的效率一般较高,主要原因是一个mRNA分子可以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解析】(1)转录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2)—AGACTT—

(3)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4)等位基因相同一个mRNA分子可以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3、B【分析】【解答】在鉴定还原糖时使用婓林试剂,该种试剂的成分是0.1g/ml的NaOH和0.05g/ml的CuSO4,,两者同时混匀并且水浴加热。常温下婓林试剂与还原糖不能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分析】本题考查婓林试剂与还原糖的反应,要求学生进行识记,主要是牢记婓林试剂在使用时应进行水浴加热。14、B【分析】【解答】不同的琼脂块NaOH扩散的深度相同;说明NaOH进入琼脂块的速率是相同的.而计算紫红色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反应的是NaOH进入琼脂块的效率.

故答案为:×.

【分析】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时;可采用琼脂块;NaOH、酚酞作实验材料,观察NaOH在琼脂中的扩散速度.

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与物质运输速率之间的关系: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实验中测量不同大小的琼脂块上NaOH扩散的深度相同;实验所用的琼脂小块上含有酚酞,NaOH和酚酞相遇,呈紫红色.15、A【分析】【解答】解:细胞膜和液泡膜都是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是对的.

故答案为:对。

【分析】细胞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则不能通过,因此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磷脂双分子层和膜上的载体决定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流动性,细胞膜的功能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16、A【分析】【解答】由分析可知;对光是否完成的标志是视野中看到圆形;白亮的视野,因此如果视野中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说明对光成功.

故答案为:√

【分析】显微镜使用过程中要进行对光,对光时,先将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使目镜、物镜、通光孔在一条直线上,然后调节反光镜,使视野呈现圆形、白亮.17、A【分析】【解答】解:内质网能有效地增加细胞内的膜面积;其外连细胞膜,内连核膜,将细胞中的各种结构连成一个整体,具有承担细胞内物质运输的作用.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内质网能有效地增加细胞内的膜面积,其外连细胞膜,内连核膜,将细胞中的各种结构连成一个整体,具有承担细胞内物质运输的作用.根据内质网膜上有没有附着核糖体,将内质网分为滑面型内质网和粗面型内质网两种.滑面内质网上没有核糖体附着,这种内质网所占比例较少,但功能较复杂,它与脂类、糖类代谢有关;粗面内质网上附着有核糖体,其排列也较滑面内质网规则,功能主要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18、B【分析】【解答】无子番茄的产生原理是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该过程中细胞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而无子西瓜的产生原理是染色体变异,用四倍体与二倍体西瓜杂交,获得三倍体西瓜植株,给其雌蕊授二倍体花粉,子房发育成,后代体细胞中含三个染色体组。

【分析】本题通过无子果实的产生考查生物变异的知识,本题难度中等。19、A【分析】【解答】红色花瓣之所以呈红色,是因为花瓣细胞液中存在着这种色素。而活细胞是不肯使对其生命活动有益的色素物质排出的,但当放入沸水中一烫,细胞膜被破坏,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丧失,内部的色素物质扩散到水中,因此沸水立即变成红色。所以上述说法正确。【分析】本题通过生活常见的现象考查学生对细胞膜功能的理解,学生应明确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的前提是细胞保持其活性,通过分析加深理解。20、B【分析】【解答】结核杆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其DNA没有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质,而是裸露在细胞内特定区域形成拟核,因此在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染色质。故上述说法错误。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学生首先应明确结核杆菌属于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要求学生将知识进行整合,提高其运用知识的能力。21、B【分析】【解答】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真核生物的细胞质基因不位于染色体上,只有真核生物的核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本题考查基因在细胞中的位置。四、识图作答题(共2题,共4分)22、(1)甲甲无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

(2)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统一(3)环状DNA染色体细胞壁。

(4)原核生物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等【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相关知识,准确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及原核生物的种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1)甲是细菌;属于原核细胞,乙是动物细胞,属于真核细胞。判断的依据是甲具有拟核,无成形的细胞核,乙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2)甲、乙两细胞结构的相同点是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由此看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具有统一性。

(3)甲细胞的拟核物质为环状DNA;乙细胞核中的DNA分子存在于染色体上。与植物细胞相比,乙细胞少了细胞壁结构。

(4)甲种细胞构成的生物为原核生物,如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等。【解析】(1)甲甲无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

(2)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统一(3)环状DNA染色体细胞壁。

(4)原核生物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等23、略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及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解答】

(1)根据图示知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左上方是一对同源染色体,而Aa位于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这可能是间期复制时发生基因突变或联会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所致。

(2)由两只黑色狗(A_B_)交配生下了一只黄色雄性小狗(aabb)可知,亲代两只黑色狗都是双杂合子即AaBb;则它们再生下一只纯合褐色雌性(aaBB)小狗的概率为1/4(aa)×1/4(BB)×1/2雌性=1/32。

(3)根据狗体内合成色素的过程;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

(4)在正常情况下狗的体内细胞可发生DNA复制、转录、翻译;不可能发生③逆转录、④RNA复制、⑥。(5)如果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与性别无关,该隐性性状在雌雄之间的比例相同;如果位于X染色体上非同源区段,雌性需要两个d才表现出隐性性状,雄性只需要一个d就能出现隐性性状,因此,该隐性性状在雌性和雄性中比例是不同的。因此,①寻找具有该隐性性状的狗进行调查。②统计具有该隐性性状狗的性别比例(或雌雄比例)数量来确定该基因的位置。【解析】(1)基因突变交叉互换(2)1/32(3)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4)③④⑥(5)性别比例(或雌雄比例)数量五、实验题(共4题,共8分)24、(1)双缩脲紫色(2)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混合均匀后,再加入试剂Bb(或直接观察)

(3)实验结果:1、2、3号试管中颜色依次加深【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蛋白质的鉴定,熟记蛋白质鉴定的相关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1)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可利用颜色深浅判断蛋白质含量。(2)③双缩脲试剂的使用方法是先加双缩脲试剂A液振荡均匀,再滴加双缩脲试剂B液,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反应不需要进行水浴加热。(3)根据曲线可知萌发9天种子中蛋白质含量最多,颜色最深,其次是5天,萌发1天种子中蛋白质含量最少,颜色最浅。【解析】(1)双缩脲紫色(2)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混合均匀后,再加入试剂Bb(或直接观察)

(3)实验结果:1、2、3号试管中颜色依次加深25、(1)增大吸收CO2的能力。

(2)O2

(3)①锥形瓶的小烧杯中不加入NaOH溶液,以等量的清水代之

(4)X/3Y

(5)与实验组等量同种的死种子(或煮熟的种子)与实验组等量的清水X+Z【分析】【分析】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的呼吸作用,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出实验原理、实验的自变量和无关变量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的掌握和灵活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1)小烧杯中有NaOH溶液,其目的是用于吸收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在小烧杯中插入一根滤纸折叠条,NaOH溶液便会扩散到滤纸上,可增大吸收CO2的能力。

(2)甲装置中发芽小麦种子呼吸作用时消耗氧气,并放出二氧化碳,其中CO2被NaOH溶液所吸收。使得锥形瓶中气压下降,导致墨滴向右移动,可见减少的气体为氧气的量。

(3)乙装置用来测定发芽小麦种子呼吸作用过程中的另一种气体体积变化,则乙装置锥形瓶内小烧杯中应不加入NaOH溶液,以等量的清水代之。则容器内气体体积的减小代表消耗的氧气和释放二氧化碳体积的差值,从而可以计算出种子消耗的氧气和释放二氧化碳体积的差值,进而可以计算出种子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

(4)由题意可知,装置甲测得的X为小麦呼吸作用所吸收的氧气量,装置乙测得的Y为小麦种子呼吸作用所吸收的氧气量与放出的二氧化碳量的差值,可表示无氧呼吸放出的二氧化碳量。联系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方程式,则装置中种子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比值为X/3Y。

(5)为了校正环境因素引起的实验测量误差,必须另设丙装置进行校正。则应对丙装置作相应处理:锥形瓶中加入与实验组等量同种的死种子(或煮熟的种子),小烧杯内加入与实验组等量的清水​,其他处理与实验组完全相同,同时记录相同时间内的读数变化。则丙装置的墨滴在实验后向左移动量Z应为实验测量的误差值,所以校正后可得氧气的实际消耗量为X+Z。

【解析】(1)增大吸收CO2的能力。

(2)O2(3)①锥形瓶的小烧杯中不加入NaOH溶液,以等量的清水代之(4)X/3Y

(5)与实验组等量同种的死种子(或煮熟的种子)与实验组等量的清水X+Z26、(1)大②③⑤

(2)细准焦螺旋。

(3)164

(4)D

(5)左上方【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的相关知识,熟记显微镜放大倍数、视野明亮、成像特点是本题解答的关键。【解答】(1)③和④是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因此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大。②比①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大,物镜越长,与载玻片的距离越近,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图甲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