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沪科版八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4年沪科版八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4年沪科版八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4年沪科版八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4年沪科版八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科版八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27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曲线表示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得的光合作用效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所给出的信息正确的是()

A.当温度一定时;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B.当光照强度一定时;光合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C.当光照强度大于Q时;温度是限制光合作用效率的因素。

D.当光照强度小于P时;温度是限制光合作用效率的因素。

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用酒精灯的内焰给物质加热B.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垂直放置,以免液体洒出C.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三分之二D.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后,将滴管平放或倒置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加热液体B.

振荡试管C.

检查气密性D.

取用液体4、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元素,它的原子核内有161个中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72,该元素的质子数为()A.111B.161C.272D.4335、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rm{(}rm{)}A.动植物的呼吸B.食物的腐烂C.农家肥的腐熟D.木材燃烧6、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氧化钙rm{+}水rm{隆煤}氢氧化钙B.乙炔rm{+}氧气rm{xrightarrow[]{碌茫脠录}}二氧化碳rm{+}水。

C.碱式碳酸铜rm{xrightarrow[]{录脫脠脠}}氧化铜rm{+}二氧化碳rm{+}水D.铁rm{+}氧气rm{xrightarrow[]{碌茫脠录}}四氧化三铁7、20℃时,甲、乙两烧杯内依次放入饱和的KNO3溶液100g、200g,若各蒸发5g水,再恢复到20℃后,两杯中析出晶体质量为()A.甲>乙B.甲<乙C.甲=乙D.不一定8、在温度60℃时,一只盛有不饱和蔗糖水的水槽中放着一只乒乓球,乒乓球处于漂浮状态。而后,温度降低到20℃,乒乓球仍处于漂浮状态。其中一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乒乓球所受到的浮力B.乒乓球露出液面的体积C.蔗糖的溶解度D.溶液质量分数9、“三效催化转化器”可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毒气体。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B.此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2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0、在成都市公交车燃烧事故的原因调查中;多项证据显示,有人携带汽油上车.

(1)当空气中悬浮着一定量的汽油时,一个小火星就足以使其燃烧,这说明汽油的着火点较____(选填“高”或“低”).

(2)加油站必备的消防用品之一是沙子,用沙子灭火的原理是____.

(3)乘坐汽车、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下列物品禁止携带的是____(多选).

A.鞭炮B.瓶装饮料C.书刊杂志D.酒精。

(4)这次事故引发了人们对公共交通消防安全问题的讨论,下列观点合理的是____(多选).

A.公交车上要配备消防器材B.公交车上座椅用阻燃材料制成C.对司乘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11、将一种无色无味的rm{A}溶液装入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无现象,而向其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rm{B}后,迅速产生气泡,生成了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rm{C.}使金属rm{E}红热并伸入盛有气体rm{C}且瓶底有少量液体rm{D}的集气瓶中,金属rm{E}剧烈燃烧,放热,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rm{F}.

rm{(1)}写出它们的名称:rm{A}______;rm{C}______;rm{F}______.

rm{(2)}黑色粉末rm{B}在rm{A}的分解反应中起______作用.

rm{(3)}在盛有气体rm{C}的集气瓶瓶底放有少量液体rm{D}的作用______.12、rm{n}个rm{SO_{2}}和rm{n}个rm{SO_{3}}中分子数之比为_____,原子数之比为_____,氧原子数之比为_____,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_____.13、用化学符号表示:

rm{垄脵}氩气______rm{垄脷2}个硝酸根离子______rm{垄脹}五个亚铁离子______

rm{垄脺}干冰______rm{垄脻}氯化铝______rm{垄脼}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微粒______.14、在一定温度下;向100g水中依次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钾(KCl)固体,充分溶解.加入氯化钾的质量与得到相应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该温度下氯化钾的溶解度为______克.

(2)实验③的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______.

(3)实验①、②、③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a、b、c,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______(用“>”“<”或“=”表示出来).15、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说明H2O的含义:______。评卷人得分三、计算题(共6题,共12分)16、为了防止食品腐败;在许多食品包装盒中都有一包黑色粉末.这种粉末是一种除氧剂.该粉末没有失效时呈黑色,失效后带有红棕色.为了确定该粉末的成分,小明做出了以下的猜想:

猜想1:该粉末是木炭粉。

猜想2:该粉末是铁粉。

猜想3:该粉末是木炭粉和铁粉的混合物。

小明取没有失效的该粉末;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如下实验,填写表中空格.

。试验操作试验现象猜想是否成立实验1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______猜想1:不成立实验2加入足量的____________猜想2:成立实验3用磁铁吸引粉末被全部吸引猜想3:______交流与反思:

(1)根据失效后的颜色判断;该粉末失效的原因是______,变质后得到的红棕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填物质的化学式).

(2)采用什么实验方法可以使失效的粉末“再生”?(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2Fe+3CO217、物质的溶解在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有着广泛应用;请你完成下列填空:

15.4gNaCl完全溶解在图甲所示的水中,将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全部倒入原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乙,则所得NaCl溶液的密度为______g/cm3,(水的密度1g/ml,结果保留到0.01)18、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应注意哪rm{5}点?19、某科学学习小组用足量的稀盐酸对15克石灰石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不考虑稀盐酸的挥发)进行科学探究。实验装置如图,得到有关数据如图1:

当A装置中无气体产生时测得B装置的质量增加了4.7克;C装置的质量没发生变化且无明显现象。

请你回答:

(1)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_克;

(2)15克样品最多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______克;

(3)请分析碱石灰增重大于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的原因______;

(4)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20、去年暑假夏令营期间;某校同学进行了野炊.

(1)野炊活动中;冬冬引燃细枯枝后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多浓烟.要使树枝充分燃烧应该______.

(2)活动过程要注意防火安全;野炊结束后,应及时把火熄灭,可采用的灭火方法是______.

(3)活动中;小丽不小心被黄蜂蛰了(黄蜂毒液呈碱性),下列物质可用于涂抹以减轻疼痛的是______.(填字母)

A.食醋(pH=3)B.食盐水(pH=7)C.鸡蛋清(pH=8)

(4)小静欲在铝盆里用食醋拌凉菜被同学们制止了;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醋酸和醋酸铝的化学式分别为为HAc、Al(Ac)3].

2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写出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H2O+O2↑评卷人得分四、探究题(共2题,共10分)22、去年;我县进行了学生科学实验操作竞赛,其中一竞赛题为:“粗盐配制70g20%的氯化钠(NaCl)溶液”。该实验的部分操作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②、③依次为图2中的______(填字母)。

(2)经操作B后;观察到大烧杯中的液体仍然浑浊,则造成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3)用上述实验所得氯化钠(NaCl)晶体配制溶液。

①称量时A出现了左盘上翘的现象;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_。

A.左边的平衡螺丝向左调B.右边的平衡螺丝向右调。

C.右盘中适当减少砝码D.左盘中适当增加食盐。

②量取水时;如果按照图B的方法读数,会使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③C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

④D中所贴标签有不妥之处,请划掉不妥的地方,并在方框中写出你认为适合的内容。______。23、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除二氧化锰外其他物质也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那么氧化铜是否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于是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提出问题:氧化铜是否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它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好?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下面三组实验;实验中“待测数据”是生成相同体积的氧气所需时间(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

。实验编号氯酸钾其它物质质量待测数据①1.2g/②1.2g二氧化锰0.5g③xg氧化铜0.5g问题讨论:

(1)实验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实验③中x的数值为______。

(2)由实验③与实验______的“待测数据”相对比;若实验③“待测数据”更______(填“大”或“小”),则说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

反思:

①若要证明氧化铜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设计实验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的______和______不变。

②你认为同学们设计实验②和实验③的对比的目的是______。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3题,共18分)24、某同学在用试管加热固体物质的过程中,出现试管炸裂现象,请你猜测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有哪些?(至少写出两点种25、rm{(1)}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生成固体物质。做这个实验时,应预先在盛氧气的集气瓶里装入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其目的是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rm{(2)}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rm{垄脵}____;rm{垄脷}____;rm{垄脹_}____26、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根据下图中所示的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按编号分别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②______;④______;⑤______。

(2)用仪器⑤盛液体加热时;必须______。可用于收集气体的仪器是______。

(3)量取8mL水;应选用______,其规格为______。(选填“10mL;20mL、50mL、100mL”)

(4)将玻璃管插入橡皮管内时,要先将______,然后______。评卷人得分六、推断题(共2题,共18分)27、有A、B、C、D四种物质,B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A在B中可以剧烈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将燃烧的木条伸入无色无味的D中,木条熄灭,向D中加澄清石灰水并振荡,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以推断:A是____;B是____;C是____;D是____.28、有rm{A}rm{B}rm{C}rm{D}rm{E}rm{F}六种物质,分别是空气、氮气、木炭、氧气、氦气、二氧化碳、红磷、铁丝等几种物质中的一种,rm{A}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rm{B}在rm{A}中燃烧的更旺,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rm{C}rm{C}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rm{D}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将烧红的rm{B}放入rm{D}中,rm{B}立即熄灭,且rm{C}和rm{D}是不同的物质,rm{E}在rm{A}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rm{F}是几种气体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气体。rm{A}是____rm{B}是____rm{C}是____rm{D}是____rm{E}是____rm{F}是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C【分析】

A;当温度一定时;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到一定程度是,不再变化,故A错误;

B;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当光照强度一定时,光合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有温度限制,故B错误;

C;据图示可知;当光照强度大于Q时,温度是限制光合作用效率的因素,故C正确;

D;当光照强度小于P时;温度对光合作用效率的影响不大,故D错误.

故选C.

【解析】【答案】由图示可知;当温度一定时,光合作用效率在一定范围内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大,温度越高光合作用的效率越高.

2、C【分析】解:A;用酒精灯的外焰给物质加热;故A错;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且试管底部与桌面约成45°的夹角,不能垂直放置,故B错;

C、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三分之二,不能少于故C正确;

D;滴管吸取过试剂后应竖直向下放置;不能平放或倒置,平放或倒放液体会流到胶头内从而腐蚀胶头,故D错.

故答案为:C

A;据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分析;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试管底部与桌面约成45°的夹角,不能垂直放置;

C;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三分之二;

D;滴管吸取过试剂后应竖直向下放置.

掌握常见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解析】【答案】C3、C【分析】解:A、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已经超过试管体积的.故本选项操作错误;

B;振荡试管时;应用手紧握试管中上部,用腕力振荡,不应上下晃动,因此如果试管内的液体有腐蚀性,会伤手,故本选项操作错误;

C;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气密性良好.故本选项操作正确;

D;胶头滴管不能横放或倒放;这样残液会倒流入橡胶乳头,腐蚀橡胶乳头.故本选项操作错误.

故选:C

A;根据液体加热需要注意事项进行判断;

B;振荡试管时;应用手紧握试管中上部,用腕力振荡;

C;根据检查气密性需要注意事项进行判断;

D;胶头滴管不能横放或倒放.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解析】【答案】C4、A【分析】解: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由题意该原子核内有161个中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72,则质子数=272-161=111.

故选:A.

根据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进行分析解答.

掌握原子中的两个等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并能够熟练的应用.【解析】【答案】A5、D【分析】解:rm{A}动植物呼吸作用是动植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

B;食物腐烂属于氧化反应;但是比较缓慢,属于缓慢氧化.

C;农家肥的腐熟是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反应过程比较缓慢,属于缓慢氧化.

D;木材燃烧属于氧化反应;并且反应比较剧烈,不属于缓慢氧化.

故选D.

根据缓慢氧化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缓慢氧化是指反应进行的很缓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缓慢氧化的概念、特征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解析】rm{D}6、C【分析】解:rm{A}氧化钙rm{+}水rm{隆煤}氢氧化钙;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B、乙炔rm{+}氧气rm{xrightarrow{{碌茫脠录}}}二氧化碳rm{+}水;该反应物是两种,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C、碱式碳酸铜rm{xrightarrow{{录脫脠脠}}}氧化铜rm{+}二氧化碳rm{+}水;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

D、铁rm{+}氧气rm{xrightarrow{{碌茫脠录}}}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rm{C}.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解反应的特征rm{(}“一变多”rm{)}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rm{C}7、C【分析】解:同一温度下,分别将饱和的KNO3溶液100g;200g各蒸发掉5g水;由于蒸发掉水的质量相等,因此,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

故选:C。

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故饱和溶液蒸发水而析出晶体的质量即该温度下蒸发掉的水所能溶解溶质的质量.

饱和溶液蒸发水而析出晶体的质量即该温度下蒸发掉的水所能溶解溶质的质量.【解析】C8、A【分析】解:

A;不饱和硝酸钾温度降低前后;乒乓球始终漂浮,其重力不变,所受浮力一定不变,故A正确;

B、不饱和硝酸钾温度降低前后,液体的密度发生变化,根据F浮=ρgV排可知;其排开硝酸钾溶液的体积一定发生变化,则露出液面的体积也一定发生变化,故B错误;

C;温度越低;硝酸钾的溶解度越小,所以硝酸钾的溶解度一定发生变化,故C错误;

D;温度降低后;不饱和硝酸钾溶液可能变为饱和硝酸钾溶液,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发生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1)物体漂浮;浮力等于重力,据此分析乒乓所受到的浮力变化;

(2)根据F浮=ρgV排分析乒乓露出液面的体积变化;

(3)温度越高;硝酸钾的溶解度越大;温度越低,硝酸钾的溶解度越小;

(4)若不能继续溶解;则溶液为饱和溶液,否则为不饱和溶液。

此题考查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物体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同时涉及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液质量分数,是一道跨学科题目,对学生要求较高。【解析】A9、D【分析】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的数目关系是:

A;反应前后分子构成不同;可判断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后原子进行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原子不可再分,故正确;

B;由生成物的微粒构成可知;此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故正确;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故不正确;

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2:2=1:1;故不正确;

故选:D。

根据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为一种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与另一种不同原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发生反应,生成一种不同原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和一种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的分子。

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解析】D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0、低隔绝空气或氧气ADABC【分析】【解答】(1)一个小火星就足以使汽油燃烧;这说明汽油的着火点较低.汽油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填:低;

(2)沙子能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填:隔绝空气或氧气;

(3)车上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因为鞭炮;酒精属于易燃易爆品.故填:AD;

(4)A公交车上要配备消防器材;符合安全措施,B公交车上坐椅用阻燃材料制成,属于安全措施,C对司乘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属于安全问题,三种方法都合理.故填ABC.

故答案为:(1)低;(2)隔绝空气或氧气;(3)AD;(4)ABC.

【分析】物质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隔绝氧气可以灭火,要牢记安全常识方面的知识.11、略

【分析】解: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可知:根据rm{C}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C为氧气;无色无味的液体rm{A}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rm{B}后,迅速产生氧气,根据氧气的制法可知rm{A}为双氧水,rm{B}为二氧化锰;金属rm{E}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rm{F}则rm{E}为铁,rm{F}为四氧化三铁;为防止铁丝燃烧时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集气瓶底要盛少量水,故D为水;由上述分析可知rm{A}为过氧化氢,rm{B}为二氧化锰,rm{C}为氧气,rm{D}为水,rm{E}为铁,rm{F}为四氧化三铁;

rm{(1)}根据分析,可知各物质化学式:rm{H_{2}O_{2}}rm{O_{2}}rm{Fe_{3}O_{4}}

rm{(2)}根据分析,可知黑色粉末rm{B}为二氧化锰,则rm{B}在rm{A}的分解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rm{(3)}在盛有气体rm{C}的集气瓶瓶底放有少量液体rm{D}的作防止铁丝燃烧时熔融物溅落;使集气瓶底炸裂.

故答案为:

rm{(1)}过氧化氢;氧气;四氧化三铁;rm{(2)}催化;rm{(3)}防止铁丝燃烧时熔融物溅落;使集气瓶底炸裂.

根据rm{C}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C为氧气;无色无味的液体rm{A}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rm{B}后,迅速产生氧气,根据氧气的制法可知rm{A}为双氧水,rm{B}为二氧化锰;金属rm{E}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rm{F}则rm{E}为铁,rm{F}为四氧化三铁;为防止铁丝燃烧时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集气瓶底要盛少量水,故D为水分析完成相关的问题.

本题属于常见物质的推断题,解题关键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或明显的化学反应特征,找准解题的突破口,并从突破口出发结合物质间的关系得出结论,带入验证符合要求即可.【解析】过氧化氢;氧气;四氧化三铁;催化;防止铁丝燃烧时熔融物溅落,使集气瓶底炸裂12、1:13:42:34:5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化学式周围数字的含义,化学式右下角数字表示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根据化学式能进行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解答】rm{n}个rm{SO}个rm{n}rm{SO}rm{{,!}_{2}}个和rm{n}个rm{SO}rm{n}rm{SO}rm{{,!}_{3}}中分子数之比为rm{n}rm{n=1}rm{1}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rm{3}个原子,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有rm{4}个原子,原子数之比为rm{3n}rm{4n=3}rm{4}氧原子数之比为rm{2n}rm{3n=2}rm{3}二氧化硫的相对分子质量rm{=32+(16}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rm{n}个原子,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有rm{n=1}个原子,原子数之比为rm{1}rm{3}rm{4}氧原子数之比为rm{3n}rm{4n=3}rm{4}二氧化硫的相对分子质量rm{2n}rm{3n=2}rm{3}三氧化硫的相对分子质量rm{=32+(16}rm{隆脕2}rm{)=64}三氧化硫的相对分子质量rm{=32+(16}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rm{)=64}rm{=32+(16}rm{隆脕3}故填:rm{)=80}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rm{64}rm{80=4}rm{5}故填:rm{1}rm{1}rm{3}rm{4}rm{2}rm{3}rm{4}rm{5}rm{)=80}rm{64}rm{80=4}rm{5}rm{1}rm{1}rm{3}

rm{4}【解析】rm{1}rm{1}rm{3}rm{4}rm{2}rm{3}rm{4}rm{5}

13、略

【分析】解:rm{垄脵}氩气是单原子分子,可以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所以氩气的化学式为rm{Ar}

rm{垄脷}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rm{1}个电荷时,rm{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rm{2}个硝酸根离子表示为rm{2NO_{3}^{-}}

rm{垄脹}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rm{1}个电荷时,rm{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五个亚铁离子表示为rm{5Fe^{2+}}

rm{垄脺}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化学式为rm{CO_{2}}

rm{垄脻}氯化铝的化学式为rm{AlCl_{3}}

rm{垄脼}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所以表示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rm{Cl_{2}}.

故答案为:rm{垄脵Ar}

rm{垄脷2NO_{3}^{-}}

rm{垄脹5Fe^{2+}}

rm{垄脺CO_{2}}

rm{垄脻AlCl_{3}}

rm{垄脼Cl_{2}}.

rm{垄脵}根据氩气是单原子分子;可以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进行分析;

rm{垄脷}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rm{1}个电荷时,rm{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分析;

rm{垄脹}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rm{1}个电荷时,rm{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分析;

rm{垄脺}根据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rm{垄脻}根据化学式的正确书写方法进行分析;

rm{垄脼}根据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解析】rm{Ar}rm{2NO_{3}^{-}}rm{5Fe^{2+}}rm{CO_{2}}rm{AlCl_{3}}rm{Cl_{2}}14、40是b=c>a(或a<b=c)【分析】解:(1)根据图示可知100g水中加入60g氯化钾所得溶液质量为140g;说明只溶解了40g,所以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40g;

(2)实验③中有20g氯化钾没溶解;所以是饱和溶液;

(3)实验①中只溶解了20g氯化钾;实验②;③中都溶解了40g氯化钾,溶剂都是100g,所以①质量分数最小,实验②③质量分数相等.

故答案为:(1)40;(2)是;(3)b=c>a(或a<b=c).

(1)根据一定温度下;100g水中溶解氯化钾的质量考虑;

(2)根据是否能继续溶解溶质考虑;

(3)根据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考虑.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溶解度的四要素:一定温度、100g溶剂、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的溶质质量.【解析】40是b=c>a(或a<b=c)15、(1)表示水这种物质;

(2)表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3)表示一个水分子;

(4)表示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合理答案均可)【分析】解:由水和化学式可知,H2O可表示水这种物质;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等。

故答案为:(1)表示水这种物质;

(2)表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3)表示一个水分子;

(4)表示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合理答案均可)。

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式的宏观与微观意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1)表示水这种物质;

(2)表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3)表示一个水分子;

(4)表示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合理答案均可)三、计算题(共6题,共12分)16、略

【分析】

由于木炭不能与硫酸铜发生反应而铁粉可以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因此,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出现粉末变成红色现象时,即可说明猜想1不成立;

由于木炭不能与稀盐酸反应而铁粉可与稀盐酸反应形成硫酸亚铁溶液;同时放出氢气,因此,把黑色粉末放入足量稀盐酸时,出现黑色粉末溶解并放出气体时,可说明猜想2成立;

磁铁可以吸引铁粉而不能吸引木炭粉;用磁铁吸引时出现粉末全部被吸起,可说明猜想3不成立;

故答案为: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猜想是否成立实验1黑色粉末变成红色实验2稀盐酸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实验3猜想3:不成立(1)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可形成红色的铁锈而失效;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其化学式为;

故答案为: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生成了铁锈;Fe2O3;

(2)使失效的粉末“再生”可在高温条件下;使用CO还原氧化铁而等到铁粉,达到“再生”的目的;

故答案为:3CO+Fe2O32Fe+3CO2.

【解析】【答案】根据猜想可知;黑色粉末可能为木炭粉;铁粉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可利用铁粉与木炭粉性质的差别,对固体粉末的组成进行检验;

(1)由于铁粉在潮湿的空气中可与氧气;水发生反应而形成红综色的铁锈;因此失效后带有红棕色;

(2)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可与CO反应而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因此,可把失效的粉末在高温下与CO反应而“再生”.

17、略

【分析】解:15.4gNaCl完全溶解在如图甲所示的水中,由图中可知,水的体积为60mL(60g);将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全部倒入原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得溶液的体积为74mL;则所得NaCl溶液的密度为≈1.02g/mL.

故答案为:1.02.

根据题意,15.4gNaCl完全溶解在如图甲所示的水中,由图中可知,水的体积为60mL;将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全部倒入原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得溶液的体积为74mL;据此结合ρ=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ρ=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1.0218、略

【分析】

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试管中的液体取用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地方、试管与桌面呈rm{45}度角分析.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基本操作要领要准确.【解析】解: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试管中的液体取用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地方、试管与桌面呈rm{45}度角;在加热时;先预热,再给液体加热.

故答案:试管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试管中的液体取用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地方;试管与桌面呈rm{45}度角;在加热时,先预热,再给液体加热.19、104.4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能被碱石灰吸收【分析】解:(1)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15g-5g=10g;

故填:10。

(2)设15g样品最多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x;消耗盐酸中的氯化氢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7344

10gyx

==

x=4.4g;y=7.3g;

故填:4.4。

(3)请分析碱石灰增重大于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的原因: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能被碱石灰吸收。

故填: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能被碱石灰吸收。

(4)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盐酸质量为:110.3g+4.4g-15g=99.7g;

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0%=7.3%;

答: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7.3%。

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解析】104.4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能被碱石灰吸收20、略

【分析】

(1)物质燃烧时;氧气越充足,燃烧越旺,燃烧不旺是因为往灶里塞的枯枝太多,进入的氧气少,枯枝燃烧不充分,所以要使树枝充分燃烧应该扇风或吹风;

(2)可通过燃烧的条件进行处理;故可用采用的灭火的方式是:用沙土掩盖;把枯枝撤走或用水把火浇灭.

(3)因为黄蜂毒液显碱性;所以应该涂抹显酸性的物质,且酸性不能太强.

A;食醋的PH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正确;

B;食盐水的PH等于7;显中性.故选项错误;

C;鸡蛋清的pH等于8;显碱性,故选项错误.

故选A

(4)醋酸属于酸具备酸的共性;因此与铝会发生中和反应生成醋酸铝与氢气,再利用反应方程式书写的一般原则完成.

故答案为:

(1)扇风或吹风;

(2)用水浇灭;

(3)A

(4)2Al+6HAC═2Al(AC)3+3H2↑.

【解析】【答案】(1)根据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回答.

(2)可燃物燃烧要同时具备与氧气接触和温度达到着火点这两个条件;一个条件不具备物质就不能燃烧.

(3)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酸性的物质能和显碱性的物质反应.

(4)醋酸属于酸具备酸的共性;因此与铝会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与氢气.

21、略

【分析】

(1)依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认识解决此题;①是长颈漏斗,②是集气瓶.答案为:长颈漏斗;集气瓶;

(2)实验室制氧气可用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或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根据所给装置,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或2KClO32KCl+3O2↑;根据药品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分别选用B或A作气体发生装置;因为氧不易溶解于水,收集装置可用D,密度比空气大,收集装置可用C.故答案为:2H2O22H2O+O2↑;B;C;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为将气体倒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将气体倒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4)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气体;发生装置应选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所以上述制取氧气的一套装置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故答案为:能;都是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反应,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

【解析】【答案】(1)依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认识解决此题.

(2)根据实验制氧气的原理;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回答.

(3)根据实验制二氧化碳的原理和二氧化碳的检验分析;

(4)根据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回答.

四、探究题(共2题,共10分)22、CBA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的边沿等D偏小加快溶解的速率【分析】解:(1)由粗盐的提纯的过程可知;首先盐溶解,然后过滤,最后蒸发得到食盐,所以操作①;②、③依次为图2中的CBA。

(2)经过滤后;观察到大烧杯中的液体仍然浑浊,则造成的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的边沿等。

(3)①称量时A出现了左盘上翘的现象;说明了食盐的质量不足,应在左盘中适当增加食盐;

②量取水时;如果按照图B的方法读数,是仰视读数,实际量取的水偏多,会使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③C是溶解;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加快溶解的速率。

④图D的标签中填上相应的内容是溶液的名称、溶质的质量分数,划掉70g,如下图:

故答为:(1)CBA;(2)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的边沿等;(3)①D;②偏小;③加快溶解的速率。

(1)根据粗盐的提纯过程分析进行的基本操作;

(2)根据过滤的注意事项分析回答;

(3)①根据称量一定质量的氯化钠的操作分析;

②根据仰视读数实际量取的水偏多分析;

③根据玻璃棒的应用分析回答。

④根据标签的填写方法分析改正。

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溶质、溶剂质量的计算方法,用天平称量时的注意事项,掌握了玻璃棒的作用和量筒的使用方法。【解析】CBA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的边沿等D偏小加快溶解的速率23、2KClO32KCl+3O2↑1.2g①小质量化学性质二氧化锰和氧化铜中,哪一个的催化效果好【分析】解:(1)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配平即可;实验③中x的数值为1.2g,因为控制变量法只能控制催化剂不同一个变量;故答案为:2KClO32KCl+3O2↑;1.2g;

(2)由实验③与实验①的“待测数据”相对比;若实验③“待测数据”更小,则说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①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②我认为同学们设计实验②和实验③的对比的目的是:二氧化锰和氧化铜中,哪一个的催化效果好;故答案为:①;小;①质量;化学性质;②二氧化锰和氧化铜中,哪一个的催化效果好;

(1)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配平即可;实验③中x的数值为1.2g,因为控制变量法只能控制一个变量;

(2)由实验③与实验①的“待测数据”相对比;若实验③“待测数据”更小,则说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①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②我认为同学们设计实验②和实验③的对比的目的是:二氧化锰和氧化铜中,哪一个的催化效果好。

实验探究题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之一,它包括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实验结论和实验规律的探究等。本题通过实验资料和实验分析,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属于结论性探究。同学们要具体分析,综合掌握。【解析】2KClO32KCl+3O2↑1.2g①小质量化学性质二氧化锰和氧化铜中,哪一个的催化效果好五、简答题(共3题,共18分)24、略

【分析】试题分析:用试管加热固体物质的过程中,出现试管炸裂现象主要是不正确的操作所造成的,如①受热时没有预热;②试管外部有水;③试管口没有向下倾斜等考点:用试管给物质加热的基本操作.【解析】【答案】①受热时没有预热;②试管外部有水;25、(1)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使集气瓶炸裂

(2)①都是化合反应。

②都有氧气参与反应。

③反应条件都是点燃(答案合理即可)【分析】【分析】根据铁在氧气中的反应原理及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分析;根据硫、磷、铝与氧气反应的特点分析。【解答】rm{(1)}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rm{脤煤+脩玫脝酶xrightarrow[]{碌茫脠录}脣脛脩玫禄炉脠媒脤煤}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为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使集气瓶炸裂,故rm{脤煤+脩玫脝酶xrightarrow[]{碌茫脠录}脣脛脩玫禄炉脠媒脤煤

}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使集气瓶炸裂;rm{脤煤+脩玫脝酶xrightarrow[]{碌茫脠录}脣脛脩玫禄炉脠媒脤煤}预先在盛氧气的集气瓶里装入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故答案为: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