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华东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63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你认为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B.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C.能帮助植物传粉D.能净化空气2、噬菌体属于下列哪一种病毒类型()A.动物病毒B.人体病毒C.植物病毒D.细菌病毒3、我国已建成通车的青藏铁路,在穿过可可西里、楚马尔河、索加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上采取了绕避、设置通道等措施,这样做的目的是()①能减少青藏铁路的建设投资②体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③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
④有利于保持环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炎热的夏季,食物很容易变馊.引起食物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是()A.夏天空气潮湿,化学物质的污染严重B.温度较高,食物中的细菌、真菌大量繁殖C.夏季阳光太强,食物容易分解D.天气炎热,食物中的水分蒸发过快5、【题文】吸烟,最易损害下列哪一部分结构:A.气管、支气管内表面的纤毛B.肺泡C.喉D.胃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6、惯用右手一定是显性性状______(判断对错)7、一条染色体就是一条DNA分子高度螺旋后形成的。()8、1952年,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大气成分,在密闭的装置里进行火花放电,合成了____,从而证明了在原始地球条件下,____.9、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____的控制和调节,同时,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____、____、____等系统的配合.10、孔雀开屏、青蛙的高昂鸣叫都是【防御性为】.____.11、【题文】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______,另一类是______。12、(2015•成都)自然选择是指生物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在生存竞争中____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的过程,生存竞争是自然选择的途径,生物的____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3、冰箱储存食品保鲜的主要原因是细菌繁殖速度缓慢。()14、所有两栖动物的幼体都必须在水中发育。()15、家鸽骨骼的特点是厚而坚硬.______.(判断对错)16、生物的遗传性状由基因控制,遗传物质可以从亲代传递给后代。______。(判断对错)17、生物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评卷人得分四、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5分)18、为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两个玻璃杯中的不同位置固定6张滤网,在每张滤网上放10粒大小相同的小麦种子(乙装置中的种子已切除胚),加入凉开水至中间的滤网(如图)
请分析回答。
(1)小麦种子结构中;______是新植物的幼体,由此作出的假设是:切除该结构,种子就不能萌发,用②和______两组进行对照可验证该假设。
(2)用①;②两组进行对照;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3)如果想证明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应选择______和______为一组对照实验。
(4)若①~⑥组中;只有第②组的种子萌发,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______、______。
(5)每组用10粒种子,而不用1粒,是为了______。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3题,共30分)19、仔细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随着“生态城市”的建设,生态环境获得了进一步的改善,每到冬季来临之前,又见野鸭归来,雀巢星罗密布,喜鹊的叫声悦耳动听,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材料二:随着人类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加强和对动物行为研究工作的深入,人们发现很多野生动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一些重要行为丢失,如野马只会在水槽中饮水,为了恢复野马在野生条件下饮水能力,把原先导水入槽的橡胶管接向水坑,一步步诱导野马去水坑饮水,从而恢复野马的野外生存能力。材料三:母牛生下一头小牛,母牛一步都舍不得离开小牛。后来,人们把小牛牵走了,母牛便露出很悲伤的样子。为了宽慰母牛,人们在牛棚里放了一个肚子里装满了草料的小牛标本,母牛以为自己的孩子又回来了,不停舔吻这头“小牛”,当标本的外皮裂开,露出里面的草料时,母牛似乎忘记了“母爱”,便大口大口的吃起来,直至把“小牛”吃光。动物行为学家把一只试验用的黑猩猩锁进实验房间,然后离开房间。几分钟后,他通过门上的钥匙孔向屋内观察,发现黑猩猩也通过这个钥匙孔在看他。(1)材料一中列举了两种生物的不同行为,从行为的功能看,其中喜鹊的叫声是____行为,从动物获得途径看,它们应属于____行为,这种行为是由____所决定的。(2)材料二中人们对野马进行了野外饮水训练,野马所形成的水坑饮水行为属于____行为,这种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____获得的行为。(3)材料三中母牛的行为和黑猩猩的行为在维持动物生存意义上的不同是:后者的行为可使动物____。20、在经常刮大风的印度洋南部的克格伦岛上,生活着的昆虫有正常翅的,也有无翅或残翅(翅膀退化,不能飞行)的类型。请用所学知识解释:(1)昆虫的正常翅、无翅和残翅,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从进化过程来看,无翅或残翅的变异是可以___的,由此可知,无翅或残翅的变异是由于_____的改变而引起的。(2)大风对昆虫翅型的形成起着____作用,它决定了生物进化的_____。(3)达尔文把这种通过_____,适应者生存下来、_________的过程叫做_______。(4)经过多年的进化以后,各种类型的比例已经相对稳定,下图中你认为最可能的结果是_____。21、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分别代表鱼、大熊猫、火炬、藏羚羊、燕子。请回答:(1)鱼、大熊猫、藏羚羊、燕子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体内都具有____。(2)上述四种动物中,生殖方式为胎生、哺乳的是藏羚羊和____;它们和燕子也有共同的特点就是体温____。(3)藏羚羊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近年来数量急剧减少,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____。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2题,共10分)22、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等低碳行为,低碳理念正逐渐深入人心。如图表示目前某市碳循环的实际情况,请分析回答:(1)从图中可以看出,是碳循环的重要纽带,因为它能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进而通过多条途径进行碳循环。(2)正常情况下,当碳以有机物的形式通过图中食物链进行流动时,甲、乙、丙三类动物中得到碳量最少的是。(3)动植物遗体和排出物中含有的碳可通过④所示途径继续参与碳循环,主要是由于的作用。(4)如果过度利用煤、石油等燃料,就会大大增加生物圈中的排放量,进而加剧温室效应。23、(【题文】请分析下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1年5月中旬以来;德国暴发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截至6月6日已经造成欧洲9个国。
家至少2200多人患病;其中470人出现肾衰竭症状,至少22人死亡。患者的症状是出血性腹。
泻;血管和肾功能受损,最严重时导致溶血性尿毒综合征,最终肾衰竭而死。
目前;已查明本次疫情是由一种名为“Husec41”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变种引起。这种病菌。
可通过食物;水和接触动物等直接传播。世界卫生组织还特别提醒;最近去过欧洲并有症状者需及时就医,不要擅用止泻药或抗生素,因为这有可能加重病情。
(1)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变种“Husec41”是引起该疫情的____。这种急性肠道病具有。
____和____的特点。
(2)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来看,这种急性肠道病的传播途径是____。
(3)大肠杆菌与人体细胞相比,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前者细胞中没有成形的____。
(4)为了预防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的继续蔓延;请你以世卫组织的名义提出预防措施。
____。(提出一点即可得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D【分析】【解析】试题分析: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沿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综上所述,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不应包括能够净化空气。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解析】【答案】D2、D【分析】解:病毒的种类很多;但一种病毒通常只能侵染某种特定的细胞.根据它们侵染细胞的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三类:专门侵染植物细胞的病毒叫做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专门侵染动物和人体细胞的病毒叫做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专门侵染细菌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故选:D
根据病毒的分类进行分析回答.
本题考查了病毒的分类,题目较易.【解析】【答案】D3、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保护生物圈的意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保护生物圈的意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及意义。【解答】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完美的地区之一;也是最后一块保留着原始状态的自然之地,周围没屏障,地势高峻,平均海拔高度在5000米以上。可可西里自然条件恶劣,人类无法长期居住,但却是野生动物的天堂。野牦牛;藏羚羊、野驴、白唇鹿、棕熊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类野生动物就有20余种。楚玛尔河,横卧江源地区北部,汇集昆仑山南坡来水汇入通天河,流域面积20800平方公里.楚玛尔河源头地区的北部与西金乌兰湖、可可西里湖等内陆湖区相邻。我国修建的青藏铁路,在穿过可可西里、楚马尔河、加索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上采取了绕避、设置通道等措施,是为了保护里面的珍稀动植物,从而保护生态平衡,有利于保护环境。故D符合题意。
故选D。【解析】D4、B【分析】解:由于各种细菌;霉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有机物,生长和大量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微生物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营养物质等,夏天温度较高,食物中的细菌、真菌繁殖加快,食物中细菌真菌数量大量增加繁殖,进而分解食品中的有机物,导致食品的腐败变质.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解析】B5、A【分析】【解析】香烟中含有的尼古丁、焦油和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最先接触的是人体的气管和支气管,会损害气管、支气管内表面的纤毛。【解析】【答案】A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6、×【分析】解: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没有实际的调查,不能确定哪个性状是显性性状、哪个性状是隐性性状.
故答案为:×.
相对性状由位于成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与隐性之分.
正确理解基因的显隐性是解答该题的关键.【解析】×7、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染色体、DNA之间的关系,掌握染色体、DNA之间的关系及染色体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解答】染色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分子和DNA分子组成。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一条染色体上一般有一个DNA分子。染色体在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叫法也不一样,在有丝分裂的间期,染色质复制螺旋成为染色体,细胞分裂时染色质细丝高度螺旋化形成较粗的柱状和杆状等不同的形状,可以说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染色质经过高度螺旋化形成的结构。故题干说法错误。故选B。【解析】B8、略
【分析】
如图所示:米勒将水注入左下方的500毫升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还原性大气).再将500毫升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内(图中以黑色表示)(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小分子的有机物.根据米勒以及其他学者的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故答案为:小分子有机物;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解析】【答案】1953年;美国青年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泵入一个密闭的装置内,通过进行火花放电(模拟闪电),合成了多种氨基酸(氨基酸是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一类有机物).此外,还有一些学者模拟了原始地球的带其成分,在实验室里制成了另一些有机物.
9、略
【分析】
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但是它们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密切配合的.例如,当我们进行剧烈运动的时候,不但全身骨胳肌的活动加强了,呼吸也加深加快,可以吸入更多的氧,呼出更多的二氧化碳;同时,心跳也随着加强加快,促进血液更快地循环,输送给骨胳更多的养料和氧,运走更多的废物.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充分体现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哺乳动物的运动能力发达,利于捕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故答案为: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但是它们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密切配合的.
10、略
【分析】
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把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从行为所具有的适应性意义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迁徙行为、社会行为等.孔雀开屏、青蛙的高昂鸣叫都是为了吸引异性,繁殖后代,属于繁殖行为.
故答案为:×
【解析】【答案】动物的行为是指动物进行的从外部可以观察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包括身体的运动;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气味的释放、各种叫声等.
11、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属于对识记层次的考查。【解析】【答案】先天性行为;后天性行为12、适者多样【分析】【解答】【解答】自然界中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从而能产生大量的后代.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限的,生物为了获取食物和空间,要进行生存斗争.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哪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被淘汰.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故答案为:适者;多样.
【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3、√【分析】试题分析:因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将食物放在冰箱中就是利用冰箱内的低温环境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来达到较长时间保存的目的.故答案为:√考点:食品的腐败原因.【解析】【答案】对14、A【分析】【解答】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地生活。本题考查两栖动物的发育。15、×【分析】解:鸟类的骨骼的特点是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长骨中空,内有空气,有的骨愈合在一起,加强牢固性,有的骨薄而轻,利于减轻体重,利于飞行生活,鸟类的胸骨突出,有发达的龙骨突,利于附着发达的胸肌,胸肌发达收缩有力,飞行时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鸟类的身体成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的阻力,身体被覆羽毛,具有可用于飞翔的翼,胸肌发达,胸骨有龙骨突,长骨中空,消化系统发达,有独特的气囊,可以帮助呼吸.
了解鸟类的骨骼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征,其它适于飞行的特点也要掌握,也是重点内容.【解析】×16、√【分析】解: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从而遗传物质可以从亲代传递给后代,如图所示:
故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
遗传物质位于染色体上,控制生物亲代性状的遗传物质,是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的。【解析】√17、×【分析】【解析】【答案】错四、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5分)18、胚⑤种子的萌发需要水分吗?②③一定的水分完整的胚减少实验的误差【分析】解:(1)小麦种子结构中;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由此作出的假设是:切除该结构,种子就不能萌发”,唯一不同的变量是胚,因此用②和⑤两组进行对照可验证该假设。
(2)“用①;②两组进行对照”;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水分,因此探究的问题是种子的萌发需要水分吗?
(3);(4)①②两组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水分;②③两组唯一不同的变量是空气;②⑤两组唯一不同的变量是胚,因此“若①-⑥组中,只有第②组的种子萌发”,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充足的空气以及完整的胚。
(45)1粒种子数量太少;会有偶然性,实验误差较大,实验结果不能说明一般性。所用种子的数量要多。因此“每组用10粒种子,而不用1粒,是为了排除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减少实验的误差。
故答案为:(1)胚;⑤
(2)种子的萌发需要水分吗?
(3)②③
(4)一定的水分;完整的胚。
(5)减少实验的误差。
(1)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和对照试验中变量的惟一性。【解析】胚⑤种子的萌发需要水分吗?②③一定的水分完整的胚减少实验的误差五、简答题(共3题,共30分)19、(1)生殖先天性体内遗传物质
(2)学习积累生活经验和学习
(3)更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动物的行为。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解答】(1)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一切行为,一般包括求偶,交配,鸟类还有筑巢,产卵,孵卵,育雏等阶段。从动物获得途径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材料一中列举了两种生物的不同行为,从行为的功能看,其中喜鹊的叫声是繁殖行为,从动物获得途径看,它们应属于先天性行为,这种行为是由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材料二中人们对野马进行了野外饮水训练,野马所形成的水坑饮水行为属于学习行为,这种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积累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3)母牛的行为:人们把小牛牵走了母牛便露出很悲伤的样子,母牛不停舔吻这头小牛当标本的外皮裂开,露出里面的草料时,母牛似乎忘记了“母爱”,便大口大口的吃起来,直至把“小牛”吃光。母牛的这些行为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黑猩猩也通过这个钥匙孔在看他,是通过学习模仿动物行为学家的行为得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通过环境作用形成的。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存的基础,没有先天性行为动物就无法生存;学习行为大大地提高了适应复杂环境的学习能力。故材料三中母牛的行为和黑猩猩的行为在维持动物生存意义上的不同是:后者的行为可使动物更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解析】(1)生殖先天性体内遗传物质(2)学习积累生活经验和学习(3)更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20、(1)相对性状遗传遗传物质
(2)选择方向
(3)生存斗争不适者被淘汰自然选择
(4)A【分析】【分析】此题考查了生物的相对性状、生物的变异、自然选择等基础知识。明确生物的相对性状的概念、生物的变异的特点、自然选择的内容等基础知识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解答】(1)生物学上,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昆虫的正常翅、无翅和残翅,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根据变异的原因可以将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可遗传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可以遗传;不可遗传变异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不能遗传。从进化过程来看,无翅或残翅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由此可知,无翅或残翅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2)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地面、近地面的低空风相对较小,远地面的高空风力很大。有翅的昆虫飞的高容易被风刮到海里淹死而被淘汰;无翅或残翅的昆虫飞的较低不容易被刮到海里而生存下来,属于有利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刮大风时,有翅的昆虫被风刮到海里淹死而被淘汰,在这里,能够遗传的变异为昆虫的进化提供了选择的材料,大风对这个岛上的昆虫起了定向选择作用。即大风对昆虫翅型的形成起着选择作用,它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3)这些昆虫与海风之间相斗争的关系叫做生存斗争,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达尔文把这种通过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4)由(1)分析可知,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无翅或残翅的昆虫飞的较低不容易被刮到海里而生存下来,属于有利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能够存活下来。即经过多年的进化以后,各种类型的比例已经相对稳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因适应环境而生存繁衍,数量最多,因此,最可能的结果是A。【解析】(1)相对性状遗传遗传物质(2)选择方向(3)生存斗争不适者被淘汰自然选择(4)A21、(1)脊柱(2)大熊猫恒定(3)人类的滥捕滥杀(偷猎)【分析】【分析】本题考查鱼类、鸟类、哺乳类的特征及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知识,明确鱼类、鸟类、哺乳类的特征及生物保护的相关知识是解答的关键。【解答】(1)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因此,鱼、大熊猫、藏羚羊、燕子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体内都具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2)藏羚羊和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胎生、哺乳;燕子属于鸟类,鸟类和哺乳类的共同特征是体温恒定,不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属于恒温动物。(3)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有: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掠夺式的开发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的影响等。近年来藏羚羊数量急剧减少,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乱捕滥杀。
【解析】(1)脊柱(2)大熊猫恒定(3)人类的滥捕滥杀(偷猎)六、综合题(共2题,共10分)22、略
【分析】试题分析:(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利用光合成有机物和产生氧气的过程,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科学课后辅导线上线下计划
- 智能电网建设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
- 退休人员的年度学习计划与兴趣发展
- 2025年诊断用品制造项目发展计划
-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 2025年变压器、整流器和电感器项目合作计划书
- 小学六年级后进生学习资源共享计划
- 部编版语文作业设计与管理计划
- 八年级地理湘教版上册复习计划
- 2025春季学期建档立卡学生职业发展计划
- 食堂7s管理标准
- 药店托管合同协议书
- DEEPSEEK了解及使用攻略高效使用技巧培训课件
- 玉盘二部合唱简谱
- 2025年《圆的认识》标准课件标准课件
- 稻田画种植合同5篇
- 2025年广东深圳光明区住房和建设局招聘一般专干4人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题库
- 移动商务文案的写作方法
- 2024年药学技能大赛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公路货物运价研究进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