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学考前热身卷1(解析版)_第1页
2022年中考化学考前热身卷1(解析版)_第2页
2022年中考化学考前热身卷1(解析版)_第3页
2022年中考化学考前热身卷1(解析版)_第4页
2022年中考化学考前热身卷1(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而优教有方化学卷01本试卷共100分,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a-40Li-7Fe-56P-31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道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下列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用稀盐酸除去金属表面的铁锈B.盐酸使指示剂变色C.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小木棍逐渐变为黑色D.浓盐酸在空气里敞口放置瓶口有白雾生成【答案】D【解析】A、用稀盐酸除去金属表面的铁锈,其中HCl和Fe2O3发生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盐酸使指示剂变色,是化学变化。原因是指示剂随溶液pH值改变而结构改变致使变色的化合物,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小木棍逐渐变为黑色,利用了浓硫酸的脱水性(碳化),将木棍中的物质按水的比例脱去,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浓盐酸在空气里敞口放置瓶口有白雾生成,是浓盐酸的挥发性,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D。2.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A.加热液体B.闻气体气味C.验证氧气D.检查装置气密性【答案】C【解析】A、给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的三分之一,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图中试管内液体过多,选项错误;B、实验室不能用鼻子直接凑到容器口闻气味,以防中毒等,选项错误C、检验氧气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选项正确;D、长颈漏斗与空气相通,装置漏气,导管口看不到气泡冒出,无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故选项错误;答案为:C。3.2020年3月30日,四川西昌突发森林火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出动直升机开展吊桶投水扑灭山火,主要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大火不易扑灭是因为山势陡峭,树林茂密,难以通过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C.地表腐质层的可燃性气体在雷击作用下达到着火点而燃烧,引发森林火灾D.消防人员灭火要防止被森林大火灼烧,并戴好防护面罩避免吸入有害物质【答案】A【解析】A、出动直升机开展吊桶投水扑灭山火,主要目的是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不能降低着火点,故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大火不易扑灭是因为山势陡峭,树林茂密,难以通过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此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同时满足即可燃烧,地表腐质层的可燃性气体在雷击作用下达到着火点而燃烧,引发森林火灾,此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消防人员灭火要防止被森林大火灼烧,并戴好防护面罩避免吸入有害物质,此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4.总结归纳是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是某同学总结的部分内容,其中正确的是()A.微量元素:铁、锌、硒、碘、氟B.干燥剂:浓硫酸、NaOH固体、熟石灰C.可再生能源:天然气、酒精、沼气D.白色沉淀:AgCl、CaCO3、Cu(OH)2【答案】A【解析】A、铁、锌、硒、碘、氟在人体内含量都低于人体体重0.01%,都是微量元素,正确;B、浓硫酸、NaOH固体具有吸水性,能作干燥剂。熟石灰不与水反应,不具有吸水性,不能作干燥剂,错误;C、酒精、沼气属于可再生能源,而天然气是化石燃料,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错误;D、AgCl、CaCO3属于白色沉淀,而Cu(OH)2是蓝色沉淀,错误。故选A。5.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同种分子运动速率不同,化学性质不同B.同种原子按不同方式结合,可以构成不同物质C.在干冰中,分子因相互作用而静止不动D.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后,原子核发生了变化【答案】B【解析】A、同种分子运动速率不同,但分子的种类相同,故化学性质相同,故选项说法不正确;B、同种原子按不同种方式结合,可以构成不同物质,如金刚石和石墨,故选项说法正确;C、在干冰中,分子总是不断运动的,不是静止不动的,故选项说法不正确;D、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原子核不变,故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6.(河北承德市双滦区2021-2022上学期期末)科学家最近制得了一种新型的氧分子O4,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O2、O3和O4都是单质 B.O4是由O2组成的混合物C.O4分子由4个氧元素组成 D.1个O4分子由2个O2分子构成【答案】A【解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A.O2、O3和O4都是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选项正确;B.O4是由O4分子构成,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选项错误;C.一个O4分子由4个氧原子构成,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选项错误;D.一个O4分子由4个氧原子构成,选项错误。故选A。7.奥运圣火火炬采用燃料是丙烷(结构模型如图),下列关于丙烷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丙烷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B.丙烷分子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8C.丙烷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3:8D.丙烷分子由3个碳原子和8个氢原子构成【答案】C【解析】A、丙烷由丙烷分子构成,丙烷分子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A错。B、丙烷分子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B错。C、由图示可知,丙烷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个数比为3:8。C正确。D、1个丙烷分子由3个碳原子和8个氢原子构成。D错。综上所述:选择C。8.化学符号是独特的化学语言。有关下列几种化学符号说法正确的是()①2CO2②K2CO3③N④⑤A.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①② B.③表示一个氮分子C.⑤表示的是一种离子D.④表示每个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答案】D【解析】A、化学式可以表示一种物质,但化学式前加数字只能表示一个分子。①不能表示一种物质,②可以表示碳酸钾。错误。B、③是氮元素符号,不能表示一格氮分子。错误。C、⑤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3,不带电,不能表示离子。错误。D、④是硫酸根离子,右上角数字和符号可以表示每个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正确。故选D。9.为减少“温室效应”的危害,可将废气中的CO2进行“捕获”并生产甲醇,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B.参与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1C.物质丙由6个原子构成D.甲醇的化学式为CH3O【答案】A【解析】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化学方程式。A、由分析可知,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正确。B、参与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4:(2×3)=22:3,错误。C、物质丙由分子构成,错误。D、甲醇的化学式为CH4O,错误。故选:A。10.在“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中,对其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符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答案】C【解析】根据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而不是红光,故选项说法错误。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11.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H+、、OH- B.H+、Cl-、C.Cu2+、Cl-、OH- D.Na+、、【答案】D【解析】A、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反应生成水,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B、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会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C、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D、Na+、、在溶液中不能生成水、气体或沉淀,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故选D。12.初中阶段的很多化学反应都满足甲+乙→丙+丁的形式,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若甲、丙为单质,乙、丁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B.若丙、丁分别是盐和水,则甲和乙一定是酸和碱C.若甲、乙、丙、丁均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D.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一定不变【答案】A【解析】A、若甲、丙为单质,乙、丁为化合物,属于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符合题意;B、若丙、丁分别是盐和水,则甲和乙不一定是酸和碱,例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甲和乙是氧化物和碱,不是酸和碱,故不符合题意;C、若甲、乙、丙、丁均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例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不符合题意;D、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可能改变,例如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铁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2价,氢元素由+1价降到0价,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1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都是20%B.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C.t2℃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a的饱和溶液D.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其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答案】B【解析】A.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均为20g,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是:=16.7%,此选项错误;B.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此选项错误;C.t2℃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则50g水中最多能溶解25ga物质,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25g+50g=75ga的饱和溶液,此选项错误;D.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a、b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它们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由于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t1℃时,a的溶解度大于t2℃时c的溶解度,所以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其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此选项正确。故选B。14.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四个推理中正确的是()A.化学变化常常伴随着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B.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O2也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而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答案】D【解析】A、化学变化常常伴随着能量变化,但不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中也有能量的变化,比如灯泡通电发光,A错误,不符合题意;B、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也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B错误,不符合题意;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如氯酸钾中,氯元素显+5价,C错误,不符合题意;D、中和反应的概念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而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有很多,比如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也生成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D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15.下列实验中,实验原理和主要操作方法都符合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主要操作方法A除去粗盐中的泥沙各成分的溶解性差异蒸发B除去CO2中的CO可燃性差异点燃C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酸根离子的化学性质差异加碳酸钠溶液,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D除去FeSO4溶液中的CuSO4金属活动性差异加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A.A B.B C.C D.D【答案】D【解析】A、泥沙不溶于水,粗盐中的盐溶于水,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泥沙,蒸发达不到除去泥沙目的,不符合题意;B、一氧化碳的含量不确定,故不能确定通入多少氧气,易在二氧化碳中混入氧气,达不到除杂目的,不符合题意;C、盐酸和硫酸都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气体,达不到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目的,不符合题意;D、金属活动性铁比铜强,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过量的铁和生成的铜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除去,该方法能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硫酸铜不引入杂质,符合题意。故选D。16.对比实验是我们常用的科学探究手段,下列实验方案不符合对比实验的科学思想的是()选项AB实验方案实验目的接触面积与反应快慢的关系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中CO2含量选项CD实验方案实验目的研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不同温度下溶解速度快慢A.A B.B C.C D.D【答案】A【解析】对比实验必须除探究要素不同之外,其它条件都应该是相同的。A.所用盐酸的浓度不相同,无法探究接触面积与反应快慢的关系,此选项符合题意;B.空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此实验可探究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中CO2的含量,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等体积、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一份不加二氧化锰,一份加二氧化锰,可探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该实验中,只有水的温度不相同,可探究不同温度下溶解速度快慢,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17.小明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应用B.环境保护a.洗涤剂去除油污是因为起乳化作用b.可用食醋去除铁锈是因为食醋中的醋酸具有酸性a.网购的外包装材料分类回收,可节约资源减少污染b.露天焚烧废旧塑料,可有效减少白色污染C.化学用语D.常见材料a.K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b.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的原理是:a.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均属于有机合成材料b.黄铜、氧化铁、铝合金均属于金属材料A.A B.B C.C D.D【答案】A【解析】A、洗涤剂能够去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由乳化作用,故正确;食醋中的醋酸能够电离出的阳离子全为氢离子,呈酸性,酸能和氧化铁反应生成可溶性盐,故可用于除去铁锈,故正确;故A正确;B、外包装为塑料或纸制品,回收利用可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正确;露天焚烧废旧塑料,产生大量污染性气体,错误。故B错误;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原则和常见元素化合价可知,K2FeO4中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为-2价,设铁元素为化合价为x,则,解得,故铁元素化合价为+6价,正确;小苏打为碳酸氢钠,不是碳酸钠,故方程式反应物错误,故错误。故C错误;D、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均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正确;合金包括纯金属和合金,所以黄铜、铝合金均属于金属材料,但是氧化铁不是,错误。故D错误;故选A。18.下面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操作。其中合理的是()A.用等质量的氯酸钾制O2B.水通电一段时间C.足量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D.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答案】C【解析】A、催化剂不会改变最终生成物的质量,只能改变反应速率,所以最终生成的氧气的质量相同,错误。B、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错误。C、红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开始固体质量不为零。反应中固体的质量不断增加,当氧气被完全消耗后反应停止,固体质量不再增加。正确。D、加热高锰酸钾生成氯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固体的质量随着反应的进行逐渐减小,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反应过程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加,错误。故选C。19.如图所示,其中A、B、C、D、E、F、G分别是铁、盐酸、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氢钠、氧化铜、氢气中的一种。图中相连的两圆表示相应物质能发生反应,已知D与A的反应会生成G,且反应后的溶液为无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E是氧化铜,D是碳酸氢钠 B.C与G反应是复分解反应C.A与B反应后溶液为浅绿色 D.E和F的反应中反应条件为加热【答案】B【解析】如图所示,其中A、B、C、D、E、F、G分别是铁、盐酸、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氢钠、氧化铜、氢气中的一种。A能同时与B、C、D、E反应,所以可推导得出A是盐酸,B、C、D、E是铁、氢氧化钙、碳酸氢钠、氧化铜的一种;D与A的反应会生成G,且反应后的溶液为无色。说明D不是铁,也不是氧化铜,因为它们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亚铁是浅绿色的,生成的氯化铜是蓝色的。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且反应后的溶液为无色。所以G是二氧化碳。D是碳酸氢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所以C是氢氧化钙。因为氧化铜与氢气反应。所以E是氧化铜,F是氢气。因此,B是铁。综上所述:A、B、C、D、E、F、G分别是盐酸、铁、氢氧化钙、碳酸氢钠、氧化铜、氢气、二氧化碳。上述结论代回原图,结论正确。A、E是氧化铜,D是碳酸氢钠,A正确。B、C与G反应是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的反应,虽然生成盐和水,但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定义,因此C与G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B错。C、A与B反应是盐酸与铁的反应,生成的氯化亚铁溶液是浅绿色,C正确。D、E和F的反应是氧化铜与氢气的反应,反应条件为加热,D正确。故选:B。20.称取mgCaC2O4·H2O(相对分子质量为146,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置于氮气流中加热,残留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各点对应固体均为纯净物),其中A→B发生反应:CaC2O4·H2Oeq\o(=====,\s\up7(△))CaC2O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aC2O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B.m=8.2C.C→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O4eq\o(=====,\s\up7(△))CaCO3+CO↑D.F点对应固体的化学式为Ca(OH)2【答案】C【解析】A.钙元素化合价为+2价,氧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故C元素化合价为+3价,故A错误;B.CaC2O4·H2O相对分子质量为146。CaC2O4的相对分质量为126,设反应前的固体质量为x,则146:128=x:6.4g,x=7.3g,故m=7.3,故B错误;C.假设C→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O4eq\o(=====,\s\up7(△))CaCO3+CO↑,CaC2O4的相对分质量为126,设反应后生成碳酸钙的质量为y,则128:100=6.4g:y,y=5g与D点固体质量相符,故C正确;D.由C选项可知,D点剩余固体欧威碳酸钙,F点为氧化钙,故D错误,故选C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21.(4分)写出下列符号或符号表示的意义:①2SO2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三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④碳酸钾__________。【答案】①.2个二氧化硫分子②.4个铵根离子③.④.K2CO3【解析】①化学式前面数字,表示分子个数,2SO2表示为2个二氧化硫分子。②离子符号前面数字,表示离子个数,表示为4个铵根离子。③离子符号前面数字,表示离子个数,三个硫酸根离子表示为。④碳酸钾中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碳酸根离子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碳酸钾的化学式为K2CO3,故填:K2CO3。22.(4分)从空气中制造“面包”。I.人工固氮(1)1905年,哈伯将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以及催化剂条件下首次合成氨气(NH3),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2)科学家研制出“TM-LiH”双催化剂体系,显著提高在温和条件下氮气和氢气合成氨的效率,原理示意图如下:除催化剂外,该反应中不变的微粒有________(填化学符号)。Ⅱ.人工合成尿素(3)将二氧化碳和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尿素【CO(NH2)2】和水,反应中氨气和尿素的分子数目之比为_______。Ⅲ.人工合成淀粉(4)中国科学家首次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C6H10O5)n】。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合成过程中必须添加的元素是________。【答案】(1)-3(2)H、N(3)2:1(4)氢或H【解析】(1)氨气的化学式为:NH3,其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为零,可得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2)由微粒的变化可知,除催化剂外,该反应中不变的微粒有氢原子、氮原子,其符号为:H、N;(3)将二氧化碳和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尿素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反应中氨气和尿素的分子数目之比为2:1;(4)人工合成淀粉的化学式为:(C6H10O5)n,由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合成过程中必须添加的元素是氢元素。23.(7分)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生产、健康、环境等息息相关。回答下列问题:(1)书写重要档案用碳素墨水,利用单质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形成胶状物可以____________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沉降出来。(2)农业生产中常用CO(NH2)2、KC1、K2HPO4按一定比例来配制无土栽培的营养液,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_______,尿素CO(NH2)2中氧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3)服用含氢氧化铝【A1(OH)3】药物可以治疗胃酸(主要成分盐酸)过多症,药物反应原理是通过酸与碱发生____________反应生成盐和水。(4)____________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温室效应增强是人类当前面临的最大环境问题,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____________外、还有臭氧、甲烷、氟氯代烷等。【答案】(1)①.稳定②.吸附(2)①.K2HPO4②.4:1(3)中和(4)①.氢气或H2②.二氧化碳或CO2【解析】(1)书写重要档案用碳素墨水,利用单质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发生反应;明矾溶于水形成胶状物,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沉降出来;(2)复合肥中含两种营养元素,K2HPO4中含有钾、磷元素,属于复合肥;尿素CO(NH2)2中氧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6:4=4:1;(3)氢氧化铝是碱,盐酸是酸,酸和碱的反应叫中和反应;(4)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是氢气,氢气燃烧生成水,无污染,热值高;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产生温室效应。三、推断题(每空1分,共10分)24.(5分)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B、C、D、E分别属于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种,且有如图所示的关系,“一”表示两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物质间存在一步转化关系。其中,A为金属氧化物,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E中含有两种元素。(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2)实验室区分B溶液与E溶液,常用试剂是____________。(3)A→C常用于工业炼铁,其化学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B→D属于复分解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CaCO3②.HCl(2)酚酞试液(石蕊试液、Fe、Zn、Mg等,合理即可)(3)(4)【解析】由题意可知,D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故D为碳酸钙,属于盐。E能与碳酸钙及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则E为酸,E中含有两种元素,则E为盐酸;因A能够生成C且A为金属氧化物,则C为单质,则B为碱,且该碱能生成碳酸钙,故B为氢氧化钙。(1)由分析可知,D为碳酸钙,E为盐酸,故填CaCO3;HCl;(2)由分析可知,B为氢氧化钙,水溶液呈碱性,E为盐酸,溶液呈酸性,故可用酸碱指示剂区分,也可利用酸能和活泼金属发生反应生成气泡的现象来区分,故填酚酞试液(或石蕊试液、Fe、Zn等,合理即可)(3)A转化成C用于工业炼铁,即使用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单质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4)B转化成D的过程为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的过程,可用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方程式为;25.(5分)碳酸锂常用于制备锂离子电池的正极。工业上用碳化分解法对碳酸锂粗品(主要成分为碳酸锂,含少量杂质)提纯的工艺流程如下图。(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2)对碳酸锂粗品的预处理主要是粉碎研磨等,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Li2CO3中Li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4)反应2还会生成另一种氧化物,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5)上述工艺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水除外)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1)过滤(2)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使其充分反应(3)+1(4)2LiHCO3Li2CO3+H2O+CO2↑(5)二氧化碳或CO2【解析】(1)操作①是将不溶性杂质与溶液分离,操作①的名称是过滤;(2)对碳酸锂粗品的预处理主要是粉碎研磨等,粉碎后能增大接触面积,其目的是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使其充分反应;(3)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在Li2CO3中CO3的化合价为-2,所以Li的化合价为+1价;(4)反应2是碳酸氢锂溶液加热生成碳酸锂溶液、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LiHCO3Li2CO3+H2O+CO2↑;(5)既是反应物,也是生成物物质,可以循环使用,上述工艺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水除外)是二氧化碳(或CO2)。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9分)25.(9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如图所示.(1)用装置A制备O2①若用高锰酸钾为原料,装置A中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②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为原料,改造装置A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组合装置BD制取气体①实验室一般不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③待观察到气泡___________放出时,才能开始收集气体.(3)用组合装置BC制取二氧化碳①装置B中盛有的固体是___________(填名称,下同),液体是___________,将固体与液体药品混合后可制得二氧化碳.②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可将燃着木条置于装置C的_________(填“b”或“c”)端管口处观察现象.【答案】①.酒精灯;②.2KMnO4K2MnO4+MnO2+O2↑;③.调节铁夹,将试管直立起来④.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来收集;⑤.2H2O22H2O+O2↑⑥.连续且均匀⑦.大理石或石灰石;⑧.稀盐酸;⑨.c【解析】(1)①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装置A缺少酒精灯;②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下进行的实验,试管口应向上,试管直立;(2)①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来收集;②装置B适用于固液常温下制取气体,装置D适用于收集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如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或锌粒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③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必须等到导管口的气泡连续且均匀冒出时才能收集;(3)①在实验室中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②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时,应该是气体从长管进入,短管排出,所以验满时将燃着的木条放在c管口,木条熄灭则已收集满。五、探究题(每空1分,共18分)27.(6分)某同学甲在探究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时,向含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后,发现无明显现象。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要探究此时烧杯中的溶液成分,进行如下实验:首先,同学乙向此烧杯中滴加酚酞,发现溶液不变色。【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反应后盐酸过量,溶液显酸性;猜想二:反应后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猜想三:____________。经过讨论后,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二不正确,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一试管,加入少量铁粉,再向管中加入2mL上述溶液,观察现象。若__________________稀盐酸过量若没有明显现象____________上表中“稀盐酸过量”时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反思】探究酸碱能否发生中和反应,一般只要实验证明某一种或两种反应物不存在即可;实验后发现氢氧化钠的试剂瓶口有白色物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答案】①.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②.酚酞不变色,证明氢氧化钠不存在③.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④.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⑤.Fe+2HCl=FeCl2+H2↑⑥.2NaOH+CO2=Na2CO3+H2O【解析】猜想与假设:酸过量呈酸性,碱过量呈碱性,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只有氯化钠,溶液呈中性故猜想三: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猜想二不正确,因为滴加酚酞,发现溶液不变色,说明溶液不呈碱性,即溶液中无氢氧化钠。[实验探究]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取一试管,加入少量铁粉,再向管中加入2mL上述溶液,观察现象,若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说明盐酸过量;若无明显现象,说明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稀盐酸过量”时试管内发生反应为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2HCl+Fe=FeCl2+H2↑。[实验反思]实验后发现氢氧化钠的试剂瓶口有白色物质,原因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水,故填:2NaOH+CO2=Na2CO3+H2O。28.(6分)学习化学开启了我们认识物质之旅,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氢氧化钠的性质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1)A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D试管中均无明显现象。【提出问题】怎样证明C、D试管中发生了反应?【分析讨论】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可以用两种思路探究上述反应是否发生。(4)思路1:验证反应物减少或消失:思路Ⅱ:验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按照思路I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6)为证明D中已发生化学反应,同学们按照思路Ⅱ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D中反应一段时间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答案】①.溶液变蓝②.③.生成物生成④.操作: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2-3滴酚酞溶液,振荡,观察颜色溶液变红,然后向其中滴加稀盐酸,边滴加边振荡;现象:观察颜色恰好由红色变为无色⑤.稀盐酸(氯化钙溶液,合理即可)⑥.有气泡产生(有白色沉淀生成)【解析】(1)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故填溶液变蓝。(2)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故填;(4)验证反应是否发生可以从是否有反应物减少或生成物生成的角度区验证,故填生成物生成;(5)思路I:验证反应物减少或消失。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加入酚酞后溶液为红色,而向其中加入盐酸,氢氧化钠被消耗,当反应完毕后,不再显碱性,此时溶液显无色,因此证明发生了反应。故操作为: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2-3滴酚酞溶液,振荡,观察颜色溶液变红,然后向其中滴加稀盐酸,边滴加边振荡;现象:观察颜色恰好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二者发生反应。(6)思路Ⅱ为验证有新物质生成。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可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此时可以看到气泡,另外碳酸钠也可与氯化钙等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因此可以看到白色沉淀产生。故加入药品可以使稀盐酸,氯化钙溶液等,对应现象为有气泡产生或有白色沉淀生成等。29.(6分)塑料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广泛。某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探究某塑料的组成元素,实验装置如图。实验小组制备氧气的发生装置如图。已知: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遇水变蓝。(1)写出装置K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得到干燥的O2,可将气体通过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的洗气装置。(2)请完成如下实验探究表格: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装入试剂并按上图进行实验。通入O2,一段时间后,点燃G处酒精灯。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