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卷共3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7年12月15日,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公布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最新的“重大发现”,确认开普勒—90星系第8颗行星“开普勒—90i”存在。“开普勒—90i”距离地球约2545光年,质量为地球的1.3倍,且具有固态的岩石表面。下图为开普勒—90星系和太阳系轨道比较图。完成下面小题。1.开普勒—90星系() A.类似于地月系,位于银河系中 B.类似于太阳系,位于河外星系中 C.类似于太阳系,位于银河系中 D.类似于银河系,位于河外星系中2.依据材料信息推测,开普勒—90i不利于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A.表层温度高 B.大气厚度薄 C.昼夜温差大 D.星球密度小【答案】1.C2.A【解析】【1题详析】银河系的直径约8万光年,而开普勒—90星系距离地球月是2545光年,说明该星系在银河系内,该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恒星,所以该星系类似太阳系,C正确,ABD错误。故选C。【2题详析】从材料来看开普勒—90i距离恒星较近,表面温度高,具有固态岩石表面,星球密度估计与地球类似,大气层状况无法确定,A正确,BCD错误。故选A。在太阳大气层的表面有些黑斑点,叫做太阳黑子。黑子数目最多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数目最少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谷年。下图示意太阳大气分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太阳黑子出现的太阳外部大气层是() A.① B.② C.③ D.④4.太阳黑子数目变化的平均周期是() A.11个月 B.1年 C.11年 D.22年5.在太阳活动峰年() A.全球农业倾向于增产 B.太阳风的强度相应减小 C.全球地震发生的概率增加 D.地球上天气变化相对平稳【答案】3.B4.C5.A【解析】〖祥解〗试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3题详析】太阳大气层由内向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图中②为光球层。光球层表面出现的黑色斑点,为太阳黑子,B正确。【4题详析】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为11年,因此太阳黑子数目变化的平均周期为11年,C正确。【5题详析】太阳活动高峰年,太阳辐射较强,光合作用较强,全球农业倾向于增产,A正确。太出风强度增强,B错。地震能源来源于地球内部,受太阳活动影响小,C错。太阳活动峰年,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大,地球上天气变化不稳定,D错。大美山东省诸城市拥有着丰富的恐龙化石资源,被古生物专家誉为“世界恐龙化石宝库”,被命名为“中国龙城”。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6.该动物繁荣的地质年代是() A.古生代 B.前寒武纪 C.中生代 D.新生代7.与该动物处于同一地质年代繁荣的植物为()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海生藻类8.该动物灭绝的事实表明() A.生物灭绝与环境变迁无关 B.地球已不适合生物生存和发展 C.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经过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 D.了解地质历史时期的环境变化,对人类无任何意义【答案】6.C7.B8.C【解析】〖祥解〗【6题详析】读图可知,该动物为恐龙,中生代时,爬行动物(恐龙类、色龙类、翼龙类等)空前繁盛,故有爬行动物时代之称,或称恐龙时代,故选C。【7题详析】中生代裸子植物繁荣,被子植物出现;古生代海生藻类繁盛,蕨类繁荣。故选B。【8题详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生物灭绝主要与环境变迁有关,A项错误;该时代地球不适合某些生物的生存和发展,而不是所有生物,B项错误;地质历史时期,地球反复经历过不利于和有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C项正确;了解地质历史时期的环境变化,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还原当时的地理环境状况,对人类的意义重大,D项错误。故选C。五大连池风景区总面积1060km2,14座新老时期火山的喷发年代跨越200多万年,被誉为“天然火山博物馆”和“打开的火山教科书”。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将五个火山堰塞湖连在一起,形成了五大连池。结合五大连池(局部)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9.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A.①圈层 B.②圈层 C.③圈层 D.④圈层10.五大连池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A.2个 B.3个 C.4个 D.5个11.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圈层厚度海洋大于陆地 B.③圈层最可能为液态 C.②圈层横波不能通过 D.④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比较小【答案】9.B10.C11.B【解析】【9题详析】一般认为,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来源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图中①是地壳,②是地慢,③是外地核,④是内地核。综上所述,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②圈层,B正确,ACD错误。故选B。【10题详析】五大连池景观中,岩石景观属岩石圈,天池湖水属于水圈、图中植被属于生物圈,水圈、岩石圈之上有大气圈。因此五大连池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4个。C正确、ABD错误。故选C。【11题详析】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地壳、地幔、外核、内核,①层(地壳)的厚度不均,陆地大于海洋,A错误;③圈层(外核)地震横波不能穿过,因此物质可能导液态或熔融状态,B正确;②圈层(地幔)组成物质为固态,横波能够通过,C错误;④圈层(内核)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大,D错误。故选B。近年来,东北和华北地区雾霾天气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下图是一定高度大气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正常情况下,符合对流层气温变化特点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3.图中最不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12.A13.C【解析】〖祥解〗试题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12题详析】对流气温变化特点为,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图中①符合对流层气温变化特点,A正确。故选A。【13题详析】对流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若随海拔升高气温升高为逆温层,逆温层出现,抑制对流现象,使近地面空气不易扩散,雾霾天气严重,且逆温层越厚,此现象越严重,对比四幅图,③逆温层最厚,最不利于雾霾扩散,C正确。故选C。城市通风廊道对于提升城市空气流通能力,改善局地气候环境有重要作用。读城市通风廊道理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4.构建城市通风廊道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温室气体排放 B.减少风沙天气频率 C.减弱城市热岛效应 D.增强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15.城市通风廊道应该() A.限制汽车通行 B.沿盛行风方向延展 C.增加建筑物高度 D.远离主干道【答案】14.C15.B【解析】【14题详析】考查城市通风走廊的作用,通风廊道可以实现空气流通,郊区来的冷空气顺着通风廊道进入,从而降低城市气温,城市通风廊道的主要作用是降低城市热岛效应,B正确,加快城郊热力环流是方法,不是主要目的,D错;城市通风廊道对风沙天气频率和汽车尾气排放没有影响,AB错误,故选C。【15题详析】为保证城市通风廊道的气流通畅,城市通风廊道应降低建筑密度,C错误;可以利用主要道路做通风廊道,不限制汽车通行,A、D错;通风廊沿盛行风方向延展,便于气流进入,B正确,故选B。下图为某区域某日近地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认真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此时,A地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17.下列四地中,风速最大的地点是() A.A地 B.B地 C.C地 D.D地【答案】16.D17.B【解析】【16题详析】由图中的纬度信息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可知A点所在的等压值为1022-1018hPa,而A点以北区域的气压值要大于1022hPa,可知A点的气流是向气压值比较低的区域运动的再加上北半球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可知A点的风向东北风,D正确,ABC错误,故选D。【17题详析】读图可知在ABCD四个地点B点的等压线最为密集,可知B点的风力,因此可知四个地点中,风速最大的地点是B点,可知ACD错误,B正确。故选B。下左图为山东寿光某蔬菜大棚的照片,棚顶是黑色的尼龙网,而不是常见的白色透明的塑料或者玻璃大棚。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各种辐射。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8.关于图中各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能量最强部分是红外波段 B.②表示大气逆辐射 C.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D.④表示地面辐射19.该蔬菜大棚在夏季覆盖黑色尼龙网目的是() A.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 B.减少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增强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 D.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答案】18.C19.D【解析】【18题详析】根据大气热力作用原理,①为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量最强部分是可见光波段,A错误;②表示被大气削弱后射向地面的太阳辐射,B错误;③为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C正确;④指向地面,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表示大气的逆辐射,D错误。故选C。【19题详析】夏季气温高,黑色尼龙网,可以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D正确;黑色尼龙网为镂空结构,不会增加大气逆辐射;也不能阻止地面辐射或增强地面辐射,A、B、C错误。故选D。下图是华北某城市“雨水街坊示范区”景观图,示范区以雨水花园为主的雨洪管理贯穿全园,展示了雨水从下落、收集、滞留、净化、到下渗的全过程,形成优异的生态水循环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该“雨水街坊示范区”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有() A.地表径流、下渗 B.地表蒸发、下渗 C.植物蒸腾、降水 D.地表径流、降水21.“雨水街坊示范区”推广后能够()①提高水资源利用率②增加城市内涝发生③减轻城市交通压力④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20.A21.B【解析】【20题详析】材料信息表明,“雨水街坊示范区”展示了雨水从下落、收集、滞留、净化、到下渗的全过程,由此可知,该“雨水街坊示范区”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下渗,下渗增多,使得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因此“雨水街坊示范区”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有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A符合题意;“雨水街坊示范区”雨水在地表停留时间并没有明显改变,因此对地表蒸发影响不大;雨水花园对植物蒸腾有一定的影响,但水量不大,不是主要影响环节;影响降水因素很复杂,雨水花园虽然可能增加空气的水汽,但不一定能形成降水,因此“雨水街坊示范区”对降水影响不明显,由此判断,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21题详析】材料信息表明,“雨水街坊示范区”以雨水花园为主的雨洪管理贯穿全园,展示了雨水从下落、收集、滞留、净化、到下渗的全过程,因此“雨水街坊示范区”推广后,雨水的利用率提高,因此能够提高水资源利用率,①符合题意;示范区雨水降落地表,大部分布被收集、下渗,地表径流明显减少,因此会降低城市内涝发生的可能性,②不符合题意;“雨水街坊示范区”并没有明显增加交通用地,因此对减轻城市交通压力影响小,③不符合题意;“雨水街坊示范区”中的雨水花园涵养水源较多,植被覆盖率较大,使得热容量增大,升温相对较慢,从而缓解城市热岛效应,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夜雨率是指20时至次日8时的降水量占一天中降水量的百分比。青海省湟水谷地多夜雨,局部地区夜雨率超过百分之七十。夜雨是重要的农业气候资源。完成下面小题。22.湟水谷地多夜雨的主要原因是() A.靠近河流水汽较为充足 B.地处高原年太阳辐射量大 C.河谷地形夜晚盛行上升气流 D.河谷地区凝结核多容易成云致雨23.夜雨率高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有() A.地表水下渗减少 B.夜晚农作物呼吸作用增强 C.减少了滑坡泥石流发生频率 D.增加了土壤含水量【答案】22.C23.D【解析】【22题详析】根据热力环流原理,湟水谷地多夜雨的主要原因是山谷风的作用,夜晚山坡气温下降快,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山谷底部暖空气被迫抬升,水蒸气遇冷形成降水。C正确。靠近河流水汽较为充足、地处高原年太阳辐射量大和河谷地区凝结核多容易成云致雨都不是夜雨的成因,ABD错误。故选C。【23题详析】夜雨增加了地表水下渗,A错误。夜晚农作物呼吸作用增强不利于养分积累,不利于农业生产,B错误。降水增加了了滑坡泥石流发生频率,C错误。降水增加了土壤含水量,利于农业生产,D正确。故选D。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24.该水库蓄水的最高水位出现在() A.5月 B.6月 C.10月 D.12月25.该水库最可能位于() A.黄河流域 B.塔里木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珠江流域【答案】24.C25.C【解析】【24题详析】读图可知,11月到次年3月流入量小于流出量,水库水位下降;4月到10月流入量总体超过流出量,水位不断上升,当到10月流入量等于流出量时,蓄水达到最高水位。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25题详析】从该水库流入量变化分析,该地区雨季出现在5到9月,雨季较长,但7月流入量减少,应有伏旱现象,符合这一特征的最可能位于长江流域,C正确,ABD错误,故选C。“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其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温差最高可达30℃左右,这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温润凉爽的小气候,“冷岛效应”强度与干旱区绿洲湖泊面积呈正相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冷岛效应”会使绿洲地区() A.年降水量增多 B.地面风速增强 C.水汽蒸发加快 D.热量交换变缓27.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冷岛效应”最显著的是() A.丁地 B.丙地 C.乙地 D.甲地【答案】26.D27.A【解析】【26题详析】结合材料分析,“冷岛效应”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是一种稳定结构,会使绿洲地区热量交换变缓,D对。空气对流减弱,年降水量减少,A错;地面风速减弱,B错。水汽蒸发减慢,C错。故选D。【27题详析】根据图例,图中甲、乙、丙位于沙漠区,丁地位于绿洲区。根据材料,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一种温润凉爽的小气候,四地“冷岛效应"最显著的是丁地,A对。B、C、D错。故选A。28.下图中所示的圈层①、②、③分别是()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答案】D【解析】①圈层渗透到其他各个圈层,占据着大气圈的底部,②的全部和③的顶部,为生物圈;③圈层位于底部,为岩石圈;②圈层在大气圈和岩石圈之间,为水圈,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29.下图分别为“2018年1月2日—5日某市天气预报图”,1月4日某市昼夜温差变小,是因为 A.太阳辐射减少,地面辐射增大 B.太阳辐射减小,大气逆辐射增大 C.太阳辐射增大,大气逆辐射增大 D.太阳辐射增大,地面辐射增大【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1月4日为阴雨天气,云层厚,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太阳辐射减小,夜晚云层厚,大气逆辐射增大,保温作用强,故该日昼夜温差变小。B正确。故选B。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0.b层与a层相比,b层() A.对流运动旺盛 B.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C.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D.能大量吸收紫外线31.一架飞机从赤道飞往北极,一直保持在12千米的高度,这架飞机是从() A.对流层飞往平流层 B.对流层飞往对流层 C.平流层飞往对流层 D.平流层飞往平流层【答案】30.D31.A【解析】【30题详析】根据高度和气温垂直变化判断,图中a层为对流层,b层为平流层。对流层(a)气温向上递减,容易产生对流运动,而平流层(b)气温向上递增,不易产生对流运动,A错误,B错误;平流层(b)中水汽和尘埃极少,不易产生对流,因此很难成云致雨,天气现象稳定,C错误;与对流层(a)相比,平流层(b)中臭氧含量大得多,臭氧能够强烈吸收紫外线,D正确。故选D。【31题详析】对流层上界高度随对流运动强弱而变化,不同纬度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不同,使得对流运动强弱不同,因此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不同,在低纬度地区平均高度为17~18千米,在中纬度地区平均为10~12千米,在高纬度地区平均为8~9千米,一架飞机一直保持在12千米的高度飞行,在赤道地区位于对流层,在中纬度地区位于对流层与平流层交界,在高纬地区位于平流层,因此这架飞机是从对流层飞往平流层,A正确,BCD错误。故选A。32.读巴西热带雨林分布图,完成下题。甲区域热带雨林面积不断减少会导致() A.亚马孙平原水循环更加活跃 B.亚马孙河泥沙含量减少 C.全球变暖 D.生物多样性增加【答案】C【解析】读图分析,甲区域位于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区,根据整体性原理分析可知,热带雨林面积不断减少会导致亚马孙平原蒸发减少,降水减少,水循环减弱,A错误;流水侵蚀作用增强,亚马孙河泥沙含量增大,B错误;导致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加剧全球变暖,C正确;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D错误。故选C。第Ⅱ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本卷共3小题,共36分。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云南香格里拉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海拔约3300米,晴朗时有湛蓝的天空。这里太阳辐射强,但气温较低,当地居民高效利用太阳能,在房屋南侧用玻璃搭建绝热暖棚,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材料二、香格里拉房屋模型图。(1)分析香格里拉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的原因。(2)分析暖棚内温度较高的原因。(3)利用热力环流原理,阐述暖棚是怎样通过1、2两个通风口使内室增温的。【答案】(1)香格里拉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故白天太阳辐射强。但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差,不利于热量储存,所以常年气温较低。(2)太阳短波辐射可透过玻璃到达棚内,使棚内地面温度升高,而棚内的地面长波辐射却很少能透射出去,从而使热量保存在暖棚内。(3)暖棚受热多,空气膨胀上升,内室受热少,空气冷却下沉,于是上层空气由气压高的暖棚通过1通风口向气压低的内室流动;下层空气由气压高的内室通过2通风口向气压低的暖棚流动。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解析】【小问1详析】根据已学知识,太阳辐射强弱并不与气温高低成正相关,而取决于太阳高度角的大小、海拔高低、昼夜长短和天气状况。香格里拉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多;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多;但由于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差,使热量容易散失,不利于热量储存,所以常年气温较低。【小问2详析】根据已学知识,辐射是能量的传播方式,波长短的电磁波能量强,透过玻璃的能力强,反之则弱。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根据材料信息,当地居民高效利用太阳能,在房屋南侧用玻璃搭建绝热暖棚。玻璃是透明的,太阳辐射可透过玻璃到达棚内,使温度升高,而棚内的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很少能透射出去,从而使热量保存在暖棚内。故暖棚内气温高于内室。【小问3详析】根据已学知识,热力环流是冷热不均引起的环流运动,垂直方向上,因热而引起上升运动,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因冷而引起下沉运动,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水平方向上再因水平气压梯度力,使大气由高压流向低压。由图可知:暖棚内因受热多,空气膨胀上升,内室受热少,空气冷却下沉,于是上层空气由气压高的暖棚通过1通风口向气压低的内室流动;下层空气由气压高的内室通过2通风口向气压低的暖棚流动。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34.下图为某年4月5日海平面气压(百帕)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此时,甲地盛行____风。(2)甲、乙两地相比,风力较小的是____,判断依据是____。(3)天气是一地短时间内的大气的冷热、风向、风力以及晴、阴、雨等状况。根据图中信息,简述丙地的天气特点。【答案】(1)西北风(或偏西风)。(2)乙地乙地比甲地等压线稀疏(3)气压高,盛行下沉气流,不易成云致雨,天气晴朗。【解析】【小问1详析】因为风总是从高气压吹向低气压,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北半球风向会发生右偏,因此此时,甲地盛行西北风。【小问2详析】甲、乙两地相比,风力较小的是乙地。因为乙地等压线比甲地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弱。【小问3详析】读图可知,丙地中间气压高,四周气压低,位于高压中心,气流下沉辐散,难以成云致雨,多为晴朗天气。35.读我国某大河流域水循环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水循环的环节看,①是____,②是____,④是____。台风登陆属于____(环节)。(2)B地区位于山区,该地植被破坏对河流径流的主要影响有哪些?(3)举例说明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答案】(1)蒸发水汽输送地表径流水汽输送(2)①河流径流量的变化变大(或河流径流量不稳定);②河流含沙量增大。(3)跨流域调水影响地表径流,人工降雨影响水汽输送,地面硬化影响下渗,破坏植被影响蒸发下渗等。【解析】【小问1详析】读图可知,①环节由海洋表面指向大气中,应是(海水)蒸发,②环节把海洋上空的水汽输送至陆地上空,应是水汽输送,④环节的载体为河流,应是地表径流。台风形成于热带、副热带洋面,登陆后能够给大陆带来大量水汽和降水,因此台风登陆主要属于水汽输送。【小问2详析】图中B位于山区,山区植被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植被破坏会导致涵养水源功能下降,调节径流的能力下降,从而使得河流汛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从而使河流径流量变化增大,河流径流量不稳定;植被破坏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输入到河流的泥沙增多,使得河流含沙量增大。【小问3详析】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很广,可以涉及到水循环的大多数环节,如跨流域调水使得输出地径流量减少、输入地径流量增加,从而影响地表径流环节;人工降雨直接影响降水量的多少及时空分配;城市和交通线路建设过程中,地面硬化影响水循环的下渗环节、蒸发环节;人们生产和生活过程破坏植被,会影响水循环的蒸发(蒸腾)、下渗等环节。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卷共3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7年12月15日,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公布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最新的“重大发现”,确认开普勒—90星系第8颗行星“开普勒—90i”存在。“开普勒—90i”距离地球约2545光年,质量为地球的1.3倍,且具有固态的岩石表面。下图为开普勒—90星系和太阳系轨道比较图。完成下面小题。1.开普勒—90星系() A.类似于地月系,位于银河系中 B.类似于太阳系,位于河外星系中 C.类似于太阳系,位于银河系中 D.类似于银河系,位于河外星系中2.依据材料信息推测,开普勒—90i不利于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A.表层温度高 B.大气厚度薄 C.昼夜温差大 D.星球密度小【答案】1.C2.A【解析】【1题详析】银河系的直径约8万光年,而开普勒—90星系距离地球月是2545光年,说明该星系在银河系内,该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恒星,所以该星系类似太阳系,C正确,ABD错误。故选C。【2题详析】从材料来看开普勒—90i距离恒星较近,表面温度高,具有固态岩石表面,星球密度估计与地球类似,大气层状况无法确定,A正确,BCD错误。故选A。在太阳大气层的表面有些黑斑点,叫做太阳黑子。黑子数目最多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数目最少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谷年。下图示意太阳大气分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太阳黑子出现的太阳外部大气层是() A.① B.② C.③ D.④4.太阳黑子数目变化的平均周期是() A.11个月 B.1年 C.11年 D.22年5.在太阳活动峰年() A.全球农业倾向于增产 B.太阳风的强度相应减小 C.全球地震发生的概率增加 D.地球上天气变化相对平稳【答案】3.B4.C5.A【解析】〖祥解〗试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3题详析】太阳大气层由内向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图中②为光球层。光球层表面出现的黑色斑点,为太阳黑子,B正确。【4题详析】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为11年,因此太阳黑子数目变化的平均周期为11年,C正确。【5题详析】太阳活动高峰年,太阳辐射较强,光合作用较强,全球农业倾向于增产,A正确。太出风强度增强,B错。地震能源来源于地球内部,受太阳活动影响小,C错。太阳活动峰年,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大,地球上天气变化不稳定,D错。大美山东省诸城市拥有着丰富的恐龙化石资源,被古生物专家誉为“世界恐龙化石宝库”,被命名为“中国龙城”。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6.该动物繁荣的地质年代是() A.古生代 B.前寒武纪 C.中生代 D.新生代7.与该动物处于同一地质年代繁荣的植物为()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海生藻类8.该动物灭绝的事实表明() A.生物灭绝与环境变迁无关 B.地球已不适合生物生存和发展 C.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经过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 D.了解地质历史时期的环境变化,对人类无任何意义【答案】6.C7.B8.C【解析】〖祥解〗【6题详析】读图可知,该动物为恐龙,中生代时,爬行动物(恐龙类、色龙类、翼龙类等)空前繁盛,故有爬行动物时代之称,或称恐龙时代,故选C。【7题详析】中生代裸子植物繁荣,被子植物出现;古生代海生藻类繁盛,蕨类繁荣。故选B。【8题详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生物灭绝主要与环境变迁有关,A项错误;该时代地球不适合某些生物的生存和发展,而不是所有生物,B项错误;地质历史时期,地球反复经历过不利于和有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C项正确;了解地质历史时期的环境变化,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还原当时的地理环境状况,对人类的意义重大,D项错误。故选C。五大连池风景区总面积1060km2,14座新老时期火山的喷发年代跨越200多万年,被誉为“天然火山博物馆”和“打开的火山教科书”。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将五个火山堰塞湖连在一起,形成了五大连池。结合五大连池(局部)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9.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A.①圈层 B.②圈层 C.③圈层 D.④圈层10.五大连池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A.2个 B.3个 C.4个 D.5个11.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圈层厚度海洋大于陆地 B.③圈层最可能为液态 C.②圈层横波不能通过 D.④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比较小【答案】9.B10.C11.B【解析】【9题详析】一般认为,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来源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图中①是地壳,②是地慢,③是外地核,④是内地核。综上所述,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②圈层,B正确,ACD错误。故选B。【10题详析】五大连池景观中,岩石景观属岩石圈,天池湖水属于水圈、图中植被属于生物圈,水圈、岩石圈之上有大气圈。因此五大连池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4个。C正确、ABD错误。故选C。【11题详析】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地壳、地幔、外核、内核,①层(地壳)的厚度不均,陆地大于海洋,A错误;③圈层(外核)地震横波不能穿过,因此物质可能导液态或熔融状态,B正确;②圈层(地幔)组成物质为固态,横波能够通过,C错误;④圈层(内核)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大,D错误。故选B。近年来,东北和华北地区雾霾天气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下图是一定高度大气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正常情况下,符合对流层气温变化特点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3.图中最不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12.A13.C【解析】〖祥解〗试题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12题详析】对流气温变化特点为,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图中①符合对流层气温变化特点,A正确。故选A。【13题详析】对流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若随海拔升高气温升高为逆温层,逆温层出现,抑制对流现象,使近地面空气不易扩散,雾霾天气严重,且逆温层越厚,此现象越严重,对比四幅图,③逆温层最厚,最不利于雾霾扩散,C正确。故选C。城市通风廊道对于提升城市空气流通能力,改善局地气候环境有重要作用。读城市通风廊道理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4.构建城市通风廊道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温室气体排放 B.减少风沙天气频率 C.减弱城市热岛效应 D.增强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15.城市通风廊道应该() A.限制汽车通行 B.沿盛行风方向延展 C.增加建筑物高度 D.远离主干道【答案】14.C15.B【解析】【14题详析】考查城市通风走廊的作用,通风廊道可以实现空气流通,郊区来的冷空气顺着通风廊道进入,从而降低城市气温,城市通风廊道的主要作用是降低城市热岛效应,B正确,加快城郊热力环流是方法,不是主要目的,D错;城市通风廊道对风沙天气频率和汽车尾气排放没有影响,AB错误,故选C。【15题详析】为保证城市通风廊道的气流通畅,城市通风廊道应降低建筑密度,C错误;可以利用主要道路做通风廊道,不限制汽车通行,A、D错;通风廊沿盛行风方向延展,便于气流进入,B正确,故选B。下图为某区域某日近地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认真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此时,A地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17.下列四地中,风速最大的地点是() A.A地 B.B地 C.C地 D.D地【答案】16.D17.B【解析】【16题详析】由图中的纬度信息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可知A点所在的等压值为1022-1018hPa,而A点以北区域的气压值要大于1022hPa,可知A点的气流是向气压值比较低的区域运动的再加上北半球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可知A点的风向东北风,D正确,ABC错误,故选D。【17题详析】读图可知在ABCD四个地点B点的等压线最为密集,可知B点的风力,因此可知四个地点中,风速最大的地点是B点,可知ACD错误,B正确。故选B。下左图为山东寿光某蔬菜大棚的照片,棚顶是黑色的尼龙网,而不是常见的白色透明的塑料或者玻璃大棚。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各种辐射。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8.关于图中各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能量最强部分是红外波段 B.②表示大气逆辐射 C.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D.④表示地面辐射19.该蔬菜大棚在夏季覆盖黑色尼龙网目的是() A.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 B.减少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增强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 D.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答案】18.C19.D【解析】【18题详析】根据大气热力作用原理,①为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量最强部分是可见光波段,A错误;②表示被大气削弱后射向地面的太阳辐射,B错误;③为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C正确;④指向地面,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表示大气的逆辐射,D错误。故选C。【19题详析】夏季气温高,黑色尼龙网,可以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D正确;黑色尼龙网为镂空结构,不会增加大气逆辐射;也不能阻止地面辐射或增强地面辐射,A、B、C错误。故选D。下图是华北某城市“雨水街坊示范区”景观图,示范区以雨水花园为主的雨洪管理贯穿全园,展示了雨水从下落、收集、滞留、净化、到下渗的全过程,形成优异的生态水循环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该“雨水街坊示范区”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有() A.地表径流、下渗 B.地表蒸发、下渗 C.植物蒸腾、降水 D.地表径流、降水21.“雨水街坊示范区”推广后能够()①提高水资源利用率②增加城市内涝发生③减轻城市交通压力④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20.A21.B【解析】【20题详析】材料信息表明,“雨水街坊示范区”展示了雨水从下落、收集、滞留、净化、到下渗的全过程,由此可知,该“雨水街坊示范区”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下渗,下渗增多,使得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因此“雨水街坊示范区”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有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A符合题意;“雨水街坊示范区”雨水在地表停留时间并没有明显改变,因此对地表蒸发影响不大;雨水花园对植物蒸腾有一定的影响,但水量不大,不是主要影响环节;影响降水因素很复杂,雨水花园虽然可能增加空气的水汽,但不一定能形成降水,因此“雨水街坊示范区”对降水影响不明显,由此判断,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21题详析】材料信息表明,“雨水街坊示范区”以雨水花园为主的雨洪管理贯穿全园,展示了雨水从下落、收集、滞留、净化、到下渗的全过程,因此“雨水街坊示范区”推广后,雨水的利用率提高,因此能够提高水资源利用率,①符合题意;示范区雨水降落地表,大部分布被收集、下渗,地表径流明显减少,因此会降低城市内涝发生的可能性,②不符合题意;“雨水街坊示范区”并没有明显增加交通用地,因此对减轻城市交通压力影响小,③不符合题意;“雨水街坊示范区”中的雨水花园涵养水源较多,植被覆盖率较大,使得热容量增大,升温相对较慢,从而缓解城市热岛效应,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夜雨率是指20时至次日8时的降水量占一天中降水量的百分比。青海省湟水谷地多夜雨,局部地区夜雨率超过百分之七十。夜雨是重要的农业气候资源。完成下面小题。22.湟水谷地多夜雨的主要原因是() A.靠近河流水汽较为充足 B.地处高原年太阳辐射量大 C.河谷地形夜晚盛行上升气流 D.河谷地区凝结核多容易成云致雨23.夜雨率高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有() A.地表水下渗减少 B.夜晚农作物呼吸作用增强 C.减少了滑坡泥石流发生频率 D.增加了土壤含水量【答案】22.C23.D【解析】【22题详析】根据热力环流原理,湟水谷地多夜雨的主要原因是山谷风的作用,夜晚山坡气温下降快,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山谷底部暖空气被迫抬升,水蒸气遇冷形成降水。C正确。靠近河流水汽较为充足、地处高原年太阳辐射量大和河谷地区凝结核多容易成云致雨都不是夜雨的成因,ABD错误。故选C。【23题详析】夜雨增加了地表水下渗,A错误。夜晚农作物呼吸作用增强不利于养分积累,不利于农业生产,B错误。降水增加了了滑坡泥石流发生频率,C错误。降水增加了土壤含水量,利于农业生产,D正确。故选D。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24.该水库蓄水的最高水位出现在() A.5月 B.6月 C.10月 D.12月25.该水库最可能位于() A.黄河流域 B.塔里木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珠江流域【答案】24.C25.C【解析】【24题详析】读图可知,11月到次年3月流入量小于流出量,水库水位下降;4月到10月流入量总体超过流出量,水位不断上升,当到10月流入量等于流出量时,蓄水达到最高水位。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25题详析】从该水库流入量变化分析,该地区雨季出现在5到9月,雨季较长,但7月流入量减少,应有伏旱现象,符合这一特征的最可能位于长江流域,C正确,ABD错误,故选C。“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其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温差最高可达30℃左右,这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温润凉爽的小气候,“冷岛效应”强度与干旱区绿洲湖泊面积呈正相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冷岛效应”会使绿洲地区() A.年降水量增多 B.地面风速增强 C.水汽蒸发加快 D.热量交换变缓27.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冷岛效应”最显著的是() A.丁地 B.丙地 C.乙地 D.甲地【答案】26.D27.A【解析】【26题详析】结合材料分析,“冷岛效应”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是一种稳定结构,会使绿洲地区热量交换变缓,D对。空气对流减弱,年降水量减少,A错;地面风速减弱,B错。水汽蒸发减慢,C错。故选D。【27题详析】根据图例,图中甲、乙、丙位于沙漠区,丁地位于绿洲区。根据材料,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一种温润凉爽的小气候,四地“冷岛效应"最显著的是丁地,A对。B、C、D错。故选A。28.下图中所示的圈层①、②、③分别是()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答案】D【解析】①圈层渗透到其他各个圈层,占据着大气圈的底部,②的全部和③的顶部,为生物圈;③圈层位于底部,为岩石圈;②圈层在大气圈和岩石圈之间,为水圈,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29.下图分别为“2018年1月2日—5日某市天气预报图”,1月4日某市昼夜温差变小,是因为 A.太阳辐射减少,地面辐射增大 B.太阳辐射减小,大气逆辐射增大 C.太阳辐射增大,大气逆辐射增大 D.太阳辐射增大,地面辐射增大【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1月4日为阴雨天气,云层厚,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太阳辐射减小,夜晚云层厚,大气逆辐射增大,保温作用强,故该日昼夜温差变小。B正确。故选B。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0.b层与a层相比,b层() A.对流运动旺盛 B.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C.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D.能大量吸收紫外线31.一架飞机从赤道飞往北极,一直保持在12千米的高度,这架飞机是从() A.对流层飞往平流层 B.对流层飞往对流层 C.平流层飞往对流层 D.平流层飞往平流层【答案】30.D31.A【解析】【30题详析】根据高度和气温垂直变化判断,图中a层为对流层,b层为平流层。对流层(a)气温向上递减,容易产生对流运动,而平流层(b)气温向上递增,不易产生对流运动,A错误,B错误;平流层(b)中水汽和尘埃极少,不易产生对流,因此很难成云致雨,天气现象稳定,C错误;与对流层(a)相比,平流层(b)中臭氧含量大得多,臭氧能够强烈吸收紫外线,D正确。故选D。【31题详析】对流层上界高度随对流运动强弱而变化,不同纬度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不同,使得对流运动强弱不同,因此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不同,在低纬度地区平均高度为17~18千米,在中纬度地区平均为10~12千米,在高纬度地区平均为8~9千米,一架飞机一直保持在12千米的高度飞行,在赤道地区位于对流层,在中纬度地区位于对流层与平流层交界,在高纬地区位于平流层,因此这架飞机是从对流层飞往平流层,A正确,BCD错误。故选A。32.读巴西热带雨林分布图,完成下题。甲区域热带雨林面积不断减少会导致() A.亚马孙平原水循环更加活跃 B.亚马孙河泥沙含量减少 C.全球变暖 D.生物多样性增加【答案】C【解析】读图分析,甲区域位于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区,根据整体性原理分析可知,热带雨林面积不断减少会导致亚马孙平原蒸发减少,降水减少,水循环减弱,A错误;流水侵蚀作用增强,亚马孙河泥沙含量增大,B错误;导致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加剧全球变暖,C正确;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D错误。故选C。第Ⅱ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本卷共3小题,共36分。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云南香格里拉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海拔约3300米,晴朗时有湛蓝的天空。这里太阳辐射强,但气温较低,当地居民高效利用太阳能,在房屋南侧用玻璃搭建绝热暖棚,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