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遗址公园服务规范》编制说明_第1页
《考古遗址公园服务规范》编制说明_第2页
《考古遗址公园服务规范》编制说明_第3页
《考古遗址公园服务规范》编制说明_第4页
《考古遗址公园服务规范》编制说明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标准名称考古遗址公园服务规范任务来源(项目计划号)《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3年第二批安徽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皖市监函〔2023〕478号),项目计划号2023-2-136第一起草单位(盖章)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单位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翠微路469号参与起草单位安徽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亳州市文物保护发展中心标准起草人序号姓名单位职务职称电话12345编制情况1、编制过程简介2023年9月12日,收到《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3年第二批安徽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皖市监函〔2023〕478号)后,成立标准编制小组(以下简称“编制组”),成员有叶润清、李瑞生、张凯、赵雅萍、周玲等。标准起草过程:2023年9月至12月,编制组围绕《考古遗址公园服务规范》地方标准的适用范围,广泛搜集并深入研究了考古遗址公园政策、规划、文物保护利用以及博物馆开放服务等相关资料。通过对相关标准文件的系统梳理与分析,编制组汇总并整理了与本标准密切相关的资料和内容,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2024年3月,经过编制组的多次研究讨论,明确了《考古遗址公园服务规范》的基本框架和核心内容,形成了初步的标准大纲。6月份,编制组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并起草了《考古遗址公园服务规范》(草案),草案涵盖了考古遗址公园服务的各个方面,包括服务要求、改进与评价等,为后续的完善工作提供了初步框架。9月份,编制组对草案进行了多轮深入研究和论证,对标准的框架、条款内容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完善。经过反复修改,形成了《考古遗址公园服务规范》(工作组讨论稿)。为了提高标准的落地性和操作性,12月11日至13日,编制组赴蚌埠、淮南等五市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考察蚌埠市双墩考古遗址公园、滁州市凤阳明中都考古遗址公园、淮南市武王墩墓葬、马鞍山市含山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芜湖市繁昌窑考古遗址公园等,编制组与相关人员进行了深入座谈交流,并就《考古遗址公园服务规范》(工作组讨论稿)广泛征求了意见。12月17日,编制组召开了专题研讨会,对调研征集到的意见进行了认真研究,并将意见充分吸纳到标准中。12月23日,经过再次完善,《考古遗址公园服务规范》(工作组讨论稿)的内容更加贴近实际、更具可操作性。随后,在12月24日,编制组邀请了省社会科学院、省文物局、安徽博物院、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安徽财贸职业学院、亳州市文化旅游体育局等专家,召开了专家研讨会。会上,专家们对《考古遗址公园服务规范》(工作组讨论稿)进行了认真研讨,并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和建议。编制组根据专家们的意见,对标准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在充分吸收各方反馈意见的基础上,编制组于12月25日最终修改形成了《考古遗址公园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情况:审查情况:报批情况:2、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必要性:(1)建好用好考古遗址公园成为时代诉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文物和文化遗产为塑造全民族历史认知提供实证,是沟通历史文脉与现实道路、连接文明认同与民族复兴之间的桥梁。考古遗址公园是实现大遗址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的创新举措,也是文旅融合的重要载体,强化其保护利用、引导服务规范,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其公共文化属性,提升考古遗址公园发展水平,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2)考古遗址公园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亟待规范。近年来,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理念和模式被广泛接受、日益成熟,涌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考古遗址公园。截至目前,安徽省共有6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其中凤阳明中都和含山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式挂牌,蚌埠双墩、禹会村、寿县寿春城、芜湖繁昌窑考古遗址公园获得立项。伴随着考古热、研学热、博物馆游等持续火爆,现有考古遗址公园接待和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也暴露出一些服务问题,有待予以规范。明确考古遗址公园服务规范、旅游接待、安全应急等方面的要求,将会促进我省考古遗址公园更好发展,进而提升文旅融合水平,进一步利用文物资源向世界讲述中国特色、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以及全人类共同价值。(3)国家、行业关于考古遗址公园服务的相关标准尚处空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办法》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创建及运行管理指南(试行)》明确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定义、目的、管理职责、立项与评定等关键内容,旨在促进考古遗址的保护、展示与利用,规范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和管理,确保其在考古遗址保护、展示、研究阐释及文化传承方面发挥全国性示范意义,并明确了国家文物局、省级文物主管部门及考古遗址所在地政府的具体职责与任务。2024年,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推进考古研学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给出《考古研学基地建设指南(试行)》,进一步推动考古研学活动高质量发展。但是对考古遗址公园的教育服务、游憩服务、智慧服务等未能涉及。目前,关于考古遗址公园服务领域的国标、行标、地标尚属空白。因此,制定本标准可以进一步明晰考古遗址公园服务要求,建设高质量考古遗址公园。综上,编制《考古遗址公园服务规范》显得尤为必要。意义:第一,标准的制定,将为考古遗址公园品质化服务、规范化管理提供重要抓手。第二,进一步提升考古遗址服务管理及服务水平,推进我省考古遗址公园高质量发展。第三,促进考古遗址公园进一步发挥其科普、教育、游憩等作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四,标准编制发布后,将有效填补考古遗址公园服务规范领域标准的空白。3、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标准遵循“规范性、实用性、统一性、协调性”的原则,注重标准的可操作性,严格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标准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和强制性标准不冲突。同时,标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办法》《大遗址利用导则》(试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创建及运行管理指南(试行)》《国家文物局关于推进考古研学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及《线下科普活动基本要求》(GB/T43395)、《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所有部分)》(GB/T10001)等标准文件进行有效衔接。4、主要条款的说明,主要技术指标、参数、试验验证的论述(详细说明)本文件规定了考古遗址公园的科研服务、教育服务、游憩服务、安全与应急、评价与改进等内容。适用于考古遗址公园。(1)结合《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办法》中对考古遗址公园的定义,依据考古遗址公园的主要功能,明确标准总体框架,确定科研服务、教育服务、游憩服务、安全与应急、评价与改进等为标准主要内容。(2)为提升标准编制科学性,编制组遴选蚌埠市、淮南市等5家具有代表性的考古遗址公园开展调研,与相关人员座谈交流,充分吸收各地反馈意见,经编制组深入研究和讨论,确定从科研场所及科研成果的转化利用的等方面编写“6.1科研服务”,从科普和研学两个方面分别阐述考古遗址公园的“6.2教育服务”;同时,结合文旅融合发展及遗址公园发展实际,将“6.3游憩服务”进一步明确为票务、讲解、游览、导览等服务内容。(3)文旅融合背景下,各地积极探索文物与旅游融合发展路径,含山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获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根据实地调研和座谈,凤阳明中都考古遗址公园等明确未来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的工作目标,鉴于此,本标准中部分条款的设置与A级旅游景区相关标准有效衔接,如“6.3.2.2”中A级旅游景区讲解服务与《旅游景区讲解服务规范》(LB/T014)衔接,“6.3.3.2”中游客中心设置与服务与《旅游景区游客中心设置与服务规范》(GB/T31383)的要求衔接,“6.3.4.2.1”中旅游景区公共信息导向系统与《旅游景区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规范》(GB/T31384)的要求衔接。

(4)《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明确了推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高质量发展具体任务,实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数字互联工程,不断提升公园开放服务水平,科学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实现智慧服务、保护、管理,支持数字成果线上线下展示传播等。智慧服务与管理是提升考古遗址公园服务水平必不可少的部分,结合规划部署及实地调研情况,提出“6.3.3.4宜结合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混合现实(MixedReality)、全息投影等技术,设置考古沉浸式体验项目。”和“7.1.3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等技术开展智慧服务和管理……”等内容。(5)“6.1.2”、“6.2.2.1”充分衔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办法》《大遗址利用导则》《国家文物局关于推进考古研学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鼓励考古科研院所、考古标本库房、考古工地等具备考古资源及研学条件的机构、场所,规范有序开展科研服务及研学活动,明确科研服务、研学活动空间等内容。(6)“6.2.1.3持续推动公众科普与宣传,定期举办主题展览、社会培训、公众讲座及学术科研等科普活动。线下科普活动符合GB/T43395的规定”与《线下科普活动基本要求》(GB/T43395)的内容有效衔接。5、标准中如果涉及专利,应有明确的知识产权说明无。6、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说明采标程度,以及国内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无。7、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8、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实施日期等)建议作为安徽省推荐性地方标准发布,并给予不少于1个月的过渡期。为了加强标准的指导作用,标准发布后,应大力宣传推广,贯彻落实标准的实施。同时,为推广和实施本标准,可以采取如下一些具体措施:(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