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考点基础练考点一走近桂林山水喀斯特地貌发育受石灰岩分布、地壳运动、气温和降水影响。石灰岩主要形成于清澈而温暖的浅海环境。我国某地地表喀斯特地貌包括峰林、峰丛、孤峰等(如图),该地石灰岩形成于同一时期且厚度相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地貌在中国分布最广泛的地形区是(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2.根据水溶蚀程度,该地峰林、峰丛、孤峰中石灰岩接受溶蚀的先后次序是(
)A.孤峰中的石灰岩、峰丛中的石灰岩、峰林中的石灰岩B.峰林中的石灰岩、孤峰中的石灰岩、峰丛中的石灰岩C.孤峰中的石灰岩、峰林中的石灰岩、峰丛中的石灰岩D.峰丛中的石灰岩、峰林中的石灰岩、孤峰中的石灰岩下图为某地区洼地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形成图示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 C.风力侵蚀 D.风力堆积4.关于该地貌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表常见地貌有林、石柱 B.地下常见地貌有石钟乳、溶沟C.所在区地下多发育有暗河 D.多分布于我国沿海地区贵州的山,像农民种在地上的苞谷,一颗一颗耸立在大地上;贵州的河,像蜿蜒的神龙神秘莫测,流着流着就不见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贵州这种形状独特的山地,与下列地貌成因一致的是(
)A.潟湖 B.石林 C.雅丹地貌 D.三角洲6.贵州的河流着流着就不见了,其原因是(
)A.贵州省降水少,气候干旱 B.贵州省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C.贵州地势起伏大,水流湍急 D.贵州位于喀斯特地貌区,多地下暗河下图示意浙江兰溪某喀斯特溶洞断面。该溶洞具有明显的分层结构,在不同高度分布着三层水平溶洞,水平溶洞存在规模差异。据此完成下题。7.目前空间规模持续扩大最显著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8.该地下河水量最大的时期为(
)A.①形成时期 B.②形成时期 C.③形成时期 D.④形成时期9.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石板河村,位于云贵高原东部梯级大斜坡地带,属于喀斯特强烈发育的高原山区,由于四面环山,村里人只能从岩缝里进出,运输物品全靠“人背马驮”。全村过着不通电、一到年底就为粮食短缺发愁的生活,90%的村民住在漏雨的茅草房里,堪称“苦甲天下”。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状况,历经三年的时间,石板河村民终于在悬崖上凿出一条长约470米的挂壁公路(左图),因其修建在90度峭壁的悬崖上,远远看上去像是在岩石中劈出来的一道裂缝。挂壁公路近几年成为了小有名气的网红打卡地,不少游人来此一睹挂壁路的险峻。右图为贵州省及周边地区地形图。(1)分析石板河村高原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2)分析地形地貌对石板河村的土地利用和水资源利用的不利影响。(3)请为石板河村的脱贫致富提出合理的建议。【答案】1.B
2.C3.A
4.C5.B
6.D7.C
8.A9.(1)当地在地质时期是一片热带浅海,物质沉积形成石灰岩→地壳抬升,海水退缩,形成了高原→石灰岩受到流水侵蚀,形成各种喀斯特地貌。(2)地形崎岖、平地少,耕地比重小;地形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水资源下泄快、埋藏深,水资源不足等。(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粮食产量;开展多种经营;发展特色农业;发展生态旅游业。【解析】1.青藏高原由于海拔较高,气候干旱,主要以冰川地貌和风成地貌为主,A错误;我国云贵高原以石灰岩为主,且气候湿润,降水量较大,所以喀斯特地貌广布,B正确;黄土高原处于我国季风区向非季风区的过渡区,主要以流水地貌和风成地貌为主,C错误;内蒙古高原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以风成地貌为主,D错误。故正确选项为B。2.石灰岩出露地表时间越早,接受流水溶蚀越早。峰丛基部石灰岩连续且较厚,流水溶蚀程度较轻,接受溶蚀时间较晚;峰林基部石灰岩厚度变薄,断续相连,流水溶蚀程度较重,接受溶蚀时间较早;孤峰基部石灰岩分离,厚度最薄,流水溶蚀程度最严重,接受溶蚀时间最早。所以接受溶蚀的先后次序是:孤峰中的石灰岩、峰林中的石灰岩、峰丛中的石灰岩,C正确;故正确选项为C,A、B、D错误。3.读图可知,该地地表有天坑(深洼地)、地下有溶洞和石笋,根据这些地貌特征可判断该地貌属于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因此图示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溶蚀),A符合题意;溶洞中的石笋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但整体上以流水侵蚀为主,排除B;喀斯特地貌一般分布在流水作用明显的较湿润地区,因此风力侵蚀和风务堆积作用不明显,与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无关,排除CD。故选A。4.据图判断,该地貌属于喀斯特地貌,地表常见地貌有峰丛、峰林、孤峰、溶沟、落水洞等,地下常发育有溶洞,洞内往往有石钟乳、石笋、石柱、地下河(暗河)等,C正确;石柱是地下地貌,A错误;溶沟是地表地貌,B错误;喀斯特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我国沿海地区相对较少,D错误。故选C。5.贵州山地的奇特地貌属于溶蚀形成,属于喀斯特地貌,潟湖是海岸地貌,A错误;石林为喀斯特地貌,B正确;雅丹为风蚀地貌,C错误;三角洲为流水堆积地貌,D错误。故选B。6.贵州的河流着流着就不见了,其原因是贵州位于喀斯特地貌区,多地下暗河,D正确;贵州省降水多,气候湿润,A错误;贵州省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和贵州地势起伏大,水流湍急都不会导致贵州的河流着流着就不见了,B、C错误。故选D。7.读图可知③处的溶洞处在初期发育阶段且该处地势较低,大量地下水可汇集到此,更有利于溶蚀作用的进行,C正确;①处的溶洞规模目前规模已经较大,且该处地势最高,地下水不易积存,水体溶蚀作用较弱,后续扩张速度放缓,A错误;读图可知②处地形坡度大,水体不易积存,不利于溶蚀作用的进一步进行,B错误;读图可知④是地下河道而不是溶洞,D错误。故选C。8.读图可知,每一层溶洞都是在当时地壳相对稳定的时期流水不断溶蚀而形成,①形成时期是该区域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早期阶段,①溶洞规模最大,水分下渗量大,此时地下河规模最大;后期随着地壳不断抬升,侵蚀基准面下降,河流的侵蚀溶蚀向下发展,到了②③时期,地下河水量变小,这一点从溶洞规模变化可推知,因此可知该地下河水量最大时期为①形成时期。故选A。9.(1)根据相关知识,分析形成过程,要分析性形成高原和喀斯特地貌的过程。曾经这里是一片热带浅海,物质沉积形成石灰岩,之后经过造山运动,地壳被迫抬升,海水退缩,石灰岩裸露出来,形成了高原,,受到流水的溶蚀,最后形成各种喀斯特地貌。(2)从图文材料“由于四面环山,村里人只能从岩缝里进出,运输物品全靠‘人背马驮’。”得出,该地区,多为山区,地形崎岖,平地面积小,耕地面积少;同时坡度大,该地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容易发生水土流失,是土壤肥力流失,更加贫瘠;喀斯特地貌多岩石裂缝,地表水易下渗,导致水资源不足,影响该地区的发展。(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外的联系与交流;加大技术的投入,发展农业科技,培育优良品种,提高粮食产量;根据当地的地形可以因地制宜的开展多种经营;寻找当地的特色,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利用喀斯特地貌的特征,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考点二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现泛指在河湖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及侵蚀作用形成相间排列的土墩和凹地(沟槽)地貌组合。读“某地雅丹地貌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1.塑造该地貌的主要因素(
)A.风 B.海浪 C.流水 D.生物2.该图片最可能拍摄于(
)A.西欧平原 B.甘肃敦煌 C.云南大理 D.亚马孙平原读某地理事物图,完成下面小题。3.该种地貌(
)A.迎风坡坡度陡 B.背风坡坡度缓 C.由风力沉积作用形成 D.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4.有关该地貌沉积物颗粒分布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迎风坡颗粒大 B.背风坡颗粒小 C.从坡底到坡顶逐渐增大 D.从坡底到坡顶逐渐减小5.读图判断该地的主导风向(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灌木丛植被对风有削弱作用,使泥沙在灌木丛的背风坡形成沙丘,称为风影沙丘。不同植被形成的风影沙丘的长度、宽度、高度不同。图1示意我国西北地区某灌木形成的风影沙丘,图2示意该灌木植株高度与沙丘体积的相关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该地主导风向最可能是(
)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7.风影沙丘(
)A.宽度受灌丛迎风面积影响大 B.长度与植株高度成反比C.高度受灌丛叶片大小影响大 D.体积与植株高度成正比风通过搬运作用,携带地表疏松沙粒形成风沙流,风沙流沙粒运动主要有三种形式:蠕移、跃移和悬移,图示意风沙流沙粒运动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当地盛行的风向(
)A.西风 B.东南风 C.北风 D.南风9.影响风沙流运动形式的主要因素(
)①沙粒粒径②风速大小③植被覆盖率④风向⑤气温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10.关于风沙流沙粒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表含水量越大,沙粒越易被侵蚀B.风沙跃移是地表风力侵蚀的结果C.风沙流中的含沙量与高度有关,随高度的增加含沙量递增D.风沙流中飞跃的颗粒,对地面较大颗粒冲击后,缓缓向前移动为跃移【答案】1.A
2.B3.C
4.D5.B6.C
7.A8.C
9.A
10.B【解析】1.雅丹地貌多由风力侵蚀作用下形成的,故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因素是风,本题选A。2.风蚀地貌多出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选项中的四地只有甘肃敦煌地处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西欧平原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多。云南大理和亚马孙平原降水也较多不符合题意。故选B。3.该地貌为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沙丘,该地貌缓坡是迎风坡,陡坡是背风坡,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4.迎风坡随着坡面升高,风力搬运能力减弱,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背风坡一侧,颗粒大的由于重力作用更容易向坡底滑落,沉积物颗粒分布特征从坡底到坡顶逐渐减小,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迎风坡背风坡都存在各级颗粒物沉积,坡顶颗粒物小,坡底颗粒物大,无法比较整体上的颗粒物大小,AB错误。故选D。5.沙丘的缓坡为迎风坡,陡坡为背风坡;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中,依据“密陡疏缓”来判断坡度的陡缓。据图可知,图示沙丘的左侧为迎风坡、右侧为背风坡。结合图中的指向标可判定,左侧缓坡为西南坡,因此主导风向为西南风,B正确,ACD错误。故选B。6.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显示“灌木丛植被对风有削弱作用,使泥沙在灌木丛的背风坡形成沙丘,称为风影沙丘。”,因此灌丛应位于迎风坡方向,而沙丘属于背风坡堆积方向,图中显示灌木丛位于东北方向,而沙丘位于西南方向,因此主导风向为东北风,故C正确,ABD不选。答案选择C。7.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图2可以看出沙丘面积随植株的高度增大而增大,因此两者之间呈正相关系,但变化为曲线,因此不是正比关系,故BD错误;图中显示,风影沙丘的高度主要受到植株高度和大小的影响,并不是受叶片大小影响,故C错;灌丛的迎风面积越大,削弱风的横截面越宽,对风的阻力越大,导致风影沙丘的宽度越大,反之越小,故A正确。答案选择A。8.根据风沙运动的方向和“N、S”指向方位,图中风沙流自北向南流动,故可判断出此地风向为北风,C正确,ABD错误。故选C。9.风速相同时悬移沙粒粒径最小,跃移沙粒粒径次之,蠕移沙粒粒径最大,植被覆盖率影响土壤的粘滞性同时影响风沙运动的形式,所以影响风沙运动形式的主要因素为沙粒粒径、风速大小和植被覆盖率,①②③正确;风向、气温与风沙流运动关系不大,④⑤错误。故选A。10.地表含水量越大,沙粒粘滞性越好沙粒越不易被侵蚀,A错误;风沙跃移,飞跃的颗粒,对地表有很大冲击,是地表风力侵蚀的重要原因,B正确;风沙流中的含沙量与高度有关,随高度的增加含沙量递减,C错误;风沙流中飞跃的颗粒,对地面较大颗粒冲击后,缓缓向前移动为蠕移,D错误。故选B。考点三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
)A.侵蚀、搬运、堆积 B.搬运、侵蚀、堆积 C.侵蚀、堆积、搬运 D.堆积、搬运、侵蚀2.图中d农业区和c城区最有可能分别位于什么地貌?(
)A.瀑布、三角洲 B.冲积扇、三角洲 C.三角洲、冲积平原 D.河漫滩平原、冲积扇洪积扇与三角洲是河流作用形成的重要地貌形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下列关于洪积扇、三角洲分布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洪积扇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②三角洲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③洪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
④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附近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4.与洪积扇相比,三角洲地区(
)①地形平坦,汊流较少
②波浪作用明显③土壤肥沃,气候温和
④多沙洲、沙岛发育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河流阶地是在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下图为河流阶地素描图,图中河流阶地由泥沙构成,是在长期地壳运动和流水作用下形成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图示阶地形成时间最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6.在阶地形成过程中,地壳运动的方向是(
)A.保持稳定 B.垂直下沉 C.水平张裂 D.垂直上升7.早期人类遗址多出现在河流阶地,最主要的原因是(
)A.水运便利 B.气候湿润 C.军事防御 D.适宜农耕某校学生利用河道模型、饮料瓶、沙子和水进行“流水作用与河流地貌”的实验。该学生先将颗粒大小不均的沙子均匀铺在河道的上部,然后将饮料瓶口对准河道上部中间位置,匀速将饮料瓶中的水倒入河槽。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本次实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实验过程中(
)A.颗粒最大的沙子最先被搬运,最后堆积 B.颗粒最小的沙子最先被搬运,最先堆积C.水流越快,丁处堆积的沙子越粗 D.水流越少,丁处堆积的沙子越粗9.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模拟河流的上游河段,常见“V”形峡谷地貌 B.丙处最适宜发展聚落C.模拟河流的中下游河段,以下蚀作用为主 D.乙处适合修建河港10.在泥石流的防治措施中,以下具有长期效益的措施是(
)A.修筑永久性的钢筋混凝土防护结构 B.种植草皮,造林护林C.放弃在泥石流地区居住和建造工程 D.铺盖黏土,防止雨水渗入11.实验结果显示甲、乙、丙、丁四地中(
)A.甲处冲走的沙子最多 B.丙处小颗粒沙子堆积最多C.乙处留下的沙子最多 D.丁处堆积的沙子比丙处多【答案】1.A
2.B3.B
4.C5.A
6.D
7.D8.C
9.D
10.B
11.D【解析】1.图中河流a、b、c三处分别位于河流的上、中、下游地区,结合所学可知,河流上游由于落差大,河流流速快,以流水侵蚀为主;河流中游以流水搬运为主,携带大量泥沙流往下游;河流下游地区流速减慢,搬运能力下降,以流水堆积为主,故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侵蚀、搬运、堆积,A正确,BCD错误。故选A。2.读图可知,图中d农业区位于河流出山口处,该处形成的是冲积扇地貌;c城区位于河流下游入海口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是三角洲地貌,B正确;瀑布一般位于河流上游,冲积平原位于河流中下游,河漫滩平原是由河流侧向侵蚀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平原,多见于弯曲型河段,故ACD均错误。故选B。3.洪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形成的堆积地貌;三角洲是河流在入海或者入湖口附近形成的堆积地貌,③④正确。它们既可以分布在干旱地区,也可以分布在湿润地区,①②错误。故答案选B。4.洪积扇分布在山前,而三角洲多分布在沿海地区。所以三角洲地区波浪作用明显且多沙洲、沙岛发育,②④正确。三角洲是河流在汇入海洋、湖泊或其它河流时,因流速降低,所携带泥沙大量沉积,逐渐发展而成的,所以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土壤深厚肥沃,河流汊流较多,与气候温和无关,①③错误。故答案选C。5.河流阶地是在地壳抬升和流水侵蚀下切作用下形成的,图中①阶地最接近河床,形成最晚,故A正确,BCD错,本题选A。6.阶地在河流不断下切和地壳不断抬升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故阶地形成过程中地壳的运动方向是垂直上升,故D正确,ABC错,本题选D。7.河流阶地地形较平坦,离水源近,土壤肥沃,适宜农耕,故D正确,早期人类对水运需求少,和气候、军事无关,故BC错,本题选D。8.流水的搬运能力与水流速度成正相关,因而河流的沉积作用同有分选性,通常大颗粒沙子先沉积,小颗粒沙子后沉积。实验过程中,颗粒最小的沙子因质量最小,最先被搬运,最后沉积,颗粒最大的沙子因质量最大,最后被搬运,最先沉积,AB错误。一般来说,河流的水量越大、流速越快,其搬运能力就越强,堆积的沙子就越粗,C正确、D错误。故选C。9.河流在凹岸流速快,以侵蚀作用为主;河流在凸岸流速慢,以堆积作用为主。该实验模拟地形平坦,河道弯曲的中下游,以侧蚀为主,AC错误。图中丙处为凹岸,河流流速较快,以侵蚀作用为主,不适宜发展聚落,B错误。乙处在凹岸,河流流速快,以侵蚀作用为主,水比较深,适合建河港,D正确。故选D。10.修筑永久性的钢筋混凝土防护结构,短期内效果是可以的,但是并不可完全阻止泥石流的发生,且养护成本也是一大问题,A错误。种植草皮,造林护林,可以固着土壤,留存水分,是长期有效的防治措施,B正确。放弃虽好,但是迁移成本过高,且弃之不顾,泥石流依然会有,依然是安全隐患,C错误。水不渗入地下,则土地无法涵养水源,那么土地必将愈加贫瘠,此法不通,D错误,故选B。11.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图中甲乙位于上游、丙丁位于下游。因此,实验结果中,乙处冲走的沙子最多,丁处小颗粒沙子堆积最多,D正确,ABC错误。故选D。考点四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1.关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壤是地球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生物的黏性表层B.土壤由成土母质、腐殖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C.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D.土壤是可更新的自然资源,但农作物的种植可降低肥力读土壤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下列关于图中各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为腐殖质层 B.②为淋溶层 C.③为母质层 D.④为淀积层3.土壤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
)A.成土母质 B.气候 C.生物 D.地形2019年10月3日,某高一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国庆假期,到郊区进行了红壤的野外观测调研。同学们制作了土壤剖面,采集了制面中不同土层的土样标本,回校后完成了土样的土壤组成及酸碱性测定实验,并撰写了研究性学习报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返校实验后,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红壤的有机质含量非常低,导致这一结果的基本因素是(
)A.气候 B.植物 C.成土母质 D.成土时间5.红壤的肥力、疏松程度和酸碱度不利于农作物高产,为了实现当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民可采取的改良措施有(
)①大力推广秸秆还田②大量施用化肥③增施熟石灰④掺砂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土壤储存的碳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关键作用。草地的有机碳(土壤有机质中所含的碳素)储量从土壤表层向下迅速递减。新西兰某牧场推行“倒置耕作”种植牧草,将15~30cm的底土放置在0~15cm的表土上方。下图示意“倒置耕作”对土壤有机碳分布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新西兰某牧场“倒置耕作”后0~5年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的原因是()A.植被吸收增多 B.土质更加疏松 C.生物质积累增多 D.淋溶作用较强7.该牧场实施“倒置耕作”的最佳周期为(
)A.10年 B.15年 C.20年 D.25年8.该牧场推行“倒置耕作”有利于(
)①降低生产成本②减轻土壤侵蚀③减排温室气体④抑制杂草生长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生物结皮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与地表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普遍发育且分布十分广泛,在旱区土壤生态、水文、生物和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以及区域生态修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研究生物结皮对土壤的影响,某研究机构选择了干旱地区生物结皮土壤和裸露沙地进行对照研究并获得如下资料,左图为生物结皮土壤与裸露沙地的土壤颗粒随土壤深度的变化,右图为生物结皮土壤与裸露沙地土壤含水率随土壤深度的变化。(1)结合左图说明结皮土壤与裸露沙地表层土壤物质组成的差异。(2)结合右图说明结皮土壤与裸露沙地土壤含水率的差异。(3)简述生物结皮对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答案】1.C2.D
3.C4.A
5.B6.C
7.B
8.D9.(1)表层土壤中结皮土壤的粗砂占比少于裸露沙地,细沙占比多于裸露沙地。裸露沙地粗砂占比多于结皮土壤,细沙占比少于结皮土壤。(2)结皮土壤含水率均大于裸露沙地土壤,表层土中两种土的土壤表层含水率差别不大,随着深度的增加,差别逐渐增大,20厘米深度后含水率差别逐渐减少。(3)生物结皮后与裸露沙地相比,土壤粗砂占比少,细沙占比多,土壤含水量大于裸露土壤,有利于水的下渗,细沙多,有利减少水分蒸发,增加土壤含水量,有利于保持水土,增加空气湿度,有利于固沙植物的生长,增加生物多样性,可以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解析】1.土壤是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A错误;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B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故C正确;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不会降低土壤肥力,D错误。本题应选C。2.由所学知识可知,图中为①有机质层,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②为腐殖质层,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③为淋溶层,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④为淀积层,质地黏重、紧实,呈棕色或红棕色,D正确,ABC错。故选D。3.生物是土壤形成的最活跃因素,也是决定性因素,C正确,排除ABD,故选C。4.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因素有:植被的枯枝落叶,气温、降水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壤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当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淋溶作用强,不利有机质积累,所以导致红壤的有机质含量低的基本因素是气候。A正确,BCD错误。故选A。5.红壤的有机质含量低,肥力低,土质黏重,呈酸性,所以改良的措施秸秆还田,可以补充有机质,同时提高土壤肥力,①正确;大量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板结,②错误;增施熟石灰,可以中和酸性,平衡酸碱度,改良土壤,③正确;同时也可以掺砂子改良土质黏重的问题,方便耕作,④正确;故选B。6.结合材料读图分析,"倒置耕作"后0~5年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逐年增加,因为草地植被根系较浅,而且会季节性枯萎,因此在土壤表层有机质不断积累,使有机碳逐年增加,C正确;植被吸收增多会导致土壤中有机碳含量减少,A错误;土质更加疏松会导致土壤的淋溶作用较强,从而加速土壤中有机质的流失,使有机碳含量降低,BD错误。故选C。7.读图可以可以看出,倒置耕作后,15年内表层土有机碳一直保持增加,到15年后几乎不再增加,同时底层土壤的有机碳下降到最底的水平,因此倒置耕作的周期最适宜为15年,B正确,ACD错误。故选B。8."倒置耕作"需要将底土放置到表土上方,会增加生产的成本,①错误;"倒置耕作"后会使表层土壤变得疏松,从而加重土壤的侵蚀,②错误;由图可知,有机碳储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下降,因此“倒置耕作”可将土壤中的碳储存在地下土壤中,抑制温室气体的排放,③正确;“倒置耕作”会将杂草种子、病菌孢子、害虫卵等埋入深土层,抑制其生长繁育,④正确。综上分析,③④正确,故选D。9.(1)结皮土壤与裸露沙地表层土壤物质组成的差异:由生物结皮土壤与裸露沙地的土壤颗粒随土壤深度的变化图可知,表层土壤中结皮土壤的粗砂较少占60%,裸露沙地的粗砂较多占80%;表层土壤中结皮土壤细砂较多占40%,裸露沙地细砂较少20%,因此表层土壤中结皮土壤的粗砂占比少于裸露沙地,细沙占比多于裸露沙地。裸露沙地粗砂占比多于结皮土壤,细沙占比少于结皮土壤。(2)结皮土壤与裸露沙地土壤含水率的差异:由生物结皮土壤与裸露沙地土壤含水率随土壤深度的变化图可知不论深浅,结皮土壤含水率均大于裸露沙地土壤,含水量高;表层两种土的土壤表层含水率差别不大,相差0.2%左右,随着深度的增加,差别逐渐增大到20厘米深度时差别最大,20厘米深度后两种土含水率差别逐渐减少。(3)生物结皮对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生物结皮后与裸露沙地相比,土壤粗砂占比少,细沙占比多,土壤含水量大于裸露土壤,以粗砂为主有利于水的下渗,生物结皮后细沙占比增多,有利减少水分蒸发,增加土壤含水量,有利于保持水土,增加空气湿度,改善空气质量,有利于土壤发育,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与生长,增加生物多样性,最终达到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作用。提升综合练2021年9月24日,第五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第十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隆重开幕。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形成“陆上丝绸之路”基本干道,以当时的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到敦煌。读下面四幅地貌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1.张骞等人行至敦煌地区所见到的最多的地貌可能是(
)A.甲 B.乙 C.丙 D.丁2.关于图示四地地貌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甲地貌多分布在河流上游地区 B.乙地貌多分布在我国西北内陆C.丙地貌主要受流水侵蚀而形成 D.丁地貌主要由海浪侵蚀作用形成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A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____地区,是由____作用形成的。(2)甲图中F为流动沙丘,由该沙丘判断当地风向为____,沙丘是由____作用形成的。(3)D岩石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可能形成____地貌。(4)乙图的地貌类型是____,是由____作用形成的;简述M到N堆积物特征及地势变化特点____。4.某大学地理系的同学,利用暑假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活动。以下是他们绘制的地貌景观素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学生甲的考察活动是在他的老家海南省的三亚进行的,你认为学生甲所绘制的最有可能是_____图。(2)学生乙自豪地说:“我是全班考察活动所到地区海拔最高的。”据此判断,属于学生乙绘制的是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叉车保养维护培训
- 满天星地埋灯施工方案
- 如何做好公司的管理层
- 平遥县教学课题研究与管理实施方案
- 平行线判定和性质的综合应用
- 国美双十一营销方案享
- 大专小学教育数学试卷
- 天津窗台垂直绿化施工方案
- 平舌音翘舌音练习
- 温岭烟囱内壁防腐施工方案
- 《BL急性肾盂肾炎》课件
- 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上海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模拟试卷
- 七年级上册英语期末常考作文范文10篇(含译文)
- 公共卫生人员分工及岗位职责
- 2024年10月自考13658工业设计史论试题及答案
- 行政前台年终总结述职报告
- 福建省能化集团招聘笔试题库
- 急性肾损伤患者的护理措施
- 小学学校发展三年规划:倾力打造红色品牌 努力构建和谐学校
- 2024年全国网络安全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 2020年会计继续教育完整考试题库1000题(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