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30-非连续性信息类文本阅读之理解文中概念(解析版)(新高考版)_第1页
考点30-非连续性信息类文本阅读之理解文中概念(解析版)(新高考版)_第2页
考点30-非连续性信息类文本阅读之理解文中概念(解析版)(新高考版)_第3页
考点30-非连续性信息类文本阅读之理解文中概念(解析版)(新高考版)_第4页
考点30-非连续性信息类文本阅读之理解文中概念(解析版)(新高考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考点30非连续性信息类文本阅读之理解文中概念【命题趋势】理解文中概念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必考内容,主要考核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时单独命制选择题考核概念的外延,有时命制简答题考核下定义。【真题再现】一、【2020年新高考1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城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很多乾嘉学者致力于此。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二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变迁,后者却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由于产生于西方的现代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很迟,加上我国缺乏全面系统的科学基础,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早已成为专门学问,却一直未形成新的学科。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显然,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是现代地理学的建立,中国到20世纪初叶才逐渐具备这一条件。中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是3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由顾颉刚等发起的学术团体禹贡学会及其主办的《禹贡》半月刊,起初仍以研究和发展沿革地理为宗旨。1935年,《禹贡》开始以TheChineseHistoricalGeography(中国历史地理)作为刊物的英语名称,这说明禹贡学会的学者们已经受到现代地理学的影响,产生了将传统的沿革地理向现代的历史地理学转化的愿望。新中国成立后,对学科发展满怀热情的学者及时指出了沿革地理的局限性,一些大学的历史系以历史地理学取代了沿革地理。到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机构和专业人员已经粗具规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史地理学者继承和发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考证的传统,充分运用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引入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不断开拓新的学科分支,扩大研究领域,在历史地图编绘、行政区划史、人口史、区域文化地理、环境变迁、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和整理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有的已居国际领先地位。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在整体上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标着这门具有悠久传统的学科迎来了一个向现代化全面迈进的新阶段。(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材料二:历史地理学在以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地理学的庞大家族中,具有独特性,即空间过程和时间过程相结合。英国近代地理学创建人麦金德,主张地理学者应当尝试重建过去的地理,如果不是这样,地理学就只是当代现象的描述,只有加上时间的尺度,才能考察变化的过程,并显示出今日地理只不过是一系列阶段的最新一个阶段。历史地理学把空间和时间结合起来的特征,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意味着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关系的研究,要从产生、形成、演变的过程来探寻其规律,这是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而地理环境的演变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过程,如长江三峡、黄土高原、长江三角洲等地貌的形成和演变,时间之漫长达到十万至数千万年;我国许多城市的兴起距今已有1000年,而像武汉如从原始部落聚居算起,距今已达4000~5000年,从原始城址的出现算起距今也有3100~3600年。这种形成的演变过程,只有全面系统地进行观察和研究,才能探寻出规律性的内容。有了客观的规律,方能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摘编自刘盛佳《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沿革地理研究范畴的一项是()A.历代州域形势变迁研究 B.赤壁之战地名考释C.隋唐时期海河水道研究 D.黄土高原沟壑演变研究2.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地理学下一个简要定义。【答案】1.D2.①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分支学科,②具有时空结合的特征,③以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的产生,形成及其演化的过程为研究对象,④探寻这些现象产生、形成及其演化背后的原因和规律。【解析】1.D项,由原文“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有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可知,ABC正确,由“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可知,D项不属于沿革地理。故选D。2.本题考查下定义的能力。这类题首先要找到种差和属差,然后根据被定义对象辨别助词,突出被定义项的性质和特征,最后按照“……是……”的句式整合作答。首先筛选出有效信息:“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历史地理学把空间和时间结合起来的特征,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意味着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关系的研究,要从产生、形成、演变的过程来探寻其规律,这是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然后找到主谓宾,即历史地理学是学科。再将有效信息整合,用“……是……”的句式作答。【考点详解】1.注意区分“八大关系”,辨别选项的正误。(1)部分与整体。即命题者设计选项时故意漏掉限制性词语或混淆某些范围的界限,造成概念范围的扩大或缩小。(2)主要与次要。即命题者故意将主要的内容和次要的内容倒置。(3)原因与结果。因果混乱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二是强加因果。(4)主观与客观。即命题者设计选项时,不尊重阅读材料中事物的客观性,故意夸大或缩小事物的功能和效用。(5)肯定与否定。即命题者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阅读材料中否定的事物加以肯定。(6)已然与未然。即命题者故意把尚未发生的事情转述为既成事实。(7)偶然与必然。即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的偶然说成往往,把可能的说法转述为必然的存在。(8)有与无。即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故意加入原文中没有的信息。2.注意根据概念的内涵判断概念的外延。概念类试题一般要命制一道“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的一项是”的题目,答题时要明确要求判断概念的内涵,如上题首先要明确“植物考古学”属于“考古学”,其研究目的是复原古代人类生活方式和解释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是考古发现的与古代人类生活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植物遗存,据此确定概念的内涵,然后判断选项是否符合概念的内涵要求。3.根据“种差+临近属概念”的格式给概念下定义。定义的格式是“(被定义概念)是……,……(种差)的(临近属概念)。重点注意,一定要是“临近的属概念”,种差一定要全年,要照顾全文,不要遗漏信息。注意种差之间的先后逻辑顺序。【对点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在辽阔的中国大地上,保留着各式各样的传统建筑。从庄严雄伟的宫殿坛庙,到粉墙黛瓦的江南园林;从多姿多彩的民居村落,到雪域高原的辉煌寺庙。这些传统建筑以其悠久的历史传承、高超的营建技术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世界建筑史上独树一帜。早在《诗经》中就用“如鸟斯革,如晕斯飞”来形容栋宇飞檐的华美之姿;又有“作庙翼翼”描绘宗庙建筑的严正巍峨。在《诗经》记录的内容中,除周代的社会生活,还有如此大量的有关建筑艺术的描绘。中国传统建筑大多具有优美柔和的轮廓和丰富多彩的形式,仅屋顶就有平顶、坡顶、尖顶、圆拱顶等,还可以结合平面形状把几种样式组合成更加复杂、变化多端的屋顶形式。传统建筑的类型十分丰富,尤其在园林建筑中,如亭、台、楼、阁、堂、榭、轩、舫等,不一而足,可根据需要灵活布置。古人还非常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将建筑的形体和周围的地形地貌、山水植被等进行整体的组织安排,巧妙处理每一处组群建筑的体量、尺度、造型、肌理及光影色彩,使其产生大小高低、主从虚实、远近疏密、动静阴阳等空间变化,从而给人以完美的视觉体验和心理感受。透过传统建筑丰富多彩的形式,我们还可以发现其中的传统技艺的特点。千百年来,经过一代代工匠的辛勤劳动和智慧积累,逐渐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建筑营造技艺。中国传统建筑主要以木结构为承重结构,根据地域分布分为井干式、抬梁式、穿斗式等。木结构采用柱、梁、檁、枋构成的构架作支撑,承载屋顶、楼面的重量,抵抗风力和地震,墙壁只起围蔽、隔断和稳定柱子的作用。木构架采用榫卯连接,加上木材本身的柔性,使木构架在抗震性能上表现突出,因此,许多著名的古建筑如天津蓟州独乐寺观音阁、山西应县木塔等,历经多次大地震而完好保存至今。古人还创造了“斗拱”结构部件和“材分”的模数单位,进而定型化加工和组装,从而简化了单体建筑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使中国传统建筑体系很早就迈进了标准化、模数化和预制装配化的阶段;同时,设计与营造有了明确的分工,设计师和工匠们可以更加专注于空间的总体布局和整体的艺术效果。从清代皇家御用建筑师“样式雷”世家,到蜚声江南的“香山帮”传人,再到至今依然活跃在西北地区的河州工匠。从人文传承角度来说,正是这些传统建筑哲匠使中国建筑一直延续、传承不辍。建筑作为一种物质环境,其背后离不开人的思维活动和观念。正如《周易•系辞上》所言:“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建筑之美,既包含有形层面的营建创造,更兼有无形层面的观念意蕴,以意指导形,以形反映意。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体现的是中国人的字宙观、自然观、价值观和以“和”为美的审美理想。古人通过仰观俯察而取象天地,用阴阳五行等学说解释宇宙的基本法则和相互作用,通过模拟宇宙(天)的秩序,使之与建筑、城市所体现的人间秩序相对应并求得永恒;古人又讲求通过顺应四时的变化、尊重自然的规律而与外部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相处。陵寝建筑因山就势,极为重视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关系;园林建筑讲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追求诗情画意的境界和“步移景异”的景观变化,这些都是和谐之美的体现。经过世代传承,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观念意蕴早已融入我们的血脉。如今,传统建筑以其丰富而直观的艺术形象,依然向世界传达着中国人对生活、对未来的美好愿望。(摘编自刘彤彤《中国传统建筑之美》)材料二:当今的建筑学是在西方建筑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至今大约有一百年的历史。建筑美学就是从建筑学中引申出来的一个新兴学科,在中国刚刚起步,它是艺术美学和建筑学的重要分支,与建筑学不同的是,建筑美学的基础是建筑学,研究方向是美学。为何这些学科要从西方引进,不是本土产生?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人对建筑的认知与西方存在概念差异。中国人认为建筑的角色是“器”,它的价值是“用”,而非艺术品。由于中国建筑是把功能放在首位,建造房子是以技能为支撑,而不是以美学为支撑(虽有个别建筑秉承了“艺”的理念,但仅仅是个别,并无过多传承可言)。所以,严格来讲,几千年来,中国一直没有西方那样的艺术建筑师,而主要依靠工匠,凭技术来完成建筑的设计和建造。因此我们引进建筑美学,就是要用价值论美学的基本原理对中国传统建筑进行研究,在对各种类型建筑的具体的审美实践活动后,用美学原理阐释建筑审美的心理过程,揭示建筑美学的基本规律,进而提高建筑审美能力,达到指导建筑创作实践的目的。实际上,中国传统建筑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充满智慧,是一笔十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仅值得我们认真探究、学习,更值得大力继承和弘扬。在弘扬过程中,文化自信不可或缺,要通过对传统建筑及文化和美学的深入研究,去加深对它的先进性的认识。如果不加以研究,就想当然地认为这种草创于原始社会,发展成熟于生产力低下的封建社会的传统建筑,较之于当代的、以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为代表的建筑,一定是落后的,不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如此就永远不会发现它的先进之处,更不可能将这古老而智慧的研究纳入到当代建筑学的专业课程中。(摘编自马炳坚《继承弘扬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关键在搞好传统建筑教育》)1.根据材料二的相关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建筑传统文化传承方法的一项是()A.充分认识建筑传统文化的意义。B.主动学习和传承工匠精神。C.多方式培养民族的文化自信。D.将传统建筑学和建筑美学纳入当代建筑专业课程。2.请结合材料二的内容,给建筑美学下定义。【答案】1.A2.①建筑美学是由西方引进的以建筑学为基础来研究美学的新兴学科,②其研究旨在用价值论美学研究建筑的方法,③来阐释中国传统建筑的审美、揭示建筑美学的基本规律、提高建筑审美能力,进而指导建筑创作实践。【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A.“充分认识建筑传统文化的意义”不属于建筑传统文化传承方法。“充分认识建筑传统文化的意义”只是在认识上重视,但是不属于建筑传统文化传承的方法。建筑传统文化传承方法包括学习和传承工匠精神、培养民族的文化自信、将传统建筑学和建筑美学纳入当代建筑专业课程。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下定义的能力。“当今的建筑学是在西方建筑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至今大约有一百年的历史。建筑美学就是从建筑学中引申出来的一个新兴学科,在中国刚刚起步,它是艺术美学和建筑学的重要分支,与建筑学不同的是,建筑美学的基础是建筑学,研究方向是美学”,即建筑美学是由西方引进的以建筑学为基础来研究美学的新兴学科;“我们引进建筑美学,就是要用价值论美学的基本原理对中国传统建筑进行研究”,即研究方法是用价值论美学研究建筑的方法;“在对各种类型建筑的具体的审美实践活动后,用美学原理阐释建筑审美的心理过程,揭示建筑美学的基本规律,进而提高建筑审美能力,达到指导建筑创作实践的目的”,即阐释中国传统建筑的审美、揭示建筑美学的基本规律、提高建筑审美能力,指导建筑创作实践。最后整合成一个单句即可。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山水诗作为一种诗歌类型,它的概念至今仍是模糊的,论家众说纷纭。它的概念到底应怎样界定?究其实,山水诗主要揭示的应是它所描写的对象和包蕴的内涵,所以应从其所表现的对象或选取的题材上予以界定。因此,我们给山水诗下定义,先要弄清“山水”的特定含义和适应范围,进而把握山水诗的本质特征。山水诗作为一种诗歌形态,它是以自然山水为观照和审美对象的。在歌颂自然山水的同时,传达出诗人对山水的主观感受和美学趣味,使物我同一,从而构成一种自然山水无法达到的美的境界。这种美的境界的构成是通过特定山水中纷繁复杂的形象按照不同的时空顺序,经由作者一定的主观构想连缀组合起来,从而形成一幅完整而有层次、色彩鲜明、形态逼真的画面。这里需要细加分辨的是,山水诗表现情绪、构成意境虽也通过“景”的描述,但并非所有描绘自然景色的诗都是山水诗。如谢灵运的《登池上楼》,诗人仅仅写景物的纷繁复杂,不特指某一具体的山和水以及相关的景色,因而这样的写景诗与山水诗的写景是截然有别的。由此而言,山水诗的写景与别的写景诗的不同之处乃在于景观是与特定的“山水”血肉相连,其一切景色全都是具体的山与水的体现。中国诗歌的分类向来是纷杂的,这当然也表明了诗歌领域的丰富性,在诗的园地上茁长着色彩纷呈的奇花异草;另一方面又说明了在不同品类的诗歌界限的分辨上存在着模糊性。如表现自然景物的诗,除了山水田园并举,咏物独成一类之外,似乎就再无别的分类和称谓了。而“写景”往往又只是当成一种表现手法,并不视为一种诗歌类别的标记。因此,对于某些写景诗的归类就出现了似是而非、无所适从的现象,从这种混淆现象中不能不让人发生疑问,是不是所有有景色或山水描写的诗都算山水诗呢?我以为尽管有些诗中有山水与自然景色的描写成分,但如果不是把山水景物当成完整的形象,把独立的客体作为审美观照,以使山水景象在诗中呈现主体性、独立性和完整性,而只是把山水成分或自然景观当作表现其他主题的组成或陪衬,只是以客观外物来兴起或负载另外一种情思意绪,即山水景物在诗中失去了它的主体性、独立性和完整性,就不是山水诗了。山水诗之所以称为山水诗,是因为它的客观表现对象是自然界的真实山水,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景观。它把自然界里真实而具体的山水作为唯一的审美客体。山水诗当然不仅仅是对自然山水真实客观的描摹,更重要的还在于它蕴含着一定的主观情愫,是审美主体内心世界的反馈与外射。当人们在登临山水,纵目自然景象时,会为金波荡漾、涟漪轻泛的湖光水色所陶醉,也会为蜿蜒奔涌、险峻奇伟的山岳峰峦所激动。于是情从中来,发而为诗为歌。而其他类诗歌中的所谓因景生情,只不过是把景当作内在感情外流的一个出口和形象寄托。概而言之,山水诗无须包罗万象,囊括一切,否则只能使“山水诗”的类型含混不清,造成概念上的混乱。为避免这种混淆,使诗歌分类更科学和准确,我们不妨借鉴中西诗学和绘画上的某些概念与提法,将以自然物为审视对象的诗歌分别称为写景(或风景)诗、山水诗、田园诗、咏物诗等。(摘编自时志明《山水诗,一个不应模糊的概念》)材料二:说到山水诗的创作,谢灵运的功绩自然不容抹煞。他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的山水文学从附庸蔚为大国,并在题材上成为一种稳定的、影响深远的趋势。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谢灵运之前绝无山水诗可言,更不能说谢灵运的山水诗已与玄言彻底决裂了。事实上,东晋时期已经出现不少山水诗。其中,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记游性的山水诗,一种是杂糅玄理玄趣的山水诗。东晋的山水诗,更多的还是那种山水与玄言相杂的作品,尤其是其中的五言诗,大多是熔山水、玄言于一炉的作品。这些诗的特点,一方面是“微言剖纤毫”,诗人力求揭示宇宙中那些难以言传的奥秘;另一方面,在“微言剖纤毫”的时候,一些诗人并没有忘记“携笔落云藻”,在诗中摄取大自然的色彩之美,在自然物中注入了人的情味,自有一种生意盎然的大自然情趣,说明“玄言诗人”的作品也不尽是“淡乎寡味”的。其实,山水与玄言杂糅,乃是东晋时期山水诗的主要形态,这种情形与魏晋以来玄风大畅直接相关。更明确地说,我国山水诗在晋宋时期勃兴,终至从附庸蔚为大国,实为魏晋玄风从积极方面影响文学创作的结果。由于玄风弥漫朝野,崇尚自然隐逸的思潮召引人们从市朝走向山林湖海,人们在与大自然的频繁接触中,发现游赏山水是体玄适性的理想方式。既然体玄适性都离不开大自然的山水,那么,人们在用诗表现这种领悟的时候,自然要借助山水的形象了。(摘编自李文初《论东晋的山水诗》)材料三:盛唐的山水诗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东晋的山水诗所歌咏的对象不过是半壁河山,主要在东南一隅,没有机会领略广袤中原的风光。他们的山水诗,胸襟、气象、境界都受到了很大的局限。到了盛唐,祖国的统一、繁荣和富强,为诗人提供了写作山水诗的最好条件。许多诗人在其创作的准备期或旺盛期曾有过一段漫游生活,他们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黄河上下。被祖国多姿多彩的山水所培育起来的这一代诗人,他们写起山水诗来,论胸襟,论气象,论境界,就远非东晋人所能相比的了。另外,从艺术上看,东晋山水诗对山水景物的描写追求形似,崇尚工巧,缺乏神韵。盛唐山水诗所追求的乃是神似,他们刻画山水,并不滞于山容水态,而是力求把握和表现山水的个性。自然山水成了诗人的朋友,或诗人自身的外化。诗人以物观物,打破了物我界限,达到了物我浑然为一的境界。中国的山水诗到了盛唐,才臻于完美纯熟。(摘编自袁行霈《盛唐的山水诗》)1.根据材料二的相关内容,下列不是东晋山水诗的特点的一项是()A.记游性 B.玄理性 C.稳定性 D.娱情性2.请结合材料一的内容,给山水诗下一个标准的定义。【答案】1.C2.山水诗是一种以独立而完整、具体而真实的自然山水为观照(描述)和审美对象,蕴含着一定的主观情愫的诗歌类型(形态)。【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内容要点和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C.“稳定性”不是东晋山水诗的特点。“稳定性”是谢灵运山水诗题材上的特点。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下定义的能力。首先确定主句是“山水诗是……诗歌类型”,再筛选信息。“山水诗作为一种诗歌形态,它是以自然山水为观照和审美对象的”“其一切景色全都是具体的山与水的体现”“山水诗之所以称为山水诗,是因为它的客观表现对象是自然界的真实山水,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景观。它把自然界里真实而具体的山水作为唯一的审美客体”“山水诗当然不仅仅是对自然山水真实客观的描摹,更重要的还在于它蕴含着一定的主观情愫,是审美主体内心世界的反馈与外射”,即山水诗是一种以独立而完整、具体而真实的自然山水为观照(描述)和审美对象,蕴含着一定的主观情愫的诗歌类型。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惩戒是具有教育意义的。首先,历史证明,在教育史上,惩戒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或教育方法是必要的。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当头棒喝”对人的警醒教育作用曾经得到特别强调。中国乡间私塾先生手中的“戒尺”,在一仰一俯之间,是惩戒,也让学生在“疼痛”中明白了学习的意义。少年邹韬奋在父亲面前背书,一想不起来就要挨一下打,身旁的母亲还要哭着说“打得好”。杜威是主张尊重儿童的教育家。但杜威仍然认为“儿童必须接受有关领导能力的教育,也必须接受有关服从的教育。”马克·吐温家里有一条规定:如果孩子犯错误,就必须受到应有的惩戒。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合理的惩戒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戒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性格,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锻炼学生的意志和尊严感,能培养学生抵抗并战胜引诱的能力。”其次,从文化形态上看,对教育中惩戒现象有文化性的解释。在传统文化,尤其是在中国等东方文化中,教师常被认为“只是执行父母的权力而已”,在这种文化形态中,惩戒产生的负面影响被降低到很低的程度。如果我们心平气和地审视整个人类的历史和我们自己的文化特点;对惩戒的教育性的认可可能就会容易得多。第三,从教育伦理上说,惩戒不一定意味着不尊重,而不惩戒也不一定意味着尊重。马卡连柯说:“如果没有要求,那就不可能有教育。基本原则是尽可能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有了这一原则的存在,即使是采取严厉的惩戒措施,对那些可以提出更高要求的学生来说,即使是受处罚,他们也容易理解这一惩戒体现的尊重和教育意义。同样,不惩戒也不一定意味着尊重。最主要的理由:如果没有教育性的惩戒以制止某些错误行为,学生在许多事情上将只能通过成本更大的“自然惩戒”去学习。此外如果没有适当的惩戒,关系到每一个学生健康发展切身利益的教育秩序将难以有效维系。所以,“凡是需要惩戒的地方,教师就没有权利不惩戒。在必须惩戒的情况下,惩戒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义务。”惩戒比那种无条件放任学生的“人道主义”更加“人道”。必要的惩戒有利于学生整体、健康地发展,比那种无条件放任学生的抽象的“人道主义”更加“人道”;而且最“现代”的国家如欧美诸国的教育实践也存在不同形式的惩戒。现代教育观意味着对惩戒实施的限制、规定,并未否定惩戒存在的必要性。合理的惩戒应被看作是教师对学生的善意和爱。(摘编自中国教育智库网)材料二: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以立法方式规范教育惩戒权的行使,明确教育惩戒是教师履行职责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职权,在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中,教师对违规违纪、言行失范的学生进行制止、管束或用特定方式予以纠正。惩戒是为了教育,使学生认识和改正错误。在征求意见稿中,根据程度轻重,教育惩戒分为三类。一般教育惩戒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轻微的学生,包括点名批评、做口头或者书面检讨、增加额外教学或者班级公益服务任务等;较重教育惩戒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较重或者经当场教育惩戒拒不改正的学生,包括德育工作负责人训导、承担校内公共服务、接受专门的校规校纪和行为规则教育、被暂停或者限制游览等集体活动等;严重教育惩戒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严重或者影响恶劣,且必须是小学高年级、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包括停课停学、法治副校长或者法治辅导员训诚、专门人员辅导矫治、给予处分等。秩序是社会生活的前提条件,良好的秩序是良善生活的特征。若缺乏必要的秩序,教育活动将无法正常进行。因此,纪律的强化与秩序的维持是教育惩戒的直接诉求。当然,我们需要认识到秩序的维持并非教育惩戒的根本目的,仅具有工具性价值,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才是惩戒的本体性价值。教育惩戒不是为了实现对学生的压迫与羞辱,而是为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创造一种良善的纪律与秩序。教育是以学生形成善良的人格为价值追求,惩戒的使用必然是出于善的目的,尊重学生的独特性,指向学生的成长,追求学生的自律与自觉。教育惩戒要体现其教育性,不是简单地给予消极的否定,而应以其人格发展为旨归,引导学生建立善恶、是非观念,形成健全的人格。这就要求我们在运用教育惩戒时,不能仅仅着眼于维持秩序这一工具性价值,而要时刻思考惩戒的本体性价值,惩戒到底是为了什么?教育惩戒要以正义为内在精神。缺失正义,惩戒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首先,给出惩戒理由且允许学生申辩。作出一个教育惩戒决定后,要明确向被惩戒学生陈述违规行为、具体原因与惩戒依据,使被惩戒的学生认识到惩戒行为出于公共理性,而非教师个人的主观好恶。同时,教育惩戒要允许学生申辩,倾听学生的意见。惩戒不是教师或学校的单方面的行为,学生享有为自己辩护、澄清事实与阐明动机的权利,必要时也需要听取家长的意见。其次,要一视同仁,惩戒不是“差生”的“专利”。惩戒是所有犯错学生必然要承受的结果,没有学生(特别是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享有免于惩戒的特权。”教师不能因主观好恶或个人利益有意夸大或无视部分学生的违规违纪行为。这种主观的偏私不仅会使教师丧失公信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犯错学生及时改正过错、实现成长的机会。再次,完善教育惩戒中的权利救济。在推动教育惩戒依法实施的同时,通过完善的救济机制使教师与学生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是正义的重要体现。教师享有惩戒权,拥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但教师不能侵害学生的合法权益。一方面,面对现实中存在的由于教师滥用惩戒,导致学生权益受损的情况,应建立相应的救济机制,学生及其监护人可以通过学校内部的投诉,也可以寻求进一步的行政救济与司法教济,来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权利的救济不限于学生,也要针对教师建立相应的权利教济机制,以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和职业尊严不受侵犯,确保教师行使惩戒权。(摘编自胡金木《教育惩戒的学问》)1.张老师任教于某高中,担任班主任。下列选项中,张老师运用教育惩戒恰当的一项是()A.学生王某上学迟到,张老师觉得他一向学习不认真,没有询问原因,就严厉批评了他。B.自习课上,学生李某和江某说笑,因李某成绩较好,张老师只找了江某谈话,批评江某。C.张老师安排学生成某参加演讲比赛,成某不愿意,张老师不听解释,让成某停课一天。D.学生蒋某上课玩手机,严重违纪,张老师请其家长来校协商,德育处给予蒋某记过处分。2.请根据材料二的内容,用一句话给“教育惩戒”下定义。【答案】1.D2.教育惩戒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基于教育的需要,对违规违纪、言行失范的学生进行制止、管束或用特定方式予以纠正,使学生认识和改正错误的履行职责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职权。【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A.张老师的惩戒带有个人的主观好恶。B.张老师的惩戒没有做到一视同仁。C.张老师的惩戒轻重失当,并且没有倾听学生的解释。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题目要求给“教育惩戒”下定义。材料二第一段有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其中有“明确教育惩戒是教师履行职责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职权”,由此可以确定“教育惩戒是教师履行职责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职权”;再结合“在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中,教师对违规违纪、言行失范的学生进行制止、管束或用特定方式予以纠正”,可知“教育惩戒”的实施者是教师,是在“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对违规违纪、言行失范的学生进行制止、管束或用特定方式予以纠正”;最后看教育惩戒的目的,“惩戒是为了教育,使学生认识和改正错误”,这就说明教育惩戒是“基于教育的需要”而采取的一种措施,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和改正错误”。将以上信息整合成一个单句,即“教育惩戒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对违规违纪、言行失范的学生进行制止、管束或用特定方式予以纠正,使学生认识和改正错误的履行职责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职权”【模拟提升】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运河学是一门新的学科。对运河与区域自然环境的研究是对运河本体的研究,它主要考察人类行为对自然水系的影响,也就是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运河的开挖是人类利用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的行为,这种行为的直接目的是便于交通运输,但从客观效果看,在交通运输条件改善的同时,运河的开挖也引起了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的改变。运河学关注的不只是运河本身的自然属性及其工程技术进步,同时应该包括开挖运河引起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区域水文改变、自然水系变化、湖泊形成与消长……关于运河区域社会的研究,普遍关注的是运河在区域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从运河流经及辐射区域产生的不同于其他区域的社会现象入手,探究其发展演变过程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也就是说,运河区域社会的研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史、经济史或文化史研究,而是与运河密切相关、有运河因素注入的综合研究。在中国古代社会,尤其是在水系不发达的北方地区,运河交通有其他交通路线无法相比的优势:经济省力,利用水的浮力,可以大大降低运输成本;承载能力强,船可以运送其他运输工具无法装载的大宗物资和大型物体;受恶劣天气和山隔水阻等自然条件影响较小……运河对区域社会的影响大而广泛:举凡政治、军事、商业、手工业、农业、服务业及居住环境、城镇格局、文化交流、习俗变化、社会流动等等,方方面面都有运河流动的印记。我们十分关注上述社会因素和社会现象,更关注运河对这些社会因素、现象形成和变化所产生的作用。研究中国历史离不开运河,许多重要历史事件、重要人物、重要社会现象与运河也有关系。运河开发史和运河区域社会史本身就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历史研究的重要环节。尤其是明清时期,国家视运河漕运为经济命脉,明清史书中,有关运河漕运的记载很多,与运河相关的事件、人物比比皆是。中国运河研究也是中国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运河的研究与社会史有许多叠合之处。社会史运用各种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特别是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历史上的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行为及社会心理进行研究。社会史是历史学的重要分支,也是与社会学密切相关的学科。社会史与社会学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研究往昔的社会整体及其各个侧面,而后者研究现实社会的结构及社会问题。运河学研究的许多内容属社会史范畴,所以研究运河,不仅需要使用历史学的方法,还需要使用社会史的研究方法。运河学的研究是一项多学科交叉融会的研究,所以,它的理论和方法是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的汇集与综合。这种汇集与综合不是无序的拼凑,也不是简单地相加,而是有机地结合。运河学研究的起点是对京杭运河文献及其他资料的搜集、保护、整理、研究。它可以为学术研究提供基本的材料,对运河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这体现了运河学研究的文化功能。运河学研究还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它能为政府决策提供历史借鉴。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于维护国家统一、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起到过无可替代的作用。目前,人们对运河的正面作用了解较多,对其负面影响则知之甚少。运河学的相关研究旨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以资借鉴,同时提醒人们关注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全面认真审视大型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避免决策失误。(摘编自李泉《运河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材料二:距今已有2500年历史的中国大运河是一条文化之河,长达3200公里的中国大运河充分吸纳了沿线的京津、燕赵、中原、齐鲁、淮扬、吴越等六大文化带来的文化资源,沿线有水工遗存、运河故道、名城古镇等物质文化遗产近300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50余项,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富集的区域。中国大运河申遗的成功反映了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平崛起的过程中文化自觉意识。大运河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在新的文化建设高潮中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当前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为运河沿线城市的关注热点,各地纷纷成立领导小组,编制规划方案,排出建设项目,但对中国大运河的研究却显得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没有将中国大运河作为一个整体去研究,迄今为止,中国大运河文化并没有被系统地总结归纳。中国大运河无论是作为一项人类伟大工程遗迹,还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都是一个整体的概念,都需要整体地深入研究。建立运河学无疑是整体研究中国大运河,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抓手之一。运河学的建立可以整合优化这些优质文化资源,形成一批论文、丛书等研究成果,创造一批反映运河文化的文学影视作品,打造一批运河文化展示馆,通过加强对现存运河遗产资源的摸底调查,让大运河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呈现在世人面前。同时,可以推出一批文化项目、出版项目、产业项目来振兴运河文化,建设一批运河文化旅游小镇,打造一批运河文化产业园区来发展运河经济;可以凭借大运河这一世界公认的文化资源,对外输出文化产品,宣传中华优秀文化,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讲好中国大运河文化故事。运河学的建立可以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认同,提升文化自信,使民族精神复兴、成熟和升华。进一步继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运河文化,推进科学发展和永续发展的集体梦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文化动力。(摘编自姜师立《运河学的概念、内涵、研究方法及路径》)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运河学不仅关注运河本身的自然属性及其工程技术的进步,还包括开挖运河引起的自然环境的变化。B.在古代北方地区,运河交通优势明显,运河对相关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均有广泛影响。C.运河学研究的社会功能体现在维护国家统一、推动经济发展,提供历史借鉴,帮助政府决策等方面。D.对现存运河遗产资源进行摸底调查,能凸显大运河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整合优化大运河优质文化资源。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运河交通经济省力,承载能力强,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小,优势明显,是中国古代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B.运河漕运是明清时期国家的经济命脉,研究明清历史应将运河区域社会史研究作为重要组成部分。C.人们对运河的正面作用了解较多,对其负面影响则知之甚少,运河学可以帮助人们对运河形成理性认识。D.中国大运河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富集,对大运河进行整体研究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不属于运河区域社会研究范畴的一项是()A.对运河漕运工人水上生活的研究B.对运河周边地区特色民俗的研究C.对运河区域地质构造特点的研究D.对运河区域内农产品买卖的研究4.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为“运河学”下定义。5.材料一和材料二关于运河学的论述角度有所不同,请简要概括。【答案】1.C2.A3.C4.运河学是一门以运河与区域自然环境、运河与区域社会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文化和社会功能的多学科交叉融会的新兴学科。5.①材料一从运河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功能等角度进行论述;②材料二从建立运河学的原因及建立运河学的作用等角度进行论述。【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C.“运河学研究的社会功能体现在维护国家统一、推动经济发展”错误。由原文“运河学研究还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它能为政府决策提供历史借鉴。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于维护国家统一、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起到过无可替代的作用”可知,“维护国家统一、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是京杭大运河在古代的作用。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是中国古代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于文无据。由原文“在中国古代社会,尤其是在水系不发达的北方地区,运河交通有其他交通路线无法相比的优势:经济省力,利用水的浮力,可以大大降低运输成本;承载能力强,船可以运送其他运输工具无法装载的大宗物资和大型物体”可知,原文只是说“运河交通有其他交通路线无法相比的优势”,并没有说“是中国古代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故选A。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C.“对运河区域地质构造的研究”属于“运河与区域自然环境”研究,不属于运河区域社会研究范畴。故选C。4.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下定义的能力。首先要明确下定义的基本模式,“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一般表述为“……是……的……”模式。由材料一“运河学是一门新的学科”可知,邻近属概念是“一门新的学科”;由材料一“对运河与区域自然环境的研究是对运河本体的研究,它主要考察人类行为对自然水系的影响,也就是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可概括种差“对运河与区域自然环境的研究”,“关于运河区域社会的研究,普遍关注的是运河在区域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从运河流经及辐射区域产生的不同于其他区域的社会现象入手,探究其发展演变过程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可概括种差“运河与区域社会为研究对象”,“运河学的研究是一项多学科交叉融会的研究,所以,它的理论和方法是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的汇集与综合”“它可以为学术研究提供基本的材料,对运河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这体现了运河学研究的文化功能”“运河学研究还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它能为政府决策提供历史借鉴”可概括种差“具有一定文化和社会功能的多学科交叉融会”。在下定义的基本模式框架下,结合字数的要求,按照一定的语法规范组合成一个单句:运河学是一门以运河与区域自然环境、运河与区域社会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文化和社会功能的多学科交叉融会的新兴学科。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由材料一第1段关键句“运河学是一门新的学科。对运河与区域自然环境的研究是对运河本体的研究,它主要考察人类行为对自然水系的影响,也就是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和第2段关键句“关于运河区域社会的研究,普遍关注的是运河在区域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从运河流经及辐射区域产生的不同于其他区域的社会现象入手,探究其发展演变过程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可知,论述了运河学的研究内容。由第3段关键句“研究中国历史离不开运河,许多重要历史事件、重要人物、重要社会现象与运河也有关系。运河开发史和运河区域社会史本身就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历史研究的重要环节”,第4段关键句“同时,运河的研究与社会史有许多叠合之处。社会史运用各种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特别是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历史上的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行为及社会心理进行研究”和第5段关键句“运河学的研究是一项多学科交叉融会的研究,所以,它的理论和方法是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的汇集与综合”可知,论述了运河学的研究方法。第6段关键句“它可以为学术研究提供基本的材料,对运河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这体现了运河学研究的文化功能”和第7段关键句“运河学研究还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它能为政府决策提供历史借鉴”可知,论述了运河学的研究功能。所以材料一从运河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等角度进行论述;由材料二关键句“中国大运河无论是作为一项人类伟大工程遗迹,还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都是一个整体的概念,都需要整体地深入研究。建立运河学无疑是整体研究中国大运河,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抓手之一”可知,论述了建立运河学的原因;由材料二关键句“运河学的建立可以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认同,提升文化自信,使民族精神复兴、成熟和升华。进一步继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运河文化,推进科学发展和永续发展的集体梦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文化动力”可知,论述了建立运河学的作用。所以材料二从建立运河学的原因及建立运河学的作用等角度进行论述。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材料一:数字史学有数字人文的共性,但其作为历史学的个性特征更值得我们关注。总体而言,数字史学更重视网络的利用与展示,这也是很早就有学者提出“网络史学”的原因。历史学家利用互联网向同行传递和展示史料,将文献放置到互联网以便史学爱好者、历史教师、学生能够利用它们,这些行为已经被史学界认可为专业的学术活动,成为数字史学的重要内容,是一条迥异于宽泛意义上数字人文的路径。当然,“要么在线,要么落伍”的宣言并不意味着互联网能够与数字史学画上等号。互联网只是恰好因为平台优势而成为一种媒介而已,不过在这个现象背后有一些值得玩味的问题。数字史学对网络的强调让我们看到了它与“公众史学”存在诸多交集。许多早期从事数字史学研究的学者都是社会史专家,或者是试图借助数字工具积极推进民主化进程的支持者。数字史学就目前看,研究工作的重点还停留在数据库建设的阶段,比较成熟的研究方法以GIS的运用为主。与“数字文学”相比,文本分析在数字历史领域运用还比较少,这背后有许多客观原因,最主要的因素是史料的数字化程度还比较低,达不到大规模进行文本挖掘的程度。传统的历史研究重视的一手文献往往以档案、手稿等形式出现。这些文献的数字化远没有达到丰富的程度,而且进行数字化使用的OCR技术,还存在诸多缺陷,需要大量的人工校对,其准确度才能达到进行研究的要求。所以在从事数字文学的专家已经在讨论如何分析文本的时候,数字史学的专家还要首先解决史料数字化的问题。当然,对历史文献进行文本分析的研究并不是没有,例如有学者对18世纪美国出版的报纸进行了主题分析,也有对美国与德国学术界的古典学期刊进行了类型研究。在这样的前提下,数据库建设具有完善基础设施的重要意义。问题在于,数据库建设是非常烧钱的项目,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难以做出高质量、有使用价值的数据库。同时,数字化程度不足的状态,也决定了学者使用数字工具的倾向。据西方学者统计,在数字人文有关GIS的143个重要项目中,92个涉及历史问题。(摘编自王涛《“数字史学”:现状、问题与展望》)材料二:正如古腾堡印刷术的发明,推动了欧洲近代化进程中思想的传播和知识的普及,数字技术的革命更进一步改变了知识世界的图景。历史学与新媒体相结合所诞生的数字史学,迎合了晚近以来历史学写作朝向大众化的趋势,成为公众史学运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与传统史料相比,数字化史料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开放性。传统的纸质史料,如图书和档案,不论其存世数量还是保存地点都是封闭的,有的文献本身可能就是珍本孤本,即便有印刷或抄录的版本,流传数量一般也较为有限。通过互联网平台,网络数据库、网络图书馆可以直接将数字化之后的史料呈现到用户的终端。研究者与史料之间,不再有空间的阻隔;研究者与研究者之间,也不再有身份的差异。一个中学生可以同一位大学教授一样,获得同样的史料,并展开独立的研究和解读,专业的研究者之前所拥有的特权在数字化时代逐渐消失了,这极大地扩大了公众史学的参与面。数字史学进一步践行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历史学“自下而上”的趋向,更加走向平民化和大众化。数字史学的研究成果不再只是传统的学术专著和论文的形式,通过网络、影像等新媒体的呈现,极大地扩大了历史学的受众范围。与此同时,它也极大地鼓励了业余历史研究者的积极参与。以维基百科为例,它自建立之初即将自己定位为一部包含人类所有知识领域的百科全书,并作为一个开放源允许大众广泛参与。在约3500万注册用户中,有近8万名积极的写作者和编辑者,其中大多都是业余的普通网民。与传统史学不同,数字史学毫不拘泥于形式,结合数字技术的发展也呈现出形式的多样性。不仅文字、图像、动画、音频、视频、超文本等,均可以通过数字的形式呈现,而且在数字数据库和网络图书馆建设、网站演示、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单机光碟和软件开发、电子出版、多平台应用、甚至电子游戏开发等方面,都有广阔的前景。数字史学有着传统史学无法比拟的互动性。如果数字史学仅是网站演示或光碟形式的话,它同传统史学的差别只是改换了一种新的传播载体而已,都只是单向的内容发布。但自近十年前,基于网络平台由用户主导生成内容的互联网产品模式,也就是Web2.0技术的成熟,更是极大地推动了数字史学的前进。Web2.0的分享机制,使得普通人不必精通计算机程序设计就可以利用网络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这样的平台上,专业历史学家、业余研究者乃至普通读者,都可以展开交流和对话,数字媒体改变了传统的、单向的读者与作者、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综上所及,数字史学与公众史学有着诸多的交集和共性。数字史学的发展为更好地开展公众史学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史料的前提和保障,在技术上为普通人参与历史研究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进一步丰富了历史学的内容和形式,并改变了历史学的形态。(摘编自周兵《历史学与新媒体:数字史学刍议》)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网络史学的概念出现较早,这与历史学家重视网络利用有关,借此开展的文献研究的专业性得到学界认可。B.史料数字化程度低,达不到大规模文本挖掘的程度,导致数字史学专家尚未采用文本分析的方式进行史学研究。C.数字史学迎合了历史学写作大众化的发展趋势,提升了公众史学研究成果的学术质量,呈现形式愈加丰富。D.与数字史学利用新媒体改变历史学的受众范围不同,传统史学的研究更具专业性,且专业化水平较高。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要么在线,要么落伍”的宣言,虽然道出数字史学与互联网之间的关联,但二者不能等同。B.学生与教授、网民、专业人士在数字化的史料面前享有同样的阅读权限,研究者身份的差异消失了。C.维基百科作为网民可参与写作、编辑的平台,业余历史研究者在其中积极交流,体现了数字史学平民化的特点。D.Web2.0的分享机制,使得数字史学改变了以往传统、单向的读者与作者、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8.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不属于数字史学研究的一项是()A.在维基百科上发表史学研究的成果B.通过网络数据库研究数字化史料C.到图书馆去查阅纸质珍本孤本史料D.通过腾讯会议进行史学交流对话9.请结合材料内容,给“数字史学”下定义。10.请分别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作者对数字史学的发展现状所持态度及其依据。【答案】6.A7.D8.C9.数字史学是历史学家利用网络(数字)平台以及新媒体分享历史资料,开展史学研究,进行对话交流,呈现出数字史料开放性、数字研究平民化、数字史料媒介多样性和互动性等特点的新型历史学。10.材料一:肯定现状的同时指出不足,隐含着忧虑。拓宽了研究路径,但认为尚属基础建设阶段,发展程度低(史料数字化程度低,文本分析运用少),技术手段不成熟。材料二:主张大力发展,认为是研究领域的进步与突破。数字史学扩大了公众史学的参与面和历史学的受众范围,丰富了历史学的内容和形式,改变了历史学的形态。【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B.曲解文意。“尚未采用文本分析的方式进行史学研究”有误,文中有“例如有学者对18世纪美国出版的报纸进行了主题分析”。C.“提升了公众史学研究成果的学术质量”错,文中有“与传统史料相比,数字化史料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开放性……这极大地扩大了公众史学的参与面,大大提升了公众史学研究成果的学术质量”,数字史学的大众化趋势使它成为公众史学的一部分,但提升学术成果质量的原因是数字化史料的开放性。D.“传统史学的研究更具专业性,且专业化水平较高”,于文无据。原文有“与传统史学不同,数字史学毫不拘泥于形式,结合数字技术的发展也呈现出形式的多样性”“数字史学有着传统史学无法比拟的互动性”。故选A。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偷换概念。原文有“但近十年,基于网络平台由用户主导生成内容的互联网产品模式,也就是Web2.0技术的成熟,更是极大地推动了数字史学的前进。Web2.0的分享机制,使得普通人不必精通计算机程序设计就可以利用网络发表自己的观点……”,可见“改变了以往传统、单向的读者与作者、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的不是“数字史学”,而是数字媒体。故选D。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C.“到图书馆去查阅某珍本孤本史料”属于传统式史学研究,不属于数字史学研究。故选C。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下定义”必须抓住被定义事物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作为定义,我们需要确定“数字史学”的本质属性,确定其研究方式以及其特点。材料一种有“历史学家利用互联网向同行传递和展示史料,将文献放置到互联网以便史学爱好者、历史教师、学生能够利用它们”,材料二中有“历史学与新媒体相结合所诞生的数字史学”,由此可见,“数字史学”是历史学家利用网络(数字)平台以及新媒体分享历史资料,开展史学研究,进行对话交流的一种新的史学研究方式;材料二提到了“数字史学”的特点,一是“与传统史料相比,数字化史料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开放性”,二是“数字史学进一步践行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历史学‘自下而上’的趋向,更加走向平民化和大众化”,三是“与传统史学不同,数字史学毫不拘泥于形式,结合数字技术的发展也呈现出形式的多样性”,可见“数字史学”的特点是数字史料开放性、数字研究平民化以及数字史料媒介多样性。整理以上信息即可。1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关于材料一作者的观点,第一段作者肯定了数字史学拓宽了研究路径,“这些行为已经被史学界认可为专业的学术活动,成为数字史学的重要内容,是一条迥异于宽泛意义上数字人文的路径”;但接着指出了数字史学的不足,“数字史学就目前看,研究工作的重点还停留在数据库建设的阶段”“最主要的因素是史料的数字化程度还比较低,达不到大规模进行文本挖掘的程度”“这些文献的数字化远没有达到丰富的程度,而且进行数字化使用的OCR技术,还存在诸多缺陷,需要大量的人工校对,其准确度才能达到进行研究的要求”,作者认为数字史学尚属基础建设阶段,发展程度低(史料数字化程度低,文本分析运用少),技术手段不成熟。隐含着担忧。材料二作者的观点,结合“历史学与新媒体相结合所诞生的数字史学,迎合了晚近以来历史学写作朝向大众化的趋势,成为公众史学运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看出作者充分肯定了数字史学的价值;而且分析了数字史学的三个优势,一是“与传统史料相比,数字化史料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开放性”,二是“数字史学进一步践行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历史学‘自下而上’的趋向,更加走向平民化和大众化”,三是“与传统史学不同,数字史学毫不拘泥于形式,结合数字技术的发展也呈现出形式的多样性”;最后指出“数字史学的发展为更好地开展公众史学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史料的前提和保障,在技术上为普通人参与历史研究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进一步丰富了历史学的内容和形式,并改变了历史学的形态”。可见对于数字史学,作者主张大力发展,认为是研究领域的进步与突破。与传统史学相比,优势明显。数字史学为史学的发展助力。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材料一:近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开展数字人民币红包活动,47573名深圳市民领取了红包并体验了使用数字人民币的新鲜感。数字人民币究竟是什么?简单来说,数字人民币是法定货币的数字化形态,也就是我们手中人民币纸钞的数字化版本。法定数字货币与比特币等数字代币相比,两者最关键的区别在于是否有国家信用背书,能否保证币值稳定。就拿比特币来说,币值无法保持稳定,价格大幅波动是常事。脸书此前计划推出的天秤币(Libra)与数字人民币等法定数字货币的性质也不相同。Libra通过与法定货币“挂钩”成为一种稳定币,其计划成为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但在信用货币时代,Libra如何让人信任并使用是一大问题。Libra发起方包括多个公司,未取得国家信用背书。与比特币、Libra不同的是,我国数字人民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是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具有价值特征和法偿性。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规定,人民币包括实物形式和数字形式,为我国发行数字货币提供了法律依据。还有人会问,银行卡上的余额不也是数字?它与数字人民币有什么区别?简单来说,数字人民币是货币、是钱,而银行卡上的余额是存款。对于存款,银行会按照相关规定计付利息。数字人民币具有非盈利性,数字人民币等同于现金,放在数字人民币钱包里面的数字人民币是不计付利息的,正如现金无论是放在钱包还是用作交易,都不会产生盈利。数字人民币与微信支付、支付宝等支付工具有何区别?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是金融基础设施,是“钱包”;数字人民币是支付工具,是“钱包”的内容。数字人民币发行后,大家仍然可用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只不过“钱包”里装的内容增加了数字人民币。只要双方手机上都有数字人民币的数字钱包,那连网络都不需要,就能把一方数字钱包里的数字货币转给另一方。数字人民币无需绑定银行账户,其兑换是免费的。货币支付的形式会随着科技发展而发生变化。中国数字货币的研发走在世界前列。据了解,从2014年起,央行就开始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近两年更是迅速推进,目前,数字人民币已在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开展内部封闭试点测试,以不断优化和完善功能。(摘编自陈果静《数字人民币究竟是什么》)材料二:数字人民币是央行发行的法定货币,因此具有主权货币的本质特征,可搭建“一币、两库、三中心”体系架构。其中,“一币”指数字人民币;“两库”包括中央银行发行库和商业银行银行库,可为数字人民币的创造和发行提供安全保障,既可以防止内部非法操作,也可以防御外在攻击,是数字人民币安全保障的关键;“三中心”包含数据分析中心、登记中心和认证中心。其中,认证中心是整个系统的安全基础,可对主权数字货币机构和用户进行集中管理,实现可控匿名性;登记中心会记录主权数字货币和用户信息,进行权属登记,对主权货币的创造、流通、核算及消亡的全生命周期登记;数据分析中心具有监控功能,是保障主权货币交易安全、防范违法金融交易并提升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关键。根据现有公开信息,数字人民币的发行和运营采用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双层运营”的模式(见下图)。(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