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点02-大气与气候-(浙江专用)(解析版)_第1页
重难点02-大气与气候-(浙江专用)(解析版)_第2页
重难点02-大气与气候-(浙江专用)(解析版)_第3页
重难点02-大气与气候-(浙江专用)(解析版)_第4页
重难点02-大气与气候-(浙江专用)(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难点02大气与气候〖重难点解读〗从历年高考题看地球上的大气专题考点占的比重较高,特别是天气系统和气候类型,更是重中之重。从高考题分布情况看,重难点主要集中在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的原理与应用、大气环流的分布与对气候的影响、气候、天气系统等几个主要的方面。主要考查的方向是结合生活中的区域场景、气压分布图以及观测数据进行考察等,综合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力、综合分析能力和人地协调观。〖典例探究〗(2021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位于锋面上下的风向往往存在明显差异。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两测站位于冷、暖锋面下方时﹐自下而上垂直方向不同高度测得的风向、风速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24.有关测站上空锋面类型、锋面位置、风向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冷锋距地面1.5~2.0千米锋下西北风,锋上东南风B.冷锋距地面2.0~2.5千米锋下东南风,锋上西北风C.暖锋距地面2.0~2.5千米锋下西南风,锋上东北风D.暖锋距地面1.5~2.0千米锋下东南风,锋上西南风25.与测站周边近地面等压线分布最接近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24.D25.C【分析】24.锋面位于东部地区,甲地近地面是东南风,锋面应该向西北移动,应该是暖锋;乙地近地面是东北风,锋面向西南移动,东北风来自高纬度,气温较低,应该是冷锋。“位于锋面上下的风向往往存在明显差异”,甲锋面风向变化最明显的高度范围是1.5米-2.0米之间,乙锋面风向变化最明显的高度范围是2.0米-2.5米之间。冷锋距地面1.5~2.0千米锋下以东北风为主,不是西北风,锋上是西南风,A错误。冷锋距地面2.0~2.5千米锋下由偏北风变为西南风,锋上西南风,B错误。暖锋距地面2.0~2.5千米锋下东南风,锋上西南风,C错误。暖锋距地面1.5~2.0千米锋下东南风,锋上西南风,D正确。故选D。25.由上题解析可知,甲地为暖锋过境,乙地为冷锋过境。由图中等压线a>b>c可知,③图中天气系统为低压系统,甲地位于北半球,且位于该天气系统的右侧,可知甲地此时为暖锋过境。C正确;①图中天气系统为低压系统,甲地位于北半球,且位于该天气系统的左侧,可知甲地此时为冷锋过境,A错误;②图为高压系统,此时乙地风和日丽,与题意不符,B错误;由④图可知时乙风向为东南风,与题意不符,D错误;故选C。【点睛】锋面气旋:通常是在中高纬度近地面,在地面上形成的低压受陆地物理性质等因素的影响,其气压中心分布并不均匀和规则,这样在槽线的两侧必然出现风向并不一致的情况,因此形成锋面气旋。锋面气旋的识读方法:1、无论是气旋还是反气旋,都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三力的共同作用下,风从高气压区斜穿等压线吹向低气压区。2、锋面只形成于气旋中,因为气旋的水平气流是向中心辐合,在槽线(低气压等压线向外弯曲最大处的连线)两侧冷暖气流易相遇形成锋面。而反气旋的气流呈辐散状,在脊线(高气压等压线向外弯曲最大处地方的连线)两侧气流不可能相遇,故不能形成锋面。3、锋面气旋前方、后方的确定是看气流的前进方向,气流的前进方向为前方,反之为后方。4、锋面气旋中冷锋和暖锋的判定:以上图为例,首先确定冷暖气团,在一个低压系统中,两个锋面将低压区分为两部分,其中北半部分纬度较高,为冷气团控制,南半部分纬度较低,为暖气团控制。然后再根据气旋中气流呈逆时针向中心辐合。5、锋面气旋中雨区的确定:冷锋降雨发生在锋后,雨区比较狭窄;暖锋降雨发生在锋前,雨区比较大。(2021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非洲西部局部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7.图中()A.甲风带的风向有明显季节变化 B.乙气流因受动力因素影响而上升C.丙风向形成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D.丁风带为大陆西岸带来充足水汽8.图示季节,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有()A.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B.黄河中游含沙量明显增加C.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 D.地中海沿岸地区温和多雨【答案】7.C8.B【分析】7.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甲为东北信风,风向稳定,A错误。乙为赤道气压,受热力因素影响而上升,B错误。丙为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的西南风,C正确。丁为东南信风,从较高纬度吹向较低纬度,水汽不易冷凝,且在图示区域为离岸风,水汽含量少,D错误。故选C。8.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移动。此时气压带风带北移,为北半球夏季。北半球夏季,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流动,A错误。夏季为黄河流域雨季,黄河中游含沙量明显增加,B正确。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冷高压切断是在北半球冬季,C错误。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气压带和风带知识,解题时要结合图的信息和气压带风带相关知识进行分析。(2021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秀珍菇生产需避光遮阳。浙江某地在秀珍菇生产大棚上搭建光伏发电系统,实现了棚内种菇、棚顶发电.形成了“农业+新能源"生态高效生产方式。完成下面小题。13.该生产方式会使棚内()A.太阳辐射减弱 B.地面辐射增加C.大气吸收增加 D.地面反射增加14.与原秀珍菇生产方式相比,该生产方式的优势有()①增加经济效益②增加土壤肥力③减少土壤污染④提高土地利用率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13.A14.C【分析】13.本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大棚顶部搭建光伏发电系统(有光伏板),会使到达棚内的太阳辐射进一步减弱,从而使棚内的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地面反射等也随之减弱。A正确,BCD错误,故选A。14.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原秀珍菇生产方式相比,该生产方式在几乎同样的土地面积上既种植了秀珍菇,还实现了光伏发电,增加了经济效益,提高了土地利用率,①④正确。对土壤肥力和污染没有影响,②③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通过农业发展新模式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受热过程重点要了解大气对太阳的削弱作用与保温作用。(2021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飞机飞过暖锋前缘晴朗的天空时,其排出的水汽常凝结成白色云带。这种云带能较长时间存在,人们常以此来预报暖锋的到来。下图为某时刻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24.飞机尾部凝结的云带能较长时间存在的主要原因是()A.受强紫外线照射 B.处在逆温层之中C.处在强烈对流中 D.受冷锋云系挤压25.符合甲地沿线剖面天气系统分布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24.B25.C【分析】24.由题干“飞机尾部凝结的云带能较长时间存在”可知,机尾部凝结的云不容易扩散,所以处在逆温层之中,B正确。受强紫外线照射对飞机尾部凝结的云长时间存在没有影响,A错误。强烈对流运动,加速云的消失,C错误。受冷锋云系挤压,风力较大,云易消失,D错误。故选B。25.由图中等压线图,甲位于995hpa低气压中心附近可知,此处是锋面气旋,甲地东侧为暖锋,西侧为冷锋。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锋面逆温及锋面气旋的知识。对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要求较高。(2020年7月浙江高考真题)氧化亚氮(N2O)在百年尺度内的增温效应是等量二氧化碳的近300倍。农田是氧化亚氮的第一大排放源。完成下面小题。10.氧化亚氮具有增温效应,主要是因为()A.大气辐射总量增加 B.大气吸收作用增强C.地面辐射总量增加 D.地面反射作用增强11.农田排放的氧化亚氮,主要来源于()A.作物生长时的排放 B.大气中氮气的转化C.秸秆燃烧时的产生 D.生产中氮肥的施用【答案】10.B11.D【解析】10.氧化亚氮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氧化亚氮能够强烈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使大气吸收作用增强,并且重新发射辐射,从而具有增温效应,B正确,A错误。氧化亚氮并不能使地面辐射总量增加;也不能使地面反射作用增强,CD错误。故选B。11.我国是农业大国,由农业产生的氧化亚氮量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0%-1.5%,这其中约72%来自农田排放。而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部分的氧化亚氮源于土壤的排放,主要是农业生产中氮肥的大量施用造成,D正确。作物生长时的排放、大气中氮气的转化和秸秆燃烧时的产生均不是农田排放的氧化亚氮的主要来源,ABC错误。故选D。【点睛】温室气体指的是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一些气体,如水汽、二氧化碳、氧化亚氮、氟利昂、甲烷等是地球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2020年7月浙江高考真题)23.下图为两极地区多年平均海冰面积年内变化图。对比两极地区年内海冰消融速度差异,原因可能是()A.南极地区受西风漂流影响,海冰消融慢B.北极地区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海冰消融快C.南极地区下垫面比热小,吸热升温快,海冰消融快D.北极地区臭氧空洞小,太阳辐射强度大,海冰消融慢【答案】C【详解】温度高会导致海冰融化,左图8、9月份海冰面积最小,说明8、9月份气温高,应该北极附近;右图2月份海冰面积最小,说明2月份气温高,应该是南极附近。据图分析北极附近海冰3月份达到13百万km2,9月份达到5百万km2,6个月消融了8百万km2;南极附近海冰9月份达到16百万km2,2月份达到2百万km2,7个月消融了14百万km2;对比可知,应该是南极附近海冰消融速度快,AB错误。北极附近是海洋,南极附近是大陆,南极附近下垫面比热小,吸热升温快,导致海冰消融快,C正确。南极附近有臭氧层空洞,若北极地区臭氧层空洞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少,太阳辐射应该比南极较弱,D错误。故选C。(2020年7月浙江高考真题)在中纬度地区五千至一万米高空盛行着波状的西风气流。我国华北某气象测站放飞探空气球进行大气观测,并记录气球从地面上升到万米高空时与气象测站之间水平漂移距离,下图为多年平均水平漂移距离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24.测站在冬季冷锋过境后进行一次放飞气球观测,记录气球从地面上升到万米高空过程中的漂移轨迹。下图最接近此次气球放飞过程的地面投影轨迹是()A. B.C. D.25.符合该测站万米高空冬、夏季气球漂移方向及水平气压场的是()

A.A B.B C.C D.D【答案】24.A25.B【解析】24.我国华北地区冬季冷锋一般是西北季风南下造成。冬季冷锋过境后,风向以西北风为主,气球应该飘向东南方向,A正确,CD错误。B图先向西北后向东南,应该是冷锋过境前至过境后的变化,B错误。故选A。25.万米高空气流运动方向和等压线平行,AC两图风向和等压线斜交,因此AC错误。图中等压线数值a>b>c>d>e,北半球高空风向向右偏后与等压线平行,风向的右侧为高压、左侧为低压,因此B正确,D错误。故选B。【点睛】在纬向上气球漂移均以向东漂移为主,7月气球漂移均表现出随高度增加先东漂后西漂,表现出低层西风,高层东风。冬季月份气球漂移距离随高度增加明显,为较强的平均西风所控制。在经向上,700hPa以下对流层低层表现出季风特征,夏季月份北漂,其他月份南漂;100hPa以上的平流层低层则表现出和对流层低层相反的特征,夏季南漂,冬季北漂。平均水平漂移距离也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7、8月份整层最大平均漂移距离在30km以内,而冬季在70hPa以上,漂移距离达到100km左右。(2020年7月浙江高考真题)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青藏高原年降水量自西北、西南、东南向内部递减。图一为青藏高原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图一中甲地某年7月30日发生了一次大型泥石流。甲地附近海拔低于其2000米处有一气象站,图二为该气象站测得的该年7月天气要素统计图。

(1)从大气环流看,青藏高原冰川的补给,西南部主要源于__________风(填风向)带来的水汽,西北部主要源于盛行西风带来的__________洋水汽。(2)青藏高原泥石流高发区相对集中分布在高原的__________部。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此次泥石流形成的原因。(3)说出防御泥石流对山区公路危害的主要工程措施。【答案】(1)西南;大西。(2)东南;原因:气温高于常年,冰川融化加快;前期降水多且集中,地表径流量大。(3)修筑拦水坝;建设排流、导流设施;构筑护坡工程等。【分析】本题考查青藏高原冰川补给来源、泥石流成因及其防御的工程措施等知识点。结合图文材料注意按照题目要求的回答角度解答。【详解】(1)从大气环流看,青藏高原西南部主要受西南季风影响较大,西南季风受地形抬升形成降水,为冰川形成提供充足水源。青藏高原西北部位于我国非季风区,受西风影响较大,西风从大西洋带来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降水,为冰川形成提供充足水源。(2)据图1分析,泥石流高发区主要集中在地势一二阶梯交界处,图中位置是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地区。甲地位于青藏高原,结合图2从气候角度分析,7月份多数日期甲地日均温高于常年月均温,导致冰川融化加快,冰川融水量增加;图中9-11日期间、21-25日期间有两次降水集中且偏多时段,导致地表径流量大,为泥石流发生提供充足的地表径流。(3)本题要求回答的是泥石流防御的工程措施。山区公路多沿等高线修建,泥石流顺坡流下会导致道路冲毁,防御措施可构筑护坡工程,用以抵御或消除泥石流对主体建筑物的冲刷、冲击、侧蚀和淤埋等的危害。修建排导工程,建设排流、导流设施,以改善泥石流流势,增大桥梁等建筑物的排泄能力,使泥石流按设计意图顺利排泄;修建拦水坝等栏挡工程,用以控制泥石流的固体物质和暴雨、洪水径流,削弱泥石流的流量、下泄量和能量,以减少泥石流对下游建筑工程的冲刷、撞击和淤埋等危害的工程措施。(2020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雅鲁藏布江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9.雅鲁藏布江上游的“V”字形河谷形成的主要内、外力作用是()①板块张裂②板块挤压③风力侵蚀④流水侵蚀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10.甲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但其南坡1100米以下分布着热带季雨林,原因是()A.夏季受印度低压控制B.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C.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D.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答案】9.D10.C【分析】9.雅鲁藏布江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板块挤压,亚欧板块抬升,雅鲁藏布江上游的外力作用主要是流水下切侵蚀作用为主,使河谷不断加深,并形成“V形谷”。②④正确。D正确。位于板块挤压处,不是板块张裂处,此地风力侵蚀较弱,不是营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①③错误。故选D。10.印度低压中心位置位于印度半岛的西北部,甲山地南坡1100米以下不是印度低压,A错误。大陆西岸40°-60°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此地位于亚欧大陆南部,常年受季风影响,B错误。北半球夏季,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西南季风遇山地阻挡气流抬升形成大量降水,此地位于热带地区,因此形成了热带季雨林,C正确。此地位于亚欧大陆南部,常年受季风影响,不受副热带高压控制,D错误。故选C。(2020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2019年12月某时刻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3.此时刻甲、乙、丙、丁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A.甲地 B.乙地C.丙地 D.丁地14.此时刻可能出现雨雪天气的是()A.甲地 B.乙地C.丙地 D.丁地【答案】13.A14.B【分析】13.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图中,甲地是甲、乙、丙、丁四地中等压线最密集的,因此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力最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14.甲地受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A错误。此时是12月份,是冬季,乙地位于冷锋锋后,是冷锋的主要降水区,可能存在降雪,B正确。丙丁均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不会有降雪,C、D错误。故选B。(2020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21.茶树是一种喜温好湿、耐阴性较强、多年生的经济作物。浙江盛夏高温少雨时,有茶农给茶树撑起了黑色的遮阳棚,其目的是A.减少阳光直接照射,根治病虫害 B.遮光,阻止杂草生长C.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减少茶树蒸腾 D.减少空气对流,防止热量散失【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茶树喜温好湿,耐阴性较强”,浙江盛夏高温少雨时,日照强,不利于茶树生长。黑色的遮阳棚,可以遮挡太阳光,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从而减少茶树水分蒸腾,C正确。不可能根治病虫害,A错误。可以遮光,但不能阻止杂草生长,B错误。黑色的遮阳棚不能减少空气对流,防止热量散失,D错误。故选C。(2020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海陆间常常存在气温差异。T1、T2分别为亚欧大陆东、西海岸海陆间平均气温差(T1、T2取绝对值)。下图分别为1月和7月△T沿经向分布折线图(图中△T为T1与T2差的绝对值)。完成下面小题。24.T1、T2在①7月70°N,都较小②1月30°N,都较小③7月40°N,都较大④1月50°N,都较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5.1月亚欧大陆45°N以北,△T较大的主要原因是①亚洲低压与大洋副热带高压形成热力差异②北大西洋暖流增加西部海岸温度③大陆中部高原的存在缩小了东西沿岸温差④季风影响了东部陆地与海洋间温差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24.A25.C【分析】24.7月为北半球夏季,北半球普遍高温,70°N昼长时间长,光照时间长,海陆间水循环活跃,海陆温差小,因此70°N,T1、T2都较小,①正确。1月为北半球冬季,南北温差大,30°N大陆西岸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少雨,海陆热交换较多,海陆温差小,T2较小;30°N大陆东岸冬季受西北季风控制,在冬季风的推动下,沿岸南下的冷水流较强,降低的海洋水温,使得海陆温差变小,T1较小,②正确。7月40°N大陆西岸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少雨,陆地气温高,T2较大;大陆东岸是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海陆热交换较多,T1较小,③错误。1月50°N大陆西岸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附近有暖流经过,温和多雨,海陆热交换较多,海陆温差小,T2较小;1月50°N大陆东岸冬季受西北季风控制,寒冷干燥,附近有寒流经过,海陆热交换较少,海陆温差大,T1较大,④错误。A正确。25.1月亚欧大陆形成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①错误。45°N以北亚欧大陆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可以增加西部海岸温度,减小海陆温差,②正确。大陆中部青藏高原的存在加大了东岸的冬季陆地的寒冷程度,增加了东岸温差,③错误。1月亚欧大陆形成亚洲高压,东部陆地受西北季风影响,寒冷干燥,海陆温差大,④正确。C正确。(2020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长江与鄱阳湖之间存在径流相互补给的季节变化。下图1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季节变化示意图,图2为长江与鄱阳湖相互补给频率的年内分布图(频率越高一般表示径流量补给越大)。(1)鄱阳湖补给长江频率较高的时期,副热带高压脊位于(填甲或乙)位置,分析形成这种径流补给的原因。(2)华北春旱严重的年份,往往副热带高压脊停留在(填甲或乙)位置的时间较长。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伏旱时,长江补给鄱阳湖频率较(填高或低),试从减灾角度提出农业抗旱措施。【答案】(1)乙鄱阳湖流域以雨水补给为主;鄱阳湖流域降水量较大,时间较长。(2)乙高使用节水技术;实行跨区域调水;利用水利设施进行灌溉;种植耐旱作物等。【分析】本题考查我国雨带的移动规律、河湖之间的补给关系及减轻旱灾危害的措施等知识点。注意读图,提取有用信息解题。【详解】(1)据图分析,鄱阳湖补给长江频率较高的时期是4-6月份,4-6月份副高位置大约在北纬15°-20°,雨带常位于华南。4-6月份副热带高压脊位于乙位置,鄱阳湖流域进入雨季,鄱阳湖流域以雨水补给为主,此时长江干流没有进入雨季,鄱阳湖流域降水量较大,时间较长,因此是鄱阳湖补给长江。(2)华北春旱出现在春季,华北春季是3-5月份,据图2分析,此时是鄱阳湖补给长江频率较高的时期,此时往往副热带高压脊停留在乙位置的时间较长。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伏旱时,时间一般是7、8月份,从图2分析,长江补给鄱阳湖频率较高。农业抗旱措施可以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着手。可以使用节水技术,如喷灌、滴灌,采取技术措施减少蒸发;实行跨区域调水,增加水源供给量;利用利用的水利设施进行灌溉;因地制宜种植耐旱作物,提高土地利用率等。【点睛】夏初,副高西伸北进到北纬20°-25°左右(甲位置),雨带也北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直至日本南部,形成长达1个月之久的梅雨季节。(2020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图1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2是图1中丙地的气候资料。材料二:甲地是全世界最大的露天铜矿,该矿易采易选,冶炼铜需要大量的水。甲地经百年开采,形成了长4300米、宽3000米、深700米的巨型深坑,横亘在沙漠中,如同地球上一块巨型伤疤。现甲地所在国重视环境保护监管,建立了有效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1)简析甲地铜矿开采和冶炼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2)试从内、外力作用角度,说明乙地海岸线破碎的原因。(3)丙地东临大西洋,气候却干燥少雨,说明其成因。【答案】(1)用水量大,加剧了干旱区水资源短缺;排放废水,造成水环境污染;排放废气,严重污染空气;矿渣不合理处理,破坏地表生态环境。(2)内力作用:位于板块交界处,岩石破碎;外力作用:纬度高,曾受较强冰川作用;西风迎风坡,风大浪急,海水侵蚀作用强;多地形雨,流水侵蚀作用强。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致使海岸线破碎。(3)地处西风带,西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丰富水汽;部分越过安第斯山脉的气流,沿背风坡下沉,气温升高,难以形成降水。【分析】本题考查矿产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内、外力作用对海岸地貌的影响及气候的形成原因等知识点。结合基础知识及图文材料不难解答。【详解】(1)经百年开采,形成了长4300米、宽3000米、深700米的巨型深坑,破坏地表生态环境,开采引起地面断裂和沉降;矿区开发会破坏森林植被,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地表矿渣与弃土堆放会引发泥石流或粉尘污染,排放废气,严重污染空气;废矿和有害金属会引起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冶炼铜需要大量的水,在干旱区开矿、冶炼会加剧水资源短缺,加剧土地荒漠化等。(2)乙地位于40°S-50°S之间,位于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板块运动活跃,岩石破碎,易被侵蚀;终年受西风带影响,海面广阔,风浪大,海水侵蚀作用强;西风迎风坡,多地形雨,流水侵蚀作用强;临近安第斯山脉,纬度高,曾受较强冰川作用。在这些内、外力共同作用下,致使乙地海岸线破碎。(3)丙地处西风带,西部紧靠安第斯山脉,位于山脉的背风坡,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丰富水汽;部分越过安第斯山脉的气流,沿背风坡下沉,气温升高,难以形成降水,因而气候十分干燥。〖备考秘籍〗根据考纲和考情分析,针对大气和气候的重难点,要求依据材料或实际案例,综合分析大气受热过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所引起的自然环境的变化;根据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说明局部地理环境特征及产生的原因。结合区域图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的原因及移动规律,并结合材料分析气压带风带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因地制宜开展相关活动。动手绘制锋面示意图和气旋、反气旋示意图,探讨各种天气系统在不同时段对天气的影响,并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北方多寒潮、东南方多台风、西北地区多干旱的原因。结合材料分析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特点及对人类活动、自然现象等的影响。解题关键是透彻理解大气运动的相关原理和规律,并能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应用,平时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地理现象。〖重难点突破〗1.大气受热过程及其地理意义[透析考向]对大气受热过程的考查重点在受热过程的原理的考查,考查方式有直考查受热过程图的变式图;更多考查方式是创设情境进行考查:以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自然条件的改变案例为背景,如温室大棚、防霜冻的灌水、地膜覆盖、喷洒烟雾等对受热原理进行迁移分析应用;以某种自然现象如火山喷发、全球气候变暖等为背景材料,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此部分内容也常常和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角、天气等知识点相结合进行考查。[学法指导]解答大气受热过程的相关题目,要注意理解地面、大气受热过程中热量的传递顺序及温度的极值时间;要从大气的组成和成分入手,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1)受热过程要清晰掌握大气通过对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实现了受热过程,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大气受热过程的延续。具体图解如下。(2)大气保温作用的应用①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注意温室气体的性质是能大量吸收长波辐射,从而起到保温作用。②分析农业实践中的一些常见现象采用塑料大棚发展反季节农业,利用玻璃温室育苗等。塑料薄膜、玻璃能使太阳短波辐射透射进入棚内或室内,而地面长波辐射却不能穿透塑料薄膜或玻璃把热量传递出去,从而使热量保留在塑料大棚和玻璃温室内。人造烟雾、浇水防冻。秋冬季节,我国北方常用人造烟雾来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里的农作物免遭冻害。浇水可增加空气湿度,增强大气逆辐射;水汽凝结释放热量;水的比热容大,浇水可减小地表温度下降的速度和变化幅度,减轻冻害。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③利用大气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地区太阳能的多寡:大气密度越大、大气中的云层等越多,则削弱作用越强,反之,越弱。(3)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重点分析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的强弱。地势高低影响大气密度、天气状况影响大气成分、下垫面影响地面升温快慢。(4)逆温现象(难点)①逆温的存在及判断依据一般情况下,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约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但有时会出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上升的现象,即出现了逆温现象。②逆温现象的影响成雾早晨易出现多雾天气,降低大气能见度,影响人们的出行,易出现交通事故大气污染逆温使空气垂直对流受阻,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如雾霾),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如果位于盆地内,将会更加严重沙尘暴逆温时不利于沙尘扬起航空低空逆温造成的多雾天气给飞机起降带来麻烦,而高空逆温对飞机飞行极为有利。原因是高空逆温会阻碍空气垂直对流的发展,飞机在飞行中不会有大的颠簸,飞行平稳;同时提高了能见度,使飞行更加安全2.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与应用[透析考向]对大气热力环流的考查重点在热力环流原理和应用的考查,考查方式有直接考查热力环流过程图的变式图,其中有等压面图、等压线图、环流图、气温气压的坐标图、等值线图等;更多考查方式是创设情境进行考查:以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为背景,如室内水帘降温、我国修建青藏铁路时为部分路段安装了两侧透风的面板叠瓦式遮阳棚等;以某种自然存在的热力环流现象如城市风、山谷风、海陆风等为背景材料,考查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此部分内容也常常和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角、天气等知识点相结合进行考查。[学法指导]热力环流重点在于过程分析,借助于海(湖)陆风、山谷风进行考察,跟风向转变联系在一起,要引导学生风向的转变在于温度的差异改变,要注意温差与压差的关系,压差与风力大小的关系(1)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掌握热力环流要抓住“一个过程、两种运动、两个关系”。①一个过程:近地面冷热不均eq\o(→,\s\up7(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eq\o(→,\s\up7(造成))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eq\o(→,\s\up7(导致))空气的水平运动eq\o(→,\s\up7(形成))热力环流。②两种运动:垂直运动——受热上升,冷却下沉;水平运动——从高压指向低压。③两个关系:温压关系:近地面热低压、冷高压;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2)常见热力环流: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湖陆风、热岛效应、湿岛效应等。另外注意在综合题中出现的热力环流的叠加现象。3.三圈环流与季风环流的判断与应用[透析考向]对大气环流的考查重点在大气环流分布和对气候影响的考查,考查方式有直接考查大气环流的分布的各种变式图,其中有俯视图、侧视图、垂直剖面图等;更多考查方式是创设情境进行考查:以气候、大气环流对人们在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为背景资料,对大气环流分布、大气环流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考查。[学法指导]三圈环流重点在于识记气压带分带具体分布的位置、随直射点而移动以及对气候的影响;季风环流重点在于识记大陆东岸冬夏季的高低压中心以及季风(东亚、南亚、澳大利亚北部)的风向。(1)三圈环流判读①读纬线,辨气压带和风带0°纬线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30°纬线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60°纬线附近为副极地低气压带,90°纬线附近为极地高气压带。低纬度风带为信风带,中纬度风带为西风带,高纬度风带为极地东风带。②读风向,辨南北半球根据地转偏向力的偏转规律,风向右偏为北半球,风向左偏为南半球。③读气压带位置,辨节气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变化。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各气压带、风带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2)季风环流分布①温带、亚热带季风环流主要在亚洲大陆的温带、亚热带的大陆东岸;②热带季风环流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的大部分地区,零星分布于中国台湾南部、广东南部、广西南部、海南岛、云南西双版纳,以及菲律宾群岛北部;③各大洲(除去非洲、南极洲等)的亚热带大陆东岸地区为海洋性的亚热带季风气候;④季风的特殊分布地区:澳大利亚西北部的夏季风、索马里半岛沿岸的夏季风、非洲几内亚湾沿岸的夏季风等。(3)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气压带:上升运动多降水、下沉运动多干旱,如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影响下多降水,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影响下多干旱。风带: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多降水,反之多干旱;海洋吹向陆地多降水,反之多干旱。如西风多湿润,信风、极地东风多干旱;向陆风多湿润、离岸风多干旱。4.气候类型的判断、特征描述[透析考向]气候专题的考查基本上以某种自然存在的气候天气现象、人文现象或者气候类型图表、数据统计、等值线图等为背景材料,考查气候类型的判读、比较、特征描述以及影响气候的因素;以及对地理环境直接的相互关系。[学法指导]重点借助于大气环流分布识记气候分布图,会分析气候成因及描述气候特征,学会分析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因素。(1)气候类型判断易错点点拨①气候温度带的划分大体以最低气温0℃、15℃为界,注意最低气温在0℃到15℃之间时,有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另外再加温带海洋性气候。②根据降水判断气候类型时,要注意夏季多雨型的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特别注意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夏季降水在量上的区别。③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气候特征是降水少,气温年较差大,特别注意其不一定降水为夏雨型,也可能倾向于冬雨型,要根据其地理位置进行判断。(2)气候特征描述易错点点拨①温带季风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要注意二者冬季气温特征的描述。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气候特征就要描述成终年温和多雨,表达出其夏季温度偏低,冬季温度偏高的特征。②热带草原气候的特征为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为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要把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风的强大,降水量大的特点表示出来。5.天气系统的特征[透析考向]天气系统的特征的考查是重中之重。往往考查天气系统的图示表达、形成、结构等,因此平时学习要加强画图训练等。以天气系统对人们在生产生活、天气等的影响为背景,考查天气系统对天气、工业、农业等的影响。由于天气系统的瞬息万变,因此此部分内容的考查往往会以动态的形式进行考查,考查学生对天气系统过程变化的理解,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学法指导]平时要注意判读气压线图;判读在不同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天气状况:降水的区域、风力的大小、风向以及未来的天气变化等,借助一些特殊的天气现象理解天气系统的形成。(1)冷、暖气团的形成条件冷暖气团是相对概念。冷气团的温度比经过地区的温度低,多形成于较高纬度地区。因此在锋面系统中,由较高纬度吹向较低纬度的为冷气团,反之为暖气团。(2)冷暖气团相对于锋面的位置冷气团温度低,密度较大,位于锋面的下方;暖气团温度高,密度较小,位于锋面的上方。降水始终在冷气团一侧。(3)气旋与反气旋地球表面形成的高低气压中心,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驱动下,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等因素的影响,才形成气旋或反气旋。高低气压中心是形成气旋和反气旋的原始动力(4)低压槽区域常存在锋面的原因低压槽区域是冷气团和暖气团相交汇的区域,两种不同性质的气团相遇,从而形成锋面。〖限时检测〗(2021·浙江金华·模拟预测)根河意为“清澈透明的河”,根河市位于大兴安岭北段西坡,年平均气温-5.3℃,极端低温-58℃,年封冻期210天以上,连续-40℃以下的极寒天数达13天,居全国首位,与漠河的“中国冷极”之争从未停歇。完成下面小题。1.根河“清澈透明”的自然原因是()A.降水季节变化小 B.落差小流速缓慢 C.抗侵蚀能力较强 D.植被覆盖率较高2.与漠河比,根河市极寒天数更多,其原因最可能是()A.太阳高度更小 B.白昼时间更短 C.海拔高度更高 D.离太平洋更远【答案】1.D2.C【分析】1.“清澈透明”说明河流的泥沙含量低,降水的季节变化对河流的泥沙含量影响较小,A错误;根据材料信息“根河市位于大兴安岭北段西坡”可知,根河地区落差较大,河流流速较快,B错误;无法判断根河地区土壤的抗侵蚀能力,C错误;根据材料信息“根河市位于大兴安岭北段西坡”可知,根河位于大兴安岭地区,植被覆盖率较高,土壤侵蚀速率较低,河流泥沙含量较低,D正确。所以选D。2.根据材料信息“根河市位于大兴安岭北段西坡”可知,根河的海拔较高,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C正确;根河的纬度位置更低,与漠河相比较冬季太阳高度角更大,白昼时间更长,A、B错误;距离太平洋的远近对极寒天气的影响较小,D错误。所以选C。【点睛】影响土壤侵蚀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土壤和植被因素。①气候因素是影响土壤侵蚀的主要外营力,包括降水、气温、风力等。②地形因素主要包括地貌的宏观区域分异和坡度、坡长、坡向、沟道密度等。③土壤因素是指土壤作为侵蚀的对象,其抗蚀抗冲力的强弱,取决于土壤的内在特性,在一定条件下决定了土壤侵蚀量的大小。④植被因素是指植物地上和地下部分有效抵御和削减降雨径流侵蚀力,改善土壤结构性状,提高土壤抗冲抗蚀性,促使降水就地入渗、涵养水源的综合作用。人为因素主要表现为人类对地表植被的破坏(滥垦、滥伐、过牧等)引起的生态失衡。(2021·浙江丽水·一模)下图为我国某高原内部盆地边缘三个气象站某年6月风向逐时变化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注:风向方位角是以正北方向为起点,顺时针方向转动过的角度。3.关于坡面风的性质及形成原因组合正确的是()A.山风、夜间山谷降温快,谷底形成高压,山坡形成低压B.谷风、白天山坡升温快,谷底形成低压,山坡形成高压C.山风、夜间山坡比相同海拔高度降温快,形成冷气流下沉D.谷风、白天山谷比相同海拔高度升温快,形成热气流上升4.该坡面朝向为()A.东 B.西 C.南 D.北【答案】3.C4.B【分析】3.本题考查的山谷风的相关知识,山谷风遵循“白天谷风,晚上山风”的规律,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的原理,可以确定同一海拔,白天山谷气压高,晚上山坡气压高,故A、B两项错误;白天同高度的山谷上空的大气要比山坡附近的大气升温慢,气流下沉,形成高气压,进而导致了谷风,故D选项错误。山风的形成是由于夜间山坡附近的大气比相同海拔高度的山谷上空的大气降温快,形成冷气流下沉,C选项为正确描述,故本题选C。4.由图可知,在当地夜晚坡面上的风向方位角维持在在150度左右,即夜晚坡面上山风以东南风为主,结合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可判定由山上指向山下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由东指向西,故坡面朝向西,B正确,ACD错。所以本题选B。【点睛】山谷风的形成:白天,山坡接受太阳光热较多,空气增温较多;而山谷上空,同高度上的空气因离地较远,增温较少。于是山坡上的暖空气不断上升,并在上层从山坡流向谷地,谷底的空气则沿山坡向山顶补充,这样便在山坡与山谷之间形成一个热力环流。下层风由谷底吹向山坡,称为谷风;到了夜间,山坡上的空气受山坡辐射冷却影响,空气降温较多;而谷地上空,同高度的空气因离地面较远,降温较少。于是山坡上的冷空气因密度大,顺山坡流入谷地,谷底的空气因汇合而上升,并从上面向山顶上空流去,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下层风由山坡吹向谷底,称为山风。(2021·浙江绍兴·模拟预测)等压线天气图是实时判读天气的重要工具,下图是我国2021年9月某时刻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完成下面小题。5.此时分布在我国南、北方的低压槽,其走向分别是()A.西北-东南走向东北-西南走向 B.东北-西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C.西北-东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 D.东北-西南走向东北-西南走向6.据图可知,甲、乙、丙、丁四地的天气状况是()A.甲地可能出现霜冻 B.乙地北风劲吹 C.丙地现强对流天气 D.丁地阴雨绵绵【答案】5.D6.A【分析】本题利用我国某时刻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对学生常见天气系统,等压线图的判读必备知识进行考查,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体现。5.根据等压线分布图可知,南方地区低压槽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低压槽呈现,东北——西南走向;北方低压槽分布在内蒙东北一带,呈现东北西南走向。故选D,ABC错。6.结合等压线判断,此时甲地等压线稀疏,受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所以晚上保温作用弱,降温快,再加上此时已经是9月,纬度高。因此甲地容易出现霜冻灾害,A正确;乙地位于高压中心西侧,根据大气水平运动,画出风向,可知乙地吹东南风,B错;丙地等压线稀疏,受单一气团控制,不会出现强对流天气,C错;丁地位于两条等值线之间的密闭的等值线,有可能是低压中心也有可能是高压中心,可能是阴雨天气,也可能是晴朗天气,D错。故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够在等压线分布图中判断出低压槽(低压槽,是从低压区中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称为低压槽,简称为槽,在海拔相同的平面上,如某一区域,气压低于毗邻的三面而高于另一面)。霜冻,入秋后的气温随冷空气的频繁入侵而明显降低,尤其是在晴朗无风的夜间或清晨,辐射散热增多,地面和植株表面温度迅速下降,当植株体温降至0℃以下时,植株体内细胞会脱水结冰,遭受霜冻危害。(2021·浙江·高三月考)下图为世界某区域近地面某日风向(图中箭头所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7.此时影响甲地近地面的天气系统是()A.台风 B.冷锋 C.暖锋 D.反气旋8.此时甲地高空最有可能的水平气压状况和风向是()A.A B.B C.C D.D【答案】7.C8.B【分析】7.读图,根据海陆轮廓和经纬度的变化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南极附近;由气流的运动方向可知,甲位于南半球低压气旋的东侧,低纬暖气团的势力较强,推动高纬的冷气团向南移动,形成暖锋,C正确,BD错误;甲位于高纬度海区,不可能出现台风,A错误。故选C。8.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副极地低气压带以南,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上空形成高压,因此甲地上空气压由北向南递减,排除AD;南半球上空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基础上向左偏转与等压线平行,B正确,C错误。故选B。【点睛】(1)等压线图中风向的判断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画出等压线在拟求风向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不一定是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顺着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若为高空,则偏转90°),画出实线箭头,箭头所指即经过该点的近地面风向。如图所示(北半球):

(2021·浙江·高三月考)赤道无风带是指出现在赤道附近对流层底层风向多变的弱风或无风带。下图示意该带的平均范围。完成下面小题。9.赤道无风带的气候或天气特征是()A.云量多,多雷阵雨 B.气温日、年较差都大C.海域上易形成台风 D.陆域上形成沙漠气候10.影响赤道无风带在不同位置宽狭不一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直射点移动 B.下垫面性质差异 C.气压带风带移动 D.洋流性质和运动【答案】9.A10.B【分析】9.由材料可知,赤道无风带内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弱,气流以垂直运动为主的地区,对流旺盛,旺盛的对流作用,容易产生积雨云及午后的雷阵雨,这是地表云量最多,降雨最丰的地带,多位于赤道低气压带所在区域,A正确;赤道无风带所在地区,地表气温较高,年较差较小,B错误;台风的形成一是有广阔的高温、高湿的大气,二是低层大气向中心辐合、高层向外扩散的初始扰动,三是垂直方向风速不大,上下层空气相对运动小,四是要有足够大的地转偏向力,由以上分析可知海域上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弱,风力弱,地转偏向力小,且赤道无风带对流作用强烈,不易形成台风,C错误;由图可知,赤道无风带包括了东亚、东南亚、南亚等地区,该地区为典型的季风气候,不是沙漠气候,D错误,故选A。10.由图中赤道无风带的分布区域可知,在陆地上分布较宽,在海洋上分布较窄,所以造成赤道无风带宽狭不一的主要因素应是海陆性质之间的差异,D错误;赤道无风带所在地区,太阳近乎终年直射,太阳直射点变化不大,气压带风带跟随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所以也变化不大,AC错误;陆地比热容较小,海洋比热容较大,海陆热力性质较大,赤道无风带所在地区,太阳近乎终年直射,陆地上的空气对流运动更明显,更易形成无风带,所以应是下垫面性质的差异,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睛】赤道无风带指出现在赤道附近对流层底层风向多变的弱风或无风带,主要在赤道附近南、北纬5°之间。这里太阳终年近乎直射,是地表年平均气温最高地带。由于温度的水平分布比较均匀,水平气压梯度很小,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风速微弱,故称为赤道无风带。(2021·浙江·高三开学考试)湖陆风是发生在较大湖泊周围,风向和风速存在明显日变化的风。图1为我国西北地区某湖泊及其西北侧五个气象观测站的位置,图2是五个观测站不同季节的风速日变化曲线。其中“风速”是与简化湖岸线垂直方向上的风速分量,正值表示观测站测到的离岸方向,负值表示向岸方向,“全日平均值”为全天的平均风速,是认定湖风与陆风的风速标准。完成下面小题。11.关于该地气象观测站测到的湖风,描述正确的是()A.湖风为离岸方向,夜晚以湖风为主 B.湖风为向岸方向,夜晚以湖风为主C.湖风为离岸方向,白天以湖风为主 D.湖风为向岸方向,白天以湖风为主12.该湖西北侧湖陆风强度的季节变化表现为()A.春季湖风最弱,陆风最弱 B.夏季湖风最强,陆风最强C.秋季湖风最弱,陆风最强 D.冬季湖风最强,陆风最弱【答案】11.C12.D【分析】11.白天陆地气温高,气压低,湖区气温低,气压高,以湖风为主;晚上陆地气温低,气压高,湖区气温高,气压低,以陆风为主。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白天观测站测到的为正值,晚上测到的为负值,根据材料信息“正值表示观测站测到的离岸方向,负值表示向岸方向”可知,白天湖风为离岸方向;晚上陆风为向岸方向。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1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白天风速最大的季节是冬季,风速最小的季节是夏季;晚上风速最大的季节是夏季,风速最小的季节是冬季。据上题分析可知白天为湖风,晚上为陆风,所以湖风最强的季节是冬季,最弱的季节是夏季;陆风最强的季节是夏季,最弱的季节是冬季。ABC错误,D正确。所以选D。【点睛】这题的离岸、向岸方向,是由材料规定的,并不是我们平时地理知识讲解的离岸风与向岸风,要注意按题干信息进行分析。(2021·浙江·高三开学考试)下图为全球气压带风带理想模式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3.图中风带风向表示正确的是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A.东南信风带 B.东北信风带 C.盛行西风带 D.极地东风带14.关于图示季节,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北国风光,万里雪飘 B.贵阳正“天无三日晴”C.长江中下游处在伏旱天气 D.华北地区多沙尘暴天气【答案】13.C14.D【分析】13.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根据所学知识及图中赤道的分布,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吹东北风,盛行西风带吹西南风,极地东风带吹东北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吹东南风,因此只有盛行西风带是正确的,C正确,A、B、D错误。故选C。14.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根据图中赤道低压带的分布,它沿赤道对称分布,因此此时太阳直射赤道附近,是春季或秋季。选项中A为冬季,B为冬季,C为夏季,D为冬春季节,尤其是春季。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全球近地面共有七个气压带,即赤道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在气压带之间形成六个风带,即南、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南、北半球的中纬盛行西风带,南、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2020·浙江平阳·二模)读北半球某地高空气压形式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5.一架飞机从图中a地越过低压槽飞往b地的过程中()A.气压高低不变 B.风速由大变小C.天气现象不变 D.西北风转西南风16.图中a点对应的近地面的风向可能是()A.东风 B.西风 C.西北风 D.东南风【答案】15.D16.A【分析】15.一架飞机从图中a地越过低压槽飞往b地的过程中,气压应选变低后变高,不会气压高低不变,A错误;图中显示,图中a地等压线稀疏,风力小,图中b地等压线密集,风力大,因此从图中a地飞往b地风速由小变大,B错误;天气现象包括气压、风力等要素,前面分析可知,飞行途中天气现象会有明显变化,C错误;材料信息表明,图中等压线表示高空气压形势,风向应与等压线平行,顺着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指向右(北半球),因此在a处附近应为西北风,超过低气压槽转为西南风,D正确。故选D。1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高空气压形势与低空大致相反,图中a点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由西南指向东北,则低空水气压梯度力由东北指向西南,近地面的风向要考虑摩擦力影响,顺着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转一个锐角,大致形成偏东风,A符合题意,B、C、D错误。故选A。【点睛】等压线图判读规律:1、高压中心:等压线闭合,数值中高周低2、低压中心:等压线闭合,数值中低周高3、高压脊: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4、低压槽: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5、等压线密集,该地气压差大,风力大;反之,风力小(2021·浙江·高三开学考试)德克塔火洞是由美洲原住民发明的一种燃烧效率高、热量集中、隐蔽性好的火灶,深受户外生存者和野外单兵的喜爱。下图是德克塔火洞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德克塔火洞燃烧效率高,对此分析合理的是()A.甲处气流受热上升,燃烧充分 B.空气通过铁架处流入,燃烧充分C.底部气流乙流向甲,燃烧充分 D.燃烧时空气快速补充,燃烧充分18.德克塔火洞隐蔽性好的主要原因是()A.燃烧时少烟,不易被人发现 B.燃烧时火焰都位于地下,不易被人发现C.可快速灭火,避免森林火灾 D.多选在人烟稀少的森林,不易被人发现【答案】17.D18.A【分析】17.由图可知,乙处为燃烧室,空气遇热上升,乙处气压下降,内部甲处空气下沉,从甲处流向乙处,空气循环流动,新鲜空气补充及时,燃烧充分,D正确,ABC错误。故选D。18.由上题可知德克塔火洞燃烧充分,燃烧时烟少,不易被发现,隐蔽性好,A正确。烧柴时容易被发现的原因是木柴燃烧不充分,出现浓烟,和其他要素无关,BCD错误。故选A。【点睛】空气流动的原因是受热不均,遇热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遇冷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空气在水平方向上由高压流向低压。(2020·浙江·宁波市北仑中学模拟预测)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为验证二氧化碳对温室效应的增强作用,用玻璃瓶设计了以下实验(图a)并获了相关数据(图b)。完成下面小题。19.影响该时段数据变化(图b)的因素是()①纬度②太阳高度③下垫面状况④天气状况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0.实验小组认为两组实测数据的差距与预估相比不够显著,下列改进措施合理的是()A.将瓶子悬空放置 B.将瓶底涂成黑色 C.将温度传感器放至瓶底D.将纵坐标间隔扩大【答案】19.C20.B【分析】19.图b表示的空气和CO2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状况;该时段内的纬度、下垫面状况均不会有变化;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影响太阳辐射的强度,进而影响空气温度,一天中太阳高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天气状况的变化也会影响气温的变化,②④正确。故选C。20.将瓶子悬空放置,二氧化碳的保温作用减弱,减弱了效果,A错误;将内瓶底涂成黑色增加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从而增加二氧化碳的保温作用,B正确;将温度传感器放至瓶底则测量的不是空气的温度,C错误;将纵坐标间隔扩大不能使实测数据变化,D错误;故选B。【点睛】影响大气温度的因素有纬度、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天气状况等;第二题若对比显著则应从增强CO2的保温作用入手,大气主要通过吸收地面辐射而升温,所以增强地面温度能够增强地面辐射,从而增强大气温度。21.(2021·浙江金华·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2021年9-10月,西班牙A岛上的火山持续喷发,岩浆流入大西洋,岛屿的面积持续增大。图1为该岛所在区域图,图2为该岛某地的降水统计图。材料二:“加那利香蕉”是该岛的支柱产业,本次火山爆发后,熔岩迅速掩埋了附近的村庄和农田,受火山灰影响该岛50%以上香蕉无法出售。(1)从大气环流和地形角度简析非洲图示区域沙漠广布的原因。(2)简析A岛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3)该岛屿所属的板块名称是______。简述火山喷发对当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影响______。【答案】(1)大气环流因素: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和东北信风控制;地形因素:地形单一,以高原为主,地形起伏小,气流不易抬升,降水少。(2)全岛降水较少,东北部降水较多,原因是该地盛行东北信风,东北部地处迎风坡;全年降水少,该岛10-3月降水较多,主要受西风影响;4-9月降水较少,主要受副热带高压控制。(3)非洲板块带来大量火山灰,增加矿物养分,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掩埋农田,危害农作物;产生有害气体,影响农作物生长。【分析】本题以西班牙某岛的气候和香蕉生产为材料设置试题,考查气候的特征、成因以及农业区位因素。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1)读图,结合经纬网和地理事物名称可知图示区域为非洲撒哈拉沙漠西北部。题目要求从从大气环流和地形角度简析沙漠广布的原因。大气环流角度:根据纬度和全球大气环流的分布以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可知该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高压控制下干旱少雨;冬季受东北信风控制,东北信风从陆地吹来,降水少。地形:该地地形为高原,地形单一且地势较高;地形单一使得气流不易抬升,难以形成降水;地势较高,水汽难以到达,加剧了干旱。(2)结合图二数据可知该地降水的时间分布为:各月降水最大值不超过20mm,全年降水少,10月-次年3月降水较多,原因是冬季会受到西风南移的微弱影响带来部分降水;4月-9月降水较少,主要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根据A岛的纬度位置结合气候可知该地降水的空间分布为:全岛降水较少,东北部降水较多,原因是该地盛行东北信风,东北部地处迎风坡,迎风坡降水多。(3)根据经纬度位置和板块分布可知该岛屿所属的板块名称是非洲板块。火山喷发对当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影响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来分析。有利影响:火山喷发带来大量火山灰,会增加土壤矿物养分,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利于农业生产。不利影响:火山灰掩埋农田,危害农作物,也不利于农业活动的进行;火山喷发产生有害气体,影响农作物生长和农业生产活动。22.(2021·浙江绍兴·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图1是乌兹别克斯坦区域略图,图2是乌兹别克斯坦平原区与山地丘陵区降水统计图。材料二: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的内陆国家,水资源匮乏,人口主要集中在阿姆河沿岸及该国东部的山麓地带。(1)近年来,阿姆河下游水量逐渐减少,咸海面积_____,大量盐碱裸露,受____侵蚀影响,盐尘暴频发。(2)从地形类型的角度,说明乌兹别克斯坦东、西部降水特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