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专题训练(含答案)
一、(2021山东济南一中期中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20分)
文本一,:
孔子北游于农山,子路、子贡、颜渊侍侧。孔子四望,喟然而叹曰:
“于斯致思,无所不至矣。二三子各言尔志,吾将择焉。”
子路进曰:“由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钟鼓之音上震于天,於旗
缤纷下蟠于地。由当一队而敌之,必也攘地千里,搴旗执戢。唯由能之,
使二子者从我焉。”
夫子曰:“勇哉!”
子贡复进曰:“赐愿使齐、楚合战于海之野,两垒相望,尘埃相接,
挺刃交兵。赐着缰衣白冠,陈说其间,推论利害,释国之患。唯赐能之.
使夫二子者从我焉。”
夫子曰:“辩哉!”
颜回退而不对。孔子曰:“回,来,汝奚独无愿乎?”颜回对日:“文
武之事,则二子者既言之矣,回何云焉?”
孔子曰:“虽然,各言尔志也,小子言之。”
对曰:“回闻薰获不同器而藏,本装不共国而治,以其类异也。回
愿得明王圣主辅相之,敷其与尊,导之以礼乐,使民握郢不修,沟池不
越,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
患,则由无所施其勇,而赐无所用其辩矣。”
夫子凛然曰:“美哉,德也!”
子路抗手而对日夫子何选焉孔子曰不伤财不害民不繁词则颜氏
之子有矣
(摘编自《孔子家语・致思》)
文本二: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摘编自《论语•为政》)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子路抗手而对曰/夫子何选焉/孔子曰/不伤财/不害民/不繁词/则
颜氏之子有矣/
B.子路抗手/而对日夫子/何选焉/孔子曰/不伤财/不害民/不繁词/则
颜氏之子有矣/
C.子路抗手而对曰/夫子何选焉/孔子曰不伤财不害民不繁词/则颜氏
之子有矣/
D.子路抗手/而对日/夫子何选焉/孔子曰/不伤财不害民不繁词则颜
氏之子/有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戢:古代战争中割取所杀敌人的左耳以计功。文中代指敌人的左耳。
B.尧桀:与荀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中的“尧”和“桀”
意思相同。
C.五教:五常之教,指五种伦理道德的教育,即父义、母慈、兄恭、弟
友、子孝。
D.城郭:城墙。“城”指内城的墙,“郭”指外城的墙。“城郭”也可
代指城市。
3.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一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都表现了孔子平等、
民主、循循善诱的教学风格。
B.文本一中,孔门三弟子的政治理想各不相同,子路尚“勇”,子贡崇
“智”,颜回重“德”。
C.文本一中,孔子赞赏子路之“勇”,同时也指出他的“勇”弊在“伤
财”“害民”“繁词”。
D.文本一中,孔子之所以肯定颜回,是因为颜回与其志趣相投,即都主
张以“仁”“礼”治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唯由能之,使二子者从我焉。
⑵赐着缰衣白冠,陈说其间,推论利害,释国之患。
5.三个弟子谈论志向,孔子对颜回的回答最为认可。孔子为什么会做
出这样的选择?请结合文本一、文本二简要分析。(3分)
二(2022福建厦门三中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20分)
材料一:
孟轲,验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
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
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
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
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
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其后有骆子之属。
(节选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有删改)
材料二: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
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日:‘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
矣!不春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
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麋。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日仁义而已矣,何必
日利?”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
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①“死者壹
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
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②;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人以事
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
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
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有删改
材料三:
孟子尝有言矣:“人能充其无欲为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人
能充其无欲为穿森③。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故曰:其道始
于至粗,而极于至精。充乎天地,放乎四海,而毫厘有所必计。呜呼,
此其所以为孟子欤!后之观孟子者,无观之他,亦观诸此而已矣。
(节选自苏轼《孟轲论》,有删改)
[注]①比:为,替。②耨(n6u):除草。③穿寄(yG:穿壁翻墙,指盗
窃行为。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
迂远而阔于事情
B.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
迂远而阔于事情
C.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
迂远而阔于事情
D.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
迂远而阔于事情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合从连衡:指合纵与连衡。战国时,由苏秦倡导的六国诸侯联合抗秦
的谋略,称为“合纵”;由张仪倡导的六国分别与秦国结为同盟的谋略,
称为“连衡”。
B.仁义:“仁”与“义”的合称,儒家的重要伦理范畴,即仁爱与正义。
与“礼、智、信”合称为“五常”。
C.万乘:万辆兵车,表示军事力量强大。周朝制度,天子地方千里,兵车
万乘,后世以“万乘”称天子。
D.孝悌忠信:儒家八德中的内容。儒家八德包括孝、悌、忠、信、礼、
义、廉、耻。这是儒家倡导的做人的根本原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
重要内容。其中“孝悌”指的是对父母要孝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子的思想主张并未被梁惠王等君王采纳,因为当时各国君王信奉
的是“攻伐”之道,而孟子对此是深恶痛绝的,因此他退而著书立说。
B.孟子面对梁惠王利国的急切心态,先表明自己施行“仁义”的观点,
然后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施行“仁义”的意义,最后指出施行“仁义”
的具体措施。
C孟子批评那些不实行“仁政”的君王使百姓陷于痛苦之中,也指出
了梁惠王“东败于齐”“西丧地于秦”“南辱于楚”的根本原因。
D.苏轼认为孟子推崇的仁义之道,并不是神秘高深的,而是从非常粗
浅之处做起。因此孟子的观点不是靠空虚的道理来支撑的,它简洁明
了,易懂易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麋。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
君者也。
⑵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如之何
贝“可?
5梁惠王想洗雪耻辱,向孟子询问对策。孟子给出的建议是什么?请简
要说明。(3分)
三(2022广东华南师大附中月考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20分)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日:“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
可得也。”穆今访诸蹇叔。蹇叔日:“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
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
之外。
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看。及滑,
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
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
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曰:“吾
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饯牵竭矣。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
犹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杞子奔齐,逢孙、
杨孙奔宋。孟明日:“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
还也。”灭滑而还。
晋原轸曰:“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
敌患生违天不祥必伐秦师。”栾枝曰:“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
乎?"先轸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吾闻
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遂发命,遽兴
姜戎。子墨奏隼,梁弘御戎,莱驹为右。败秦师于崎,获百里孟明视、
西乞术、白乙丙以归。
文嬴请三帅,(晋襄)公许之。先轸朝,问秦囚。(晋襄)公曰:“夫
人请之,吾舍之矣。”先轸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
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不
顾而唾。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
不替孟明,曰:“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青掩大德。”
(节选自《专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敌患生/违
天不祥/
B.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敌/患生/
违天不祥/
C.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敌/患生/
违天/不祥/
D.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敌患生/
违天不祥/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公: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公”是其中等级最
高的。后代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B.乘,古代一车四马为一乘,“三百乘”即三百辆战车。千乘之国,指
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千乘之国指高度发达的诸侯国。
C.衰经,丧服。衰,即“绿”,用麻布制成,披在胸前。经,麻带,围在头
上的为首经,缠在腰间的为腰经。衰、经是丧服的主要部分。
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
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优秀的历史散文著作。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蹇叔在得知秦穆公的偷袭计划后,劝说秦穆公放弃攻打郑国,因为
秦军“师劳力竭”必然会失败,可见其深谋远虑。
B.文章写的是战争,却没有把战争过程作为写作重点,而是围绕秦穆
公“劳师以袭远”的错误战略导致战争失败这一中心,把众多的人物
和纷杂的事件组织起来。
C.晋文公的夫人文嬴请求将俘虏放回,由秦君处置。对于母亲的请求,
晋襄公思忖再三后同意了,这一举动引起原轸极度愤怒。
D.郑人弦高犒师的一段话看似彬彬有礼,对远道而来的秦师热情慰问,
其实体现了他非常机智的一面,巧妙地使用了缓兵之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
⑵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5.请结合文本分析原轸的形象。(3分)
四
四(2022山东济南一中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及高祖起为沛公,
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
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
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
天下厄塞[注]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何进
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汉十一年,陈稀反,高祖自将,至邯郸。未
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
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
召平独吊。召平谓相国曰:“祸自此始矣。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中,
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侯新反于中,疑君心矣。夫
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
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
(节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有删改)
[注]厄塞:险要之地。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
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B.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
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C.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
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D.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
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2.韩信死后,萧何得到皇帝封赏,众人祝贺,为什么召平却为萧何担忧?
召平为萧何提供的避祸之计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五
五(2022湖北宜昌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20分)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高祖为沛公,
以哙为舍人。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
谢无有闭关事。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
入到营。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
尽之。项羽日:“能复饮乎?”哙曰:“与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
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
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亦因遂已,无诛沛公之心矣。
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谯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项籍既死,汉王为帝,以哙坚守战有功,益食八百户。楚王韩信反,
哙从至陈,取信,定楚。更赐爵列侯,与诸侯剖符,世世勿绝食舞阳。
以将军从高祖攻反韩王信于代。自霍人以往至云中,与绛侯等共定之,
益食千五百户。因击陈舜与曼丘臣军,战襄国,破柏人,降定清河、常
山凡二十七县,残东垣,迁为左丞相。哙以吕后女弟吕须为妇,故其比
诸将最亲。先晾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人群
臣。群臣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闽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
哙流涕曰:“始哮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
何惫也!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
乎?”高帝笑而起。
其后卢维反,高帝使哙以相国击燕。是时高帝病甚人有恶哙党于
吕氏即上一日晏驾则哙欲以兵尽诛灭戚氏赵王之属。高帝闻之大怒,
乃使陈平载绛侯代将,而即竽中斩哙。陈平畏吕后,执哙诣长安。至则
高祖已崩,吕后释哙,使复爵邑。孝惠六年,樊哙平,谥为武侯。
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
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缙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
廷,德流子孙哉?
(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时高帝病甚/人有恶哙/党于吕氏/即上一日晏驾/则哙欲以兵尽
诛灭戚氏赵王之属
B.是时高帝病甚/人有恶哙/党于吕氏即上/一日晏驾/则哙欲以兵尽/
诛灭戚氏赵王之属
C.是时高帝病甚/人有恶哙党于吕氏/即上一日晏驾/则哙欲以兵尽诛
灭戚氏/赵王之属
D.是时高帝病甚/人有恶哙党于吕氏/即上一日晏驾/则哙欲以兵尽/
诛灭戚氏/赵王之属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臣”,既可指男奴隶、战俘,也可指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也包括
百姓。
B.“陛下”,陛,指帝王的宫殿。“陛下”后来变成了对帝王的尊称。
C.“即军中斩哙”中的“军”与《烛之武退秦师》中“晋军函陵”的
“军”用法不同。
D.“崩”,古代专用于指帝王或王后之死。!“卒”,古代指大夫的死,
后来成为死亡的通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樊哙和汉高祖刘邦是同乡,一开始依靠屠狗谋生,后来樊哙做了沛
公的舍人,曾跟从沛公去赴项羽设下的鸿门宴,他手持铁盾守在营外,
以备不测。
B.刘邦当了皇帝以后,樊哙凭借战功,多次增加封邑,官至左丞相。他
还娶了吕后的妹妹,因此和其他的将领相比,他和皇帝的关系最亲近。
C.刘邦卧病宫中,不见朝臣,精神疲惫。樊哙直入宫内,以赵高的历史
教训劝说刘邦,使刘邦精神振作起来。
D.司马迁在最后的议论中,对樊哙等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从普通
平民到名垂汉廷、恩德惠及子孙的经历表示惊异,表达了对这些人物
的赞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
⑵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谯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5.《鸿门宴》与本文都写了樊哙闯帐的情节,二者在人物刻画方面有
什么不同?(3分)
六
六(2022福建福州月考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20分)
陈丞相平者,少时好读书。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
日:“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日:“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绛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汉王疑之,召让平日:“先生事魏不中,遂事楚
而去,今又从吾游,信者固多心乎?”平日:“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
说,故去事项王。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是单,虽有奇
士不能用。闻汉王之能用人,故归大王。诚臣计画有可采者,愿大王用
之;使无可用者,请封输官,得请骸骨。”汉王乃谢,拜为护军中尉,尽
护诸将。诸将乃不敢复言。
汉王谓陈平日:“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日:“项王为人,恭
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
今大王慢而少礼,士廉节者不来;然大王能钱人以鱼品以爵巴,士之顽
钝嗜利无耻者亦多归汉。诚各去其两短,袭其两长,天下指麾则定矣。
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
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汉六年,与平剖符,世世勿绝,
为户牖侯。平辞日:“此非臣之功也。”上曰:“吾用先生谋计,战胜
克敌,非功而何?”平日:“非魏无知臣安得进?”上曰:“若子可谓不
背本矣。”乃复赏魏无知。孝文帝立。孝文皇帝既益明习国家事,朝
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日:“不知。”问:“天
下
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愧不能对。于是上亦问左丞相平。平曰:“有
主者。”上日:“主者谓谁?”平日:“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
责治栗内史。”上日:“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平谢
曰:“主臣!陛下不知其笃下,使待罪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
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呼袤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
任其职焉。”孝文帝乃称善。
(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
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
B.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
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
C.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
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
D.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
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社,即土地神,古人常将“社稷”连用,作为国家的代称。文中“社”
是“祭祀土地神”的意思。
B.昆弟,即兄弟,文中特指项氏的宗族。此处陈平意在说明项羽任人唯
亲,所以自己离开他。
C.剖符,古代帝王封赏诸侯或功臣时,将符一分为二,一留于帝王处,
一授予诸侯或功臣。后因以之称分封、授官。
D.四夷,古代对四方少数民族的统称。本文与孟子所说“莅中国而抚
四夷也”中的“四夷”意思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选的一项是(3分)()
A.陈平少好读书,自小胸怀大志。他年轻时主持分配祭肉,父老夸赞他;
他却说,有朝一日让他管理天下,他也能像今天分肉一样出色。
B.陈平仕途坎坷,侍奉两主均不顺利。侍奉魏王,为魏王献计却不被采
纳;侍奉项王,而项王任人唯亲,不得重用;最终归附能够用人的汉王。
C.陈平智慧过人,善于化危为机。他从容应对他人的恶意中伤,重获刘
邦信任;他精研时局,分析刘、项二人各自的优劣,并向刘邦献上灭楚
之策。
D.陈平品行高尚,受封不忘初心。刘邦要封他为侯,他却推辞说若是当
初没有推荐魏无知,也就不会有自己的今天;刘邦夸赞他是一个不忘
本的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诚各去其两短,袭其两长,天下指麾则定矣。
⑵孝文皇帝既益明习国家事,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
何?”
5在陈平的分析中,刘邦为人的优缺点各是什么?请简要说明。(3分)
七
七(2022北京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期末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问题。(20分)
汉申科五年,张耳薨,子敖嗣立为赵王。汉七年,高祖过赵,赵王自
上食,礼甚卑。高祖等尊詈,甚慢易之。赵相贯高,故张耳客也,生平为
气,乃怒曰:“吾王孱王也!”说王曰:“夫天下豪杰并起,能者先立。
今王事高祖甚恭。而高祖无礼,请为王杀之!”张敖曰:“君何言之误!
且先人亡国,赖高祖得复国,秋毫皆高祖力也。愿君无复出口。”贯高
等十余人皆相谓曰:“乃吾等非也。吾王长者,不倍德。且吾等义不辱
今怨高祖辱我王故欲杀之何乃污王为乎令事成归王事败独身坐耳。”
汉八年,上从东垣还,过赵,贯高等乃壁人柏人。上过欲宿,心动,
问日:“县名为何?”曰:“柏人。”“柏人者,迫于人也!”不宿而去。
汉九年,贯高怨家知其谋,乃上变告之。于是上皆并逮捕赵王、贯
高等。十余人皆争自到,贯高独怒骂曰:“谁令公为之?今王实无笔比
死谁白干不反者!”乃辎谋,而并捕土;公寺百死,车胶致,与王诣长
安。治张敖之罪,上乃诏赵群臣宾客有敢从王皆族。贯高等十余人皆
自髡钳,为王家奴,从来。贯高至,对狱,曰:“独吾属为之,王实不知。”
吏治榜笞数千,身无可击者,终不复言。廷尉以贯高事辞闻,上曰:“壮
士!谁知者,以私问之。”中大夫泄公曰:“臣之邑子,素知之。此固赵
国立名义不侵为然诺者也。”上使泄公持干问之,与语,问张王果有计
谋不。高日:“人情宁不各爱其父母妻子乎?今吾三族皆以论死,岂以
王易吾亲哉!顾为王实不反,独吾等为之。”具道本指所以为者,王不
知状。于是泄公入,具以报,上乃赦赵王。上贤贯高为人能立然诺,使
泄公告之张王已出,因赦贯高。贯高曰:“所以不死一身无余者,白张
王不反也。今王已出,吾责已塞,死不恨矣。且人臣有篡杀之名,何面
目复事上哉!纵上不杀我,我不愧于心乎?”乃仰绝肮,遂死。当此之时,
名闻天下。
(节选自《史记》,有删改)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且吾等义不辱/今怨高祖辱我王/故欲杀之/何乃污王为乎/令事成
归王/事败独身坐耳
B.且吾等义不辱/今怨高祖辱我王/故欲杀之/何乃污王/为乎令事成
归王/事败独身坐耳
C.且吾等义不辱/今怨高祖辱我/王故欲杀之/何乃污王为乎/令事成
归王/事败独身坐耳
D.且吾等义不辱/今怨高祖辱我/王故欲杀之/何乃污王/为乎令事成
归王/事败独身坐耳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祖,古代帝王的庙号,如汉高祖刘邦、隋高祖杨坚、唐高祖李渊等。
B.箕踞,坐时两腿前伸,像簸箕那样,是古代展示礼仪的一种特殊坐姿。
C.髡钳,古代刑罚名,指剃去头发,用铁圈束颈。
D.持节,拿着符节。节,旄节,以竹为杆,上缀以牝牛尾,是使者所持的
凭证。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贯高义不受辱,敢于反抗。贯高知道高祖对赵王傲慢无礼后,气愤地
替赵王鸣不平。尽管赵王极力反对,他依然与众人商议寻机谋杀高祖。
B.贯高重诺守信,勇于担责。贯高在谋杀高祖之事败露后,坚持履行事
前的约定,即使冒着灭族的危险也要保护赵王,并怒骂其他欲畏罪自
杀之人。
C.贯高忠贞不渝,不惧酷刑。贯高在受审时,坚称谋杀高祖是他们几个
人所为,赵王确实不知情,即使被打得体无完肤也终不改口。
D.贯高侠肝义胆,赢得赞誉。贯高的侠义之举感动了高祖,高祖称赞他
是守信义的壮士,泄公因他力保赵王有功,而盛赞他是重名义之士。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谁令公为之?今王实无谋,而并捕王;公等皆死,谁白王不反者!
⑵上贤贯高为人能立然诺,使泄公告之张王已出,因赦贯高。
10.高祖为何派泄公去询问贯高?请简要概括。(3分)
八
八(2021广东汕头金山中学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20
分)
袁盎者,楚人也,字丝。父故为群盗,徙处安陵。高后时,盎尝为吕
禄令勺。及孝文帝即位,盎兄哙任盎为中郎。
绛侯①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自送之。袁盎进
日:“陛下以丞相何如人?”上曰:“社稷臣。”盎曰:“绛侯所谓功臣
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
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吕后崩,大臣相与共畔诸吕,
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
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不取也。”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已而绛侯
望袁盎日:“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遂不谢。
及绛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征系清室,宗室诸公莫敢为
言,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绛侯乃大与盎结交。
袁盎常引大体慷慨。宦者赵同以数幸,常害袁盎,袁盎患之。盎兄
子种为常侍骑,持节夹乘,说盎日:“君与斗,廷辱之,使其毁不
用。”孝文帝出,赵同参乘,袁盎伏车前曰:”臣闻天子所与共六
尺舆者,皆天下豪英。今汉虽乏人,陛下独奈何与刀锯余人载!”于是
上笑,下赵同。赵同泣下车。
上幸上林②,辜后、慎夫人从。其在禁中,常同席坐。及坐,郎
署长布席,袁盎引却慎夫人坐。慎夫人怒,不肯坐。上亦怒,起,入禁中。
盎因前说日:“臣闻尊卑有序则上下和。今陛下既已立后,慎夫人乃妾,
妾主岂可与同坐哉!适所以失尊卑矣。且陛下幸之,即厚赐之。陛下所
以为慎夫人,适所以祸之。陛下独不见‘人彘'乎?”于是上乃说,召语
慎夫人。慎夫人赐盎金五十斤。
然袁盎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中,调为陇西都尉。
(节选自《史记・袁盎晁错列传》,有删改)
[注]①绛侯:周勃,汉朝的开国功臣。②上林:上林苑,汉时皇家宫苑。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
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B.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
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C.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
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D.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
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字,又称表字,是在本名之外另取的和本名意思有关的名字。取字是
为了便于他人称呼,古人一般习惯称他人的表字而不直称其本名。
B.舍人,本是官名,后也指门客,战国至汉初,王公贵族的侍从宾客及
左右亲近之人通称舍人;宋、元以后也用来俗称显贵子弟。
C.皇后,皇帝的正妻,是众妃之主。古代皇后的寝宫多位于后宫正中央,
因此皇后的寝宫可称为正宫或中宫。后来,正宫、中宫也就成了皇后
的别称。
D.谏,主要指用言语规劝君主或尊长改正错误。从春秋时期开始,我国
历代都设有谏官,如汉朝的“谏大夫”,唐朝的左、右拾遗,等等。他
们的主要职责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袁盎出身卑微,他的父亲曾当过强盗,后来定居在安陵。吕后掌权时,
他还是寄身吕禄门下的舍人;汉文帝即位后,他靠哥哥保举,做了中郎。
B.袁盎直言敢谏,他曾在汉文帝面前直接指出周勃的无礼之处,劝汉
文帝坚守君臣礼节,致使周勃责备他;但在周勃无辜入狱时,他又替周
勃申辩,使其获释,两人又成了好朋友。
C.汉文帝有一次带着皇后和慎夫人前往上林苑,人座时袁盎拉慎夫人
入座,惹怒慎夫人,皇帝也很恼怒,起身进入内室。后来经袁盎解释,
皇上和慎夫人原谅了他。
D.袁盎有些行为公私兼顾。宦官赵同常中伤袁盎,袁盎对此也很忧虑,
于是找机会当面羞辱了赵同,但汉文帝因他所言符合礼制,只能笑着
让赵同下车。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已而绛侯望袁盎日:“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遂不谢。
(2)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今汉虽乏人,陛下独奈
何与刀锯余人载!
15.司马迁评价袁盎“仁心为质,引义慷慨”,试概括他仁义慷慨
的表现。(3分)
答案
答案:1.A“对日”后应断开,排除B项:“孔子日"后应断开,排除
C项;“不伤财”“不害民”“不繁词”结构相同,三者前后都应断开,
排除D项。故选A。
2.C“兄恭、弟友”错,应为“兄友、弟恭”。
3.C“繁词”是子贡“辩”的弊病。
4.答案(1)这样的事只有我能做到,就让他们二人跟着我吧。
⑵我穿着白衣,戴着白帽,在两国之间劝说,推究论述利害,消除国家
的灾难。
解析(1)“唯”,只有;“二子”,指子贡和颜渊;“从”,跟从。
⑵“缰衣”,白衣;“推论”,推究论述;“释”,消除。
5.答案①孔子强调用道德和礼乐去引导和规范百姓,使百姓受到教
化,具备羞耻之心,诚心归服,而政令、刑罚的限制只能令百姓苟免于
罪责却没有羞耻之心。②子路勇武,想靠武力征服天下;子贡能言善辩,
娴于外交,想靠智计保全国家。但是,孔子认为子路的武略和子贡的文
韬并非尽善尽美,只有颜回认识到了用道德和礼乐教化百姓的重要性,
提出了发展农业、保障民生的主张和最终实现天下大治的理想。③颜
回的为政之道与孔子的为政思想最为吻合,因此获得了老师的高度认
可。
解析题干问孔子为什么最认可颜回的回答,首先应明确孔子的为政
思想,再结合文本一分析三个弟子的回答的区别。由文本二的内容可
概括出,孔子为政思想的核心是用德与礼去教化百姓。由文本一中子
路的话“由愿得白羽若月……搴旗执戢。唯由能之,使二子者从我焉”
可知,子路勇武,想靠武力征服天下:由子贡的话“赐愿使齐、楚合战
于济之野……使夫二子者从我焉”可知,子贡能言善辩,娴于外交,想
靠智计保全国家;由颜回的话“回闻薰获不同器而藏……而赐无所用
其辩矣”可知,颜回认识到了用道德和礼乐教化百姓的重要性,故颜
回的观点最符合孔子的为政思想,因此孔子最认可颜回的回答。
[参考译文]文本一■:
孔子向北游览到了农山,子路、子贡、颜渊在身边陪侍。孔子向
四面望了望,感叹说:“在这里集中精力思考问题,没有什么不能想到
啊!你们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我将从中做出选择。”
子路走上前说:“我希望有这样一个机会,白色的指挥旗像月亮,
红色的战旗像太阳,钟鼓的声音响彻天际,繁多的旌旗在地面上盘旋
舞动。我带领一队人马进攻,必会夺取敌人千里的土地,拔去敌人的旗
帜割下敌人的左耳。这样的事只有我能做到,就让他们二人跟着我
吧!”
孔子说:“真勇敢啊!”
子贡也走上前说:“我愿到齐国和楚国交战的广阔原野上出使,
两军的营垒遥遥相望,扬起的尘埃连成一片,士兵们挥刀交战。我穿着
白衣,戴着白帽,在两国之间劝说,推究论述利害,消除国家的灾难。这
样的事只有我能做到,就让他们二人跟着我吧!”
孔子说:“真有辩才啊!”
颜回后退而不回答。孔子说:“颜回,过来,为何只有你没有志向
呢?"颜回回答说:“文武方面的事,子路和子贡都已经说过了,我还
说什么呢?”
孔子说:“虽然如此,只是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罢了,你就说
吧。”
颜回回答说:“我听说薰草和获草不能藏在同一个容器中,尧和
桀不能共同治理一个国家,因为不是同类。我希望寻到圣明的君主,
辅佐他,施行五教,用礼乐来教导百姓,使百姓不修筑城墙,不逾越护
城河,把剑戟之类的武器改铸为农具,在原野湖泽放牧牛马,家庭没有
丈夫离家、妇人独处的忧虑,千年无战争的祸患,那么子路就没有机会
施展他的勇敢,子贡就没有机会运用他的辩才了。”
孔子表情严肃地说:“这种德行是多么美好啊!”
子路举起手来问道:“先生选择哪个呢?”孔子说:“不耗费财物,
不危害百姓,不费太多的言辞,只有颜回才有这种想法啊!”
文本二:
孔子说:“用政令来引导老百姓,用刑罚来整治老百姓,老百姓虽
苟免于刑罚却没有羞耻之心;用道德来教化老百姓,用礼来治理老百
姓,老百姓有羞耻之心,而且遵守规则。”
答案:LB“不能用”的主语是“宣王”,“适梁”的主语是“孟
子”,“不能用”后应断开,据此可排除A、C两项;“梁惠王不果所
言”主、谓、宾结构完整,中间不能断开,据此可排除D项。故选B。
2.D"‘孝悌'指的是对父母要孝顺”不正确,“孝”是孝顺父
母,“悌”是敬爱兄长。
3.B“然后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施行‘仁义'的意义”错误,材料二
中没有运用比喻论证。
4.答案(1)如果以义为后而以利为先,那么不夺取他人的全部利益,
就不会感到满足。从来没有讲求仁却抛弃父母的人,从来没有讲求义
却轻视君主的人。
⑵在西边又割给秦国七百里土地;在南边又被楚国欺侮。我对此深感
耻辱,想要为死者尽洗此恨,怎么样才能做到呢?
解析⑴苟,如果;后(第一个)、先,意动用法,以……为后,以……为
先;麋,满足;遗,抛弃;亲,父母;仁、义,名词作动词,讲求仁,讲求义;
第二个“后”,轻视。
(2)南辱于楚,被动句,“于”表被动;耻,意动用法,对……感到耻辱,
以....为耻;洒,洗雪。
5.答案施仁政于民,教化百姓。具体做法是减少刑罚和赋税,用孝悌
忠信的道理去教化百姓。
解析根据材料二中的“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人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
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可概括出答案。注意不能直接翻译原文。
[参考译文]材料一:
孟轲,是验地人。他曾跟着子思的弟子学习。在通晓儒家学说之后,
便去游说服侍齐宣王,齐宣王没有任用他。于是到了梁,梁惠王不能实
现他的主张。他的主张被认为不切实情。当时,秦国任用商鞅,国家富
足,兵力强大;楚国、魏国任用吴起,战胜了一些国家,削弱了强敌;齐
威王和齐宣王任用孙膑和田忌等人,(国力强盛,)使各诸侯国都向东
来朝拜齐国。当时各诸侯国正致力于“合纵连横”的谋略,把能攻善
伐看作有德行有才能,孟子却陈述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
德政,因此不符合他所到的那些国家的需要。于是就回到家乡与万章
等人19整理《诗经》《尚书》,阐发孔子的思想,写成《孟子》一书,
共七篇。在他之后,又有骆子等人。
材料二: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不远千里而来,将有什么
方法使我国得到利益吗?”孟子回答道:“大王为什么一定要说利呢?
只要有仁义就行了。大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获利?',大夫说:‘怎样
使我的封邑获利?'士人平民说:’怎样使我自身获利?'上下互相争
利,那国家就危险了!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杀害国君的人一定是拥
有一千辆兵车的卿大夫;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杀害国君的人一定
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卿大夫。国家有一万辆兵车而卿大夫拥有其中的
一千辆,或国家有一千辆兵车而卿大夫拥有其中的一百辆,这不能算
不多了。如果以义为后而以利为先,那么不夺取他人的全部利益,就不
会感到满足。从来没有讲求仁却抛弃父母的人,从来没有讲求义却轻
视君主的人。大王只要讲求仁义就可以了,为什么一定要说利呢?”
梁惠王说:“晋国,以前天下没有哪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这是老
先生所知道的。(可是)到了我这一代,在东边被齐国打败,我的长子也
死在这里;在西边又割给秦国七百里土地;在南边又被楚国欺侮。我对
此深感耻辱,想要为死者尽洗此恨,怎么样才能做到呢?”孟子回答
道:“只要有方圆百里的土地就可称王。大王如果对百姓施行仁政,
少用刑罚,减轻赋税,(让百姓)深耕细作,勤除杂草;让年轻人在耕种
之余学习孝亲、敬兄、忠诚、守信的道理,在家用这些来侍奉父兄,
在外用这些来侍奉尊长,(这样)就可以让他们拿着木棍也能打赢秦、
楚两国盔甲坚硬、兵器锐利的军队了。秦、楚等国常年夺占百姓的生
产时间,使百姓不能耕地除草(生产粮食)来奉养父母,父母受冻挨饿,
兄弟、妻子、儿女各自逃散。那些国家使自己的百姓陷入了痛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项幕墙安装2024协议范本版
- 组织行为分析与应用
- 专业舞台灯光购销协议一
- 专业维修服务协议样本2024版B版
- 2025年度场监督管理局委托执法事项责任书4篇
- 2025年度厂房设备租赁及维护管理合同范本4篇
- 2024版小区公共服务设施施工协议样本一
- 2024版特定企业融资咨询与服务协议版
- 2025年度户外广告场地租赁终止协议书4篇
- 专用肥料国内运输合同标准文本2024版版
- 2024年08月云南省农村信用社秋季校园招考750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防诈骗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心肺复苏课件2024
- 2024年股东股权继承转让协议3篇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高二上册期末数学检测试卷(含解析)
- 四川省名校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城镇燃气领域重大隐患判定指导手册》专题培训
-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专升本管理学真题
- 考研有机化学重点
- 全国身份证前六位、区号、邮编-编码大全
- 《GPU体系结构》课件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