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苏科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4年苏科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4年苏科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4年苏科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4年苏科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苏科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646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列基本实验操作的图示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B.读液体体积C.过滤悬浊液D.熄灭酒精灯2、下列微粒符号中,对“rm{2}”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A.rm{2Cu}中的“rm{2}”表示rm{2}个铜元素B.rm{Fe^{2+}}中的“rm{2}”表示每个亚铁离子带有rm{2}个单位的正电荷C.rm{H_{2}S}中的“rm{2}”表示一个硫化氢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D.rm{Al_{2}({overset{}{S{O}_{4}}}^{-2})_{3}}中化学式上方的“rm{Al_{2}({overset{}{S{O}_{4}}}^{-2}

)_{3}}”表示硫元素为rm{2}价rm{-2}3、下列净化水的操作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是()A.静置B.吸附C.过滤D.蒸馏4、下列现不能用质量恒定律解释的rm{(}rm{)}A.蜡烛燃烧后长度越来越短,最后消失B.高锰酸钾受热后固体质最减少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固体质量增加D.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5、“先锋Ⅵ”是一种抗生素;可用于肌肉注射.常用的“先锋Ⅵ”为粉末状固体,每瓶中有先锋素0.5g,注射时应配置成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能高于20%,则每瓶至少需加入蒸馏水()

A.1mL

B.2mL

C.3mL

D.4mL

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X;Y、Z、Q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XYZQ反应前的质量/g810121反应后的质量/g21待测9已知X和Q两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M;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反应后物质Z的质量为9g

B.反应中物质Y与Q发生改变的质量之比为1:1

C.反应生成Y的质量为11g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物质X与Q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

7、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后打开弹簧夹发现进入广口瓶的液体高度超过广口瓶容积的.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实验前没没有夹紧弹簧夹B.实验装置可能漏气C.点燃红磷后没有迅速塞紧橡皮塞D.实验中所取的红磷不足8、某同学在电脑上绘制的表示气体粒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rm{(}rm{)}A.B.C.D.9、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回收二氧化锰,下列操作或装置____的是A.制取氧气B.制取氧气C.产物加水搅拌D.过滤得二氧化锰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白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细铁丝放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蜡烛燃烧能产生二氧化碳和水11、丽丽同学对周期表的认识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中共有七个周期十八个族。

B.元素的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目。

C.同一周期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D.周期表中的金属元素中文名称都有“金”字偏旁。

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2、(1)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氮气____;②两个氢原子____;③三个铝离子____;④硝酸根离子____;⑤硫化钠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____

(2)指出下列符号的意义。

①3H2O中的“3”表示____

②H2O中的“2”表示____

③OH-中的“-”表示____.

④中的“-2”表示____

⑤2Mg中的“2”表示____.13、汽油是石油炼制的产品之一;是汽车的主要燃料.请回答:

(1)汽油充分燃烧的产物是CO2和H2O,由此可推断汽油的组成中一定含有____元素.

(2)高粱、玉米、薯类等经过发酵可得到乙醇,乙醇俗称____,它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在汽油中加入少量乙醇为汽车燃料的目的是____.14、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____Mg+____O2═____MgO

(2)____CaCO3+____HCl═____CaCl2+____H2O+____CO2____

15、如图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几种装置:

rm{(1)}写出仪器有关编号仪器的名称:rm{垄脵}______、rm{垄脷}______;

rm{(2)}若上图中药品rm{x}为双氧水、rm{y}为二氧化锰,装置可用于制取并收集氧气,在不改变装置的仪器及位置的前提下,具体的做法是______.16、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rm{(}写名称rm{)}rm{(1)}配好的澄清石灰水敞口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表面和容器内壁有白色物质出现,说明空气中有_____________rm{(2)}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就不松脆了,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rm{(3)}许多物质在空气中可以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17、德国科学家埃特尔对一氧化碳在金属铂表面催化下的氧化反应的研究;催生了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实现了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的清洁排放。

(1)Pt和Pt是铂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原子;则这两种原子的中子个数相差______个。

(2)如图是汽车尾气净化装置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在金属铂表面催化下反应的微粒变化历程,则其先后顺序为______。(用图中的序号排列)评卷人得分四、探究题(共1题,共5分)18、实验设计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请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活动与探究一】用对比实验方法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查阅资料:蓝色石蕊试纸遇酸变红。

。实验一实验二rm{(1)}实验一中振荡rm{3}个矿泉水塑料瓶,观察到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rm{A>B>C}其中变浑浊的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对比rm{A}瓶与______rm{(}填“rm{B}”或“rm{C}”rm{)}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rm{CO_{2}}能与rm{NaOH}发生反应.

rm{(2)}实验二观察到rm{C}装置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结论是______rm{(}用化学方程式表示rm{)}.

【活动与探究二】探究燃烧条件:若rm{B}处盛放木炭.

Ⅰrm{.}先在rm{A}处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在rm{B}处加热,rm{B}rm{C}处没有明显变化;

Ⅱrm{.}待rm{B}处冷却至室温,在rm{A}处通入氧气一段时间后,rm{B}rm{C}处没有明显变化;

Ⅲrm{.}在rm{A}处继续通入氧气,然后在rm{B}处加热,发现木炭燃烧,rm{C}处变浑浊.

rm{(3)}Ⅰ与Ⅲ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Ⅱ与Ⅲ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

【活动与探究三】定量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四rm{(4)}实验四中,反应的原理为______rm{(}用化学方程式表示rm{)}

装置一比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______;

根据如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如表:

。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体积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rm{30mL}rm{20mL}rm{12mL}______定量实验操作中易产生误差,如果反应前气球中存在气体rm{(}其量小于注射器内的空气rm{)}而实验后冷却至室温,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读数,导致实验测得结果______rm{(}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rm{)}.评卷人得分五、推断题(共3题,共18分)19、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爱惜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rm{(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rm{(}填序号rm{)}rm{垄脵}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rm{垄脷}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rm{垄脹}淡水资源很丰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rm{(2)}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该过程不能将硬水转化成软水,所以生活中常通过__________来降低水的硬度,可用__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rm{(3)}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一烧杯天然水样,观察发现水样略带颜色并呈现浑浊,欲对水样进行净化。首先,向烧杯中加入少量明矾,加入明矾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下图是某同学进行过滤的装置图,请你找出其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已知rm{A}rm{B}均为黑色粉末,rm{D}为红色单质rm{{.}ABCDEF}六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rm{(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rm{A}______,rm{C}______.

rm{(2)}写一种由rm{B}元素组成的无色单质的名称______.

rm{(3)}反应rm{{垄脵}}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rm{(4)}反应rm{{垄脹}}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rm{(5)C}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21、如图;A;B、C、D、E分别为现阶段化学学习中常见物质,均含一种相同的元素。

用“→”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通常状况下只有A;B为气体;E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1)请在图中标出物质化学式A______;E______;

(2)其中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C通过燃烧转化成A时,C和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比是______。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2题,共20分)22、rm{1860}年;英国化学家法拉第在为少年儿童所做的化学讲座中用蜡烛和玻璃导管做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子母火焰”实验,如图。

rm{垄脵}他将玻璃导管的一端插入蜡烛火焰rm{(}母火焰rm{)}的中心部位后,把燃着的火柴放在导管另一端的尖嘴处,发现尖嘴处也出现了火焰rm{(}子火焰rm{)}

rm{垄脷}他用湿冷的毛巾包住导管;发现子火焰熄灭。

rm{垄脹}拿下导管去掉毛巾;发现导管内壁附有冷凝的固体。

请根据以上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rm{(1)}你认为导管内冷凝的固体的主要成分应该是______。

rm{(2)}子火焰中的可燃物是______;蜡烛能产生子母火焰这一现象是由石蜡的性质决定的,其中,化学性质是______,物理性质是______;

rm{(3)}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有两点:一是做实验时;导气管不宜过长,否则不能产生子火焰,其原因是______;二是导气管必须插入到母火焰的焰心处,若是插到外焰中也不能产生子火焰,其原因是______。

rm{(4)}蜡烛火焰分为______层,温度最高的是______。2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指出如图所示过滤装置中的错误:

rm{(1)}______

rm{(2)}______

rm{(3)}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基本的实验技能,常见仪器使用的方法及注意事项,难度容易,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有助于正确解答此题。【解答】A.该装置长颈漏斗与导管都与外界空气相通不是密闭装置;无法检查出装置的气密性,故A错误;

B.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故B错误;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故C错误;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故D正确。

故选D。【解析】rm{D}2、B【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进行解答。【解答】A.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因此rm{2Cu}中的“rm{2}”表示rm{2}个铜原子,故A说法错误;B.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因此rm{Fe^{2+}}中的“rm{2}”表示每个亚铁离子带有rm{2}个单位的正电荷;故B说法正确;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根据标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因此rm{H_{2}S}中的“rm{2}”表示rm{1}个硫化氢分子中含有rm{2}个氢原子;故C说法错误;

D.根据标在原子团符号或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原子团或元素化合价的数值,因此化学式rm{A{l}_{2}({overset{-2}{SO}}_{4}{)}_{3}}中上方的“rm{A{l}_{2}({

overset{-2}{SO}}_{4}{)}_{3}}”表示硫酸根为rm{2}价;故D说法错误。

故选B。rm{-2}【解析】rm{B}3、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水净化各步骤的理解,需清楚知道各步骤的主要目的是出掉哪一类物质,再根据题意解答。【解答】A.通过静置可使水中悬浮的大颗粒固体沉降;所得到的水中可能还会含有小颗粒的固体及可溶性杂质,净化程度不高,故A不符合题意;

B.活性炭的吸附只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净化程度不高,故B不符合题意;

C.通过过滤而除去了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但对于可溶性杂质过滤并不能除去,所得到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净化程度不能达到最高,故C不符合题意;

D.通过蒸馏除去了水中所有的杂质;所得到的水为纯净物,净化程度最高,故D符合题意。

故选D。【解析】rm{D}4、D【分析】解:蜡烛燃烧长度越来短;最后消失是因为烛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扩散了空气中,该选项现象用质守恒定来解释;

铁丝在气燃烧;体质量加,是因为铁和氧气发生反,该选项现象用质守定律来解释;

潮湿的服阳光下晒的过程中;只是水由液体变,有成新物质,属物变化,而物理化不能用量恒定律解释,该项现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

故选:

学应遵循质量守恒律;即参反应的物质的质之和,等反应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

化学变化都遵质量守恒律,而物理变化能质量定律解,此解答该类题时首先要断发生的变是否属于变化,只属于化学变,就能够用质量守恒定律解.【解析】rm{D}5、B【分析】

设加水的质量为x;

由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可知。

×100%=20%;

解得x=2g;

即水的体积为=2mL;

则至少需加入蒸馏水的2mL可使溶质的质量分数不能高于20%;

故选B.

【解析】【答案】先按照质量分数为20%来计算需要水的量;则水的量增多时溶质的质量分数就减小,即可判断每瓶至少需加入蒸馏水的量.

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6、CD【分析】

A;反应后物质Z的质量为9g+1g=10g.故选项错误;

B;反应中物质Y与Q发生改变的质量之比为11:12.故选项错误;

C;反应生成Y的质量为11g.故选项正确;

D;因为X和Q两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M;反应物X和Q的质量比是8:12=2:3,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物质X与Q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故选项正确.

故选CD.

【解析】【答案】由表中数据可知;X和Q是反应物,Y和Z是生成物,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和是20g,其中X是8g,Q是12g,生成Z的质量是9g,Y的质量是11g.

7、AC【分析】解:A;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夹紧;燃烧过程中有部分空气逸出,导致到冷却后进入水的量偏大,故A正确;

B;实验装置漏气;由于冷却至室温时瓶外空气进入瓶中,会导致进入水的量偏小,故B不正确;

C;点燃红磷后没有迅速塞紧橡皮塞;会造成瓶内气体受热膨胀,逸出部分空气,会导致到冷却后进入水的量偏大,故C正确;

D;红磷不足时氧气不能完全消耗;进入水偏少,故D不正确.

故选AC.

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可利用化学反应将一定量的空气中的氧气除去,然后借助于能观察到的现象--水的进入--加以说明.而水的进入的动力是消耗氧气后造成的瓶内外气压差.

探究空气的成分,利用的原理是固态红磷燃烧消耗瓶内氧气(气体)同时生成固态物质五氧化二磷,造成瓶内气压改变,而外界气压不变,形成气压差而导致一些现象发生.【解析】【答案】AC8、AC【分析】【分析】根据混合物的定义及微观构成分析,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因此表示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或者不同种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分析解答即可。【解答】A.该图所示不同种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

B.该图所示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故B不正确;

C.该图所示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所图示物质为混合物,故C正确;

D.该图所示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故D不正确。

故选AC。【解析】rm{AC}9、BD【分析】【分析】根据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分析;根据该装置适用于固体与液体反应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分析;根据锰酸钾能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氧气排放到空气中分析;根据过滤操作“一贴二低三靠”分析解答即可。【解答】A.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故A正确;B.收集氧气必须采用集气瓶收集,由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并且不易溶于水,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或者排水法收集,而该装置适用于固体与液体反应制取氧气发生装置,故B错误;C.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锰酸钾能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氧气排放到空气中,所以将产物加水溶解,然后过滤得到二氧化锰,故C正确;D.过滤操作“一贴二低三靠”可知,该操作没有用玻璃棒引流,并且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玻璃棒内壁,故D错误。故选BD。【解析】rm{BD}10、BC【分析】【分析】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分析;根据白磷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分析;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分析;根据蜡烛燃烧能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实验结论而不属于实验现象分析解答即可。【解答】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A正确;

B.白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B错误;

C.点燃细铁丝伸入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C错误;

D.在蜡烛燃烧火焰上方罩干燥的烧杯,过一会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水,迅速倒置过来,向烧杯中滴加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所以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D正确。故选BC。【解析】rm{BC}11、BC【分析】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共有七个周期;18个纵行,每一纵行叫做一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共有16个族;故A说法错误;

B;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所以元素的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目;故B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周期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故C说法正确;

D;汞元素为金属元素;中文名称没有都有“金”字偏旁,故D说法错误.

故选BC.

【解析】【答案】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共有七个周期;18个纵行,每一纵行叫做一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共有16个族;进行解答;

B;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进行解答;

C;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周期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进行解答;

D;汞元素为金属元素;中文名称没有都有“金”字偏旁.

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2、略

【分析】

(1)①氮气的化学式用氮分子表示,其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如氮气分子是多原子分子,可表示为:N2;

②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氢原子,就可表示为2H;

③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三个铝离子可表示为:3Al3+;

④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硝酸根离子可表示。

为:NO3-;

⑤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硫化钠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可表示为:Na2

(2)①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故3H2O中的“3”表示3个水分子;

②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分子中这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故H2O中的“2”表示每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

③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1通常省略,“-”表示负电荷,故OH-表示每个氢氧根离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④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中的“-2”表示硫酸根的化合价是负二价;

⑤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故2Mg中的“2”表示两个镁原子;

故答案为:(1)①N2;②2H;③3Al3+;④NO3-;⑤Na2

(2)①3个水分子;②每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③每个氢氧根离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④硫酸根的化合价是负二价;⑤两个镁原子;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13、C和H酒精C2H5OH+3O22CO2+3H2O节约石油资源,减少污染【分析】【解答】解:(1)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生成物二氧化碳和水中的碳元素和氢元素来自汽油.故填:碳和氢.

(2)乙醇俗称酒精;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

(3)如若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节省石油资源,也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故答案为:(1)C和H(2)酒精C2H5OH+3O22CO2+3H2O(3)节约石油资源;减少污染。

【分析】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可以判断物质的元素组成;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用乙醇做燃料既可以节约石油资源,又可以减少污染.14、2,1,21,2,1,1,1,↑【分析】【解答】解:(1)利用最小公倍数法进行配平;以氧原子作为配平的起点,氧气;氧化镁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1、2,最后调整镁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2.

(2)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CaCO3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HCl、CaCl2、H2O、CO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2、1、1;二氧化碳的后面加上↑.

故答案为:(1)2;1,2;(2)1,2,1,1,1,↑.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不变,选择相应的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定一法等)进行配平即可;配平时要注意化学计量数必须加在化学式的前面,配平过程中不能改变化学式中的下标;配平后化学计量数必须为整数.15、略

【分析】解:rm{(1)}由图示可知标号仪器rm{垄脵}是分液漏斗,rm{垄脷}是集气瓶;故填:分液漏斗;集气瓶;

rm{(2)}若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氧气,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rm{.}在不改变装置rm{A}的仪器及位置的前提下;可将收集装置的长导管与发生装置连接来收集氧气;故填:将集气瓶的长导管与发生装置连接.

rm{(1)}熟记仪器的名称;

rm{(2)}根据氧气的制取的原理分析制取的装置.

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基本实验能力,涉及装置选择、连接、实验基本操作等知识rm{.}要同学们具有综合的化学知识方可做好此题.【解析】分液漏斗;集气瓶;将集气瓶的长导管与发生装置连接16、(1)二氧化碳

(2)水蒸气

(3)氧气【分析】【分析】本题结合生活实际,考查了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性质和用途,难度不大,掌握空气中各种成分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rm{(1)}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所以长期放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故答案为:二氧化碳;rm{(2)}酥脆饼干在空气中放置逐渐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故答案为:水蒸气;rm{(3)}氧气具有助燃性,许多物质在空气中可以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故答案为:氧气。【解析】rm{(1)}二氧化碳二氧化碳rm{(1)}水蒸气rm{(2)}水蒸气氧气rm{(2)}17、4①④⑤③②【分析】解:(1)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故Pt和Pt是铂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原子中子数之差为202-198=4;

(2)化学变化的特征是分子分开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故反应的顺序应该是①④⑤③②;

故答案为:(1)4;

(2)①④⑤③②;

(1)依据同位素的特征分析解答;

(2)依据化学变化的特征是分子分开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据此分析解答;

此题是对微观示意图等知识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同位素和化学变化实质的掌握和理解;【解析】4①④⑤③②四、探究题(共1题,共5分)18、CO2+Ca(OH)2═CaCO3↓+H2O;C;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CO2+H2O═H2CO3;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2Cu+O22CuO;装置一中氧气反应的更充分;16%;偏小【分析】解:rm{(1)}用对比实验方法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一中振荡rm{3}个矿泉水塑料瓶,观察到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rm{A>B>C}其中变浑浊的瓶内发生的反应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对比rm{A}瓶与rm{C}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rm{CO_{2}}能与rm{NaOH}发生反应;故答案为:rm{Ca(OH)_{2}+CO_{2}=CaCO_{3}隆媒+H_{2}O}rm{C}

rm{(2)}实验二观察到rm{C}装置中发生的现象是:干燥的石蕊试纸无变化,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故答案为:干燥的石蕊试纸无变化,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rm{CO_{2}+H_{2}O=H_{2}CO_{3}}

rm{(3)}Ⅰ与Ⅲ对比;通入的气体不同,温度相同,所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氧气;Ⅱ与Ⅲ对比,通入的气体相同,温度不同,所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故答案为: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rm{(4)}实验五中,反应的原理为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装置一比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装置一中氧气反应的更充分;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rm{=dfrac{8mL}{50mL}隆脰16%}定量实验操作中易产生误差,如果反应前气球中存在气体rm{=dfrac

{8mL}{50mL}隆脰16%}其量小于注射器内的空气rm{(}而实验后冷却至室温,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读数,导致实验测得结果偏小,因为冷却以后,注射器推进的少了;故答案为:rm{2Cu+O_{2}dfrac{underline{;;triangle;;}}{;}2CuO}装置一中氧气反应的更充分;rm{)}偏小.

答案:

rm{2Cu+O_{2}dfrac{

underline{;;triangle;;}}{;}2CuO}rm{16%}

rm{(1)Ca(OH)_{2}+CO_{2}=CaCO_{3}隆媒+H_{2}O}干燥的石蕊试纸无变化,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rm{C}

rm{(2)}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rm{(4)2Cu+O_{2}dfrac{underline{;;triangle;;}}{;}2CuO}装置一中氧气反应的更充分;rm{CO_{2}+H_{2}O=H_{2}CO_{3}}偏小.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也不供给呼吸;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rm{(3)}用对比实验方法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实验一中振荡rm{(4)2Cu+O_{2}dfrac{

underline{;;triangle;;}}{;}2CuO}个矿泉水塑料瓶,观察到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rm{16%}其中变浑浊的瓶内发生的反应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对比rm{.}瓶与rm{3}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rm{A>B>C}能与rm{A}发生反应;

实验二观察到rm{C}装置中发生的现象是:干燥的石蕊试纸无变化;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

实验三是探究燃烧的条件解答;

实验四中,反应的原理为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装置一比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装置一中氧气反应的更充分;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rm{=dfrac{8mL}{50mL}隆脰16%}定量实验操作中易产生误差,如果反应前气球中存在气体rm{CO_{2}}其量小于注射器内的空气rm{NaOH}而实验后冷却至室温,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读数,导致实验测得结果偏小,因为冷却以后,注射器推进的少了进行分析;

本考点考查了二氧化碳的性质、空气组成的测定、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等,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二氧化碳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在自然界中实现了碳循环rm{C}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并理解应用rm{=dfrac

{8mL}{50mL}隆脰16%}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题和实验题中.rm{(}【解析】rm{CO_{2}+Ca(OH)_{2}篓TCaCO_{3}隆媒+H_{2}O}rm{C}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rm{CO_{2}+H_{2}O篓TH_{2}CO_{3}}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rm{2Cu+O_{2}dfrac{underline{;;triangle;;}}{;}2CuO}装置一中氧气反应的更充分;rm{2Cu+O_{2}dfrac{

underline{;;triangle;;}}{;}2CuO}偏小rm{16%}五、推断题(共3题,共18分)19、(1)③(2)吸附一些可溶性杂质和异味(或臭味)加热煮沸肥皂水(3)产生胶状物吸附水中的杂质,并形成沉降过滤倾倒液体时,未用玻璃棒引流滤纸的边缘高于漏斗边缘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保护水资源,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过滤的操作相关知识,这些内容是化学学习的重点,也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解答】rm{(1)垄脵}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能节约用水,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能节约用水,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rm{(1)垄脵}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rm{垄脷}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故选项说法正确

rm{垄脷}地球上淡水资源不丰富,且分布不均,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rm{垄脹}地球上淡水资源不丰富,且分布不均,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选项说法错误由于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能把水中的部分杂质吸附在表面;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可溶性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生活中可通过简单的煮沸来降低水的硬度;通常用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填:吸附一些可溶性杂质和异味rm{垄脹}或臭味故选rm{垄脹}加热煮沸;肥皂水;rm{垄脹}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将不溶性固体小颗粒吸附在其表面形成大颗粒易于沉降;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实验室中常用过滤的方法除去不溶于水的杂质;rm{(2)}由于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能把水中的部分杂质吸附在表面;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可溶性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生活中可通过简单的煮沸来降低水的硬度;通常用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填:产生胶状物吸附水中的杂质,并形成沉降;过滤;倾倒液体时,未用玻璃棒引流;滤纸的边缘高于漏斗边缘;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rm{(2)}【解析】rm{(1)垄脹}rm{(2)}吸附一些可溶性杂质和异味rm{(}或臭味rm{)}加热煮沸肥皂水rm{(3)}产生胶状物吸附水中的杂质,并形成沉降过滤倾倒液体时,未用玻璃棒引流滤纸的边缘高于漏斗边缘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20、(1)CuOCO2

(2)金刚石

(3)

(4)

(5)灭火或光合作用等【分析】【分析】根据rm{A}rm{B}均为黑色粉末,rm{D}为红色单质,rm{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rm{D}是铜、rm{C}是二氧化碳、rm{E}是碳酸钙,铜和氧气加热会生成rm{A}所以rm{D}是铜,rm{A}是氧化铜,rm{B}就是碳;碳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解答】rm{(1)A}rm{B}均为黑色粉末,rm{D}为红色单质,rm{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rm{D}是铜、rm{C}是二氧化碳、rm{E}是碳酸钙,rm{D}和氧气加热会生成rm{A}所以rm{A}是氧化铜,rm{B}就是碳,碳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rm{A}是rm{CuO}rm{B}是rm{CO_{2}}故答案为:rm{CuO}rm{CO_{2}}

rm{(2)}由rm{B}元素组成的单质的名称有金刚石;石墨等;而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固体,石墨是一种灰黑色固体;故答案为:金刚石;

rm{(3)}反应rm{垄脵}是氧化铜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rm{2CuO+Coverset{赂脽脦脗}{=}2Cu+C{O}_{2}隆眉}

rm{2CuO+Coverset{赂脽脦脗}{=}2Cu+C{O}_{2}隆眉

}反应rm{(4)}是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故答案为:rm{2Cu+{O}_{2}overset{?}{=}2CuO}rm{垄脹}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用于灭火或光合作用等;故答案为:灭火或光合作用等。rm{2Cu+{O}_{2}overset{?}{=}2CuO

}【解析】rm{(1)CuO}rm{CO_{2}}rm{(2)}金刚石rm{(3)2CuO+Coverset{赂脽脦脗}{=}2Cu+C{O}_{2}隆眉}rm{(4)2C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