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仁爱科普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仁爱科普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仁爱科普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仁爱科普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仁爱科普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仁爱科普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664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1991年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精确测定了铟(In)元素等相对原子质量新值。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115B.49C.66D.164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分为下列几个步骤:

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

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③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试管口塞入一团棉花,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⑤熄灭酒精灯;

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②①③④⑤⑥B.③②①④⑥⑤C.②③①④⑤⑥D.②③①④⑥⑤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A.B.C.D.4、“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关于rm{CO_{2}}与rm{CO}的不同点比较,下列有错误的是rm{(}rm{)}A.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B.性质:rm{CO_{2}}能溶于水,生成碳酸;rm{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C.用途:rm{CO_{2}}可用于光合作用rm{.}灭火等;rm{CO}可做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D.危害:过多的rm{CO_{2}}会造成温室效应;rm{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5、我县是沂河的发源地。某校八年级rm{(1)}班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经过调查和收集资料得知;可以通过。

rm{垄脵}化学沉降rm{(}用少量明矾rm{)}rm{垄脷}杀菌消毒rm{(}用氯气rm{)}rm{垄脹}自然沉降;rm{垄脺}过滤等几个步骤对沂河水进行净化。请选择合理的操作顺序rm{(}rm{)}A.rm{垄脵垄脹垄脷垄脺}B.rm{垄脵垄脹垄脺垄脷}C.rm{垄脹垄脺垄脵垄脷}D.rm{垄脹垄脵垄脺垄脷}6、下列各组日常生活中的变化,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rm{(}rm{)}A.冰雪融化湿衣服晾干B.剩饭变馊用葡萄酿酒C.液化气燃烧蜡烛熔化D.电灯泡发光铁锅生锈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称药品质量B.

滴加液体C.

量9毫升液体D.

加热液体8、过氧化氢的水溶液在放置过程中会缓慢分解.某l00g含氢元素l0.7%的过氧化氢的水溶液放置一段时间后.经实验测定已变成纯净物,则放置过程中产生氧气的总质量为()A.5gB.89.3gC.3.7gD.10.7g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9、下图是水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王强同学从图中获得的下列信息,不正确的是()

A.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之比为1:2

B.水分解的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

C.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D.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

10、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塞紧橡皮塞B.

加热液体C.

取用液体D.

读出液体的体积1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rm{(}rm{)}A.木炭燃烧生成灰色固体B.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12、下列火灾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如遇到电线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B.发现家里煤气泄露时;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

C.木材;棉布等着火可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D.高层住房着火;在等待救援时打开所有门窗。

13、将一种叫辰砂的矿石和铁混合在空气中加热;完全反应后生成汞和硫酸亚铁,则该矿石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A.汞。

B.氧。

C.硫。

D.铁。

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4、物质对人类都有有利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例如提到二氧化碳;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温室效应”,使人窒息等有害的一面.其实二氧化碳也能造福人类,如在蔬菜大棚内定量施放二氧化碳,可提高蔬菜产量.

请你另举两例;说明二氧化碳对人类有利的一面.

(1)____;(2)____.15、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用化学符号表示。

rm{(1)2}个硫原子______

rm{(2)5}个氮分子______

rm{(3)n}个氯离子______

rm{(4)}碳酸分子______16、野炊生火时,若将枯柴架空燃烧旺,原因是_________;火柴划着后,如果将火柴直立,使火焰在上,火柴就不易继续燃烧,说明燃烧需要_________;野炊结束时常用水将燃着的枯柴浇灭,其灭火原理为_________.17、烧烤类食物深受人们喜爱;但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存环境有严重危害。

(1)木炭能作燃料是因为其具有______性;

(2)肉类食品直接在高温下烧烤会产生一种高度致癌物--苯并芘(C20H12);附着于食物表面。苯并芘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

(3)边饮酒边吃烧烤更易致癌。打开瓶酒即可闻到酒味,其微观原因是______;在人体内,酒精和氧气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反应,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18、有关化学实验问题的探究。

(1)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有腐蚀性或有毒的,在使用药品时为保证安全,要注意做到“三不”:一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二不要____,三不要____.

(2)下列试剂中:①氧化铜粉末、②石灰石块、③试剂瓶中的盐酸.(用序号填写)应该用药匙取用的是____,应该用镊子夹取的是____,应该用滴管吸取的是____.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2题,共12分)19、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rm{(}“”表示氧原子,“rm{漏聳}”表示氢原子rm{)}rm{(1)}从微观角度看,物质rm{B}是由_____构成的rm{(}选填“分子”或“原子”或“离子”rm{)}rm{(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rm{(3)}参加反应的rm{A}与rm{B}的粒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__;rm{(4)}写出符合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5)}写出一条从此图中获得的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小红同学对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进行了实验探究;请你帮她完成如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备注rm{垄脵}点燃纯净的氢气发出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rm{垄脷}____________.有______生成.rm{垄脹}用手轻轻触摸烧杯.______.放出______.试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水通电分解这一变化:______.评卷人得分五、探究题(共1题,共7分)21、小明同学将浑浊的河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问:

rm{(1)}写出图中仪器名称:

rm{a}______rm{b}______rm{c}______.

rm{(2)}图中还缺少一种仪器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_.

rm{(3)}图中有一个明显错误是:______.

rm{(4)}若过滤后的河水仍然浑浊,原因可能是:rm{(}写出三点rm{)}.

rm{垄脵}______、rm{垄脷}______rm{.垄脹}______.

取少量过滤后的液体于试管中;加入肥皂水,若振荡发现有少量泡沫,较多浮渣,说明这种水是______,若有较多泡沫,则是______.

rm{(5)}过滤______rm{(}填能或不能rm{)}将硬水软化rm{.}若将硬水软化,在生活中采用的是______法,实验室中采用______法rm{.}制得的水______rm{(}填可以或不可以rm{)}供人体长期饮用.

rm{(6)}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硬水的危害有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B【分析】【解析】【答案】B2、D【分析】【解答】解: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分别是: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装入固体药品;注意用高锰酸钾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定(用铁架台固定仪器装置)→点(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收(收集氧气)→移(把导管移出水面)→熄(熄灭酒精灯),可得题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②③①④⑥⑤.

故选D.

【分析】根据加热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时的操作步骤为:查、装、定、点、收、移、熄,据此进行分析解答.3、C【分析】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给酒精灯添加酒精要用漏斗,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做蒸馏操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加入蒸馏烧瓶中的液体不能超过总体积的不能把液体蒸干;温度计不能插入液面以下,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出.冷水应从下进,从上出,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C.

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蒸馏水的制取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解析】【答案】C4、C【分析】A、rm{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rm{1}个碳原子和rm{2}个氧原子;而rm{1}个一氧化碳分子中含有rm{1}个碳原子和rm{1}个氧原子,故rm{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rm{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rm{1}个氧原子,正确;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rm{1}个碳原子和rm{1}个氧原子;而rm{2}个一氧化碳分子中含有rm{1}个碳原子和rm{1}个氧原子,故rm{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rm{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rm{1}个氧原子,正确;

rm{1}

B、一氧化碳不溶于水,但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但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正确;C、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二氧化碳可用作气体燃料、冶炼金属的还原剂等,但不能用于人工降雨,错误;

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化工产品的原料和气体肥料等,且固体二氧化碳“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rm{CO}可用作气体燃料、冶炼金属的还原剂等,但不能用于人工降雨,错误;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引起煤气中毒,正确。rm{CO}

D、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rm{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引起煤气中毒,正确。【解析】rm{C}5、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水的净化,根据水的净化方法分析,注意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净化程度由低到高进行。【解答】rm{垄脵}化学沉降rm{(}用明矾rm{)}明矾溶于水形成胶状物,使悬浮水中的小颗粒凝聚成较大颗粒而加快悬浮物的沉降,此操作只是把固体颗粒沉降而并未进行彻底分离,在此净化过程中应是自然沉降后的操作;

rm{垄脷}杀菌消毒rm{(}用氯气rm{)}杀死水中的细菌病毒,在此净化中应为过滤后的净化操作;

rm{垄脹}自然沉降使水静置;水中较大的固体颗粒在重力作用下而沉降,在此净化中应为最先进行的操作;

rm{垄脺}过滤是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一种方法;可除去水中沉降下来的固体颗粒,因此应排在沉降后;

所以合理的操作顺序rm{垄脹垄脵垄脺垄脷}

故选D。【解析】rm{D}6、D【分析】解:rm{A}冰雪融化、湿衣服晾干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

B;剩饭变馊、用葡萄酿酒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变化.

C;液化气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蜡烛熔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电灯泡发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铁锅生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解析】rm{D}7、D【分析】解: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量取一次;二是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量取9.5mL的液体,10mL量筒能保证量取一次,且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误差最小;不能使用100mL的量筒,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A;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量取一次;二是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

D;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解析】D8、C【分析】解: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11.1%

设放置过程中产生氧气的总质量为x;

在反应的过程中混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不变:100g×10.7%=(100g-x)×11.1%

解得:x≈3.7g

故选:C。

根据在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在反应的过程中混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不变来解答;

根据质量质量守恒定律,分解所放出氧气的质量=原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反应后溶液质量.【解析】C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9、AD【分析】

由水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可以得出:

A;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故A说不正确;

B;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故B说法正确;

C;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故C说法正确;

D;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生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AD.

【解析】【答案】根据水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进行分析;从图示看出: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水分解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改变,生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一个水分子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10、BD【分析】解:A;塞紧橡胶塞时不应把试管抵在桌面上;图中所示操作不正确;

B;试管内液体的体积最好不要超过试管体积的三分之一;加热时;应使试管倾斜并与桌面成45°左右,并不时地移动试管;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图中操作正确;

C;取用液体药品后的胶头滴管不能平放更不能倒放;图中所示操作不正确;

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答案:BD.

A;根据链接试管和橡皮塞的基本操作判断;

B;根据给试管中液体加热的基本操作判断;

C;根据取用液体药品后的胶头滴管不能平放更不能倒放判断;

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解析】【答案】BD11、BD【分析】解:rm{A}木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rm{BD}.

A;根据木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红磷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解析】rm{BD}12、BC【分析】

A;如遇到电线着火;不能用水浇灭,因为这样容易造成安全事故.故选项错误;

B;发现家里煤气泄露时;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方法正确.故选项正确;

C;木材、棉布等着火可用泡沫灭火器扑灭;因为这样可以隔绝氧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正确;

D;高层住房着火;在等待救援时不能打开所有门窗,因为这样会促进燃烧.故选项错误.

故选BC.

【解析】【答案】A;天然水或自来水中因为溶解有多种物质;从而增强了导电能力;

B;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

C;隔绝氧气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D;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时能够促进可燃物的燃烧.

13、AC【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矿石和铁混合在空气中加热;完全反应后生成汞和硫酸亚铁,可知生成物中含有汞;铁、硫、氧四种元素,反应物中含有铁、氧,所以还缺少汞和硫元素,所以矿石中一定含有汞和硫元素.

故选AC.

【解析】【答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回答本题.

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4、略

【分析】

(1)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因此二氧化碳能够灭火,可以减少火灾造成的危害;故答案为:二氧化碳能够灭火;

(2)二氧化碳可以做化工原料;如制汽水等,丰富我们的生活;二氧化碳的固体干冰,可以进行人工降雨,也可以做制冷剂,干旱时,可以造福人类.故答案为:二氧化碳可以做化工原料,如制汽水等;(或二氧化碳的固体干冰,可以进行人工降雨,也可以做制冷剂).

【解析】【答案】二氧化碳的用途有:①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因此二氧化碳能够灭火;②二氧化碳可以做化工原料,如制汽水等;③二氧化碳的固体干冰,可以进行人工降雨,也可以做制冷剂;④二氧化碳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可以做气体肥料.

15、2S;5N2;nCl-;H2CO3【分析】解:rm{(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rm{2}个硫原子表示为:rm{2S}

rm{(2)}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rm{5}个氮分子可表示为:rm{5N_{2}}

rm{(3)}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rm{1}个电荷时,rm{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rm{n}个氯离子可表示为:rm{nCl^{-}}

rm{(4)}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碳酸分子可表示为:rm{H_{2}CO_{3}}

故答案为:

rm{(1)2S}

rm{(2)5N_{2}}

rm{(3)nCl^{-}}

rm{(4)H_{2}CO_{3}}

rm{(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rm{(2)}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rm{(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rm{1}个电荷时,rm{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rm{(4)}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rm{(}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rm{)}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解析】rm{2S}rm{5N_{2}}rm{nCl^{-}}rm{H_{2}CO_{3}}16、略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燃烧的条件以及灭火的原理,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缺一不可,而只要采取一种灭火方法,就可以实现灭火。【解答】将枯柴架空时,能够增大枯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因此将枯柴架空燃烧旺;在日常生活中,将火柴划燃后将火焰向上竖直火柴,下面的火柴没达到着火点,所以不易燃烧;向枯柴上浇水时,水蒸发吸收热量,使枯柴的温度降低,当温度降低到枯柴的着火点以下时,枯柴熄灭。故答案为: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温度达到着火点;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解析】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温度达到着火点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17、可燃20:1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分析】解:(1)木炭具有可燃性;能作燃料。

(2)苯并芘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2×20):(1×12)=20:1。

(3)打开瓶酒即可闻到酒味;是因为酒精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味。

在人体内,酒精和氧气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反应,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

故答案为:

(1)可燃;

(2)20:1;

(3)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

(1)根据木炭具有可燃性;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酒精和氧气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反应,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木炭具有可燃性、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分子的基本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可燃20:1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18、略

【分析】

(1)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有腐蚀性或有毒的;在使用药品时为保证安全,要注意做到“三不”:一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二不要手接触药品,三不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下列试剂中:①氧化铜粉末;②石灰石块、③试剂瓶中的盐酸.(用序号填写)应该用药匙取用的是①;应该用镊子夹取的是②,应该用滴管吸取的是③

故答案为:(1)手接触药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①;②,③

【解析】【答案】(1)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有腐蚀性或有毒的;在使用药品时为保证安全,要注意做到“三不”;

(2)下列试剂中:①氧化铜粉末;②石灰石块、③试剂瓶中的盐酸.应该用药匙取用的为粉末状药品;应该用镊子夹取的是块状药品;应该用滴管吸取的是液体.

四、简答题(共2题,共12分)19、(1)分子

(2)化合反应

(3)2:1

(4)

(5)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答案合理即可)【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及其应用,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图中提供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确定物质的构成及种类,也才能正确的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等。【解答】rm{(1)}从微观角度看,物质rm{B}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构成的;故填: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构成的;故填:分子;rm{B}rm{(2)}观察微观示意图,参加反应的是两种单质分子,生成一种化合物的分子,因此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符合“多变一”的化合反应特性,所以该反应是化合反应;故填:化合反应;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后有一个rm{(3)}分子剩余,因此参加反应的rm{B}与rm{A}的微粒个数比为rm{B}rm{2}故填:rm{1}rm{2}rm{1}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rm{2{H}_{2}+{O}_{2}overset{碌茫脠录}{=}2{H}_{2}O}故填:rm{2{H}_{2}+{O}_{2}overset{碌茫脠录}{=}2{H}_{2}O}rm{(4)}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故填: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rm{2{H}_{2}+{O}_{2}

overset{碌茫脠录}{=}2{H}_{2}O}答案合理即可rm{2{H}_{2}+{O}_{2}

overset{碌茫脠录}{=}2{H}_{2}O}rm{(5)}【解析】rm{(1)}分子rm{(2)}化合反应rm{(3)}rm{2}rm{1}rm{2}rm{(4)2{H}_{2}+{O}_{2}overset{碌茫脠录}{=}2{H}_{2}O}rm{1}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rm{(4)2{H}_{2}+{O}_{2}

overset{碌茫脠录}{=}2{H}_{2}O}答案合理即可rm{(5)}rm{(}20、略

【分析】解: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有水雾出现,可得出氢气燃烧有水生成;用水摸烧杯的壁,烧杯比发烫,说明此反应中伴随能量变化,把化学能变为了热能,所以实验方案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备注rm{垄脵}点燃纯净的氢气发出淡蓝色火焰.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氢气rm{+}氧气rm{xrightarrow{{碌茫脠录}}}水rm{.}rm{垄脷}在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干而冷的小烧杯小烧杯内壁有无色液珠rm{(}液滴rm{)}.有水生成.rm{垄脹}用手轻轻触摸烧杯.小烧杯发烫rm{(}或热rm{)}放出热量.rm{.}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通电过程中: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在直流电作用下,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rm{.}然后;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气分子,大量氢气分子组成氢气,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气分子,大量氧气分子组成氧气.

故答案为:rm{垄脵}淡蓝色火焰;在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干而冷的小烧杯;小烧杯内壁有无色液珠rm{(}液滴rm{)}水;小烧杯发烫rm{(}或热rm{)}热量;氢气rm{+}氧气rm{xrightarrow{{碌茫脠录}}}水;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在直流电作用下,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rm{.}然后;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气分子,大量氢气分子组成氢气,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气分子,大量氧气分子组成氧气.

根据氢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氢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解答时应该把实验现象和性质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判断.【解析】淡蓝色火焰;氢气rm{+}氧气rm{xrightarrow{{碌茫脠录}}}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