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师大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北师大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北师大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北师大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北师大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北师大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实验室里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时一般有以下操作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连接装置③加入大理石④加入稀盐酸⑤收集⑥验满.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①④③⑤⑥C.②①③④⑤⑥D.②③④①⑤⑥2、“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毒气体;下面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体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C.生成物中有单质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3、下列各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前者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后者有浓厚白烟生成的是()A.硫粉、白磷B.镁带、红磷C.蜡烛、木炭D.纸张、铁丝4、下列应用及相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都正确的是()A.用稀盐酸除去锈Fe2O3+6HCl═2FeCl2+3H2OB.用二氧化碳制碳酸饮料CO2+H2O═H2CO3C.用电解水的方法测定水的组成2H2O═2H2↑+O2↑D.用氢氧化钠制碳酸钠Na2CO3+Ca(OH)2═CaCO3↓+2NaOH5、为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一些模型,表示相应的微观粒子rm{.}其中表示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微粒是rm{(}rm{)}A.B.C.D.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6、化学变化前后一定没有改变的是()A.元素的种类B.分子的种类和数目C.原子的种类和数目D.物质的种类7、已知在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比等于气体分子数比.二氧化硫跟硫化氢气体混合即发生反应生成硫单质和水(化学方程式为:SO2+2H2S=3S↓+2H2O),在常温常压下,将a升SO2和b升H2S混合,当反应完毕恢复到原状态时,气体体积是反应前气体体积的四分之一.则a与b之比为()A.1:1B.1:2C.1:3D.1:48、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如氢气可属于高效无污染的二级能源,是因为自然界中现成的氢气很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天然气是一级能源。

B.风能是二级能源。

C.电器使用的电源属于一级能源。

D.CO属于二级能源。

9、(2010•盐城)下列曲线示意图正确的是()A.

向稀盐酸中加蒸馏水B.

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分解C.

等质量、等颗粒大小的金属中加入稀盐酸D.

HCl和FeCl3的混合液中加入NaOH溶液10、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A.稀H2SO4、KOH、CuSO4、MgCl2B.Na2SO4、Ba(NO3)2、KNO3、NaClC.BaCl2、稀HCl、Na2CO3、AgNO3D.NaNO3、AgNO3、KCl、CaCl211、下列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rm{A}rm{CO}rm{CO_{2}}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rm{B}rm{NaCl}泥沙溶解、过滤、蒸发rm{C}rm{NaOH}rm{Na_{2}CO_{3}}加适量rm{Ca(OH)_{2}}溶液、过滤rm{D}rm{Fe}粉rm{Cu}粉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过滤并干燥

A.rm{A}B.rm{B}C.rm{C}D.rm{D}12、下列各组物质投入水中,搅拌后可能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的是()A.NaOH、KCl、H2SO4B.KNO3、HCl、ZnCl2C.Na2CO3、NaNO3、Ca(OH)2D.Ba(OH)2、MgCl2、FeCl313、将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与一定质量的硫酸钠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有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过滤所得滤液,一定呈碱性B.过滤所得滤液中,加入BaCl2溶液,一定会出现白色沉淀C.过滤所得滤液中,加入稀硫酸,一定会出现白色沉淀D.向过滤所得滤液中通入CO2,一定会发生反应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4、如图甲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1)甲图中,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p点所表示的含义为____.t2℃时将4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是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①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三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

②如乙图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mL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同时烧杯中出现浑浊,则X可能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中的哪一种?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t2℃时,将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恰好饱和溶液,该过程中溶质的质量____(填“减小”;“不变”、“增大”)

(4)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的水后,恢复至t2℃,A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____(填“>”;“<”、“=”)乙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①要使A;B、C三种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化成饱和溶液均可以采取降低温度的方法。

②t2℃时;A溶液溶质的溶质质量分数比B溶液大。

③t2℃时;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A大于B

④A物质中含有少量的B物质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15、实验室称量固体药品所用仪器是____,量取液体药品时,所用的仪器是____,量取时视线应与液面的____保持水平.16、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__(填元素符号),它属于____元素(填“常量”或“微量”),幼儿及青少年缺乏它易导致____。为保证该元素的摄入量,可选择的食物有____(填一种食物名称)。17、量筒的用途是____,使用时,量筒必须____,视线要跟液体____保持水平.18、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意义:

(1)2个氮原子____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

(3)硫酸铵____

(4)调味品食盐中的阳离子____

(5)3个氢氧根离子____

(6)氢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____.19、下图是费俊龙和聂海胜在“神舟”六号飞船中的照片;请你从化学的视角对“神六”飞船的有关信息进行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1)航天员在太空中每人每天大约需要0.9kg氧气;2.5L水、0.6kg食物;排出1.0kg二氧化碳、1.8kg水蒸气等.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属于化合物的是,属于混合物的是.

(2)“神六”飞船的外壳是用金属;玻璃、工程塑料等材料制成的.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3)为了处理人体排出的CO2,飞船上采用了与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作为吸收剂.LiOH中锂元素的化合价是,飞船上LiOH吸收CO2的化学方程式是:.

(4)在“神六”飞船中有篮球大小的储氧瓶6个;储氮瓶2个,它们是航天员的生命之源.舱内空气一天一换.宇航员说:“舱内的空气比地面还好.”请你设计:怎样使得舱内气体成分大致和地面保持一致?〔请注意题(1)所给信息〕.

20、供城市生活用水的自来水厂净水流程如下图所示,请填空:(1)取水口处的水常呈浑浊,是因为水中含有许多;(2)通过过滤池,可除去;(3)投药的目的是;(4)清水池里的水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纯净物。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3题,共18分)21、蒸发完毕后移动很热的蒸发皿的方法是用坩埚钳夹取.____.22、搅拌或振荡,可以增大溶质的溶解度____.(判断对错)23、气体分子间有间隔,固体、液体分子间无间隔.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探究题(共2题,共10分)24、请根据下列各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rm{(1)}写出装置图rm{A}中标号rm{垄脵}的仪器名称______.

rm{(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rm{(}填字母代号rm{)}.

rm{(3)}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正确操作是______rm{(}填字母代号rm{)}.25、实验室中有一瓶标签受损的无色溶液;如图A所示,老师提示这是一瓶初中常用的溶液,要求同学们确认其溶质成分。

【提出猜想】①氯化钠②氢氧化钠③硫酸钠④碳酸钠。

【查阅资料】氯化钠和硫酸钠溶液pH=7;可溶性硫酸盐遇到可溶性的钡盐会产生白色沉淀。

【讨论分析】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______(填序号)不成立,其原因是______。

【实验探究】为了进一步确认其成分;同学们继续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该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猜想______不成立(2)取该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______猜想③成立假如猜想④成立;写出(1)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______。

【反思与交流】有同学提出用测pH的方法也可以确定该无色溶液,如图B、C、D所示是几位同学的实验过程,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其现象与结论是______。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3题,共21分)26、(2014秋•泰兴市校级期中)水蒸气能点燃火柴吗?做如图所示实验;加热烧杯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通过加热的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铜管处,火柴被加热;迅速从蒸气中移开,火柴燃着了.

(1)A处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则烧瓶内沸水的温度应____100℃.(填“>”“<”或“=”)

(2)B处水蒸气对点燃火柴的作用是____.

(3)火柴为什么移离蒸气才能燃烧?____.27、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小强采用了右图所示装置: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25mL空气,给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在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加热,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观察密闭系统内空气体积变化.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该减少约____mL.

(2)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

(3)上述实验的结论应该是____.

(4)小强测得实验结果如下:

。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25mL22mL由此数据可以推算出他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____2l%(填“>”、“=”、“<”).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填序号)

①没有交替缓缓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②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③加入铜丝量太少;④加入铜丝量太多.28、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CO高温下还原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金属镁着火不能用CO2灭火,因为镁能在CO2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反应基本类型是____.

(3)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则如图所示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C【分析】【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连→查→加→倒→收→验)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析】【解答】解: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是: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向广口瓶中装入大理石)→倒(向漏斗中注入稀盐酸)→收集(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则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②①③④⑤⑥.

故选:C.2、B【分析】【分析】根据微粒的构成及变化,分析物质的构成及分子、原子的变化,分析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根据物质的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解析】【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

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故A正确;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以再分,原子种类不变;故B正确;

C;由微粒的构成可知;生成物中有一种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故C正确;

D;由上图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2;故D不正确.

故选B.3、A【分析】【分析】A;根据硫粉、白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镁带、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蜡烛、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纸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析】【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白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正确.

B;镁带、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错误.

C;蜡烛、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均发出白光,故选项错误.

D;纸张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错误.

故选:A.4、B【分析】【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析】【解答】解:A、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

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C、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H2O2H2↑+O2↑.

D;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是由碳酸钠制取氢氧化钠,故选项错误.

故选:B.5、C【分析】解:rm{A}图示微粒为两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氧分子;分解过程中可再分,不表示不再分的氧原子;故A不正确;

B;图示微粒为两个氢原子构成的一个氢分子;分解过程中可再分,不表示不可再分的氢子;故B不正确;

C;图示微粒为单独的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为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微粒;故C正确;

D;图示微粒为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水分子;分解过程中可再分,不表示不可再分的氢、氧原子;故D不正确;

故选C.

根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微粒应为氢原子和氧原子;判断图中表示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氢;氧原子的图示.

原子与分子的根本区别在于: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分子可以再分为原子.【解析】rm{C}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6、AC【分析】【分析】化学变化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化学变化是产生新分子的变化;【解析】【解答】解:化学变化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化学变化过程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分子种类一定改变,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是最小的微粒,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都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

故选AC.7、AC【分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硫与硫化氢的分子数目之比,从而知道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硫与硫化氢气体的体积之比.反应完毕后气体有剩余,剩余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硫,也可能是硫化氢,将两种情况都要分析一下.【解析】【解答】解:反应结束后,气体有剩余,剩余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硫,也可能是硫化氢气体,把反应前的气体按体积分为四份,参加反应的有三份,剩余一份.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硫与硫化氢气体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2,也就是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硫与硫化氢气体的体积之比是1:2,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硫占一份,参加反应的硫化氢气体占两份,若剩余的一份气体是二氧化硫,则a与b之比为1:1,若剩余的一份气体是硫化氢,则a与b之比为1:3.

故选A、C8、AD【分析】

根据信息判断是一级还是二级能源关健看其是否是自然界中现成形式提供的.

A;天然气是古代生物的遗骸经复杂变化而形成的化石燃料;是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属于一级能源;故选项说法正确.

B;风能是自然界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属于一级能源;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电器使用的电源是靠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而来的;如火力发电是煤燃烧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属于二级能源,故选项说法错误.

D;CO是通过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制取的;需依靠其他能源间接制取,属于二级能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D.

【解析】【答案】根据题目所给新信息:自然界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为一级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间接制取的能源为二级能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9、BD【分析】

A;酸中加水;溶液的酸性会减弱,PH会升高但不会达到7,故此选项错误.

B;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不会增加氧气的产量;只会增加反应的速度,从图象看加入二氧化锰的速度变快了,故此选项正确。

C;等质量的铝、镁、铁与酸反应是生成的氢气量是铝最多;图象所示不是铝生成的氢气多,故此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钠滴入到盐酸与氯化铁的溶液中时会先于盐酸反应;故一开始不会生成沉淀,此过程与图象相符,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BD

【解析】【答案】A;酸中加水;溶液的酸性会减弱.

B;过氧化氢溶液加入二氧化锰不会增加氧气的产量;只会增加反应的速度.

C;等质量的铝、镁、铁与酸反应是生成的氢气量是铝最多.

D;氢氧化钠滴入到盐酸与氯化铁的溶液中时会先于盐酸反应;故一开始不会生成沉淀.

10、AC【分析】【分析】在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中,首先观察有无有特殊颜色的物质,若有,将有颜色的溶液鉴别出来,然后再借用这种溶液鉴别其它溶液把其它没有确定出的物质确定出来;若都没有颜色就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分析鉴别.【解析】【解答】解:A、CuSO4溶液是蓝色的,能与CuSO4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是的是KOH溶液,能与KOH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MgCl2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稀H2SO4;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

B、Na2SO4、Ba(NO3)2反应均能产生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

C、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氯化钡、AgNO3;再将稀盐酸分别滴加至氯化钡、AgNO3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硝酸银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钡溶液;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

D、AgNO3溶液与KCl、CaCl2反应均能产生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

故选:AC.11、BC【分析】略【解析】rm{BC}12、AB【分析】解:物质加到水中搅拌后得到无色澄清溶液;说明彼此之间不能生成沉淀,且不存在有色离子。

A、NaOH与H2SO4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得到的溶液仍然是无色澄清溶液,故此选项正确;

B;三者之间不反应;该混合溶液中也没有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

C、Na2CO3和Ca(OH)2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溶液变浑浊,故选项错误;

D、Ba(OH)2和MgCl2、FeCl3反应分别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溶液变浑浊,且氯化铁是黄色的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AB。

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能结合成沉淀的则不能得到透明的溶液;本题还要注意能得到无色澄清溶液,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对于能否得到无色澄清的溶液,要注意彼此之间不能生成沉淀,还要注意特定离子的颜色。【解析】AB13、AD【分析】

A;由于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因此,两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溶液一定呈碱性;故A正确;

B;若硫酸钠溶液有剩余;向滤液中加入氯化钡一定出现硫酸钡的白色沉淀;而若氢氧化钡有剩余,剩余的氢氧化钡与氯化钡不能反应,而不会出现沉淀;故B不正确;

C;若氢氧化钡有剩余;向滤液中加入的硫酸一定生成硫酸钡的白色沉淀;若硫酸钠溶液有剩余,剩余的硫酸钠不能与硫酸钠反应,而不会出现沉淀;而若故C不正确;

D;氢氧化钠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而反应后的滤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因此向滤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一定会发生反应;故D正确;

故选A;D.

【解析】【答案】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与一定质量的硫酸钠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一是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得到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二是氢氧化钡溶液有剩余,得到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钡的混合溶液;三是硫酸钠有剩余,得到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与硫酸钠的混合溶液.

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4、略

【分析】【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图中,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A;P点所表示的含义为在t1℃时,B、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t2℃时A的溶解度是80g,因此将4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是饱和溶液;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A、B的溶解度减小,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只与溶解度有关,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越大;而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质量分数不变,但大于t1℃时A的质量分数,所以t1℃时三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C>A;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因此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同时放热,温度升高,烧杯中出现浑浊,说明有固体析出,则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t2℃时,将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降温到恰好饱和溶液,只是温度降低,溶解度减小,溶质、溶剂的质量均不变;t2℃时A的溶解度大于B,所以,该温度时分别蒸发等量的水后,恢复至t2℃,A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大于B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解析】【解答】本题考查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

(1)从甲图可以得到,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A;P点所表示的含义为在t1℃时,B、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答案为:A;在t1℃时;B;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饱和;

(2)①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A、B的溶解度减小,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只与溶解度有关,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越大;而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质量分数不变,但大于t1℃时A的质量分数,所以t1℃时三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C>A;故答案为:B>C>A;

②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因此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同时放热,温度升高,烧杯中出现浑浊,说明有固体析出,则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X是C物质;故答案为:C;Mg+2HCl=MgCl2+H2↑;

(3)t2℃时;将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降温到恰好饱和溶液,只是温度降低,溶解度减小,溶质;溶剂的质量均不变,故答案为:不变;

(4)t2℃时A的溶解度大于B;所以,该温度时分别蒸发等量的水后,恢复至t2℃,A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大于B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故答案为:>;

(5)①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其不饱和溶液降低温度不能转化成饱和溶液,故①错误;

②t2℃时;A的溶解度大于B,所以A的饱和溶液溶质的溶质质量分数比B溶液大,没有指明溶液的状态,所以不能确定,故②错误;

③t2℃时;将等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A大于B,故③原说法错误;

④A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所以A物质中含有少量的B物质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故④正确.

故选④.15、略

【分析】【分析】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作用和用法进行分析;

根据量取液体药品所用仪器、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解析】【解答】解:托盘天平在实验室里用来称量固体药品;所以实验室称量固体药品所用仪器是天平,量取液体药品时,所用的仪器是量筒和胶头滴管,先用倾倒法倾倒,带接近刻度线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故答案为:天平,量筒、胶头滴管,最低处.16、Ca常量佝偻病和发育不良豆腐(或虾皮)【分析】【解答】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为钙元素;其元素符号为Ca,它属于常量元素,缺乏时幼儿及青少年易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含钙较为丰富的食物有:水产品;豆类、奶类、各类绿色蔬菜等。

【分析】人体中的常量元素主要有:氧、碳、氢、氮、钙、磷、钾、硫、钠、氯、镁;微量元素主要有:铁、钴、铜、锌、铬、锰、钼、氟、碘、硒。17、略

【分析】【分析】根据量筒的用途、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解答.【解析】【解答】解:量筒的用途是量度液体的体积;量筒必须放在水平桌面上,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故答案为:量度液体的体积;放在水平桌面上;凹液面的最低处.18、略

【分析】【分析】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表示不同的意义: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或分子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硫酸铵中铵根是+1价,硫酸根是-2价,按照正前负后,然后利用十字交叉法书写;调味品食盐中的阳离子是钠离子,一个钠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一个氢氧根离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3个氢氧根离子是3OH-;氢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因此是(OH)3.【解析】【解答】解:(1)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因此两个氮原子是2N,故答案为:2N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故答案为:H2O

(3)硫酸铵中铵根是+1价,硫酸根是-2价,按照正前负后,然后利用十字交叉法书写为:(NH4)2SO4,故答案为:(NH4)2SO4

(4)调味品食盐中的阳离子是钠离子,一个钠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故答案为:Na+

(5)一个氢氧根离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3个氢氧根离子是3OH-,故答案为:3OH-

(6)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氢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因此是(OH)3;故答案为:(OH)319、略

【分析】

(1)氧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水和二氧化碳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食物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填:氧气;水和二氧化碳;食物.

(2)工程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填:工程塑料.

(3)LiOH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氢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可以求出锂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故填:+1.

LiOH吸收CO2能生成碳酸锂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2LiOH═Li2CO3+H2O

(4)在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4:1,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故填:换气时控制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4:1,不断地补充氧气,吸收呼出的二氧化碳,吸收排出的水蒸气.

【解析】【答案】关根据物质的分类方法可以判断物质的类别;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以求出某种元素的化合价.

20、略

【分析】解题时要明确净化水的各种方法的原理及所用物质的作用:加絮凝剂的目的是对杂质吸附,使其沉淀出来;过滤是一种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所形成混合物的方法;活性炭可吸附异味和色素;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中,为进行杀菌消毒需要向水中加入一些消毒杀菌剂(1)天然水常呈浑浊,因为水中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2)由自来水厂净水流程图可得知,经过过滤池后的水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已经清除,结合过滤操作的作用,因此可推测过滤池在净水过程中的作用是除去不溶性杂质;(3)投药的操作在水进入家庭前进行的,因此,可判断此时投入的药物应该是为消灭水中病毒和细菌;(4)通过上述操作分析可知:得到的水虽然看起来比较澄清,仍含有一些可溶性杂质,所以依然是混合物.【解析】【答案】(1)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2)不溶性杂质;(3)杀灭细菌和病毒;(4)不是。四、判断题(共3题,共18分)21、√【分析】【分析】移走正在加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这是在基本实验操作中常用的操作之一.【解析】【解答】解:坩埚钳可用于移走正在加热或很热的蒸发皿.

故答案为:√.22、×【分析】【分析】根据一样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搅拌和振荡增大的是物质的溶解速率,据此解答.【解析】【解答】解:搅拌和振荡增大的是物质的溶解速率,不能增大物质的溶解度,故填:×.23、×【分析】【分析】根据微粒与微粒之间都是有间隙的进行分析.【解析】【解答】解:无论是气体、固体还是液体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而所有的微观粒子之间都有间隔.故说法错误.五、探究题(共2题,共10分)24、略

【分析】解:

rm{(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可知:仪器rm{垄脵}为试管.

rm{(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方法制取氧气,属于固固加热型,故选择发生装置rm{A}

rm{(3)}验满一律是在集气瓶的口部,验满氧气是借助氧气的助燃性,所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的口部rm{.}故选F.

答案:

rm{(1)}试管;rm{(2)A}rm{(3)F}.

rm{(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解答;

rm{(2)}根据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方法制取氧气;属于固固加热型解答;

rm{(3)}根据验满一律是在集气瓶的口部;验满氧气是借助氧气的助燃性,所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的口部解答.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解析】试管;rm{A}rm{F}25、①、②氯化钠和氢氧化钠的化学式中Na右下角数字不是2④产生白色沉淀Na2CO3+2HCl═2NaCl+H2O+CO2↑C如果pH=7是硫酸钠溶液,如果pH>7,是碳酸钠溶液【分析】解:【讨论分析】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①;②不成立,其原因是:氯化钠和氢氧化钠的化学式中Na右下角数字不是2;

【实验探究】(1)取该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猜想④不成立;

(2)取该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猜想③成立;

假如猜想④成立,(1)中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反思与交流】其中正确的是B;A不正确,是因为直接把pH浸入溶液中,C不正确,是因为pH试纸湿润后,可能会改变溶液的pH;如果pH=7是硫酸钠溶液,如果pH>7,是碳酸钠溶液。

故答案为:

【讨论分析】①;②氯化钠和氢氧化钠的化学式中Na右下角数字不是2;

【实验探究】(1)④;

(2)产生白色沉淀;

假如猜想④成立Na2CO3+2HCl═2NaCl+H2O+CO2↑;

【反思与交流】C如果pH=7是硫酸钠溶液;如果pH>7,是碳酸钠溶液。

【讨论分析】(1)根据物质的化学式进行分析解答;

【实验探究】(1)根据碳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