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沪科新版选修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沪科新版选修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沪科新版选修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沪科新版选修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沪科新版选修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科新版选修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中;有一类反映的是黑暗的历史和残酷的暴行,如戈雷岛和奥斯维辛集中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15世纪荷兰殖民者首先发现了戈雷岛。

②戈雷岛是近代血腥奴隶贸易的直接见证。

③奥斯维辛集中营是德国法西斯建造的规模最大的集中营。

④这类遗产的特殊内涵是指具有警示意义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2、《世界风景名胜纵览》认为“戈雷岛遗址有其独特的价值,它反映了18世纪末的灿烂文明,也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最野蛮的写照。岛上房屋传统的建筑风格充分体现了这一文明与野蛮交织的矛盾现象。”对此材料理解错误的是A.“独特价值”是指肩负历史教育的使命B.“灿烂文明”指近代人文主义思想C.奴隶堡是“岛上房屋传统”的典型代表D.“最黑暗最野蛮”指的是奴隶贸易3、有一类文化遗产是黑暗的历史和残酷的暴行;它们具有其特殊的内涵。下列有关此类遗产说法正确的是:

①殖民者修建的奴隶堡是戈雷岛上的标志性建筑。

②奥斯威辛集中营是一战期间德国建造的规模最大的集中营。

③这类遗产的特殊内涵是指具有警示意义。

④戈雷岛是近代血腥奴隶贸易的直接见证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4、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在客观上推动了埃及近代化的措施有。

①采用西方机器大生产;发展军事工业②聘请外国专家到埃及讲学和传授技术。

③穆罕默德·阿里垄断国家政权④实行征兵制并按照法国军队模式训练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5、有学者认为:“要理解朱子学的特征,就必须广泛关注北宋时代的各种潮流。我们一定得把朱子学看作宋代思想文化史的最终到达点。”此学者“把朱子学看作宋代思想文化史的最终到达点”,主要是基于朱熹A.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B.将儒家伦理提升到了天理高度C.建立了系统而独特的心学理论D.完成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6、1911年的《临时约法》规定了国会包括弹劾权在内的很多职权,然而,约法规定的内阁制不同于其他国家,对内阁制特有的不信任投票权没有具体规定,缺少不信任投票权和相应的解散权。这些规定意在()A.落实分权制衡原则B.探索中国特色政治道路C.限制袁世凯的权力D.推进代议制的自我完善7、法国人克雷夫克夫在18世纪70年代写道:“我可以给你指出一个家庭他的妻子是荷兰人,儿子和法国人结婚,生了四个孩子,都娶了不同国籍的妻子这里把所有国家的各个个人熔化成一个新的民族。”他所描绘的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A.英属北美殖民地B.法属美洲殖民地C.西属美洲殖民地D.荷属美洲殖民地8、1946年9月15日;上海新民晚报刊发时事漫画《空心汤圆》(如图),对其寓意解读正确的是。

A.美国积极支持蒋介石内战B.国民党政府极力愚弄民众C.民族资本主义获空前发展D.国民普遍获得了自由权利9、阅读《庆阳县两年来三三制执行情况(1944年)表》;

家庭成分。

社会出身。

项目。

地主。

富农。

中农。

贫农。

绅士。

商人。

学生。

军界。

工人。

务农。

数量。

7

17

41

26

9

15

10

2

2

53

备考。

全县参议员91名.内有候补议员12名。

对表中反映的政权理解正确的是()A.具有民主性和广泛性B.体现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原则C.性质是工农民主政权D.与人民民主政权群众基础相同评卷人得分二、材料分析题(共5题,共10分)10、阅读下列材料:

有学者认为;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做出的回应,试图通过各方面的改革,使埃及跨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改革没有获得成功的原因是:现代化的结构变革,具有明显的互动性,一个国家全面性的结构变革,会产生一种威力巨大的整体效应。由于阿里的注意力集中在建立海军和兴办军事工厂,他认为拥有和西方一样的军舰;大炮和机器设备,就可以与欧洲列强并驾齐驱;他不懂得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全面结构变革,任何局部的改革从长远看对富国强兵都无济于事,传统结构的留存,相应的整体功能保持不变,国家的现代化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阿里改革的悲剧之一即在于此。

——《挑战与应战——对埃及早期现代化探索的思考》请回答:

(1)据材料概括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外在因素是什么?

(2)据材料概括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没有获得成功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为维护明王朝的统治,着手进行改革,张居正明白,依靠明朝后期那个只尚空谈,不办实事的庞大腐朽的官僚集团来推行他的改革,就意味着寸步难行。针对“官吏涵弊”“狡伪权诈”“政以贿成”等社会现状,张居正在政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他裁减名实不符的官吏,达官僚总数的20%-30%。对在职官员用“考成法”进行严格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吏部判定官吏勤惰的依据,官吏的“用舍进退,一以功实为准”。他要求执法公平无私,不偏不倚,要做到“法所当加,虽贵近不宥;事在所枉,虽疏贱必申。”他整顿吏治“杜绝贿门,痛惩贪墨”以达到“私门闭、公室强”。但是,它并未超出官吏传统的吐故纳新的范围。——摘编自熊家利《十六世纪中西面对封建危机的不同改革》等(1)根据材料;概括张居正政治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所学知识,简评张居正政治改革的影响。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共八大前后;国家领导人为改革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陈云指出:在保持以国家和集体经营为工商经营的主体的同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对工商业的发展进行补充,在保持计划生产在工农业生产中的主要指导地位的同时,允许私营工厂的开设。1957年.中央制定了以向各级地方政府放权让利为主要内容的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将一部分工业管理、商业管理和财政管理的权力下放给地方和企业。把企业自主经营、自主决策的权力要求,作为调整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方面。毛泽东要求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在分配上要兼顾国家、集体和劳动者个人三者的利益。当然,此时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总体仍然是朝着计划经济方向发展的。

——摘编自马艳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早期探索研究》材料二1978年至1992年被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自觉探索阶段”。以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贵任制为标志;中国走上了市场取向的艰辛探索之路。1979年4月,国家召开价值规律理论探讨会,推动了对经济规律的认识,经济理论的先行探索深化了党对经济与市场的认识。除了农民自发的改革探索外,在国家主导下,还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允许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的发展及以价格革命为中心的流通领域改革等。通过这些改革,农户、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行为模式逐步向独立的市场主体靠拢。

——摘编自张泌悦、丁林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自觉探索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共八大前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有益探索。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8~1992年我国经济体制探索的显著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13、评价张居正(1525一1582)材料一。评价者评价王世贞(1526-1590),明万历时曾官至巡抚,因政见不同被张居正罢归故里能以法劫持天下,器满而骄。没身之后,名秽家灭(被抄家)。善乎夫子之言:虽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吝啬小气),其.余无足观也。(《嘉靖以来内阁首辅传》)万斯同(1638-1702),出身于明朝累世勋臣之家,精通经史。清初,他不仕清朝,参与修明史“以报故国”挟宫闺(太后、宦官)之势,以骄蹇无礼于其.主(年幼的万历皇帝),其谁能堪之!人臣之道,以敬为上,大节一失,余无足观。(《明史·张居正传》)樊树志(1937-),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以全球视角研究历史,著有《晚明大变局》等他所进行的改革,雷厉风行,大刀阔斧,由.于得到了万历皇帝的全力支持,成效卓著,一举扭转了持续走下坡路的颓靡政局,而彪炳于史册。(《张居正与万历皇帝》)材料二(张居正改革十年)海内肃清。用李成梁、戚继光,委以北边,攘地千里,荒外警服。南蛮累世负固者,次第遣将削平之。力筹富国,太仓粟可支十年,同寺(官署名)积金至四百余万。成君德,抑近幸,严考成,核名实,清邮传,核地亩,一时治绩炳然。——摘自(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

(1)依据材料一;归纳对张居正的评价并进行简要说明。指出导致评价者观点不同的主要因素。

(2)材料二肯定了张居正的哪些政绩?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评价政治人物应该注意什么?14、左宗棠述评材料一1885年左宗棠去世后清廷发布上谕:大学士左宗棠,学问优长,经济闳远,秉性廉正同治年间,剿平发逆及回、捻各匪,懋建勋劳。穆宗毅皇帝深资倚任,授为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朕御极后,特命督师出关,肃清边圉,底定回疆,厥功尤伟。上年命往福建督办军务,劳瘁不辞。讵意未及就道,遽尔溘逝。披览遗疏,震悼良深!谭嗣同在《致贝元徴书》中说:“历观近代名公更事既多,识力乃卓。”“左文襄晚达,故沈观最久。其请造轮船之疏曰:‘彼既巧,我不能安于拙;彼既有,我不能傲以无。’所至辄兴创机器,信知所先务矣。”邹容在《革命军》中讲左宗棠“忍心害理,屠戮同胞,为满人忠顺之奴隶。”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左宗棠的主要活动。

(2)上述材料中对左宗棠的评价有哪几种观点?简要分析其理由。材料二谭嗣同在《致贝元徴书》中说:“历观近代名公更事既多,识力乃卓。”“左文襄晚达,故沈观最久。其请造轮船之疏曰:‘彼既巧,我不能安于拙;彼既有,我不能傲以无。’所至辄兴创机器,信知所先务矣。”邹容在《革命军》中讲左宗棠“忍心害理,屠戮同胞,为满人忠顺之奴隶。”评卷人得分三、论述题(共5题,共10分)15、特定历史时期脍炙人口的口号;往往有较强的感染力,含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下表为20世纪80年代红遍全国的口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口号。

注释。

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1981年北大学生提出;推广到全国。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在全国范围内民间口口相传。

摸着石头过河。

陈云在1980年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得到邓小平的赞同,成为全国范围的媒体用语及民间口语。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1978年9月邓小平在天津视察时提出;全国广为流传,城市;农村墙上标语中出现率极高。

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1962年邓小平提出;20世纪80年代在新闻报道,街谈巷议中时常出现,流传大江南北。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在科研部门;学校、厂矿等单位广为流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成为全国普通民众新时代的政治指南。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出现在1980年深圳蛇口港建设工地;后获得邓小平的首肯。20世纪80年代全国建筑工地;大型工程现场不可或缺。

(1)根据材料;从“时代与口号”关系的角度,对以上口号红遍中国的现象作出解释。

(2)假如你生活在1898年的中国,请你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提出一句具有时代气息的口号,并对口号的影响力做出评估,简要说明评估的依据。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中外历史来看;任何成功的改革或变革总是首先在观念层面进行更新和转换,通过宣传新思想;新理念、新理论,更新人们的观念,解放人们的思想,并在社会各阶层取得广泛共识,才有可能使改革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

——《改革开放40年成功的“中国密码”》材料二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新要求的同时;也对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开放提出了目标,作出了部署。深刻领会这些要求,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迈出实质性步伐,对于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不断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至关重要。

——新华社《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开放》试根据材料二并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有关史实论证材料一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和政治关系的角度自拟论题,并进行中英比较说明。(要求:论题明确,说明充分,史论结合,表述清晰。)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虽然19世纪是个政治上疾风骤雨的时代,但并非所有的政治变革都能被冠以“革命”之类的词汇。不过我们依然可以说这是一个“革命的时代”。究其原因,在这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的政治动荡,并且都以激进和暴力为特征。不过这些革命有很多都失败了,还有很多偏离了人们起初的设想。除此之外,如果我们变通地理解革命这个词,把那些政治集团快速或者基础性的反常的更替也算进去的话,我们就能发现这个时代有许多非暴力性的政治变革达到了革命性的结果。——摘编自罗伯茨《欧洲史》材料反映了作者对19世纪世界历史的认识,对此围绕“政治变革”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19世纪中外历史予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要讲一代的制度,必先精熟一代的人事。任何一项制度,决不是孤立存在的。某一制度之创立,决不是凭空忽然地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渐渐地在创立。某一制度之消失,也决不是无端忽然地消失了,它必有流变,早在此项制度消失之前,已有此项制度的后影,渐渐地在变质。任何一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我们讨论一项制度,固然应该重视其时代性,同时又该重视其地域性。推扩而言,我们该重视其国别性。说到历史的特殊性,则必牵连深入到全部文化史。政治只是全部文化中一项目,我们若不深切认识到某一国家某一民族全部历史之文化意义,我们很难孤立抽出其政治一项目来讨论其意义与效用。——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2题,共16分)20、自1789年以来,法国人民为争取共和制历经反复斗争,请查阅相关资料,弄清楚法国人民曾几次建立了共和国?历史上分别称做什么?21、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各项参政员候选人推出后报告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资格审议会置委员九人,其人选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指定。

国民参政会有听取政府施政报告暨向政府提出询问案之权。

——《国民参政会组织条例》(1938年4月)

材料二。

毛泽东等人发表对国民参政会的意见称:“虽然在其产生的方法上;在其职权的规定上,国民参政会还不是尽如人意的全权的人民代表机关;但是,并不因此而失掉国民参政会在今天的作用与意义共产党人除继续努力于促进普选的;全权的人民代表机关在将来能以建立外,将以最积极、最热忱、最诚挚的态度去参加国民参政会的工作。”

——摘编自《新华日报》1938年7月5日。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国共两党在国民参政会问题上的不同主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民参政会的历史作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D【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格雷岛在历史上以奴隶贸易中心闻名。格雷岛是欧洲殖民者最早涉足的非洲据点之一,1444年葡萄牙人来到这里,1450年他们在此建立了一个小教堂。此后在葡萄牙人和荷兰人之间几度易手,荷兰人将其命名为胡雷岛,1664年被英国人占领。故①错误。②③④表述正确。故D项正确,排除ABC。2、B【分析】【详解】

戈雷岛遗址反映的“灿烂文明”是指近代工业文明,不是近代人文主义思想,故答案为B项;戈雷岛遗址见证了15—18世纪西欧诸国与非洲的奴隶贸易,“独特价值”是指肩负历史教育的使命,排除A项;戈雷岛遗址的奴隶堡是“岛上房屋传统”的典型代表,排除C项;戈雷岛遗址见证了罪恶的奴隶贸易,是“最黑暗最野蛮”的写照,排除D项。3、A【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奥斯威辛集中营是二战期间德国建造的规模最大的集中营,本题凡是含②均是错误的,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B含②,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含②,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含②,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4、D【分析】【详解】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采用西方机器大生产,发展军事工业,聘请外国专家到埃及讲学和传授技术,实行征兵制并按照法国军队模式训练,促进了埃及经济、军事近代化,①②④正确,故选D;穆罕默德·阿里垄断国家政权,与促进埃及近代化没有直接关系,排除③,故排除ABC。5、A【分析】【详解】

朱熹把儒家思想上升到天理高度;从三纲五常出发维系封建社会统治的秩序,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所以材料中对于朱熹思想评价极高,故A项正确;北宋二程就已经把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朱熹是南宋的,是集大成者。B错误;D是心学思想出现。

点睛:程朱理学、心学都是理学的流派。心学是对理学的继承发展,只是理学的一个流派,“心学”也是“理学”。6、C【分析】【详解】

《临时约法》“规定了国会包括弹劾权在内的很多职权”,对内阁制特有的不信任投票权却没有具体规定,目的是以国会制约政府(袁世凯)权力,自身又不被解散,C项正确;《临时约法》未赋予政府提请元首解散国会的权力,故制衡的原则体现不出,排除A项;这种规定存在因人设法的弊端,存在制度设计的缺陷,排除BD项。故选C项。7、A【分析】【详解】

试题分析:“熔化成一个新的民族”表明了一个新的民族的形成;而其组成是“荷兰人”;“法国人”等其他“不同国籍”的人。这说明这个新民族是通过不同民族的婚姻而逐渐形成。只有英属北美殖民地在独立前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体体,即美利坚民族。同时18世纪70年代这个时间有暗示美国独立战争爆发时期。有这些信息即可选出A。

考点:本题考查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点评:英属北美殖民地是一个移民殖民地,一个家庭各成员都可能拥有不同国籍。英属北美殖民地在独立前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体体,即美利坚民族。8、B【分析】【详解】

材料中的“《空心汤圆》及汤圆内部的民主自由”说明的是国民政府无心建立民主自由的社会,极力愚弄民众,B正确;材料未涉及美国的态度,A排除;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陷入困境,C排除;D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B。9、A【分析】根据表格,三三制政权的涉及阶层具有广泛性,具有民主性,故A项正确;革命统一战线出现于1924~1927年,故B项错误;根据图表,成分中有地主、富农,故其性质并非为工农民主政权,故C项错误;人民民主政权的群众基础主体是工人、农民,并没有地主、富农,故D项错误。二、材料分析题(共5题,共10分)10、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原因;旨在考查对材料信息的准确解读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关于阿里改革的外在因素,可由材料“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作出的回应”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2)本题主要考查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失败的原因,旨在考查对材料信息的准确解读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可由材料“他不懂得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全面结构变革”可概括出失败的原因,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军事措施举例作答即可。【解析】(1)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和影响。

(2)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全面结构变革,只是进行局部改革,未产生巨大的整体效应。如政治改革不仅未变革封建政治体制,反而加强了封建专制;试图通过军事工业的建立、军队的改革与欧洲列强并驾齐驱。11、略

【分析】【详解】

(1)内容:根据材料中“裁减名实不符的官吏”可知;裁汰冗员;根据“对在职官员用‘考成法’进行严格考核”可知,严格官员考核;根据“要求执法公平无私,不偏不倚”可知,严明法制;根据“整顿吏治‘杜绝贿门,痛惩贪墨’以达到‘私门闭;公室强’”可知,反对贪污腐败,严惩贪官污吏。

(2)影响:根据张居正裁汰冗员“达官僚总数的20%-30%”、整顿整治、不明法制等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改革减少了财政支出,提高了办事效率,打击了腐败,进一步扭转了官场风气,官风、政风的改善为其他改革措施的推行创造了条件;根据“并未超出官吏传统的吐故纳新的范围”,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可知,张居正政治改革未能达到挽救封建统治危机的目的,也没有突破传统官僚体制的束缚。【解析】(1)内容:裁汰冗员;严格官员考核;严明法制;反对贪污腐败;严惩贪官污吏。

(2)影响:减少了财政支出,还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打击了腐败,进一步扭转了官场风气,官风、政风的改善为其他改革措施的推行创造了条件。未能达到挽救封建统治危机的目的,也没有突破传统官僚体制的束缚。12、略

【分析】【详解】

(1)探索:根据材料“在保持以国家和集体经营为工商经营的主体的同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对工商业的发展进行补充”可归纳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允许多种经济的存在与发展;根据材料“将一部分工业管理;商业管理和财政管理的权力下放给地方和企业”可归纳出实行中央向地方分权;根据材料“把企业自主经营、自主决策的权力要求,作为调整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可归纳出承认市场调节的必要性,扩大企业自主权;根据材料“毛泽东要求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在分配上要兼顾国家、集体和劳动者个人三者的利益”可归纳出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分配领域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

(2)特征:根据材料“以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贵任制为标志”可归纳出首先兴起于农村;根据材料“除了农民自发的改革探索外,在国家主导下”可归纳出农民自发探索与国家主导相结合;根据材料“国家召开价值规律理论探讨会,推动了对经济规律的认识”可归纳出重视理论探索的先导性;根据材料“逐步向独立的市场主体靠拢”可归纳出重视发挥市场的作用。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决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识的深入、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弊端日益暴露及借鉴他国经验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解析】(1)探索: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允许多种经济的存在与发展;实行中央向地方分权;承认市场调节的必要性,扩大企业自主权;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分配领域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

(2)特征:首先兴起于农村;农民自发探索与国家主导相结合;重视理论探索的先导性;重视发挥市场的作用。

原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党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实现了拨乱反正;党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认识更加深入,思想进一步解放;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借鉴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13、略

【分析】【详解】

(1)归纳说明:王世贞:根据材料“能以法劫持天下;器满而骄。没身之后,名秽家灭(被抄家)”“虽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吝啬小气),其.余无足观也”可知,否定张居正,批评他居功自傲;吝啬小气;万斯同:“人臣之道,以敬为上,大节一失,余无足观”可知,否定张居正,批评他仰仗太后、宦官的支持,不敬皇权,违背君臣之道。樊树志:根据材料“成效卓著,一举扭转了持续走下坡路的颓靡政局,而彪炳于史册”可知,肯定张居正,认为张居正的改革取得了成效,是彪炳史册的政治家。因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阶级、立场、时代特征、史料掌握情况、研究视角度分析。如评价者所处的时代、身份、地位、立场、观念等不同。王世贞与张居正是同朝官员,二人有矛盾;万斯同出身明朝官宦之家,恪守纲常伦理,以总结明亡的教训为己任,他们对张居正的评价有一定的主观性;樊树志是当代人,以学者身份进行历史研究,视角新颖,对张居正的评价相对客观。评价的角度不同。王世贞和万斯同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进行评价,樊树志从历史功绩的角度评价张居正。

(2)政绩:根据材料“用李成梁、戚继光,委以北边,攘地千里,荒外警服。南蛮累世负固者,次第遣将削平之”可知,民族关系方面,加强了对少数民族的管理;根据材料二“力筹富国,太仓粟可支十年,同寺(官署名)积金至四百余万”可知,经济方面,清丈土地,改革赋税,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根据材料二“成君德,抑近幸,严考成,核名实,清邮传,核地亩,一时治绩炳然”可知,政治方面,整顿吏治,提高官员办事效率。注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要坚持是否利于国家治理,是否推动社会进步;多角度、辩证地、客观地评价。【解析】(1)王世贞、万斯同否定张居正。王世贞批评他居功自傲、吝啬小气,万斯同批评他仰仗太后、宦官的支持,不敬皇权,违背君臣之道。樊树志肯定张居正。他认为张居正的改革取得了成效,是彪炳史册的政治家。

原因:评价者所处的时代;身份、地位、立场、观念等不同。王世贞与张居正是同朝官员;二人有矛盾;万斯同出身明朝官宦之家,恪守纲常伦理,以总结明亡的教训为己任,他们对张居正的评价有一定的主观性;樊树志是当代人,以学者身份进行历史研究,视角新颖,对张居正的评价相对客观。评价的角度不同。王世贞和万斯同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进行评价,樊树志从历史功绩的角度评价张居正。

(2)政绩:民族关系方面,加强了对少数民族的管理;经济方面,清丈土地,改革赋税,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政治方面:整顿吏治,提高官员办事效率。结合时代背景,判断政治人物的活动是否利于国家治理,是否推动社会进步;多角度、辩证地、客观地评价14、略

【分析】【分析】

(1)

活动:根据“剿平发逆及回;捻各匪”得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捻军等农民起义;根据“经济闳远”;结合所学可知,左宗棠主张学习西方技术,创办洋务企业;根据“督办陕甘军务”得出重视塞防,督办陕甘军务;根据“特命督师出关,肃清边圉,底定回疆”得出平定新疆叛乱,收复新疆等。

(2)

观点及其理由:根据“清廷发布上谕”“懋建勋劳”“厥功尤伟”等信息得出第一种观点是材料一中清政府的观点;对左宗棠评价较高。理由:根据“剿平发逆及回;捻各匪”“肃清边圉,底定回疆”,概括得出清朝从维护地主阶级封建统治的立场出发,认为左宗棠镇压农民起义维护了清朝统治,收复新疆,巩固国家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谭嗣同在《致贝元徴书》”“左文襄晚达,故沈观最久”得出第二种观点是材料二中谭嗣同的观点,基本肯定左宗棠。理由:根据“辄兴创机器,信知所先务矣”,可从谭嗣同是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认为左宗棠学习西方技术,兴办洋务,有利于变法图存,挽救民族危机等分析理由。根据“邹容在《革命军》”“为满人忠顺之奴隶”得出第三种观点是材料二中邹容的观点,基本否定左宗棠。理由:根据“忍心害理,屠戮同胞,为满人忠顺之奴隶”,结合所学,可从邹容是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通过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统治,而左宗棠镇压农民起义,维护满人统治,等方面分析回答。

【点睛】【解析】(1)活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捻军等农民起义;主张学习西方技术;创办洋务企业;重视塞防,督办陕甘军务;平定新疆叛乱,收复新疆等。(答出4点)

(2)观点及其理由:第一种观点是材料一中清政府的观点,对左宗棠评价较高。理由:清朝从维护地主阶级封建统治的立场出发,认为左宗棠镇压农民起义维护了清朝统治,收复新疆,巩固国家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种观点是材料二中谭嗣同的观点,基本肯定左宗棠。理由:谭嗣同作为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认为左宗棠学习西方技术,兴办洋务,有利于变法图存,挽救民族危机,贡献较大。第三种观点是材料二中邹容的观点,基本否定左宗棠。理由:邹容站在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立场上,力主通过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统治,认为左宗棠镇压农民起义,是维护满人统治。三、论述题(共5题,共10分)15、略

【分析】【详解】

(1)根据所学可知;口号其实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反映。首先,对材料中的口号进行分类,例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属于思想文化;“振兴中华”属于经济建设等等。然后,结合所学,从口号的归属领域、反映的相关现象和史实等角度对分类的口号进行解释即可,例如“振兴中华”等口号表明随着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摸着石头过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口号反映出党领导人民在推进改革开放中改变旧观念,大胆探索创新,勇于担当奉献的时代精神。最后,对材料中的口号的作用进行综述,这些口号顺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反映了时代主题和人民的愿望,推动了改革开放。

(2)结合所学可知,1898年的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不同政治派别提出了不同的挽救民族危机的方案,因此口号要区分不同的阶级和政治派别,例如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口号,驱除鞑虏,创立民国,但是该口号只限于革命派知识分子范围内传播,因为当时的主流思想是维新变法,所以影响有限。【解析】(1)8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刚刚进入新时期,各项事业拨乱反正,改革开放逐步展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等思想文化科技领域的口号,反映了各项事业的拨乱反正;“振兴中华”等口号表明随着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摸着石头过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口号反映出党领导人民在推进改革开放中改变旧观念,大胆探索创新,勇于担当奉献的时代精神。以上口号顺应了80年代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反映了时代主题和人民的愿望,因而得到广泛传播,推动了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

(2)示例:口号:驱除鞑虏,创立民国。评估及依据:口号只限于革命派知识分子范围内传播,当时的主流思想是维新变法,因而影响有限。(注意:口号应具有正能量,适应当时的实际情况。)1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是个论述题,首先提炼出观点,然后结合所学加以论述。根据材料一“更新人们的观念,解放人们的思想,并在社会各阶层取得广泛共识,才有可能使改革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内容可知,改革开放使因为中国人民在思想观念上取得了共识,才会取得突出的成就,从而说明思想解放,促进了改革开放,因此可以总结出思想解放推动改革发展。论述可以从改革开放的背景即真开标准问题的讨论开始论述,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影响、南方谈话、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中华主义等方面进行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解析】观点:思想解放推动改革发展。论证:1978年,关于实践和真理的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精神束缚,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阐述了社会主义本质问题,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极大地解放了思想,深化了改革开放;十八大以来,逐渐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等。(其它言之有理答出3点即可)17、略

【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和所学可得出论题为历史建筑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特定的政治关系。论述时,可结合图片中的中国建筑分析得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强化。结合英国的建筑分析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建立。再联系建筑所反映的国家政体的特点进行分析说明。最后总结得出,历史上的一些建筑可视为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观的权力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国家历史建筑呈现出的特征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国家政治关系的真实写照。【解析】示例:论题:历史建筑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特定的政治关系。

说明:清朝军机处等机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开始确立。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得以完善,君主立宪制进一步发展。在国家权力结构中,国王“统而不治”,但却是国家的元首,最高权力的象征。英国王宫白金汉宫工整威严,显示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享有尊贵的地位。下议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组阁,任首相,掌握行政大权。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内阁对议会负责。首相的权力受议会的监督控制。首相官邸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却是英国行政权力中心,体现了民主的政治风格。

总结:历史上的一些建筑可视为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观的权力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国家历史建筑呈现出的特征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国家政治关系的真实写照。18、略

【分析】【详解】

本题是一个开放性试题,题目的要求是对此围绕“政治变革”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19世纪中外历史予以阐述。因此可结合所学,概括19世纪以来,西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及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的确立这些内容进行理解概括。如可提炼主题为,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拓展和英美代议制政体的建立,民主政治逐渐成为历史潮流。欧洲许多国家掀起了反抗封建专制,建立近代民主政治制度的高潮。论述时,可先分析19世纪以来政治变革的原因,如工业革命、启蒙思想等。再结合所不这,列举英国、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民主政治变革的具体内容,最后总结概括其影响和反映出的世界发展趋势。【解析】示例一19世纪是政治变革的时代。

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拓展和英美代议制政体的建立;民主政治逐渐成为历史潮流。欧洲许多国家掀起了反抗封建专制,建立近代民主政治制度的高潮。

工业革命后;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兴起,经过1832年议会改革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英国君主立宪政体趋于完善。代议制的成熟使得英国政治变革可以通过议会斗争来实现,防止暴力冲突和促进社会稳定。俄国为了化解社会矛盾和巩固统治增强国力,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废除农奴制,极大促进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亚洲,日本通过明治维新逐步走向近代化,并摆脱了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中国在民族危机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掀起变法图强;救亡图存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促进中国人们的思想解放,加快了走向近代民主的步伐。

法国大革命后;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持续不断,最终通过1875年宪法,法国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德国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国家统一,确立了德意志君主立宪制,使德国很快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美洲经过反殖民斗争,部分地区实现了民族独立,民主政治也有所发展。

19世纪通过一系列的革命和改革;不断的推动各国政治变革和社会转型。

示例二政治变革具有多样性。

英国的代议制建立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18世纪后期以来的工业革命极大地增强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力量。英国国内各阶层十分重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同时,代议制的成熟使得英国政治变革可以通过议会斗争来实现。

美国建立之初;南北经济差异十分明显。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这种差异和矛盾日益突出。南北政治;经济斗争表现为分裂与统一的斗争。

19世纪德国和意大利的政治变革;既有排除外国势力的斗争,也有国家统一的性质,更有政治民主化的色彩。

中国和日本的政治变革则具有鲜明的反殖民斗争的性质。

示例三非暴力变革可以达到革命的效果。

示例四19世纪是革命的时代,通过暴力革命不断推动政治变革19、略

【分析】【详解】

通过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材料中叙述了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基本特征,包括政治制度不是固定不变的,是逐步走向完善的,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同时政治制度的发展也具有双重性。学生可以就这些角度任意选择一个角度来拟定论题,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演进,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美国民主政治特征等具体内容来分析说明。【解析】示例一:

观点:任何政治制度不会一成不变,应因时而发展创新。

依据:唐朝通过“三省”实行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相权,独尊皇权;宋朝实行“两府三司”分化相权,强化皇权;元朝后期丞相权力很大,左右皇位继承;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等措施,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这些都反映了专制主义的发展与时俱进。结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发展因时而变。

示例二:

观点:任何政治制度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