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教版(2024)选择性必修3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4年人教版(2024)选择性必修3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4年人教版(2024)选择性必修3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4年人教版(2024)选择性必修3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4年人教版(2024)选择性必修3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人教版(2024)选择性必修3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18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如果说希腊古典文化是一种城邦文化,那么希腊化时期的文化就是一种走向帝国的、带有世界性的文化。希腊一体化和地方多元性相结合、消极没落的个人主义和眼界开阔的世界主义并存,是这一文化的基本特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希腊古典文化和希腊化时代的文化之间没有任何关联性B.把希腊古典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即是希腊化时期的文化C.希腊化时代的文化是东西方文化相互交流、融汇的结晶D.希腊文化因其先进性完全取代了西亚、北非的城乡文化2、1933—1944年,美国接纳了为数众多的知识难民,大约有22842到25535人之间,其中,在美国继续从事原来工作的大约有15000至17000人。但美国本土却约有5000名博士处于失业状态。这一现象最能说明A.纳粹独裁统治导致欧洲知识难民涌入B.经济大危机波及到美国的知识界C.罗斯福政府实行宽容的知识移民政策D.大学和科研机构对人才需求有限3、下图为一张百年前墨西哥华工的照片;与这张照片有关的信息不包括。

A.华工在美洲可能有太多的辛酸B.华工的出现纯粹是个人的原因C.华工参与了近代墨西哥的开发D.该照片体现了殖民侵略的血腥4、希腊化时代是指从公元前4世纪晚期到公元前30年罗马征服托勒密埃及为止的一段历史时期,这段时期内地中海东部原有文明区域的语言、文字、风俗、政治制度等逐渐受希腊文明的影响而形成新的特点。与“希腊化时代”有密切关系的是A.亚历山大远征B.古希腊人对外移民C.罗马帝国分裂D.波斯帝国的建立5、如图出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作者选择1763年最有可能的理由是。

A.以欧洲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B.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英国爆发C.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成为"日不落"帝国D.工业革命推动英国成为"世界工厂"6、民国史学家王国维先生总结出了著名的“二重证据法”来研究历史,按照古代史学家的划分,该方法属于()A.史学B.史才C.史识D.史德评卷人得分二、判断题(共1题,共2分)7、史实:荷马史诗反映了前11—前9世纪希腊的社会面貌;人物形象生动,语言简练朴实。

推论:荷马史诗是欧洲第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三、材料分析题(共6题,共12分)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国际人口迁移示意图

材料二某大洲15-19世纪人种变化估计数值(单位:人)。年份。

白人。

黑人。

混血人种。

原住民。

1490年。

0

0

0

50000000

1570年。

138000

235000

25000

9700000

1650年。

725000

815000

644000

9105000

1852年。

1319000

1188000

6252000

8211300

(1)使用不同的线条;在图中画出近代人口跨地域迁移的三条主要路线。

(2)判断材料二所示的大洲并说明依据。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文艺复兴以来,欧洲人开始了探索海外世界的热潮,将从全世界搜罗、掠夺的奇珍异宝带到了欧洲。大量私人收藏的发展,为博物馆的藏品积累做了准备。17世纪开始,在人人平等的思想影响之下,许多皇室和贵族的收藏品开始对部分公众开放参观.1683年,牛津大学通过接收英国贵族阿什莫林捐赠的各种器物和动、植矿物标本建立了阿什英林博物馆,这是世界上第一间永久向公众和学者开放的博物馆,并成为牛津大学的科学研究中心。——摘编自池永梅《公共博物馆在欧洲的起源》材料二晚清人视“博物院"为“新物云集”之地,主要是展示器械枪炮、科学发明、水火电气等对困强御辱“有用”的东西,譬如京师同文馆下属的教学辅助设施——科学博物馆。甲午战后,日本明治维新的显著成果给中国知识阶层沉重警示,博物馆被赋予开启民智的历史使命.1905年,张謇创办我国第一个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他认为,文物收藏的目的是“留存往迹,启发未来”。民国建立后,基于“文化之成就,本乎历史之,传承,而历史之精神,端在文物之观感”宗旨开设的国立历史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相继成立,藏品多来自清廷内府,以历史古物为主,参观人数众多。——摘编自李飞由“集新”到“集旧":中国近代博物馆的一一个演进趋向》(1)根据材料一并结台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欧洲公共博物馆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博物馆的发展趋势并简析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博物馆的文化功能。10、希腊;罗马是西方文明的源头;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了伯里克利时代,雅典的民主高度繁荣,社会经济也获得巨大发展,城市建设也随之而起。“一座座建筑拔地而起,显得异常宏伟,外观优美得难以模拟,因为每个匠人都想用自己的精巧手艺把自己的工作做的比计划更好,建筑的速度更是惊人。”雅典也成为希腊世界重要的文化中心,培养出了许多方面的人才,著名的哲学大师苏格拉底、柏拉图、雅典卫城的设计师菲迪亚斯等都是涌现在这一时期。雅典成为了“全希腊的学校”。——据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整理(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雅典为何被誉为“全希腊的学校”?说出一处完成于伯里克利时代的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著名神庙建筑,并指出其地位。

材料二古希腊确立了一些建筑物的形制,形成了稳定的柱式,发展了建筑和建筑群设计的艺术原则。古罗马建筑得以继承,并开辟了新的建筑领域,丰富了建筑艺术手法,在形制、艺术和技术等方面的广泛成就引领古典时期建筑走向最高峰。从古希腊到古罗马建筑功能的发展来看,建筑功能由崇拜神开始转向为服务于人。建筑开始变得世俗化、多样化。可见,政治制度、经济文化与建筑的功能起到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作用。——康楠《古罗马与古希腊的建筑风格对比研究》(2)以万神殿为例;说明古罗马建筑“引领古典时期建筑走向最高峰”。以大斗兽场为例,说明罗马建筑功能如何“开始变得世俗化”?

材料三建筑方面,著名建筑家维特鲁威提出了“坚固、实用、美观”的建筑设计理论,将坚固和实用置于重要地位。罗马人很好地遵循了这个原则。从总体看,罗马建筑不追求外表的华美壮观,神庙、剧场、竞技场等公共建筑完全从坚固和实用考虑,美观尚在其次。早期罗马建筑上还不能称为艺术,仅仅是“适应一种需要,而且是一种与艺术无关的需要”,这种需要就是实用。——杨俊明《古罗马民族的求真务实精神》(3)请根据材料三并以图拉真广场为例,说明罗马建筑很好地遵循了“实用”的原则。古罗马求真务实的精神不禁使人想起罗马法,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与社会制度的调整,礼崩乐坏成为富有时代特征的显性文化。此前累世传承的国家宗教祭祀系统以及神学体系,随着人文精神的兴起而被逐渐破坏。成国中晚期的秦国诸君多表现出尚法重刑的执政趋向,宗教意识则相对淡漠,国家宗教系统与神学体糸的发展亦显缓慢而迟滞。秦始皇承数世余烈,开创旷古之业,更把此种风气推于极致。在秦帝国神权系统的建构过程中,秦始皇孜孜不倦地追求长生之术。其实是欲以个人神权取代此前的公众神学系统,这无疑进一步加剧了国家宗教系统与神学体系的紊乱与崩溃。——摘编自袁宝龙《秦汉时期国家宗教与神学体系的整合与建构》材料二在汉承秦制的时代视野,下,汉代政治文化体系的探索与建构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秦人既有的文化遗产。直至汉武帝时,始承汉初以来丰硕的文化遗产.革易旧制,锐意创新.国家宗教与神学体系的建构,遂得达于大成。汉武帝的神权改造与统一表现出鲜明的“去秦朝化”特征,去除战国秦代的区域性倾向,完成了对全国山川神祇的整合,堪称一场意义重大的文化大变革。汉代国家宗教与神学系统的整合与统一,对于汉代帝国政治文化体系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汉武帝通过对这一重要文化资源的整理改造,进一步提升了西汉帝国的凝聚力,对汉民族的形成、帝制时代政治文明的演变发展皆产生了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摘编自蒲慕州《追寻一己之福——中国古代的信仰世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朝国家宗教系统与神学体系的紊乱与崩溃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国家信仰文化体系发展特点和历史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信仰文化体系的理解。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自远古以来,亚欧大陆的南北两部分形成了互相平行的两个地带;北方的游牧地带和南方的农耕地带。这两个地带的国家和民族经常互相交往,不管和平交流还是暴力交往,都是两个地带之间闭塞的突破,人类文明地区的扩大。民族大迁徙是亚欧大陆上南北两部分国家和民族交往扩大的一种表现形式。3至5世纪,中国北方的一些游牧民族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逐渐弃牧务农,为了寻求较好的耕地逐渐向南方农耕地区迁徙。匈奴人西迁促成4世纪中叶日耳曼人向罗马帝国境内的迁徙,在新建的日耳曼人诸王国里,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在不断增长,最终促成了西欧社会的变革。自远古以来,亚欧大陆的南北两部分形成了互相平行的两个地带;北方的游牧地带和南方的农耕地带。这两个地带的国家和民族经常互相交往,不管和平交流还是暴力交往,都是两个地带之间闭塞的突破,人类文明地区的扩大。民族大迁徙是亚欧大陆上南北两部分国家和民族交往扩大的一种表现形式。3至5世纪,中国北方的一些游牧民族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逐渐弃牧务农,为了寻求较好的耕地逐渐向南方农耕地区迁徙。匈奴人西迁促成4世纪中叶日耳曼人向罗马帝国境内的迁徙,在新建的日耳曼人诸王国里,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在不断增长,最终促成了西欧社会的变革。——摘编自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1810年,阿根廷对英国实行贸易开放政策,许多英国人因而来此经商。1825年,英、阿两国签订《友好通商航海条约》,阿根廷政府采取诸多举措,吸引西方的农牧业移民。这一阶段的英国移民主要是中小商贩和中小农牧场主,也有少数大商人和大农牧场主,1852年,大量英国企业、金融公司、交通运输和建筑公司在阿根廷建立,大批英国管理人员随之进入阿根廷,据统计,1895年到1914年间,阿根廷80%以上的制造业和75%左右的贸易掌握在英国移民手中,英国移民在阿根廷兴建学校,大量招收阿根廷本土学生。19世纪40年代,在英国私立学校中,英国移民及后裔所占的比重仅为40%左右,英国外交大臣坎宁说:“拉丁美洲已经独立,如果我们处理的不太糟糕的话,它将属于英国。”材料二1810年,阿根廷对英国实行贸易开放政策,许多英国人因而来此经商。1825年,英、阿两国签订《友好通商航海条约》,阿根廷政府采取诸多举措,吸引西方的农牧业移民。这一阶段的英国移民主要是中小商贩和中小农牧场主,也有少数大商人和大农牧场主,1852年,大量英国企业、金融公司、交通运输和建筑公司在阿根廷建立,大批英国管理人员随之进入阿根廷,据统计,1895年到1914年间,阿根廷80%以上的制造业和75%左右的贸易掌握在英国移民手中,英国移民在阿根廷兴建学校,大量招收阿根廷本土学生。19世纪40年代,在英国私立学校中,英国移民及后裔所占的比重仅为40%左右,英国外交大臣坎宁说:“拉丁美洲已经独立,如果我们处理的不太糟糕的话,它将属于英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3至5世纪游牧民族的迁徙对中国和西欧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向阿根廷移民的特点,并对其予以简要评价。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修昔底德全面继承并改进了希罗多德史学编纂方法,所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被认为是古代史家“如实直书”的典范,受到近现代史家的一致肯定和推崇。修昔底德面对丰富多样、可信度参差不齐的史料,提出了自己处理史料的原则:“在叙事方面,我绝不是一拿到什么材料就写下来,我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观察就一定可靠。我所记载的,一部分是根据我亲身的经历,一部分是根据其他目击其事的人向我提供的材料。这些材料的确凿性,我总是尽可能用最严格、最仔细的方法检验过的。”对于时代久远的史料,修昔底德主要采取理性主义的态度,用其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质疑、批判,保留信史的成分。“在探究过去的时代而给出结论时,我认为很难相信每一个具体的细节。大多数人不用批判的方式去处理所有的传说——就是对那些和他们本国有关的传说,他们也是这样不加批判地接受的。”——徐松岩《修昔底德选用史料方法刍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修昔底德史书编纂方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史书编写的因素。评卷人得分四、论述题(共1题,共6分)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后英国有色移民政策演变表。时期有色移民状况二战后初期英国人口问题委员会报告指出;战后英国每年需要移民1.4万人。

《1948年英国国籍法》颁布;获得独立的原英属殖民地公民获准允许进入英国并寻找就业机会。加勒比地区;印度次大陆等地区的体力劳动者大量进入英国。

《1948年英国国籍法》颁布;获得独立的原英属殖民地公民获准允许进入英国并寻找就业机会。加勒比地区;印度次大陆等地区的体力劳动者大量进入英国。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外交转向实行面向欧洲的现实主义政策。《1962年联邦移民法》规定英联邦范围内的各国公民;除非获得工作机会,否则不再有权在英国定居。前殖民地的大多数有色移民因学历较低受到限制。但随后的《1972年移民法》却规定欧共体成员国公民可以在没有工作许可证的情况下进入英国。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英国全面修改《国籍和移民条例》,严厉对待非法入境者,以保证那些可能和恐怖分子有关系的庇护中请人不会成功。

2002年起试行高技术移民项目。在试行的一年多时间里;成功接收了3万多名高技能移民申请。

2002年起试行高技术移民项目。在试行的一年多时间里;成功接收了3万多名高技能移民申请。

材料二在有色移民潮的冲击下,英国变成了一个有着庞大的亚裔和黑人社区的多种族国家。移民与本土居民的碰撞衍生出很多的社会问题,建立在资本扩张基础上的种族歧视、对资源有限性担忧而引发的移民忧虑、基于文化冲突的暴力事件等。英国的移民政策面临着限制与自由流动之间的艰难选择。——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朱鑫《《人生七年〉:战后英国有色移民政策演变》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对二战后英国有色移民政策演变的认识。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3题,共21分)15、历史语境中的语言和文化。

材料二16世纪;英语主要是英格兰人的语言。到18世纪中后期,英语已扩展到英国的殖民地,并在国际商贸活动中广泛使用。二战后,英语逐渐超越其他语言,成为科教领域和众多国际组织的通用语言,被称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

(2)阅读材料二,分析英语发展成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的历史原因。16、阅读材料,探讨在西方文化及价值观冲击下,中国青少年应该如何把握思想观念的定位。17、美国将选择孔子代表“世界传统的一部分”的合理性何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C【分析】【详解】

材料表明希腊化时期的文化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是希腊一体化和地方多元性相结合的文化,结合所学可知,希腊化时期的文化融合了东西方文化,故C项正确,B项错误;希腊化时代的文化以希腊文化为基础,故A项错误;西亚、北非的文化在希腊化时代保持长期影响,故D项错误。2、C【分析】【详解】

材料强调的是罗斯福政府的移民政策,而非欧洲知识难民涌入的原因,故A项错误;经济大危机对美国知识界的影响,不是材料主要说明的问题,故B项错误;罗斯福政府将美国本土的一些就业岗位让给欧洲知识难民,可见其宽容的知识移民政策,故C项正确;大学和科研机构对人才的需求,不是材料主要说明的问题,故D项错误。3、B【分析】【分析】

【详解】

近代华工被运到美洲等地是殖民者的侵略行为所致,故B项不是原因,符合题目要求;其他几项都是华工与墨西哥关系的正确表述,不符合题意。4、A【分析】【详解】

亚历山大远征,建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他推广希腊文化,地中海东部原有文明区域大多在政治、文化、风俗上或多或少地受到古希腊文明影响,古希腊文化与当地原有文化交流融合,这一时期被西方史学界称为“希腊化时代”,A项正确;BCD三项不符合史实,均排除。5、C【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全球通史》中作者选择1763年作为介绍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各国领土和商队路线分布,体现“欧洲主导的世界”这一主题的主要理由是,1763年英国打败法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成为“日不落”帝国,C项正确;以欧洲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A项错误;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是在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之后,B项错误;工业革命推动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是在19世纪中期,D项错误。6、C【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国维提出,运用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相互印证的“二重证据法”,将研究者的历史才能和历史知识联系起来,用以研究、探索历史真相,属于“史识”,C项正确;史学是历史研究积累的成果,并非历史研究的“二重证据法”,排除A项;史才是研究者先天的能力,排除B项;王国维的提出“二重证据法”,并未强调史德,排除D项。故选C项。二、判断题(共1题,共2分)7、B【分析】【详解】

荷马史诗反映了前11—前9世纪希腊的社会面貌,人物形象生动,语言简练朴实,是关于荷马史诗内容的描述,不能得出荷马史诗的地位,因此史实和推论逻辑不符,错误。三、材料分析题(共6题,共12分)8、略

【分析】【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开始大量移民美洲,所以近代人口跨地域迁移的一条主要路线是欧洲到美洲;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还进行黑奴贸易,将大量黑人运往美洲,所以近代人口跨地域迁移的第二条主要路线是非洲到美洲;清朝末年,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出国,华工被送往欧美地区,所以近代人口跨地域迁移的第三条主要路线是亚洲到美洲。

(2)根据该地区人种变化情况可知,其指的是美洲。依据:根据图表信息可知,1490年,该洲居民全是原住民;1570-1650年,新航路已开辟,欧洲殖民者到达美洲,白人数量大量增加;殖民者的屠杀以及传染病的流行,导致原住民印第安人大量减少;殖民者通过“三角贸易”把大量的黑人贩卖到美洲,黑人数量大量增加;由于长期发展与融合,到1852年,白人、黑人和印第安人之间的混血后代数量大量增加。【解析】(1)

(2)美洲。依据:1490年,哥伦布还没有到达美洲,因此该洲居民都是原住民;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到达美洲,导致白人数量大量增加;欧洲殖民者奉行殖民扩张政策,屠杀、奴役和传染病导致原住民印第安人大量减少;为弥补劳动力不足,殖民者又通过罪恶的“三角贸易”把大量的黑人从非洲掠来,贩卖到美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白人、黑人和印第安人之间的混血后代,成为混血人种。9、略

【分析】【详解】

(1)根据材料一“文艺复兴以来;欧洲以开始了探索海外世界的热潮,将从全世界搜罗;掠夺的奇珍异宝带到了欧洲”可得出文艺复兴推动欧洲探索海外世界;欧洲对外殖民扩张和掠夺;根据材料一“大量私人收藏的发展,为博物馆的藏品积累做了准备”可得出,私人收藏的发展;根据材料一“17世纪开始,在人人平等的思想影响之下,许多皇室和贵族的收藏品开始对部分公众开放参观”可得出,启蒙运动传播了平等思想;根据材料一“这是世界上第一间永久向公众和学者开放的博物馆,并成为牛津大学的科学研究中心”可得出,科学研究和教育的需要。

(2)趋向:根据材料二“晚清人视‘博物院’为‘新物云集’之地;主要是展示器械枪炮;科学发明、水火电气等对困强御辱‘有用’的东西甲午战后,日本明治维新的显著成果给中国知识阶层沉重警示,博物馆被赋子开启民智的历史使命。”“民国建立后,‘基于文化之成就,本乎历史之传承,而历史之精神,端在文物之观感’宗旨开设的国立历史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相继成立历史古物为主”并结合所学可知,发展趋势是:从展示工业文明成果走向展示历史文物;走向独立和专业发展;公共性不断增强;民族性不断增强。原因:根据材料二“甲午战后,日本明治维新的显著成果给中国知识阶层沉重警示”“张謇创办我国第一个公共博物馆”“民国建立后,基于文化之成就,本乎历史之传承,而历史之精神,端在文物之观感宗旨开设的国立历史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相继成立”并结合所学可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救亡图存的需要;爱国意识进一步觉醒,西学东渐不断深入;知识分子的推动,对西方文明的反思;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进行分析回答。

(3)根据材料一“并成为牛津大学的科学研究中心”、材料二“基于文化之成就,本乎历史之传承,而历史之精神,端在文物之观感”“以历史古物为主”并结合所学从推动科学文化研究;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激发爱国热情与民族自信;传承和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文化遗产进行分析。【解析】(1)原因:文艺复兴推动欧洲探索海外世界;欧洲对外殖民扩张和掠夺;私人收藏的发展;启蒙运动传播了平等思想;科学研究和教育的需要。

(2)趋向:从展示工业文明成果走向展示历史文物;走向独立和专业发展;公共性不断增强;民族性不断增强。原因: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救亡图存的需要;爱国意识进一步觉醒;西学东渐不断深入;知识分子的推动;对西方文明的反思;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3)功能:推动科学文化研究;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激发爱国热情与民族自信;传承。

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文化遗产。10、略

【分析】【详解】

(1)根据“雅典的民主高度繁荣;社会经济也获得巨大发展”;“一座座建筑拔地而起,显得异常宏伟,外观优美得难以模拟”、“雅典也成为希腊世界重要的文化中心”得出较为发达的商品经济,相对完善的民主政治、宏伟的城市建筑和辉煌的古典文化。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伯里克利时代的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著名神庙建筑是帕特农神庙,它是雅典卫城最负盛名的建筑,建筑艺术和雕刻装饰堪称人类艺术的瑰宝。

(2)古罗马建筑“引领古典时期建筑走向最高峰”需要结合所学进行作答;古罗马建筑中,万神殿集希腊柱式与罗马圆顶式建筑风格于一体;是建筑史上首次出现最大跨度;大空间的建筑,成为罗马最宏伟的神庙建筑。大斗兽场拱门和柱式设计体现帝国的强大和罗马公民的自豪感;大斗兽场之所以开始变得世俗化,主要是因为这座建筑是用于角斗表演,满足奴隶主贵族和公民的娱乐需要。

(3)根据“罗马建筑不追求外表的华美壮观,神庙、剧场、竞技场等公共建筑完全从坚固和实用考虑,美观尚在其次”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图拉真广场层次分明,功能丰富,除了宣扬皇权思想,图书馆和市场还体现了为市民服务的思想,体现了“实用”原则;在法律方面,根据形势发展需要,由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由公民法逐渐发展到万民法。【解析】(1)较为发达的商品经济;相对完善的民主政治;宏伟的城市建筑和辉煌的古典文化。帕特农神庙,是雅典卫城最负盛名的建筑,建筑艺术和雕刻装饰堪称人类艺术的瑰宝。

(2)万神殿集希腊柱式与罗马圆顶式建筑风格于一体;是建筑史上首次出现最大跨度;大空间的建筑;成为罗马最宏伟的神庙建筑。大斗兽场拱门和柱式设计体现帝国的强大和罗马公民的自豪感;大斗兽场主要用于角斗表演,满足奴隶主贵族和公民的娱乐需要。

(3)图拉真广场层次分明,功能丰富,除了宣言皇权思想,图书馆和市场还体现了为市民服务的思想,体现了“实用”原则;根据形势发展需要,由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由公民法逐渐发展到万民法。11、略

【分析】【详解】

(1)原因:根据“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与社会制度的调整,礼崩乐坏成为富有时代特征的显性文化。此前累世传承的国家宗教祭祀系统以及神学体系,随着人文精神的兴起而被逐渐破坏”并结合所学可知主要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冲击;人文精神兴起;根据“秦国诸君多表现出尚法重刑的执政趋向,宗教意识则相对淡漠,国家宗教系统与神学体糸的发展亦显缓慢而迟滞”得出秦国尚法重刑,忽视信仰文化的传统;变革为主题的时代风气影响;根据“秦始皇孜孜不倦地追求长生之术。其实是欲以个人神权取代此前的公众神学系统”得出秦始皇谋求个人神权的影响。

(2)特点:根据“在汉承秦制的时代视野,下;汉代政治文化体系的探索与建构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秦人既有的文化遗产。直至汉武帝时,始承汉初以来丰硕的文化遗产,革易旧制,锐意创新”得出继承和创新;融合、大一统。历史影响根据“进一步提升了西汉帝国的凝聚力,对汉民族的形成、帝制时代政治文明的演变发展皆产生了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是强化了“君权神授”观念;加强了中央集权;为政权合法性提供了依据;有利于塑造社会道德文化规范社会行为;提升了西汉国家凝聚力;推动了汉民族的形成;对后世政治文明影响深远;加强思想文化统为儒家文化传播奠定了基础。

(3)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中国古代信仰文化体系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了民间社会文化,凸显国家意识形态。【解析】(1)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冲击;人文精神兴起;秦国尚法重刑,忽视信仰文化的传统;变革为主题的时代风气影响;秦始皇谋求个人神权的影响。

(2)特点:继承和创新;融合、大一统。

历史影响:强化了“君权神授”观念;加强了中央集权;为政权合法性提供了依据;有利于塑造社会道德文化。

规范社会行为;提升了西汉国家凝聚力;推动了汉民族的形成;对后世政治文明影响深远;加强思想文化统为儒家文化传播奠定了基础。

(3)理解:中国古代信仰文化体系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信仰文化融合民间社会文化;古代信仰文化凸显国家意识形态。12、略

【分析】【详解】

(1)中国:根据材料“3至5世纪;中国北方的一些游牧民族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逐渐弃牧务农,为了寻求较好的耕地逐渐向南方农耕地区迁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导致北方政局动荡,政权更迭频繁;推动北民南迁与江南地区的开发;促进民族交融与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与历史进步;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为隋唐时期的国家统一与繁荣奠定基础等方面分析。西欧:根据材料“匈奴人西迁促成4世纪中叶日耳曼人向罗马帝国境内的迁徙,在新建的日耳曼人诸王国里,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在不断增长,最终促成了西欧社会的变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推动了罗马帝国的分裂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冲击了古罗马文化;推动了西欧的社会转型与封建制度的确立;基督教会逐渐获得了统治地位等方面分析。

(2)特点:根据材料中各年份英国向阿根廷移民的内容可知,阶段性明显;根据材料“许多英国人因而来此经商”“这一阶段的英国移民主要是中小商贩和中小农牧场主,也有少数大商人和大农牧场主”“大批英国管理人员随之进入阿根廷”可知,移民主体多样化;根据材料“1852年,大量英国企业、金融公司、交通运输和建筑公司在阿根廷建立,大批英国管理人员随之进入阿根廷,据统计,1895年到1914年间,阿根廷80%以上的制造业和75%左右的贸易掌握在英国移民手中”可知,控制阿根廷的经济命脉;根据材料“英国移民在阿根廷兴建学校,大量招收阿根廷本土学生”可知,注重培养亲英意识;根据材料“拉丁美洲已经独立,如果我们处理的不太糟糕的话,它将属于英”可知,具有隐蔽的殖民性。评价:根据材料“1810年,阿根廷对英国实行贸易开放政策,许多英国人因而来此经商。1825年,英、阿两国签订《友好通商航海条约》,阿根廷政府采取诸多举措,吸引西方的农牧业移民。这一阶段的英国移民主要是中小商贩和中小农牧场主,也有少数大商人和大农牧场主,1852年,大量英国企业、金融公司、交通运输和建筑公司在阿根廷建立,大批英国管理人员随之进入阿根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阿根廷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客观上改造了当地的经济与文化;推动了阿根廷人口结构的变化;根据材料“1895年到1914年间,阿根廷80%以上的制造业和75%左右的贸易掌握在英国移民手中,英国移民在阿根廷兴建学校,大量招收阿根廷本土学生”“拉丁美洲已经独立,如果我们处理的不太糟糕的话,它将属于英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移民活动是英国对阿根廷进行殖民扩张的工具和重要体现,说明阿根廷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依然艰巨;也促进了民族觉醒。【解析】(1)中国:导致北方政局动荡;政权更迭频繁;推动北民南迁与江南地区的开发;促进民族交融与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与历史进步;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为隋唐时期的国家统一与繁荣奠定基础。

西欧:推动了罗马帝国的分裂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冲击了古罗马文化;推动了西欧的社会转型与封建制度的确立;基督教会逐渐获得了统治地位。

(2)特点:阶段性明显;移民主体多样化;控制阿根廷的经济命脉;注重培养亲英意识;具有隐蔽的殖民性。

评价: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阿根廷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客观上改造了当地的经济与文化;推动了阿根廷人口结构的变化;促进了民族觉醒;移民活动是英国对阿根廷进行殖民扩张的工具和重要体现,说明阿根廷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依然艰巨。13、略

【分析】【详解】

(1)特点:根据材料“修昔底德全面继承并改进了希罗多德史学编纂方法”可知;昔底德史书编纂继承传统并改进;根据材料“对于时代久远的史料,修昔底德主要采取理性主义的态度”可知,修昔底德史书编纂蕴含理性精神;根据材料“所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被认为是古代史家“如实直书”的典范”可知,修昔底德史书编纂严谨求实,追求客观真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修昔底德史书编纂有独特见解;有创新性。

(2)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影响史书编写的不确定因素多,比如作者的阶级立场、价值观;史料的选用,采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还有时代变迁等等。【解析】(1)继承传统并改进;蕴含理性精神;严谨求实;追求客观真实;有独特见解;有创新性;

(2)时代变迁;史学家的立场、价值观;史料的选用、考证;历史研究方法;(4点)四、论述题(共1题,共6分)14、略

【分析】【详解】

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可知有色移民政策是二战后英国的一项重要政策,其发展变化既展示了外来移民与英国的关系,也反映了英国社会运行的轨迹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由于国内外现实环境的变化,二战后的英国移民政策受到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多方面现实趋向的影响,不断进行调整。根据材料一可知二战后初期英国劳动力短缺,因此放开了移民的大门,体力劳动者大量进入英国。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外交转向实行面向欧洲的现实主义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