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语文期中复习:文言文阅读(含答案)_第1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语文期中复习:文言文阅读(含答案)_第2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语文期中复习:文言文阅读(含答案)_第3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语文期中复习:文言文阅读(含答案)_第4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语文期中复习:文言文阅读(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属引(zhii)绝崛(yan)阙处(que)素满绿潭(tuan)

B.沿溯(su)略无(lue)谡异(qi)重岩叠嶂(zhAng)

C.悬泉(xuan)飞游(su)曦月(xl)哀转久绝(zhuan)

D.御风(y£i)襄陵(xiang)长啸(xiao)隐天蔽日(bi)

2.下列对《三峡》一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给人一种婉转悦耳、余音绕梁的感觉。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不仅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还写到“渔者歌日",从侧面渲染秋天萧瑟肃杀的气

氛。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题目中的第二个“书”的意思是信。

B.《记承天寺夜游》选自《苏轼文集》,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宋朝的文学家。

C.《记承天寺夜游》是作者被贬黄州时所写,反映了他胸怀愤懑,而又自嘲自解的心态。

D.《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自称“闲人”,即清闲的人,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之人。

4.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四时俣备(全,者B)晓雾将歇(消散)

B.夕日欲颈(坠落)沉鳞竞跃(指鱼)

C.含无与为乐者(怀念)相与步于中庭(互相扶持)

D.五色交辉(辉映)四町俱备(四季)

5.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二、句子默写

6.直接性默写填空。郦道元《三峡》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至于夏水襄陵,=

(3),良多趣味。

(4)每至晴初霜旦,-

(5)故渔者歌曰:“,

7.直接性默写填空吴均《与朱元思书》

(1)风烟俱净,。

(2),任意东西。

(3),天下独绝。

(4),千丈见底。

(5),猛浪若奔。

(6)负势竞上,o

(7)泉水激石,-

(8),猿则百叫无绝。

(9),望峰息心。

(10)横柯上蔽,o

8.根据要求填空。

(1)《答谢中书书》一文意境优美,作者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感受和饱含感情的语言再现了自然景物的美丽,

文中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

(2)《答谢中书书》一文中,作者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的句子是:,。

(3)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处处扣住“月”字来写,其中侧面写月的句子是:,

(4)《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表现作者惆怅悲凉的句子是:

三、综合性学习

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1;

材料二:

《中国诗词大会》掀起了背诵古诗词的风潮。熟读和背诵是学习任何一门语言的基础。有人认为给不

懂事的孩子读诗词是耽误时间。殊不知,虽然他们不懂,但从小就能浸润在汉语音韵之美中,对于一个中

国人是多么重要。关于从小背古诗词、古文有什么用,网络上有一个流传度很广的回答:为了长大以后我

们面对大千世界的无数美景时,脑子里出现的不是“我X”“牛X”,而是“落霞与孤鹫齐飞,秋水共长

天一色”。

材料三:

在当前古诗文教育中,有些家长只看重孩子背诵的数量和准确度,有些老师“考什么,就教什么”。

这样功利式的做法,不仅把传统文化弄得意境全无,也让学生们感觉厌烦,反而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疏离。

(1)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材料一中漫画的内容,并说说其反映了怎样的现象。

(2)请你结合材料内容及生活实际,谈谈对从小背诵古诗文的看法。

四、文言文阅读

(一)在班级举办的“山川之美”诗文阅读交流会上,彩虹小组以下面的阅读材料为例,带领大家朝古诗文。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三峡

郦道元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目:“巴东

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0.下面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略无阙处B.至于夏水襄陵C.清荣峻茂D.空谷传响

11.明其义•理解内容:请完成下面语句的翻译。

(1)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翻译: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速冲荡,,有很多趣味。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翻译:o

12.悟其理•丰富思想:郦道元在《三峡》中用精彩之笔描绘三峡景色,融情于景,有声有色,险峻中不乏

清朗秀丽,情趣中又含肃杀凄冷。在情景交融中引用渔者的歌作结,这样设计文章结尾有什么好处?

13.取其精•学以致用: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张岱称赞“古来记山水手,太上郦道元”。《三峡》一文中描绘了不

同季节的各种美景。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景物?请结合原文说说理由。

温馨提示:可以从景物的特征来说,也可以从写景手法来说。

(二)文言文阅读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

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喊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

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三峡》)

(乙)

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形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

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纤回,虽途迳信宿②,犹望见此物。故行者

谣目:“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选自《水经注•江水》)

【注】①成就:轮廓。②信宿:两三日。

1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

B.维喊多生怪柏既人迹所维

C.里乘奔御风里途迳信宿

D.政渔者歌日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1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2)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

16.甲文“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侧重写水的①_;乙“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侧重写水的②_o这在

写法上都属于③_描写。

17.甲、乙两文各抓住了景物怎样的特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钻短'(gumu)潭西小丘记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钻友母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①。梁之上有丘焉,

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②,负上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段然③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

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黑④之登于山。

【注】①鱼梁:用石砌成的拦截水流,中开缺口以便捕鱼的堰。②突怒偃蹇:形容石类突出隆起兀然高耸

的姿态。③联(qin)然:山势高峻的样子。④黑(仇):棕熊。

18.《答谢中书书》中这个字高度概括山川景色的特点。《钻^潭西小丘记》中这个词简洁概

括出了石头的特点。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②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

20.两篇文章写景的时候运用了不同的手法,甲文动静结合,乙文妙用比喻。请分别举出一例。

(四)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

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

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乙文:余居园南,屋如舟式,庭有土山,上有小亭,登之,可览园中之概,绿阴四合,夏无暑气。琢

堂®为余颜其斋曰“不系之舟此余幕游②以来第一好居室也,土山之间,艺菊数十种,惜未及含葩,而球堂

调山左廉访矣。眷属移寓潼川书院,余亦随往院中居焉。琢堂先赴任,余与子琴、芝堂等,无事辄出游。

乘骑至华阴庙。过华封里,即尧时三祝处。庙内多秦槐汉柏,大皆三四抱,有槐中抱柏而生者,柏中抱槐

而生者。股廷古碑基多,内有陈希夷书“福”、“寿”字。华山之脚有玉泉院,即希夷先生化形骨蜕处。有石洞

如斗室,塑先坐像于石床。其地水净沙明,草多绛色,泉流甚急,修竹绕之。洞外一方亭,额目“无忧亭”,

旁有古树三栋纹如裂度.,叶似槐而色深,不知其名,土人®即呼曰"无忧树

太华④之高不知几千仞,惜未能裹粮往登焉,归途见林柿正黄,就马上摘食之,士人呼止弗听,嚼之涩甚、

急吐去,下骑觅泉激口,始能言,土人大笑,盖柿须摘下煮一沸,始去其涩,余不知也。

(选自【清】沈复《浮生六记・浪游记快》)

【注释】①琢堂:姓石,沈复儿时好友,②幕游:指沈复离乡做了石球堂的无官职的辅助人员,③土人:

本地人,④太华:指华山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泉水激石(2)莺飞医天者(3)窥谷忘反(4)惜未及含葩

2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和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上有小亭,登之B.华山之脚有玉泉院

C.就马上摘食之D.嚼之涩甚

2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2)下骑觅泉漱口,始能言。

24.甲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一句主要写出树、的特点:乙文“庙内多秦槐汉柏,大旨三四

抱,有槐中抱柏而生者,柏中抱槐而生者”一句主要写出了树的古、多、、的特点。(各填写一

个字)

25.作者书斋名为“不系之舟”,原因有哪些?根据你的理解简要回答。

(五)阅读下列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

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苻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

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

久忽日:“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

死敌②,退则死法③,当恁么④时也不妨熟歇。

(《东坡志林•记游松风亭》)

【注】①木末:树梢。②死敌:死于敌手。③死法:死于军法。④恁么:如此,这样。

26.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怀民亦未修(睡觉)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

C.余学寓居惠州嘉祐寺(尝试)D.思欲越亭止息(到,靠近)

27.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

B.【甲】文中的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

C.【乙】文画线句子的断句划分为“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

D.【甲】文中"相与步于中庭”属于倒装句;【乙】文“意谓是如何得到?”是反问句。

2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作者描绘庭中景物极富特色:写月突出其明,写影突出其形,写水突出其清。

B.【乙】文题目标明“记游”,本可记述游历经过和松风亭的由来及四周的景物。但苏轼非为叙事,而是明

理。

C.【乙】仅记作者生活中的一点感受,不追求情节的完整和事理的严密,出语平淡通俗却意味深长,真实

再现作者为人坦诚、天真、达观、有趣的一面。

D.【甲】【乙】两文分别为苏轼被贬黄州、惠州期间所作,虽场景不同,却情怀共通:乐观、旷达,随遇而

安。

2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行交横,盖竹柏影也。

(2)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六)课外阅读

冷泉亭记

白居易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方。虫寺观言,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

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春之日,吾爱其草熏熏,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淳淳,风冷冷,可以

蠲烦析醒®,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西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

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知又潺泼洁力,粹冷柔滑。若俗土,若道人,眼耳=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

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杭自郡城抵四封,丛山复湖,易为形胜。先是领郡者,有相里尹造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有

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英最后作此亭。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

列,可谓佳境呼矣,能事毕矣。后来者承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故吾继之,述而不作。长庆三年八月十

三日记。

(有删改)

【注】①蠲(judn)烦析醒(cheng):解除烦恼,消除困倦。

30.下列关于加点文言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就郡言,灵隐寺为尤尤:最B.可垂钓于枕上于:在

C.可谓佳境弹矣弹:竭尽D.述而不作作:炒作

31.下列关于加点文言虚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申寺观言由:从B.坐晅玩之者下而:连词,表转折关系

C.眼耳之尘之:的D.后来者里有敏心巧目虽:即使

32.把下列两个文言句子翻译成白话文。

(1)春之日,吾爱其草熏熏,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

(2)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参考答案

1.c

2.A

3.D

4.C

5.C

6.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沿溯阻绝清荣峻茂林寒涧肃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

沾裳

7.天山共色从流飘荡奇山异水水皆缥碧急湍甚箭互相轩邈泠泠作响蝉则千

转不穷莺飞戾天者在昼犹昏

8.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庭下如积水空

明水中藻、苻交横盖竹柏影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9.(1)图中妈妈一只手叉着腰,一只手拿着一本《古诗文》,十分严厉地对小女孩说:“今天要背下这首

诗,明天背下一首。”小女孩眉头紧皱,露出难过的表情。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一些家长强迫孩子死记硬背古

诗文,导致孩子厌恶古诗文的现象

(2)示例:从小背诵古诗文是有必要的,但不是以提高成绩、显摆炫耀或获得关注为目的,而是以培养

语感、获得审美体验,让自己的生活多一点诗意,让自己的情感多一点陶冶为目的,进而为传承中华文化,

建立文化认同与自信奠基。

10.AII.(1)水清树荣,山高草盛(2)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