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粤人版七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804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rm{(}rm{)}A.煤气燃烧B.空气液化C.水结成冰D.酒精挥发2、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rm{(}rm{)}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rm{d}可能是催化剂B.rm{a}rm{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rm{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C.rm{b}物质可能是单质D.反应后rm{a}物质的质量为rm{3g}3、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rm{(}rm{)}A.
磨豆成浆B.
剪纸成花C.
焚烧垃圾D.
雕石成像4、日本核辐射后,我国政府也启动了核辐射监测工作,空气中的核辐射尘埃监测的主要对象是碘rm{{-}131}铯rm{{-}134}和铯rm{-137}碘元素与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rm{(}rm{)}A.电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
C.质子数不同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5、在二氧化硫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中,都含有rm{(}rm{)}A.两个氧原子B.氧原子C.氧元素D.一个氧分子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6、利用下列方法制取气体时;可采用如图装置的进行的是()
A.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B.锌粒与稀硫酸制取氢气。
C.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氧气。
D.过氧化氢的水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7、液化石油气所含的气体是碳氢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在加压的条件下即变为液态而便于储存在钢瓶中,当打开钢瓶阀门时,又很容易变成气态.在下列物质中,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编号ABCD化学式CH4C4H8C4H10C6H14沸点/℃-164-6.3-0.569
A.A
B.B
C.C
D.D
8、如图所示图象不正确的是rm{(}rm{)}A.
表示向足量的稀rm{HCl}中加入等质量的锌和铁,生成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图B.
表示rm{CO}还原rm{Fe_{2}O_{3}}的实验中,试管内的固体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C.
表示等质量rm{CaCO_{3}}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rm{(}足量rm{)}反应D.
表示向足量的稀rm{HCl}中加入少量rm{Fe}溶液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9、通过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学习,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rm{(}rm{)}A.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蒸发掉一定量的水后,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B.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酸;碱中一定都含氧元素。
D.rm{20隆忙}时,rm{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rm{36g}氯化钠,则rm{20隆忙}时氯化钠在水里的溶解度为rm{36g}10、下列装置中,若不添加其他仪器,也不改变装置结构,就不能检查出装置是否漏气的是rm{(}rm{)}A.B.C.D.11、乙烯rm{(C_{2}H_{4})}是石油炼制的重要产物之一rm{.}常温常压时,乙烯是一种气体,它与另一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rm{70%}则另一种气体可能是rm{(}rm{)}A.rm{C_{2}H_{2}}B.rm{CO}C.rm{H_{2}}D.rm{CH_{4}}12、向AgNO3、Cu(NO3)2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洗涤后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下列分析一定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Ag;Cu、Fe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Ag和Cu;可能有Fe
C.滤液中一定有的溶质Cu(NO3)2、Fe(NO3)2、Zn(NO3)2
D.滤液中一定有的溶质Zn(NO3)2、Fe(NO3)2
13、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的化学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据最新报道,科学家发现了如下反应:O2+PtF6=O2(PtF6);已知。
O2(PtF6)为离子化合物;其中Pt为+5价,对于此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O2(PtF6)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C.O2(PtF6)组成元素之一F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O2(PtF6)固体有良好的导电能力。
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4、阿杰、小花、阿勇三位同学对珍珠贝壳、禽类的蛋壳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的知识产生了兴趣rm{.}他们将吃过的鸡蛋蛋壳带到实验室进行了如下研究:
rm{垄脵}将蛋壳洗净、烘干、焙黄并研成粉末,分成两份;rm{垄脷}将其中一份装入大试管中并加入适量的稀盐酸,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rm{.}检验产生该现象的物质的方法是rm{(}用化学方程式表示rm{)}____________;
rm{垄脹}目前,市售大多数补钙产品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三位同学制取的鸡蛋壳粉末与市售补钙产品相比更经济、更绿色环保,可直接服用,服用后与胃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钙离子,俗称离子钙,易被人体吸收,请写出钙离子的符号____________.15、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爱护水资源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rm{.}以下是有关爱护水资源的一些具体做法:
rm{垄脵}洗手洗脸时随时关闭水龙头;rm{垄脷}工业上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rm{垄脹}洗涤衣物时选用无磷洗衣粉;rm{垄脺}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rm{垄脻}用淘米水浇花;rm{垄脼}农业上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请你从爱护水资源措施的角度;将上述做法平均分为两类:
其中一种分类标准是rm{(1)}______;
包括事例有rm{(2)}______rm{(}填序号rm{)}.16、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rm{.}
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rm{垄脵}______、rm{垄脷}______.
rm{(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______rm{(}填字母序号rm{)}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rm{.}若用rm{B}装置制取氧气;则装置内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
rm{(3)}若用装置rm{C}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欲使用装置rm{E}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rm{(}填“rm{a}”或“rm{b}”rm{)}端通入;欲使用装置rm{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______rm{(}填“rm{a}”或“rm{b}”rm{)}端通入.17、在托盘天平的左右两托盘中各放置一只烧杯,调节天平使之平衡,向烧杯中分别注入足量且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然后向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锌片和铁银合金片,反应完成后天平仍保持平衡rm{.}则合金中铁和银的质量比为______.18、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并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A、高锰酸钾rm{B}碳酸钙rm{C}明矾rm{D}一氧化碳rm{E}干冰rm{F}肥皂水。
rm{(1)}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rm{(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
rm{(3)}能和血红蛋白结合的是______;
rm{(4)}能溶水形成紫红色溶液的是______;
rm{(5)}处理水时作净水剂的是______;
rm{(6)}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是______.19、如果把A物质的晶体ag在一定温度下投入(100-a)g水中充分搅拌(水和晶体均无损耗);但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a%.其原因可能是(至少说出三种可能的原因):
①____;
②____;
③____.20、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②____.
(2)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字母编号),收集装置是____.若选择F装置收集氨气,应从____通入(填导管接口字母,广口瓶正放).氨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评卷人得分四、推断题(共1题,共8分)21、A、rm{BH}八种物质,有下图所示关系:rm{A}为暗紫色固体,rm{E}和rm{F}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均为无色液体,rm{G}是一种银白色金属,rm{H}是一种黑色固体,在rm{垄脷}的反应前后rm{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rm{.}试推断:
rm{(1)}写出rm{A}rm{B}rm{C}rm{D}物质的化学式:
rm{A}______;rm{B}______;rm{C}______;rm{D}______
rm{(2)}写出反应rm{垄脹}的符号表达式:______
rm{(3)D}物质的用途______;
rm{(4)}上述关系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rm{(}填编号rm{)}
rm{(5)G}在rm{D}中燃烧是一种剧烈氧化反应;铁生锈是一种______氧化反应。
rm{(6)E}和rm{F}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评卷人得分五、计算题(共4题,共40分)22、A-E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不同的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A为黑色固体,E为单质,D为毒气体.图中“”表示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1)写出化学式:B______E______.
(2)写出A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3Fe+4H2O
23、(2006•福州)玲玲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1)玲玲在实验中,观察到A中黑色粉末逐渐变为光亮红色,B中白色粉末逐渐变成蓝色,则通入的气体是______,说明此气体具有______性.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Cu+H2O24、rm{(}相对分子质量:rm{NaCl-58.5}rm{AgNO_{3}-170}rm{AgCl-143.5}rm{NaNO_{3}-85)}
医用的生理盐水是溶质质量分数为rm{0.9%}的氯化钠溶液rm{.}梅梅同学为检验某生理盐水是否合格,取rm{65g}该生理盐水于烧杯中,滴入足量的rm{AgNO_{3}}溶液,完全反应后生成沉淀rm{1.435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rm{NaCl+AgNO_{3}=AgCl隆媒+NaNO_{3})}
问:rm{(1)}该生理盐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rm{(2)}该生理盐水是否合格______?rm{(}填“合格”或“不合格”rm{)}25、人类对原子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时期;而且这种认识还在不断地深化.189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的粒子,它们是坚实的;不可再分割的实心小球.
19世纪末;在对低压气体放电管研究的基础上,汤姆生提出了一种新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小球,这个小球中嵌着许多电子,电子带的负电荷和了小球中的正电荷,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20世纪初,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α粒子流(α粒子即氦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轰击极薄的金属箔,.人们还发现;不同的金属箔使α粒子散射的能力是不同的.这就是著名的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根据这个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模型,把汤姆生的原子结构模型又大大向前发展了一步.
请你认真阅读上文;根据划线部分给出的这些实验现象,我们对原子的内部结构可以得出哪些推测?
评卷人得分六、探究题(共4题,共40分)26、rm{M}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rm{MSO_{4}}溶液是无色液体,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探究rm{M}与铜;铝的活动性顺序;请你和他们一起进行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rm{M}铜、铝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怎样的?
【查阅资料】氧化铜;氧化铝等金属氧化物能和酸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化合物和水.
【猜想与假设】小敏的猜想是rm{Al>Cu>M}
小强的猜想是rm{Al>M>Cu}你的猜想是______.
【设计与实验一】小莉取rm{M}丝、铜丝、铝丝和编号为rm{垄脵}rm{垄脷}rm{垄脹}的rm{3}支试管,进行如表的实验rm{(}试管中均盛有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盐酸rm{)}
。实验操作rm{M}丝插入试管rm{垄脵}中钢丝插入试管rm{垄脷}中铝丝插入试管rm{垄脹}中实验结论刚开始的现象有少量气泡产生无气泡无气泡
______几分钟后的现象有少量气泡产生无气泡有大量气泡产生【交流与表达】通过分析,同学们认为试管rm{垄脹}中铝丝开始时无气泡;后来产生大量气泡的原因是______.
【设计与实验二】为了进一步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取粗细相同,打磨干净的rm{M}丝;铝丝及相关溶液;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rm{(1)}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rm{(2)}试管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交流与表达】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该实验可以优化,去掉试管______rm{(}填试管编号rm{)}中的实验;也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评价与反思】影响金属与酸反应速率快慢的因素,除了相互反应的金属和酸的性质外,还有______rm{(}任写一种rm{)}设计一个该影响因素有关的验证实验.______.27、图rm{1}是小红按某资料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进行实验时我们都闻到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小明于是对原实验进行了重新设计,如图rm{2}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操作:
rm{a.}向盛有rm{20mL}蒸馏水的烧杯中滴入rm{3}--rm{4}滴无色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颜色。
rm{b.}取少量上述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现象。
rm{c.}在rm{B}rm{C}试管内分别倒入rm{5mL}烧杯中的酚酞溶液rm{(}烧杯中剩余的酚酞溶液用于实验中作比较rm{).}然后在空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热水备用rm{.}另在rm{A}rm{D}试管中分别倒入rm{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rm{2}连接好,并将rm{D}试管放置在热水中,观察几分钟rm{.(}提示:酚酞溶液遇碱变红,氨水是碱;浓氨水易挥发,挥发出氨气分子;氨气极易溶于水rm{)}请回答:
rm{(1)}操作rm{c}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rm{(2)}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rm{(3)}对比改进前的实验还有一个优点是______。28、在“探究纯碱的性质”的实验中,同学们分别做了碳酸钠与酚酞、盐酸、氯化钡、氢氧化钙反应的四组实验,并将rm{A}rm{B}rm{C}rm{D}四支试管中的废液全部倒入一个干净的大烧杯中rm{.}实验结束后,某兴趣小组发现大烧杯底部有沉淀,上层溶液呈红色rm{.}为了探究上层溶液的成分;进行了以下实验.
【提出问题】大烧杯中的上层溶液中除了含有水和酚酞外,还含有哪些离子?rm{(}假设难溶物质、水和酚酞均不会解离出离子rm{)}
【猜想假设】小明认为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rm{Na}rm{CO_{3}^{2-}}rm{H}rm{Cl^{-}}rm{Ba^{2}}rm{Ca^{2;;}}rm{OH^{-}}七种离子.
【分析讨论】rm{(1)}小红认为上层溶液中一定不含有rm{H}因为上层溶液呈红色rm{.}请你分析上层溶液中不含有rm{H}的另外一个理由______.
rm{(2)}小李取一定量的上层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盐酸,发现无气泡产生,认为上层溶液中一定不含有rm{CO_{3}^{2-}.}小红认为他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______.
【设计实验】为进一步确定上层溶液中是否含有rm{CO_{3}^{2-}}请你和小红一起参与下列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大烧杯中上层溶液少许于一支试管中,滴加过量的rm{BaCl_{2}}溶液,静置rm{垄脵}
______
rm{垄脷}试管中。
的上层溶液仍是红色rm{垄脵}大烧杯中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rm{CO_{3}^{2-}}
rm{垄脷}同时还能得出大烧杯中的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离子是。
______rm{(}填离子符号rm{)}【实验结论】大烧杯中的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rm{(}填离子符号rm{)}29、rm{(7}分rm{)}下表是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照表:。气体成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其他气体空气rm{(%)}rm{78}rm{21}rm{0.03}rm{0.07}rm{0.9}呼出的气体rm{(%)}rm{78}rm{16}rm{4}rm{1.1}rm{0.9}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相同,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其主要操作步骤如图所示:
请将下表的探究方案填写完整:。探究内容实验方案判断依据二氧化碳含量是否相同将澄清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中的集气瓶中;
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内石灰水______,盛空气的集气瓶内石灰水______.根据______不同判断rm{CO_{2}}含量不同氧气含量是否相同用______分别放入盛有呼出气体和空气中,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内______,盛空气的集气瓶______.根据______不同判断rm{O_{2}}含量不同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A【分析】解:rm{A}煤气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
B;空气液化是将空气加压降温到液态;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水结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酒精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rm{A}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是关于化学中有关能量来源的判断问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判断能量转化过程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解析】rm{A}2、D【分析】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rm{.}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rm{C}质量增加了rm{11}克,是生成物;rm{b}质量减少了rm{8}克,是反应物;rm{d}质量不变,可能做催化剂,反应物还少rm{3}克,所以rm{a}是反应物,所以反应后物质rm{a}的质量为rm{7g}反应物是rm{a}和rm{b}生成物是rm{c}所以是化合反应,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rm{a}和rm{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rm{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
【解析】rm{D}3、C【分析】解:rm{A}磨豆成浆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剪纸成花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焚烧垃圾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雕石成像过程中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解析】rm{C}4、C【分析】【分析】
根据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rm{(}即核内质子数rm{)}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质同种元素本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进行解答本题。
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的概念及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的能力。
【解答】
解:由元素的概念可知,不同种元素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选C。【解析】rm{C}5、B【分析】解:根据二氧化硫的化学式rm{(SO_{2})}以及二氧化碳的化学式rm{(CO_{2})}可以看出;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观察选项,故选B.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了物质构成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解析】rm{B}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6、BD【分析】
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选项错误;
B;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选项正确;
C;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故选项错误;
D;如果用双氧水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故选项正确;
故选B;D
【解析】【答案】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7、BC【分析】
A、CH4的沸点很低;不容易液化.故A不符合题意;
B、C4H8的沸点较低;易液化,易变成气态,故B符合题意;
C、C4H10的沸点较低;易液化,易变成气态,故B符合题意;
D、C6H14的沸点较高;不容易液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解析】【答案】可以根据物质的沸点进行判断.气体的沸点越高;越容易液化.沸点越低,越难液化.
8、AB【分析】解:rm{A}锌的活动性大于铁的活动性;所以锌生成氢气的速率快,锌的相对原子质量大,所以锌生成氢气的质量小,故A错误;
B;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固体的质量不断减少,而不是增大,故B错误;
C、等质量rm{CaCO_{3}}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rm{(}足量rm{)}反应;粉末状的放出二氧化碳的速率快,但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一样多,故C正确;
D;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所以溶液的质量逐渐增大,反应完毕后溶液的质量不变为一定值,故D正确.
故选:rm{AB}.
A;根据锌的活动性大于铁的活动性;所以锌生成氢气的速率快,锌的相对原子质量大,所以锌生成氢气的质量小进行解答;
B;根据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固体的质量不断减少进行解答;
C、根据等质量rm{CaCO_{3}}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rm{(}足量rm{)}反应;粉末状的放出二氧化碳的速率快,但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一样多进行解答;
D;根据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所以溶液的质量逐渐增大进行解答.
本题通过图象考查化学定量性变化过程,既要对化学反应原理清楚,又要对图象从多角度观察,以达到快速准确的解题;图象类型的试题一般可从两方面解题:一方面从化学反应原理分析入手;二方面抓住图象的三个点即起点、转折点、终点是否正确快速解题.【解析】rm{AB}9、BC【分析】饱和溶液必须在温度一定和溶质一定的情况下,看是否能再继续溶解该溶质rm{.}物质是否为单质,首先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在纯净物中若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一定是单质.【解析】rm{BC}10、AD【分析】试题分析: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分析即可rm{.}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rm{(}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rm{)}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
A;因为分液漏斗液面上的气体与烧瓶内气体相通;故分液漏斗中的液体上下压强相等,所以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液体都会顺利滴下,所以不能检查出装置是否漏气;
B;用手掌紧握烧瓶;若气密性良好,玻璃管中上升一段水柱,松手后水柱不下降,若气密性不好,则不会出现此现象,所以能检查出装置是否漏气;
C;向外拉活塞;若气密性良好,则导管口会有气泡产生,若气密性不好则不会有气泡产生,所以能检查出装置是否漏气;
D、要证明左右两瓶气密性是否良好的方法是:用注射器向左瓶充气,若左瓶气密性良好,则右瓶出现气泡,若左瓶气密性不好,则右瓶不会出现气泡;用注射器向右瓶充气,若右瓶气密性良好,则右瓶中伸入液面下的导管口会上升一段水柱,若右瓶气密性不好,则导管口不会上升水柱rm{.}可见要验证rm{D}装置是否漏气还需要注射器;若不添加其他仪器,也不改变装置结构,就不能检查出装置是否漏气.
故选A、rm{D}.【解析】rm{AD}11、BC【分析】解:rm{C_{2}H_{4}}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rm{dfrac{12隆脕2}{12times2+4}隆脕100%=85.7%}
A、rm{dfrac{12隆脕2}{12times
2+4}隆脕100%=85.7%}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rm{dfrac{12隆脕2}{12times2+2}隆脕100%=92.3%}
B、rm{C_{2}H_{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rm{dfrac{12}{12+16}隆脕100%=42.8%}
C、氢气中不含有碳元素故氢气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rm{dfrac{12隆脕2}{12times
2+2}隆脕100%=92.3%}
D、rm{CO}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rm{dfrac{12}{12+4}隆脕100%=75%}
因为rm{dfrac
{12}{12+16}隆脕100%=42.8%}
故另一种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rm{0%}
故选B、rm{CH_{4}}.
首先计算rm{dfrac
{12}{12+4}隆脕100%=75%}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然后与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相比,看谁的高rm{85.7%>70%}若样品中的高,则杂质中碳的质量分数必定高于rm{70%}中的;若样品中的低,则杂质中碳的质量分数必然低于rm{C}中的;进行解答.
本题考查学生利用质量分数与混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比较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rm{C_{2}H_{4}}【解析】rm{BC}12、AD【分析】
由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Zn>Fe>H>Cu>Ag,向AgNO3、Cu(NO3)2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能与AgNO3、Cu(NO3)2反应,不能与Zn(NO3)2反应;由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说明了铁一定有剩余.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Ag、Cu、Fe,滤液中一定含有滤液中一定有的溶质Zn(NO3)2、Fe(NO3)2.由以上分析可知: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Ag、Cu、Fe.故A正确;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Ag和Cu;可能有Fe.故B错误;
C、滤液中一定有的溶质Cu(NO3)2、Fe(NO3)2,一定不含Zn(NO3)2.故C错误;
D、滤液中一定有的溶质Zn(NO3)2、Fe(NO3)2.故D正确.
故选AD.
【解析】【答案】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Zn>Fe>H>Cu>Ag,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3、AC【分析】
A、反应O2+PtF6=O2(PtF6);符合化合反应特点为“多变一”;反应前后氧元素,Pt元素化合价有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由此判断该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说法正确;
B、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O2(PtF6)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x+(+5)+(-1)×6=0,x=+
故B说法错误;
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表示方法判断F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正确;故C说法正确;
D、根据离子化合物溶液有导电能力,O2(PtF6)固体没有导电能力;故D说法错误;
故选AC.
【解析】【答案】A;根据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的化学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判断;
B;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
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表示方法进行解答;
D;根据离子化合物溶液有导电能力;进行判断.
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4、有气泡产生;CO2+Ca(OH)2═CaCO3↓+H2O;Ca2+【分析】解:rm{垄脷}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因此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rm{CO_{2}+Ca(OH)_{2}篓TCaCO_{3}隆媒+H_{2}O}
故答案为:有气泡产生;rm{CO_{2}+Ca(OH)_{2}篓TCaCO_{3}隆媒+H_{2}O}
rm{垄脹}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rm{1}个电荷时,rm{1}要省略,因此钙离子的符号rm{Ca^{2+}}
故答案为:rm{Ca^{2+}}.【解析】有气泡产生rm{;CO_{2}+Ca(OH)_{2}篓TCaCO_{3}隆媒+H_{2}O;Ca^{2+}}15、节约用水;①⑤⑥;防止水污染;②③④【分析】解:其中一种分类标准是:节约用水:洗手洗脸时随时关闭水龙头;用淘米水浇花、农业上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等措施都是节约用水的体现.
故填:节约用水;rm{垄脵垄脻垄脼}.
另一种分类标准是:防止水污染:工业上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洗涤衣物时选用无磷洗衣粉、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等措施都是防止水体污染的体现.
故填:防止水污染;rm{垄脷垄脹垄脺}.
水资源相对来说是匮乏的;保护;节约水资源势在必行.
防止水污染、节约用水的方法很多,生活、生产中处处可以节约用水.【解析】节约用水;rm{垄脵垄脻垄脼}防止水污染;rm{垄脷垄脹垄脺}16、酒精灯;长颈漏斗;A;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过氧化氢水+氧气;将木条带火星的一端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a;b【分析】解:rm{(1)}标号仪器rm{垄脵}是酒精灯;rm{垄脷}是长颈漏斗;
rm{(2)}实验室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加热,应选用装置rm{A}作为发生装置;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高锰酸钾rm{xrightarrow{{录脫脠脠}}}锰酸钾rm{+}二氧化锰rm{+}氧气;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是固液常温下反应,可用rm{B}作为发生装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rm{xrightarrow{{露镁脩玫禄炉脙脤}}}水rm{+}氧气;
rm{(3)}检验集气瓶内氧气是否集满的最好方法是:将木条带火星的一端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欲使用装置rm{E}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长管进入,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欲使用装置rm{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短管进入,因为氧气的密度比水小;
故答案为:rm{(1)}酒精灯;长颈漏斗;rm{(2)A}高锰酸钾rm{xrightarrow{{录脫脠脠}}}锰酸钾rm{+}二氧化锰rm{+}氧气;过氧化氢rm{xrightarrow{{露镁脩玫禄炉脙脤}}}水rm{+}氧气;rm{(3)}将木条带火星的一端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rm{a}rm{b}.
rm{(1)}根据常用仪器的名称与用途进行分析;
rm{(2)}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固体的加热反应来选择反应装置;并根据反应物和反应条件写出的文字表达式;rm{B}装置制取氧气应是固体和液体的反应;据此写出应选用的药品;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写出其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根据用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注意事项分析;
rm{(3)}根据氧气可助燃的特点选择验满的方法;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氧气的密度比水小进行分析.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被分为两个部分,用于收集的部分称为收集装置,用于发生反应放出气体的部分称为发生装置,掌握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方法.【解析】酒精灯;长颈漏斗;rm{A}高锰酸钾rm{xrightarrow{{录脫脠脠}}}锰酸钾rm{+}二氧化锰rm{+}氧气;过氧化氢rm{xrightarrow{{露镁脩玫禄炉脙脤}}}水rm{+}氧气;将木条带火星的一端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rm{a}rm{b}17、56:9【分析】解:设产生氢气的质量为rm{2g}需要锌的质量为rm{x}需要铁的质量为rm{y}则有。
rm{Zn+H_{2}SO_{4}篓TZnSO_{4}+H_{2}隆眉}
rm{65}rm{2}
rm{x}rm{2g}
rm{dfrac{65}{2}=dfrac{x}{2g}}
rm{dfrac{65}{2}=dfrac
{x}{2g}}
rm{x=65g}
rm{Fe+H_{2}SO_{4}篓TFeSO_{4}+H_{2}隆眉}rm{56}
rm{2}rm{y}
rm{dfrac{56}{2}=dfrac{y}{2g}}
rm{2g}
铁银合金的质量与锌的质量相等,故银的质量为rm{dfrac{56}{2}=dfrac
{y}{2g}}所以铁和银的质量比为rm{y=56g}rm{65g-56g=9}.
故填:rm{56}rm{9}.
该题目将化学反应与托盘天平平衡结合在一起rm{56}两盘中酸和金属质量相等,完全反应,天平仍平衡则产生氢气相等rm{9}由氢气质量求出反应的铁和锌的质量进而求出银的质量.
金属与酸反应后天平平衡的问题是中考常考查的题目,完成此类题目,要分清题干提供的信息,确定是根据酸还是金属的质量进行求算.rm{.}【解析】rm{56}rm{9}18、B;E;D;A;C;F【分析】解:rm{(1)}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
rm{(2)}干冰在升华时吸热;故可用于人工降雨;
rm{(3)}一氧化碳有毒;易于和人体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rm{(4)}高锰酸钾能溶水形成紫红色溶液;
rm{(5)}明矾能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故可作净水剂;
rm{(6)}硬水使肥皂水产生较少的泡沫;而软水能使肥皂水产生较多的泡沫,故可用肥皂水来区别硬水和软水.
故答案为:rm{(1)B}rm{(2)E}rm{(3)D}rm{(4)A}rm{(5)C}rm{(6)F}.
本题考查的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质用途,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性质决定的rm{.}如碳酸钙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干冰升华时吸热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有毒;明矾具有吸附性能净水;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rm{.}它们还具有各自不同的用途;只要好好把握,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本考点主要考查与生活生产联系比较密切的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性质决定的rm{.}此题体现了化学源于生活,又反馈于生活.【解析】rm{B}rm{E}rm{D}rm{A}rm{C}rm{F}19、略
【分析】
若物质没有全部溶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将小于ag,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a%;
若可溶物与水反应;生成物微溶物,例如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质是氢氧化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将小于ag,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a%;
若物质含结晶水,如CuSO4•5H2O溶于水后溶质为硫酸铜;则溶质的质量将小于ag,溶液质量为ag+(100-ag)=100g,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a%.
故答案为:①物质没有全部溶解;②可溶物与水反应;生成物微溶物;③物质含结晶水.
【解析】【答案】根据可溶物溶于水;可利用不同可溶物来分析其质量分数,利用溶质和溶液质量的来分析质量分数.
20、略
【分析】
(1)识别一些常见仪器;故答案为:长颈漏斗;集气瓶.
(2)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属于固体和固体加热制气体;氨气溶于水,不可采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可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A、E.由于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所以b进入集气瓶随着气体的增多迫使下层空气从a口出去,从而达到收集的目的,故答案为:b.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已经给出,只要配平即可.故答案为:2NH3+3CuO3Cu+3H2O+N2.
【解析】【答案】(1)识别常见仪器.
(2)根据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标准即可.
四、推断题(共1题,共8分)21、KMnO4;K2MnO4;MnO2;O2;3Fe+2O2Fe3O4;供给呼吸;③;缓慢;分子构成不同【分析】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根据“rm{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故A是高锰酸钾;“在rm{垄脷}的反应前后rm{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故B是二氧化锰;根据“rm{E}和rm{F}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均为无色液体”,结合图框,则rm{E}是过氧化氢,生成的rm{F}是水,而rm{D}为氧气;反应rm{垄脵}中生成的rm{C}是锰酸钾,根据“rm{G}是一种银白色金属,rm{H}是一种黑色固体”,则rm{G}为铁,rm{H}为四氧化三铁;代入题目进行验证,符合题意.
rm{(1)}根据分析,可知rm{A}rm{B}rm{C}rm{D}物质的化学式:分别为:rm{KMnO_{4}}rm{K_{2}MnO_{4}}rm{MnO_{2}}rm{O_{2}}
rm{(2)}反应rm{垄脹}为铁与氧气点燃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符号表达式为:rm{3Fe+2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Fe_{3}O_{4}}
rm{3Fe+2O_{2}dfrac{
overset{;{碌茫脠录};}{.}}{;}Fe_{3}O_{4}}根据分析;为氧气,故D物质的用途供给呼吸;
rm{(3)}反应rm{(4)}为高锰酸钾分解,反应rm{垄脵}为双氧水分解,反应rm{垄脷}为铁与氧气点燃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故上述关系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rm{垄脹}
rm{垄脹}在rm{(5)G}中燃烧是一种剧烈氧化反应;铁生锈是一种缓慢氧化反应。
rm{D}和rm{(6)E}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故答案为:
rm{F}rm{(1)KMnO_{4}}rm{K_{2}MnO_{4}}rm{MnO_{2}}rm{(2)3Fe+2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Fe_{3}O_{4}}rm{O_{2}}供给呼吸;rm{(2)3Fe+2O_{2}dfrac{
overset{;{碌茫脠录};}{.}}{;}Fe_{3}O_{4}}rm{(3)}缓慢;rm{(4)垄脹}分子构成不同.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根据“rm{(5)}是一种暗紫色固体”,故A是高锰酸钾;“在rm{(6)}的反应前后rm{A}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故B是二氧化锰;根据“rm{垄脷}和rm{B}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均为无色液体”,结合图框,则rm{E}是过氧化氢,生成的rm{F}是水,而rm{E}为氧气;反应rm{F}中生成的rm{D}是锰酸钾,根据“rm{垄脵}是一种银白色金属,rm{C}是一种黑色固体”,则rm{G}为铁,rm{H}为四氧化三铁;代入题目进行验证完成相关的问题.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rm{G}【解析】rm{KMnO_{4}}rm{K_{2}MnO_{4}}rm{MnO_{2}}rm{O_{2}}rm{3Fe+2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Fe_{3}O_{4}}供给呼吸;rm{3Fe+2O_{2}dfrac{
overset{;{碌茫脠录};}{.}}{;}Fe_{3}O_{4}}缓慢;分子构成不同rm{垄脹}五、计算题(共4题,共40分)22、略
【分析】
根据D为有毒气体,可推出D为CO,B为CO2;A为黑色固体,A为Fe3O4,A-E均含有同一种元素,E为O2,而C和E可以相互转化,C又是A反应的产物,故C是H2O;
即:A、Fe3O4;B、CO2;C、H2O;D、CO;E、O2
(2)A→C的反应是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反应生成水和铁,反应的方程式为:Fe3O4+4H23Fe+4H2O.
故答案为:(1)CO2O2(2)Fe3O4+4H23Fe+4H2O
【解析】【答案】根据D为有毒气体,可推出D为CO,B为CO2;A为黑色固体,A为四氧化三铁,A-E均含有同一种元素,E为O2;进而推出各物质.
23、略
【分析】
(1)B中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逐渐变成蓝色,说明有水生成,说明通入的气体是氢气;A中黑色粉末逐渐变为光亮红色,说明有铜生产,氢气具有还原性,反应化学反应式是:H2+CuOCu+H2O.故答案为:氢气(或H2)、还原性、H2+CuOCu+H2O;
(2)氧化铜就是黑色粉末;如果有没有反应完全的氧化铜,就会没有A中除了有光亮红色固体物质外,还有一些黑色固体,故答案为:没完全反应,剩余少量氧化铜(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答案】(1)由B中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逐渐变成蓝色;判断通入的气体;根据A中黑色粉末逐渐变为光亮红色,判断此气体的性质,并写出化学反应式;
(2)可能是通入气体的量不足;氧化铜没有完全反应所致.
24、合格【分析】解:rm{(1)}设该生理盐水中rm{NaCl}的质量为rm{x}
rm{NaCl+AgNO_{3}篓TAgCl隆媒+NaNO_{3}}
rm{58.5}rm{143.5}
rm{x}rm{1.435g}
rm{dfrac{58.5}{x}=dfrac{143.5}{1.435g}}
rm{x=58.5隆脕dfrac{1.435g}{143.5}=0.585g}
该生理盐水中溶质质量分数为:rm{dfrac{0.585g}{65g}隆脕100%=0.9%}
rm{dfrac{58.5}{x}=dfrac
{143.5}{1.435g}}该生理盐水中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为rm{x=58.5隆脕dfrac
{1.435g}{143.5}=0.585g}因此该生理盐水合格;
答:rm{dfrac
{0.585g}{65g}隆脕100%=0.9%}该生理盐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rm{(2)}.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生成氯化银沉淀的质量计算生理盐水中所含氯化钠的质量,该质量与烧杯中生理盐水的质量比可计算该生理盐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所计算的质量分数与医用的生理盐水是溶质质量分数为rm{0.9%}的氯化钠溶液的规定相对比;判断该生理盐水是否合格.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能表示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由反应中某物质的质量可计算反应中其它物质的质量.rm{(1)}【解析】合格25、略
【分析】
大部分α粒子都可以顺利地穿透金属箔;说明原子核很小;有一小部分α粒子发生了偏转,说明原子核带正电;有个别粒子甚至还会反弹回来,说明金的原子核质量远大于a粒子的质量.
故答案为:原子中存在原子核;它占原子中极小的体积;原子核带正电荷,且电荷数远大于a粒子;金的原子核质量远大于a粒子的质量.
【解析】【答案】可以根据微观粒子的构成实验现象分析;判断;主要结合α粒子穿透金箔、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这几个要点来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六、探究题(共4题,共40分)26、M>Al>Cu;M>Cu;M>Al;
Al>M>Cu;铝表面有一层氧化膜;M表面出现一层红色物质;2Al+3CuSO4=Al2(SO4)3+3Cu;丙;金属活动性有关;取两份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稀硫酸,在相同温度下,加入相同的片状的锌和铝,比较收集相同体积的氢气所需的时间【分析】解:【提出问题】通过分析小敏、小强同学的猜想可知,我的猜想是rm{M>Al>Cu}
【设计与实验一】金属越活泼;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反应越剧烈,所以。
。实验操作rm{M}丝插入试管rm{垄脵}中钢丝插入试管rm{垄脷}中铝丝插入试管rm{垄脹}中实验结论刚开始的现象有少量气泡产生无气泡无气泡rm{M>Cu}rm{M>Al}几分钟后的现象有少量气泡产生无气泡有大量气泡产生rm{Al>M>Cu}【交流与表达】铝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会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所以实验刚开始时试管rm{垄脹}中无气泡产生的原因是:铝表面有一层氧化膜;
【设计与实验二】rm{(1)M}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铜的金属活动性,所以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rm{M}表面出现一层红色物质;
rm{(2)}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化学方程式为:rm{2Al+3CuSO_{4}=Al_{2}(SO_{4})_{3}+3Cu}
【交流与表达】金属活动性影响金属与酸反应快慢;
取两份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稀硫酸;在相同温度下,加入相同的片状的锌和铝,比较收集相同体积的氢气所需的时间.
【评价与反思】金属会与酸;盐、氧气等物质反应;所以除了上述实验中已经用到的两种方法外,还可以根据与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进行判断.
故答案为:【提出问题】rm{M>Al>Cu}
【设计与实验一】。实验操作rm{M}丝插入试管rm{垄脵}中钢丝插入试管rm{垄脷}中铝丝插入试管rm{垄脹}中实验结论rm{M>Al}rm{Al>M>Cu}【交流与表达】铝表面有一层氧化膜;
【设计与实验二】rm{(1)M}表面出现一层红色物质;
rm{(2)2Al+3CuSO_{4}=Al_{2}(SO_{4})_{3}+3Cu}
【交流与表达】丙;
【评价与反思】金属活动性有关;取两份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稀硫酸,在相同温度下,加入相同的片状的锌和铝,比较收集相同体积的氢气所需的时间.
【提出问题】根据其余两种猜想推断第三种猜想;
【设计与实验一】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进行分析;
【交流与表达】根据铝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会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进行分析;
【设计与实验二】rm{(1)}根据rm{M}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铜的金属活动性进行分析;
rm{(2)}根据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进行分析;
【交流与表达】根据甲;乙、丙三个实验得出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分析;
【评价与反思】根据金属会与酸;盐、氧气等物质反应进行分析.
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时,通常采取“三取中”即:取中间金属单质与两端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或取中间金属的盐溶液与两端金属的单质反应.【解析】rm{M>Al>Cu}rm{M>Cu}rm{M>Al}
rm{Al>M>Cu}铝表面有一层氧化膜;rm{M}表面出现一层红色物质;rm{2Al+3CuSO_{4}=Al_{2}(SO_{4})_{3}+3Cu}丙;金属活动性有关;取两份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稀硫酸,在相同温度下,加入相同的片状的锌和铝,比较收集相同体积的氢气所需的时间27、rm{(1)C}试管中酚酞变红的速率比rm{B}中变红速率更快;
rm{(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rm{(3)}氨气挥发到空气中的量少,不至于污染空气【分析】【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五年级《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0以内口算过关练习题
- 《瞳孔大小的临床见》课件
- 湖南省株洲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统一检测物理答案
- 高考新课标语文模拟试卷系列之66
- 《病房监护系统》课件
-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课件
- 《汽车行业发展》课件
- 营养科护士年终总结
- 建材行业人事工作总结
- 驾校教练安全培训课件
- ISO 56001-2024《创新管理体系-要求》专业解读与应用实践指导材料之19:“7支持-7.2能力”(雷泽佳编制-2025B0)
- 2024秋新商务星球版地理7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5章 地球表层的人文环境要素 第4节 发展差异与区际联系
- 2025学年人教新版英语七下Unit1随堂小测
- 2024版教育培训机构店面转让及课程合作协议3篇
- 《BL急性肾盂肾炎》课件
- 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上海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模拟试卷
- 七年级上册英语期末常考作文范文10篇(含译文)
- 公共卫生人员分工及岗位职责
- 2024年10月自考13658工业设计史论试题及答案
- 行政前台年终总结述职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