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制轨道交通车辆》_第1页
《双流制轨道交通车辆》_第2页
《双流制轨道交通车辆》_第3页
《双流制轨道交通车辆》_第4页
《双流制轨道交通车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45.060

Q84

团体标准

T/CIXX-2023

双流制轨道交通车辆

GeneraltechnicalstandardforTwopowersupply

railtransitvehicles

(征求意见稿)

2024-XX-XX发布2024-XX-XX实施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发布

1总则

1.0.1本标准规定了新建线路、扩建线路上运营,或与既有地铁

线路跨线运行、互联互通的双流制市域快轨车辆的运用条件、技

术要求。车辆应适应公交化、全自动或非全自动运行、贯通运营

的运输组织模式。

1.0.2本标准适用于车辆最高运行速度160km/h及以下的双流制

车辆,车辆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应符合国家、行业及地区现

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0.3车辆设计应提倡科技创新,并以经济、实用、可靠、耐

用、轻型、美观、舒适、安全、快速、准点、节能、环保以及维

修简单、使用方便为目标,同时应能满足城市总体规划、轨道交

通线网规划对车辆的相关要求、客运需求及功能定位。

3

2规范性引用文件

《城市轨道交通市域快线120kmh~160kmh车辆通用技术条件》

GB/T37532

《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电压》GB/T1402

《机车车辆电缆第2部分:30KV单相电力电缆》TB/T

1484.2

《地下铁道车辆通用技术条件》GB/T7928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组装后的检查与试验规则》GB/T14894

《互感器第7部分:电子式电压互感器》GB/T20840.7

《铁路应用机车车辆电气设备第1部分一般使用条件和通

用规则》GB/T21413.1

《铁路应用机车车辆电气设备第4部分电工器件直流电路

器规则》GB/T21413.3

《铁路应用机车车辆电气设备第4部分电工器件交流电路

器规则》GB/T21413.4

《铁路应用机车车辆电气隐患防护的规定》GB/T21414

《轨道交通机车车辆受电弓特性和试验第1部分:干线机车

车辆受电弓》GB/T21561.1

《轨道交通机车车辆受电弓特性和试验第2部分:地铁与轻

轨车辆受电弓》GB/T21561.2

《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GB/T21563-2018

《轨道车辆电磁兼容》GB/T24338

《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电子装置》GB/T25119

《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用电力变流器第1部分:特性和试验方

法》GB/T25122.1

4

《电力牵引轨道机车车辆和公路车辆用旋转电机第2部分:

电子变流器供电的交流电动机》GB/T25123.2

《电力牵引轨道机车车辆和公路车辆用旋转电机第4部分:

与电子变流器相连的永磁同步电机》GB/T25123.4

《机车车辆用材料阻燃技术要求》TB/T3138

《机车车辆非金属材料及室内空气有害物质限量》TB/T3139

《动车组用内装材料阻燃技术条件》TB/T3237

《制动软管连接器总成》TB/T60

《铁道车辆空调空调机组》TB/T1804

《市域(郊)铁路设计规范》TB10624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采暖及通风装置技术条件》CJ/T

354

《欧洲规范9:铝结构设计-第1-3部分:疲劳敏感结构》EN

1999-1-3

《铁道应用轨道车身的结构要求》EN12663

《铁路设施铁路车辆车身的防撞性要求》EN15227(有新编国

标待发布)

《铁路设施—可靠性、可用性、可维修性和安全性(RAMS)的

演示和规范》EN50126

5

3术语和定义

3.1“双流制”车辆ailtransitvehicleswithtwopowersupply

systems

运行在标准轨距轨道上的大、中运量,服务于都市圈范围的

快捷、直达的轨道交通车辆,应包含有动力的动车和无动力的拖

车,能够在AC25kV和DC1500V/DC3000V/DC750V供电制式下

工作的车辆。以下简称车辆。

3.2“双流制”列车ailtrainwithtwopowersupplysystems

双流制轨道交通中,能够在双流区段运行的列车。是固定编

组的、两端分别设有司机室进行驾驶操作的、配备现代化服务设

施的旅客列车,以下简称列车。

3.3双流受电弓Pantographfortwotractionpowersupplymodes

适用于两种不同供电制式的受电弓。

3.4转换开关ConversionSwitchwithtwotractionpowersupply

system(CS)

双流制列车中,进行两种制式牵引供电系统转换的车载操作

机构。

3.5双流牵引系统Tractionsystemwithtwotractionpowersupply

modes

适用于两种不同供电制式的牵引系统。

3.6双流转换区段Sectionsformodeconversionoftwotraction

powersupplysystems

双流制轨道交通中,列车完成不同供电制式转换的线路区

6

段。

3.7平均起动加速度averageacceleration

列车从起动指令发出开始加速到某一指定速度为止的速度除

以加速时间除以3.6所取得的值。

3.8平均制动减速度averagebrakingdeceleration

列车的制动初速度除以从制动指令发出到停车的时间。

3.9常用制动servicebrake

调节列车运行速度或使列车在预定地点停车的制动。

3.10紧急制动emergencybrake

使列车迅速减速并达到在最短距离内紧急停车的制动。

7

4总体要求

4.1车辆使用条件

4.1.1车辆使用环境条件应符合《城市轨道交通市域快120kmh~

160kmh车辆通用技术条件》GB/T37532中环境条件的规定。

4.1.2线路及车站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线路轨距为1435mm;

2最小竖曲线半径为2000m;

3平面圆曲线半径一般地段不小于R350,困难地段不小于

R300,辅助线不小于R250,车场线不小于R150;

4最大坡度:正线线路坡道不大于30‰,困难地段等于

30‰,

联络线及出入段线不大于35‰。对于极恶劣的线路,允许直流段

区间正线坡度不宜大于45‰,困难地段可采用50‰;联络线、出

入线的最大坡度不宜大于50‰;

5车站站台面距轨面符合《市域(郊)铁路设计规范TB10624》

的规定。

4.1.3供电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供电制式:交流AC25kV/50Hz;直流DC750V、DC1500V、

DC3000V;

2供电电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

电压》GB/T1402的规定;

3受电方式:接触网或接触轨;

4双流转换区段要求:无电区长度不应小于车辆最远两受电

弓的距离并留一定的安全余量,或根据具体受电弓布局确定转换区

段长度。

8

4.1.4列车供电制式转换方式:

1手动操作车辆转换;

2地面磁钢模式,车辆自动转换;

3信号控制模式,车辆自动转换;

4当自动转换失效时,降级为人工手动转换或强制降弓。

4.1.5车辆在与既有地铁线路互通运营时,行车方向应与贯通运

营线路一致。

4.1.6检修库可设三相交流380V/50Hz、DC1500V、DC110V电源和

适应既有列车供电制式的设施,供整备、维护、检修使用。

4.2车辆一般规定

4.2.1车辆应符合《市域(郊)铁路设计规范》TB10624中车辆

限界的规定。

4.2.2车辆主体结构及主要部件使用寿命不应低于30年,车体结

构材料应采用铝合金或不锈钢。

4.2.3列车编组可为固定编组,也可为2+2、3+3、4+4重联编

组。

4.2.4动拖比应根据启动加速度、制动减速度、旅行速度、故障

运行能力等因素确定,车辆可实现在交直流转换区间的动拖比变

换控制。

4.2.5列车两端的车辆应设司机室。

4.2.6列车高压系统载流量应满足在双流供电工况的应用。列车

应具备交直流窜电、雷击等保护措施。

4.2.7车辆应配备避雷器、交流熔断器等保护设备,用于避免不

同供电电源窜入车辆供电系统造成损害。

4.2.8车辆类型应根据当地的预测客流量、环境条件、线路条

件、运输能力要求等因素综合比较选定。车辆主要技术参数按表

9

4.2.8选定。

表4.2.8车辆主要技术参数

序号项目名称As型A型B型D型

无司机室

20000220001900022000

车体长车辆

1

度/mm带司机室

20000+∆22000+∆19000+∆22000+∆

车辆

2车体基本宽度/mm3000300028003300

3受电弓落弓高度/mm≤4030≤4450≤4420≤4640

4客室净空高度/mm≥2200≥2100≥2100≥2100

5客室地板面高度/mm1130113011001280

6转向架中心距/mm13400157001260015700

7轴重/t≤15.5≤17≤15≤18

每辆车一侧客室门数

82~5

/对

9车轮直径/mm840860840860

2300或

10车辆固定轴距/mm220025002500

2200

11客室门开度/mm≥1400≥1400≥1300≥1400

12冲击率极限/m/s3≤0.75

13最高运行速度/km/h80~160

注:1∆为司机室加长值。

4.2.9车辆动力学性能应符合表4.2.9的规定。

10

表4.2.9辆动力学性能

脱轨系数Q/P≤0.8

轮重减载率△P/P≤0.65

客室平稳性指标W≤2.5

司机室平稳性指标W≤2.75

4.2.10车辆交直流电气装置和设备的设计和制造应符合《铁路应

用机车车辆电气隐患防护的规定》GB/T21414的有关规定。

4.2.11车辆电气设备应符合《铁路应用机车车辆电气设备》GB/T

21413的有关规定。

4.2.12车辆电子设备应符合《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电子装置》GB/T

25119的有关规定。

4.2.13车辆及各部件应符合《铁路设施—可靠性、可用性、可维

修性和安全性(RAMS)的演示和规范》EN50126的有关规定。

4.2.14车辆各种设备的冲击振动试验应符合《轨道交通机车车辆

设备冲击和振动》GB/T21563中的有关规定或相关的国际标准规

定。

4.2.15车辆密封性能应符合《城市轨道交通市域快线120kmh~

160kmh车辆通用技术条件》GB/T37532的规定。

4.2.16车辆噪声的测量在交流和直流工况下均应符合《城市轨道

交通市域快线120kmh~160kmh车辆通用技术条件》GB/T37532

的规定。

4.2.17车辆应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车辆各设备正常工作时不

应影响信号、通讯等系统车载设备和轨旁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

设备该应具有良好抗电磁干扰能力。具体要求应符合《轨道车辆

电磁兼容》GB/T24338的规定。

4.2.18列车的起动加速度、制动减速度、紧急制动减速度以及在

交直流供电工况下的纵向冲击率等要求应符合《市域(郊)铁路

11

设计规范》TB10624的相关规定:在定员载荷、额定供电电压和

车轮半磨耗状态下,列车运行于平直干燥轨道上,列车加速度性

能应符合表4.2.18-1的规定;在任何载荷工况下,列车运行于平

直干燥轨道上,列车制动减速性能应符合表4.2.18-2的规定。

表4.2.18-1列车加速度性能

最高运动拖比1:1动拖比2:1或3:1

行速度起动平均加速度平均加速度起动平均加速度平均加速度

km/hm/s2m/s2m/s2m/s2

100

≥0.8≥0.45≥1.0≥0.5

120

140≥0.8≥0.4≥1.0≥0.45

160≥0.8≥0.35≥0.8≥0.4

注:1起动平均加速度:列车从0km/h加速到40km/h的平均加速度。

2平均加速度:列车从0km/h加速到最高运行速度的平均加速度。

表4.2.18-2列车制动减速度性能

动拖比1:1动拖比2:1或3:1

最高运

行速度常用制动紧急制动常用制动紧急制动

km/h平均减速度平均减速度平均减速度平均减速度

m/s2m/s2m/s2m/s2

100

≥1.0≥1.2≥1.0≥1.2

120

1400.9~1.01.1~1.2≥1.01.1~1.2

1600.8~1.01.0~1.10.9~1.01.0~1.1

4.2.19列车故障状态下运行能力应符合《城市轨道交通市域快线

120kmh~160kmh车辆通用技术条件》GB/T37532中有关故障能力

的规定。

4.2.20列车在交直流转换区间发生故障,应实施自救或通过地面

12

接触网带电实施救援。

4.2.21接地系统应能同时满足交流和直流工况下的回流要求。

4.2.22车辆安全设施应符合《城市轨道交通市域快线120kmh~

160kmh车辆通用技术条件》GB/T37532的规定。

4.2.23车辆应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并满足下列要求:

1结构设计和各种零部件的设计及制造应按有关防火规定

执行,最大限度地防止火灾发生及蔓延;

2各车所采用材料应为阻燃、低烟、无毒(低毒)、无卤(高

压电缆为低卤)的非延燃性材料或防火材料,内装材料阻燃性能应

符合《动车组用内装材料阻燃技术条件》TB/T3237的规定,其他

非金属材料的阻燃性能应符合《机车车辆用材料阻燃技术要求》

TB/T3138的规定;

3各车应配置适用于电气装置和油类灭火的消防设施;

4客室、司机室及其他防火重点部位应设烟雾探测装置,车

上电气柜应设烟雾探测装置,监测到报警信号时可在司机室中发出

声光报警;

5各车厢内应设有与司机室紧急联络用紧急报警装置,当发

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旅客可通知司机。

4.3互联互通要求

4.3.1车载信号系统应满足可在两条线路贯通运行的能力,可接

收及响应地面控制中心发出的控制指令,并及时反馈。车载信号

系统检测到故障时,应具有及时向两条线路的地面控制中心反馈

故障信息的能力。

4.3.2车辆的牵引、制动性能宜与互联互通线路运行的车组保持

一致,其中,车辆在互联互通线路坡道上的爬坡能力宜与既有车

辆保持一致。

13

4.3.3车辆限界、轴重应满足互联互通线路的限界、轴重要求。

4.3.4车辆应充分考虑在不同线路的疏散方式,宜采用与互联互

通线路运行车辆相同的疏散方式。

4.3.5车辆限界及屏蔽门尺寸设置应与既有线路保持一致。

4.3.6车载PIS系统应可以满足在两条线路贯通运行的能力,可

以实现上传及下载两条线路的服务信息,并及时在车辆显示终端

展示给乘客。

4.4相互救援要求

4.4.1车辆的救援能力应与既有线路车辆保持一致。

4.4.2联挂端车钩的高度、机械接口、管路接口应与既有线路车

辆保持一致,在救援的工况下,能够实现救援车与被救援车辆间

相互连接。

4.4.3车辆救援连接器中,至少应包含但不限于车辆制动施加、

缓解功能,广播功能相关配线。

4.4.4一列空载(AW0)状态的双流制列车与另一列完全丧失动力

的超员载荷(AW3)相同编组列车连挂后,应仍能在线路的最大坡

道上起动,并使列车运行到最近的车站。

14

5车体及内装设备

5.1车体

5.1.1车体基本要求应符合《城市轨道交通市域快线120kmh~

160kmh车辆通用技术条件》GB/T37532的规定。

5.1.2碰撞性能应能满足《铁路设施铁路车辆车身的防撞性要

求》EN15227中的C-II类,撞击速度为25km/h的规定。

5.1.3车体设计寿命30年,车体结构在正常载荷或交变载荷条

件下不发生疲劳断裂,焊缝疲劳强度满足《欧洲规范9:铝结

构设计-第1-3部分:疲劳敏感结构》EN1999-1-3的相关规

定。

5.1.4静强度按照《铁道应用轨道车身的结构要求》EN12663

的规定执行,市域A型车应满足P-III类,抗压1200kN,抗拉

960kN;市域C/D型车满足P-II类,抗压1500kN,抗拉

1000kN。

5.2司机室

5.2.1司机室基本要求应符合《城市轨道交通市域快线120kmh~

160kmh车辆通用技术条件》GB/T37532的规定。

5.2.2司机室应视野宽广,运行中应能清楚方便地观察到前方信

号灯、交直流转换指示牌、接触网、轨道设备、前方轨道和车站

等。

5.2.3司机常用操作的按钮/开关应与贯通运行线路的车辆基本保

持一致。

5.2.4应配置紧急断电开关,用于交直流转换失败或紧急情况下

车辆与供电网断电隔离。

15

5.2.5司机室内应设置双流制操作相关的按钮、开关、旋钮等操

作部件,至少应包含如下功能:

1模式选择开关,用于车辆通过双流转换区段时,选择以自

动或人工操作的方式进行交直流转换;

2网压选择开关,用于车辆通过双流转换区段时,以人工操

作的方式进行交直流转换时,选择车辆转换开关档位。

5.3客室

5.3.1客室内设备、车门、车窗等基本要求应符合《城市轨道交

通市域快线120kmh~160kmh车辆通用技术条件》GB/T37532的

规定。

5.3.2客室内显示装置及广播装置应能够兼容贯通线路的地面/中

心的设施及设备。

16

6车辆连接系统

6.1车钩缓冲装置、贯通道基本要求应符合《城市轨道交通市域

快线120kmh~160kmh车辆通用技术条件》GB/T37532的规定。

6.2车钩缓冲装置在交流、直流以及转换区间的线路最小曲线半

径区段上应能满足车辆的联挂和解编作业要求。连接系统应满足

跨线运行的救援、联挂需求。

6.3缓冲装置应能有效地吸收撞击能量,缓和冲击,不损坏车

辆,

该装置能承受的最大联挂速度应为5km/h。

6.4过渡车钩应符合以下要求:

1仅在列车被既有机车救援及回送时使用;

2满足列车前端车钩与救援机车车钩连挂的要求;

3过渡车钩应设置与《制动软管连接器总成》TB/T60规定

的空气软管相连接的过渡风管接口,为救援和回送提供压缩空气。

17

7转向架

7.1一般规定

7.1.1转向架基本要求应符合《城市轨道交通市域快线120kmh~

160kmh车辆通用技术条件》GB/T37532的规定。

7.1.2转向架应能同时满足交直流线路运行时处于不同运行速度

下的4.2.9中的动力学指标要求。

7.1.3车轮应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

7.1.4轴端至少应设有速度、温度传感器的监测装置,且方便检

修。

7.2接地

7.2.1转向架应设置性能良好的接地回流装置,能满足在交流供

电和直流供电的正常回流。应避免在交流或直流供电下,轨道回

流通过转向架流经车体。

7.2.2每根动轴的轴端应设置接地装置(工作接地和保护接

地),接地系统应符合现行国家或用户与制造商均认可的国际标

准规定。轴箱轴承不应受回流电流的损伤。

18

8高压牵引及辅助供电系统

8.1一般规定

8.1.1列车高压牵引及辅助供电系统的基本要求应符合《城市轨

道交通市域快线120kmh~160kmh车辆通用技术条件》GB/T37532

的规定。

8.1.2高压牵引及辅助供电系统的性能应符合双流制轨道交通车

辆基技术条件的要求。

8.1.3高压牵引及辅助供电系统应具备完整的故障诊断能力和保

护功能。

8.1.4车辆电气设备应符合《铁路应用机车车辆电气设备》GB/T

21413的有关规定。

8.1.5高压牵引及辅助供电系统电路中储能元件所储存的能量应

能通过固定放电电阻或其他特定设备进行释放。在规定的时间

内,电压应降低到人体安全电压以下,以保证维修人员的人身安

全。

8.2高压牵引系统

8.2.1列车由两个或多个相对独立的基本动力单元组成,每个基

动力单元高压牵引系统主要由交直流受电弓、交流避雷器、直流

避雷器、高压线缆、交流真空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交

直流网压检测器、交直流转换开关、牵引变压器、直流高速断路

器、直流线路电抗器、牵引变流器、牵引电机等组成。在基本动

力单元中的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可全部或部分切除该动力单

元,但不应影响到其它动力单元的使用。

19

8.2.2交直流受电弓应符合《轨道交通机车车辆受电弓特性和试

验第1部分:干线机车车辆受电弓》GB/T21561.1和《轨道交通机

车车辆受电弓特性和试验第2部分:地铁与轻轨车辆受电弓》GB/T

21561.2的规定。双流制受电弓与接触网的静态标称接触力可根据

列车受电弓处于不同供电网自行调整。受电弓标称接触力大小由用

户或制造商协商确定。

8.2.3高压设备应符合《铁路应用机车车辆电气设备第1部分

般使用条件和通用规则》GB/T21413.1的规定。

8.2.4交流避雷器和直流避雷器应符合《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

雷器》GB11032和IEC62848-1的规定。

8.2.5交直流网压检测器应符合《互感器第7部分:电子式电压

互感器》GB/T20840.7的规定。

8.2.6高压线缆应符合《机车车辆电缆第2部分:30KV单相电

电缆》TB/T1484.2的规定。

8.2.7交流真空断路器符合《铁路应用机车车辆电气设备第4部

分电工器件交流电路器规则》GB/T21413.4的规定。

8.2.8隔离开关、接地开关和交直流转换开关符合GB/T1985和

TB/T3492的规定。

8.2.9牵引变压器和直流线路电抗器符合GB/T25120的规定。

8.2.10直流高速断路器符合《铁路应用机车车辆电气设备第4

部分电工器件直流电路器规则》GB/T21413.3的规定。

8.2.11牵引变流器符合《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用电力变流器第1

部分:特性和试验》GB/T25122.1的规定。

8.2.12牵引电机符合《电力牵引轨道机车车辆和公路车辆用旋

20

电机第2部分:电子变流器供电的交流电动机》GB/T25123.2

或《电力牵引轨道机车车辆和公路车辆用旋转电机第4部分:

与电子变流器相连的永磁同步电机》GB/T25123.4的规定。

8.2.13牵引系统应具备充分利用轮轨黏着条件,可根据车辆载荷

和列车所处交直流区间位置自动调整牵引力或电制动力的能力,

具有空转、滑行保护和防冲动控制功能。

8.2.14高压牵引系统应具备交流回路和直流回路开关设备联锁功

能。

8.2.15高压牵引系统应具备完善的交直流切换保护功能。切换失

败导致交流电窜入直流回路或直流回路窜入交流回路后,系统主

要设备不受到损坏。

8.2.16牵引特性和制动特性应符合列车在交直流区间的加速度、

减速度和列车平均旅行速度的要求。

8.2.17高压牵引系统应有完备的交直流切换控制功能,通过交直

流无电区时,能够可靠、有序的切换交直流高压开关设备。

8.3辅助电源系统

8.3.1辅助电源系统由电源装置(含辅助变流器和充电机)和

蓄电池等组成。辅助电源系统应采用冗余设计。

8.3.2辅助电源系统应能适应列车不同网压下的输入电压范围要

求。辅助变流器应符合《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用电力变流器第1

部分:特性和试验方法》GB/T25122.1的规定;其容量满足列车

应用要求,输入电压为额定值的情况下,静止逆变器的过载能力

应满足负载超过150%额定输出时,维持运行10s后关断;负载

为200%额定输出时,装置应立即关断。当输入电源电压和负载

突变时,其输出电压瞬时值变化范围应为小于±20%。

8.3.3辅助电源系统应适应直流列车或交流列车不同输入电压外

接电源的要求。

21

8.3.4列车通过交直流分相区或交流分相区时可以采用中压带载

过分相或中压不带载过分相,分相区区间较长宜采用中压带载过

分相。

22

9列车控制与管理系统(TCMS)

9.1一般规定

9.1.1列车控制与管理系统(以下简称TCMS)基本要求应符合

《城市轨道交通市域快线120kmh~160kmh车辆通用技术条件》

GB/T37532的规定。

9.2双流制转换控制

9.2.1在列车自动运行模式下,车辆通过交直流转换区时,按照

信号系统发送的指令进行转换提示、断VCB、完成转换、重新牵

引等动作。

9.2.2在列车人工驾驶模式下,车辆通过交直流转换区时,司机

通过司机台按钮、手柄、开关等部件发出控制指令,网络系统应

根据收到的断/合VCB指令、司控器位置等信息控制车辆通过交直

流转换区。

9.2.3交直流转换控制应充分考虑转换期间可能发生的转换失败

工况,并针对这些工况制定相应的保护策略。应包含但不限于如

下方面:

1交、直流供电过压、过流保护:当车辆检测到交、直流供

电的电压超过设计的保护阈值时,应及时断开车辆供电;

2交、直流供电互锁保护:车辆主电路应设计互锁电路,避

免同时接入两种制式电源,一旦发生串电故障,应及时断开电源,

保证车辆安全;

3交、直流检测不一致:当车辆检测到的电源性质与当前主

电路不匹配时,应设计相应的保护逻辑,及时切断车辆供电,当电

源性质与当前主电路匹配时,允许受流工作。

23

10制动和供风系统

10.1一般规定

10.1.1列车制动系统基本要求应符合《城市轨道交通市域快线

120kmh~160kmh车辆通用技术条件》GB/T37532的规定。

10.1.2以转向架为单元进行牵引控制的列车,制动系统可采用架

控或车控方式。

10.1.3直流工况下的制动特性和交流工况下的制动特性应进行区

分。

10.1.4对于不同供电制式下车辆变动拖比控制,制动系统应根据

具体动拖比进行制动力分配。

10.2紧急制动

10.2.1交流供电工况、直流工况以及交直流转换区间段,紧急制

动应不受供电情况影响。

10.2.2紧急制动采用纯空气制动方式。

10.2.3紧急制动不设冲击率限制功能。

10.2.4紧急制动发生后,在列车完全停止前不应缓解制动。

10.2.5紧急制动由紧急制动安全环路失电控制紧急制动电磁阀实

施。可设定下列情况之一触发紧急制动:

1触发司机室中的警惕装置;

2主控手柄推到紧急位或按下紧急制动按钮;

3列车任一位置脱钩或列车连挂救援时脱钩;

4当列车在运行状态下,方向手柄为零位;

5紧急电气列车线回路中断或失电;

6DC110V控制电源失电;

24

7ATC系统发出紧急制动指令;

8主风缸压力低于特定的安全值时;

9超速限制;

10列车在运行时,任一客室车门在非零速时开启;

11列车非静止条件(速度大于5km/h)下停放制动意外施加

时。

25

11空调通风系统

11.1一般规定

11.1.1车辆空调通风系统应符合现行铁道行业标准应符合《市域

(郊)铁路设计规范》TB10624、《地铁车辆通用技术条件》

GB/T7928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采暖及通风装置技术条

件》CJ/T354-2010的规定。车内空气清洁度、车内湿度、车内

空气流速、车内平均温度、紧急通风量等应参照现行标准《城市

轨道交通车辆空调、采暖及通风装置技术条件》CJ/T354-2010

中有关规定。

11.1.2对于有气密性要求的车辆,空调系统应采取可靠的措施,

满足车辆气密性的要求。

11.1.3辆通过交直流转换区时,宜保持空调系统正常工作,至少

应具备紧急通风。

11.1.4调系统应设有停电时的紧急通风功能,设有紧急通风的控

制设施应确保乘客的安全。

11.1.5机组应符合《铁道车辆空调空调机组》TB/T1804的规

定,且使用寿命应不少于30年。

11.2通风系统

11.2.1新风风门宜能根据不同供电制式下的隧道洞径进行风量调

节。

11.2.2可优化空调系统风道设计,减低通风阻力,降低送风噪

声。

26

12列车广播与乘客信息系统

12.1一般规定

12.1.1列车广播与乘客信息系统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电子装置》GB/T25119、《轨道交通电磁兼容第3-2部

分:设备》GB/T24338.4、《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

动试验》GB/T21563等标准的规定。

12.1.2广播系统性能符合《铁路列车广播技术要求》TB2896.1

或其它相关国际标准的规定。

12.2具体要求

12.2.1贯通运行线路上,包含正在通过转换区段的车辆,广墦系

统至少应具有以下6种功能:

1司机室对讲,要求在有蓄电池供电的情况下,一列车两端

的司机室可以通话;在两列车重联时,四个司机室可通话;

2司机对乘客广播功能,要求在激活端,司机可用麦克风

对客室广播/通话;在两列车重联时,在激活端司机室可对所有客

室广播;

3紧急报警(司机与乘客对话)功能,要求在客室出现紧急

情况或突发事件时,乘客可按下客室内的紧急报警按钮与司机的对

话,同时监控视频联动,切换至报警位置图像。乘客发出通话请求

时,司机室应有声、光信号提示。应具有录音功能,当紧急通话被

激活后自动激活录音;

4无线电广播功能,通过无线电台与广播系统的接口,实现

运营控制中心通过客室扬声器对乘客广播的功能;

5数字化自动报站功能,所有报站都可从司机台操作或由

27

ATS通过总线控制系统输出相应控制代码而激活或终止并可以确

定当前所在位置。

6紧急广播功能,当遇到紧急情况时,如发生火灾、严重故

障等,司机可将预先录制好的疏导等信息进行播放。

12.2.2列车的乘客信息显示系统应能准确接收贯通线路的信息,

并显示在乘客车厢的电子地图、信息显示屏上。

28

13试验与验收

13.1车辆总装配完成后投入使用前,应按《铁路设施―铁路车辆

-车辆组装和运行前的整车试验》IEC61133规定进行试验。静

态试验和线路试验项目分别见表13.1-1、表13.1-2。

表13.1-1列车静态检验项目

序号检验项目出厂检验型式检验

1静态机械测量(尺寸检查)及外观检√√

2限界通过检查-√

3绝缘耐压试验√√

4接地线与回流检查测试√√

5对车体和外部设备箱柜密封性检查-√

6称重试验√√

7漏雨试验√√

8蓄电池检查√√

9受电弓测试(压力、运行)√√

10列车控制与监控系统试验√√

11辅助系统试验√√

12空气系统气密性检查和压缩空气设备√√

13静态制动试验√√

14牵引系统等装车成套设备正常操作试√√

15车门动作试验√√

16空调和通风试验√√

17广播及旅客信息系统试验√√

18前照灯和客室照度测试-√

29

续表13.1-1

序号检验项目出厂检验型式检验

19工作条件与舒适度检查(含内外部噪-√

20事故防护安全设施检查√√

21相关安全设备试验√√

22车辆气密性试验-必要时

表13.1-2列车线路验检项目

序检验项目出厂检验型式检验

1主回路和电气设备操作试验√√

2列车控制及监控系统试验√√

3牵引、制动等运行一般性能试验√√

直流区段起动和加速性能试验

—牵引力/速度特性

4-√

—最高运行速度试验

—电制动能力试验

交流区段起动和加速性能试验

—牵引力/速度特性

5-√

—最高运行速度试验

—电制动能力试验

直流区段制动性能试验

—电空混合常用制动,停车距离

—电空制动配合

6—空气制动,常用、紧急,停车距离-√

—停放制动试验

—动调试验

—防滑试验(仅在AW0工况下)

续表13.1-2列车线路验检项目

序检验项目出厂检验型式检验

30

交流区段制动性能试验

—电空混合常用制动,停车距离

—电空制动配合

7—空气制动,常用、紧急,停车距离-√

—停放制动试验

—动调试验

—防滑试验(仅在AW0工况下)

交直流转换试验过分相试验

8/√

9列车故障运行及救援能力试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