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号
CCS号
团体标准
T/CHTSXXXXX-XXXX
代替的团体标准编号
双层连铺水泥稳定粒料基层施工规
范
Codeforconstructionofdoublelayerscontinuouspavingof
cementstabilizedaggregatebase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发布
1总则
1.0.1为提高水泥稳定粒料基层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规范水泥稳定粒料双层连铺基层
施工,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各等级公路新建、改扩建工程的水泥稳定粒料基层施工。
1.0.3应遵循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的原则,选择技术可靠、经济合理、工程可行的当地材
料和施工方案。
1.0.4施工全过程要素的安全、环保、职业健康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相关规定。
1.0.5应积极采用经试验和实践证明有效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新技术、新工艺和
新设备。
1.0.6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4
2术语与符号
2.1术语
2.1.1容许延迟时间permitteddelaytime
在满足强度标准的条件下,水泥稳定粒料拌和后至碾压成型之前所容许的最大时间间隔。
2.1.2界限时间boundarytime
水泥稳定粒料碾压成型后,自加水拌和起至二次扰动其性能不致降低的时间。
2.1.3预估凝结时间Estimatedsettingtime
通过混合料计算水灰比(最佳含水率-集料吸水率),结合水泥净浆水灰比—凝结时间曲
线所得到的凝结时间。
2.1.4一次振动成型法primary-vibrationcompactionmethod
将一定质量的水泥稳定粒料在最佳含水量状态下一次性装入试模内,采用振动压实成型
机以振动频率28Hz~30Hz、振动时间90s振动压实成型试件的试验方法。
2.1.5二次振动成型法secondary-vibrationcompactionmethod
将一次振动成型后的水泥稳定粒料试件,在设定的时间间隔内按一次振动成型法二次成
型试件的试验方法。
2.1.6单机组singleunit
下、上基层采用同一套摊铺、碾压设备,下基层摊铺、碾压完成后,摊铺、碾压设备再
重新返回铺筑起点进行上基层施工。
2.1.7双机组dualunit
采用两套相同的摊铺、碾压设备,下基层摊铺、碾压完成一定距离后,另一套摊铺、碾
压设备从铺筑起点进行上基层施工。
2.1.8双层连铺doublelayercontinuouspaving
采用单机组或双机组施工方式摊铺、碾压成型上、下基层,上、下基层连续摊铺后再进
行养生。
2.1.9连芯率percentageofmulti-layerconenctedsample
采用双层连铺工艺施工的水泥稳定粒料基层钻芯取样时,上、下基层层间连接完好的
5
芯样数量占芯样总数量的百分率。
2.2符号
Thj——界限时间
Tw/c——水泥稳定粒料预估凝结时间
Th——水泥稳定粒料强度界限时间
Tjn——水泥胶砂耐久性界限时间
6
3基本规定
3.0.1水泥稳定粒料所用材料、混合料指标、设备等均应符合JTG/TF20的相关规定。
3.0.2水泥稳定粒料加水拌和后应及时运至现场,在容许延迟时间内及时摊铺碾压成型。
3.0.3水泥稳定粒料成型后,养生和交通管制应符合JTG/TF20的相关要求。根据工程经
验或设计要求,可采用透层或透层封层养生。
3.0.4水泥稳定粒料连铺时下基层应检测压实度、强度指标,高程、厚度、平整度、横坡
可不进行检测;上基层质量控制、检查验收除按JTG/TF20要求进行,还应符合本标准的相
关要求。
3.0.5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底基层连铺施工前下承层(路基等)质量应符合验收标准的相
关规定。
7
4施工准备
4.1一般规定
4.1.1原材料应分档隔仓存放并做好标识,储料仓的规划及建设要满足标准化建设及环
保的相关要求。
4.1.2应采用集中厂拌法拌和,并使用摊铺机摊铺。
4.1.3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单机组连铺工艺或双机组连铺工艺。
4.1.4施工前应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配备相应的机械、人员,做好水泥、集料等原材
料供应。
4.1.5对拌合站电子动态计量器进行标定,取得计量证书,且每年应标定一次,期间根
据使用情况进行自行校验,确保计量准确。
条文说明:
拌合站转站或电子动态计量器更换,应重新进行标定。
4.2拌合站要求
4.2.1拌合站的选址应选择地势合理的安全位置,水、电接入方便,通信畅通,并做好
排水设施。
4.2.2拌合站的建设应遵循“因地制宜、节约用地、安全环保、布设合理、满足生产、
成本最优”的原则,进行详细规划设计。
4.2.3拌合站内用水、用电、消防和环保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4.2.4拌合站地基承载力应进行设计和验算,根据荷载计算和设备安装说明要求,出具
专项地基处理方案,并按照方案进行处理,保证在使用期内满足施工要求。
4.2.5水泥稳定混合料拌和生产设备应满足下列要求:
1对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配置产量不小于600t/h的拌和机,采用双机组连铺施工
时应配置2台同型号的拌和机;
2拌和设备的集料仓数目应与规定的备料档数相匹配,宜较规定的材料分档数增加1
个;
3各个料斗之间的档隔板高度应不小于1m,同时各料仓口应安装钢筋网;
8
4水泥罐应密闭、干燥,同时内部应装有破拱装置,总储量不小于200t;
5水泥过渡仓大小满足连续拌和的需求;
6各料斗应配置高精度电子动态计量器;
7水的计量应采用电子计量方式,流量值应在中央控制室控制面板上显示。
5.2.6拌和设备的标定包括料斗称量K值、水泥称量K值和拌和用水流量计等,并符合
下列规定:
1每档料斗称量、水泥称量、拌合用水流量与实际重量误差应控制在规定值范围;
2绘制不少于5个点水泥剂量标定曲线;
4.3试验段铺筑
4.3.1试验段的施工应投入与正式生产一致的机具设备,相同的人员组织,在统一组织
下进行。通过试验路段的铺筑,确定用于施工的集料配合比例、含水率、松铺系数、碾压工
艺等参数。先进行单层试验段铺筑,各项检测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后再进行双层试验段铺筑。
4.3.2单层试验段铺筑:
1编制详细的试验段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交底,施工方案应包括原材检测情况、确定
的生产配合比、施工组织机构组成、拟采用的施工工艺、施工保障措施及现场交通组织措施;
2混合料碾压完成后并经压实度检测合格后,应及时进行养生。
3混合料的养生期应不少于7d,低温季节施工时时,应适当延长养生时间。养生期间,
应封闭交通。
4.3.3单层试验段主要目的是确定控制参数,为双层连铺提供依据,提供参数如下:
1混合料配合比和含水率的控制;
2松铺系数合理值;
3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
4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
5压实度、平整度的检测控制;
6确定养生方式。
4.3.4双层试验段铺筑按以下方式进行:
9
1第一层水稳混合料碾压结束后立即组织施工队伍按照测量放样的边桩支立钢模,并调
整导向控制线标高,控制第二层摊铺厚度和高程;
2为加强水泥稳定碎石层之间的粘结,在铺筑上层水稳碎石前应清洁、湿润下层表面并
均匀喷洒水泥净浆,在水泥净浆初凝前摊铺并碾压上层水泥稳定碎石。水泥净浆按水泥计量
计,宜不少于(0.6~1.0)kg/m2,水泥净浆稠度以洒步均匀为度,洒步长度以不大于摊铺机
前30~40m为宜;
3第二层水稳混合料摊铺碾压工艺与第一层一致,碾压应遵循试铺路段确定的程序与工
艺;
4推荐采用洒布透层乳化沥青进行养生;
5达到养生龄期时,应进行钻取芯样检验其层间结合效果及完整性。
4.3.5双层试验段主要目的是确定以下控制参数:
1满足单层试验段控制参数;
2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
3确定层间连接和工艺接缝水泥或水泥浆的撒布量;
4确定养生方式;
5紧密结合现场转机和场站停、发料的时间。
4.3.6试验路段应选择检验合格的下承层路段,双层试验段单机组施工长度宜为
100m~200m、双机组施工长度宜为300m~400m,采用多层连续摊铺施工工艺时,应摊铺两
段验证接头处理方式的合理性。
4.3.7试验段其他要求
1试验段铺筑阶段应对关键工序、工艺进行评价。
2试验段施工后,应及时总结,并编写总结报告。
3试验段不满足技术要求时,应重新铺筑试验段。试验段各项指标合格后,方可正式施
工。
4.4混合料组成设计及界限时间
4.4.1一般规定
1混合料组成设计所用材料规格及指标要求、试件养生、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强度评定
10
方法应符合JTG/TF20相关技术要求。
2混合料力学性能试验所用试件采用振动法成型,设备技术要求应符合JTGE51相关技
术要求。
条文说明:
JTG/TF20规定水泥稳定粒料力学性能指标试件采用静压法成型,经工程实践表明采用
振动成型试件与工程实际更符合,故本标准规定混合料力学性能测试试件采用振动法成型。
当设计图纸规定力学性能指标采用静压法成型时,采用振动法设计后,应再按静压法进行复
核。
4.4.2配合比设计
1混合料组成设计所包含的水泥、碎石、填料、外加剂等性能应符合JTG/TF20相关技
术要求。
2材料分档应符合表4.4.2-1的规定。
表4.4.2-1材料分档要求
层位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
基层≥4≥3
底基层≥4≥3
3混合料推荐级配
表4.4.2-2水泥稳定材料级配范围(%)
筛孔尺寸(mm)31.5199.54.752.360.60.075
高速/一级/城市快速路10068~8638~5822~3819~288~150~5
注:其它等级道路参考执行
4按JTG/TF20及设计文件相关要求进行混合料级配组成设计,混合料组成设计流程图
如下:
11
材料试验
设计级配组成
(宜粗中细三组)
击实试验
水泥剂量:C,C±1%,C±2%
(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
成型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
水泥剂量:C,C±1%,C±2%
(标准养护6d、浸水1d)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不合格
合格
选择合适配合比,再次验证
确定配合比
图4.4.2-1混合料组成设计流程图
5通常设计粗、中、细三组级配组成,每组级配组成按经验水泥剂量C、C±1%、C±2%
共5种水泥剂量,进行标准击实试验,确定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量。其它水泥剂
量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可内插求得。
条文说明:
设计粗中细三个级配组成,是配合比优化设计的需要,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工程经验,
也可设计二组级配组成,当二组级配组成的力学性能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考虑调整级配组
成或更换材料。
6混合料力学性能设计按以下流程进行:
12
1)按5确定的级配组成和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备料,按附录A一次振动成型法制
备力学性能试件并进行养护。
2)每组级配组成按经验水泥剂量C、C±1%、C±2%共5种水泥剂量,进行力学性能
试验及评定。
3)根据无侧限抗压强度评定结果,结合工程经验选择适合的级配组成和水泥剂量,并
以初选的配合比再次进行力学性能验证。符合设计要求时即采用相应材料组成,否则提高水
泥剂量0.5%再次进行验证直至符合设计要求。
7当设计水泥剂量大于6%时,宜更换材料重新进行组成设计。
条文说明:
根据工程经验,水稳混合料的设计水泥剂量一般不会大于6%,过高的水泥剂量会引起
水泥稳定粒料基层裂缝增多。故设计水泥剂大于6%时,应考虑更换材料重新按4.4.2设计流
程进行设计。
8混合料组成设计宜按单个试件进行配料,每组成型试件的个数应符合表4.4.2-3的要
求。
表4.4.2-3平行试验的最小试件数量
变异系数要求
材料类型
<10%10%~15%15%~20%
细粒式a69—
中粒式b6913
粗粒式c—913
注:a公称粒径<16mm的材料;b公称粒径≥16mm且<26.5mm的材料;c公称粒
径≥26.5mm的材料
9根据强度试验结果,应按公式4.4.2-1计算强度代表值。
R0=R(1-Za·Cv)(公式4.4.2-1)
式中:Za——标准正态分布表中随保证率或置信a而变的系数,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
13
取保证率95%,即Za=1.645;二级及以下公路应取保证率90%,即Za=1.282。
R——每组试验的强度平均值,MPa;
Cv——每组试验的变异系数。
4.4.3界限时间
1按附录A确定水泥稳定粒料预估凝结时间Tw/c
2按附录B确定水泥稳定粒料强度界限时间Th
3以水泥稳定粒料预估凝结时间Tw/c及水泥稳定粒料强度界限时间Th中的最小值,作为
水泥稳定粒料施工界限时间Thj。
条文说明:有条件时,也可增加水泥胶砂耐久性试验,按附录C确定界限时间Tjn,以
Tw/c、Th、Tjn中最小值作为水泥稳定粒料施工界限时间Thj。其中水泥胶砂耐久性界限时间试
验较复杂,通常工地试验室无相关试验设备。根据研究结果,耐久性的界限时间与水稳混合
料预估初凝时间相近,故根据试验条件可选择性进行。
14
15
5单机组连铺施工
5.1一般规定
5.1.1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水泥稳定粒料拌和机产能应不小于800t/h,其他公路不宜
小于600t/h。
5.1.2连铺施工前,下承层应经过监理工程师的检查验收。
5.1.3宜在气温较高的季节组织施工。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以上,在有冰冻的
地区,应在第一次重冻到来的15~30d之前完成施工。
5.1.4雨季施工期应做好施工预案,且不应在雨天施工。
5.2机械配备
5.2.1混合料的拌和设备与混合料摊铺、压实设备应相互匹配。
5.2.2应选用功率不低于120kW并具备夯锤振捣的摊铺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主线(非
加宽段)摊铺时,应采用固定板式摊铺机,摊铺机性能良好,具有一定的防离析功能,不得
采用伸缩式摊铺机。
条文说明:
伸缩摊铺机可伸缩段无搅拌,混合料容易离析,故在主线正常段通常不得采用伸缩摊
铺机,在加宽段为方便施工可以采用。
5.2.3压路机的吨位和数量,要根据摊铺宽度、厚度,同时要与拌和机和摊铺机的生产
能力相匹配,以保证施工的连续性。
5.2.4应配备足够数量的运输车辆,避免出现停机等料或者拌合站窝工现象。
5.2.5具体机械配置及指标应不小于表5.2.5要求。
表5.2.5机械配置最低要求表
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技术指标备注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1水泥稳定粒料拌和机座1≥800t/h,其他公路生产混合料
≥600t/h
2装载机台43m³拌和机上料
3自卸车辆1620t运输混合料
16
160kW(宽度、厚度、
4摊铺机台2摊铺混合料
频率)
5双钢轮压路机台1≥13t碾压
22t/26t(激振力≥
6单钢轮压路机台3碾压
35t)
7胶轮压路机台125t碾压
8小型压路机台13t边部碾压
场站、便道
9洒水车辆113m³
环保降尘
层间粘结撒
10水泥(浆)撒布车辆1/
布
5.3混合料生产及运输
5.3.1开工前,拌合站的备料应能满足不少于5天的施工需求。每天应根据场内集料的
实际含水率出具当天的生产配合比。
5.3.2在拌和过程中,应实时监测各个集料仓的生产计量。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
宜采用信息化动态监控系统。
5.3.3混合料生产过程中,应从拌合站取料,宜每隔2h测定一次含水率和水泥剂量,
并做好记录。
5.3.4混合料运输车装料前应清理干净车厢,不得存在杂物。
5.3.5装料过程中,运输车辆要前后移动,宜按“前、后、中”方式三次装料,减少混
合料的离析。混合料运输车装料完成后,应用篷布将厢体覆盖严密,直到摊铺机前准备卸料
时方可打开。
条文说明:
有时由于运距较近,认为不必覆盖篷布。实际上在前场施工时经常会遇到各种原因造成的
排队等候,导致混合料水分散失,因此,不论运距多远都要覆盖。
5.4摊铺
5.4.1摊铺前的准备工作:
17
1摊铺前应对下承层薄弱部位进行清理,应完成测量放线工作,并对下承层适当洒水润
湿;
2摊铺前检查机器各部运转情况;
3调整好传感器臂与导向控制线的关系,严格控制结构层厚度和高程,其路拱横坡应与
面层一致;
4支撑侧模可采用槽钢或方木,厚度宜比结构层厚度低2cm,长度不宜大于3m,定位
钢钎长度适宜,宜采用圆钢,侧模数量要考虑能够满足1天施工的长度;
5高程控制采用两侧挂线、中间采用铝合金导梁控制高程。挂线桩间距直线段不大于
10m,曲线段不大于5m,钢丝采用直径2.5mm~3.0mm,拉力应大于100kgf;
6两层连续摊铺时可考虑一次挂线两层施工。采用两台摊铺机并机摊铺时,前后两台摊
铺机呈梯队作业,前后间距不大于10m,中间搭接处重叠5cm~10cm,做好中间搭接位置
处的防离析。
5.4.2对超宽路段应增加伸缩式摊铺机,对结构物三角带位置,采用人工同步摊铺、修
整,并同步碾压成型。
5.4.3摊铺机前挡板下缘应增设橡胶挡板或链条,底部距下承层距离不大于50mm,前
挡板距离侧挡板间距不大于300mm。
5.4.4摊铺机的螺旋布料器应有不少于2/3埋入混合料中。摊铺后应设专人应铲除局部
粗集料“窝”,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
5.4.5压实厚度不宜超过200mm,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160mm。
条文说明:
近年来出现大厚度摊铺,需要特种设备,设备较贵,且大厚度平整度较差,不建议采
用。
5.4.6连续摊铺施工工艺宜按照图6.4.6-1的流程进行施工控制,积极采用3D智能摊
铺控制。
18
图5.4.6-1两层连续摊铺施工工艺流程
5.5碾压
5.5.1根据横坡从低到高进行碾压,边部碾压遍数增加一遍。
5.5.2每个摊铺作业面,应配有双钢轮压路机、振动压路机、轮胎压路机组合进行碾压,
一次碾压长度以30m~50m为宜。
5.5.3碾压应在混合料含水率处于最佳含水率或略大于最佳含水率时进行,满足规范压
实度要求并无明显轮迹为止。
5.5.4碾压应遵循“初压、复压、终压”的原则,碾压工艺和机械组合应通过试验路段
确定。通常采用碾压工艺为双钢轮压路机稳压1~2遍,再用激振力大于35t的重型振动压路
机5~8遍、25t以上的轮胎压路机1~2遍,最后采用双钢轮压路机碾压,消除轮迹。
5.5.6压路机碾压时重叠20cm~30cm,压路机碾压时的行驶速度,第1~2遍为
1.5km/h~1.7km/h,以后各遍应为2.0km/h~2.5km/h。
5.5.7碾压过程中,摊铺结构层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如水分蒸发过快,可采用喷雾方
式适量补水,严禁高压补水。如有“弹簧”现象,要及时翻开重新拌和(加适量水泥)处理
至符合要求。
5.5.8单层碾压宜在试验确定的混合料延迟时间内完成,上层碾压宜在试验确定的界限
时间内完成,并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同时没有明显的轮迹。
19
5.5.9及时进行压实度检测,并及时将检测结果反馈给现场施工人员,以便指导后续施
工。
5.5.10压路机中途停置时,应停置在已碾压好的路段上,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或正在
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急弯或急刹。当天碾压结束,设备应停放在下承层上,做好安全防护。
5.6接缝处理
5.6.1工艺接缝按以下方式处理:
1工艺接缝按施工接缝方法处理,并在接缝处撒布水泥浆。
2每层一个施工段落结束后,前端采用方木约束,方木后采用混合料填充成斜坡状支挡,
并做为该碾压段整体进行碾压。
5.6.2施工接缝按以下方式处理:
1当日施工结束后,用3米直尺对已压实的接头部位进行量测,以表面出现下降处为界,
垂直于中线画一直线标记,在水泥初凝前铲除标记外混合料。如果接头需暂时保留,下次施
工前需用切割机沿标记处切缝并将接头凿除。横向施工缝应为平缝,严禁采用斜缝或错缝。
2施工接缝处压实:压路机沿接缝先45°碾压后再横向碾压,由前一天压实层上逐渐
推向新铺层,碾压完毕再纵向正常碾压。
3每天结束的施工接缝应覆盖养生保护,下次施工前,接缝处洒布水泥浆,洒布量宜按
1.0kg/m2~1.5kg/m2控制。
5.6.3摊铺时宜避免纵向接缝,如分两幅摊铺时,纵向接缝处应加强碾压。如无法避免
纵向接缝时,纵缝应垂直相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前一幅摊铺时,宜在靠中央的一侧用方木或钢模板做支撑,方木或钢模板的高度应
与稳定粒料层的压实厚度相同;
2应在摊铺另一幅之前拆除支撑。
5.7层间处理
5.7.1在上层施工前宜撒布水泥或水泥浆,根据气温条件调整撒布段落,撒布段落一般
为30~50米,水泥的用量应处于0.6~1.0kg/m²之间。
5.7.2选择性能良好的水泥浆撒布机或水泥撒布车。在使用前,检查撒布车的各项系统
运转是否正常有效,并进行试撒,以确定撒布车在单位面积上撒水泥用量的准确性。
20
条文说明:
水泥稳定粒料基层的连铺时,层间也应洒布水泥浆,补充水泥水分、增强粘结,并对局
部离析等地段补强,是十分必要的工序。
21
6双机组连铺施工
6.1一般规定
6.1.1双机组双层连铺适用于路基连续、工作面较多、有侧向供料空间路面施工。
6.1.2双机组连铺时,应配备2台拌合设备,每台拌合设备产能不小于800t/h,且宜
设置在同一场站内。
6.1.3双机组双层连铺时,利用侧向送料僚机不跨越侧限为连铺的上层摊铺设备供料或
利用栈桥运输车跨越侧限为上层摊铺设备供料,按照试验段参数控制双机组间距,上下基层
同步施工。
6.1.4双机组连铺时,下基层施工要求与单机组基本一致,本章节仅对下基层个别差异
及上基层摊铺做要求。
6.2机械配置
6.2.1长路线路面工程建议采用同地点设双站、过程移站方案,具体设备见表6.2.1。
条文说明:
同场站设置拌合站便于材料上下层材料同步到达现场,实现上下层连铺的同步和连续性;
路面工程路线较长时,可将一段落结束后,将拌合站移动至另一场地内进行,减少运距节约
成本。
表6.2.1机械配置表
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技术指标备注
1水泥稳定粒料拌和机座2800t/h生产混合料
2装载机台83m³拌和机上料
3自卸车辆3020t运输混合料
4摊铺机台3-4120kW摊铺混合料
5双钢轮压路机台217t碾压
6单钢轮压路机台622t碾压
7胶轮压路机台225t碾压
8小型压路机台23t边部碾压
22
场站、便道环保
9洒水车辆213m³
降尘
10水泥(浆)撒布车辆1/层间粘结撒布
6.3混合料生产及运输
6.3.1上下基层运输设备应独立配置互不干扰,其它要求与单机组一致。
6.3.2如遇前后场设备故障、收工等情况,现场指挥人员合理调配、平衡料源。
6.4摊铺
6.4.1下层按单机组工艺施工,达到双机组最佳机组间距开始上层铺筑,按单机组工艺
控制,保持相对间距稳定。通常上下层间距保持100米~150米左右。
6.4.2摊铺机按以下方式就位:
1后方有空间:下基层摊铺段落后方满足上基层机械设备就位时,待下基层摊铺、碾压
至双机组最佳间距时,上基层运输车、摊铺机从摊铺段落后方顺序进入并就位。
2后方无空间:下基层摊铺段落后方不满足上基层机械设备就位时,按照单机组摊铺方
式,由上基层摊铺设备首先进行下基层摊铺作业,待下基层摊铺、碾压至双机组最佳间距时,
上基层碾压、摊铺、运输设备顺序从侧面进入已完成的下基层段落就位,上下基层设备全部
就位后同步摊铺作业。
6.4.3使用侧向喂料僚机供料时,侧向喂料僚机同步就位,速度与摊铺设备一致。
6.4.4喂料僚机传送皮带应加装遮阳棚,摊铺机受料斗位置应设防离析装置。
6.4.5使用栈桥配合运输车跨越侧限为上基层摊铺设备供料时,应及时移动栈桥为车辆
提供通道。栈桥应具备足够强度,避免通行过程中对栈桥及侧限造成破坏。
6.4.6栈桥应设有适当的角度,保证运输车通行顺畅,避免在已成型的下基层急弯时造
成破坏。
6.4.7摊铺时侧向应进行支模,支模方式与单机组工艺一致。
6.4.8采用栈桥配合运输车跨越侧限为上基层摊铺设备供料时,下基层宜使用挂线法、
上基层宜使用平衡梁法进行高程控制。
6.4.9应对上下层运输车组织协调,上下基层摊铺速度基本一致,并保持间距相对稳定。
摊铺结束时,每一层接头应控制在同一个断面,上下层接头间距应控制在6m~10m。
23
6.5其他
6.5.1碾压、层间处理、接缝处理、养生与单机组工艺一致。
6.5.2施工结束后,上、下基层设备应停靠在指定位置并做好防护。
24
7养生及交通管制
6.0.1养生方式可采用乳化沥青透层同步养生、洒水覆盖养生、节水养生膜等,养生龄
期不少于7天~14天,或直至上层施工前。采取洒水覆盖养生时养生期间应保持水稳表面
湿润状态。
6.0.2养生期间应封闭交通,禁止除洒水车外任何车辆驶入。
条文说明:
推荐洒水车在水稳基层侧面洒水养生,不驶入养生期的水稳层面上。同时为控制交通,
维持施工车辆通行,在施工安排上合理的调配,工序上不得发生冲突,不要造成机械频繁调
动。应设置封路设施醒目标识,设有专人看管。
25
8质量控制
8.1一般规定
8.1.1双层连铺施工质量标准与控制应包括原材料检验、施工参数确定、施工过程中的
质量检查验收等方面,并应符合JTG/TF20相关规定。
8.1.2应配备满足质量控制需求的技术人员和功能完备的试验室。
8.1.3施工过程中发现质量缺陷时,应加大检测频率,及时查找原因;必要时应停工纠
正,对不满足质量标准的应予以补救或返工。
8.1.4双层连铺应进行上下层芯样完整性及层间连接情况检验。当任一层不满足检验要
求时应视为整体不合格,全部返工处理。
8.2原材料检验
8.2.1原材料检验项目、技术要求、检测频率应符合表8.2.1的规定,粗细集料规格
及胶结料符合JTG/TF20要求。
表8.2.1原材料的检验和标准
项
材料检测项目技术要求检测频率
次
压碎值(%)≤26每2000m3测2个样品
针片状颗粒含量(%)≤22每2000m3测2个样品
吸水率(%)≤3每2000m3测2个样品
1粗集料
0.075mm以下颗粒含
≤3每2000m3测2个样品
量(%)
软石含量(%)≤5每2000m3测2个样品
表观相对密度≥2.5每2000m3测2个样品
0.075mm以下颗粒含
2细集料≤15每2000m3测2个样品
量(%)
26
砂当量(%)≥50每2000m3测2个样品
表观相对密度≥2.5每2000m3测2个样品
8.2.2原材料应按配合比设计的料源备料,当原材料料源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进行配合
比设计。
8.3试验段铺筑
8.3.1水稳粒料(底)基层多层连铺正式施工前,均应铺筑试验段。
8.3.2试验段应设置在生产路段的相应层位上,长度宜为100~200m。
8.3.3试验段开工前,应做好技术、设备及人员准备工作。
8.3.4试验段检测频率不少于正常检测频率的2倍,试验段施工后应及时总结。
8.4施工过程检测
8.4.1后场施工质量检测项目、技术要求、检测频率应符合表8.4.1的规定。
表8.4.1施工过程中后场质量控制的关键内容
项
材料检测项目技术要求检测频率
次
大于
±5%
4.75mm
混合料4.75mm±4%
每2000m21次
级配
2.36mm±3%
1混合料
0.075mm±2%
结合料剂量±0.5%每2000m21次
与设计最大干密度差
混合料最大干密度每个工日
值≤0.02g/cm3
27
最佳含水率的
含水率每2000m21次
+0.0%~+2.0%
无侧限抗压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每个工日
8.4.2前场施工质量检测项目、技术要求、检测频率应符合表8.4.2的规定。
表8.4.2施工过程中前场质量控制的关键内容
项次检测项目技术要求检测频率
1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每一作业段检查6次以上
最佳含水率的+0.0%~
2含水率每一作业段检查6次以上
+2.0%
均值≥-8
厚度
3每200m测2点
mm
单个值≥-10
4宽度(mm)>0每40m1处
1每200m2处,每处连续10尺
5平整度(mm)≤8
(3m直尺)
1每20m1个断面,每个断面3~5
6高程(mm)+5~-10
点
7横坡度1(%)±0.3每100m3处
注1双层连铺的下层可不进行检测(标准写法)
8.5质量检查
8.5.1检查内容包括工程完工后的外形和质量两方面,检测项目、技术要求、检测频率
应符合表8.5.1的规定。
表8.5.1施工质量检查表
项次检测项目技术要求检测频率
28
1芯样完整性完整每200m测2点(钻芯法)
连芯率
280按钻取芯样统计
(%)
每一评定段(不超过1km)
3弯沉检测—
每车道40~50个测点
均值≥-8
厚度
4每200m测2点
mm
单个值≥-10
每200m2处,每处连续10尺
5平整度(mm)≤8
(3m直尺)
每20m1个断面,每个断面3~
6高程(mm)+5~-10
5点
7宽度(mm)>0每40m1处
8横坡度(%)±0.3每100m3处
条文说明:双层连铺上下层连续是关键控制指标,故取芯检验时除对芯样完整性进行检
测外,还要对层间的连接效果进行检测。
8.5.2采用双层连铺工艺,养生龄期达到7d进行取芯检测完整性,芯样应完整、密实、
无烂根,上下层连接完好。当养生期达到7d后芯样不符合表8.5.1要求时,可适当将养生
期延长至10d~14d,仍无法取出完整芯样的,应找出不合格基层的界限,返工处理。
29
附件A水泥稳定粒料预估凝结时间
A.0.1试验目的及应用范围
通过水泥净浆水灰比——初终凝时间曲线,以混合料计算水灰比对应时间作为水泥稳定
粒料预估凝结时间,作为确定混合料界限时间指标之一。
A.0.2仪器设备与材料
1搅拌机:水泥净浆搅拌机应符合JC/T729的要求。
2标准法维卡仪:含标尺、圆模及玻璃板。试杆、试锥、初凝针、终凝针等符合JC/T727。
A.0.3试验步骤
1按GB/T17671水泥凝结时间测定方法测定工程用水泥的初终凝时间。
2以水灰比(w/c)为0.4、0.5、0.6、0.7分别拌制水泥净浆,按GB/T17671相关试
验方法进行初/终凝时间测定。
A.0.4数据处理与报告
1以水灰比为横坐标、凝结时间为纵坐标,绘制水灰比——凝结时间(初/终凝)曲线,
并计算回归方程。
附录A.0.4水灰比——凝结时间曲线图
2以混合料最佳含水量减去矿料吸水率之差,除以配合比确定的水泥剂量,得到混合料计
算水灰比,代入水灰比——凝结时间曲线回归方程,以此作为混合料预估凝结时间Tw/c。
30
附录B水泥稳定粒料强度界限时间
B.0.1试验目的及应用范围
通过不同时间间隔二次振动后水泥稳定粒料基层混合料强度变化,按本规范确定水泥稳
定粒料强度界限时间。
本方法用于水泥稳定粒料基层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B.0.2仪器设备与材料
1方孔筛:0.075mm~37.5mm一套。
2试模:试模的直径×高=φ150mm×150mm。
3游标卡尺:量程200mm。
4振动压实机:面压力约为0.1MPa,激振力约为6800N,振动频率为28~30Hz。
5养护室:标准养护室温度20℃±2℃、相对湿度95%以上;高温养护室:养生温度60℃
±1℃、相对湿度95%以上,容积满足试验要求。
B.0.3试验步骤
成型水泥稳定粒料无侧限试件
每6块或9块
N=3h、6h、9h、12h、间隔N小时,标准养护
15h、24h、3d、7d
二次振动法成型试件
标准养护6d,浸水1d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绘制二次振动强度——间隔时间图
分析水泥稳定粒料抗压强度界限时间
综合确定水泥稳定粒料施工界限时间
31
附录B.0.3界限时间确定的方法和流程
B.0.4一次振动成型法
1试验采用同批材料,在同环境、同设备条件下,采用振动压实机成型试件。
2混合料组成设计宜按单个试件进行配料,每组成型试件的个数应符合表B.0.4-1的要
求。
表B.0.4-1平行试验的最小试件数量
变异系数要求
材料类型
<10%10%~15%15%~20%
细粒式a69——
中粒式b6913
粗粒式c6913
a公称粒径<16mm的材料;b公称粒径≥16mm且<26.5mm的材料;c公称粒径≥
26.5mm的材料
3将水稳混合料一次装入试模,由边部向中间均匀插捣20下,振动频率30Hz,振动时
间90s,也可通过振动时间与试件压实度关系确定。
4通过调整材料用量使之高度满足150mm±1mm要求,以后试验即按相同用量装料进行
试验。
5标准组试件应12h后脱模,标准养护条件进行养生,其余试件进行二次振动试验。
B.0.5二次振动成型法
1为最大程度地模拟现场施工时的振动情况,在二次振动前于成型的试件放置厚度约为
15mm的橡胶垫,模拟连铺施工的上基层材料。
2一次振动成型方法成型试件,分别延迟3h、6h、9h、12h、15h、24h(也可增加3d、
7d组试验)进行二次振动试验,延迟0小时即不进行二次振动,定为基准组试件。
3二次振动试验结束后,试件脱模并按规范方法对试件进行养生。
A.0.5水稳混合料试件强度试验方法
1养生结束后,按照《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T0805-1994)进行无
32
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2同一组试件试验中,采用3倍均方差方法剔除异常值,大试件可以允许2~3个异常
值。异常值超过规定时,试验重做。
3根据强度试验结果,应按公式B.0.5-1计算强度代表值。
R0=R(1-Za·Cv)(公式B.0.5-1)
式中:Za——标准正态分布表中随保证率或置信a而变的系数,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
取保证率95%,即Za=1.645;二级及以下公路应取保证率90%,即Za=1.282。
R——每组试验的强度平均值,MPa
Cv——每组试验的变异系数。
B.0.6数据处理与报告
以间隔时间为横坐标,混合料试件二次振动无侧限抗压强度为纵坐标,绘制时间——强
度曲线,其与基准强度水平线交点对应的时间,即为混合料抗压强度界限时间,记为,如图
B.0.6。
Th
图B.0.6无侧限抗压强度——时间间隔曲线
33
附录C水泥胶砂氯离子渗透试验方法
C.0.1试验目的及应用范围
对水泥胶砂试件不同时间间隔二次振动,测试其非稳态氯离子迁移系数变化,以标准组
水泥胶砂试件非稳态氯离子迁移系数为基准值,确定水泥胶砂耐久性界限时间Tjn。
本方法适用于水泥稳定粒料基层用水泥胶砂试件耐久性界限时间。
C.0.2仪器设备与材料
1搅拌机:行星式搅拌机应符合JC/T681的要求。
2振实台:基准成型设备,应符合JC/T682的要求。
3试模:试模尺寸直径100mm,高50mm,如图C.0.2-1,采用振实台成型。
图C.0.2-1试件及成型
4RCM试验装置:如图C.0.2-2所示,应符合JC/T262的要求。
图C.0.2-2RCM试验装置示意图
5电源应能稳定提供(0~60)V的可调直流电,精度应为±0.1V,电流应为(0~10)A。
34
6电表的精度应为±0.1mA。
7温度计的精度应为±0.2℃。
8游标卡尺:精度±0.1mm。
9尺子最小刻度1mm。
10水砂纸的规格为(200~600)号。
11扭矩扳手的扭矩范围应为(20~100)N·m,测量允许误差为±5%。
12细锉刀、黄铜刷等备用工具
13溶液及溶剂:阴极溶液应为10%质量浓度的NaCl溶液,阳极容易应为0.3mol/L摩
尔浓度的NaOH溶液。溶液应提前24h配制,并应密封保存在温度为(20℃~25℃)的环境
中。显示剂应为0.1mol/L摩尔浓度的AgNO3溶液。水应采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14标准砂:中国ISO标准砂应完全符合颗粒分布的规定,通过对有代表性用品的筛析
来测定。以1350g±5g容量的塑料袋包装。
C.0.3水泥胶砂试件一次振动成型方法
1实验室:20℃±2℃、相对湿度不低于50%。
2配合比:一份基层用水泥、三份中国ISO标准砂和半份水(水灰比0.5)。每锅材料
需要材料450g±2g水泥、1350g±5g砂子和225mL±1mL或225g±1g水。
3搅拌:胶砂用搅拌机依据程序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代教学工具学校多媒体教学设备的采购与应用
- 消费者心理在农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实践案例
- 2025-2030年(全新版)中国锂离子电容器行业规模分析及发展建议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预分散型色粉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自动变速箱滤网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高效知识产权交易居间协议
- 2025至2030年中国海绵打蜡盘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造纸原料运输中介协议
- 2025至2030年中国尼龙拉杆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头蜡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医养康养园项目商业计划书
- 《穿越迷宫》课件
- 《C语言从入门到精通》培训教程课件
- 2023年中国半导体行业薪酬及股权激励白皮书
- 2024年Minitab全面培训教程
- 社区电动车棚新(扩)建及修建充电车棚施工方案(纯方案-)
- 项目推进与成果交付情况总结与评估
- 铁路项目征地拆迁工作体会课件
- 医院死亡报告年终分析报告
- 建设用地报批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工会工作人年度考核个人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