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九年级(上)物理寒假作业(一)_第1页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九年级(上)物理寒假作业(一)_第2页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九年级(上)物理寒假作业(一)_第3页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九年级(上)物理寒假作业(一)_第4页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九年级(上)物理寒假作业(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九年级(上)物理寒假作业(一)一.选择题(共12小题)1.(2024秋•长安区校级月考)下列关于如图所示的小实验操作时的注意事项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甲:为了拉近分子间距,两个铅块应该打磨光滑后再挤压 B.图乙:为了排除其他因素干扰,上面的瓶应该装二氧化氮下面的瓶应该装空气 C.图丙:为了引燃硝化棉,向下压活塞时应该更快一点 D.图丁:为了明显反映气体内能的变化,瓶子内应装入少量的水2.(2024秋•集美区校级月考)在炎热的夏季,湿地公园周边明显比其他地方凉爽,主要是因为水()A.密度小 B.沸点高 C.质量小 D.比热容大3.(2024秋•宜阳县月考)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泡茶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如图所示为小洛冲泡的一杯茶水,下列对泡茶过程中的情景分析错误的是()A.茶杯外壁的两颗水珠融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B.茶叶罐中的茶叶间有缝隙,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C.泡茶时茶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用高温的水能更快泡出茶色,说明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4.(2024秋•迎泽区校级月考)用相同的绝缘细线将带负电的轻质泡沫小球甲和不带电的轻质泡沫小球乙悬挂,下列情形正确的是()A. B. C. D.5.(2024•宿迁)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活动中,部分电路如图所示,R1=10Ω,R2=20Ω,电流表有“0~0.6A”和“0~3A”两个量程,测量了电阻R1的电流为0.3A。为完成实验探究,做法正确的是()A.使用“0~3A”量程,只测量R2的电流 B.使用“0~0.6A”量程,只测量R2的电流 C.使用“0~3A”量程,分别测量R2支路和干路的电流 D.使用“0~0.6A”量程,分别测量R2支路和干路的电流6.(2024•拉孜县模拟)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闭合后,两个灯泡并联的电路是()A. B. C. D.7.(2024秋•裕华区校级月考)一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6V时,通过它的电流是2A,则当其两端电压为3V时,通过它的电流和定值电阻的阻值为()A.0.5A,6Ω B.1A,6Ω C.0.5A,3Ω D.1A,3Ω8.(2024秋•南海区月考)某科技小组设计了一种记录跳绳次数的自动计数器,其简化电路如图甲所示。R1是一种光敏元件,每当绳子挡住了射向R1的红外线时,R1的电阻会变大,自动计数器会计数一次,信号处理系统能记录AB间每一时刻的电压。若已知电源电压为12V,某一时段AB间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子挡住了射向R1的红外线时,电路电流变大 B.绳子挡住了射向R1的红外线时,R1的阻值会变为原来的5倍 C.绳子没有挡住射向R1的红外线时,R1的阻值是R2的3倍 D.R1两端电压为2V时,跳绳自动计数器会计数一次9.(2024秋•西城区校级月考)图甲为自动气象站中的测温装置,它的测温电路可简化为图乙。其中的“恒流源”是个特殊电源,电流大小由电源内部结构决定。当电阻R变化时,通过R的电流大小保持不变。电阻R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如图丙所示,通过数字电压表的示数可反映环境的温度。某次环境温度从20℃上升到30℃,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了8m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升高1℃,R的阻值增大1.65Ω B.通过R的电流为20mA C.当电压表示数为248mV时,测得此时的环境温度为60℃ D.环境温度为30℃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2.4mV10.(2024秋•思明区校级月考)有一位物理学家做了大量实验,于1840年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他是()A.焦耳 B.安培 C.伏特 D.欧姆11.(2024秋•沂源县期中)下列几种家用电器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电吹风机 B.浴霸 C.电热水瓶 D.洗衣机12.(2024秋•沙坪坝区校级月考)下列关于电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电器工作时的电功率越大,电流做功越快 B.额定功率大的用电器,实际功率一定大 C.电能表是测量用电器电功率的仪表 D.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没有电子二.填空题(共8小题)13.(2024秋•朝阳区校级月考)中国的茶文化在宋朝时已借助“海上丝绸之路”名扬世界。用热水泡茶时,很快就会闻到淡淡的茶香,这种现象叫现象;同时茶杯温度会升高,其内能是通过的方式改变的;拿起杯盖杯盖上会沾有很多小水珠不掉落,这说明分子间存在。14.(2024秋•温县期中)如图是一组实验,观察实验完成填空。(1)如图甲,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然后再注入染成红色的酒精直至充满整个玻璃管,用食指堵住管口,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发现管内出现大量小“气泡”并逐渐聚集成一个大“气泡”。“气泡”的出现说明混合后酒精和水的总体积(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混合前酒精和水的总体积。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2)如图乙所示装置,其中一个瓶子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则演示扩散现象实验时应该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选填“上”或“下”)方。(3)如图丙,弹簧测力计下方悬挂一块浸没在水中的玻璃板,当将其缓慢上拉,在其离开水面的过程中,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此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15.(2024•宜宾)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电荷,用该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两片金属箔因相互排斥而张开,是因为两片金属箔带(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16.(2024秋•迎泽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的电路中:(1)只使L1亮,应闭合开关,断开开关;(2)要使灯L1、L2串联,则应闭合开关,断开开关;(3)要使灯L1、L2并联,则应闭合开关,断开开关;(4)如果闭合开关S1、S3,则电路故障是。17.(2024秋•思明区校级期中)如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1、S2,电压表示数为6V,电流表示数为0.6A,电源电压为V,断开S2后,电压表示数变为2V,则R2的电阻Ω。18.(2024秋•鼓楼区校级月考)小强设计了一个电子身高测量仪,如图所示,其中定值电阻R1=5Ω,电源电压恒为4.5V,R2的规格为“15Ω0.5A”,电压表量程为0~3V,电流表量程为0~0.6A。(1)当被测身高增加时,电压表的示数(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当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是6.25Ω时,电流表的示数为A。(3)为了保证电路中各元件安全工作,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Ω≤R2≤Ω。19.(2024秋•思明区校级月考)有两个规格不同的灯泡,“220V40W”的灯泡甲和“220V100W”的灯泡乙,若将这两个灯泡串联在220V的电源上,灯泡更亮一些;若将这两个灯泡并联在220V的电源上,灯泡更亮一些。20.(2023秋•平利县校级期末)如图甲是便携式可折叠电热壶,具有加热、保温两挡,图乙是其内部简化电路,其中两个发热元件R1=440Ω、R2=48.4Ω,当选择开关旋至C、D间的位置时,电热壶处于挡,此时,电热壶的电功率是W。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21.(2024秋•任城区期中)为了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小明同学用两套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应加入初温和相同的甲和乙两种液体。(2)选用相同酒精灯加热的目的是:使两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3)下面是小明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液体次数质量m/g初温t1/℃末温t2/℃加热时间t/min甲110020242210020284乙310020282420020284①分析第1、2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②分析第3、4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③分析第和次实验,质量相同的甲和乙,吸收的热量相同时,乙的温度比甲的温度升高得(填“快”或“慢”),这表明吸热本领更强。22.(2024秋•崇川区校级月考)小敏用图甲所示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为4.5V不变,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0Ω1A”,有4Ω、6Ω、8Ω、1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1)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选填“A”或“B”)端。(2)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指针指在零刻度线左侧,其原因是。(3)先接入10Ω定值电阻,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至合适位置,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示数为V,记下电流表的示数。断开开关,将10Ω电阻换成8Ω后,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表的示数与前一次相同,记录相关数据。(4)小敏绘制了实验过程中“电流与定值电阻、电流与滑动变阻器、电流与总电阻”之间的图像,如图丙,其中反映电流与定值电阻关系的是(选填“a”、“b”或“c”),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物理含义是。(5)为使实验结论更加可靠,小秦将定值电阻两端电压设置为U0,再次将4个定值电阻接入之前的电路中重复实验并记录数据,最后得出了相同的实验结论。为完成这四次实验,应控制电压表示数U0的范围为V。四.计算题(共2小题)23.(2024秋•丰县期中)用0.04kg煤气把初温为20℃的水,烧开到10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气的热值为4.2×107J/kg,煤气灶的烧水效率60%。试求:(1)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多少J。(2)这些煤气可以烧开多少kg的水。24.(2024秋•永春县月考)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和电阻R0的阻值均保持不变,电压表的量程是0~15V。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一端滑到另一端时,电压表U和电流表I的示数变化如乙图所示。求:(1)R0的阻值;(2)电源的总电压;(3)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电功率。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九年级(上)物理寒假作业(一)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BDBDDADBCAD题号12答案A一.选择题(共12小题)1.(2024秋•长安区校级月考)下列关于如图所示的小实验操作时的注意事项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甲:为了拉近分子间距,两个铅块应该打磨光滑后再挤压 B.图乙:为了排除其他因素干扰,上面的瓶应该装二氧化氮下面的瓶应该装空气 C.图丙:为了引燃硝化棉,向下压活塞时应该更快一点 D.图丁:为了明显反映气体内能的变化,瓶子内应装入少量的水【考点】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扩散现象;分子间作用力的现象.【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理解能力.【答案】B【分析】(1)分子之间的引力大小与分子之间的距离有关;(2)扩散现象,是指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通过两只瓶内的气体颜色变化,来反映二氧化氮气体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由于空气的密度小于二氧化氮气体,所以一般情况下空气处于二氧化氮气体的上方;(3)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4)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解答】解:A、将两个铅块打磨光滑,再挤压,有助于拉近分子间距,使分子之间产生较大的引力,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故A正确;B、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若把二氧化氮气体放到上方,二氧化氮分子会下沉到下方的空气瓶子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为了排除其他因素干扰,上面的瓶应该装空气,故B错误;C、为了使棉花被点燃,应快速压下活塞,如果下压活塞速度较慢,可能会使棉花温度低于着火点,不会被点燃,故C正确;D、可以通过出现的白气来判断空气内能的变化,白气是空气内能变化时,空气内水蒸气液化产生的,为了明显反映气体内能的变化,瓶子内应装入少量的水,故D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子动理论、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液化现象等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都是热学知识中常考的内容,要理解会运用。2.(2024秋•集美区校级月考)在炎热的夏季,湿地公园周边明显比其他地方凉爽,主要是因为水()A.密度小 B.沸点高 C.质量小 D.比热容大【考点】利用比热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理解能力.【答案】D【分析】对水的比热容大的理解: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解答】解:因为水的比热容大于泥土的比热容,相同质量的水和泥土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水升高的温度低,所以炎热的夏季,湿地公园的周边明显比其他地方凉爽很多。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水的比热容大的应用,属于基础题。3.(2024秋•宜阳县月考)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泡茶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如图所示为小洛冲泡的一杯茶水,下列对泡茶过程中的情景分析错误的是()A.茶杯外壁的两颗水珠融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B.茶叶罐中的茶叶间有缝隙,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C.泡茶时茶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用高温的水能更快泡出茶色,说明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考点】分子间作用力的现象;温度对分子热运动的影响.【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理解能力.【答案】B【分析】物质由分子组成,分之间有间隙,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解答】解:A、茶杯外壁附着的水珠不掉落,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A正确;B、茶叶罐中的茶叶间有缝隙,这不是分子间的间隙,故B错误;C、泡茶时茶香四溢,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D、用开水能更快泡出茶色,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动理论的内容,难度不大。4.(2024秋•迎泽区校级月考)用相同的绝缘细线将带负电的轻质泡沫小球甲和不带电的轻质泡沫小球乙悬挂,下列情形正确的是()A. B. C. D.【考点】物体带电现象;力的相互性.【专题】电流和电路;应用能力.【答案】D【分析】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解答】解:用相同的绝缘细线将带负电的轻质泡沫小球甲和不带电的轻质泡沫小球乙悬挂,由于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小球甲吸引小球乙。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带电体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5.(2024•宿迁)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活动中,部分电路如图所示,R1=10Ω,R2=20Ω,电流表有“0~0.6A”和“0~3A”两个量程,测量了电阻R1的电流为0.3A。为完成实验探究,做法正确的是()A.使用“0~3A”量程,只测量R2的电流 B.使用“0~0.6A”量程,只测量R2的电流 C.使用“0~3A”量程,分别测量R2支路和干路的电流 D.使用“0~0.6A”量程,分别测量R2支路和干路的电流【考点】判断电流表测量的对象;电流表的量程.【专题】实验题;电流和电路;实验基本能力.【答案】D【分析】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活动中,分别用电流表测出各支路和干路电流,在测量过程中,注意电流表量程的选择,据此分析。【解答】解:由图可知,R1和R2并联,测量了电阻R1的电流为0.3A,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U1=I1R1=0.3A×10Ω=3V,根据并联电路电压特点,U2=U1=3V,则通过电阻R2的电流为:I2=U2干路电流为:I=I1+I2=0.3A+0.15A=0.45A<0.6A,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活动中,需分别用电流表测出各支路和干路电流,因此做法正确的是:使用“0~0.6A”量程,分别测量R2支路和干路的电流,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和电流表的使用等知识。6.(2024•拉孜县模拟)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闭合后,两个灯泡并联的电路是()A. B. C. D.【考点】串联和并联的概念与辨析.【专题】作图题;电流和电路.【答案】A【分析】(1)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互相影响;(2)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解答】解:A、图中电路电流有两条路径,分别经过这两个灯,是并联电路,故A符合题意;B、图中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是串联电路,故B不符合题意;C、图中电路,开关闭合后,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直接通过导线连接起来了,造成电源的短路,烧坏电源,故C不符合题意;D、图中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是串联电路,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电路的分析,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是串联还是并联,关键是能够分清楚电流的路径,从电流路径的多少分析串、并联。7.(2024秋•裕华区校级月考)一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6V时,通过它的电流是2A,则当其两端电压为3V时,通过它的电流和定值电阻的阻值为()A.0.5A,6Ω B.1A,6Ω C.0.5A,3Ω D.1A,3Ω【考点】欧姆定律的简单计算;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专题】应用题;欧姆定律;应用能力.【答案】D【分析】已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阻的阻值;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然后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将它两端的电压为3V时通过电阻的电流。【解答】解:根据欧姆定律可得,定值电阻的阻值:R=UI=电阻的阻值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当该电阻两端电压为3V时,这个电阻的阻值仍为3Ω,此时通过电阻的电流:I′=U'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欧姆定律的简单计算,关键是知道电阻的阻值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是一道基础题目。8.(2024秋•南海区月考)某科技小组设计了一种记录跳绳次数的自动计数器,其简化电路如图甲所示。R1是一种光敏元件,每当绳子挡住了射向R1的红外线时,R1的电阻会变大,自动计数器会计数一次,信号处理系统能记录AB间每一时刻的电压。若已知电源电压为12V,某一时段AB间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子挡住了射向R1的红外线时,电路电流变大 B.绳子挡住了射向R1的红外线时,R1的阻值会变为原来的5倍 C.绳子没有挡住射向R1的红外线时,R1的阻值是R2的3倍 D.R1两端电压为2V时,跳绳自动计数器会计数一次【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专题】欧姆定律;分析、综合能力.【答案】B【分析】由电路图知,两电阻串联,AB间电压为R2两端电压。由题知,射向R1的激光被挡时它的电阻变化,由串联电路分压原理,结合图象分析射向R1的激光被挡和没挡时AB间电压以及两电阻的大小关系从而解题。【解答】解:由甲图电路知,R1与R2串联,AB间电压为R2两端电压。AD、由题知,当射向R1的红外线被挡时,R1阻值变大,电路的总电阻变大,电流变小,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知,R1分得电压增大,R2分得电压减小,根据图像知,是2V,R2两端电压为2V时,跳绳自动计数器会计数一次,故D错误;BC、当没有遮挡时,AB的电压为6V,电源电压为12V,两个的电压相等,根据串联分压关系知,说明R1的电阻与R2相等;故C错误;红外线被挡时,R1阻值变大,AB的电压为2V,R1分得电压为10V,则R1电压为R2的5倍,根据串联分压关系知,说明R1的电阻是R2的5倍,则R1的阻值会变为原来的5倍,故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是一道动态电路题,要能灵活运用串联电路分压原理,关键是根据电阻的变化,结合图象确定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大小。9.(2024秋•西城区校级月考)图甲为自动气象站中的测温装置,它的测温电路可简化为图乙。其中的“恒流源”是个特殊电源,电流大小由电源内部结构决定。当电阻R变化时,通过R的电流大小保持不变。电阻R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如图丙所示,通过数字电压表的示数可反映环境的温度。某次环境温度从20℃上升到30℃,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了8m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升高1℃,R的阻值增大1.65Ω B.通过R的电流为20mA C.当电压表示数为248mV时,测得此时的环境温度为60℃ D.环境温度为30℃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2.4mV【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光敏、热敏、压敏等半导体电路分析.【专题】欧姆定律;分析、综合能力.【答案】C【分析】电路中的电源不是常规的“恒压”电源,而是“恒流”电源,这样通过R的电流是保持不变的,其两端电压就会随着电阻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然后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根据图像,温度上升80℃,对应电阻增大32Ω,故每升高1℃,R的阻值增大值为32Ω÷80=0.4Ω。故A错误。根据欧姆定律,在恒定电流状态下,U与R成正比,故电压变化量△U与电阻变化量△R成正比,即I=ΔUΔR;两者的比值即为恒定电流的值。从20℃到30℃,电阻增加量为0.4×10Ω=4Ω,故恒定电流值为I=ΔUΔRC、如果环境温度变为60℃时,电阻为124Ω,电流不变仍为2mA,故电压U=IR=2mA×124Ω=248mV,符合题意,故C正确。D、环境温度变为30℃时,电阻为112Ω,电流不变仍为2mA,故电压U=IR=2mA×112Ω=224mV,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恒流源与欧姆定律的综合分析,属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10.(2024秋•思明区校级月考)有一位物理学家做了大量实验,于1840年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他是()A.焦耳 B.安培 C.伏特 D.欧姆【考点】电流的热效应.【专题】电与热、生活用电;理解能力.【答案】A【分析】发生电流的热效应时,电能转化为内能。这种现象叫作电流的热效应,是焦耳发现的。【解答】解:有一位物理学家做了大量实验,于1840年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是焦耳发现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电流的热效应,属于基础题。11.(2024秋•沂源县期中)下列几种家用电器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电吹风机 B.浴霸 C.电热水瓶 D.洗衣机【考点】电功的实质.【专题】应用题;电能和电功率;应用能力.【答案】D【分析】分别分析出各用电器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情况,然后据此选择合适选项。【解答】解:A.电吹风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故A错误;BC.浴霸、电热水瓶,消耗电能而产热,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故BC错误;D.洗衣机,消耗电能而转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电能的转化,属基础题目。12.(2024秋•沙坪坝区校级月考)下列关于电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电器工作时的电功率越大,电流做功越快 B.额定功率大的用电器,实际功率一定大 C.电能表是测量用电器电功率的仪表 D.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没有电子【考点】电功率的概念;导体与绝缘体的概念;电功的测量.【专题】电能和电功率;应用能力.【答案】A【分析】电功率是描述用电器消耗电能快慢的物理量,消耗电能越快,电功率越大。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是导体中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是绝缘体中几乎没有自由电荷;金属依靠自由电子来导电;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线。电能表是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的仪表。【解答】解:A.用电器工作时的电功率越大,电流做功越快,故A正确;B.额定功率大的用电器,实际功率不一定大,不知道用电器是否正常工作,故B错误;C.电能表是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的仪表,故C错误;D.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电功率及电功的测量,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属于基础题。二.填空题(共8小题)13.(2024秋•朝阳区校级月考)中国的茶文化在宋朝时已借助“海上丝绸之路”名扬世界。用热水泡茶时,很快就会闻到淡淡的茶香,这种现象叫扩散现象;同时茶杯温度会升高,其内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的;拿起杯盖杯盖上会沾有很多小水珠不掉落,这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考点】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扩散现象;分子间作用力的现象.【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理解能力.【答案】扩散;热传递;引力。【分析】构成物质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从而产生扩散现象。改变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解答】解:人们能闻到茶水散发的清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属于扩散现象。用热水泡茶时,茶杯温度会升高,茶杯的内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的。拿起杯盖杯盖上会沾有很多小水珠不掉落,这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答案为:扩散;热传递;引力。【点评】理解分子动理论的内容,知道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可解答此题。14.(2024秋•温县期中)如图是一组实验,观察实验完成填空。(1)如图甲,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然后再注入染成红色的酒精直至充满整个玻璃管,用食指堵住管口,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发现管内出现大量小“气泡”并逐渐聚集成一个大“气泡”。“气泡”的出现说明混合后酒精和水的总体积小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混合前酒精和水的总体积。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空隙。(2)如图乙所示装置,其中一个瓶子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则演示扩散现象实验时应该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下(选填“上”或“下”)方。(3)如图丙,弹簧测力计下方悬挂一块浸没在水中的玻璃板,当将其缓慢上拉,在其离开水面的过程中,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此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考点】分子间作用力的现象;扩散现象;分子间有间隙.【专题】应用题;分子热运动、内能;理解能力.【答案】(1)小于;空隙;(2)下;(3)变大;引力。【分析】(1)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并且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总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二氧化氮气体的颜色是红棕色的,而且比空气的密度大;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解答】解:(1)酒精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它们的分子之间都存在一定的空隙。当把酒精和水混合以后,两种分子不发生化学反应,两种物质的分子相互穿插渗透,进入彼此的分子空隙,所以总体积会小于二者的体积之和。(2)二氧化氮气体的颜色是红棕色的,而且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必须放在下面的瓶子中,避免由于重力使气体向下落,分不清是重力还是扩散。(3)因为玻璃和水接触在一起,并且玻璃分子和水分子间的距离在引力作用的范围内,故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向上拉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大。故答案为:(1)小于;空隙;(2)下;(3)变大;引力。【点评】本题考查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知识,注重物理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要求学生能准确的用所学理论解释相关现象。15.(2024•宜宾)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用该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两片金属箔因相互排斥而张开,是因为两片金属箔带同种(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考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正电荷和负电荷.【专题】应用题;电流和电路;应用能力.【答案】正;同种【分析】(1)物理学中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规定为正电荷。(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解答】解: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玻璃棒失去电子;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金属球时,是箔片上的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这两片金属箔带同种电荷,由于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故答案为:正;同种。【点评】明确摩擦起电的实质、验电器的原理和电荷间作用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6.(2024秋•迎泽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的电路中:(1)只使L1亮,应闭合开关S2,断开开关S1、S3;(2)要使灯L1、L2串联,则应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S3;(3)要使灯L1、L2并联,则应闭合开关S2、S3,断开开关S1;(4)如果闭合开关S1、S3,则电路故障是短路。【考点】串联和并联的概念与辨析;电路的三种状态.【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综合能力.【答案】(1)S2;S1、S3;(2)S1;S2、S3;(3)S2、S3;S1;(4)短路。【分析】用电器只能同时工作的是串联电路,可以独立工作的是并联电路。短路: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跟电源的两极相连的电路.【解答】解:(1)只使L1亮,应闭合开关S2,断开开关S1、S3;(2)要使灯L1、L2串联,则应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S3;(3)要使灯L1、L2并联,则应闭合开关S2、S3,断开开关S1;(4)如果闭合开关S1、S3,则电路故障是短路。故答案为:(1)S2;S1、S3;(2)S1;S2、S3;(3)S2、S3;S1;(4)短路。【点评】本题考查了串并联电路的判断、电路的三种状态。17.(2024秋•思明区校级期中)如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1、S2,电压表示数为6V,电流表示数为0.6A,电源电压为6V,断开S2后,电压表示数变为2V,则R2的电阻20Ω。【考点】欧姆定律的简单计算.【专题】欧姆定律;应用能力.【答案】6;20【分析】闭合开关S1、S2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R1的阻值;断开S2后,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R2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求R2的电阻。【解答】解:闭合开关S1、S2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则电源的电压U=6V,由I=UR可得,RR1=UI=断开S2后,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R2两端的电压:U2=U﹣U1=6V﹣2V=4V,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电路中的电流:I′=U1R解得:R2=20Ω。故答案为:6;20。【点评】本题考查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明确开关不同状态下电路的连接方式是关键。18.(2024秋•鼓楼区校级月考)小强设计了一个电子身高测量仪,如图所示,其中定值电阻R1=5Ω,电源电压恒为4.5V,R2的规格为“15Ω0.5A”,电压表量程为0~3V,电流表量程为0~0.6A。(1)当被测身高增加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当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是6.25Ω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3)为了保证电路中各元件安全工作,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4Ω≤R2≤10Ω。【考点】欧姆定律求范围值;动态电路的分析;欧姆定律的应用.【专题】定量思想;欧姆定律;应用能力.【答案】(1)变大;(2)0.4;(3)4;10。【分析】(1)由身高测量仪的结构可知当身高增加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判断电路中的电流变化,则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判断电压表示数变化;(2)根据串联电路电阻规律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电流即为电流表的示数;(3)根据电流表的量程和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确定电路中的最大电流,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小,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特点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根据电压表的量程和确定滑动变阻器两端的最大电压,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特点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大阻值;为进而得出变阻器接入电路的取值范围。【解答】解:(1)当被测身高增加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增大,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减小,根据U=IR可知,R1两端的电压减小,由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知电压表示数变大。(2)由串联电路电阻规律可知,电路中总电阻:R=R1+R2=5Ω+6.25Ω=11.25Ω,由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电流:I=UR(3)由题意知,电流表量程为0~0.6A,而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5A,故电路中电流不得超过0.5A,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小,由欧姆定律可得,电路的总电阻:R总=UI1则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为:R滑1=R总﹣R1=9Ω﹣5Ω=4Ω;电压表量程为0~3V,故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U′=3V,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R1两端的电压为U1=U﹣U′=4.5V﹣3V=1.5V,电路中电流为:I2=U1则滑动变阻器的阻值:R滑2=U'I故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为4Ω~10Ω。故答案为:(1)变大;(2)0.4;(3)4;10。【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决此类问题应注意认真审题,找出题目中用到的相关知识进行解答。19.(2024秋•思明区校级月考)有两个规格不同的灯泡,“220V40W”的灯泡甲和“220V100W”的灯泡乙,若将这两个灯泡串联在220V的电源上,甲灯泡更亮一些;若将这两个灯泡并联在220V的电源上,乙灯泡更亮一些。【考点】小灯泡实际功率的比较;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专题】应用题;电压和电阻;电与热、生活用电.【答案】甲;乙【分析】(1)由灯泡的铭牌可知灯泡的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可利用公式R=U(2)两灯泡串联时,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利用公式P=I2R判断出两灯泡实际功率的大小关系,进一步判断两灯泡的亮暗关系(3)两灯泡并联时它们两端的电压相等,额定电压下用电器的功率和额定功率相等,根据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判断两灯泡的亮暗关系。【解答】解:(1)由灯泡的铭牌可知,两灯的额定电压均为220V,甲灯的额定功率为40W,乙灯的额定功率为100W,两灯泡的额定电压相等,P甲<P乙,由P=UI=U2R可知,两灯泡的电阻关系为R甲>两灯泡串联在220V的电源上时,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由P=I2R可知,甲灯泡的电阻较大,其实际功率较大,甲灯泡更亮。(2)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将这两个灯泡并联在220V的电源上时,两灯泡两端的电压均为220V,因额定电压下灯泡的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相等,且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所以,乙灯泡的实际功率较大,乙灯泡较亮;故答案为:甲;乙。【点评】本题考查了并联和串联电路的特点以及电功率公式的灵活应用,关键是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和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20.(2023秋•平利县校级期末)如图甲是便携式可折叠电热壶,具有加热、保温两挡,图乙是其内部简化电路,其中两个发热元件R1=440Ω、R2=48.4Ω,当选择开关旋至C、D间的位置时,电热壶处于加热挡,此时,电热壶的电功率是1110W。【考点】电功率多档位问题.【专题】计算题;电能和电功率;电与热、生活用电;应用能力.【答案】加热;1110。【分析】由电路图可知,双触点开关连接触点C和D时,R1与R2并联,电路中电阻最小,为加热状态,根据P=U【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双触点开关连接触点B和C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此时电路中电阻较大(大于并联时的总电阻),由P=U双触点开关连接触点C和D时,R1与R2并联,此时总电阻最小,由P=U加热功率:P=P1+P2=U2故答案为:加热;1110。【点评】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特点、电功率的计算,分清电热壶处于不同状态时电路的连接方式是关键。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21.(2024秋•任城区期中)为了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小明同学用两套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应加入初温和质量相同的甲和乙两种液体。(2)选用相同酒精灯加热的目的是:使两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热量相同。(3)下面是小明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液体次数质量m/g初温t1/℃末温t2/℃加热时间t/min甲110020242210020284乙310020282420020284①分析第1、2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升高温度有关。②分析第3、4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质量大小有关。③分析第1和3次实验,质量相同的甲和乙,吸收的热量相同时,乙的温度比甲的温度升高得快(填“快”或“慢”),这表明甲吸热本领更强。【考点】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物体吸热实验中比较升温大小判断吸热强弱;物体吸热实验中比较加热时间长短判断吸热强弱.【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实验基本能力.【答案】(1)质量;(2)吸收热量相同;(3)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升高温度有关;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质量大小有关;1;3;快;甲。【分析】我们使用相同的酒精灯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这种方法叫转换法;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2种方法: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即比较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的吸热能力强;或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小的吸热能力强。【解答】解:(1)根据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方法,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故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2)由转换法,选用相同酒精灯加热的目的是使甲、乙两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热量相同,所以可以通过加热时间间接反映甲、乙吸热多少。(3)①分析第1、2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到:同种物质,质量相同,升高温度越高,需要热量越大,所以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升高温度有关;②分析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到,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质量越大,需要的热量越多,所以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质量大小有关;③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到:质量相同,加热时间相同,液体种类不同,升高的温度不同,由此可知: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加热相同的时间,升高的温度越低,吸热本领越强,所以甲液体吸热本领更强。故答案为:(1)质量;(2)吸收热量相同;(3)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升高温度有关;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质量大小有关;1;3;快;甲。【点评】本题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考查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的应用和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和Q=cmΔt的运用,为热学中的重要实验。22.(2024秋•崇川区校级月考)小敏用图甲所示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为4.5V不变,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0Ω1A”,有4Ω、6Ω、8Ω、1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1)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A(选填“A”或“B”)端。(2)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指针指在零刻度线左侧,其原因是没有调零。(3)先接入10Ω定值电阻,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至合适位置,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示数为2.4V,记下电流表的示数。断开开关,将10Ω电阻换成8Ω后,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与前一次相同,记录相关数据。(4)小敏绘制了实验过程中“电流与定值电阻、电流与滑动变阻器、电流与总电阻”之间的图像,如图丙,其中反映电流与定值电阻关系的是b(选填“a”、“b”或“c”),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物理含义是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5)为使实验结论更加可靠,小秦将定值电阻两端电压设置为U0,再次将4个定值电阻接入之前的电路中重复实验并记录数据,最后得出了相同的实验结论。为完成这四次实验,应控制电压表示数U0的范围为1.5~2.4V。【考点】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综合能力.【答案】(1)A;(2)没有调零;(3)2.4;电压;(4)b;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5)1.5~2.4V。【分析】(1)为了保护电路,连接电路前,应把滑动变阻器滑到阻值最大处;(2)电表使用前就调零;(3)根据电压表选用量程确定分度值读数;根据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需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4)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应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和欧姆定律分析回答;(5)根据P=UI=U2R,滑动变阻器消耗的最大功率和最小功率之比等于滑动变阻器连入电阻的反比求解;根据允许的最大电流和最小电阻确定控制电压表的最大电压;当将定值电阻换上较大的电阻时,如果控制电压表示数较小,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滑动变阻器就要分去更多的电压,由分压原理,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将要求更大,而题中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20Ω,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得出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根据分压原理表达式讨论,当用最大电阻【解答】解:(1)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即A端。(2)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指针指在零刻度线左侧,其原因是没有调零。(3)先接入10Ω定值电阻,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至合适位置,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电压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0.1V,其示数为2.4V;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要控制电压不变,故将10Ω电阻换成8Ω后,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与前一次相同,记录相关数据;(4)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应控制电阻两端电压UV=2.4V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可知U=IR,电压U是电流与电阻的乘积,所以电源电压U=4.5V是三线中IR乘积最大的c线,是电流与总电阻之间的图象;三线中IR乘积最小的是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滑=4.5V﹣2.4V=2.1V,所以a线表示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图象,则b表示电流与定值电阻的关系图象;而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c线IR的乘积与b线IR的乘积之差,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5)由图甲可知,电流表选用小量程,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A,即电路中最大电流为0.6A,当电路中电流最大,定值电阻阻值最小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最大,故定值电阻两端最大电压为:UV大=I大R定小=0.6A×4Ω=2.4V;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要控制电压表示数不变,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串联,设电压表示数为U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U滑''=U﹣UV'=4.5V﹣UV',根据分压原理有:U滑″U因电压表示数UV'为定值,由①式知,方程左边为一定值,故右边也为一定值,故当定值电阻取最大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由①式得:4.5V解得电压表的示数:UV'=1.5V,即为完成实验,电压表的最小电压为1.5V;故为顺利完成5次实验,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需要控制在1.5~2.4V范围内。故答案为:(1)A;(2)没有调零;(3)2.4;电压;(4)b;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5)1.5~2.4V。【点评】本题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考查了电路连接、注意事项、电压表读数、实验操作、控制变量法和欧姆定律的应用等知识。四.计算题(共2小题)23.(2024秋•丰县期中)用0.04kg煤气把初温为20℃的水,烧开到10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气的热值为4.2×107J/kg,煤气灶的烧水效率60%。试求:(1)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多少J。(2)这些煤气可以烧开多少kg的水。【考点】固体和液体的热值计算;利用比热容的公式计算热量.【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应用能力.【答案】(1)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68×106J。(2)这些煤气可以烧开3kg的水。【分析】(1)知道煤气的质量和煤气的热值,利用Q放=mq计算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2)根据效率公式得出水吸收的热量,由Q=cmΔt可知,可以烧开水的质量。【解答】解:(1)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2)水吸收的热量Q吸由Q=cmΔt可知,可以烧开水的质量为m水答:(1)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68×106J。(2)这些煤气可以烧开3kg的水。【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吸热公式Q吸=cmΔt、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Q放=mq、效率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因条件已给出,难度不大。24.(2024秋•永春县月考)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和电阻R0的阻值均保持不变,电压表的量程是0~15V。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一端滑到另一端时,电压表U和电流表I的示数变化如乙图所示。求:(1)R0的阻值;(2)电源的总电压;(3)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电功率。【考点】电功率的综合计算;欧姆定律的应用.【专题】定量思想;电能和电功率;应用能力.【答案】(1)R0的阻值为4Ω;(2)电源的总电压为12V;(3)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电功率为9W。【分析】闭合开关,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1)(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左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0,电路为定值电阻的简单电路,总电阻最小,根据I=U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右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总电阻最大,根据I=UR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从图乙可知此时的电流和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电源电压的表达式,联立以上两式可得电源电压和R(3)设滑片在任意位置时,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的表达式,根据P=I2R可知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的表达式,据此分析并得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解答】解:闭合开关,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1)(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左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0,电路为定值电阻的简单电路,总电阻最小,根据I=UR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从图乙可知此时的电流I=3A,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源电压U=IR0=3A×R0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右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总电阻最大,根据I=UR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从图乙可知此时的电流I′=1A,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8V,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电源电压U=U定+U滑=1A×R0+8V根据①②可知:U=12V,R0=4Ω;(3)设滑片在任意位置时,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I″=U根据P=I2R可知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P滑=(UR+R0)当R=R0=4Ω时,滑动变阻器的功率最大,为P滑大=U2答:(1)R0的阻值为4Ω;(2)电源的总电压为12V;(3)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电功率为9W。【点评】本题考查欧姆定律的应用和电功率的计算,关键是从图中得出有用信息。

考点卡片1.力的相互性【知识点的认识】相互性(相互作用力):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命题方向】通过现象判断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例:赛龙舟是端午节里的传统习俗。当号令一响,各龙舟上的运动员奋力划桨,龙舟向前加速运动。这可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析:解:赛龙舟比赛时,向后划桨,桨对水施加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会同时对桨施加向前的反作用力,所以龙舟向前运动。点评:本题以端午节“赛龙舟”为载体考查相关的物理知识,注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是中考的热点题型之一。【解题方法点拨】相互作用的力一定是同性质的力。例如,压力和支持力都是弹力,物体和接触面间的摩擦力;两个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的电场力,或电流间的磁场力等等2.扩散现象【知识点的认识】(1)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物质的分子互相进入对方的现象就叫扩散现象.进入鲜花店时,香气扑鼻而来,长时间堆放煤的墙角,墙皮内部会变黑,把冰糖放入水中,过段时间水会变甜等现象都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气体、液体、固体之间均能发生扩散现象.(2)扩散现象与温度的关系: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半杯凉水和半杯热水,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底注入一滴红墨水,结果热水中的红墨水扩散得快,这是因为装热水的杯子中水温高,分子运动快,所以水先变红,这实际上说明了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命题方向】理解生活中常见的扩散现象,用扩散知识解释常见现象的成因。例:爆炒辣椒时,周围的人很快就察觉有辣味,这是扩散现象,起锅冷却后闻到的辣味就变淡了很多,说明这种现象的剧烈程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弱。分析: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是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体现,温度越高,扩散越快,分子运动越剧烈。解析:解:爆炒辣椒时,周围的人很快就能闻到辣椒的香味,这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起锅后,辣椒的温度降低了,周围的人闻到的辣味就变淡了很多,说明辣椒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辣椒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温度降低后辣椒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减弱。故答案为:扩散;减弱。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子动理论在生活中的应用,属于基础知识,是一道基础题。【解题方法点拨】(1)对扩散现象要这样理解,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不同的物质之间,同种物质之间是不能发生扩散现象的,不同物质只有相互接触时,才能发生扩散现象,没有相互接触的物质,是不会发生扩散现象的,扩散现象是两种物质的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而不是单一的一种物质的分子进入另一种物质.气体、液体和固体之间都可以发生扩散,而且不同状态的物质之间也可以发生扩散.(2)易错点:扩散现象是指分子的运动,但注意将扩散现象与物体颗粒的运动相区分,如在阳光下看到的灰尘飞扬,是固态颗粒运动,而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这个现象不是扩散现象.3.温度对分子热运动的影响【知识点的认识】分子运动的快慢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命题方向】考查温度对分子热运动的影响。例:煮茶叶蛋时,小宇闻到浓郁的茶蛋的香味,这是扩散现象。煮茶叶蛋要比腌蛋时咸的快,这是由于煮茶叶蛋比腌蛋时温度高,分子的运动更剧烈。分析: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运动的速度和温度有关。解析:解:妈妈煮茶叶蛋时小宇闻到浓郁的茶蛋的香味,属于分子的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煮茶叶蛋要比腌蛋时咸的快,这是由于煮茶叶蛋比腌蛋时温度高;煮茶叶蛋要比腌蛋时咸的快,这一现象可以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故答案为:扩散;高;剧烈。点评:本题考查了扩散现象、分子运动和温度有关,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解题方法点拨】基础知识,牢记即可。4.分子间有间隙【知识点的认识】当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混合时,由于分子间的间隙,总体积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这是因为分子进入了彼此的空隙中。【命题方向】考查混合溶液混合后总体积减小的现象。例:某同学在配制稀盐酸溶液时,用25mL浓盐酸和50mL水,结果配制后发现稀盐酸的体积小于75mL,这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分析:解答本题可由分子动理论的知识求解。解析:解:由于分子间存在间隙,故盐酸和水混合后,相互进入了对方的空隙之间,使总体积变小。故答案为:间隙点评:任何分子都不能无限的靠近,即任何分子间都存在着间隙【解题方法点拨】基础知识,牢记即可。5.分子间作用力的现象【知识点的认识】(1)铅块粘合现象:‌当两个大小不同的铅块表面被锉平、‌刮净后,‌挤压在一起,‌即使手离开后,‌大铅块仍然紧紧粘在小铅块上而不脱落。‌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2)利用针筒抽取半筒水,将针筒内空气挤出,堵住筒嘴,然后用力推活塞。‌水不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命题方向】考查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包括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方法,数据分析,注意事项等内容。例:如图所示,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互相紧压,它们会粘在一起,很难被拉开,这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用针筒抽取半筒水,用手指抵住针筒口,然后用力推入活塞,发现水不容易(选填“容易”或“不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分析: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表现为引力;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表现为斥力。解析:解:表面干净的铅压紧,两块铅表面分子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表现为引力;用针筒抽取半筒水,用手指抵住针筒口,然后用力推入活塞,发现水不容易被压缩,此时,水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距离,表现为斥力。故答案为:引力;不容易;斥力。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间的作用力,属于基础题。【解题方法点拨】分子之间作用力,引力斥力分彼此。引力斥力同存在,和谐相处皆欢喜。6.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知识点的认识】(1)条件:两个物体之间或同一个物体的不同部分存在温度差(2)过程: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3)结果:温度相同(4)实质:内能的转移。能量的形式没有改变【命题方向】考查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概念,以及现象。例:下列实例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用锯条锯木头时锯条的温度升高B.两手相互摩擦时手的温度升高C.电钻打孔时钻头温度升高D.热鸡蛋放入冷水中温度降低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解析:解:A、锯木头是克服摩擦做功,锯条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B、两手相互摩擦时,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C、电钻打孔是克服摩擦做功,钻头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D、放入冷水中的热鸡蛋放出热量,温度降低,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是考查对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辨别,是中考热点,属于易错题目。【解题方法点拨】热传递的实例:炒菜时,用火给炒勺加热;冬天坐在炉子边取暖;放在太阳光下晒被子;哈气;热水袋取暖。7.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知识点的认识】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增大,当物体对外界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就会减小。【命题方向】考查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的概念,以及现象。例: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冬天用热水袋暖手B.两手相互摩擦发热C.冬天室内用电炉取暖D.用火炉烧水分析: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而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解析:解:A、冬天,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B、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是手克服摩擦力做功,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符合题意;C、冬天室内用电炉取暖,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D、用火炉烧水,水的温度升高,是水吸收了热量,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是考查对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辨别,是中考热点,属于易错题目。【解题方法点拨】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的实例:钻木取火;搓手取暖;磨刀;折铁丝;用打气筒打气筒壁变热;水蒸气将壶盖顶起;打开易拉罐盖时,上面出现白雾;电炉丝通电后发热。8.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知识点的认识】1、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温度计、秒表等。2、实验装置:3、实验方法:①控制变量法: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吸收热量相同,比较升高的温度,从而比较吸热能力大小;或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比较吸收的热量,从而比较吸热能力的大小。②转换法:由于物质吸收的热量不容易测量,可以通过转换法,将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转换成加热时间,因此比较加热时间,就可以比较得出吸收热量的多少。4、实验设计:①液体的选取,应保证质量相同。②选用相同热源的目的是相同时间内,控制吸收热量相同。③实验数据分析:(1)让两种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液体的温度变化,温度变化小的吸热本领强;(2)让两种液体变化相同的温度,比较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吸收热量多的吸热本领强。5、实验结论: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不同,比热容大的物质吸收热量多。【命题方向】考查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包括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方法,数据分析,注意事项等内容。例:同样日照条件下,夏天中午海边的沙子热得烫脚,但海水较凉爽;傍晚日落后,海边的沙子很快变凉,而海水仍然温暖。对此现象小强提出猜想,并利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探究。(1)小强的猜想是物质温度变化的快慢可能与物质种类有关;(2)实验时需要的测量工具有温度计、停表和天平;(3)用相同酒精灯加热,控制水和沙子的质量和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水和沙子升高的温度,来验证猜想。(4)同组的小红提出不同的猜想:中午海水比沙子温度低,可能是因为海水蒸发吸热造成的。大家基于此猜想进一步推理,得出日落后海水比沙子降温快(选填“快”或“慢”),这与实际不符。分析:(1)物质温度变化的快慢可能与物质的种类有关;(2)实验需要的器材,可根据Q=cmΔt来判断,采用控制变量法实验;(3)实验中采用了转换法,通过观察温度的变化来研究水和沙子的吸热能力;(4)我们知道,海水的昼夜温差小,是由于水的比热容比砂石的比热容大,不是由于海水蒸发吸热所致,因此可通过举反例来推翻这部分同学的猜想。解析:解:(1)夏天中午海边的沙子热得烫脚,但海水较凉爽;傍晚日落后,海边的沙子很快变凉,而海水仍然温暖。对此小强的猜想是物质温度变化的快慢可能与物质的种类有关;(2)根据Q=cmΔt,必须控制变量,控制水和沙子的质量相同,就需要用天平;(3)比较“水和沙子吸热能力”的方法是: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升高的温度,来比较水和沙子吸热能力,温度升高的越多,吸热能力越弱;(4)海水蒸发吸热,在白天和晚上都会进行;如果猜想正确,那么无论白天、晚上,都会因海水的蒸发吸热导致其温度较低,日落后海水比沙子降温快,显然与事实不符。故答案为:(1)物质种类;(2)天平;(3)升高的温度;(4)快。点评:本题的探究实际上是对沙子和水吸放热能力的比较,而物质吸放热能力是用比热容来量度的,在实验过程中,影响的量较多,有质量、加热时间、升高温度等,因此,要注意结论的严密性。【解题方法点拨】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通过温度变化快慢来反映吸热能力的强弱)。2、实验液体的选择: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3、选择相同的热源目的是:以保证相同加热时间释放的热量相同。4、使用电加热器代替酒精灯的好处:易于控制产生热量的多少。5、实验中不断搅拌的目的:使液体受热均匀。6、描述物体吸热能力的物理量是:比热容。7、结论:相同质量的不同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不同,比热容大的升高的温度低。8、实验中,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来控制的。9.物体吸热实验中比较升温大小判断吸热强弱【知识点的认识】在控制了吸收热量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物体温度的变化来判断其吸热的强弱。‌具体来说,‌如果某个物体在吸收相同热量后,‌温度升高的较少,‌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个物体的吸热能力较强,‌因为它需要较少的温度升高来吸收相同的热量。‌相反,‌如果某个物体在吸收相同热量后,‌温度升高的较多,‌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个物体的吸热能力较弱。‌【命题方向】考查比较物体吸热实验中判断吸热强弱的方法,常以实验题进行考查。例: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情况。(1)该实验除了图示中的实验器材以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停表和天平,实验中使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水和食用油,加热相同时间,通过比较升高的温度来反映液体吸热能力强弱。(2)图乙是该同学根据加热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获得的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分别为a、b所示,则ca:cb=21:10,还可以知道水的吸热能力较强。分析:(1)我们使用相同的加热器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这种方法叫转换法;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2种方法: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即比较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的吸热能力强;或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小的吸热能力强;(2)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和食用油的图像得出加热t时间a、b升高的温度;结合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确定水的吸热能力较强;根据Q=cmΔt可知,在质量和吸热相同的情况下,比热容与升高的温度之积为一定值,升高的温度与比热容成反比,据此得出ca:cb。解析:解:(1)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不同物质密度不同,根据m=ρV,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该实验除了图示中的实验器材以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停表和天平,根据转换法,实验中使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水和食用油,加热相同时间,通过比较升高的温度来反映液体吸热能力强弱。(2)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和食用油的图像知,加热t时间,a、b升高的温度分别为:60℃﹣40℃=20℃;60℃﹣18℃=42℃;故a的吸热能力较强,即水的吸热能力较强;根据Q=cmΔt可知,在质量和吸热相同的情况下,比热容与升高的温度之积为一定值,升高的温度与比热容成反比,则ca:cb=42℃:20℃=21:10。故答案为:(1)天平;升高的温度;(2)21:10;水。点评:本题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考查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的应用和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和Q=cmΔt的运用,为热学中的重要实验。【解题方法点拨】有两种方法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比较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在升高相同温度的情况下,‌所用时间的多少比较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在吸收相同热量的情况下,‌升高温度的多少10.物体吸热实验中比较加热时间长短判断吸热强弱【知识点的认识】比较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在升高相同温度的情况下,‌所用时间的多少。‌如果一种物质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达到相同的温度升高,‌那么它吸收的热量就更多,‌比热容较大。‌【命题方向】考查比较物体吸热实验中判断吸热强弱的方法,常在实验题中考查。例:小明为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将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装入烧杯中,固定在铁架台上,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水和煤油,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每隔一段时间同时测量水和煤油的温度。物质次数质.是升高的温度Δt/℃加物时行问水10.110220.2104煤油30.110140.2102(1)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是(甲图中):先调整固定B的位置,再调整固定A的位置。(均选填“A”或“B”)(2)下表是小明在探究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由表格可知,小明是通过加热时间比较吸热的多少,从而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的大小。小明得出的结论是在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热量多,水的吸热能力大。分析:(1)根据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确定调试实验器材的合理顺序;(2)我们使用相同的酒精灯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这种方法叫转换法;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即比较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的吸热能力强。解析:解:(1)因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故先安装下面的B,在安装上面的A;(2)由表格可知,小明是通过观察比较加热时间的多少,来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的,由表中2、4数据知,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加热时间长,水吸收的热量多,水的吸热能力大。故答案为:(1)B;A;(2)加热时间;在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热量多,水的吸热能力大。点评:此题考查的是不同物质吸热能力大小的比较和热量的计算。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大小有两种办法:让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加热相同的时间(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加热时间就表示了吸收热量的多少),看温度的变化值,温度变化值大的物质吸热能力弱;将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加热到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的不同,加热时间长的物质吸热能力强。【解题方法点拨】有两种方法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比较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在升高相同温度的情况下,‌所用时间的多少比较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在吸收相同热量的情况下,‌升高温度的多少11.利用比热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知识点的认识】(1)水的比热容比较大,质量相同的水和其他物质相比,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2)现象与应用①白天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升温慢,夜晚沿海地区温度降低也慢。因此,在一年之中,夏季时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时内陆比沿海寒冷。②水比热容大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经常被利用。如汽车发动机、发电机等机器,在工作时要发热,通常要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命题方向】考查利用比热容解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比热容解释的是()A.中午沙子很烫、海水较凉B.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C.我国西北沙漠地区日温差较大D.火箭采用液态氢作为燃料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