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讲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课标解读课程标准历史素养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唯物史观:通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学习,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培养唯物史观。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性和局限性;掌握洋务运动的内容和作用;分析《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正确认识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所做的探索和努力,并认识到他们的阶级局限性。时空观念:通过对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的学习,能够从时空观念角度把握19世纪中期世界和中国的形势。通过对比、分析、综合等方法认识到19世纪中国与世界的差距。了解我国西北、西南、东南等方位出现的边疆危机,培养时空观念。史料实证:能够利用不同的类型的史料,对两次鸦片战争和不平等条约的危害问题进行互证,形成对该问题更全面、丰富的解释。能够利用不同的类型的史料,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洋务运动和列强掀起瓜分狂潮,形成对该问题更全面、丰富的解释。历史解释:学生能够通过搜集、选择、运用相关史料对一些特殊名词做出正确的解释;如门户开放政策、协定关税、片面最惠国待遇、领事裁判权等做出解释。学生能够通过搜集、选择、运用相关史料对洋务运动的作用和《马关条约》的内容进行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全面掌握列强对近代中国的侵略史实,体会中华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从民族振兴的角度感悟家国情怀。认识林则徐等民族英雄勇于抵抗外来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家国情怀。●时空坐标●阶段特征1840—1901年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期,也是中国在屈辱中走向近代化的时期,主要处于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政治西方发动了五次大的侵略战争,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民族危机日渐严重的情况下,农民阶级发起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发起戊戌变法,中国在屈辱中逐渐向近代化迈进经济随着西方列强以商品输出为主要形式的经济侵略的加剧,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变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洋务运动中创办了大量近代企业,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开始向近代化迈进思想文化面对民族危机的加深,“天朝上国”思想受到冲击;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和外面的世界,向西方学习成为救亡图存的主流;洋务派的“中体西用”、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想等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基础知识中国近代史从17世纪开始,西方主要国家相继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而中国却依然在封建主义的道路上缓慢发展。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步入近代。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有四条基本线索:屈辱史: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国反动势力相勾结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列强侵华史)抗争史:中国人民为改变屈辱地位,奋起抗争、反抗侵略、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历史(中国人民的抗争史)探索史: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历史(社会各阶层探索近代化道路)发展史:近代工业、近代科技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史(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半殖民地:是相对于殖民地而言的。是指丧失了部分的而非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即主权不能完全自主。它是指一个国家形式上有自己政府,但是实际上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社会形态。(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也是相对于完全封建而言的,即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状态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是历史的进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过程是从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开始的。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1、步入近代: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国家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步入近代时期。2、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日益加深,中国的民族危机不断加剧;八国联军侵略中国,《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坠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3、救亡图存:(面临三千年未见的危局,国人起而挽救)。(1)农民阶级发动太平天国起义,试图推翻清朝,建立“地上天国”;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口号。(2)地主阶级洋务派发动洋务新政,试图解决国弱民贫问题。(3)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一场旨在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这些都未能挽救国家落后挨打的局面)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侵略的主要形式是战争,伴之而来的是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考点十六
两次鸦片战争当欧洲进入资本主义发展时代,清政府对世界形势的变化浑然不觉。先看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一、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1、全新的世界格局(先进的工业文明在发展):①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美法等国确立;②英国生产力飞速增长,对市场和原料需求强烈,并掌握资本主义世界霸权;③世界主要殖民主义国家(英美法俄)都把矛头指向中国。2、对外界浑然不觉的中国:(农业文明逐步落伍,还在做着“天朝上国”之梦)政治:仍停留在封建社会,君主专制顽固;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主要的生产方式;科技:科技非常落后;军事:以冷兵器为主,八旗和绿营作战能力很差;社会:社会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而在当时的中英正常贸易中:中国出超(又叫贸易顺差,指在一定的时间内(一般为一年)商品出口额高于进口额),英国入超(又叫贸易逆差,指在一定的时间内(一般为一年)商品进口额高于出口额),英国处于贸易逆差地位。为改变这种状况(贸易逆差),英国大量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战争终于爆发。二、两次鸦片战争面对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道光皇帝派林则徐赴广州查禁鸦片。1、林则徐虎门销烟:(注意了解:林则徐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鸦片走私,白银外流,损害了中国人的健康,政治更加腐败、军队战斗力削弱。1838年,道光帝派林则徐前往广东查禁鸦片;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广东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向世界表明清政府禁烟的决心,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英国,刚刚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侵华发动战争。2、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英国)(1)原因:(注意归纳)①根本原因: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意图打开中国市场,将中国变成其原料产地的商品倾销市场;②主要原因:清政府的衰落;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③直接原因(导火线):中国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触犯了英国的利益。(2)概况:1840年,英军远征军总司令懿律率军开进广州海口,发动侵略;结果清政府战败,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接受协定关税以及开放五口通商等),战争结束。(3)影响: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南京条约》等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长期影响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注意以下三点)
①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②中国被迫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③中国历史进程发生重大转变,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中国进入民主革命时期,是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教材没提)●英美法三国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通商口岸传教权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衰败的封建主义无法抗衡新兴的资本主义。●启示:落后就要挨打。3、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英法联军)(一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1)原因:①根本原因:扩大在华利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②直接原因:修约遭到拒绝;③重要原因:未达到鸦片贸易合法化的目的。(2)概况: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美俄以调停人面目出现;1858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1859年,英法拒绝按照清政府指定路线进京换约,进攻大沽炮台;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抢劫、焚烧圆明园后,进北京城,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俄国抢占100余万平方千米的中国土地,为此后大规模侵占中国领土制造根据。(3)影响:从《南京条约》到《北京条约》,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侵犯,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英法获得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等权益;鸦片以“洋药”名义纳税进口,实现鸦片贸易合法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加深)[概念阐释]三、开眼看世界:①林则徐: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汇译成《四洲志》等书稿。②魏源: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是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书籍之一,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③徐继畲(yu):撰成《瀛寰志略》。是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局限:①没有脱离阶级和时代的限制,对西方的学习是肤浅的,局限在器物(技术)层面;②根本目的是维护腐朽的封建统治;③没有付诸实践。考点十七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十九世纪中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西方殖民国家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各阶层掀起了不同形式的抗争。一、太平天国运动(主要搞清楚天国的两个文件,明确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主要是阶级矛盾在民族矛盾推动下激化的结果,所以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而不是民族矛盾的尖锐。主要斗争矛头是反抗清政府。(历史的肩负起了双重的革命任务)在这样的时势下,洪秀全发动了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1、运动经过:(几个主要事件)①金田起义:1851年,洪秀全、杨秀清等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洪秀全称天王。②定都天京: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天京,定都于此。正式建立了政权。(此前的永安建制,分封诸王,初步建立了政权)=3\*GB3③军事全盛:太平军发动北伐和西征,军事上达到鼎盛。=4\*GB3④天京变乱: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内讧,杨秀清、韦昌辉被杀,石达开出走,太平天国在政治、军事上开始衰落。=5\*GB3⑤后期防御:洪仁玕、陈玉成、李秀成进入最高领导层,太平军先后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在安庆战役中败于曾国藩统帅的湘军。=6\*GB3⑥最终失败:1864年,在湘军、淮军和外国人带领的洋枪队进攻下,天京等地被攻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湘军攻陷天京)2、革命纲领:(注意他们的主张和对他们的评价)文件内容评价异同点结果《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主张,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思想。(主张绝对平分土地和产品)进步性: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高峰局限性:绝对平均主义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具有空想性,无法真正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加上处于战争环境,无法真正实施共同点:①都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②都为了巩固农民政权③都未能实施。不同点:①二者的经济主张相反②群众基础不同(前者群众基础广泛,后者没有群众基础)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两个文件都未能实施《资政新篇》提出了新的社会经济政策,试图回答农民革命应当向何处去得问题。(主张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进步性:是中国最早的、最完整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顺应了社会发展潮流,具有时代进步性和反封建的革命性局限性:未反映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缺乏群众基础3、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评价、地位):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是巨大的,留给人们的教训也是深刻的。(1)历史功绩:(评价、地位)①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运动(性质);②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起了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③湘淮系汉族官僚集团的崛起,中央权力下移。(2)失败教训(局限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3)失败原因:①内因:(主观原因)由于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缺乏科学思想理论的指导,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不可能冲破封建社会的制度和思想,失败是必然的(根本原因));②外因:(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但中国的近代化却是从洋务运动开始的,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统治集团发生分化,一些有远见卓识的人物开始了早期的探索。二、洋务运动:(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主要了解洋务运动的概况和正确评价洋务运动))1、洋务派: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内忧: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者;外患:两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加紧侵略中国)。清朝统治集团中的一些当权人物,为了挽救国家的颓势,维护清朝统治,在19世纪60到90年代,推行了一系列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新政,称之为洋务运动,这些人被称为洋务派。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䜣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他们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师夷长技”。提出了“自强”;“求富”口号。(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面对统治危机,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但他们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没学习西方的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为其最后的命运埋下伏笔。)2、主要洋务活动:①“求强”旗号下,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官办企业);②“求富”旗号下,创办近代民用工业(官督商办);③兴办新式教育:创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是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京师同文馆等)派留学生出国,学习西方先进技术;④筹划海防,创办三支海军(北洋、南洋、福建)。洋务运动轰轰烈烈进行了30年,最后的结果怎么样呢?3、结果:失败,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洋务运动破产;●洋务运动破产的根本原因:不触动封建制度,立新而不除旧,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4、评价:(影响)积极:引进了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提高了国防特别是海防实力;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一种尝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局限:只引进西方技术而不变革落后的封建制度,不可能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失败原因)“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而此时的法国、俄国、日本都相继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造成了边疆危机。尤其是甲午中日战争,宣告洋务运动破产,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三、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1、西北边疆危机(19世纪60、70年代):①危机表现:英国支持阿古柏在新疆叛乱;俄国侵占伊犁地区。②度过危机:左宗棠率军平定叛乱,收复新疆;1884年,新疆正式建省,西北边疆渡过了危机。2、西南边疆危机:①危机表现:法国入侵越南,挑起中法战争。(1883-1885);②危机概况:1884年法军偷袭马尾军港,炮毁福州造船厂(福建水师全军覆没);1884年刘铭传多次击败进攻台湾的法军;1885年冯子材率军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③结果:法国内阁因此倒台,1885年清政府与法国签订《越南条款》承认法国占领越南,打开了中国西南的门户。●1885年,台湾建省,强化了对台湾的管辖。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1)背景:=1\*GB3①根本原因: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壮大了国力。=2\*GB3②直接原因:因朝鲜发生农民起义,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出兵。日本也趁机出兵朝鲜,蓄意挑起战争。(2)经过(重要战役):=1\*GB3①丰岛战役(爆发标志):1894年8月,甲午中日战争爆发。=2\*GB3②平壤战役:1894年9月,清军在平壤大败。=3\*GB3③黄海战役:北洋舰队(邓世昌、林永生)重创日本舰队,北洋舰队也在作战中遭到重大损失。战后,李鸿章发出“避战自保”命令,北洋海军失去了制海权。=4\*GB3④威海卫战役:1895年2月,日军在山东半岛登陆,摧毁了北洋舰队基地威海卫军港,北洋舰队覆灭。(这也标志着开展了30多年的洋务运动失败)(3)结果:清军战败,签订《马关条约》(结合相关内容,谈谈《马关条约》的危害)(学说话)内容危害(影响)割地(割三地)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赔款(赔两亿)赔款2亿两白银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开埠(开四口)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商埠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特权(允设厂)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制造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4)《马关条约》的影响: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在反侵略的同时还要反封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推进军事现代化。(学说话)《马关条约》刺激了列强的侵华野心,《马关条约》之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四、瓜分中国的狂潮1、开端:(“三国干涉还辽”)《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的条款损害了沙皇俄国在中国东北的利益,为了防止日本独霸东北,《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德法三国为各自在华利益,联合干涉日本,迫使日本归还辽东半岛,日本趁机向清政府勒索3000万两“赎辽费”2、瓜分中国的狂潮:①掌控中国经济命脉:(为支付战争赔款,清政府向欧洲列强大借款,出卖国家权益,列强借此进一步控制中国内政外交)②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俄国:强租旅大(将长城以北作为势力范围);英国:强租威海卫、香港新界(将长江流域作为势力范围);德国:强租胶州湾(将山东作为势力范围);法国:强租广州湾(将云南和两广作为势力范围)=3\*GB3③掠夺路矿利权:(列强还在中国大量掠夺铁路和工矿利权)●“门户开放”:(补充)美国提出了“门户开放”的政策,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实质上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考点十八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甲午战败,日本从《马关条约》中获取了大量利权,刺激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社会内部展开了不同的方式来挽救民族危亡。一、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1、戊戌维新运动——上层的改良①兴起(序幕:公车上书):康、梁二人听到《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史称公车上书。(公车:汉朝时,政府都是用公车接送参加考试的举子,后来就把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叫做“公车”)这次上书并没有上达光绪皇帝,却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使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公车上书失败了,维新人士并没有就此罢休,他们积极地宣传变法思想,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②发展(著书立说):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通过“托古改制”,从根本上动摇了“恪守祖训”的观念,成为变法维新的理论基础;严复编译的《天演论》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主张。维新思想的传播,极大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为百日维新奠定了思想基础。再看百日维新。③高潮(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开始的标志),宣布实行变法。1898年是农历的戊戌年,历史上就把这次变法叫做“戊戌变法”;又因为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又称为是“百日维新”。●变法内容涉及多个方面,但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制定宪法等政治主张。④失败(戊戌政变):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杀害了“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1898年9月28日)被捕遇害)标志着变法失败了。●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废除除变法诏令。但他们保留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一项。(3)失败的原因:(注意归纳)客观上:守旧势力强大;主观上:维新派力量弱小,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根本原因:半殖半封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旧势力过于强大,双方力量悬殊)(4)影响、评价(意义):戊戌变法失败了,但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具有爱国和进步作用。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教训:戊戌变法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它的失败证明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马关条约》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在19世纪晚期,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这个大背景下,作为鸦片战争以来社会矛盾总爆发的义和团运动爆发了。2、义和团运动——下层的革命(主要搞清楚义和团运动的口号)(1)爆发原因:根本原因:民族危机加深:《马关条约》签订以后,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直接原因:洋教猖獗:山东洋教势力猖獗,反洋教的斗争日益高涨。(2)经过:(了解经过)1899年,义和团运动兴起于山东、河南一带,后来,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进入京津地区,最终在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扶清灭洋”的口号:一方面反映出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矛盾的尖锐性;另一方面“扶清”,不能认识清政府的阶级本质,显示出其愚昧性;“灭洋”,仇视一切西方文明,盲目排外,显示出其落后性。●清政府的态度:由“剿”转“抚”,最后到“灭”。①山东巡抚毓贤、袁世凯等,对义和团采取先抚后剿的举措;(
义和团前期,山东巡抚毓贤支持义和团,后来毓贤被免职,袁世凯就任山东巡抚,袁世凯大力反对义和团,大肆逮捕、屠杀义和团)②慈禧太后采用先“招抚”企图加以控制利用后再剿灭的方法。(3)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义和团运动失败。●主观上: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强大。(4)评价:进步性: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迫使列强改变瓜分中国的侵略计划。(任何国家“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局限性:盲目排外,没有先进阶级领导;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义和团运动引起了帝国主义的恐慌,组成八国联军,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三、民族危机的加深——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1、原因:①根本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列强向帝国主义过渡,要求资本输出,瓜分世界)②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各国以“保护使馆”的名义镇压义和团)2、过程(注意了解)①爆发:1900年6月,英、美等八国,借口镇压义和团,联合发动侵华战争。②八国联军在廊坊、天津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兵的英勇打击。③7、8月,八国联军相继占领天津、北京,瓦德西将司令部设在紫禁城内。④慈禧太后携光绪帝仓皇出逃,下令清军镇压义和团,并与侵略者“议和”。⑤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根基。3、结果:1901年9月,清政府与11国侵略者签订《辛丑条约》。(近代以来最严重的卖国条约)(1)《辛丑条约》内容及危害条约内容主要危害惩办“首祸诸臣”,涉及中央和地方大臣百余人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标志着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约9.82亿两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使馆区”成为“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略中国的大本营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各国可在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12个重要地区驻扎军队外国军队驻扎于中国战略要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居六部之上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2)《辛丑条约》影响:(注意总结)①极大地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②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③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④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3)《辛丑条约》的特点:(注意了解)①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没有割地,不开新商埠,巨额赔款人均一两白银,带有惩罚性)。②既维护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又加以严格控制;(条约丝毫未涉及处置慈禧太后。相反,确立清政府继续充当列强侵华的代理人。其目的就是使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以华治华”)●总结:我们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到《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的签订,即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的形成是一个过程,这一点要记清楚!●考点剖析典例解读01典例解读01(2020浙江7月选考,9)论及晚清时期的不平等条约,有学者注意到:“签署治外法权条款则是出于以下权宜的想法,即这些说不同的语言并有着奇怪习俗的夷人应该获准管理自己——以显示中国的宽宏大量,并减轻管辖他们的任务。”清政府的这种认知反映了()A.极力维护朝贡贸易体制 B.抛弃了闭关锁国的政策C.努力走出天朝上国的幻梦 D.对司法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仍懵懂无知【答案】D【解析】由材料可知签署治外法权的条款,是清政府的权宜之计,他们错误地认为应该让“这些说不同的语言并有着奇怪习俗的夷人”自己管理自己,这既显示了清政府的宽宏大量,又减轻了管辖洋人的任务,可见当时的统治者对包括司法主权在内的近代国家主权的认识十分浅薄,所以D正确。材料未涉及朝贡体制,A错误;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在鸦片战争后被逐步打破,而非清政府主动抛弃,B错误;材料表明清政府仍未摆脱天朝上国的自大心态,C错误。考点链接考点链接: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以鸦片战争为起点的中国近代史是以民族危机与民族觉醒为主线交织的历史,鸦片战争在带来了中国的殖民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政治上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经济上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思想上“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冲击,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社会生活上西方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总之,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特别提醒】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半殖民地是指主权部分丧失,包括政治、经济、思想各方面,半封建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不断发展。(2)不能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理解为政治上半殖民地,经济上半封建。两者都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要素。典例解读典例解读02下面是《海国图志》的部分目录,这反映了()eq\x(\a\al(卷一筹海篇一议守上,筹海篇二议守下,卷二筹海篇三议战,筹海篇四议款,卷三海国沿革图叙,东南洋各国沿革图,大西洋欧罗巴各国沿革图))①部分知识分子对当时世界的认识②民众都认识到学习西方的必要性③皇帝对学习西方先进武器的决心④魏源对如何应对西方侵略的思考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②④【答案】B【解析】根据目录中“议守、议战、海国沿革”,可知晚清时期部分知识分子学习西方,开眼看世界,故①正确;《海国图志》中的内容主要反映外国史地、社会现状以及军事、科技等内容,未能反映出民众意识到学习西方的重要性,故②错误;依所学可知,《海国图志》一书未能得到统治者的重视,故③错误;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以此应对西方侵略,故④正确,故选B项。考点链接考点链接:新思潮萌发的原因、核心及特点(1)原因①清朝封建统治日益腐朽,思想界死气沉沉。②民族危机出现,封建统治危机加重,有识之士呼吁革除弊端,提倡“经世致用”。③鸦片战争中,英国表现的先进性。④爱国知识分子清醒,注目世界,探索新知。(2)核心:主张学习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3)特点:一方面有鲜明的时代变化的印记;另一方面又保留着浓重的封建纲常色彩。典例解读典例解读03《资政新篇》中,洪仁玕提出多条建议,如“兴车马之利”“兴舟楫之利”“准富者请人雇工”,在外交、法制、社会习俗等方面也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这些建议()A.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B.体现了落后性和空想性C.符合当时世界近代化的潮流 D.调动了农民革命积极性【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在外交、法制、社会习俗等方面也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可知,《资政新篇》是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符合近代化时代发展潮流,故选C项;《资政新篇》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并非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排除A项;《天朝田亩制度》体现了落后性和空想性,排除B项;《天朝田亩制度》调动了农民革命积极性,排除D项。考点链接考点链接:正确评价《资政新篇》(1)进步性:《资政新篇》作为太平天国继续反封建反侵略的纲领,它有强烈的革命性。它提出了新的社会经济政策,试图回答农民革命应当向何处去的问题。它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符合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具有进步性。(2)局限性:它没有反映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既非农民斗争实践的产物,也缺乏实践的社会、经济和阶级基础,因此得不到太平天国广大将士的拥护,对太平天国的现实斗争没有起任何积极作用,而且战争环境也不具备实行的客观条件,所以它根本没有实行。【知识拓展】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项目《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产生背景太平天国走向全盛时期太平天国走向衰落时期经济主张试图在维护自然经济的基础上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在生产力水平落后的情况下实行绝对平均主义主张保护私有财产,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用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续表项目《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群众基础突出地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未能反映农民的迫切愿望和要求,无法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作用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未能付诸实施,对太平天国运动无直接影响典例解读典例解读04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开办的第一家民用企业,在经营中将账目造册刊印,任凭有股权之人随时到局查阅,还在每年结账后于《申报》等媒体上公布账略。这种经营思想的出现()A.受到西方经营模式的影响 B.适应民族资本发展的需要C.缓解洋务企业的资金压力 D.推动近代报刊媒体的发展【答案】A【解析】上海轮船招商局的经营思想带有近代化企业管理的特征,明显受到西方经营模式的影响,故选A项;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企业,并不属于民族资本主义,排除B项;企业经营思想和缓解资金压力无关,更不是为了推动近代报刊媒体发展,排除C、D两项。考点链接:考点链接: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经济上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洋务运动兴办的民用企业,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使中国经济向近代化迈出了关键性的第一步外交上总理衙门的设立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军事上洋务运动创建了近代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教育上洋务运动兴办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还派遣留学生,加快了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思想上洋务运动有力冲击了“天朝上国”“夷夏之辨”等思想观念,推动了国人思想的早期近代化【知识拓展】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1)在不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洋务派试图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种手段和基础的矛盾,使洋务运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2)洋务运动处处受到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从而加大了洋务运动开展的阻力。(3)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既是近代工业的创办者和经营者,也是其摧残者和破坏者,其封建衙门和官僚式的体制,必定导致洋务企业的失败。(4)洋务运动的目的之一是抵御外侮,但洋务派对外妥协投降,他们所创办的近代企业有抵御外侮和“稍分洋人之利”作用,但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典例解读典例解读05下表是1895—1898年11月西方列强在华修筑铁路的情况(单位:千米)。这一现象反映了西方列强 ()英国沙俄德国比利时法国美国28001530720650420300A.对中国经济侵略的深化 B.联合对华进行经济投资C.已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 D.使中国沦为殖民地国家【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数据结合所学可知,甲午战后,列强纷纷抢夺在中国修筑铁路的权利,对中国的经济侵略逐渐转向了资本输出,反映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深化,A正确;材料数据主要体现了1895-1898年11月西方列强在华修筑铁路的情况,无法体现列强联合对华进行投资,B错误;单纯通过西方列强在华修筑铁路无法说明西方列强已经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C错误;中国始终没有沦为殖民地国家,D错误。考点链接考点链接:从不同层面看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1)大大加深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通过对中国经济的掠夺和控制,进而操纵中国的政治,使中国社会迅速倒向半殖民地化境地。(2)客观上刺激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帝国主义的侵略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也促使清政府对民族企业的政策做出了调整。(3)唤起了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社会各阶层都在试图以自己的方式拯救民族危亡,“实业救国”、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等相继兴起。典例解读典例解读06(2021·山东高考·6)近代一位外国人这样评价戊戌变法:“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他认为变法的缺陷在于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B.变法措施贪大求全C.缺乏充分的思想动员D.没有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强调的是“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也就是说上谕变法缺乏足够的社会基础,也就是没能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故选D项;由“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说明自上而下的方式并不是其缺陷,排除A项;题干中“是从基础上开始”、“一个倒置的金字塔”说明评价者认为这场变法是从基础开始的,而实际上却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持,而不是强调变法措施问题,排除B项;缺乏充分的思想动员是导致变法缺陷的原因,而不是变法的缺陷,排除C项。考点链接:考点链接:戊戌维新运动的特点从涉及领域看比较广泛,下至经济基础,上至上层建筑(政治、军事、思想文化),体现了除旧布新的新气象,但未涉及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即变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从推行范围看仅局限于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到广大民众中,因而没有形成变革的巨大力量从推行者看由没有实权的皇帝来推行,显示出维新力量的薄弱从性质上看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从目的上看变法图强,救亡图存典例解读典例解读07英国人赫德承认义和团运动是“一个纯粹爱国的志愿运动,其目的是使中国强盛起来,以实现中国人的计划”。这反映出义和团运动()A.排斥外来文明 B.具有民族救亡色彩C.行为过于激进 D.得到英国政府支持【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英国人赫德承认义和团运动是‘一个纯粹爱国的……其目的是使中国强盛起来’”得出具有民族救亡色彩,故选B项;根据所学可知,“排斥外来文明”是义和团运动的局限性,跟题干表达的含义不符,排除A项;“行为过于激进”与题干赫德强调的义和团运动的意义不符,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义和团运动遭到清政府和八国联军的联合镇压,其中就包括英国政府,“得到英国政府支持”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考点链接考点链接:全面认识义和团运动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民族危机的加深。2.历史特点:(1)性质: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2)局限:没有集中统一的领导;盲目排外;缺乏科学理论指导。3.历史功绩:(1)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打破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2)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运动。【拓展延伸】对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认识(1)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兵,却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2)灭洋:能动员广大民众参加反帝斗争,但却带有盲目性、笼统的排外性质。(3)扶清灭洋:具有爱国性质,突出反映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典例解读典例解读08史料1840—1900年列强侵华战争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战争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内容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五处通商口岸;协定关税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赔款白银2亿两;开放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除天津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据史料概括指出列强侵华呈现的发展趋势。【答案】规模上,侵华规模不断扩大,列强由单独侵华到联合侵华;方式上,从发动战争、经济侵略,扩大到政治军事控制;范围上,从东南沿海扩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内地;经济上,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考点链接考点链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标志表现鸦片战争英国等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第二批不平等条约,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发展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拓展延伸】19世纪末西方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1)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重新瓜分世界成为其对外扩张的主要手段,资本输出成为其对外侵略的主要目标。(2)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体现了帝国主义新的侵略要求。随着帝国主义对华侵略战争的不断扩大,中国逐渐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过关检测【温馨提示:趁热打铁事半功倍】时间:45分钟满分:75分一、选择题(16题共48分)1.(2021·重庆八中高一期中)英国外交官安德鲁曾说,如果不是林则徐禁烟,英国人也会找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争,这是可以断言的。由此可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A.禁烟运动触动了英国的利益 B.为获取更多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C.传播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D.英国成为全球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掠夺更多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中国的禁烟运动只是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一个借口,故选B,排除A;C项不是英国的主观目的,排除;D项与英国侵略中国不存在必然因果关系,排除。2.(2021·广东汕头潮阳区高一第一学期期末·15)图5中国水师与英国海军在穿鼻洋面上激战的画面局部,原图选自BasilLubbock的TheOpiumClippers,是西方人的画作。图中的信息本质上反映了()A.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B.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C.洋务运动成效十分有限D.中国边疆危机日益加剧【答案】B【解析】从画面中可以看出,近代化的英国海军面对这中国的水师时,显示出巨大的优势,可见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故选B项;中国开眼看世界的代表是林则徐、魏源等,而这幅画时西方人的画作,排除A项;此时洋务运动尚未开始,排除C项;中国的边疆危机加剧是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排除D项。3.(2021·山西怀仁高一第一学期期末·15)下图是1825—1885年间中国的茶叶出口值与鸦片进口值统计图,从图中可得出的正确历史结论是(注:1856~1867年数字原缺)()A.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中国的白银外流现象十分严重C.中国的小农经济已经被迫解体D.中国进出口贸易基本维持平衡【答案】A【解析】由1825—1885年间中国的茶叶出口值与鸦片进口值统计图可得,1840年以后,中国茶叶的出口值总体不断增加,1867年之后出口值更是远高于之前,与之相应的,鸦片进口也有数值大幅增加,这是鸦片战争后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结果,故选A项;白银外流应该是当时外贸中进口值大于出口制,但仅凭茶叶出口和鸦片进口不能判断中国的进口和出口数量多少,排除B项;中国小农经济在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但是这一时期并没有完全解体,排除C项;仅凭茶叶一项出口门类和鸦片这一进口门类不能判断出进出口贸易是否平衡,排除D项。4.(2022·山东省百校大联考高一上第二次质量检测·9)清朝初年,人们“衣布帛而不文绣”;至清朝中后期,人们对衣服面料和质地的追求是舒适、时髦和赶潮流;同治年间,“习俗日侈,童孺而绮罗矣,台皂(奴仆或身份低下的人)而丝縞矣……其风自城市及乡落矣。”这一变化反映出()A.追求时尚成为社会主流B.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民众生活C.服饰呈现出多样化趋势D.服饰受到了社会剧变的影响【答案】B【解析】题干内容主要述及了清朝服饰变化的几个阶段,从“衣布帛而不文绣”到追求“舒适、时髦和赶潮流”,到同治年间,从城市到乡村,“习俗日侈”——“童孺而绮罗”、“台皂而丝縞”,这是人们在生活上出现的变化,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据以上两点信息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民众的生活也出现了一些变化,故选B项;题干中仅是述及清朝中后期,人们对衣服“面料和质地”的追求是“舒适、时髦和赶潮流”,不能据此扩大为清朝时期,人们“追求时尚”成为社会主流,排除A项;从“衣布帛而不文绣”到追求“舒适、时髦和赶潮流”,再到同治年间,“习俗日侈”,可以看出人们对于服饰追求的变化,而不是服饰“多样化”,并且,“服饰的多样化”是现象,而不是本质,排除C项;题干所述变化史实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社会巨变”会对人们的服饰产生一定影响,但是影响人们对服饰追求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5.(2022·山东省百校大联考高一上第二次质量检测·10)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上海地区,中外相安,照常通商。I860年,在英法联军欲大举进犯大沽地区时,两江总督何桂清等人却与侵略军头目们商议“借师助剿”之事。在他们的乞求下,英法两国留下部分士兵,以保障上海地区的安全。这反映了当时()A.中央集权被严重削弱B.地方员官主动适应国际潮流C.地方自主性得到增强D.部分官员缺乏现代国家观念【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当清政府与英法联军激烈斗争的时候,在中国的上海地区却是“中外相安”局面,当英法联军大举进犯天津大沽口地区时,驻守南京的两江总督却乞求英法两国“留下部分士兵,以保障上海地区的安全(其主要原因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需要)”,据此可知清朝地方官员并没有将中国看成一个整体,对于外来侵略没有丝毫的民族观念,只求自保,这充分反映出当时清政府的部分官员缺乏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观念,故选D项;在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中央集权被严重削弱,这与题干时间“第二次鸦片战争”不一致,排除A项;根据题干内容可知,清政府部分官员的行为只为“自保”,与“适应国际潮流”无关,排除B项;上海地区的“中外相安”与两江总督和侵略军头目们商议“借师助剿”之事,充分表明清朝部分官员为求“自安”,其“自主性”是以牺牲国家利益为前提的,排除C项。6.(2021·北京东城区高一第一学期期末·25)19世纪各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在华划分势力范围和强租租借地,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强租下图所示租借地的国家是()A.德国B.英国C.俄国D.美国【答案】A【解析】据图中“青岛”“胶州”等信息可知,图片反映的是山东半岛地区,19世纪末列强在华划定势力范围,其中德国强租胶州湾,把山东划定为势力范围,故选A项;英国势力范围主要在中国的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排除B项;俄国势力范围主要在中国的东北和西北地区,排除C项;当时美国正忙于与西班牙争夺古巴和菲律宾,无暇顾及中国,排除D项。7.(2021·湖南湘西州高一第一学期期末·12)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它开业之初只有轮船3艘,后发展到30多艘,经营了国内运输,发展了海外业务,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了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这说明洋务运动()A.将外商企业排挤出中国市场B.掌握了西方先进经验和管理制度C.诱导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D.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侵略【答案】D【解析】据材料“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了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可知,洋务运动创办的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故选D项;仅是兼并了一家外商公司,并不能说将外商企业排挤出中国市场,排除A项;洋务运动企业的技术依赖外商,排除B项;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因此有利于抵抗外国经济侵略,并不能说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排除C项。8.(2021·安徽芜湖高一第一学期期末·17)据统计,甲午战争前,外资在华设有工厂192家,投资总额11943万元;甲午战争后的1895—1913年间,外资新建厂矿达1366家,其多数资本在10万元以上,投资总额为1021513万元。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允许列强在华建厂B.清政府鼓励吸引外资C.洋务运动已全面破产D.义和团运动遭到镇压【答案】A【解析】“甲午战争前,外资在华设有工厂192家,投资总额11943万元;甲午战争后的1895—1913年间,外资新建厂矿达1366家”战后比战前增加很多,与战争有关,《马关条约》允许帝国主义投资厂是主要原因,故选A项;《马关条约》帝国主义明确要求在华投资办厂,是帝国主义侵略方式变化的结果,对清政府来说是屈辱的,不能说成鼓励外资,排除B项;“甲午战争前,外资在华设有工厂192家,投资总额11943万元;甲午战争后的1895—1913年间,外资新建厂矿达1366家”战前战后的变化由战争决定,而不是洋务企业来决定,排除C项;义和团运动发生在1898年往后,办厂数量增加从1895年就已经开始,时间不符合,排除D项。9.(2021·山西太原高一第一学期期末·11)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创办了许多著名新式学堂,如下表所示。据此可知,这些新式学堂()年代18621866187618801887学堂名称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福州电气学塾天津电报学堂广东水陆师学堂类别外语军事科技科技军事A.立足于培养实用性人才B.类型单一很难实现预期C.不再学习儒家思想文化D.实现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学堂名称及类别可以看出,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学堂主要是为洋务运动的开展培养外语、科技和军事等方面人才,故选A项;材料体现的类型较多,有外语、军事和科技等,排除B项;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儒家思想文化仍然是主流,排除C项;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的教育近代化,但还没有实现教育的近代化,排除D项。10.(2021·潍坊市高中学科核心素养测评·6)长期以来,史学界据《康南海自编年谱》认为康有为发起和组织了“公车上书”,并于“(1895年)四月八日投递,(都)察院以既已用宝(光绪帝批准和约),无法挽回,却不收”。现代学者茅海建详细查阅清朝军机处各类档案,证明并非都察院不收,而是康有为根本未送。由此可以得出()A.原始档案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事实B.历史研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探寻真相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D.综合多种历史记录即可确认客观事实【答案】B【解析】对于“公车上书”一事,题干内容述及了两种观点:其一,长期以来,史学界根据《康南海自编年谱》认为康有为发起和组织了“公车上书”,督察院拒收;其二,现代学者茅海建通过详细查阅清朝军机处各类档案,认为不是督察院不收,“而是康有为根本未送”,以上情况说明,所依据的史料不同,历史结论也会不相同,据此可知,历史研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探寻真相,故选B项;原始档案和历史文献都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但是原始档案并不一定比历史文献的史料价值更高,排除A项;通过研究历史文献可以还原历史真相,但是不能据此扩大为“最终都能够还原历史真相”,排除C项;在题干内容中并没有对康有为“公车上书”一事做出最终的结论,也就是说,综合多种历史记录并不一定能够确认客观事实,排除D项。11.(2022·河南省六市高三11月联考·10)1900年,八国联军进犯保定、沧州等地时遭到当地民众坚决抵抗,损失惨重。在东三省,北起黑龙江畔,南至渤海之滨,到处都掀起了抗击沙俄侵略军的战斗。瑷珲之战、北大岭之战,清军将领拼死抵敌,前仆后继。这表明()A.普通民众成为抗争的主体B.清军作战能力得到了提升C.民族危机激发战斗的热情D.专制政体仍有较强生命力【答案】C【解析】据材料“八国联军进犯保定、沧州等地时遭到当地民众坚决抵抗……到处都掀起了抗击沙俄侵略军的战斗”可知,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拼死抵抗,故选C项;材料只是部分地区的抗争,不能说明民众是抗争的主体,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民众对侵略者的抗争,不能说明清军的战斗能力提高,排除B项;材料中的抗争是为了保家卫国,而非维护专制政体,排除D项。12.(2021·浙江省湖州市高一第二学期期末·13)孙中山指出:“庚子、辛丑以后,中国人的脾气,被帝国主义者认识清楚了些。知道一味的强硬手段,还不济事;必须用些柔和方法,才能将爱和平讲礼貌的中国人压伏得住。”促使帝国主义者对华策略改变的历史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国民革命【答案】B【解析】由材料“庚子、辛丑以后,中国人的脾气,被帝国主义者认识清楚了些”可知由农民阶级掀起的义和团运动成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直接原因,也由此西方列强认识到中国人民的力量,开始采用柔和的方式进行统治,故选B项;太平天国运动反对的是清政府的统治,并未直接反抗西方列强的侵略,排除A项;辛亥革命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不符,排除C项;国民革命并未改变列强侵华的策略,排除D项。14.(2022·天津市河西区高三年上期中·7)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担心波及其势力范围长江流域,遂策动两江总督、湖广总督等与列强合作。后来,上海道余联沅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保护东南章程九款”。清政府向各国宣战后,南方更多督抚加入进来,和各参战国形成“东南互保”协议,虽未签字,但是其产生的重大影响是()A.进一步巩固清政府的统治根基B.导致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日益尖锐C.激发义和团反抗西方列强的爱国热情D.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材料所指的是义和团运动期间,列强与东南督抚之间达成的“东南互保”,在东南互保中,地方督抚拒绝执行慈禧太后宣战诏书,这说明晚清时期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日渐激化,故选B项;东南互保是清朝中央集权统治发生动摇的体现,排除A项;东南互保是南方地区的地方督抚与列强之间达成的谅解协议,不利于激发人们的反侵略意识,排除C项;《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排除D项。15.下表为近代不同时期,西方列强在华设立企业的相关内容。这种变化反映出时间外资企业数量行业规模1840—189488造船厂、茶叶加工厂、机器缫丝厂小1895—1913136矿业、食品、纺织、电力和自来水厂大(平均75.8)A.列强加紧对华商品输出 B.外资企业垄断重要行业C.中国民族企业陷入绝境 D.列强资本扩张更加凸显【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数据可知,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在华设立的企业数量大幅度增加,轻重工业兼有,不仅领域广,而且规模较大,这说明甲午战争后列强对华资本扩张更加凸显,D项正确;在华投资设厂是西方列强资本输出的方式之一,甲午战后,列强对华侵略已由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A项错误;材料没有对外资企业和中国企业在重要行业的数量进行对比,无法得出“垄断”的结论,B项错误;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中国民族企业陷入绝境与史实和材料均不符,C项错误。16.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D.地方势力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学数学建模过程解读
- 建筑行业智能设计与施工管理平台方案
- 海底两万里科幻文学教案设计与学生引导
- 河南地坪漆防腐施工方案
- 城市污水处理厂委托运营合同
- 智慧物流行业快速响应配送体系构建
- 石首鱼池假山施工方案
- 竣工后清场的施工方案
- 安徒生童话集之灰姑娘读后感
- 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实践案例分享
- 淮北市和淮南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一模)地理试卷(含答案)
- 化学-安徽省淮北市和淮南市2025届高三第一质量检测(淮北淮南一模)试题和答案
- 2020-2021学年【江西省抚州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 2025年山西文旅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8地RJ期末】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
- 2023学年杭州市十四中高二数学(上)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 新增值税法学习课件
- 五级(程控交换)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医疗救护合作协议
- 《微元法的应用》课件
- 文职-管理学基础知识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