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课-在和睦家庭中成长(新教材新高考)(解析版)_第1页
第05课-在和睦家庭中成长(新教材新高考)(解析版)_第2页
第05课-在和睦家庭中成长(新教材新高考)(解析版)_第3页
第05课-在和睦家庭中成长(新教材新高考)(解析版)_第4页
第05课-在和睦家庭中成长(新教材新高考)(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课在和睦家庭中成长考试范围:选择性必修2;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2022·浙江·高考真题)钱某与妻子周某离婚,女儿小钱被判给周某。钱某后来与刘某再婚,刘某有一在外地独立生活的成年儿子小刘。钱某年迈去世,留下一处房产和数十万存款,未立遗嘱。可以继承钱某遗产的有()①妻子刘某②前妻周某③女儿小钱④继子小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①③:题中,钱某未立遗嘱,因此遗产按法定顺序继承,配偶、子女和父母是第一顺序继承人,因此,钱某的再婚妻子刘某和自己女儿小钱可以继承钱某遗产,①③符合题意。②:钱某的前妻不属于法定继承人,②不符合题意。④:继子小刘已经成年,与钱某没有扶养关系,所以不能继承遗产,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2.(2022·辽宁沈阳·三模)父母对子女不仅有抚养义务,也有教育和保护的责任。我国《民法典》规定,监护人应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据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中学生小飞在学校把同学打伤,其父母以事情发生在学校为由可以拒绝赔偿②小明父母没有监护能力,家庭中具有监护能力的其他近亲属应承担监护责任③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必须选择其近亲属且以书面形式确定监护人④对侵害未成年人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的行为,监护人有权要求赔偿损失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①:中学生小飞在学校把同学打伤,小飞作为未成年人,其父母是监护人,有监护职责,应承担赔偿责任,故①不选。②:依据题意,小明父母没有监护能力,家庭中具有监护能力的其他近亲属应承担监护责任,故②入选。③:《民法典》规定,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故③不选。④:依据题意,监护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对侵害未成年人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的行为,监护人有权要求赔偿损失,故④入选。故本题选C。3.(2022·山东威海·二模)2022年2月9日,被告人小强(15岁,化名)因犯盗窃罪,被北京市平谷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法院认为,小强的父母对小强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向小强父母发出北京法院首份《家庭教育令》,以法的形式督促父母“把爱带回家”。该判决()①旨在规范家庭教育主体正确履行监护职责②说明受教育权是未成年人享有的最基础权利③为增强父母的家庭教育意识提供法治引导④通过法律强制性发挥道德在家庭教育中作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解析】①③:法院向小强父母发出北京法院首份《家庭教育令》,以法的形式督促父母“把爱带回家”。该判决为增强父母的家庭教育意识提供法治引导,旨在规范家庭教育主体正确履行监护职责,①③符合题意。②:生命健康权是未成年人享有的最基础权利,②错误。④:通过法律强制性发挥法律在家庭教育中作用,④错误。故本题选A。4.(2022·海南·一模)“90后”赵某与刘某在2016年登记结婚并育有一女。由于婚后琐事双方矛盾日益激化,便起诉至法院要求离婚。二人都愿意离婚,对财产处置无异议,但两人都不愿抚养身体健健康康的女儿。针对上述情况网友各抒已见:你认为正确的说法是()①甲:“两人的行为构成遗弃罪,必须追究刑事责任”②乙:“抚养教育与保护子女是父母的义务,必须履行”③丙:“教育与保护子女是父母的权利,权利可以放弃”④丁:“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解析】①:遗弃罪是指负有扶养义务的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实施拒绝扶养,情节恶劣,从而构成的犯罪。本案并不能判定两人的行为构成遗弃罪,故①错误。②:对未成年子女进行保护教育,是父母的义务,不可以放弃,必须履行,故②正确。③:教育与保护子女既是父母的权利也是义务,权利可以放弃,义务不可以放弃,故③错误。④: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具有抚养教育与保护的义务,这种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故④正确。故本题选D。5.(2022·山东淄博·二模)杨某顺,30岁,身体健康,系杨某洪、吴某春夫妇的儿子,出生后一直随其父母在农村同一房屋中居住生活。该房屋经拆迁征收补偿后置换楼房三套,出售一套房屋所得款项用于帮助杨某顺偿还赌债,一套出租给他人,一套供三人共同居住生活。后因产生家庭矛盾,夫妇不再允许杨某顺在二人的房屋内居住。杨某顺遂将夫妇诉至法院,请求对用于出租的房屋享有居住的权利。法院的判决和依据应该是()①驳回,子女强行“啃老”,侵害了父母的民事权利②驳回,杨的诉讼请求于法有据,但有违传统美德③驳回,司法裁判要维护公平,引导人们自立自强④支持,父母必须履行对子女的抚养和保护的义务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答案】B【解析】①:如果父母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向成年子女提供物质帮助,子女强行“啃老”,就侵害了父母的民事权利,父母有权拒绝,①正确。②:杨某顺成年后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和劳动能力,应当为了自身及家庭的美好生活自力更生,而非依靠父母,杨的诉讼请求于法无据,且违背传统美德,②错误。③:对于成年子女自己“躺平”却让父母负重前行的行为予以否定,这有利于维护公平,引导人们自立自强,③正确。④:杨某洪、吴某春夫妇虽为父母,但对成年子女已没有法定抚养义务,④错误。故本题选B。6.(2022·山东济宁·一模)郑某因病于2021年10月去世,他与妻子阿红于2018年生育一子小亮。郑某生前立有《财产处置遗嘱》一份,将他名下婚前购买的A市花都区某房全部的产权份额以及婚后购买的B市丰顺区某房1/2的产权份额均指定由他的父亲继承。郑某去世后,阿红母子与郑某父亲就遗产继承分割产生争议,闹上法庭。本案中()①根据郑某遗嘱,花都区房产可由郑某父亲继承②小亮年幼缺乏生活能力,理应继承郑某部分房产③郑某未与阿红商议擅自处理共有丰顺区房产,遗嘱无效④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阿红可获得3/4丰顺区房产份额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①:根据郑某遗嘱,花都区房产是郑某的婚前房产,可由第一顺序继承人郑某父亲继承,故①入选。②:本案中小亮年为未成年人,年幼缺乏生活能力,郑某所立遗嘱应为其儿子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即小亮理应继承郑某部分房产,故②入选。③:郑某虽未与阿红商议擅自处理共有丰顺区房产,但是出于本人在正常状况下的真实意思表示,遗嘱有效,故③不选。④:丰顺区房产属于二人婚后共同财产,阿红有1/2的份额,郑某的1/2由郑某父亲、小亮、阿红平均分配,因此,阿红可获得2/3丰顺区房产份额,故④不选。故本题选A。7.(2022·浙江绍兴·二模)谢某生有两子一女,置房五间。2010年,谢某立下自书遗嘱,将东边两间房给大儿子、西边两间房给小儿子、北边一间房给女儿。2014年2月15日清晨,谢某弥留之际,在神志清楚且有多个见证人在场的情况下立了口头遗嘱,将原本由大儿子继承的东边两间房改由女儿继承,两边两间房仍归小儿子继承。当日中午谢某去世。下列关于五间房分配正确的是()①两子一女作为法定继承人,应平分房产②东边两间房和北边一间房由女儿继承③西边两间房有小儿子继承④东边两间房由大儿子继承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B【解析】①:遗嘱继承开始后,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没有遗嘱的按照法定顺序继承,本案中谢某立有遗嘱,应按照遗嘱继承,①错误。②③④:谢某立下自书遗嘱,将东边两间房给大儿子、西边两间房给小儿子、北边一间房给女儿;但谢某弥留之际,在神志清楚且有多个见证人在场的情况下立了口头遗嘱,将原本由大儿子继承的东边两间房改由女儿继承,说明该口头遗嘱具有效,之前谢某立下自书遗嘱将东边两间房给大儿子的遗嘱无效,因此,当日中午谢某去世东边两间房和北边一间房由女儿继承,西边两间房有小儿子继承,②③正确,④错误。故本题选B。8.(2022·山东菏泽·二模)王某夫妇早些年共同购买了一套四居室住房,登记在王某名下。王某有两个女儿,小女儿一家没有住房,一直跟王某老两口共同居住,并悉心照顾二老日常起居,尽到了主要赡养义务。王某的老伴去世后,对于该房产的继承,观点正确的是()①作为不动产该房产登记在王某名下属于王某的个人财产②王某可通过订立自书遗嘱的方式将该房产留给小女儿③若按照法定继承方式小女儿在继承该房产时可以多分④王某可签订买卖合同将自己享有的房产份额过户给小女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①②:四居室住房属于王某夫妇早些年共同购买,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虽然该房产登记在王某名下,但不属于王某的个人财产,王某也不能通过订立自书遗嘱的方式将该房产留给小女儿,故①②错误。③: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赡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材料中小女儿一直跟王某老两口共同居住,并悉心照顾二老日常起居,尽到了主要赡养义务,故若按照法定继承方式小女儿在继承该房产时可以多分,故③正确。④:王某自己享有的房产份额是合法房产份额,王某可签订买卖合同将自己享有的房产份额过户给小女儿,故④正确。故本题选D。9.(2022·山东泰安·三模)三年前,陆老太赶上房屋拆迁,拆迁安置对象只有自己和她的儿媳林某、孙女李某三人。三人签订人民调解协议,约定拆迁的三套房全部归孙女李某所有,李某则需提供一套房子给奶奶无条件居住,同时需承担对奶奶的赡养义务。然而,孙女李某拿到拆迁房后却从未探望照顾老人。2020年2月,老人将房屋租了出去,自己搬至养老院生活,房租用来贴补养老院费用。孙女李某得知后,认为奶奶无权将房屋出租并受益。对此案分析正确的是()①李某的行为及诉讼主张是错误的,违反了公序良俗②陆老太与租客双方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是非法无效的③李某拥有对出租房屋的所有权因而陆老太对此房无出租权④陆老太可以起诉孙女李某要求撤销对孙女的老宅拆迁份额赠与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①:材料中“孙女李某拿到拆迁房后却从未探望照顾老人”,李某未尽赡养义务,因此李某的行为及诉讼主张是错误的,违反了公序良俗,①说法正确。②:陆老太与租客双方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是有效的,②说法错误。③:李某拥有对出租房屋的所有权,但陆老太拥有此房居住权,而李某未尽赡养义务,因此陆老太有权出租此房屋,③说法错误。④:三人签订的有人民调解协议,而李某未尽赡养义务,因此陆老太可以起诉孙女李某要求撤销对孙女的老宅拆迁份额赠与,④说法正确。故本题选B。10.(2022·山东·模拟预测)郑先生对其妻黄女士长期实施家庭暴力,黄女士担心起诉离婚后丈夫会对她进行报复,于是向法院提出人身安全保护令申请。承办法官在受理当日即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禁止郑先生对黄女士实施家庭暴力以及骚扰、跟踪、接触黄女士及其近亲属,责令郑先生迁出黄女士住所,如被申请人违反上述指令,视情节轻重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这说明()①实施家庭暴力的行为构成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②“人身安全保护令”是法院参与“反家暴”工作的强有力抓手③法院依法严打侵害妇女权益犯罪行为,为有困难的妇女提供司法援助④“人身安全保护令”切实维护妇女在人格、人身等各方面的合法权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解析】①:实施家庭暴力严重的才构成罪,才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①错误。②③:“人身安全保护令”是法院参与“反家暴”工作的强有力抓手,法院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说明法院依法严打侵害妇女权益犯罪行为,为有困难的妇女提供司法援助,②③正确。④:人身安全保护令是一种民事强制措施,是人民法院为了保护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子女和特定亲属的人身安全、确保婚姻案件诉讼程序的正常进行而作出的民事裁定,而不仅仅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④错误。故本题选C。11.(2022·天津市新华中学一模)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摘录)第二十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分居或者离异的,应当相互配合履行家庭教育责任,任何一方不得拒绝或者怠于履行;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阻碍另一方实施家庭教育。第四十三条

中小学校发现未成年学生严重违反校规校纪的,应当及时制止、管教,告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并为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发现未成年学生有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的,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上述法律条文意味着()①对于严重违反校规校纪的未成年人,家庭负有最主要的教育责任②父母分居或离婚后,父母对未成年子女仍有教育权利和义务③父母拒绝或怠于履行实施家庭教育的责任就要承担刑事责任④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是实施家庭教育的责任主体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①③:对于严重违反校规校纪的未成年人,家庭和学校都负有教育责任;父母拒绝或怠于履行实施家庭教育的责任就要承担法律责任,而不一定就是刑事责任,①③不选。②④:如果父母因分居或离婚,一方停止行使对未成年子女的亲权,并不意味其停止对未成年子女的扶养、继承的权利义务,材料反映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是实施家庭教育的责任主体,父母分居或离婚后,父母对未成年子女仍有教育权利和义务,②④正确。故本题选C。12.(2022·辽宁实验中学模拟预测)张老汉在老伴去世后,与在外地工作的子女协商,请了保姆袁某照顾自己的生活。一年后,张老汉认为袁某尽心尽意照顾自己,便立了一份医嘱,遗嘱载明自己去世后的房产归袁某所有。后张老汉觉得对子孙过意不去,又自书一份遗嘱,遗嘱明确在张老汉去世后,将其房产变卖,所得款项由袁某与一子一女三人平分。张老汉去世后,其子女与袁某就遗嘱问题产生纠纷。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袁某可以获得张老汉的房产变卖所得的部分款项②张老汉立有两份遗嘱,内容相抵触,应以第二份遗嘱为准③袁某可以通过遗嘱继承张老汉的部分房产④张老汉的子女作为其第一顺序继承人,有权优先继承张老汉的房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解析】①②:我国法律规定,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因此,应以张老汉所立的第二份遗嘱为准,袁某可以获得张老汉的房产变卖所得的部分款项,①②说法正确。③:张老汉将房产变卖所得的部分款项赠给袁某属于遗赠,所以,尽管袁某不是张老汉的法定继承人,但可以获得张老汉的房产变卖所得的部分款项,③说法错误。④:遗嘱继承的法律效力优于法定继承。张老汉生前立有遗嘱,法律尊重死者生前通过遗嘱处分个人合法财产的意愿,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13.(2022·全国·模拟预测)王某有三子,甲、乙、丙三人各自独立生活,其中甲、乙与王某同城生活,丙在海外工作。甲经常上门看望王某,照顾王某的晚年生活。乙既不上门也不支付赡养费。王某生前已有遗嘱,明确其遗产房屋一套给甲,另有存款50万元由三子均分。甲认为对自己不公平,在分割遗产时改为自己得30万元,另20万元由乙、丙均分。对本案的处理正确的是()①甲篡改遗嘱丧失继承权②依照王某的遗嘱执行③丙未尽赡养义务,适当少分遗产④乙能尽而不尽赡养义务,并非一定丧失继承权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答案】C【解析】①:甲篡改遗嘱的行为并无法律效力,不会对遗嘱执行构成实质影响,不影响其继承权,故①不选。②:遗嘱遵循意思自治原则,王某生前已有遗嘱,应该遵循遗嘱执行其财产分割,故②正确。③:题干未提及丙是否尽到赡养义务,并且遗嘱效力优先于法定继承,继承多少份额,应依据遗嘱而定,故③不选。④:遗嘱效力优先于法定继承,遗嘱明确声明乙继承一定份额遗产,故④正确。故本题选C。14.(2022·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三模)2022年2月22日,浙江省老年服务业协会媒体专委会和中国遗嘱库公益项目联合发布了《中国遗嘱库公益项目共同倡议》。订立遗嘱是“生前讲明身后事”,可有效破解老龄社会治理难题。下列关于遗嘱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法律尊重遗嘱人意愿,法定继承效力优先于遗嘱继承②配偶、子女、父母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③遗嘱继承只能在法定继承范围内指定继承人④遗嘱人所立遗嘱前后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①:遗嘱继承效力优先于法定继承,①错误。②:配偶、子女、父母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属于继承顺序,但与遗嘱无关,②不符合题意。③:遗嘱继承只能在法定继承范围内指定继承人,③正确。④:遗嘱人所立遗嘱前后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④正确。故本题选D。15.(2022·山东·禹城市第一中学模拟预测)老王因为腿脚不好,从老家找了一位陈阿姨照顾其生活。10年后老王去世,在商量处理遗产时陈阿姨出示了王某的亲笔信,上面写明:“念陈**照顾我生活有功,百年后我将我的房产转给陈**。王**写于*年*月*日。”若该亲笔信合法有效,那么陈阿姨()①不是法定继承人,因此不能依法继承老人遗产②遗赠和遗嘱都属于继承,所以可以继承老人遗产③尽管不是法定继承人,但是可以依法接受遗产④根据老人合法有效的遗嘱指定,是遗嘱继承人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答案】A【解析】①:陈阿姨不是法定继承人,因此不能依法继承老人遗产,①正确。②:遗嘱属于继承,遗赠不属于继承。陈阿姨不可以通过遗嘱的方式继承老人遗产,而是通过遗赠的方式获得老人遗产,②错误。③:陈阿姨尽管不是法定继承人,但是可以通过遗赠方式依法接受遗产,③正确。④:陈阿姨是遗赠财产受益人,不是遗嘱继承人,④错误。故本题选A。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16.(2022·北京朝阳·二模)以案说法,以法说理,有助于增强法治意识。甲的儿子7岁时,将一个价值900元的儿童手表送给了同学。甲要求该同学家长协助退回手表。乙的邻居在自家阳台上搭建了鸽舍,饲养、放飞信鸽。鸽粪给乙家的窗户和阳台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放飞的信鸽也严重影响了乙的休息。乙将邻居起诉至法院,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并进行赔偿。丙的父亲曾立有公证遗嘱,其两套房产将由丙继承。丙的父亲去世前,在神智清楚且由多个见证人在场的情况下立了口头遗嘱,将其中一套房产改由丙的妹妹继承。丙父去世以后,丙要求继承父亲的全部财产。甲、乙、丙三人的主张能否得到法律支持?请说明理由。【答案】①甲的主张能得到支持,因为甲的儿子7岁,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以该赠予不产生法律约束力,甲可以要求对方同学家长协助退回手表。②乙的主张能得到法律支持,因为相邻关系一方在为自己便利行使权利时,应当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邻居的行为产生污染物,侵害了乙的相邻权,按照法律规定应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③丙的主张不能得到法律支持,因为遗嘱人立有内容相抵触的前后数份遗嘱,以最后的遗嘱为准。丙的父亲最后遗嘱是其中一套房产改为丙的妹妹继承,所以丙不能继承其父亲的全部财产。【分析】背景素材:生活中的具体案例考点考查:民事权利与义务,侵权与侵权责任、继承遗产等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考生回答甲、乙、丙三人的主张能否得到法律支持,并说明理由。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知识限定不具体,考生应结合材料提取信息,并根据材料调动教材相关知识,坚持理论与材料相结合。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甲的儿子7岁时,将一个价值900元的儿童手表送给了同学。甲要求该同学家长协助退回手表”——可从甲的儿子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赠予不产生法律约束力角度分析;说明甲的主张能得到支持;有效信息②:“乙的邻居在阳台饲养、放飞信鸽。鸽粪给乙家的窗户和阳台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放飞的信鸽也严重影响了乙的休息”——可从邻居的行为产生污染物,侵害了乙的相邻权角度分析,说明应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有效信息③:“丙的父亲曾立有公证遗嘱,其两套房产将由丙继承。后又立了口头遗嘱,将其中一套房产改由丙的妹妹继承。”——可从遗嘱人立有内容相抵触的前后数份遗嘱,以最后的遗嘱为准角度分析;说明丙的主张不能得到法律支持。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甲的主张能得到支持+因为甲的儿子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以该赠予不产生法律约束力。得分点②:乙的主张能得到法律支持+因为邻居的行为产生污染物,侵害了乙的相邻权,按照法律规定应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得分点③:丙的主张不能得到法律支持+因为遗嘱人立有内容相抵触的前后数份遗嘱,以最后的遗嘱为准。17.(2022·山东临沂·一模)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性。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家庭教育方面的立法。该法明确了家庭是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国家、社会要为家庭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并明确了家庭教育的内容方向和方式方法,为家庭教育划定底线标准。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家庭教育都得管起来。怎么管,可以协商和学习,若拒绝、怠于履行家庭教育责任,甚至不正确实施家庭教育的行为,将视情况对父母或者监护人予以训诫,并可以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2022年1月6日,湖南某法院发出《家庭教育促进法》生效后的全国第一份《家庭教育令》。2020年8月,胡某与陈某离异后,约定8岁的女儿由母亲陈某抚养。陈某因再婚、搬家致女儿两个星期未能上学。胡某知晓后,通过找全托、请保姆方式照顾女儿,从2021年2月起,女儿一直与保姆居住。2021年10月,胡某向法院提起变更抚养权的诉讼。法院在征求孩子意见基础上,综合案件情况,驳回胡某变更抚养权的诉讼请求,同时,依照《家庭教育促进法》相关规定,向陈某发出家庭教育令,裁定陈某与女儿同住,多关注孩子的生理、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1)对于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有人表示疑惑,家庭教育是家庭的私事,为何要通过立法上升为“国事”?请运用法律职能的知识进行说明。(2)上述案例中,法院为什么驳回胡某的诉讼请求?请运用法律知识进行简要分析。【答案】(1)①法律是社会生活的重要规范,在国家治理中既具有政治职能,又具有社会职能。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②以专门立法引导、规范家庭教育,有利于家庭教育主体正确履行家庭教育责任,提高家庭教育能力;有利于相关部门和机构依法履职尽责,在全社会营造良好氛围,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2)父母对未成年子女不仅有抚养义务,也有教育义务,必须履行监护职责,胡某和陈某均未依法履行好教育和保护子女的义务。法院遵循平等、自愿原则,按照女儿的意思不予变更抚养权,并对陈某发出家庭教育令,有利于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分析】背景素材:《家庭教育促进法》、全国第一份《家庭教育令》考点考查:《法律与生活》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学会生活,科学精神【解析】(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考生,需要调用法律职能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何要通过立法将家庭教育上升为“国事”?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法律职能→法律是社会生活的重要规范,在国家治理中既具有政治职能,又具有社会职能。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有效信息②:并明确了家庭教育的内容方向和方式方法,为家庭教育划定底线标准。“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家庭教育都得管起来”、“将视情况对父母或者监护人予以训诫,并可以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有利于家庭教育主体正确履行家庭教育责任,提高家庭教育能力;有效信息③:该法明确了家庭是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国家、社会要为家庭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有利于相关部门和机构依法履职尽责,在全社会营造良好氛围,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法律职能+法律是社会生活的重要规范,在国家治理中既具有政治职能,又具有社会职能。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得分点②:通过立法将家庭教育上升为“国事”的意义+以专门立法引导、规范家庭教育,有利于家庭教育主体正确履行家庭教育责任,提高家庭教育能力;有利于相关部门和机构依法履职尽责,在全社会营造良好氛围,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考生,需要调用家和万事兴的有关知识,分析法院为什么驳回胡某的诉讼请求?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胡某与陈某婚姻家庭状况→可联系家和万事兴。有效信息②:法院的判决→可联系夫妻地位平等、民事活动的原则。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父母对未成年子女不仅有抚养义务,也有教育义务,必须履行监护职责+胡某和陈某均未依法履行好教育和保护子女的义务。得分点②:民事活动的原则+法院遵循平等、自愿原则,按照女儿的意思不予变更抚养权,并对陈某发出家庭教育令,有利于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18.(2022·辽宁锦州·一模)社区(村)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地方,在这里我们会遇到很多涉及切身利益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社会、社区(村)、个人共同努力解决,有时甚至要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电动车给我们带来出行方便的同时,由于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停放和充电引发的火灾频频发生,有的甚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统计,全国每年平均发生电动车火灾约2000余起。数据显示,有80%的电动车火灾是在充电时发生的,而电动车火灾致人员伤亡的,90%是因将其置于门厅、楼道或室内。当前,部分老旧小区缺乏电动车停放和充电场所,部分新建小区由于停车场所布局欠合理,充电桩偏少,远不能满足住户电动车的停放及充电需求,即使建有充电桩的小区,如何引导人们自觉充分利用充电桩,也成为社区管理面临的问题。材料二

现在有很多家庭饲养宠物,但是宠物伤人引发的民事诉讼很多。2021年12月11日,赵女士带着5岁的孩子在小区内玩耍,孩子有些口渴,她上楼给孩子取水,便让孩子独自在小区凉亭内等待。同小区12岁的孩子王某擅自将家中的宠物犬牵出来玩耍,在经过凉亭时,宠物犬看到赵女士孩子手中的网球,挣脱牵引绳抢球过程将孩子手部咬伤。事后,赵女士将王某告上法庭,要求其承担全部责任并予以赔偿。(1)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一,请你就解决电动车进楼入户停放和充电安全提出方案。(2)结合材料二,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相关知识,你认为法院对此案应如何判决?请简要阐述理由。【答案】(1)①坚持科学立法,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制定法律规范,为禁止电动车进楼入户停放和充电,保证充电安全提供法律依据。②严格执法,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对进楼入户停放和充电行为进行查处和处罚,同时要采取保障措施,增加小区电动车充电设施,满足人民需要,疏堵结合。③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功能,坚持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引导居民自觉维护消防安全。④公民要增强法治观念,自觉守法。公民依法行使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维护消防安全的义务。(2)①王某的监护人应承担主要侵权责任,承但孩子大部分医疗等相关费用。王某携带宠物犬伤人,由于王某满8周岁未满18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人,其监护人承担民事侵权责任。②赵女士作为监护人,因疏于看管致使孩子被狗咬伤,应承担次要责任。赵女士的诉讼请求不合理,法院不会全部支持。【分析】背景素材:电动车入户停放、宠物伤人考点考查:《政治与法治》、《法律与生活》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科学精神、学会生活【解析】(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指向电动车隐患,要求调用的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全民守法、居民自治有关知识,就解决电动车进楼入户停放和充电安全提出方案。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要寻求法律途径解决→可联系科学立法。有效信息②:需要社会、社区(村)、个人共同努力解决→可联系严格执法、全民守法、居民自治。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科学立法+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制定法律规范,为禁止电动车进楼入户停放和充电,保证充电安全提供法律依据。得分点②:严格执法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对进楼入户停放和充电行为进行查处和处罚,同时要采取保障措施,增加小区电动车充电设施,满足人民需要,疏堵结合。得分点③:全民守法+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得分点④:居民自治+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功能,坚持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引导居民自觉维护消防安全。(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指向民事纠纷,要求调用未成年人伤害、无过错责任、监护的有关知识,分析法院应如何判决并简要阐述理由。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王某满8周岁未满18岁,王某携带宠物犬伤人→可联系未成年人伤害、无过错责任。有效信息②:赵女士疏于看管致使孩子被狗咬伤→可联系监护。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无过错责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致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无过错责任+王某携带宠物犬伤人,于王某满8周岁未满18岁。得分点②:监护人承担监护职责+王某疏于监管。得分点③:结论+王某的监护人应承担主要侵权责任,承但孩子大部分医疗等相关费用。赵女士承担次要责任。赵女士的诉讼请求不合理,法院不会全部支持。19.(2022·福建莆田·高二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家庭教育方面的立法。2022年1月6日,湖南某法院发出《家庭教育促进法》生效后的全国第一份《家庭教育令》。2020年8月,胡某与陈某离异后,约定8岁的女儿由母亲陈某抚养。陈某因再婚、搬家致女儿两个星期未能上学。胡某知晓后,通过找全托、请保姆方式照顾女儿,从2021年2月起,女儿一直与保姆居住。2021年10月,胡某向法院提起变更抚养权的诉讼。法院在征求孩子意见基础上,综合案件情况:驳回胡某变更抚养权的诉讼请求,同时,依照《家庭教育促进法》相关规定,向陈某发出家庭教育令,裁定陈某与女儿同住,多关注孩子的生理、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运用《法律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法院作出该判决的理由。【答案】①父母对子女的义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②胡某、陈某双方都存在怠于履行抚养义务和承担监护职责的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