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7.080.20CCSB31DB13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IDB13/T5905.5—XXXX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是DB13/T5905《高品质蔬菜分等分级引导性指标》的第5部分。DB13/T5095计划发布以下部分:——第1部分:安平白山药;——第2部分:海兴多刀茴香;——第3部分:青县羊角脆;——第4部分:漫河西瓜;——第5部分:盐山银耳;——第6部分:饶阳西红柿;——第7部分:肃宁圆茄;——第8部分:深州黄韭;——第9部分:冀州天鹰椒;——第10部分:献县甜瓜。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河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本文件起草单位:唐山市食品药品综合检验检测中心、河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盐山县农业农村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本文件为首次发布。1DB13/T5905.5—XXXX高品质蔬菜分等分级引导性指标第5部分:盐山银耳本文件规定了盐山银耳鲜品分等分级的术语和定义、质量分级、抽样规则、试验方法和生产技术规程。本文件适用于盐山银耳鲜品质量分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5009.26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多元素的测定第一法GB/T10220感官分析方法学总论GB/T12728食用菌术语NY/T2103蔬菜抽样技术规范NY/T3304农产品检测样品管理技术规范SN/T4260出口植物源食品中粗多糖的测定苯酚-硫酸法3术语和定义GB/T127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盐山银耳产自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境内的以代料栽培方式生产的银耳鲜品。3.2朵径银耳子实体的直径,单位用厘米(cm)表示。4质量分级4.1感官指标2DB13/T5905.5—XXXX4.2营养指标4.3安全指标5抽样规则5.1抽样抽样按照NY/T2103的有关规定执行。5.2样品制备样品制备按照NY/T3304的有关规定执行。6试验方法6.1形态、色泽6.2朵径随机选取不少于5个同一批次盐山银耳样品,使用分度值为1mm的量尺,测量每朵银耳的最大和最小直径,计算出整朵银耳的平均直径,随后计算出所有选取银耳样品的平均直径。6.3单朵重量随机选取不少于5个同一批次盐山银耳样品,使用感量为0.01g的电子天平称量每朵银耳的重量,计算所有选取银耳样品的平均重量。3DB13/T5905.5—XXXX6.4多糖按照SN/T4260测定。6.5锌按照GB5009.268第一法测定。7生产技术规程1DB13/T5905.5—XXXX附录A盐山银耳生产技术规程A.1菌种选择盐山银耳菌种由福建省古田县引入,经栽培试验比较分析后,筛选出了Tr03(白菇)和Tr05(黄菇)2株菌株,于沧州市盐山县开展栽培生产。A.2袋栽银耳菌棒生产规范A.2.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袋栽银耳菌棒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生产场所、生产设备和设施、生产工艺流程和要求、标识和运输、生产管理。本文件适用于袋栽银耳菌棒生产。A.2.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2728—2006食用菌术语GB/T29369银耳生产技术规范GB50041锅炉房设计标准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NY/T1284食用菌菌种中杂菌及虫害的检验NY/T1731食用菌菌种良好作业规范A.2.3术语和定义GB/T12728—200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A.2.3.1袋栽银耳用塑料袋为容器栽培银耳的方式。A.2.3.2料棒袋栽银耳装料后接种前的棒状物培养基。A.2.3.3菌棒特指代料栽培食用菌接种后长有菌丝的棒状菌体。也称菌筒、人造菇木。A.2.4要求A.2.4.1生产场所(1)选址及厂区环境2DB13/T5905.5—XXXX应选择地势开阔、交通方便、水源充足的地方建设厂区。厂区应合理布局,各功能区域划分明显;厂区内道路应铺设混凝土、沥青,或其他硬质材料;空地应铺设混凝土、地砖或草坪,保持环境清洁,防止正常天气下扬尘;应有排水系统,防止积水发生;厂区宜适当绿化并维护;生活区应与生产区保持适当距离。(2)厂区设置厂区应分别设置原料区、拌料区、料棒制作区、灭菌区、接种区、菌丝培养区、锅炉区、办公区、生活区。各区应合理布局,方便操作。各区应有效隔离。锅炉区的设置应符合GB50041的相关规定。(3)水电设施电力设施、用水设施应和生产规模相配套,应按相关部门要求规范设计、统一施工。按照日产10万棒需耗水150t、额定容量30kVA变压器1台的标准配置水电设施。(4)消防厂区的消防设施应符合相应规范的要求,根据厂区规模设置消防通道,配置相应的灭火器,并根据水源设置消防栓或消防蓄水池。A.2.4.2生产设备和设施(1)料棒制作生产线料棒制作生产线由铲车、拌料机、传送带(传送带上方安装磁铁箱)、分料器、装袋机组成。应选择有生产资质的企业生产的合格产品。(2)料棒架在银耳料棒灭菌和装运过程中使用料棒架。料棒架采用不锈钢等材料制作,可设置二层、三层或多层,其规格应与灭菌间或灭菌设施配套。二层、三层料棒架规格可为:上、下面分别为长90cm,宽70cm;左、右面分别为长(高)200cm,宽70cm。可设置1~2个活动隔层,需要时安上隔层板,把料棒架分割成2~3层。料棒架结构见图A.1(a)、(b)。隔层板结构见图A.1(c)。图A.1二层料棒架(a)、三层料棒架(b)和隔层板(c)结构示意图多层料棒架规格可为:上、下面分别为长10cm,宽90cm;左、右面分别为长(高)210cm,宽90cm。可设置17~18个固定隔层,结构见图A.2(a)。固定隔层安放料棒筐。料棒筐可用耐高压高温的塑料制作。料棒筐结构见图A.2(b)。3DB13/T5905.5—XXXX图A.2多层料棒架(a)和料棒筐(b)结构示意图(3)装运设施①搬运车料棒制作生产线宜配置适宜的小型手动叉车或机动叉车。②下沉式车道装运料棒宜采用下沉式车道的方式。可在灭菌间出口通道外侧和菌丝培养间通道外侧,设置下沉式车道。车道宽度、高度以运输车方便进出、装卸为宜。通道边沿与下沉式车道相邻处应设置1米高的活动护栏,车道不使用时启用护栏。③电动葫芦与吊架装运料棒也可采用电动葫芦吊架的方式。吊架设置在灭菌设施出口上方。吊架上安装遥控电动葫芦。吊架与电动葫芦应采用有资质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4)蒸汽锅炉选型应与生产规模相配套。蒸发量4t/h蒸汽锅炉可提供日产15万个料棒的灭菌需要。(5)灭菌设备设施应采用有资质的专业厂家生产的灭菌设备或由专业人员设计、制作常压灭菌间。灭菌设备规格应与料棒架等其他设备相配套,数量应与日生产规模相配套。常压灭菌间可用厚1.0cm~1.2cm钢板制作。灭菌间可联排建造,每个灭菌间设对开两个门,其中一个门为进口,另一个门为出口。门外均为通道,通道宽度和门的宽度、高度以方便料棒架进出为准。(6)冷却间应符合NY/T528的相关规定。(7)接种间应符合NY/T528的相关规定。(8)菌丝培养间应符合NY/T528的相关规定。(9)其他工具应配备用于拌料、清理场地、设备检修等工具、用具。4DB13/T5905.5—XXXXA.2.5生产A.2.5.1工艺流程工艺流程见图A.3。图A.3工艺流程图A.2.5.2要求(1)原料配制应符合GB/T29369的规定。(2)拌料根据配方换算、称量各种培养料用量,将培养料搅拌均匀。(3)装料经搅拌均匀的培养料,通过传送带经分料器输送到装袋机。(4)套袋、袋口绑扎、打穴、封穴装袋机自动套袋、装料、绑扎袋口、打穴、封穴(贴胶布)。塑料袋规格、每袋培养料用量、填料高度、每个料棒打穴数量和深度、专用胶布规格参照GB/T29369的规定。(5)料棒搬运将贴好胶布的料棒装到料棒架中,用叉车运到灭菌间。(6)灭菌灭菌方法应符合GB/T29369和NY/T528的相关规定。(7)冷却、接种、菌丝培养灭菌结束后,料棒进入冷却间冷却,冷却后进入接种间,接种后进入菌丝培养间,待菌丝培养成熟合格时出厂。接种、菌丝培养应符合GB/T29369的相关规定。(8)成品料棒应经灭菌后,无破损的为料棒成品;料棒成品经冷却、接种、菌丝培养成熟后,按NY/T1284进行质量检验,菌丝生长正常、无杂菌感染的为菌棒成品。A.2.6标识、运输A.2.6.1标识封穴后的料棒宜使用打码器标识。标识上宜注明生产单位、生产该料棒的装袋机编号、生产日期、生产批次、生产数量及其他需要的相关信息。5DB13/T5905.5—XXXXA.2.6.2运输运输工具应清沽,有防雨淋日晒设施,不裸露运输,不与有毒有害有可能污染料棒或菌棒的物品混运,菌棒运输车车厢内部温度应控制在25。C以下。A.2.7生产管理A.2.7.1人员根据生产规模配备相应的、经培训合格的人员。A.2.7.2设备设施检修水、电、消防设施以及生产设备均应定期检查、维护、检修,其中锅炉、叉车按特种设备进行管理。A.2.7.3环境卫生每天生产结束,应做好环境卫生,保持各个作业区场所清洁卫生,做好清洁记录。A.2.7.4生产档案应建立生产档案,包括每批次的料棒生产原料来源、标识信息、生产数量、生产日期、灭菌时间、料棒去向,以及菌种来源、接种时间、菌棒数量、菌棒去向等。档案记录应真实、准确、规范。档案记录保留一年以上。A.2.7.5生产安全安全管理应符合NY/T1731的规定。A.3银耳生产技术规范A.3.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银耳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生产场所及设施、菌袋制作、菌丝培养、栽培管理和采收。本文件适用于银耳代料袋栽生产。A.3.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5483天然石膏NY/T119饲料原料小麦麸A.3.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A.3.3.1白毛团银耳菌丝与香灰菌丝混生在培养基表面形成的白色菌丝团。6DB13/T5905.5—XXXXA.3.3.2菌袋塑料袋装入培养料、灭菌并接种后,形成培养料和菌丝体的混合体。A.3.3.3翻袋在发菌期间,为了调节温度、通气和检查杂菌污染情况,进行有规律翻动、交换菌袋位置、剔除被杂菌污染的菌袋的操作过程。A.3.3.4袋距菌袋摆放在床架上时,相邻菌袋之间的距离。A.3.3.5原基尚未分化的原始子实体的组织团。A.3.3.6拌种在无菌条件下,将适龄银耳菌种搅碎、拌匀的操作过程。A.3.3.7缓冲道在栽培房门外采用防虫网设置封闭的防虫隔离带。A.3.4生产场所及设施A.3.4.1栽培房规格给排水方便,四周卫生,周边无规模养殖的禽畜舍、垃圾场、集市和粉尘污染源(如:大量扬尘的水泥厂、砖瓦厂、石灰厂、木材加工厂等)。A.3.4.2菌丝培养室室内干燥、保温、通风,每间面积30m2~40m2、高2.5m~3m。门窗安装60~80目防虫网。A.3.4.3栽培房(1)栽培房规格栽培房要求保温、保湿,由墙、天花板、窗和门、通道、屋顶、缓冲道、调温设施、栽培床架组成。菇房长10m~12m,一条通道的菇房宽3.3m、高3.5m~4m;两条通道的菇房宽4.4m、高3.5m~4m。(2)墙墙由三层组成。外层砖墙厚24cm(土墙厚40cm,空心砖墙厚20cm),中层墙壁要先衬上一层厚为3cm~5cm的泡沫板,内层衬一层塑料薄膜。(3)天花板天花板应设置防鼠铁丝网和隔热层,通道上方设置2~3个80cm×80cm能开合的天窗。(4)窗和门一条通道的栽培房:1扇门,前面开1扇门,门上方安装1个排气扇或1个窗,后面开1扇窗;两条通道的栽培房:各自开2扇门,前后各设置2个窗户或排气扇。窗和门应安装60~80目防虫网。(5)通道通道宽1.1m,正上方等距离安装2个小型电风扇和2盏节能灯。(6)屋顶7DB13/T5905.5—XXXX(7)缓冲道缓冲道宽2m,安装60~80目防虫网,上方安装杀虫灯。(8)调温设施采用地下火坑道形式,由烧火口、烧火膛、火烟暗道和烟囱组成。烧火口设在菇房门口外墙脚处,烧火口高40cm、宽20cm;烧火膛直径80cm;火烟暗道高48cm,宽15cm;烟囱高出菇房顶50cm以上,烟囱内径16cm~18cm。或其他温度调节设施。(9)栽培床架层架式,床架用角钢、木头或竹竿等搭建。一条通道的菇房内安装两排栽培床架,架宽1.1m;两条通道的菇房内安装三排栽培床架,两边床宽55cm,中间床宽1.1m。以栽培房高度为准,床高3.0m~3.3m,分10~12层,层距27cm~30cm,床面纵向排放4根木条或竹竿等材料。A.3.5菌袋制作A.3.5.1原料要求(1)水应为未被污染的自来水、井水、山泉水等。(2)栽培主料棉籽壳、黄豆秆粉:要求新鲜、干燥,无霉变、虫蛀、结块、异味、异物。木屑:要求为银耳适生树种(壳斗科、金缕梅科、桦木科、杜英科、漆树科、胡桃科、五加科、榛科、豆科、安息香科、大戟科、杨柳科),无霉变、干燥、无异物。(3)栽培辅料麸皮:应符合NY/T119的规定。石膏粉:应符合GB/T5483的规定。(4)基本配方配方一:棉籽壳82%~88%、麸皮16%~11%、石膏粉2%~1%,含水量55%~60%。配方二:木屑60%、黄豆秆23%、麸皮15%、石膏粉2%,含水量55%~60%。3.5.2制作流程(1)装袋①采用对折径12.5cm、长53cm~55cm、厚0.004cm规格的低压聚乙烯塑料袋装培养料。根据制作袋数,计算培养料用量(每袋装干料0.6kg~0.75kg)。按配方比例称取原辅料。培养料填装高度45cm~47cm。每袋填湿料1.3kg~1.5kg。②擦净塑料袋口内外两面粘附的培养料后,用线扎紧袋口。③用直径1.5cm的打穴器在填好培养基的料袋单面打穴,每袋打3~4个等距离穴,深2cm。④用规格为3.3cm×3.3cm的食用菌专用胶布,贴封穴口,穴口四周封严压密实。(2)灭菌采用常压蒸汽灭菌。要求灭菌锅内温度在4h内达到100。C,确保锅内所有料袋的温度达到100。C时,开始计时,维持100。C8h~10h。灭菌后,趁热取出料袋,并搬运到己做消毒处理的接种室内,“井”型排放,每层4袋。(3)接种①拌种选择合格的三级种,在接种前12h~24h内进行拌种。8DB13/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题3 应用型问题
- 教育行业辅导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农艺师考试备考资料整合试题及答案
- 园艺师技能提升活动试题及答案
- 各高校招聘辅导员考试挑战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辅导员岗位资格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农艺师考试科目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统计师考试高效阅读材料技巧试题及答案
- 2024花艺师考试的实践试题及答案
- 高校辅导员应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策略试题及答案
- 5月8日世界微笑日微笑的力量生活中保持微笑宣传课件
- 泛血管疾病抗栓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分割
- 班级管理交流《班主任带班育人方略》课件
- 分布式光伏电站安全运维
- 校服采购投标方案投标文件
- 奔腾B50汽车说明书
- 华为QSA审核报告
- 钢筋笼(螺旋箍筋)工程量自动计算表
- 标准入库授权委托书
- 个人遗体捐赠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