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出塞》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_第1页
21《出塞》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_第2页
21《出塞》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_第3页
21《出塞》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_第4页
21《出塞》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出塞》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授课内容授课时数授课班级授课人数授课地点授课时间教学内容《出塞》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古诗二首》中的《出塞》。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通过描绘边塞戍卒的生活和边塞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主要内容包括:

1.诗歌原文的识记与理解。

2.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3.学习诗中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拟人等。

4.培养学生朗读、背诵和欣赏古诗的能力。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学习《出塞》,使学生能够准确朗读和背诵古诗,理解诗句中的关键字词,提升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探究诗歌的情感内涵,培养学生深度阅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文化传承与理解:使学生了解唐代边塞诗的特点,感受古代戍卒的生活状态,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4.审美鉴赏与创造: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审美感知能力,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兴趣,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重点

-诗句的理解与背诵: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并背诵《出塞》,理解“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等关键句子的含义。

-修辞手法的识别:引导学生识别并理解诗中对仗、拟人等修辞手法,例如“龙城飞将”中的拟人手法。

-情感体会:通过诗句中的意象,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体会诗人对边塞将士的敬佩和对和平的渴望。

2.教学难点

-诗句背后的历史背景:理解“秦时明月汉时关”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历史知识点。

-意象的深层含义:诗句中的“龙城飞将”、“不教胡马度阴山”等意象,需要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和边塞文化来理解。

-情感表达的把握:如何通过诗句传达出作者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和平的向往,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例如,理解“出塞”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出行,更是一种精神的坚守和牺牲。

-诗歌的审美价值: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古诗的音乐美、意象美和情感美,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教学手段来引导和启发。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出塞》的创作背景、诗句含义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古诗的基本知识。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诗句中的意象和情感,通过小组交流,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诗歌内涵。

3.情境教学法:利用情境创设,让学生模拟边塞戍卒的生活,体验作者的情感,增强学习兴趣。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使用PPT展示《出塞》的诗句和边塞风光图片,帮助学生直观感受诗歌意境。

2.互动教学软件:利用教学软件进行诗句填空、问答等互动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

3.古诗朗读视频:播放专业朗读者的《出塞》朗读视频,提升学生对诗歌音韵美的感知。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环节(用时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边塞风光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边塞的壮丽景色和边防将士的艰苦生活。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古代的边塞是什么样的吗?边塞的将士们是如何守卫国家的?”

3.学生分享:邀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对边塞的初步认识和感受。

二、讲授新课(用时20分钟)

1.诗歌背景介绍(用时5分钟)

-讲解《出塞》的创作背景,包括唐朝的边塞形势和作者王昌龄的生平。

-通过PPT展示相关历史图片和地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2.诗歌内容解析(用时10分钟)

-逐句讲解诗句,重点分析“秦时明月汉时关”等关键句子的含义。

-引导学生识别诗中的对仗、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解释其作用。

3.情感体验(用时5分钟)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身处边塞,体验诗中描绘的景象和情感。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他们的感受。

三、巩固练习(用时10分钟)

1.诗句填空(用时3分钟)

-在黑板上展示缺失关键字词的诗句,让学生填空,检查对诗句的记忆。

2.小组讨论(用时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以及这些意象和情感对他们的启发。

-每组选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四、课堂提问与师生互动(用时5分钟)

1.提问环节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认为诗人王昌龄在《出塞》中想要传达什么样的信息?”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给予反馈和指导。

2.互动环节

-教师邀请学生上台,用自己的话复述《出塞》的内容,并分享自己的理解。

-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思考诗歌的内涵。

五、总结与作业布置(用时5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审美价值和情感表达。

2.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自己创作一首关于边塞的短诗,并尝试运用本节课学到的修辞手法。

注意:整个教学过程要注重师生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同时,教师要注意把握时间,确保每个环节的顺利进行。学生学习效果1.掌握了《出塞》的基本知识: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并背诵《出塞》,理解诗句的含义,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所表达的边塞将士的艰辛和对国家的忠诚。

2.提升了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学习《出塞》,学生能够识别并欣赏诗中的对仗、拟人等修辞手法,对古诗的审美价值有了更深的认识。

3.理解了诗歌背后的情感和文化:学生通过诗句中的意象,如“龙城飞将”、“不教胡马度阴山”,感受到了作者对边塞将士的敬佩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对唐代边塞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

4.培养了深度阅读和批判性思维:学生在课堂讨论和练习中,能够深入思考诗句背后的含义,提出自己的见解,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

5.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创作自己的边塞诗,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情感和思想,提高了写作能力。

6.增强了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学习《出塞》让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激发了他们对国家的热爱和自豪感。

7.培养了合作学习的能力: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学会了如何与同伴合作,共同探索问题的答案,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8.提升了信息检索和处理能力:在查找资料和创作诗歌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如何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并有效地处理和利用这些信息。

9.增强了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学生对学习古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10.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出塞》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形成了专注阅读、积极思考、主动表达的良好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板书设计①诗标题及作者:板书《出塞》及作者“王昌龄”,突出诗歌标题和诗人身份。

②诗句展示:板书《出塞》全诗,每句后留出空间以便后续讲解和标注。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③关键词和意象:板书诗中的关键词和意象,如“秦时明月”、“汉时关”、“龙城飞将”、“胡马”等,以便于讲解和让学生记忆。教学反思与总结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情境创设、讲授法、讨论法和互动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出塞》这首古诗。以下是我对本次教学的反思与总结:

教学反思:

在教学方法上,我通过播放边塞风光视频和创设情境,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对边塞有了直观的认识。但在讲解诗句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对“秦时明月汉时关”这样的历史背景知识理解不够,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地结合学生的知识背景,适当补充相关历史知识。

在课堂管理方面,我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讨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可能因为害羞或自信心不足而未能积极参与。我应该在今后的课堂中,更多地鼓励这些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肯定。

在教学策略上,我尝试通过小组讨论和练习来巩固学生对诗句的理解,但我也发现,有些小组的合作并不那么顺畅,可能是因为学生之间的沟通不畅或者任务分配不均。我需要进一步指导学生如何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总结:

从学生的反馈和课堂表现来看,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积极的。学生们对《出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能够背诵诗句,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句中的意象和情感。在巩固练习环节,学生们也能够积极参与,通过填空和讨论,进一步加深了对诗句的理解。

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们对古诗的兴趣明显提高,他们在创作自己的边塞诗时,展现出了创造力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这让我感到欣慰,说明我们的教学正在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然而,我也注意到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对学生历史知识背景的预设不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