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食品卫生微生物第八章食品卫生微生物
第八章食品卫生微生物本章目录第一节微生物与食物中毒第二节污染食品与常见疫病第三节食品卫生的微生物指标第八章食品卫生微生物第一节微生物与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潜伏期短,来热急剧,常集体性暴发,短时间内有很多人同时发病,且有相同的临床表现;一般人和人之间不直接传染。回本章目录第八章食品卫生微生物一、食物中毒的概念及其类型
食物中毒是指人体因食用了含有有害微生物、或微生物毒素、化学性有害物质而出现的非传染性的中毒。根据引起食物中毒的微生物类群不同,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又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和真菌性食物中毒。回本章目录第八章食品卫生微生物二、细菌性食物中毒
(一)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回本章目录第八章食品卫生微生物1.病原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为兰氏阳性球菌。无芽孢,无鞭毛,不能运动,呈葡萄状排列。兼性厌氧菌,对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培养24h,菌落圆形、边缘整齐、光滑湿润不透明,颜色呈金黄色。最适生长温度为35℃~37℃,最适pH7.4。此菌对外界的抵抗力是不产芽孢细菌中最强的一种,加热80℃30min至1h才能杀死。回本章目录第八章食品卫生微生物2.毒素和酶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产生多种毒素和酶,故致病性极强。致病菌株产生的毒素和酶主要有溶血毒素、杀白血球毒素、肠毒素、凝固酶、溶纤维蛋白酶、透明质酸酶、DNA酶等。与食物中毒关系密切的主要是肠毒素。回本章目录第八章食品卫生微生物3.中毒原因及症状
当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进入人体消化系统后被吸收进入血液。毒素刺激中枢神经系统而引起的中毒反应。潜伏期一般为1h5h,最短为15min左右,最长不超过8h。中毒症状有恶心、反复呕吐、多者可达10余次,并伴有腹痛、头晕、腹泻、发冷等。儿童能肠毒素比成人敏感。因此儿童发病率较高,病情也比成人重。但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病程较短,1d~2d内即可恢复,愈后良好,一般不导致死亡。回本章目录第八章食品卫生微生物4.病菌来源及预防措施主要污染来源包括原料和生产操作人员预防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包括防止葡萄球菌污染和防止其肠毒素形成两个方面。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防止带菌人群对食品的污染;防止葡萄球菌对食品原料的污染;防止肠毒素的形成。回本章目录第八章食品卫生微生物(二)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1.病原菌沙门氏菌(Salmonella)属于肠道病原菌。革兰氏阴性,无芽、无荚膜,两端钝圆短杆菌。除鸡伤寒沙门氏菌外,均周生鞭毛,能运动,多数具有菌毛。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生长pH为6.8~7.8。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培养24h,菌落圆形、表面光滑、无色、半透明、边缘整齐。该菌对热、消毒药水及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回本章目录第八章食品卫生微生物2.食物中毒原因及症状
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有多种多样的中毒表现,一般可分为胃肠炎型、类伤寒型、类霍乱型、类感冒型和败血症型5种类型。其中胃肠炎型最为多见。潜伏期一般为12h~36h,短者6h,长者为48h~72h,大多集中在48h内,超过72h的不多。潜伏期短者,病性较严重。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临床症状一般在进食12h~24h后出现。主要表现为急性肠胃炎症状。发病初期表现为寒战、头痛、恶心、食欲不振等,以后出现腹痛、呕吐、腹泻甚至发热等,严重的会出现抽搐及昏迷等症状。病程一般为3d~7d,愈后良好。但老人、儿童和体弱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发凉、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等症状,如不及时救治也可能导致死亡。回本章目录第八章食品卫生微生物3.病菌来源及预防措施
沙门氏菌多由动物性食品引起,特别是肉类,也可以是鱼类、禽类、乳类、蛋及其制品引起。
①防止沙门氏菌污染②控制食品中沙门氏菌的繁殖③彻底杀死沙门氏菌
回本章目录第八章食品卫生微生物(三)大肠埃氏菌食物中毒1.病原菌
大肠杆菌均为革兰氏阴性菌,两端钝圆的短杆菌,大多数菌株有周生鞭毛,能运动,有菌毛,无芽孢。某些菌株有荚膜,大多为需氧或兼性厌菌。生长温度范围为10℃~50℃,最适生长温度为40℃,最适pH为6.0~8.0。在普通琼脂平板培养基培养24h后呈圆形、光滑、湿润、半透明近无色的中等大菌落,其菌落与沙门氏菌的菌落很相似。但大肠杆菌菌落对光观察可见荧光,部分菌落可溶血(β型)。回本章目录第八章食品卫生微生物2.食物中毒原因及症状
症状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发热、大使呈水样或呈米泔水样,有的伴有脓血样或粘液等。一般轻者可在短时间内治愈,不会危及生命回本章目录第八章食品卫生微生物3.病菌来源与预防措施
预防第二次污染。
预防交叉污染。
控制食源性感染。回本章目录第八章食品卫生微生物(四)
肉毒梭菌食物中毒
1.病原菌
肉毒梭菌(C.Botulinum),又叫肉毒杆菌和肉毒梭状芽孢杆菌。为革兰氏阳性粗大杆菌。两端钝圆,无荚膜,周生鞭毛,能运动。严格的厌氧菌,对营养要求不高,,最适生长温度28℃~37℃,生长最适pH7.8~8.2,在20℃~25℃在菌体次未端形成芽孢。当环境温度低于15℃或高于55℃时,肉毒梭菌芽孢不能生长繁殖,也不产生毒素。肉毒梭菌加热至80℃时30min或100℃时10min即可杀死。但芽孢耐热能力强,需经高压蒸汽121℃30min才能将其杀死。回本章目录第八章食品卫生微生物2.食物中毒原因及症状
早期的症状为头痛、头晕、然后出现视力模糊、张目困难等症状,还有的声音嘶哑,语言障碍,吞咽困难等,严重的可引起呼吸和心脏功能的衰竭而死亡。由于肉毒素对知觉神经和交感神经无影响,因而病人从开始发病到死亡,始终保持神志清楚,知觉正常状态。
回本章目录第八章食品卫生微生物3.
病菌来源与预防措施
为了预防肉毒梭菌中毒的发生,除加强食品卫生措施外,还应注意:(1)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应使用新鲜的原料,避免泥土的污染。(2)生产罐头食品及真空食品必须严格无菌操作,装罐后要彻底灭菌。(3)加工后的食品应避免再次污染和较高温度或缺氧条件下存放。
回本章目录第八章食品卫生微生物三、霉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回本章目录第八章食品卫生微生物1.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简称AT)黄曲霉毒素具有耐热的特点,裂解温度为280℃,所以一般的烹调方法不能消除。它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溶于油脂和多种有机溶剂。是一种强烈的肝脏毒,强烈抑制肝脏细胞中RNA的合成,阻止和影响蛋白质、脂肪、线粒体、酶等的合成和代谢,干扰人与动物的肝脏功能,导致突变、癌症及肝细胞坏死。因而,饲料中的毒素可以和积畜在动物的肝脏、肾脏和肌肉组织中,人食用了污染黄曲霉毒素的食品可引起慢性中毒。回本章目录第八章食品卫生微生物2.霉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
(1)防霉(2)去霉回本章目录第八章食品卫生微生物第二节污染食品与常见疫病
回本章目录第八章食品卫生微生物一、炭疽杆菌
(一)生物学特性
回本章目录第八章食品卫生微生物1.形态与染色特性
本菌是粗大的、不运动的革兰氏阳性大杆菌,一般染料着色良好。菌体长4~8um,宽1.0~1.5um。在涂片标本小,呈单在或链状排列.杆菌的未端直截或稍凹陷,以致菌体连接起颇似竹节状。炭疽杆菌在动物体内形成荚膜。在动物体外形成芽孢.荚膜对炭疽杆菌具有保护功能.并且体现毒力。无荚膜株,通常无毒性。
回本章目录第八章食品卫生微生物2.培养特性
本菌是需氧苗,在有氧条件下发育最好。对营养要求不严格,在一般培养基上即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7C,pH为7.2~7.6。普通营养琼脂:培养18~24h,形成直径2—3mm,大而扁平、粗糙、灰白色、不透明、边缘不整齐的火焰状菌落。用低倍显微镜观察,菌落呈卷发状。回本章目录第八章食品卫生微生物3.生化特性
炭疽杆菌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蔗糖、菊糖、果糖和草糖,有些菌株尚可迟缓发酵甘油及水杨素。均产酸不产气,能水解淀粉和乳蛋白,不发酵乳糖,阿拉伯胶糖、鼠李糖、甘露糖、半乳糖、棉子糖、甘露醇、卫矛醇和山梨醇,能还原硝醒盐为亚硝酸盐。
回本章目录第八章食品卫生微生物4.抗原结构(1)保护性抗原
(2)荚膜抗原(3)菌体抗原
(4)芽孢抗原回本章目录第八章食品卫生微生物5.抵抗力炭疽杆菌繁殖体的抵抗力与一般细菌相似,但芽孢抵抗力甚强。在干燥土壤中,如不以阳光直接照射,可保持生活力达数十年之久.牧场一旦被污染,传染性可保持20~30年。对热抵抗力强,煮沸10min或干热140C℃3h才能杀死芽孢。回本章目录第八章食品卫生微生物6.致病性
炭疽杆菌主要引起草食动物发病,以绵羊、牛、马、鹿等最易感染,猪,山羊较差,禽类一般不感染。人对炭疽的易感性仅次于牛、羊。炭疽菌毒素可增加微血管的通透性,改变血液循环正常进行,损害肾脏功能,干扰糖代谢,最后导致动物死亡。回本章目录第八章食品卫生微生物(二)传染途径及症状
人多为接触性传染,人感染本病也多半表现为局限型,分为皮肤炭疽、肠炭疽和肺炭疽。人的感染途径主要是:屠宰工人通过破损的皮肤和外表黏膜接触感染,病畜肉或其加工制品中带有炭疽芽孢,处理不当,食后引起肠型炭疽,处理和运送畜产品,因吸入含炭疽芽孢的尘埃,发生肺炭疽。皮肤炭疽表现为斑疹、丘疹、水泡。水疱周围水肿,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结成黑色痴皮,黑色痴皮为本病的特征,故称炭疽.
回本章目录第八章食品卫生微生物(三)防治措施1.给牲畜定期注射炭疽孢苗.。2.死亡患畜一旦确诊即或怀疑本病,严禁尸体解剖诊断,并按畜产品、食品卫生保健有关规定处理。3.加强饮食卫生工作,熟食品加热后再食。回本章目录第八章食品卫生微生物二、结核分枝杆菌
(一)生物学特性回本章目录第八章食品卫生微生物1.形态与染色特性
在病灶内菌体正直或微弯曲,有时菌体末端具有不同的分枝,有的两端钝圆,无鞭毛,无荚膜和无芽孢,没有运动性。本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回本章目录第八章食品卫生微生物2.培养特性
本菌为严格需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7~37.5℃、本菌生长速度很慢。结核杆菌对营养要术极高,必须在含有血清、鸡蛋、甘油等的特殊培养基上才能良好的生长。菌落呈灰黄白色、干燥颗粒状、显著隆起,表面粗糙皱缩、菜花状的菌落。回本章目录第八章食品卫生微生物3.生化特性
结核杆菌不发酵糖类,能产业过氧化氢酶。回本章目录第八章食品卫生微生物4.抵抗力
本菌含有大量的脂类,抵抗力较强。对于干燥的抵抗力特别强大。它在干燥状态可存活2—3个月,在腐败物和水中存活5个月,在土壤中存活7个月到1年。低温菌体不死,而且在零下190℃时还保持活力。回本章目录第八章食品卫生微生物(二)传染源、传染途径及症状
结核杆菌来自病人和病畜的病灶。病菌随着痰液、尿液,粪便、乳液或其他分泌物排出体外而传播。病菌除通过呼吸道侵人人体外,也可以由污染的食品和饮用水感染.牛对结核杆菌有较高的易感性。患有结核病的乳牛,其乳中含有结核菌,人吃了消毒不彻底的这种乳,就会得结核病。结核杆菌几乎可侵犯人和动物的所有器官组织,引起周围和全身病变。回本章目录第八章食品卫生微生物(三)防治措施1.搞好乳牛的卫生管理
2.结核病治疗药物
回本章目录第八章食品卫生微生物第三节食品卫生的微生物学指标
回本章目录第八章食品卫生微生物一、主要检测指标
目前,食品卫生标准中的微生物指标一般分为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等。
回本章目录第八章食品卫生微生物(一)细菌总数
细菌总数是指在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数,平皿菌落计数法测定食品中的活菌数,一般以1g或
lml食品所含的细菌数来表示。
回本章目录第八章食品卫生微生物细菌总数的食品卫生意义一方面作为食品被污染,即清洁状态的标志;另一方面可以用来预测食品可能存放的期限。食品中细菌数较多,将加速食品的腐败变质,甚至可引起食用者的不良反应
回本章目录第八章食品卫生微生物(二)大肠菌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委托持股业务尽职调查与合规性管理合同3篇
- 2025版新能源车辆制造股东入股协议书3篇
- 2025年度绿色建筑暖通工程设计施工一体化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采光节能门窗供应合同2篇
- 2025年度水利工程承包施工居间合同(二零二五年度)4篇
- 窗帘材质与节能环保的科技融合
- 二零二五年度塔吊租赁行业自律公约制定合同2篇
- 智能教育时代的家庭教育与发展新路径
- 教育科技中嵌入式的交互式学习体验优化
- 二零二五年度白灰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合同3篇
- 2024年财产转让合同公证模板2篇
- 商标法基础知识
- 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之机械振动
- 医院医务人员医德考评标准
- 小红书种草营销师(初级)认证考试真题试题库(含答案)
- 癫痫病人的护理(课件)
- 2024年WPS计算机二级考试题库350题(含答案)
- 2024年6月浙江省高考地理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
- 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监测系统现场端建设技术规范
-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小小工程师》背背默默知识点
- 学生体育习惯培养重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