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三年高考地理(浙江卷21-23)真题知识点汇编农业一.选择题(共10小题)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特征明显,如图为美国农业带分布局部图。完成10~11题。1.甲农业带最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有()A.柑橘、水稻 B.苹果、小麦 C.甘蔗、玉米 D.葡萄、土豆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特征明显,如图为美国农业带分布局部图。完成14~15题。2.图示农业带内实行地区专门化生产的决定性因素是()A.国家政策 B.粮食危机 C.农业科技 D.经济效益秀珍菇生产需避光遮阳。浙江某地在秀珍菇生产大棚上搭建光伏发电系统,实现了棚内种菇、棚顶发电,形成了“农业+新能源”生态高效生产方式。完成13~14题。3.该生产方式会使棚内()A.太阳辐射减弱 B.地面辐射增加 C.大气吸收增加 D.地面反射增加4.与原秀珍菇生产方式相比,该生产方式的优势有()①增加经济效益②增加土壤肥力③减少土壤污染④提高土地利用率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近年来,我国以现代农业产业为载体,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在规模化种养基础上,通过“生产+加工+科技”,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创新体制机制,是地理界限明确、建设水平较高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完成10﹣11题5.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投入减少较明显的是()A.耕地 B.资金 C.技术 D.劳动近年来,我国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载体,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在规模化种养基础上,通过“生产+加工+科技”,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创新体制机制,是地理界限明确、建设水平较高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完成21、22题。6.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可提高()①土地产出率②产业集群化水平③农业收入比重④种植结构多元化水平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近期热播电视剧《县委大院》中提到通过土地流转促进乡村振兴,借助土地流转,减少了土地撂荒等现象。近年来,我国多地积极实施“小田变大田”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将“一户多块地”改造为“一户一块地”,并通过土地流转,促进土地向种粮大户集中。据此完成17~18题。7.“小田变大田”土地整治的主要原因是()A.耕地流转费用上涨 B.劳动力成本上升 C.饮食消费结构升级 D.耕地分布不平衡近年来,我国多地积极实施“小田变大田”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将“一户多块地”改造为“一户一块地”,并通过土地流转,促进土地向种粮大户集中。完成下面小题。8.该项土地整治可以()A.增加农业经营主体数量 B.提高农业生产多样化水平 C.缓解耕地非粮化的倾向 D.减少农村劳动力流出数量某城市公园引入稻鱼生态系统,将原来分割稻田埂用架空的木栈道修建成鱼道,取得了良好效益。图为改造前后田埂和鱼道的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9.修建鱼道的主要生态作用是()A.扩大水稻播种 B.拓展生物通道 C.保障游客安全 D.增加雨水下渗10.下列地区最适合引进稻鱼生态系统的是()A.江南丘陵 B.黄土高原 C.河西走廊 D.华北平原二.解答题(共3小题)11.(2021•浙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日本农业发达,但该国粮食价格缺乏竞争力,随着国内农产品市场逐步放开,粮食自给率从1960年的79%下降到2018年的37%。如图为亚洲部分地区略图。材料二:图中甲地某农业企业开发出一种新型温室大棚.通过调节地下管道中的水温,控制大棚内温度,种植原产于热带的芒果,可使其在冬季上市。(1)简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2)说明该企业可在冬季种植芒果的自然优势,并简述利用新型温室大棚生产的社会经济意义。(3)分析日本粮食竞争力较弱的主要原因。12.(2022•浙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图1为中南半岛所在国家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图。材料二图2为中南半岛主要稻米生产国2001﹣2020年稻米产量和单产年均变化统计图。(1)中南半岛所在国家中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最高的是,简述其主要自然原因。(2)2001~2020年,图2中国家稻米产量的变化趋势是,简析其原因。(3)从耕地资源的角度,说明图2中国家稻米生产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启示。13.(2023•浙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绿洲是干旱气候区的特有景观,经过人类活动长期影响,部分天然绿洲和荒漠演变为人工绿洲。人工绿洲主要由农田、人工水域、村镇和绿洲城市等组成。天山北麓洪积、冲积作用形成山前倾斜平原,其上堆积的巨厚第四纪沉积物为地下水的储存、运移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是新疆人工绿洲分布较集中的区域。材料二图1为天山北麓部分地区略图。图2为洪积—冲积扇示意图。图3为天山北麓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某剖面示意图。(1)制约天然绿洲分布的主要因素是,说出山前倾斜平原上天然绿洲的分布特点。(2)指出人工绿洲土壤易受侵蚀的主要自然条件。(3)简析山前倾斜平原上、中、下部分别开垦农用地的适宜性。(4)分析影响人工绿洲扩展速度和方向的人类活动。
三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之农业(浙江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特征明显,如图为美国农业带分布局部图。完成10~11题。1.甲农业带最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有()A.柑橘、水稻 B.苹果、小麦 C.甘蔗、玉米 D.葡萄、土豆【考点】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分析】本题考查水稻种植业的知识,特点: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学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区位条件:全年或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宜水稻生长;地势低平,适宜水田管理;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甲农业带为亚热带作物带,适宜种植亚热带作物,柑橘、葡萄和水稻属于亚热带作物,因此甲农业带最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有柑橘、水稻、葡萄,A正确。苹果、小麦、玉米、土豆是温带作物,甘蔗是热带作物。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通过美国东北部设置题目,题目为基础题,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特征明显,如图为美国农业带分布局部图。完成14~15题。2.图示农业带内实行地区专门化生产的决定性因素是()A.国家政策 B.粮食危机 C.农业科技 D.经济效益【考点】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分析】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知识,常见的农业地域类型有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混合农业等。【解答】解:读图分析,甲农业带为亚热带作物带,该农业带作物产量大,实行地区专门化生产能够提高经济效益,D正确。国家政策和农业科技是辅助性因素,并不是决定性因素,AC错误。美国经济发展水平高,并没有出现粮食危机,B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通过美国农业设置题目,题目为基础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思维分析能力。秀珍菇生产需避光遮阳。浙江某地在秀珍菇生产大棚上搭建光伏发电系统,实现了棚内种菇、棚顶发电,形成了“农业+新能源”生态高效生产方式。完成13~14题。3.该生产方式会使棚内()A.太阳辐射减弱 B.地面辐射增加 C.大气吸收增加 D.地面反射增加【考点】大气的受热过程.【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辩证思想;课本知识迁移;大气的热力状况.【分析】大气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过程为:由于大气层中的水汽、尘埃和二氧化碳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吸收能力较弱,因此大部分太阳辐射能直接到达地表.地表在吸收了太阳短波辐射后,不断增温的同时释放长波辐射.近地面大气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近地面大气增温后释放的长波辐射大部分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射向地面.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得近地面大气层始终保持有一定的温度,因而具有保温作用.【解答】解:大棚顶部搭建光伏发电系统(有光伏板),会使到达棚内的太阳辐射进一步减弱,从而使棚内的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地面反射等也随之减弱。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通过农业发展新模式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受热过程重点要了解大气对太阳的削弱作用与保温作用。4.与原秀珍菇生产方式相比,该生产方式的优势有()①增加经济效益②增加土壤肥力③减少土壤污染④提高土地利用率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考点】农业生产与区域的相互影响.【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分析】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有利影响:合理的农业生产,使土地等资源为人类持续利用,并且为我们提供衣食来源。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大大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2、不利影响:不合理的农业生产,可能导致自然环境被破坏,引起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滥砍乱伐导致生物多样性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过度放牧导致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土地盐碱化;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土壤板结;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农产品和土壤污染)【解答】解: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原秀珍菇生产方式相比,该生产方式在几乎同样的土地面积上既种植了秀珍菇,还实现了光伏发电,增加了经济效益,提高了土地利用率,①④正确。对土壤肥力和污染没有影响,②③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通过农业发展新模式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受热过程重点要了解大气对太阳的削弱作用与保温作用。近年来,我国以现代农业产业为载体,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在规模化种养基础上,通过“生产+加工+科技”,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创新体制机制,是地理界限明确、建设水平较高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完成10﹣11题5.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投入减少较明显的是()A.耕地 B.资金 C.技术 D.劳动【考点】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分析】考查影响农业的区位条件,主要条件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土地价格、资金、管理、冷藏、保鲜技术、良种、化肥、机械。【解答】解:现代化建设意味着投入更多的资金、技术、耕地,机械化率提升之后会减少劳动力的投入。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是考查农业区位知识,注意分析即可。近年来,我国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载体,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在规模化种养基础上,通过“生产+加工+科技”,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创新体制机制,是地理界限明确、建设水平较高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完成21、22题。6.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可提高()①土地产出率②产业集群化水平③农业收入比重④种植结构多元化水平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考点】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分析】农业产业链的好处可以从产值、收入、种植结构进行分析。【解答】解:建设现代园区可以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土地产出,故①正确。现代农业可以增加科技、资金投入,增加集约化程度,故②正确。现代农业会提高收入,但是不会提高比重,故③错误。现代化农业并不会造成种植结构多元化,故④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是考查农业地域类型,注意分析即可。近期热播电视剧《县委大院》中提到通过土地流转促进乡村振兴,借助土地流转,减少了土地撂荒等现象。近年来,我国多地积极实施“小田变大田”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将“一户多块地”改造为“一户一块地”,并通过土地流转,促进土地向种粮大户集中。据此完成17~18题。7.“小田变大田”土地整治的主要原因是()A.耕地流转费用上涨 B.劳动力成本上升 C.饮食消费结构升级 D.耕地分布不平衡【考点】影响农业区位因素.【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辩证思想;课本知识迁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分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土地价格、资金、管理、冷藏、保鲜技术、良种、化肥、机械。【解答】解: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农业机械化的飞速发展,我国耕地撂荒和弃耕现象严重,劳动力成本上升,机械化推广实施的需要,因此实施小田变大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故B正确。为了提高土地流转的积极性,政府都积极对流转土地种粮食的大户给予资金补贴,因此耕地流转费用有所降低,故A错误。该举措主要为保证我国粮食安全,与饮食消费结构升级关系不大,故C错误。该举措主要由于我国耕地破碎,机械化耕作不方便,主要在耕地集中分布地区实施,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解题的关键是从题干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近年来,我国多地积极实施“小田变大田”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将“一户多块地”改造为“一户一块地”,并通过土地流转,促进土地向种粮大户集中。完成下面小题。8.该项土地整治可以()A.增加农业经营主体数量 B.提高农业生产多样化水平 C.缓解耕地非粮化的倾向 D.减少农村劳动力流出数量【考点】农业生产与区域的相互影响.【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辩证思想;课本知识迁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分析】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农业机械化的飞速发展,以及国家对粮食生产的重视、对农田保护的投入成为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为“小田”变“大田“探索注入动力的时代因素。【解答】解:土地整治可以减少我国耕地撂荒和弃耕现象,因此能够缓解耕地非粮化的倾向,故C正确。小田变大田,能够减少农业经营主体数量,故A错误。该举措主要是为了缓解劳动力流出造成的土地撂荒现象,保证我国粮食安全,不能提高农业生产多样化水平和减少农村劳动力流出数量,故B、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即可。某城市公园引入稻鱼生态系统,将原来分割稻田埂用架空的木栈道修建成鱼道,取得了良好效益。图为改造前后田埂和鱼道的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9.修建鱼道的主要生态作用是()A.扩大水稻播种 B.拓展生物通道 C.保障游客安全 D.增加雨水下渗【考点】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专题】地理关联图;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分析】修建鱼道的主要生态作用主要从生物生存空间、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分析。【解答】解:架空的木栈道修建成鱼道,并没有种植水稻,所以水稻面积并没有扩大,A错误。田埂使两边水田被隔开;修建鱼道使田埂两侧稻田,连在一起,使鱼类的生长空间扩大,拓展了生物通道,B正确。架空的木栈道修建鱼道的生态作用与游客安全无关,C错误。田埂变鱼道,对于雨水下渗的影响很小,并不是主要的生态作用,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鱼道生态作用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10.下列地区最适合引进稻鱼生态系统的是()A.江南丘陵 B.黄土高原 C.河西走廊 D.华北平原【考点】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专题】地理关联图;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分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气候(热量、光照、水分、昼夜温差)、水资源、地形、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交通、国家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劳动力。自然条件中的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各地区由于热量、光照、水分条件的差异形成了农业生产极为明显的地域性。【解答】解:江南丘陵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河湖较多,水稻种植面积大,适合引进稻鱼生态系统,A正确。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均位于我国北方地区,以旱田为主,水资源较少,不适合种植水稻,不适合引进稻鱼生态系统,BC错误。河西走廊位于西北地区,水源缺少,不适合种植水稻,不能引进稻鱼生态系统,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农业区位因素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二.解答题(共3小题)11.(2021•浙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日本农业发达,但该国粮食价格缺乏竞争力,随着国内农产品市场逐步放开,粮食自给率从1960年的79%下降到2018年的37%。如图为亚洲部分地区略图。材料二:图中甲地某农业企业开发出一种新型温室大棚.通过调节地下管道中的水温,控制大棚内温度,种植原产于热带的芒果,可使其在冬季上市。(1)简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2)说明该企业可在冬季种植芒果的自然优势,并简述利用新型温室大棚生产的社会经济意义。(3)分析日本粮食竞争力较弱的主要原因。【考点】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影响农业区位因素;农业生产与区域的相互影响.【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分析】(1)地形特征可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起伏、海岸线特征、特殊地貌等角度描述。(2)冬季种植芒果的自然优势可以从水温、地热资源、盛行风、降水等角度分析。利用新型温室大棚生产的社会经济意义可以从增加就业、增加收入、改善农作物品质等角度分析。(3)日本粮食竞争力较弱的主要原因可以从劳动力价格、种植面积、生产成本等角度分析。【解答】解:(1)本题考查地形特征描述。从图的海拔高度可以知道,该区域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地势起伏大;海岸线曲折。(2)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和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结合材料可知该企业可在冬季种植芒果是通过调节地下管道中的水温,控制大棚内温度实现的,而日本位于板块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温泉众多,这是主要的自然优势;另外当地为冬季风迎风坡,冬季风从海洋带来水汽,降雪多,利用地热融化积雪可为其提供水源。利用新型温室大棚生产的社会经济意义可从就业、农业结构、农民收入等角度分析。新型温室大棚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和经济优势;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增加就业岗位;增加经济收入;而且,新型大棚可以提高农产品品质。(3)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据材料,日本因粮食价格而缺乏竞争力,因而可从粮食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如地价、劳动力价格等。日本平原面积小,水稻种植面积小;日本缺乏劳动力,生产成本高,故竞争力小。故答案为:(1)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海岸线曲折(2)优势:地热资源丰富,利用地热为大棚增温;利用地热融化积雪,提供灌溉水源。意义: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农产品供给;品质好,经济效益高。(3)农业劳动力短缺,生产成本高;山地多,耕地破碎,难以实施大规模生产。【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日本的自然环境特点及新型农业。解题的关键是对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基础知识的理解,并熟记基础知识,同时分析题中图文材料获取信息并解决问题。12.(2022•浙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图1为中南半岛所在国家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图。材料二图2为中南半岛主要稻米生产国2001﹣2020年稻米产量和单产年均变化统计图。(1)中南半岛所在国家中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最高的是泰国,简述其主要自然原因。(2)2001~2020年,图2中国家稻米产量的变化趋势是增加,简析其原因。(3)从耕地资源的角度,说明图2中国家稻米生产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启示。【考点】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耕地的保护与粮食安全.【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分析】(1)农业区位需要结合气候、地形、土壤、水源进行分析。(2)农业产量需要从单产和面积两个角度进行分析。(3)耕地安全需要从耕地面积和耕地质量角度进行分析。【解答】解:(1)根据图片可以看出,泰国在各个国家中占比最高;其次根据图片可以看出,泰国河流众多;平原面积广大,适合种植。(2)根据图中可以看出,稻米产量的增长量为正值,因此产量都在增加;农业生产中首先会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单产;其次面积也会增加,因此产量会变多。(3)首先我国平原面积狭小,受人口增多、城市面积扩大影响,我国耕地面积日益受到危机;从东南亚粮食产量上升的原因中我们可以看到,东南亚大部分国家由于单产提高,粮食总产量明显上升,我国应继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大对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恢复土壤肥力,提升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同时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防止土地污染,提高耕地的品质,平整土地资源,扩大土地耕种面积。故答案为:(1)泰国;境内河网密集,平原面积大。(2)增加;主要是单产提高,部分国家播种面积增加。(3)土地整理和生态修复,增加耕地面积和提高耕地质量;严格保护耕地,控制非农占用;加大技术投入,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农业地域类型,难度中等,注意分析即可。13.(2023•浙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绿洲是干旱气候区的特有景观,经过人类活动长期影响,部分天然绿洲和荒漠演变为人工绿洲。人工绿洲主要由农田、人工水域、村镇和绿洲城市等组成。天山北麓洪积、冲积作用形成山前倾斜平原,其上堆积的巨厚第四纪沉积物为地下水的储存、运移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是新疆人工绿洲分布较集中的区域。材料二图1为天山北麓部分地区略图。图2为洪积—冲积扇示意图。图3为天山北麓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某剖面示意图。(1)制约天然绿洲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水源,说出山前倾斜平原上天然绿洲的分布特点。(2)指出人工绿洲土壤易受侵蚀的主要自然条件。(3)简析山前倾斜平原上、中、下部分别开垦农用地的适宜性。(4)分析影响人工绿洲扩展速度和方向的人类活动。【考点】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影响农业区位因素.【专题】地理关联图;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自然地理要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分析】(1)绿洲是浩瀚沙漠中的片片沃土,出现在终年淡水源不断之处;绿洲分布特点主要根据图上信息分析可知。(2)人工绿洲土壤易受侵蚀的自然条件主要根据地势、流量、流速、土质等方面分析。(3)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分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气候(热量、光照、水分、昼夜温差)、水资源、地形、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交通、国家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劳动力。自然条件中的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各地区由于热量、光照、水分条件的差异形成了农业生产极为明显的地域性。(4)影响人工绿洲扩展速度和方向的人类活动主要从农业、城镇建设、灌溉工程、防护林建设等方面分析。【解答】解:(1)该区域是我国新疆地区,绿洲是沙漠中有地下水出露的地区,故影响图中绿洲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水源,其在山前倾斜平原上的分布特点是沿河分布。(2)根据材料“部分天然绿洲和荒漠演变为人工绿洲。人工绿洲主要由农田、人工水域、村镇和绿洲城市等组成。”分析可知,人工绿洲主要位于绿洲和沙漠的结合区域内,土质疏松且较差,水源稀少,主要以沙土为主,土壤固结能力差;该地区植被覆盖率很低,导致其固土能力很差;人工绿洲距离沙漠近,更易受到风沙的侵蚀,因此人工绿洲的土壤更易被侵蚀。(3)根据材料及图上信息分析可知,山前倾斜平原上部位于出山口处,地势较高,倾斜度最大,但土层较为深厚,位于山口出,水源最为充足,开垦农用地适宜;中部区域坡度相对和缓,但是地下水位较深,主要依托河流水灌溉,其土壤主要是砂土,其透水性和透气性适中,肥力较高,因此最适合农业种植;下部区域内主要为黏土和粉砂,土壤较为肥沃,其地形最为平坦,有利于开垦和实施农业耕作。(4)根据材料“人工绿洲主要由农田、人工水域、村镇和绿洲城市等组成。”可知,人工绿洲的扩展主要是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是农田灌溉及农业生产的需要,粮食需求量增加,导致农业用地不断增加,会扩大人工绿洲的面积,影响扩展的速度和方向;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区域内城镇化建设用地的不断增加,该区域沙漠面积广大,城市用地增加会影响人工绿洲的扩展速度和方向;区域内水源是限制性因素,因此灌溉工程建设的方向和速度,将大大影响人口和农业用地的方向,从而影响绿洲的扩展和方向;该区域风沙灾害严重,人工防护林的建设,也会影响绿洲的扩展和方向。故答案为:(1)水源;沿河流分布(2)干旱,水源稀少,沙土为主;植被覆盖率很低,固土能力弱;距离沙漠近,更易受到风沙的侵蚀。(3)上部:水源充足,地下水位较浅,引水灌溉便利,土层最为深厚;中部:地形坡度和缓,土壤间隙适中,透水性较强,气体流通好,土壤较肥沃,开垦农用地种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下部:土壤最为肥沃,地下水河地表水充足,灌溉便利地形较为平坦。(4)农业活动,灌溉农业的发展,将扩大使用的面积,增加人工绿洲扩展速度和方向;城镇化的速度,城镇建设用地的快慢,将影响人工绿洲的进程;灌溉工程的修建,水源是制约该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人工灌溉工程的修建也将影响人工绿洲的扩展速度和方向;防护林的建设也会影响绿洲的扩展和方向。【点评】本题结合图文材料,设置四个小题,涉及新疆区域的自然环境、山前洪积扇、土壤侵蚀、农业用地开垦和人类活动对绿洲的影响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
考点卡片1.大气的受热过程37142:大气的受热过程2.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371712: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3.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371714: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4.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知识点的认知】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土地价格、资金、管理;技术条件:冷藏、保鲜技术、良种、化肥、机械。【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影响农业区位因素,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和综合题出现。例:(2018春•株洲期中)油茶树是世界四大多年生木本油料之一,具有极高的食用和保健价值,被称为“东方橄榄油”,主要集中在湖南、江西、广西等省,油茶树一般适宜栽在土层相对深厚且具备一定坡度的酸性土壤区。油茶喜温暖,怕寒冷;油茶花期在10月上旬至12月,要求有较充足的阳光和水分,但花期连续降雨,影响授粉。虽然油茶出油率较高,但全国茶油年产量仅为20万吨左右。自古以来,我国对油茶的加工以“古法土榨”手工作坊式生产为主,该方式出油率高,经过“烘烤﹣碾碎﹣过筛﹣蒸粉﹣裹饼﹣榨油”等工序压榨出颜色金黄,味道醇香的茶油,深受人们喜爱。近年来,很多地区不断引进先进的冷榨机器设备,完整的茶籽直接进行物理压榨,再加工精制出无色透明像白酒一样的茶油,深受日本、韩国等地消费者喜爱。(1)分析我国茶油总产量较低的原因。(2)与传统的“古法土榨”相比,分析“机器冷榨”的优势和不足。分析:(1)我国茶油总产量较低的原因从自然方面和社会经济方面分析。(2)“机器冷榨”效率高,但不容易被消费者认同。解答:自然方面,从气候,自然灾害,地形等方面分析;社会经济方面从劳动力,管理,技术等方面分析。(2)优势从效率高,质量好,销售范围广等分析;不足根据再加工精制出无色透明像白酒一样的茶油,说明色泽透明,不容易被消费者认同。故答案为:(1)原因:因为油茶种植面积较少;花期易受寒潮、连续性阴雨天气、低温冻害等造成落花落果;冬季气温相对温暖,病虫害多;油茶种子退化;油茶种植区劳动力素质低,缺乏生产管理等原因造成油茶产量低。油茶加工榨油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2)优点:工序简单,生产效率高;卫生条件较好,茶油质量好;销售范围广。不足:色泽透明,不受国内消费者所接受。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影响农业因素的相关知识。【解题思路点拨】解题关键是根据基础知识解决不同区域的农业生产区位因素,根据材料或图中的各种数据分析提取有用信息。5.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知识点的认知】水稻种植业:特点: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学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区位条件:全年或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宜水稻生长;地势低平,适宜水田管理;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商品谷物农业: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区位条件:自然条件优越(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深厚、水源充足、气候温和、降水丰富);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适宜进行大规模生产;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技先进。3、大牧场放牧业: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区位条件: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质优良;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廉;距海港近,促进了商品经营。4、乳畜业:特点: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区位条件:地形平坦,气候温凉、潮湿,适宜多汁牧草生长;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5、混合农业: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等。区位条件: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地广人稀;市场广阔(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产地);机械化水平高;交通发达;政府扶持。【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影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和综合题出现。例:(2018春•新罗区校级期中)关于澳大利亚现代混合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布于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和西南部地区B.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C.农场生产有明显的忙闲两季D.生产规模较大,但机械化水平不高分析:混合农业是种植业和畜牧业相互结合、兼而有之的综合性农业。即个别地区和个别农场,生产农作物和牲畜两种产品。该农业类型由来已久,是在经历了植物培育和动物驯化后开始出现的。在生产力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以栽培农作物、从事农耕活动为主,把经营畜牧业放在次要地位,将牲畜放牧在天然草地或农耕休闲地上,以此满足自身对农畜产品的需要。在工业化带动下的农业大发展时期,发达国家开始专门种植饲草料,使种植业和畜牧业愈益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解答:解: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和西南部,A错误;该地区地广人稀,故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C、D错误。由于小麦种植和牧羊活动的农事错开,故利于合理安排农事活动,而由于生产多种农产品,故生产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B正确。故选:B。点评:该题考查了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成因,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所给的图表,从中提取解题信息,可用排除法作答。【解题思路点拨】解题关键是学生能够根据提供的各种数据和图文材料分析提取有用信息,并判断出不同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关键是区域定位。6.农业生产与区域的相互影响【知识点的认知】1、有利影响:合理的农业生产,使土地等资源为人类持续利用,并且为我们提供衣食来源。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大大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2、不利影响:不合理的农业生产,可能导致自然环境被破坏,引起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滥砍乱伐导致生物多样性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过度放牧导致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土地盐碱化;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土壤板结;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农产品和土壤污染)【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和综合题出现。例:(2018•朝阳一模)在我国北方旱作农业区,地膜覆盖技术能使农作物产量提高30%左右。2015年甘肃省平凉崆峒区地膜用量就达到2240吨。地膜使用过程中受日照、风化、耕作等因素影响容易破碎,大多废弃于田间。在同等覆盖面积下,地膜越薄,使用成本越低,但超薄地膜老化快、易破碎,人工捡拾清理或机械捡拾困难,(1)试分析地膜对北方旱作农业区土壤环境带来的影响(2)推行超薄地膜覆盖会造成环境问题,请提出合理化建议。分析:(1)地膜对北方旱作农业区土壤环境带来的影响主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分析。(2)推行超薄地膜覆盖会造成环境问题,合理化建议主要从政策、宣传、科技等方面回答。解答:(1)地膜对北方旱作农业区土壤环境带来的影响:有利:地膜覆盖技术利于热量的保存,提高土壤温度;同时减少地面蒸发,改善土壤水分条件。不利:残留地膜污染土壤;土壤肥力下降。(2)合理化建议:政府应该加大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同时加大政府农业补贴;对于残留地膜,大力发展科技,研发新型地膜材料;同时加大地膜的回收力度。故答案为:(1)有利:利于热量的保存,提高土壤温度;减少地面蒸发,改善土壤水分条件。不利:残留地膜污染土壤;土壤肥力下降。(2)加大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大政府农业补贴;发展科技,研发新型地膜材料;加大地膜的回收力度。点评:本题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解题思路点拨】解题关键是学生在熟记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分析不同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并了解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等)的原因及措施。7.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知识点的认知】1、自然环境从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比较;2、人文环境从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社会(人口、城市化)、文化等方面比较。【命题的方向】考查了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出现。例:(2018春•拉萨期末)日本河流短小、水流湍急的主要原因是()①国土面积狭小②森林资源丰富③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④降水丰富。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分析:日本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但是紧邻海洋,受到日本暖流的影响,河流冬季封冻少,也不会断流。日本多山地,国土面积狭小,但是降水丰富,所以河流短小,径流丰富,水流急促,水能丰富,利于发电,但是不利于通航。解答:日本国土面积狭小,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小。日本属于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在夏季,故河流短小湍急。故选:B。点评:该题目难度不大,掌握日本和英国的区域差异是解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花卉种植基地合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行政主体在行政合同中的决策权与监督权合同4篇
- 2025年度医疗器械供销合作框架协议4篇
- 2025年度绿色酒店植物租赁与客户体验提升合同4篇
- 2025年度汽车销售商新车交付及售后服务承诺书4篇
- 2025版绿化工程节水技术实施协议书4篇
- 个人贷款设备抵押协议模板2024年版版B版
-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4.1.1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说课稿
- 第8课 凤仙花的一生(说课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 二零二五年度煤矿井巷工程地质勘察与设计承包合同范本3篇
- 通用电子嘉宾礼薄
- 2023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解析
- GB/T 5796.3-2022梯形螺纹第3部分:基本尺寸
- GB/T 16407-2006声学医用体外压力脉冲碎石机的声场特性和测量
- 简洁蓝色科技商业PPT模板
- 钱素云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 道路客运车辆安全检查表
- 宋晓峰辣目洋子小品《来啦老妹儿》剧本台词手稿
- 附录C(资料性)消防安全评估记录表示例
- 噪音检测记录表
- 推荐系统之协同过滤算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