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科学植物的教案_第1页
2024年科学植物的教案_第2页
2024年科学植物的教案_第3页
2024年科学植物的教案_第4页
2024年科学植物的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科学植物的教案

科学植物的教案1

活动目标:

1.知道土中有水、空气、腐烂物等成分,了解土的主要种类(如:黑土、黄土、白土、红土

等).

2.了解土对人类的作用,萌发珍惜土地的情感.

3.知道植物生长离不开水、空气、肥料和阳光.

4.发展动手视察力、操作实力,驾驭简洁的试验记录方法.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爱好.

物质打算:

L多媒体课件.

2.每组幼儿一盘土壤.(四人一组)

3.试验用的酒精灯、铁架、杯子、连根的干枯青菜.

4.植物头饰.

5.四袋不同种类的土壤标本.(黑土、黄土、白土、红土)

6.一袋泥土.

活动过程:

一、植物为什么会干枯

1.幼儿扮成各种植物,老师扮成植物"花姐姐”.

引导幼儿探讨:植物生长离不开什么?(用故事"干枯的青菜"告知幼儿植物一般离开土壤

会干枯).

2.小结:引导幼儿自己小结,(小鸟爱树林,鱼儿爱海洋,我们植物爱的是土壤.)植物的

家是土壤,离开土壤会干枯.

二、土中有什么

1.用多媒体课件让幼儿知道土壤中有水、空气、肥料(是树叶、草等的腐烂物),和植物生

长过程.

2.请幼儿捏捏地里的土壤是干的,还是湿的,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水分)

3.请幼儿肥土壤放入水杯中,又发觉有什么?(空气)

4.把土壤撒在石棉网上加热知道土壤中有腐烂的树叶、草等,这就是月巴料,它们能燃烧.

5.小结:原来土壤里有这么多珍宝,它真像一个聚宝盆、空气水分里面藏,土壤是个大宝库,

植物生长有养分.

6.引导幼儿仿编儿歌:“鸟儿爱树林、鱼儿爱海洋,植物爱的是土壤,土壤是个聚宝盆、空

气、水分里面藏,土壤是个大宝库,植物生长有养分.有了养分,幼儿仿照植物生长的过程

三、土是什么颜色的.

1.幼儿知道土中有什么后,去花园里看看地上的土壤是什么颜色的?(黑色)后出示黄土、

白土、红土,原来土有几种颜色.

四、土的其它用途

1.出示"砖、瓦、陶器皿,让幼儿看,让幼儿摸摸后,告知幼儿这些都是用土加工以后做出

来的.

2..小结:土壤对植物有用,对人类的用处也很大.

五、延长活动与"土”交挚友

让幼儿自由玩土.

活动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很活跃,颜林海和黄林浩不断地用摸、捏、团土.在种植园中,林毅君偷偷地

拔了拔小青菜,发觉了菜里的根后就招呼了许多的小挚友围过来观看很快林俊熙发觉了泥土很

潮湿,粘在手里也粘在裤子上.

本次活动我利用幼儿身边的熟识的资源一土,引导幼儿进行视察、试验、探究、探讨.活

动中幼儿们带着问题去进行试验、操作,引发幼儿学习、探究的爱好.试捡的设计是让幼儿能探

究出土的性质,也便于幼儿操作,幼儿爱好很大.试验中我能培育幼儿良好的合作实力,记录实

力,以及操作习惯,并激励幼儿把自己在试验中的发觉,用图画的方式记录下来.而且针对幼儿

视察到现象,我能引发幼儿思索,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以得出问题的答案,土壤里什么?使幼

儿了解了土壤对于植物的作用,知道植物离不开土壤.然后和幼儿开展探讨,哪里还须要土壤?

知道土壤在生活中的更多作用.

小百科:植物(plants)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包含了如树木、灌木、藤类、青草、蕨类,

及绿藻、地衣等熟识的生物.植物可以分为种子植物、藻类植物、苔群植物、蕨类植物等,据估

计现存大约有450000个物种.绿色植物大部分的能源是经由光合作用从太阳光中得到的温度、

湿度、光线、淡水是植物生存的基本需求.被子植物共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

子.绿色植物具有光合作用的实力一借助光能及叶绿素,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利用水、无机盐

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产生葡萄糖等有机物,供植物体利用.

科学植物的教案2

教学目标:

1.能沟通收集到的植物资料按问题进行探讨。

2.引导学生视察叶的蒸腾试验。

3.能概括植物的共同特点。

教学重点:做植物蒸腾试验,能说明试验中的现象,了解叶的蒸腾作用。

教学难点:概括植物的共同特点。

教学打算:

一盆植物。

一个透亮的、大塑料袋。

老师为学生打算一些如少JL植物图册一类的书,课前通知学生带这类书。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上节课前大家收集了我们身边各种各样的植物,以及植物的有关资料,让我们这节课

接着探讨植物。"

二、探究内容:

1.沟通。

(1)汇合学生带来的各种植物、植物书、有关植物的资料,把学生所说的各种植物的名

称——列在黑板上。

(2)把有关书籍安排到各小组供学生探讨和查阅。

2.分组活动。

(1)阅读教材中所列的凤仙花的五个特征。

(2)分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方面视察植物和直阅资料,回答:

生长发育过程(留意引导学生要涉及植物的改变,植物有生长的阶段,也有死亡的阶段)。

繁殖后代。

身体构造。

生长环境。

运动与反应。

(留意要求学生列举与凤仙花相同和不同的植物达到了解植物多样性和具有共同特点目的。)

3.了解叶的蒸腾作用。

(1)做试验,说明试验中的现象。

(2)"别的植物也是这样吗?"一推广到全部的植物。

(3)说说植物的蒸腾作用对气候、对其他生物和对人有什么作用。

4.探讨逼供内写出植物的共同特点。

(1)师:"你能说说形形色色的植物有哪些共同特点吗?”

(2)师:"在视察和了解了很多植物之后,我们知道植物的共同特点了吗?请你写写植

物的共同特点。"

三、全课总结。

四、课外拓展:

你能找寻出动物和植物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科学植物的教案3

过程与方法:学习驾驭播种技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相宜的试验,视察种子的萌发过程;

依据探讨植物生长改变的须要,确定视察、记录的内容和方法;依据对种子萌发状况的预料,确

定本阶段视察的重点。

情感看法价值观:树立用事实阐述观点的意识,即科学的实证思想;培育合作意识。

:播种的方法

:长时间坚持管理、视察和记录凤仙花生长改变状况。

:(老师打算)小铲、花盆、泥土、凤仙花种子、透亮塑料杯、吸水纸等。

一、学习播种方法

1、师:"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今日,我们来种植凤仙花。怎样种植

凤仙花呢?

2、师:请大家看P4页中的“播种方法"。

3、生:阅读P4页中的“播种方法"。

4、师:指一名学生说说播种的方法。

5、师:播种凤仙花的方法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二、关注种子改变

1、师:播种了凤仙花以后做什么?

2、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3、师:播种了凤仙花以后,我们要关注凤仙花种子的改变。请大家阅读P5页顺数1~10

行内容。

4、生:阅读P5页顺数1~10行内容。

5、师:留意视察透亮玻璃杯中的种子生长改变状况;留意视察花盆中的凤仙花生长改变状

况。

科学植物的教案4

活动背景:

孩子们在草地上玩的时候,常常会发觉衣服上有了绿色的斑点;在田野里采摘桑甚的时候,

也会留下满手的紫斑,他们既苦恼又新奇,为什么小草的绿色会跑到衣服上来呢?为什么桑意的

紫色会跑到手上来呢?其实在我们童年的时候也曾有过类似的经验。全部这些都说明孩子对植物

中的色素不仅不生疏而且还是特别感爱好的。因此我抓住了孩子的爱好点,创设了适合幼儿年龄

特点的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以此来促进幼儿主动主动的视察、实践、体验,使孩子们在操作中

发觉植物中是含有色素的,并初步了解植物色素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孩子们的探究从身边的事物

起先,培育孩子主动关注生活的意识,让他们感觉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

活动目标:

1.知道植物中含有各种色素,初步了解植物色素的用途。

2.培育对大自然的新奇心和探究的爱好。

3.体验合作印染的欢乐,享受胜利的喜悦。

活动打算:

1.各种植物的叶子、果实、花瓣等(如:草叶、紫甘蓝、草莓、枸杞、花瓣等);

2.锤子、木棍、石块、白色棉布若干;

3刁璃一只,黑板一块,老师自己用植物印制的围巾一块;

4.介绍植物色素用途的录像短片。

活动过程:

1、观看魔术表演,引发幼儿活动爱好。

师:今日,老师给小挚友们变一个魔术。(老师从4痛里拿些绿色的叶子包在白色的手绢里,

通过搓、拧等方法,使手绢上染上绿色的花纹。)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幼1:你从小桶里拿了一些叶子放在手帕里。

幼2:你的手帕变绿了。

幼3:你不停地这样这样,手帕就绿了。(他一边说,小手一边不停地来回搓着。)

幼4:你把叶子包在手帕里就变绿了。

(老师的魔术表演一下子将幼儿带入神奇的意境里,他们一个个都睁大眼睛,屏住呼吸,活

动爱好被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激发了幼儿的新奇心和探究欲望。)

2、探究植物染色的隐私。

师:叶子里真的躲着奇妙的颜色吗?你们想不想也来变一变?请你们从椅子下拿出篮子,看看

你的篮子里有什么?

幼1:菜叶和手帕。

幼2:我是草叶。

幼3:我篮子里是树叶。

师:每个小挚友的篮子里都有一块白手帕和很多绿叶子,你们也来变一变,看看手帕和叶子

有什么改变。

幼儿操作。

师:你的白手帕发生了什么改变?

幼1:我的手帕变脏了。

幼2:我的上面也绿了。

师:你的叶子怎么样了呢?

幼:破了、变成一个条条了、我的都烂了、坏了……

师:原来植物叶子上绿绿的颜色藏在它们身体的里边,当叶子坏了,碎了,他身体里边的绿

色就跑出来了,所以老师的手帕上和小挚友的手帕上都染上了绿色。

师:请小挚友把手帕放到篮子里,再把篮子藏到4漪子底下。

(这一环节幼儿自己变魔术的过程正好满意了他们从前的那种欲望。当孩子们发觉自己也能

像老师一样把手帕变绿时,满脸洋溢着胜利的喜悦。同时通过视察手帕和叶子的改变,知道这些

绿色原来是藏在叶子身体的里边,当叶子破了、碎了的时候,,这些绿色才会从叶子的身体里跑

出来。)

3、借助工具探究各种植物中的色素。

师:我们已经在植物的身体里找到了绿色,咦?那植物的身体里会不会藏着其它颜色呢?

幼1:不知道,没有吧?

幼2:有,红色。

幼3:黄色。

师:老师给你们打算了各种各样的植物,有植物的花儿、果子、也有植物的叶子,拿一种放

在布上,你们可以用锤子敲一敲、也可以用石头碾一碾,木棍捣一捣,看看你能找到什么颜色。

用过的工具要刚好送回去,用过的植物送到白色的空盘子里。好,我们一起到后面找找看。

(幼儿操作、老师指导:你找到什么颜色?再用别的试试看,留意别敲到手上。)

师:找好的小挚友把你的颜色贴到黑板上来。

师:小挚友轻轻上位。啊,小挚友找到这么多美丽的颜色。谁到前面来告知大家你找到什么

颜色?

幼:粉红色、黑色、蓝色、枚红色、橘黄色……

师:原来植物的身体里藏着各种各样的颜色:红、黄、紫、蓝……,还有我们刚才找到的绿

色,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植物色素。

(这一环节我先让孩子们猜一猜植物的身体里会不会藏着其它颜色,再让他们通过实践去验

证自己的‘猜想,从而使他们发觉植物中含有丰富的颜色,使每个孩子都能获得胜利的体验。在

这种自由、宽松的环境中,他们纷纷将自己的新发觉与同伴沟通共享。)

4、初步了解植物色素的用途。

师:这些美丽的植物色素有什么用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

(观看录像)

师:植物色素有什么用呢?

幼:可以做药、可以让食物的颜色变美丽、可以做化妆品和水彩笔、还可以染布……

(通过观看人们利用植物色素生产的各种产品的录像短片,使幼儿对植物色素的用途有一个

初步的了解,并感受到植物色素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培育幼儿从小关注生活的意识,更重

要的是激发幼儿酷爱科学、酷爱生活的美妙情感。)

5、用各种植物印染围巾,体验合作的乐趣。

师:看,老师今日围的围巾就是用植物色素染成的。美丽吗?你觉得哪里最美丽?

幼1:我觉得那个边上最美丽。

幼2:我喜爱中间像树叶一样红色的花纹。

幼3:我喜爱绿色的花纹,有点像小草。

师:这条围巾可是老师细心设让的,你们想不想也来印一条围巾呢?瞧,后面也有4条围巾,

等会我们4个小挚友一组,用植物色素共同染一条美丽的围巾。

(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提示幼儿留意花型的摆放,颜色的搭配。)

师:来,我们把印好的围巾晾起来让客人老师看一看。问问客人老师我们的围巾美丽吗?

师:大自然真是太奇异了,帮我们印出了这么漂亮的围巾。现在把我们今日发觉的植物色素

的隐私告知班上的小挚友。

(最终孩子们用自己发觉的植物色素印染出漂亮的围巾,体验探究与创建获得的喜悦与欢乐。)

活动反思:

在设计、组织这次活动时,我留意了以下几点:

一、发展幼儿的自然智能。"植物色素”这个词看似遥远、生疏,其实它随处可见。在设计

和开展活动时,首先我们要想到的是通过活动幼儿对大自然酷爱了多少爱好提高了多少。因此,

在活动一起先通过老师变魔术来调动幼儿的新奇心和探究欲望,也为后来幼儿的自主探究打下了

基础。孩子1门通过敲、压、碾、搓等方式,从而发觉植物色素的隐私。这些常识不是通过灌输得

来的,而是通过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操作探究获得的,同时孩子们还获得胜利的喜悦。

二、发展幼儿人际关系智能,培育幼儿的合作交往实力。在活动中老师给孩子创建了这样一

个“合作嬉戏”的机会:让四名幼儿分成一组共同印染一条围巾,这就必需与他人合作。在活动

中有的幼儿已经有了合作的意识,知道自己在布局的时候和同伴商议,要相互看看,可有的孩子

仍旧是各印各的。但最终四个孩子要共同将围巾展示给观众,让幼儿体会这是他们共同的成果,

知道要做成一件事情须要大家一起合作。

科学植物的教案5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常见的植物过冬方法,知道常绿树和落叶树的不同。

2、学习与同伴一起沟通,感受相互沟通带来的乐趣。

3、培育幼儿对事物的新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试验。

4、使幼儿对探究自然现象感爱好。

5、让幼J序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打算:

长风公园,视察过秋天时物的样子。

活动过程:

一、视察公园里的植物

提问:请小挚友们找一找,现在公园里的树和我们原来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哪里不一样?

二、谈谈自己的发觉。

1、你们刚刚看到了哪些植物?他们有什么改变?

2、有没有没有改变的植物?他们是什么?

3、那你们知道为什么到了许多植物都变得光秃秃的,不长叶子了呢?

小结:原来公园里的竹子、松树都是不怕冷的,到了冬天仍旧披着绿绿的外衣,另外一些植

物都变得光秃秃的了,这让才能让他们有足够的养分来过冬。我们把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树叫做

常绿树,而那些会掉树叶的、现在已经光秃秃的树叫做落叶树。

三、小结

1、原来公园里的、松树等等都是不怕冷的,到了冬天仍旧披着绿绿的外衣,另夕b-些植物都

变得光秃秃的了,这让才能让他们有足够的养分来过冬。我们把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树叫做常绿

树,而那些会掉树叶的、现在已经光秃秃的树叫做落叶树。

2、请你们来数一数这里有几棵落叶树和几棵常绿树。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以视察为主,首先让幼儿到室外视察,回来后与幼儿共同谈论冬天的植物。虽然

这么设计的,但在详细活动中的很多方面,依据幼儿对教学内容的反映作出了适当的调整。此次

活动过程,孩子们表现得非常兴奋,那股兴奋劲好久都不能平静。在老师出示挂图时,孩子们的

想象的闸门也打开了,对冬天开放的花特殊感爰好,还说出了很多花。并饶有爰好地讲个没完没

了的,但对那大幅冬天背景图片只是觉得好玩、簇新。这些,假如让孩子们看看冬天录象,我想

孩子们会更感爰好的!

科学植物的教案6

设计思路: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科学教化应亲密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

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在指导幼儿视察自然角时,我发觉了一个现象:很多小挚友

把那些装有各种豆子的瓶子拿着摇摆,发出各种响声,叶梓询拿的瓶子里面的豆子较少,他的瓶

子发出的声音最大,而湘湘的却因为瓶子里装满了花生发不出声音。湘潴急着跑过来问我:”老

师,为什么他的瓶子会响,我的却不会?”新《纲要》指出:要以问题引领幼儿进行探究,作为

老师的我们要为幼儿探究和阅历的建构供应相宜的支持性引导。我没有干脆回答幼儿的问题,而

把问题抛给孩子,让幼儿回家通过各种方式找寻答案,引导幼儿自己解决问题。因此,我设计了

本次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探究物体与声音之间的关系。

活动目标:

1、在学习操作中,探究豆子在瓶中越少,它的声音越大;豆子越多,它的声音越大;依据豆

子的软硬、大小的特点,在瓶中发出的声音也有所不同。

2、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在操作中发觉问题、获得阅历。

3、主动参加沟通,乐于把探究各种各样的结果与同伴共享。

4、培育幼儿视察实力及动手操作实力。

5、激发幼儿乐于探究科学试验的乐趣。

6、通过视察、沟通与探讨等活动,感知四周事物的不断改变,知道一切都在变。

7、活动中体验到胜利的欢乐和帮助别人的欢乐。

活动打算:

材料打算:各种瓶子,花生、绿豆、红枣、米、汤匙、纸张、盘子等。

学问打算:

1、幼儿对所供应的农作物已相识,能说出名称。

2、请家长与幼儿查阅资料或与幼儿一起做试验。

活动重点:

要引导幼儿探究豆子的多、少、软、硬、大、小在瓶子中发出声音大小的关系。运用比较的

方法,让幼儿比较豆子的大小、软硬、多和少在瓶中产生的声音大小的关系,使幼儿明白物体与

声音之间的关系。

活动过程:

1、以问题"豆子装在瓶子里,为什么有的会响,有的不会呢?有的声音较大,有的声音较

小呢?"引入,请幼儿谈谈自己回家找寻的答案。

(由于是幼儿自己提出的问题,所以很多幼儿回家后都很主动的找寻答案,有的问父母,有

的是和父母一起做起了试验。当然;老师在其中是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阳今日的发觉让父母做

一个了解,以便父母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大胆完整地表达自己的'发觉。

2、向幼儿介绍各种操作材料,请幼儿进行操作,验证幼儿的答案。

①介绍操作材料,引导幼儿感知豆子的软硬、大小。

②依据幼儿提出的方法,请幼儿选择一种豆子进行操作。

师:小挚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那这些方法究竟行不行了,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③重点在幼儿进行操作的过程中,指导幼儿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究豆子的软硬、大小、

多少在瓶中产生声音的大小的关系。

(在操作的过程中,有的幼儿又有了新的问题的提出:怎样才能更好地豆子装到瓶子里,而

不让豆子掉下来呢?)

3、请幼JL,与同伴沟通自己的试验结果。

请幼儿把自己装好的瓶子与同伴进行沟通,激励幼J陪同伴交换瓶子,试试对方的瓶子,并

能把自己试验的结果与同伴共享。

4、

①得出结论:豆子在瓶中越少,它的声音越大;豆子越多,它的声音越大;依据豆子的软硬、

大小的特点,在瓶中发出的声音也有所不同。

②针对操作过程中幼儿发觉的问题一怎样把豆子装到瓶子里,豆子才简单掉下来呢?引导幼

儿提出自己的想法,解决问题。

5、请幼Jjl」用手中的瓶子与老师一起随音乐起舞。

6、活动延长:怎样把豆子装到瓶子里?

活动反思:

通过操作和探究,让幼儿去感知、去探究,对幼J甫意识地加以启发与引导,老师并以学习

者的身份展示自己的发觉,借助这种隐性示范,激发幼儿主动探究,萌发幼儿探究科学的爱好,

让幼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达到教化教学的有效性。

科学植物的教案7

活动目标

1、了解新颖的猪笼草、毛毡苔、捕鲤草等吃虫草的特性,对一些惊奇的植物产生爱好。

2、在嬉戏中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物体的特征。

3、感受大自然的奇异。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觉、探究和沟通的爱好。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爰好。

活动打算

1、嬉戏音乐。

2、多媒体图片:惊奇的植物——吃虫草。

3、幼儿用书第12页。

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了解新颖植物一吃虫草的名称和特性,知道它们的样子。

2、活动难点:了解吃虫草吃掉虫子的过程,情愿在嬉戏中用恰当的动作表现。

3、指导要点:通过故事引导、多媒体图片视察认知来了解吃虫草的样子和特性,并用肢体

动作表现帮助幼儿理解吃虫草吃掉虫子的过程。

活动过程

1、观赏故事《失踪的苍蝇》

提问:小虫子哪去了?(被吃虫苴吃掉了)

2、运用多媒体图片逐一了解吃虫草的名称及特性,感受大自然的奇异。

(1)相识吃虫草,说说吃虫草的本事。

提问:图中都有哪些吃虫草呢?它们有什么本事?

小结:这些都是吃虫草,它们不声不响地长在野外,静静地吃掉许多令人厌烦的害虫。我们

生活中有哪些是害虫呢?(引导幼儿说出苍蝇、蚊子等害虫的名字)

(2)视察吃虫草的样子,猜猜它们是怎么吃掉虫子的。

请幼儿说说不同吃虫草的样子,提问:它们会怎么吃虫呢?

小结:能吃掉苍蝇的草叫捕蝇草。捕蝇草的叶子是椭圆形的,叶子周边还长着牙齿,像许多

蝇索。苍鲤来了,叶子就会合拢起来,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