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科新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61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生物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例如:青蛙的前肢短、后肢长,这与它的哪种运动方式相适应?()A.爬行B.奔跑C.跳跃D.行走2、成语“作茧自缚”说的是家蚕发育过程中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一种变化现象.最后被“缚”在里边的是()A.蛹B.幼虫C.成虫D.受精卵3、一个男子把X染色体上的某一突变基因传给儿子的概率是()A.0B.12.5%C.25%D.50%4、下列哪一种是无脊椎动物?()A.鱼B.蛇C.猪D.蜜蜂5、生命世界真奇妙!美丽的蝴蝶竟是由“毛毛虫”变成的.下列昆虫的发育过程与蝴蝶相似的是()
①果蝇②蝗虫③蜜蜂④蟋蟀.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6、蝗虫、蝉外骨骼的作用是()A.支撑身体,可以使身体长大B.保护身体,防止水分蒸发C.有利于飞翔D.适应了陆地生活7、下列哪一项措施能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减少食肉性动物和寄生生物的数量B.平衡生产者和分解者的数量C.适当增加生物物种的种类和数量D.大力种植杨树增加它的数量8、在正常情况下;女性卵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
A.22对+XX
B.22对+X
C.22条+X
D.22条+Y
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9、将下列自然保护区与它们所保护的动物用线连起来.
A卧龙、王朗自然保护区____a朱鹮。
B洋县保护区____b大熊猫金丝猴。
C梅花山保护区____c斑头雁棕头鸥。
D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____d华南虎10、如表是某小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的几组实验,请分析回答.。试管实验设计滴加碘液后的现象1号馒头块+2mL唾液,不搅拌,37℃水浴10分钟变蓝2号馒头块+2mL唾液,搅拌,37℃水浴10分钟不变蓝3号馒头块+2mL清水,搅拌,37℃水浴10分钟变蓝4号________(1)1号、2号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了____.
(2)2号、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了唾液中的____把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
(3)实验中把温度控制在37℃的目的是____.
(4)如果要进一步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作用的影响”,请将你实验设计及预测的实验现象填在表4号试管所对应的空白处,你认为应选____号试管作为对照组.11、由____和____结合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就属于有性生殖.12、下列各图为植物开花;传粉、受精系列图;请读图回答:
(1)图A中最重要的部分是____,跟____有直接关系.
(2)卵细胞是在图A的什么结构中产生的____
a.、子房壁b;花柱c、胚珠d、胚乳中。
(3)图C结构名称为____,图D结构名称为____
a、子房b;雌蕊c、胚珠d、雄蕊。
(4)被子植物双受精发生在____
a、花粉粒b;胚珠c、花粉管d、雌蕊柱头。
(5)图C发F育为____
a、种皮b、果皮c、种子d、果实.13、两栖类动物是陆生动物,它们的受精能够摆脱水的束缚.____.14、玉米种子和蚕豆种子的共有结构是____和____,其中____是种子的主要结构.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5、南方的橘子移栽到北方后,味道、色泽发生了变化,是由于基因改变而导致的性状变异。16、动物的运动方式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17、OTC是非处方药物的简称()18、添加防腐剂保存食品是最好的现代食物保存方法19、采来的蘑菇不经鉴定不能随便食用.20、线形动物都营寄生生活。21、小麦面粉主要来自于小麦种子的胚乳。()22、豆天蛾对农业的危害很大,消灭它的最佳时期是成虫。()评卷人得分四、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18分)23、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内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在棉花的上面都放入25粒大小相同豌豆种子,然后将它们放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1)对该同学的实验设计进行分析,本实验探究了______和____是否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两个环境条件。(2)实验甲和乙对照,变量是_______,通过这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实验甲和实验____的实验结果判断;光照不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设计中,实验__________不能形成对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5)如空气充足,甲实验中有2粒种子没有萌发,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5分)实验探究:背景:在大白菜、卷心菜、小白菜等蔬菜的叶上,常能看到一些深绿色的小肉虫,这就是菜青虫,它是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设计实验:(1)寻找有菜青虫卵的叶片。(2)找到菜青虫的卵后将菜青虫的卵做隔离饲养。(3)准备几种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和几种其他植物的叶片,如芹菜叶、菠菜叶等,看看菜青虫更趋向取食何种食物。在这一步中作为实验组的叶片是叶片,对照组的叶片是。预期结果是;爬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叶片的菜青虫数量多.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3题,共9分)25、【题文】在五个相同的瓶子中分别装入等量的下表所示的相应物质;并搅拌均匀,在瓶口处套上一个挤瘪的气球。把五个瓶子同时放在一个不通风的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
。装置。
物质。
温度。
现象。
①
水+白砂糖+酵母菌。
22-30℃
有气泡产生;气球胀大了。
②
水+白砂糖。
22-3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③
水+酵母菌。
22-3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④
水+白砂糖+酵母菌。
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⑤
水+白砂糖+酵母菌。
10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1)试管①有气泡产生的原因是____。
(2)在上述实验中;①和②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的作用;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
(3)如果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营养物质;可以选择两支试管为一组。
(4)除此之外;请你再从表中选出一组对照实验,你选取此两组作为对照实验,准备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瓶口闻到了酒味;证明酵母菌可以把白砂糖中的葡萄糖转化为____。
(6)你如何鉴定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26、【题文】(10分)为了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李娜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放入右图中的瓶内;并加入一些温开水,摇匀。
②将一只未充气的小气球套在瓶口上(如图)。
③将瓶子放在教室内的窗台上(或温暖的地方);每天观察瓶中的情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瓶中的液体会有什么现象发生?____
(2)套在瓶口上的小气球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____
(3)要将瓶中的水、酵母菌、蔗糖充分摇匀的原因是:____
(4)为什么要将瓶子放在温暖的地方?____
(5)上述实验在日常生活中有何应用?试举例说明。____。27、【题文】(6分)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实验时;某实验小组的实验设计如下:在甲;乙、丙三个玻璃缸中,分别注入三分之二容积的水。取三条活鲫鱼,分别放入三个鱼缸中,其中甲、乙玻璃缸中的鱼捆住不同的鳍,请预测实验结果并回答:
(1)甲图中的鱼捆住了____鳍,观察甲缸中的鱼,你将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
(2)乙图中的鱼捆住了____鳍。观察乙缸中的鱼,你将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
(3)丙图中的鱼起____作用。
(4)你们认为在捆绑鱼鳍时应注意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C【分析】解:在生物界中;生物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和行为方式等方面都表现出对环境的适应性,这些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比如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是与其运动方式相适应的。如青蛙的前肢短,适于支撑身体,后肢发达,适于跳跃。
故选:C。
此题考查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生物体的适应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因为生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解析】C2、A【分析】解:家蚕由受精卵发育成幼虫;取食桑叶,经过4次蜕皮,停止取食桑叶,开始吐丝;将身体围绕起来结茧化蛹,家蚕到了蛹期,蛹皮就硬起来了,无法吐丝了.因此成语“作茧自缚”说的是家蚕发育过程中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一种变化现象.最后被“缚”在里边的是蛹.
故选:A
(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家蚕的发育过程和特点.【解析】A3、A【分析】解: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男性的X染色体一定传给女儿,Y染色体一定传给儿子.因此,一个男子把X染色体上的某一突变基因传给儿子的概率是“0”.
故选:A.
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会借助人类的性别遗传图解分析解答此类问题.【解析】A4、D【分析】解:对动物进行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如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如原生动物、腔肠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鱼属于鱼类,蛇属于爬行类,猪属于哺乳类,都属于脊椎动物;蜜蜂是节肢动物,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据此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特征和类型.【解析】D5、B【分析】解:①果蝇;③蜜蜂的发育都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因此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②蝗虫;④蟋蟀的发育都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因此都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蝴蝶是完全变态发育;所以发育过程与蝴蝶相似的是①蜜蜂;③蜜蜂.
故选:B.
(1)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蝴蝶、蜜蜂、果蝇.
(2)昆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只是大小、翅膀有无、生殖器官等发育成度不同.如蟋蟀、蝗虫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的发育特点.【解析】B6、B【分析】解:A;外骨骼有支撑身体的作用;但是限制身体长大,错误;
B;外骨骼保护身体;防止水分蒸发,正确;
C;外骨骼与飞行无关;飞翔器官是翅,错误;
D;外骨骼有利于适应陆地生活而不是适应了陆地生活;错误.
因此蝗虫;蝉外骨骼的作用是保护身体;防止水分蒸发.
故选:B
昆虫的身体表面有坚硬的外骨骼;外骨骼可以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但外骨骼不能随着蝗虫身体的长大而长大.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外骨骼的作用【解析】B7、C【分析】解:根据生态平衡的定义;即: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这种能力就越强,即这种能力受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所限制.一般的说,在输入到一个营养剂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流入到下一个营养级.例如:在某生态系统中,蚱蜢以青草作为生产者,数量最多;蚱蜢为初级消费者,数量次于青草;青蛙是三级消费者,蛇是三级消费者,数量最少.因此,植树造林,增加绿色植物的数量,能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故选:C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有一定的限度,据此答题.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与生物种类数量有关.人类活动只有尊重生态规律,才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解析】C8、C【分析】
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22+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22+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因此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即染色体组成是22条+X或22条+Y的精子,女性产生一种卵细胞,其染色体组成是22条+X.
故选:C.
【解析】【答案】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9、badc【分析】【解答】解:A、四川卧龙和王朗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b;大熊猫、金丝猴以及藏雪鸡;牛羚,白唇鹿,珙桐,水青树,连香树等;
B;陕西洋县保护区主要是保护珍稀鸟类a、朱鹮;
C;梅花山保护区主要是保护d、华南虎、金钱豹、大灵猫以及福建柏、长苞铁杉、钟萼木等;
D;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为了保护c、斑头雁、棕头鸥等鸟类.
【分析】自然保护区就是为了保护自然资源而划出的一定的空间范围加以保护的地区.自然保护区为了保护珍贵和濒危动、植物以及各种典型的生态系统,保护珍贵的地质剖面,为进行自然保护教育、科研和宣传活动提供场所,并在指定的区域内开展旅游和生产活动而划定的特殊区域的总称.按照保护的主要对象来划分,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生物物种保护区和自然遗迹保护区3类;建立自然保护区意义: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10、略
【分析】
(1)馒头碎屑并搅拌;这是模拟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1号试管与2号试管对照,实验变量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说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利于唾液对淀粉的消化.
(2)2号试管与3号试管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说明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把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
(3)将试管一起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是模拟人体的正常体温;在此条件下,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活力最强,将淀粉消化成麦芽糖.
(4)2号试管与4号试管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4号试管为实验组,2号试管为对照组,说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受到温度的影响.。试管实验设计滴加碘液后的现象1号馒头块+2mL唾液,不搅拌,37℃水浴10分钟变蓝2号馒头屑+2mL唾液,搅拌,37℃水浴10分钟不变蓝3号馒头屑+2mL清水,搅拌,37℃水浴10分钟变蓝4号馒头屑+2mL唾液,搅拌,0℃水浴10分钟变蓝故答案为:(1)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利于唾液对淀粉的消化;
(2)唾液淀粉酶;麦芽糖;
(3)37℃是唾液淀粉酶活力最强的温度;
(4)馒头屑+2mL唾液;搅拌,0℃水浴10分钟;变蓝;2号.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馒头在口腔中变化的实验.解答此题从确定;控制变量;设置对照实验,预期结果入手.
11、略
【分析】
有性生殖是指:由两性生殖细胞即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发育成新个体.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受精卵的形成.
故答案为:精子;卵细胞.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是植物的有性生殖;由两性细胞的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
12、略
【分析】
图中ABCD分别是花;雄蕊、子房、果实.
(1)一朵完整的花由花柄;花托、萼片、花瓣、雌蕊(柱头、花柱、子房)和雄蕊(花药、花丝)组成;雄蕊的花药中含有许多花粉粒,雌蕊的子房中含有胚珠,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可见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它们是花的主要结构.
(2)雌蕊的子房中含有胚珠;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内具有卵细胞.
(3)从图中可以看出:图C结构名称为子房;图D结构名称为胚珠.
(4)植物的受精过程:花粉落到雌蕊柱头上后受到柱头黏液的刺激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里有两个精子,花粉管沿柱头到达胚珠后,花粉管顶端破裂,两个精子释放出来出来,一个精子与极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另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这种受精现象叫双受精.这种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故被子植物双受精发生在胚内.
(5)当一朵花开发之后必须完成传粉与受精;才能结出果实和种子,传粉是指雄蕊的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受精是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一般当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只有子房进一步发育为果实.果实与种子的形成图如下:
可见;传粉受精完成以后,图C子房发育为d果实.
故答案为:(1)雄蕊和雌蕊;果实的形成;(2)c;(3)a;c;(4)b;(5)d.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是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等知识;解答时要明确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13、略
【分析】
青蛙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完成受精过程,因此青蛙的生殖离不开水.青蛙的幼体蝌蚪用鳃呼吸,蝌蚪必须生活在说中;青蛙的成体用肺呼吸,但是肺不发达,皮肤裸露湿润,辅助呼吸.因此青蛙必须生活在潮湿或离水源较近的区域.故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没有能够摆脱水的束缚,两栖类动物不是真正的陆生动物.
故答案为:×.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解答时可以从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特点方面来切入.
14、种皮胚胚【分析】【解答】解:由分析可知:
蚕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上的相同点是都有种皮和胚;不同点是蚕豆种子没有胚乳,子叶两片,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玉米种子具有胚乳,子叶一片,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组成,胚是新植物的幼体,是种子的主要部分.
【分析】蚕豆种子的结构包括胚和种皮;玉米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和胚乳.它们的胚都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不过蚕豆种子的子叶2片,肥厚,贮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玉米种子的子叶1片,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里.如图所示:。相同点不同点蚕豆种子有种皮和胚子叶两片没有胚乳玉米种子有种皮和胚子叶一片有胚乳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5、×【分析】试题分析:橘子只适宜生长在温度较高的南方,南方的橘子移栽到北方后,味道、色泽发生了变化,主要是北方的温度低,不适于橘子的生长,是环境中的温度对生物的影响而导致的不遗传变异,故题干中的叙述是错误的。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变异的类型,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变异产生的原因。【解析】【答案】错16、A【分析】【解答】动物的运动方式是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如:鱼类生活在水中,运动方式是游泳,鸟类生活在空中,运动方式是飞行,所以题干正确。
【分析】此题为基础题,较易,熟知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飞行、游泳、爬行、奔跑,这些都是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17、A【分析】【解答】药品主要包括非处方药和处方药;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Rx,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以确保用药安全。
故答案为:√
【分析】此题是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标志,即可解题。18、×【分析】【解答】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这些方法都可以控制微生物生长繁殖需要的各种条件,由于目前使用的防腐剂大多是人工合成的,超标准使用会对人体造成一定损害.因此,我国对防腐剂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了解食品保存的原理,掌握常见的食品保存的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19、A【分析】【解答】蘑菇属于真菌;含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美味的食品,如香菇;侧耳等,但有些如毒蝇鹅膏等,误食了会中毒,甚至引起死亡,因此采来的蘑菇,必须仔细鉴定,绝不能随便食用.
故答案为:√
【分析】蘑菇属于真菌,有的可以食用,有的有毒,分析解答.20、×【分析】线形动物有寄生生活的,但并不是所有的线形动物都进行寄生,如杆形虫以动、植物的尸体为食,营腐生生活。【解析】F21、√【分析】试题分析:小麦面粉主要来自于小麦种子的胚乳考点:光合作用【解析】【答案】对22、×【分析】【解答】昆虫的发育过程;分为不完全变态发育和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而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豆天蛾的发育为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相比,完全变态发育多了一个蛹期;豆天蛾是害虫,它在幼虫期取食植物的叶,由于它在幼虫时期没有翅膀不会飞,活动范围小,便于集中消灭;而成虫有翅,活动范围较大,不利于集中消灭.因此,消灭豆天蛾的最佳时期是幼虫而不是成虫。故豆天蛾对农业的危害很大,消灭它的最佳时期是成虫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分析】对于此类题目,学生应该知道豆天蛾的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其中危害最大的是幼虫期,豆天蛾的幼虫没有翅,便于集中消灭;四、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18分)23、(1)水分光照
(2)水分种子萌发需要一定量的水分
(3)丙在潮湿和23℃下,有光无光种子都能萌发
(4)甲与丁(乙与丙)有两个实验变量
(5)种子的胚已经死亡或不完整或种子处于休眠阶段【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探究实验的基本方法及注意事项。【解答】(1)对照实验是只有一个因素不同以外,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由表分析可知温度同在23℃下,这一条件为不变量,变量为水分和光照,所以可以推测,本实验探究了水分和光照是否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2)实验甲和乙对照,变量是水分,其他的实验条件相同,通过这实验可以知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3)实验甲和实验丙对照,变量为光照,结果是种子萌发的数量基本相等,可得出的结论是:光照不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在潮湿和23℃下,有光无光种子都能萌发。(4)设计对照性探究实验时变量必须唯一,实验甲和实验丁不能形成对照,因为有2个变量,即水分和光照;乙和丙也不能形成对照实验,因为也有2个变量。
(5)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内部条件是胚是完整的、活的、未处于休眠期的。如果空气充足,甲实验中有2粒种子没有萌发,可能是种子的胚已经死亡或不完整或种子处于休眠阶段。【解析】(1)水分光照(2)水分种子萌发需要一定量的水分(3)丙在潮湿和23℃下,有光无光种子都能萌发(4)甲与丁(乙与丙)有两个实验变量(5)种子的胚已经死亡或不完整或种子处于休眠阶段24、略
【分析】由作出的假设可提出问题“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吗?”,对照实验的实验变量是桑叶,所以用桑叶和其他菜叶来进行喂养,结果发现蚕爬向桑叶,说明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解析】【答案】提出问题: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吗?(其他答案合理可得分)(3)十字花科植物几种其他植物的叶片十字花科植物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五、其他(共3题,共9分)25、略
【分析】【解析】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探究“糖对酵母菌活性的影响”的实验和酵母菌的营养方式以及酵母菌的生存条件.解答从发酵现象;酵母菌的作用;确定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等方面切入.
解答:解:(1)酵母菌在温度适宜时;葡萄糖被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大量能量(蒸馒头、面包的原理).所以有气泡产生.
(2)①和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酵母菌,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探究的是酵母菌的作用.酵母菌能将有机物(糖;葡萄糖)分解,产生气体(二氧化碳),以此作出假设.
(3)酵母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腐生).酵母菌在温度适宜时;葡萄糖被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大量能量(蒸馒头、面包的原理).糖是酵母菌的“食物”.①③两支试管为一组,不同的是①有白砂糖,③没有白砂糖,因此可选①③两支试管为一组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营养物质.
(4)①④或①⑤的温度不同;因此可以探究酵母菌的生活(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
(5)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并释放较少的能量,因此在瓶口闻到了酒味.
(6)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1)酵母菌分解白砂糖中的葡萄糖(或有机物);产生气体(或二氧化碳)
(2)酵母菌要点:酵母菌能将有机物(糖;葡萄糖)分解;产生气体(二氧化碳)
(3)①③(4)①④或①⑤酵母菌的生活(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
(5)酒精。
(6)将气球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是二氧化碳.
点评: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发酵现象、酵母菌的作用,确定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解析】【答案】(1)酵母菌分解白砂糖中的葡萄糖(或有机物)产生气体(或二氧化碳)
(2)酵母菌酵母菌能将有机物(糖;葡萄糖)分解;产生气体(二氧化碳)(3)①③
(4)①④(或①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车辆质押贷款及汽车租赁及保养服务合同
- 产权式酒店租赁合同示范文本及经营风险控制
- 医疗健康园区场站委托运营管理协议
- 产业园区场地租赁合同行政备案及产业扶持政策
- 餐饮企业特色餐厅承包经营合同范本
- 茶叶原料种植基地合作合同样本
- 柴油市场拓展与销售奖励合同范本
- 草场租赁与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协议
- 税务筹划与财务代理一体化服务合同
- 金融投资代理居间业务合同
- 2025年中级育婴员技能等级证书理论全国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果树种植技术培训与咨询服务合同范本
- 乳腺结节疾病的专业知识课件
- 2025年西安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2016-2024)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土地承包租赁合同书
- 2025年高一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5篇)
- 2025年高压电工作业考试国家总局题库及答案(共280题)
- 2024年03月安徽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2024年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国家开放大学《22019丨统计学原理(统设课)》机考题库
- 多模态大语言模型领域进展分享
- 门店规章制度守则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