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62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韭黄和蒜黄是我们冬季常吃的蔬菜,它们的叶片呈黄白色,这是由于这些蔬菜生长过程中缺少A.肥料B.水分C.光照D.适宜的温度2、【题文】旱生植物的叶一般小而厚,角质层发达,气孔多;而沉水植物的叶片一般小而薄,角质层薄或无角质层,没有气孔。这种现象是生物对环境的A.适应B.反射C.应激性D.新陈代谢3、空气中PM2.5的含量是检验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PM2.5颗粒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PM2.5颗粒经过鼻、咽、喉以后,在进入血液之前,还会经过的结构依次是()A.肺泡、支气管、气管B.气管、肺泡、支气管C.支气管、肺泡、气管D.气管、支气管、肺泡4、眼球中的睫状体,它有()作用.A.调节角膜的明暗B.调节瞳孔的大小C.调节晶状体曲度D.调节眼睑开闭5、下列各项中正确的食物链是A.兔→狐→细菌、真菌B.阳光→草→兔→狼C.草→兔→狼D.草→兔→狼→细菌6、【题文】对人粪尿要进行处理的原因是A.人粪尿没有化肥好B.人粪尿不能为植物所利用C.人粪尿不适宜于做农作物的肥料D.人粪尿含有大量的病菌、虫卵和其它有害物质7、枯叶蝶的身体与枯叶极为相似,这属于()。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环境对生物的制约D.环境对生物的适应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8、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关系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l)该草原生态系统中,除了图示的生物成分外,还应具有的生物成分是____.(填“生产者”或“消费者”或“分解者;')

(2)兔属于植食性动物,其消化系统与食性相适应的特点之一是____粗大.

(3)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

(4)若该草原发生严重鼠害,导致草原退化,原有的生态平衡难以恢复,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能力是有限的.9、连线题:(请将下列组织与其对应的功能用线连接起来)上皮组织支持、保护、连接、营养结缔组织保护和分泌营养组织终生具有分裂能力分生组织储存营养物质10、生活垃圾一般分为____、、3类,你通过学习后,正确的垃圾处理做法应是。11、【题文】“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水分。()12、请你来比较现代类人猿头骨和人类的头骨;然后依据图回答问题:

请你判断甲是____的头骨。

请你判断乙是____的头骨。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3、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成分.14、有些毒蛇有醒目的体色或斑纹,很易被敌害发现,这是对环境的不适应.______(判断对错)15、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是甲状腺.______(判断对错)16、为了避免生活垃圾污染环境,就应该把垃圾集中焚烧.______(判断对错)17、蚯蚓生活在土壤中,以菜叶等为食,食物残渣排到体外,形成蚓粪。蚯蚓的这种活动改良了土壤。______(判断对错)18、气孔主要分布在植物叶片的上表皮,这有利于气体更好地进行交换。()19、(2015•齐齐哈尔)植物的每个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20、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____.21、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1题,共3分)22、根据材料描述,分析回答下列问题。传说当年西楚霸王项羽行军至乌江,天色已晚,只见岸边沙滩上有几个由蚂蚁围成的大字“霸王死于此”,项羽心想:这是天意,遂大喊一声:“天绝我也!”即拔剑自刎。其实,这是刘邦手下的军师用蜜糖写的几个大字,招来许多蚂蚁从而形成。但顶羽不知是计,白白丢了自己性命。2017年04月27检察日报有报道称,和普通人养小猫小狗不同,浙江杭州金成花园别墅业主金先生的“宠物”是养在自己院子里的26桶蜜蜂。在他养蜂的近十年里,蜜蜂们钻进邻居家筑巢、蜇伤老人小孩,引得多名邻居联合签名抵制。请从以下Ⅰ、Ⅱ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若两题都答,____。。ⅠⅡ(1)蚂蚁能够按照人的设计围成几个大字,这与蚂蚁的_________行为有关。(2)蚂蚁之间主要靠_________传递信息。(3)一群蚂蚁由不同的成员组成,蚂蚁是具有明显的_________行为特征的动物。(1)蜜蜂们蜇伤老人小孩这是______行为。(2)蜜蜂白天采蜜,夜间回巢休息,这是______行为。(3)蜜蜂________通信是蜜蜂个体与蜂群密切联系的重要生理机制。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3题,共9分)23、【题文】如图所示;曲线A表示某种蔬菜的叶片逃命作用每小时合成有机物的质量与温度的关系(光照强度为E时),曲线B表示该叶片呼吸作用每小时分解有机物的质量与温度的关系。据图回答:

(1)请写出光合作用的方程式:____;

(2)曲线ab段表明____。

(3)菜农在光照强度为E的温室内栽培该种蔬菜,温度最好控制在____℃左右。

(4)当温度在35℃时,该叶片内积累的有机物的质量是____毫克。

(5)若要提高温室栽培蔬菜的产量;你认为晚上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____24、【题文】春雨潇潇;滋润万物。然而有些雨水,却能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使植物枯萎。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雨水具有较强的酸性,叫做酸雨。酸雨对生物会造成极大的危害,被称为“空中死神”。酸雨对植物的生长会有影响吗?小宇同学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制定计划并实施:

(1)在一个花盆里播10粒的大豆种子;等它们长成幼苗后做实验;

(2)向食醋中加清水;配制成“模拟酸雨”。

(3)向花盆里的大豆幼苗喷洒“模拟酸雨”;每天一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实验结果:几天后;花盆中大豆幼苗全部死亡。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此实验中小宇同学提出的问题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做出的假设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宇同学制定的计划主要不足之处是什么?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小宇的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认为只要用1粒大豆种子做实验就行了,你说呢?简述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25、【题文】观察下面“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操作环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你在此实验中的操作过程,将图中操作环节正确排序____。

(2)图②操作的目的是____。

(3)图⑦操作的目的是形成对照。其中,遮光部分是____组(填“对照”或“实验”)。

(4)图④中滴加的液体为____,一段时间后,叶片中见光部分呈现蓝色,说明绿叶在光下合成了____。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3题,共9分)26、读“美国本土地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A___________洋,B___________洋,c___________河,是世界第___________长河。(2)填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城市①___________是美国最大的城市。②___________是美国的首都。③____________,它东南的___________,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3)该国领土位于北极圈附近的是___________州,位于热带地区的是____________群岛。27、【题文】下图为血液循环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判断18处是毛细血管,依据是____,如果要进一步科学的判断出17和18的血管类型,还要在显微镜下观察血液的____。观察到血液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____。

(2)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中,应时常用滴管往盖在小鱼鳃盖上的棉絮滴水,目的是____。

(3)血液流经[6]时发生的变化是____。

(4)体循环起始部位是[]____,经过体循环血液所发生的变化是____。28、【题文】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由____条食物链组成。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

(2)正常情况下,图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是____;这是因为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3)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处于____的状态,这是因为生态系统本身具有一定的____能力。

(4)若该生态系统受到DDT污染,则在图中生物体内DDT含量最高的是____。

(5)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来看,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除图中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还包括图中没有表示出来的生物成分是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C【分析】试题分析:阳光是合成叶绿素必不可少的条件,韭黄和蒜黄之所以呈现黄色是因为在培育的过程中,没有接受到阳光的照射,不能合成叶绿素,而呈黄白色。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叶绿素形成的条件,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解析】【答案】C2、A【分析】【解析】旱生植物表皮细胞外壁增厚,角质层也增厚,甚至形成复表皮,气孔下陷或局限在气孔窝中,表皮通常密生表皮毛,栅栏组织层数多甚至上下都有分布,海绵组织和细胞间隙不发达,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发达。另一类为肉质植物,特点为叶厚多汁,叶肉内有发达的薄壁组织,可以储存大量水分适应干旱的环境。【解析】【答案】A3、D【分析】【解答】解:PM2.5颗粒经过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然后进入肺,在肺泡中进行气体交换,PM2.5颗粒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周围血液.

故选:D

【分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4、C【分析】解:据分析可见:睫状体内有平滑肌;收缩和舒张时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故选:C

人的眼球包括眼球壁和内容物.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相当于照相机上的镜头;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在物像的形成过程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

眼球的结构是重点,同学们要深入理解和掌握它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解析】C5、C【分析】【分析】此题考查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解答此题的关键有二点;一个是明确食物链的概念: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另一个是知道食物链的正确写法: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以消费者结束,分解者不是食物链的成分。

【解答】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能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A.该食物链的起点是兔;属于消费者,不是生产者,食物链的终点是消费者,与细菌;真菌等分解者无关。A错误;

B.阳光是非生物部分;既不属于生产者也不属于消费者,食物链的起点应是生产者。B错误;

C.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草与消费者兔;狼之间的关系。C正确;

D.食物链的终点应是消费者;而不是细菌等分解者。D错误。

故选C。【解析】C6、D【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人粪尿中含有各种病菌和虫卵;直接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并危害农作物,因此我们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人粪尿无害化处理的方式主要有建沼气池;高温堆肥和建生态厕所,生态厕所的地下设有沼气池.其原理都是利用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人粪尿中的有机物,释放能量,产生高温,高温可以杀死人粪尿中的各种病菌和虫卵,从而达到无害的目的.故选:D

考点:粪尿的无害化处理.【解析】【答案】D7、B【分析】【分析】适者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在沙漠上植树必须种植耐旱树种沙棘;沙枣才能容易成活,若种植需水较多的水莲在很难成活,枯叶蝶的身体极像一片树叶,体色与环境一致,不容易被敌害发现能生存下来,是枯叶蝶对环境(枯树叶)的一种适应。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同。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8、分解者;盲肠;草→鼠→蛇→鹰;自我调节【分析】试题分析:解此题从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生态平衡以及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征等方面切入.

(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指绿色植物,消费者指各种动物,分解者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图中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缺少分解者.

(2)家兔是草食性动物;与其食性相适应,家兔的消化系统中,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无犬齿,门齿长在上下颌的中央部分,形状像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长在上下颌的两侧,有宽阔的咀嚼面,适于磨碎食物;家兔的消化管很长,并且有特别发达的盲肠,消化食物的面积很大,适于消化不易分解的植物纤维.因此家兔的消化系统中,与植食性相适应的特点是具有臼齿和发达的盲肠.

(3)该食物网有5条食物链即: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其中最长的一条是草→鼠→蛇→鹰.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功能;但这种功能是有一定的限度的,若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平衡就会失调.若某草原发生严重鼠害,导致生态平衡失调,这说明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故答案为:(l)分解者;(2)盲肠;(3)草→鼠→蛇→鹰;(4)自我调节(恢复稳定状态的)(或调节或自动调节或维持平衡)【解析】分解者;盲肠;草→鼠→蛇→鹰;自我调节9、【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动物体的组织。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各组织的功能。【解答】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的上皮、小肠腺上皮、消化道壁的内表面等;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具有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的作用;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如心肌、平滑肌等;神经组织主要有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植物组织包括: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和分生组织。分生组织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其它组织,如根尖的分生区、茎的形成层等属于分生组织.保护组织一般由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位于植物体的最外面,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如叶脉等处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属于输导组织.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因此营养组织有制造和储存营养的功能,植物的果肉、叶肉、茎中央的髓等大多属于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多由一些厚壁细胞组成,起支持作用。【解析】10、略

【分析】平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在路边看到有不同的垃圾箱,主要就是以垃圾的分类来设置的,垃圾有可回收的、不可回收的和危险有害的。扔垃圾时要分类处理。【解析】【答案】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危险有害垃圾分类处理11、略

【分析】【解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

故答案:×【解析】【答案】×12、人类现代类人猿【分析】【解答】甲是人类的头骨;乙是类人猿的头骨。

【分析】类人猿的脑容量只有400ml,人类的脑容量约为1450ml,所以人类颅腔比类人猿的的颅腔大。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3、A【分析】【解答】解: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它的营养方式为自养.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称为能流,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因此,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成分.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具体考查的是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4、×【分析】解:毒蛇有醒目的体色或斑纹;目的是威慑;警告其它动物,不要靠近我,属于警戒色.警戒色是指某些有恶臭和毒刺的动物和昆虫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这是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可以使敌害易于识别,避免自身遭到攻击,这是长期适应环境的表现.

故答案为:×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拟态、保护色、警戒色的原理特点.【解析】×15、√【分析】解: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甲状腺如图所示:从图中可知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是甲状腺.

故答案为:√

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有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睾丸、卵巢)和胸腺(在性成熟期后逐渐变小)等;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内分泌系统.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解析】√16、×【分析】解: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把垃圾集中焚烧,会产生许多有毒气体及灰尘,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所以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人类的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

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解析】×17、√【分析】解:蚯蚓的生活习性是白天穴居;夜间爬出地面取食,蚯蚓以土壤中的动植物碎屑或腐烂的有机物为食。蚯蚓吃进的腐烂有机物和大量土粒,经过消化形成粪便排出体外,其粪便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无机盐,可以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的肥力;

故答案为:√。

蚯蚓的体内富含蛋白质;可以生产加工食品,可做鱼类的饵料;蚯蚓的生活习性是白天穴居,夜间爬出地面取食,蚯蚓以土壤中的动植物碎屑或腐烂的有机物为食,其粪便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无机盐,可以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的肥力,还可以疏松土壤,促进植物生长。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蚯蚓的生活习性和自身的营养价值以及利用价值。【解析】√18、×【分析】试题分析:由于上表皮直接接受阳光的照射温度比下表皮相对较高,叶片中的水分比较容易从上表皮的气孔散失.气孔作为蒸腾作用水分出入的门户,如果水分蒸发过多,尤其是炎热的夏季,会让植物萎蔫甚至死亡,所以下表皮气孔多会避免该种现象发生.考点:此题考查叶片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解析】【答案】错19、×【分析】【解答】: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通过光合作用,把细胞内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是能量转换器,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必须含有叶绿体的植物细胞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故答案为:×

【分析】此题考查植物细胞结构和叶绿体的功能.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是能量转换器.20、A【分析】【解答】解: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即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细菌、真菌和病毒.故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正确的.

故答案:√

【分析】此题以考查生物学的概念为载体,考查对生物归类方法的理解.21、×【分析】【解答】解: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组成,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因此,命题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组成,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分析作答.四、简答题(共1题,共3分)22、Ⅰ题

(1)摄食

(2)化学通信(触角)

(3)社群。

Ⅱ题

(1)防御、攻击

(2)节律行为

(3)化学通信、跳舞【分析】Ⅰ【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动物不同的行为类型及通讯。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不同动物行为的特点,社群行为和及通讯的特点。【解答】(1)摄食行为是动物获取食物的行为,所以蚂蚁能够按照人的设计围成几个大字,这与蚂蚁的摄食行为有关。(2)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蚂蚁的触角有嗅觉和触觉的作用,它们之间是通过触角传递信息的,气味成了蚂蚁信息交流的方式。因此,蚂蚁之间主要靠化学通信(触角)传递信息。(3)动物的社会行为具有以下特点:群体内部有明显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哺乳动物群体内还有明显的等级。群体中分工合作时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是:声音、形体姿态、动作及气味等。因此,一群蚂蚁由不同的成员组成,蚂蚁是具有明显的社群行为特征的动物。Ⅱ【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的防御行为、攻击行为、节律行为及通讯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不同动物行为的特点。【解答】(1)防御行为是不同动物之间为了保护自已,防御敌害的行为;而攻击是同种动物之间为了争夺食物,配偶等而发生的行为,所以蜜蜂们蜇伤老人小孩这是防御、攻击行为。(2)节律行为:随着昼夜交替、季节变化、潮汐涨落产生有规律的行为。节律行为分为昼夜节律行为、季节节律行为、潮汐节律行为。蜜蜂白天采蜜,夜间回巢休息,这是蜜蜂的昼夜节律行为,是由体内的生物钟控制的。(3)动物的社会行为具有以下特点:群体内部有明显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哺乳动物群体内还有明显的等级。群体中分工合作时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是:声音、形体姿态、动作及气味等。因此,蜜蜂化学通信、跳舞通信是蜜蜂个体与蜂群密切联系的重要生理机制。

【解析】Ⅰ题(1)摄食(2)化学通信(触角)(3)社群。

Ⅱ题(1)防御、攻击(2)节律行为(3)化学通信、跳舞五、其他(共3题,共9分)23、略

【分析】【解析】

考点: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光合作用的概念;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呼吸作用的概念.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以及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据此解答.

解答:解:(1)光合作用的方程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可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是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进行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

(2)从图中可以看出,在30℃以前,叶片每小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的质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30℃以后叶片每小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的质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因此曲线ab段表明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叶片每小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的质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3)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二者的差越大,有机物积累的就越多,蔬菜的产量就越高.从图中可以看出20℃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8mg,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是2mg,二者的差最大是6mg,而光合作用最强的25℃时二者的差是5.2mg,因此菜农在光照强度为E的温室内栽培该种蔬菜,温度最好控制在20℃左右.

(4)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温度在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6mg,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是6mg,因此二者的差是0mg,故该叶片内积累的有机物的质量是0mg.

(5)植物晚上不进行光合作用;主要进行呼吸作用,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因此若要提高温室栽培蔬菜的产量,晚上应该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可以采取:降低温度;通风等措施,还可以增加光照,使蔬菜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有机物的积累,从而提高产量.

故答案为:

(1)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2)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叶片每小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的质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3)20;

(4)0;

(5)增加光照;降低温度、通风.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解析】【答案】(1)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2)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叶片每小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的质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3)20

(4)0

(5)增加光照、降低温度、通风24、略

【分析】【解析】

考点:探究酸雨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

分析:本题以探究酸雨对大豆幼苗的生长有影响为出发点;考查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解此题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确定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实验数据的处理等方面入手.

解答:解:(1)提出问题:酸雨对大豆幼苗的生长有影响吗?(一定是问句“?”)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描述已知科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

(2)作出假设:酸雨对大豆幼苗的生长有影响(对提出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估计假设的可检验性.

(3)设计对照实验;可以保证除了所研究的因素不同之外,其他因素都相同.这样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变量引起的.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该实验计划没有设置对照试验,应另取一同样规格的花盆,播种10株大豆幼苗,每天浇一次等量的清水.

(4)得出结论:验证作出假设的成立.

(5)探究实验一般不能只选取一个实验对象;否则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而适量选取一定数量的材料可以减少误差.

故答案为:(1)酸雨对大豆幼苗的生长有影响吗?(2)酸雨对大豆幼苗的生长有影响;(3)没有设置对照试验;另取一同样规格的花盆,播种10株大豆幼苗,每天浇一次等量的清水;(4)酸雨对大豆幼苗的生长有影响;(5)不行,只用一粒大豆种子做实验,具有偶然性,实验结果不可靠.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解析】【答案】(1)酸雨对植物的生长会有影响吗?

(2)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或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没有影响。(任答—种都得分)

(3)没有对照实验;应该再准备一个花盆,里面播种10颗大豆种子,向这个花盆中喷洒清水。(4)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有不良影响。

(6)不行,只用一粒种子做实验存在偶然性,影响实验的可信度。25、略

【分析】【解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是初中生物教材中的重点实验,实验的步骤、现象、结论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根据该实验的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对比、光照、脱色、漂洗、加碘液后冲洗、观察现象进行排序。为了防止叶片中原有淀粉对实验的干扰,进行暗处理使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遮光部分是控制了实验变量的一组为对照组。“淀粉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根据这一特性为了验证叶片中是否产生了淀粉,所以滴加碘液验证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解析】【答案】(1)②⑦③⑥⑤④①(2)使叶片中的有机物被消耗或运走(3)对照(4)碘液淀粉六、综合题(共3题,共9分)26、(1)大西太平密西西比四(2)纽约华盛顿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硅谷。

(3)阿拉斯加夏威夷

【分析】本题考查美国的地理位置、城市、河流、领土组成等。(1)读图可知;美国东临A大西洋,西临B太平洋,C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

(2)读图可知;图中数字代表的城市是:①纽约是美国最大的城市;②华盛顿,是美国的首都;③旧金山东南的硅谷,是美国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