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科版高二生物上册月考试卷30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有“试管婴儿之父”之称的英国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下列对试管婴儿技术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精子和卵子受精形成受精卵后即可移入母体子宫B.采集的卵母细胞应立即与精子共同放入培养液才能形成受精卵C.成熟卵子与收集来的精子相遇形成的受精卵,需培养到一定阶段才可以移植D.受精过程和受精胚胎的发育需在体外进行2、在基因工程中,把选出的目的基因(共1000个脱氧核苷酸对,其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是460个)放入DNA扩增仪中扩增4代,那么,在扩增仪中应放入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个数是A.540个B.8100个C.17280个D.7560个3、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诱导融合后,要用特定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在这种培养基上不能存活、增殖的细胞是①B淋巴细胞②小鼠骨髓瘤细胞③B淋巴细胞自身融合细胞④小鼠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细胞⑤杂交瘤细胞A.①②③④B.①③⑤C.②④D.①③4、【题文】在生态系统中,以朽木和粪便为生的蕈类、粪金龟子、蚯蚓等生物是()A.生产者B.初级消费者C.次级消费者D.分解者5、若“P→Q”表示P一定能推理得出Q,则下列选项符合这种关系的是()A.P表示真核生物的细胞,Q表示该细胞中一定具有核膜B.P表示母亲是伴X隐性遗传病患者,Q表示儿子患该病C.P表示某植物细胞中ADP转化为ATP的过程,Q表示该过程进行的场所一定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D.P表示遗传病,Q表示该个体含有致病基因6、在涂布平板操作时错误的是()A.将涂布器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直至烧红。
B.取少量菌液滴加在培养基表面。
C.将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在火焰上引燃;待酒精燃尽后,冷却8~10s再用。
D.涂布时可转动培养皿,使涂布均匀7、下图①、②、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c表示物质出入细胞的三种不同方式。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细胞膜上的③物质和②物质一样,也有水溶性和脂溶性部分B.小分子物质以方式b进出细胞C.某些免疫抑制药物可作用于①,以提高器官移植的成功率D.物质以方式c进入细胞时,③形状可以发生改变8、【题文】人体内内环境可发生许多生化反应,下列反应在内环境中发生的是:A.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B.神经递质和受体结合C.胰蛋白酶作用下蛋白质分解D.氨基酸脱水缩合评卷人得分二、双选题(共9题,共18分)9、如图为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a处给一个刺激,效应器中的肌肉会收缩B.b处的名称是突触,兴奋在此处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C.a所示的结构,在反射弧中叫做传入神经D.这个简单的反射弧由2个神经元组成10、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使大肠杆菌合成人的蛋白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常用相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目的基因和质粒B.DNA连接酶和RNA聚合酶是构建重组质粒必需的工具酶C.可用含抗生素的培养基检测大肠杆菌中是否导入了重组质粒D.导入大肠杆菌的目的基因一定能成功表达11、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通过减数分裂和随机受精使后代A.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B.继承双亲全部的遗传性状C.从双亲各获得一半的DNAD.可产生不同于双亲的基因组合1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通常雄鸟会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这属于物理信息B.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C.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都是单向的D.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13、某线性DNA分子含有3000个碱基对(bp),先用限制酶a切割,再把得到的产物用限制酶b切割,得到的DNA片段大小如下表。限制酶a和b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酶a切割产物(bp)酶b再次切割产物(bp)1600;1100;300800;300A.在该DNA分子中,酶a与酶b的识别序列分别有3个和2个B.酶a与酶b切出的黏性末端不能相互连接C.酶a与酶b切断的化学键相同D.用这两种酶和DNA连接酶对该DNA分子进行反复切割、连接操作,若干循环后,序列会明显增多14、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的叙述正确的是()A.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污染物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二次污染B.种植抗虫棉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对环境没有任何负面影响C.如果转基因花粉中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到人体内D.转基因生物所带来的环境安全问题都是不可以解决的15、如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图示可以说明下丘脑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又是神经中枢,但不受大脑皮层的调控B.当图中的感受器感受到血糖含量降低时,图中的内分泌腺一定是胰岛C.如果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和内分泌腺组成机体内的某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则①⑦分别为传入神经、传出神经D.如果图示中的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⑥的增加可引起③和④的减少16、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使大肠杆菌合成人的蛋白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常用相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目的基因和质粒B.DNA连接酶和RNA聚合酶是构建重组质粒必需的工具酶C.可用含抗生素的培养基检测大肠杆菌中是否导入了重组质粒D.导入大肠杆菌的目的基因一定能成功表达17、基因型为AaXBY的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了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上,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A.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B.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C.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D.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8、稻田中除水稻外,还有杂草、田螺等生物.。样方编号123456样方面积(m2)111111田螺数量(只)151815191514(1)调查稻田中田螺种群密度时可采用样方法,根据下表的取样调查表可估算出稻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为____只/m2.
(2)稻田中经控制后的有害生物密度与所需的防治成本有关,并影响作物的价值.图中曲线____(填“Ⅰ”或“Ⅱ”)表示将有害生物控制在不同密度时的防治成本.若将有害生物密度分别控制在图中A、B、C三点,则控制在____点时收益最大.
(3)如在适当时间将鸭引入稻田,鸭能以稻田中的杂草、田螺等有害生物为食,从而可以减少使用____,减轻环境污染.稻田生态系统中的____能将鸭的粪便分解成____以促进水稻的生长.
19、褐色脂肪组织(BAT)是小型哺乳动物适应性产热的主要部位.研究工作者以长爪沙鼠为实验材料,研究动物在寒冷条件下BAT含量及相关激素的变化,结果如表.。组别环境温度实验结果BAT含量(g/100g体重)BAT细胞中线粒体中的蛋白质总量(mg)下丘脑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pg/mg)血浆中甲状腺激素含量(ng/mL)下丘脑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pg/mg)血浆中甲状腺激素含量(ng/mL)甲24℃0.333.586.730.55乙4℃0.275.363.620.76(1)长爪沙鼠的温度感受器受寒冷刺激产生兴奋时,该部位细胞膜内侧的电位变化是____.当相应的神经冲动传至下丘脑后,通过____调节发出信息,从而使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肌肉和肝脏等产热____(填增多;减少或不变).
(2)表中BAT含量变化表明,长爪沙鼠在寒冷条件下能通过____来增加产热量以维持体温.根据实验结果推测,乙组长爪沙鼠血浆中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比甲组____
(3)哺乳动物的脂肪细胞来源于前脂肪细胞.在体外培养前脂肪细胞,需经____酶消化而得到单个前脂肪细胞,进行原代培养.体外培养细胞的操作及培养过程均需要在____条件下进行.成熟脂肪组织细胞间质少、细胞松散,所以随着前脂肪细胞的分化,细胞贴壁生长性能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20、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____,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这称为____.21、完成下面的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有丝分裂减数分裂(1)分裂后形成的是____。(2)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产生两个子细胞。____(3)分裂后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染色体数目____。(4)同源染色体____(填有或无)联会、交叉互换、分离等行为,非同源染色体____(填有或无)自由组合行为。
(1)分裂后形成的是____细胞。(2)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产生____个子细胞。____(3)分裂后子细胞染色体数目是母细胞染色体数目的____。(4)同源染色体____(填有或无)联会、交叉互换、分离等行为,非同源染色体____(填有或无)自由组合行为。
22、豌豆素是野生型豌豆产生的一种抵抗真菌侵染的化学物质。决定产生豌豆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基因B对豌豆素的产生有抑制作用,而基因b没有。下面是利用两个不能产生豌豆素的纯种品系(甲、乙)及纯种野生型豌豆进行杂交实验的结果,根据结果回答下列问题:实验一:野生型×品系甲→F1无豌豆素→F1自交→F2中无豌豆素:有豌豆素=3:1,实验二:品系甲×品系乙→F1无豌豆素→F1自交→F2中无豌豆素:有豌豆素=13:3。回答问题:根据实验____,可判断与豌豆素产生有关的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品系甲、品系乙两种豌豆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23、高中生物必备知识点填空(1)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_________的控制中心。(2)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_________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3)等位基因指的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控制________________的基因。(4)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___________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5)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高效;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6)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______________的比值。24、细胞呼吸是生物非常重要的生命活动。请回答:(1)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有氧呼吸的过程,其中a~c表示相关过程,甲、乙表示相应物质。①图中物质甲表示____,物质乙表示u。②图中a、b、c所代表的过程中,产生能量中最多的是____,该反应进行的场所是____。③图中02的作用是____④写出人体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____。(2)下图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在实验过程中酵母菌始终保持活性(忽略实验室的温度和大气压强对实验结果的影响)。(3)。
红色液滴移动情况结论I.向____移动进行有氧呼吸,同时可能进行无氧呼吸进行有氧呼吸,同时可能进行无氧呼吸Ⅱ.不移动________①据图请填写上表内容②若仍然通过观察液滴的移动情况来确定酵母菌是否只进行有氧呼吸,应如何完善实验设计?25、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样方法研究山坡上甲;乙、丙、丁四个不同地点的植物群落后;画出了不同物种的分布状况模式图(如图1所示);图2是关于丁地的草被类型由A、B、C三类物种随时间的演化成A、B、C、D状况,其中草的类型A、B、C之间杂交不育,C与D之间可以正常杂交并产生可育后代.
(1)分析图1可知物种多样性最高的是____地.
(2)研究必须遵循科学性原则.请写出对样方选择和统计记录两方面的注意事项.
①样方选择:____.
②统计记录:____.
(3)分析图2,A、B、C之间杂交不育的现象称为____,三种类型草之间的差异可称为____多样性;C、D类型草之间的差异可称为____多样性.D类型草出现的根本原因可能是____的结果,其对环境的适应性是____的结果.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2分)26、一侧人耳感受到的声音刺激通过听觉神经通路传送到两侧的大脑听区皮层.()评卷人得分五、实验题(共2题,共6分)27、金银花开花颜色先白后黄,所以叫金银花。茎不能直立生长,需要缠绕支柱上升(如图所示),缠绕现象主要是生长素作用的结果。
(1)茎缠绕生长的原因最可能是缠绕茎内侧由于支柱接触刺激,生长素浓度____(>、<、=)外侧浓度,而茎对生长素的敏感度相对较____(高、低),所以外侧生长速率____(快、慢)。(2)茎的生长除与生长素有关外,还与赤霉素和____相关,在此过程中,后两种激素所起的作用分别是____和_____。(3)白色金银花两三天后才变黄色,为证明是否是乙烯的作用,特设计实验如下:①取____色金银花若干,随机均分两组,编号为a、b;②a组施加适量蒸馏水,b组施加____,其他条件适宜;③24h后统计两组花色变化情况。结果分析:④____,则花变色与乙烯的相关性不大;⑤____,则白色变黄色与乙烯相关。2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先后开展了下列实验;请回答问题:
(1)为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对胚芽鞘分别进行了甲;乙、丙的3种实验处理。
胚芽鞘会发生弯曲生长的是__________,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2)为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对某种植物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进行了有关实验,结果见下表。
①浓度Ⅲ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对侧芽生长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该实验的各种处理中,促进侧芽生长效果最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浓度Ⅰ、Ⅱ、Ⅲ之间大小关系可能成立的有__________(填字母)。a.Ⅰ<Ⅱ<Ⅲb.Ⅲ<Ⅰ<Ⅱc.Ⅱ<Ⅰ<Ⅲd.Ⅰ<Ⅲ<Ⅱ③将浓度Ⅰ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稀释后,重复上述实验。与稀释前浓度Ⅰ的实验结果相比,稀释后实验中侧芽生长量的变化及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填字母)。a.增加,因为促进作用增强b.减少,因为促进作用减弱c.减少,因为抑制作用增强d.不变,因为促进作用相同评卷人得分六、探究题(共4题,共16分)29、(1)在大肠杆菌培养过程中;除考虑营养条件外,还要考虑______;______和渗透压等条件.由于该细菌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变异类型容易选择、______、______等优点,因此常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
(2)在微生物培养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______(消毒;灭菌);操作者的双手需要进行清洗和______;静止空气中的细菌可用紫外线杀灭,其原因是紫外线能使蛋白质变性,还能______.
(3)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大肠杆菌活菌的个数;要想使所得估计值更接近实际值,除应严格操作;多次重复外,还应保证待测样品稀释的______.
(4)通常;对获得的纯菌种还可以依据菌落的形状;大小等菌落特征对细菌进行初步的______.
(5)培养大肠杆菌时;在接种前需要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对于固体培养基应采用的检测方法是______.
(6)若用大肠杆菌进行实验,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须经过______处理后才能丢弃,以防止培养物的扩散.30、根据图;图1是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示意图,回答下列与生态有关的问题。
(1)图1中有______条食物链;D和E的种间关系______
(2)图1在碳循中;A和C之间碳是以______形式转化。
(3)图1中C.B;A分别表示生态系统成分的______
(4)若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食物关系如图2所示,设E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为1×106KJ;B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为2×104KJ;则A的能量最大值是______KJ.
(5)图3是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向蛙类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图中的④表示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图中①②表示的含义分别为:①______,②______.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蛙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______(填“K”或“K/2”).
(6)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的缩小等都是导致野生朱鹮大量减少的原因,保护野生朱鹮最有效的方式是______,日照时间的长短能影响朱鹮的繁殖,这种信息属于______信息.31、如图是某一动物物种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增长曲线是______型;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点是______.
(2)由图可知;第6年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阻碍种群继续增长的环境因素可能包括______.
(3)如果此种群是老鼠,则限制其种群数量的最好方法是尽量降低______.32、如图是人体部分组织示意图,a、b;c、d代表人体内的不同激素;请分析回答:
(1)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兴奋只由A传到B,而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______.
(2)在寒冷环境中,图中b激素和[______]______激素之间通过协同作用;共同促进细胞代谢而增加产热量.某患者体温调节能力下降甚至丧失,则其最可能受损的部位是图中的______.
(3)人过度紧张时;在大脑皮层相关部位的影响下,下丘脑中的一些细胞能合成并分泌______激素,最终促使甲状腺合成并分泌d激素;当d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作用称为______调节.
(4)当人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图中下丘脑合成和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将会______.
(5)长跑比赛中,运动员机体产热大量增加,通过神经调节,引起皮肤毛细血管______和汗腺分泌增强,导致散热加快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C【分析】成熟卵子与收集来的精子相遇形成的受精卵,需培养到一定阶段才可以移植,精子获能和卵母细胞培养后才能受精,所以C选项正确。【解析】【答案】C2、B【分析】一个DNA中C有1/2*2000-460=540,PCR技术扩增4代,需要提供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个数是(24-1)*540=8100。【解析】【答案】B3、A【分析】除了杂交瘤细胞外,其余的细胞均无法存活的增殖,所以A选项正确。【解析】【答案】A4、D【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生态系统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一般包括各种绿色植物、蓝藻、硝化细菌;消费者主要是指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各种动物,另外还包括各种寄生生物;分解者主要是腐生细菌和真菌,还包括蚯蚓等生物。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成分,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定知识网络的能力。【解析】【答案】D5、B【分析】解:A;绝大多数真核生物的细胞具有核膜;但是也有些真核生物细胞没有核膜,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核膜,A错误;
B;儿子的X染色体来源于母亲;母亲是伴X隐性遗传患者,儿子一定患该病,B正确;
C;ADP转化为ATP所需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释放的化学能或光合作用吸收的太阳能;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但是有些植物细胞不含叶绿体,如根尖细胞ADP转化为ATP的场所只能是线粒体,细胞质基质,C错误;
D;某个体患有遗传病;但不一定含有致病基因,如21三体综合征患者可以没有任何致病基因,D错误.
故选:B.
1;并非所有的真核生物的细胞具有核膜;
2;患伴X隐性遗传病的母亲.其儿子一定是患者;
3;将ADP转化为ATP所需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释放的化学能或光合作用吸收的太阳能.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本题的知识点是ATP的产生场所、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结构的区别,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是解题的关键.【解析】【答案】B6、A【分析】将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在火焰上引燃,待酒精燃尽后,冷却8~10s再用,A错误,C正确;取少量菌液滴加在培养基表面,B正确;涂布时可转动培养皿,使涂布均匀,D正确。本题考查稀释涂布平板法的操作过程,属于识记内容,要求学生掌握细节知识。故选A。【解析】A7、B【分析】略【解析】B8、B【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胰蛋白酶作用下蛋白质分解发生在细胞内;氨基酸脱水缩合发生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神经递质和受体结合发生在组织液中。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点评:识记内环境的定义与内环境的成分是解决该题的突破口。【解析】【答案】B二、双选题(共9题,共18分)9、A|B【分析】试题分析:据图示,b是突触结构,该反射弧共有2个突触,由3个神经元形成,D错误。据突触结构可判断a为传出神经,C错误。给a处一个刺激,神经冲动沿传出神经传导至效应器,引起肌肉收缩,A正确。兴奋在突触间传导是单向的,B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反射弧结构、兴奋传导及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从图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解析】【答案】AB10、B|D【分析】试题分析:为获得相同的粘性末端,常用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目的基因和质粒,A正确。构建重组质粒必需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B错误。可用含抗生素的培养基检测大肠杆菌中是否导入了重组质粒,C正确。目的基因成功导入大肠杆菌,但并不一定成功表达,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和操作步骤及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解析】【答案】BD11、A|D【分析】试题分析:有性生殖的生物通过减数分裂和随机受精,使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保证了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A正确。性状具有相对性,后代并不能继承双亲的全部遗传性状,B错误。受精卵从卵细胞获得核DNA和质DNA,获得DNA量比精子的多,C错误。亲本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基因重组,随机受精可产生不同于亲本的重组型后代,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有性生殖的生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及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解析】【答案】AD12、B|D【分析】试题分析:通常雄鸟会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这属于行为信息,A项错误;与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相比,低碳生活方式减少了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B项正确;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C项错误;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解析】【答案】BD13、C|D【分析】试题分析:线性DNA分子含有3000个碱基对(bp),先用限制酶a切割,得到1600、1100和300三个不同的DNA片段,可知该线性DNA分子中酶a的识别序列有2个;经酶b再次切割得到800和300两种片段,可知在酶a切割产物1600中和1100中各含有1个酶b的识别序列,A错误;因而酶a与酶b切出的黏性末端可以互补配对而相互连接,B错误;a、b酶均切割3,5一磷酸二酯键,C正确;若用这两种酶和DNA连接酶对该DNA分子进行反复切割、连接操作,相关序列会明显增多,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限制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解析】【答案】CD14、A|C【分析】试题分析:重组的微生物有可能产生新的对环境有污染的代谢产物,A正确;种植抗虫棉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但抗虫基因有可能通过杂交的方式传播到其它植物体内,造成基因污染,B错误;转基因花粉中有毒蛋白或者过敏蛋白可能通过蜂蜜等食品进入人体,C正确;随着人们对生物知识的了解,一些现在不能掌握的技术经开发研究,环境安全问题是可以逐步解决的,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解析】【答案】AC15、A|B【分析】试题分析:图示下丘脑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又是体温等的神经中枢,但下丘脑的活动受大脑皮层的调控,A错误。血糖含量降低时,机体调节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多,同时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多,故图示内分泌腺还可以为肾上腺,B错误。一个完整的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构成,若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和内分泌腺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则①⑦分别为传入神经、传出神经,C正确。若图示中的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⑥是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增加,会反馈调节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抑制其分泌③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④促甲状腺激素,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神经—体液调节及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从图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解析】【答案】AB16、B|D【分析】试题分析:为获得相同的粘性末端,常用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目的基因和质粒,A正确。构建重组质粒必需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B错误。可用含抗生素的培养基检测大肠杆菌中是否导入了重组质粒,C正确。目的基因成功导入大肠杆菌,但并不一定成功表达,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和操作步骤及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解析】【答案】BD17、A|C【分析】试题分析:基因型为AaXBY的小鼠异常减数分裂产生了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2号染色体一定未分离,进入同一个配子中,A正确,B错误。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XBY未分离,也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XBXB或YY未分离,C正确,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异常情况原因分析,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解析】【答案】AC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8、16ⅠB农药分解者(或:细菌、真菌等)无机物【分析】【解答】(1)由于稻田中田螺活动能力极弱,调查稻田中田螺种群密度时可采用样方法.种群密度的计算方法是用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的估计值,分析表格数据可知,6个样方的种群密度分别是15、18、15、19、15、14,取其平均值为(15+18+15+19+15+14)÷6=16只/m2.
(2)由题干信息可知;该图中的2条曲线,一条是防治成本,一条是作物的价值,对于害虫的防治需要一定的成本,害虫密度越低,所需要的成本越高,作物的价值也高,但作物的价值是有一定限度的,而防治害虫的成本与作物的价值相比是无限的,因此Ⅰ表示表示将有害生物控制在不同密度时的防治成本,Ⅱ表示不同害虫密度下的作物价值;收益量是价值量减去成本量,在A;B、C三点中B点价值与成本之差最大,因此将害虫控制在该密度下收益最大.
(3)鸭能以稻田中的杂草;田螺等有害生物为食;可以降低农药的使用减轻环境污染;稻田生态系统中的细菌、真菌等分解者能将鸭的粪便分解成无机物,以促进水稻的生长.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本题是对种群密度的估算方法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害虫防治的综合性考查.对种群密度的估算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前者使用于植物或活动能力较小的动物,后者使用于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取样是关键,取样要做到随机取样;分题图曲线可知,Ⅰ、Ⅱ曲线为防治成本与作物的价值与害虫密度的关系曲线,作物的价值与防治成本之差是收益量,利用生物防治如引进害虫的天敌,既可以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又可以减轻环境污染.19、由负电位变成正电位神经——体液增多增加脂肪消耗量(答案必须体现出脂肪的变化)高胰蛋白酶(胶原蛋白酶)无菌下降【分析】【解答】(1)神经细胞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收到刺激后兴奋区电位是外负内正,所以该部位细胞膜外侧的电位变化是由正变负.恒温动物寒冷条件下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以维持产热与散热的动态平衡,即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肌肉和肝脏等产热增多.
(2)表中BAT含量变化表明;长爪沙鼠在寒冷条件下能通过增加脂肪消耗量来增加产热量以维持体温.根据实验结果推测,环境温度较低,机体需要产生更多的热量来维持体温,乙组常爪沙鼠血浆中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比甲组高.
(3)哺乳动物的脂肪细胞来源于前脂肪细胞.在体外培养前脂肪细胞;需经胰蛋白酶消化而得到单个前脂肪细胞,进行原代培养.体外培养细胞的操作及培养过程均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成熟脂肪组织细胞间质少;细胞松散,所以随着前脂肪细胞的分化,细胞贴壁生长性能下降.
【分析】1;根据表格分析;寒冷时,血浆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则BAT重量减轻,抑制下丘脑合成TRH.
2、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有负反馈作用,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20、生存斗争自然选择【分析】【解答】自然界中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从而能产生大量的后代即过度繁殖.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限的,生物为了获取食物和空间,要进行生存斗争.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哪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被淘汰.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故答案为:生存斗争;自然选择。
【分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21、。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体细胞性(生殖)
四相同一半无无有有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列表比较两者,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完善表格,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解答】有丝分裂:(1)有丝分裂分裂后形成的是体细胞。
(2)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产生两个子细胞。(3)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所含染色体数目与亲代细胞相同。
(4)有丝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无特殊行为;即无联会;交叉互换、分离等行为,非同源染色体无自由组合行为。
减数分裂:
(1)减数分裂形成的是生殖细胞。
(2)一个原始生殖细胞减数分裂能形成4个子细胞。
(3)减数分裂的结果是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母细胞的一半。
(4)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有特殊行为,如联会、交叉互换、分离等行为,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行为。【解析】。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体细胞性(生殖)
四相同一半无无有有
22、(1)二两AABBaab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解答】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实验一:野生型×品系甲→F1无豌豆素→F1自交→F2中有豌豆素:无豌豆素=1:3;实验二:品系甲×品系乙→F1无豌豆素→F1自交→F2中有豌豆素:无豌豆素=3:13。实验二中3:13是9:3:3:1的变形,所以可以推测与豌豆素产生有关的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决定产生豌豆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基因B对豌豆素的产生有抑制作用,而基因b没有。两个不能产生豌豆素的品系甲、品系乙两种豌豆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解析】(1)二两AABBaabb23、(1)遗传
(2)氧化分解
(3)相对性状
(4)染色体组
(5)通过体液运输
(6)同化量【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生物基础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要特别注意识记的准确性。【解答】(1)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2)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3)等位基因指的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4)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5)激素调节具有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的特点。(6)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同化量的比值。【解析】(1)遗传(2)氧化分解(3)相对性状(4)染色体组(5)通过体液运输(6)同化量24、略
【分析】【分析】本题的知识点是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有氧呼吸过程的掌握是解题的关键。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产生丙酮酸和还原氢,同时产生少量能量,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还原氢,释放少量能量,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是还原氢与氧气结合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分析图2:装置图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所以装置图中的气体变化量代表氧气的吸收量.由于呼吸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被装置中的NaOH溶液吸收了,所以瓶中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时,只有氧气的消耗,红色液滴向左移动.只进行无氧呼吸时,红色液滴不移动。【解答】(1)根据有氧呼吸三个阶段可知:①图中物质甲表示H2O,物质乙表示CO2。
②图中a、b;c所代表的过程中;产生能量中最多的是第三阶段c,该反应进行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③图中O2的作用是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与[H]结合生成水并产生大量能量。
④人体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2)①有氧呼吸时;吸收氧气量和释放二氧化碳量相等;无氧呼吸不吸收氧气,但释放二氧化碳,呼吸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被装置中的NaOH溶液吸收了,所以瓶中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时,只有氧气的消耗,红色液滴向左移动.只进行无氧呼吸时,红色液滴不移动。
②若将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量的蒸馏水,其他条件不变,实验后红色液滴不移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液滴向右移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或同时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解析】(1)①H2OCO2
②c线粒体内膜。
③与[H]结合生成水并产生大量能量(未答“并产生大量能量”给分)
④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错一处不给分)(2)①I.左Ⅱ.只进行无氧呼吸(不进行有氧呼吸;进行无氧呼吸)
②将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量的蒸馏水,其他条件相同(清水也给分)25、乙随机取样、样方面积相同统计样方内所有植物物种数和每一物种个体数并求均值生殖隔离物种遗传C类型发生突变(或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自然选择【分析】【解答】(1)分析图1:甲;乙、丙、丁四个不同地点;甲和丁有3类生物,乙和丙有4类生物,而乙有37个物种,丙有35个物种,因此乙物种多样性高.
(2)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要注意随机取样,且样方的大小要相同,样方的数量不能太少.
(3)根据题干信息“A;B、C之间杂交不育;C与D之间可以正常杂交并产生可育后代”可知,A、B和C(或A、B和D)属于不同种生物,存在生殖隔离,它们之间的差异可称为物种多样性;C和D属于同种生物,它们之间的差异可称为遗传多样性多样性.
C与D之间可以正常杂交并产生可育后代;两者之间的差异可能是C类型发生突变(或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其对环境的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分析】分析图1:甲、乙、丙、丁四个不同地点,甲和丁有3类生物,乙和丙有4类生物,而乙有37个物种,丙有35个物种,因此乙物种多样性高.四、判断题(共1题,共2分)26、A【分析】【解答】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产生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感觉细胞,再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产生听觉.故一侧人耳感受到的声音刺激通过听觉神经通路传送到两侧的大脑听区皮层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分析】此题考查听觉的形成过程,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据此回答.五、实验题(共2题,共6分)27、(1)<低快。
(2)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细胞分裂
(3)白等量一定浓度的乙烯利若两组都为白色若a组不变黄,b组变黄【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能力。【解答】(1)缠绕茎内侧由于支柱接触刺激;生长素浓度横向运输到外侧,外侧浓度较高,而茎对生长素敏感度较低,故外侧生长速率快,表现为缠绕生长。
(2)茎的生长除与生长素有关外;还与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相关;赤霉素能促进细胞生长,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
(3)实验目的是证明是否是乙烯导致白色金银花变黄色;所以自变量为乙烯,因变量为是否变色。对照组加蒸馏水,实验组加等量一定浓度的乙烯。因变量为是否变色,要观察记录两组花色变化情况。如果两组结果相似,即都为白色或都变黄色,则与乙烯的相关性不大;如果实验组变黄色,对照组不变黄色,则白色变黄色与乙烯相关。
【解析】(1)<低快。
(2)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细胞分裂(3)白等量一定浓度的乙烯利若两组都为白色若a组不变黄,b组变黄28、(1)甲生长素分布不均
(2)①抑制用浓度II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侧芽48d②a、c③abd【分析】【分析】本题以实验题的形式综合考查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分布、作用及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分析、运用基础知识处理实验的能力,准确分析题意、题表获取有效信息及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是解题关键。【解答】(1)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分布不均,重力作用,导致尖端下部两侧的生长素也分布不均,甲图就是这种情况;乙图没有尖端,就没有生长素的产生,该胚芽鞘不生长不弯曲;丙图的尖端被锡箔遮住了单侧光影响不了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分布,该胚芽鞘直立生长。(2)①②据实验结果可知:与蒸馏水的对照,浓度I和浓度II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对侧芽生长起到促进作用,浓度III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对侧芽生长起到抑制作用;其中浓度II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起到的促进作用比浓度I的大,时间越长,促进作用越大,故浓度I、Ⅱ、Ⅲ之间大小关系可能:Ⅰ<Ⅱ<Ⅲ或Ⅱ<Ⅰ<Ⅲ。因此该实验的各种处理中,促进侧芽生长效果最佳的方法是用浓度II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侧芽48d。③将浓度Ⅰ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稀释后,重复上述实验。与稀释前浓度Ⅰ的实验结果相比,稀释后实验中侧芽生长量的变化及原因可能有三种情况:A.浓度I的大于浓度II的,而且浓度I和被稀释后的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对侧芽生长的促进作用相同;B.浓度I的大于浓度II的较多,浓度I稀释后对侧芽的促进作用增强;C.浓度I的浓度比浓度II的低,在通过稀释,浓度更低,对侧芽的促进作用就会减弱。所以,abd符合题意。【解析】(1)甲生长素分布不均(2)①抑制用浓度II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侧芽48d②a、c③abd六、探究题(共4题,共16分)29、温度;酸碱度;易培养;生活周期短;灭菌;消毒;损伤DNA的结构;比例合适;鉴定(或分类);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适宜的时间,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产生;灭菌【分析】解:(1)大肠杆菌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变异类型容易选择、易培养、生活周期短等优点;培养过程中,除考虑营养条件外,还要考虑温度、酸碱度和渗透压等条件.
(2)灭菌是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所以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灭菌;消毒是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操作者的双手需要进行清洗和消毒,紫外线能使蛋白质变性,还能损伤DNA的结构.
(3)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应保证样品稀释的比例适合.
(4)对获得的纯菌种还可以依据菌落的形状;大小等菌落特征对细菌进行初步的鉴定.
(5)培养大肠杆菌时;在接种前需要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对于固体培养基应采用的检测方法是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适宜的时间,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产生.
(6)因为有的大肠杆菌会释放一种强烈的毒素;并可能导致肠道出现严重症状,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须经过灭菌处理后才能丢弃,以防止培养物的扩散.
故答案为:
(1)温度酸碱度易培养生活周期短。
(2)灭菌消毒损伤DNA的结构。
(3)比例合适。
(4)鉴定(或分类)
(5)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适宜的时间;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产生。
(6)灭菌。
大肠杆菌属于细菌;是原核生物.微生物营养成分主要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等,另外还需要注意渗透压、温度、pH等条件.大肠杆菌常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微生物培养的关键是无菌技术,防止外来杂菌的污染.
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培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大肠杆菌的培养条件以及其作为遗传实验的优点,区分掌握不同材料消毒和灭菌的方法,识记菌种鉴定的方法等,属于基础题.【解析】温度;酸碱度;易培养;生活周期短;灭菌;消毒;损伤DNA的结构;比例合适;鉴定(或分类);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适宜的时间,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产生;灭菌30、2;捕食和竞争;二氧化碳;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生产者;3.6×104;蛙的同化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K;建立自然保护区;物理【分析】解:(1)图1中有2条食物链:A→D→E;A→E;D和E的种间关系捕食和竞争.
(2)图1在碳循环中,A生产者和C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之间碳是以CO2形式转化.
(3)图1中C;B、A分别表示生态系统成分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生产者.
(4)若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食物关系如图2所示,计算最高营养级的最大能量应该按最大能量传递效率20%进行计算,E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为1×106KJ,则第二营养级最多能够得到1×106×20%=2×105,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ACCESS考试重难点与试题及答案
- 厂内工程装修合同协议书
- 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真题库-4
- 2025年嵌入式工程师思维训练试题及答案
- 掌握Access考试备战技巧试题及答案
- 控制结构基础试题及答案
- 采购合同协议书模板文件
- 五人股份合同协议书
- 写字楼出售合同协议书
- 字典管理与数据结构ACCESS试题及答案
- GA 1810-2022城镇燃气系统反恐怖防范要求
- 重庆地区现代方言中的古语词
- 3第三章申论写作 写作课件
- 广西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和建筑材料试验收费项目及标准指导性意见(新)2023.10.11
- 商户撤场退铺验收单
- 国开电大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实训 形考任务5实训报告
- PEP英语四年级下册U5 My clothes Read and write(教学课件)
- DB37-T 2671-2019 教育机构能源消耗定额标准-(高清版)
-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论文8篇
- (完整版)重大危险源清单及辨识表
- 试验室仪器设备检定校准证书和测试报告确认表(公司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