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华师大新版九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华师大新版九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华师大新版九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华师大新版九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华师大新版九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华师大新版九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797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1、肺炎双球菌侵入人体气管及支气管上皮黏膜,引起咳嗽,肺炎双球菌营养方式为()A.寄生B.腐生C.自养D.三者均不是2、NaOH固体需要密封保存是因为它()A.易挥发并且有腐蚀性B.易潮解并且有腐蚀性C.有腐蚀性并且易和二氧化碳反应D.易潮解并且易和二氧化碳反应3、化石形成的过程可用下图表示;正确的顺序是()

A.a→c→b→dB.c→a→b→dC.c→d→b→aD.a→b→c→d4、“类推”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中和反应B.酸的溶液pH<7,故pH<7的溶液一定是酸的溶液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故铜片在空气中的灼烧也生成白色固体D.碳可用于炼铁,故碳可用于冶炼所有的金属5、下列归类不正确的是()

​A.常见溶剂:水、酒精、汽油B.化学肥料:熟石灰、硫酸钾、磷矿粉C.营养物质:蔗糖、油脂、维生素D.清洁能源:核能、氢能、太阳能6、白化病是隐性致病基因(b)控制的,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孩子,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是()A.BB和bbB.Bb和bbC.BB和BBD.Bb和Bb7、下列表示骨、关节和肌肉关系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A.B.C.D.8、只用下列物质不能直接鉴别出烧碱、碳酸钠、稀硫酸三种无色试液的是(待鉴别的物质不能用)()A.氯化钡溶液、盐酸B.酚酞、铁片C.酚酞、盐酸D.石蕊试液、氯化钙溶液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9、如图是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和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由现象可判断电阻产生的热量较多.在此实验中用到的物理科学方法是____(写出一种即可).

10、将稀盐酸慢慢滴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在滴加的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由图可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图中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填化学式).

11、如图各物质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紫红色金属,B的固体可用作人工降雨,C;D为黑色粉末,F为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G为难溶性物质,H为难溶性蓝色物质(图中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

(1)用化学式表示:A____,G____.

(2)写出E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写出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3)C与D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

12、用恒为3V的电源给一小电动机供电使其转动,已知小电动机线圈电阻为1Ω,1min内小电动机消耗电能为36J,则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是____A.13、传染病是由____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14、如图所示,当匀速向左水平拉动木板M,待木块N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此时木块N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是向____(选填“左”或“右”);当由慢到快向左水平拉动木板M,待木块N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____F(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5、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评卷人得分四、其他(共3题,共9分)16、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货物A重为200N,请在图中画出货物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和拉力F的力臂L.

17、如图所示;一重为G的均匀杠杆,可绕O点上下转动,若让杠杆静止在图示位置,请画出作用在A点的最小作用力及杠杆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18、如图所示为不锈钢折叠指甲剪及平面图,它使用时相当于两个杠杆,在图乙杠杆简化图中B、C两点确定支点.并用O标出,画出最小动力F1和阻力臂l2.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1、A【分析】【解答】肺炎双球菌是细菌。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营养方式是异养,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因此营养方式是异养寄生。故选A。

【分析】本题考查了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要掌握肺炎双球菌的营养方式,才能准确做题。2、D【分析】【分析】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和苛性钠;是一种强碱,具有腐蚀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气体而变质。解题时需注意:NaOH固体和NaOH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分析是有所区别的。

【解答】NaOH固体不挥发但具有腐蚀性,密封保存的原因是易吸水而潮解,易吸收CO2气体而变质。

故答案选A3、B【分析】【分析】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最常见的是骨头与贝壳等,此题结合化石的形成过程回答。

【解答】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之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时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都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质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结合这一顺序,此题中鱼的化石的形成过程为:c→a→b→d。

故选:B4、A【分析】【解答】解:A;酸与碱能发生中和反应;盐酸属于酸,氢氧化钠属于碱,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类推正确;

B;酸溶液的PH小于7;PH小于7的不一定是酸溶液,例如硫酸氢钠溶液的PH小于7,但是盐溶液,故错误;

C;铜片在空气中的灼烧也生成黑色固体;故错误;

D;碳可用于炼铁;故不可用于冶炼所有的金属,例如活泼的钾、钠、钙,故错误.

故选:A.

【分析】A;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B;根据酸碱盐的酸碱性分析;

C;铜片在空气中的灼烧也生成黑色固体;

D、碳的还原性有限.5、B【分析】【解答】A.水;酒精和汽油都是常见的溶剂;故正确;

B.化肥分为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熟石灰不是其中的任意一种,故错误;

C.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是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故正确;

D.核能;氢能和太阳能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属于清洁能源,故正确.

故选B.

【分析】A.根据常见的溶剂来分析;B.根据常见的化肥来分析;C.根据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来分析;D.根据常见的清洁能源来分析.6、D【分析】【解答】白化病属于家族遗传性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发生于近亲结婚的人群中,肤色正常的夫妇生出了患白化病的孩子,说明夫妇双方除含有一个控制正常肤色的基因外,都含有一个控制白化病的隐性基因,父母亲的基因组成都是Bb,白化病患者男孩的基因组成是bb。故选D。

【分析】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基因的显性和隐性,要求考生了解白化病的遗传,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7、B【分析】【分析】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两端是白色的肌腱,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骨和关节本身没有运动能力,必须依靠骨骼肌的牵引来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解答】解:A;骨骼肌跨越两个关节;错误.

B;肌肉跨越了一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正确.

C;两块肌肉没有跨越关节;错误.

D;由一块骨骼肌附着在相邻的骨上;错误.

故选:B8、B【分析】【分析】将烧碱;碳酸钠、稀硫酸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的试剂必须能与三种溶液发生反应;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解答】解:A、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液体为碳酸钠溶液;然后剩余的两种物质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物质是稀硫酸,则另一种物质是烧碱,可以鉴别,故错误;

B;与铁片反应冒出气泡的物质是稀硫酸;酚酞遇烧碱、碳酸钠均变红色;无法鉴别,故正确;

C;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液体为碳酸钠溶液;酚酞遇烧碱变红色;酚酞遇稀硫酸不变色;可以鉴别,故错误;

D;紫色石蕊溶液遇稀硫酸变红色;氯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另一种物质为烧碱;可以鉴别,故错误;

故选:B.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9、转换法【分析】【解答】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不能直接观察,但液体温度的变化可以通过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来反映,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据图可知,两个电阻串联,即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且R2所在的U型管中的液体高度差大,即说明R2产生的电热多;

【分析】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大小.电阻大小.通电时间有关,探究电流产生热量跟电阻关系时,控制通电时间和电流不变;10、减小放热NaCl【分析】【解答】(1)氢氧化钠溶液的pH大于7;稀盐酸的pH小于7,在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变小,故填:减小;

(2)由图象可以看出;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温度在逐渐的升高,说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故填:放热;

(3)根据图象可以看出;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温度在逐渐的升高,在B点前后温度是两种情况,B点温度最高,B点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生成氯化钠和水,故填:NaCl.

【分析】(1)根据溶液的酸碱性来分析;

(2)根据图象可以看出随着盐酸的加入温度在逐渐上升;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3)B点是温度最高时,也就是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时.11、CuBaSO4Ca(OH)2+CuSO4═Cu(OH)2↓+CaSO4↓C+CO22CO置换反应【分析】【解答】A为红色金属单质;故A是铜;B的固体可用作人工降雨,故B是二氧化碳;C;D为黑色粉末,故C和D为氧化铜和碳,F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故F是氢氧化钙;E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难溶性物质,故G为硫酸钡,E是硫酸铜,C是氧化铜,D是碳;H为难溶性蓝色物质,故H是氢氧化铜,I是硫酸钙,带入框图,推断合理;

(1)A是铜,G是硫酸钡,故填:Cu;BaSO4;

(2)E是硫酸铜,F是氢氧化钙;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钙,E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CuSO4═Cu(OH)2↓+CaSO4↓;B是二氧化碳,D是碳,炽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CO22CO;

(3)C是氧化铜,D是碳;通过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CuO2Cu+CO2↑)可知;C与D的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故答案为:

(1)Cu;BaSO4;(2)Ca(OH)2+CuSO4═Cu(OH)2↓+CaSO4↓;C+CO22CO;(3)置换反应.

【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A为红色金属单质,故A是铜;B的固体可用作人工降雨,故B是二氧化碳;C、D为黑色粉末,故C和D为氧化铜和碳,F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故F是氢氧化钙;E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难溶性物质,故G为硫酸钡,E是硫酸铜,C是氧化铜,D是碳;H为难溶性蓝色物质,故H是氢氧化铜,I是硫酸钙,据此解答.12、0.2【分析】【解答】解:通电时间t=1min=60s;

由W=UIt得;通过电动机的电流:

I===0.2A.

故答案为:0.2.

【分析】知道消耗的电能、电源的电压和通电时间,根据W=UIt的变形公式I=求出通过电动机的电流.13、病原体【分析】【解答】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有细菌,真菌等等。

【分析】本题考查传染病的定义14、左等于【分析】【分析】由N处于静止状态,对N受力分析,可以判断摩擦力方向,根据N和M属于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大小只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判断出弹簧测力计示数。

【解答】对N在水平方向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则摩擦力方向左,无论M如何拉动,对N受到的为滑动摩擦,滑动摩擦只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压力和粗糙程度不变,则摩擦力大小不变,所以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F。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5、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因此呼吸作用的实质都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