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河北省承德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河北省承德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河北省承德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河北省承德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承德市高三年级期中考试生物学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2。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大肠杆菌和水绵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和水绵均无细胞核,都是原核生物B.大肠杆菌因为没有线粒体所以不能进行有氧呼吸C.水绵细胞吸收离子消耗的ATP主要由叶绿体产生D.水绵具有中心体,能够进行有丝分裂【答案】D【解析】【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但是它们均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以及遗传物质DNA等结构。原核生物虽没有叶绿体和线粒体,但是少数生物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如蓝藻(蓝细菌)。【详解】A、水绵是真核生物,A错误;B、大肠杆菌没有线粒体但含有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能进行有氧呼吸,B错误;C、水绵细胞吸收离子消耗的ATP主要由线粒体产生,C错误;D、水绵是低等植物,具有中心体,能够进行有丝分裂,D正确。故选D。2.大豆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子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和脂肪中都含有的元素有C、H、OB.将大豆种子晒干储藏的目的是减少自由水,从而使其代谢降低C.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种类增加D.大豆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在室温下通常呈固态【答案】D【解析】【分析】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与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构成动物脂肪的为饱和脂肪酸,构成植物脂肪的为不饱和脂肪酸。【详解】A、蛋白质中含有C、H、O、N等元素,脂肪含有C、H、O元素,A正确;B、大豆种子晒干过程中,自由水比例降低,细胞代谢减弱,有利于储存,B正确;C、大豆种子萌发中发生复杂的代谢,新合成许多有机物,C正确;D、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呈液态,动物脂肪大多含有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呈固态,即大豆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熔点较低,室温时呈液态,D错误。故选D。3.下列关于教材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内膜上发生的希尔反应,可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的氧全部来自水B.科学家用丙酮从鸡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C.向梨汁中滴入适量的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梨汁中存在葡萄糖D.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应将酵母菌的培养时间适当延长以耗尽溶液中的葡萄糖后再检测酒精的产生【答案】D【解析】【分析】如果细胞中只有细胞膜含有脂质,那么提取的脂质铺展成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该细胞表面积的2倍;如果细胞除细胞膜外还有其他膜结构含有脂质,那么脂质铺展面积会大于细胞表面积的2倍。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详解】A、希尔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不能证明氧气中的全部氧原子来源于水,A错误;B、1925年,荷兰科学家戈特和格伦德尔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鸡不属于哺乳动物,细胞中还含有细胞核等膜结构,B错误;C、向梨汁中滴入适量的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梨汁中存在还原糖,但不能确定是葡萄糖,C错误;D、葡萄糖也能与酸性重铬酸钾发生颜色变化,所以应将酵母菌的培养时间适当延长以耗尽溶液中的葡萄糖后再检测,D正确。故选D。4.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①是细胞的边界,具有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B.②是遗传信息库,因此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C.③含有多种有机物,可通过渗透作用调控细胞的形态D.④通过类囊体堆叠增大膜面积,为光合色素提供更多的附着位点【答案】A【解析】【分析】1、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2、细胞膜的结构特性是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详解】A、①是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细胞作用,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A错误;B、②是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B正确;C、③是液泡,内含多种有机物,可通过渗透作用调控细胞的形态,C正确;D、④是叶绿体,通过类囊体堆叠增大膜面积,为光合色素提供更多的附着位点,D正确。故选A。5.钠钾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离子通过钠钾泵的跨膜运输是逆着浓度梯度进行的B.载体蛋白磷酸化会导致载体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C.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钠钾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钠钾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答案】C【解析】【分析】离子泵其实是身兼载体和ATP酶双重角色一种特殊载体,离子通过离子泵进行的运输属于主动运输,主动运输的特征是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影响主动运输的主要因素是载体和能量,因此动物CO中毒(影响能量供应)和加速蛋白质变性剂(影响载体的功能)均会降低离子的运输速率。【详解】A、钠钾泵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离子通过钠钾泵的跨膜运输是逆着浓度梯度进行的,A正确;B、载体蛋白磷酸化会导致载体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B正确;C、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改变钠钾泵结构,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降低,C错误;D、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能量供应,从而降低钠钾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正确。故选C。6.为研究ATP与同样作为能源物质的葡萄糖对肌肉收缩作用的异同,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向经过连续收缩产生疲劳的离体蛙腓肠肌上滴加葡萄糖溶液,肌肉不收缩;向同一只蛙的另一条收缩疲劳的离体腓肠肌上滴加ATP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后,肌肉能发生明显收缩。该实验结果能说明()A.葡萄糖不是能源物质B.肌肉收缩需要的能量来自葡萄糖的氧化分解C.ATP能为肌肉收缩提供能量D.葡萄糖能通过ATP间接为肌肉收缩提供能量【答案】C【解析】【分析】ATP是直接能源物质,糖类是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备用能源物质。【详解】A、该实验说明ATP是直接能源物质,葡萄糖不是直接能源物质,A错误;BD、向经过连续收缩产生疲劳的离体蛙腓肠肌上滴加葡萄糖溶液,肌肉不收缩,说明葡萄糖不能直接为肌肉收缩提供能量,该实验不能得出肌肉收缩需要的能量来自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也不得出葡萄糖能通过

ATP间接为肌肉收缩提供能量,B错误;C、向经过连续收缩产生疲劳的离体蛙腓肠肌上滴加葡萄糖溶液,肌肉不收缩,而向经过连续收缩发生疲劳的离体蛙腓肠肌上滴加ATP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后,肌肉能发生明显收缩,说明ATP能为肌肉收缩提供能量,C正确。故选C。7.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只有在受到辐射或有害物质的入侵时才会产生自由基B.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都受遗传信息的调控C.在老年个体中,并非所有衰老细胞都会出现细胞核体积增大的现象D.寿命较长的细胞不一定具有分裂能力【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衰老的原因:自由基学说和端粒学说,(1)自由基学说:我们通常把异常活泼的带电分子或基团称为自由基。自由基含有未配对电子,表现出高度的反应活泼性。在生命活动中,细胞不断进行各种氧化反应,在这些反应中很容易产生自由基。此外,辐射以及有害物质入侵也会刺激细胞产生自由基。例如,水在电离辐射下便会产生自由基。自由基产生后,即攻击和破坏细胞内各种执行正常功能的生物分子。最为严重的是,当自由基攻击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磷脂分子时,产物同样是自由基。这些新产生的自由基又会去攻击别的分子,由此引发雪崩式的反应,对生物膜损伤比较大。此外,自由基还会攻击DNA,可能引起基因突变;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活性下降,致使细胞衰老。(2)端粒学说:每条染色体的两端都有一段特殊的DNA——蛋白质复合体,称为端粒。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一截。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截短的部分会逐渐向内延伸。在端粒DNA序列被“截”短后,端粒内侧的正常基因的DNA序列就会受到损伤。结果使细胞活动逐渐异常。【详解】A、细胞并不是只有在受到辐射或有害物质的入侵时才会产生自由基,在生命活动中,细胞不断进行各种氧化反应,在这些反应中很容易产生自由基,A错误;B、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等各项生命活动都会受到遗传物质的控制,B正确;C、在老年个体中,并非所有衰老细胞都会出现细胞核体积增大的现象,如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C正确;D、寿命较长的细胞不一定具有分裂能力,平滑肌细胞和心肌细胞的寿命都很长,但它们都不能分裂,D正确。故选A。8.某哺乳动物(2n)的生活史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过程Ⅰ、Ⅳ、Ⅴ会发生有丝分裂,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不变B.过程Ⅱ会发生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变化为2n→4n→2n→nC.细胞P的染色体数目和核DNA数目均与细胞Q的相同,但二者的基因组成有区别D.过程Ⅳ中的部分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会发生变化【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精子和卵细胞经过Ⅲ受精作用形成Q受精卵,受精卵经过Ⅳ细胞生长、分裂、分化长成幼体,幼体经过Ⅴ生长发育到成体,成体细胞经过有丝分裂形成原始的生殖细胞P,原始的生殖细胞经过减数分裂生成精子、卵细胞。【详解】A、过程Ⅰ成体到原始生殖细胞,过程Ⅳ受精卵到幼体,过程Ⅴ幼体到成体会发生有丝分裂,有丝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不变,A正确;B、过程Ⅱ生成精子、卵细胞会发生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变化为2n→n→2n→n,B错误;C、细胞P和细胞Q是同一哺乳动物的体细胞经过有丝分裂得到的,染色体数目和核DNA数目相同,但二者由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基因组成有区别,C正确;D、过程Ⅳ从受精卵到幼体过程中发生分裂和分化,部分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会发生变化,D正确。故选B。9.某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下图表示该个体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出现如图所示现象的原因是基因突变B.基因A和基因a的本质区别是核糖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C.若该细胞分裂至减数分裂Ⅱ后期,1个细胞内含有2个染色体组,4条染色单体D.若该初级精母细胞发生了显性突变,则其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AB、aB、Ab或Ab、ab、AB【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详解】A、出现如图所示现象的原因(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基因分别是A和a),由于该个体的基因型是AaBb,所有可能的原因是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A错误;B、基因A和基因a的本质区别是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B错误;C、若该细胞分裂至减数分裂Ⅱ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此时1个细胞内含有2个染色体组,4条染色体,0条染色单体,C错误;D、若发生显性基因突变,则初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是AAAaBBbb,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AB、aB、Ab或Ab、ab、AB,D正确。故选D。10.科学家们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并最终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在肺炎链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中,发现R型细菌可以通过基因重组转化为有致病性的S型细菌,证明了DNA就是遗传物质B.艾弗里在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中,创造性地运用“加法原理”,在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中加入DNA酶,从而证明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C.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同时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烟草花叶病毒的侵染实验中,以病毒颗粒的RNA和蛋白质分别侵染烟草,结果发现RNA可使烟草出现花叶病斑性状,证明了RNA也是遗传物质【答案】D【解析】【分析】格里菲思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但并没有证明转化因子是DNA。艾弗里实验、赫尔希和蔡斯实验均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详解】A、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含有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A错误;B、在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中,利用自变量控制中的“减法原理”设置对照实验,B错误;C、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分别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C错误;D、在进行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中,将病毒颗粒的RNA和蛋白质分离开来分别侵染烟草,结果发现RNA分子可使烟草出现花叶病斑性状,而蛋白质不能使烟草出现花叶病斑性状,证明了RNA也是遗传物质,D正确。故选D。11.植物叶绿体的遗传受核DNA和叶绿体DNA(cpDNA)的共同控制,其中cpDNA是环状双链DN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核DNA和cpDNA分子的(A+G)/(T+C)值不同,代表DNA分子具有特异性B.在cp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上都连接2个磷酸基团和1个含氮碱基C.在核DNA分子中,(A+T)/(G+C)=a,则其中一条链的(A+T)/(G+C)=1/aD.若核DNA分子中有500个碱基对,其中A占碱基总数的20%,则DNA复制三次需要消耗2400个胞嘧啶【答案】B【解析】【分析】DNA双链中,腺嘌呤A只能与胸腺嘧啶T配对,胞嘧啶C只能与鸟嘌呤G配对,因此腺嘌呤A碱基数=胸腺嘧啶T碱基数,胞嘧啶C碱基数=鸟嘌呤G碱基数。每个A-T碱基对之间形成两个氢键,每个C-G碱基对之间形成3个氢键。【详解】A、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DNA分子,A=T,C=G,因此(A+G)/(T+C)比值相同,不能体现特异性,A错误;B、cpDNA为环状,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所以每个脱氧核糖上都连接2个磷酸基团和1个含氮碱基,B正确;C、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C错误;D、核DNA分子中有碱基500对,其中A占碱基总数的20%,所以A=T=200个,G=C=300个,该DNA复制三次需要消耗(23-1)×300=2100个胞嘧啶,D错误。故选B。12.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B.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D.二倍体和四倍体西瓜杂交得到的三倍体无子西瓜是一个新物种【答案】B【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②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③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非基因型频率的改变,A错误;B、生物多样性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协同进化)的结果,B正确;C、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所以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不仅仅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C错误;D、三倍体无子西瓜不可育,不能产生可育后代,所以不是一个新物种,D错误。故选B。13.已知小鼠毛色由一组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B1(黄色)、B2(鼠色)、B3(黑色)控制。现有甲(黄色)、乙(黄色)、丙(鼠色)、丁(黑色)4种雌雄小鼠若干,某研究小组对其开展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B1、B2、B3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B1>B2>B3B.杂交组合③出现2:1的性状分离比的原因为基因型为B1B1的个体致死C.选择杂交组合③的子代黄色小鼠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后代黑色小鼠占比为1/15D.若要判断小鼠丙的基因型,可以选择杂交组合②中黄色子代与之杂交【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AB、由①中甲(黄色)与丁(黑色)杂交,子代黄色:鼠色=1:1,可知黄色对黑色为显性,即B1>B3,由②中乙(黄色)与丁(黑色)杂交,子代黄色:黑色=1:1,也可知黄色对黑色为显性,再由③中甲(黄色)与乙(黄色)杂交,子代黄色:鼠色=2:1,可知黄色对鼠色为显性,且出现2:1的性状分离比是因为B1B1个体致死,所以基因B1、B2、B3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B1>B2>B3,AB正确;C、杂交组合③中,甲乙基因型不同,推测双亲基因型分别为B1B2、B1B3,子代黄色小鼠基因型为1/2B1B2,1/2B1B3,其中B1B1合子致死,产生配子B1的概率为1/2,B2的概率为1/4,B3的概率为1/4,随机交配,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1B1(致死):B1B2:B1B3:B2B2:B2B3:B3B3=(1/2×1/2):(2×1/2×1/4):(2×1/2×1/4):(1/4×1/4):(2×1/4×1/4):(1/4×1/4)=1/4:1/4:1/4:1/16:1/8:1/16=4(致死):4:4:1:2:1,所以后代黑色小鼠B3B3占比为1/12,C错误;D、杂交组合②中的黄色子代小鼠基因型为B1B3,让其与小鼠丙杂交,若后代中有黑色小鼠,则丙为杂合子,反之为纯合子,D正确。故选C。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4.以下关于表观遗传和生物性状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的甲基化修饰,可以遗传给后代,使亲子代同一基因的甲基化水平保持相同且不变B.同一基因碱基序列相同,甲基化水平也相同,则其基因表达水平相同C.表观遗传能够使生物体在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变的情况下,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D.一个性状可能受多个基因影响,一个基因也可能影响多个性状【答案】AB【解析】【分析】1、表观遗传是指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的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的变化现象。2、在大多数情况下,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性状可以受到多个基因的影响,一个基因也可以影响多个性状。生物体的性状也不完全是由基因决定的,环境对性状也有着重要影响。【详解】A、基因的甲基化水平也会受到抽烟等生活习惯的影响而发生改变,所以亲子代同一基因的甲基化水平可能不同,A错误;B、影响基因表达水平的不仅有甲基化水平,还有组蛋白的甲基化,乙酰化等多方面的影响,B错误;C、表观遗传指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C正确;D、一个性状可能受多个基因影响,一个基因也可能影响多个性状,D正确。故选AB15.胆固醇主要由肝细胞合成并被运往其他细胞发挥作用,它在血液中的运输主要是以低密度脂蛋白(简称LDL,由胆固醇与磷脂、蛋白质结合形成)的形式进行。LDL进入细胞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发动蛋白合成受阻,可能导致低血脂现象B.网格蛋白可能有助于细胞膜的形变,促进膜泡的形成C.LDL被溶酶体分解的过程属于细胞自噬D.胞吞过程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同时消耗能量【答案】ACD【解析】【分析】从图中看出,LDL和LDL受体结合后,在结合素蛋白、网格蛋白和发动蛋白的作用下,形成网格蛋白包被膜泡,运入细胞内,和溶酶体结合,将LDL分解,同时将受体运至细胞膜。【详解】A、如果发动蛋白合成受阻,则膜泡不能将LDL和受体的复合物运入细胞,因此细胞外的LDL增多,导致高血脂,A错误;B、从图中看出网格蛋白和细胞膜结合后,有助于细胞膜的形变,促进膜泡的形成,B正确;C、细胞自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细胞将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等,通过溶酶体降解后再利用的过程,图示是细胞处理LDL的过程,不是细胞自噬,C错误;D、胞吞过程需要膜蛋白协助,但不是载体蛋白,D错误。故选ACD。16.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线粒体基质中的还原型辅酶脱去氢并释放电子,电子经线粒体内膜最终传递给,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的能量驱动从线粒体基质移至内外膜间隙中,随后经ATP合酶返回线粒体基质并促使ATP合成,然后与接受了电子的结合生成水。为研究短时低温对该阶段的影响,将长势相同的黄瓜幼苗在不同条件下处理,分组情况及结果如图所示。已知DNP可使进入线粒体基质时不经过ATP合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4℃时线粒体内膜上的电子传递受阻B.与25℃时相比,4℃时有氧呼吸产热多C.与25℃时相比,4℃时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多D.由DNP的作用机理可知,使用DNP的情况下进入线粒体基质的过程受阻【答案】A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与25℃条件下相比,25℃+DNP条件下ATP生成量减少,而耗氧量增加,说明DNP的存在可抑制ATP的合成;与25℃条件下相比,4℃条件下ATP生成量降低,耗氧量增加。【详解】A、与25℃相比,4℃时耗氧量增加,根据题意,电子经线粒体内膜最终传递给氧气,说明电子传递未受阻,A错误;B、C、与25℃相比,短时间低温4℃处理,耗氧量较多,说明4℃时有氧呼吸速率更高,消耗的葡萄糖量较多,释放总能量值更多;但ATP合成量较少,故释放的能量更多用于产热,BC正确;D、DNP虽然使不经ATP合酶返回线粒体基质中,但由耗氧量增大可知,进入线粒体基质的过程不仅未受阻,反而比正常情况下有所加强,D错误。故选AD。17.下图是一个家族中两病的遗传系谱图(甲病的控制基因为A与a;乙病的控制基因为B与b),已知甲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625,且Ⅱ-6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不考虑其他变异,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甲病和乙病都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若Ⅲ-9和正常男性婚配,理论上生育一个同时患甲病和乙病男孩的概率为1/104C.若在男性群体中乙病患者占比为1%,则在女性群体中乙病致病基因频率为1%D.Ⅲ-10与某一正常女性婚配,生男孩即可避免后代患病【答案】ABD【解析】【分析】由Ⅱ-3、Ⅱ-4不患病,Ⅲ-8患病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Ⅱ-5、Ⅱ-6不患病,Ⅲ-10不患病且Ⅱ-6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可判断,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详解】A、由Ⅱ-3、Ⅱ-4不患病,Ⅲ-8患病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Ⅱ-5、Ⅱ-6不患病,Ⅲ-10不患病且Ⅱ-6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可判断,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B、Ⅲ-10患乙病,Ⅱ-5基因型为XBXb,Ⅲ-9的基因型为1/2aaXBXB,1/2aaXBXb,若Ⅲ-7和Ⅲ-9结婚,考虑甲病时,正常男性对于甲病而言基因型是A_,甲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625,即aa的基因型频率为1/625,则a基因频率为1/25,正常人群中Aa的概率为1/13;考虑乙病时,正常男性对于乙病而言基因型是XBY;则生育一个同时患甲病和乙病男孩的概率为(1/13)×(1/2)×(1/2)×(1/4)=1/208,B错误;C、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的患病概率等于致病基因的频率,若在男性群体中乙病患者占比为1%,则在男性和女性群体中乙病致病基因频率均为1%,C正确;D、Ⅲ-10与某一正常女性婚配,若正常女性为甲病基因携带者,则后代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可能患甲病,D错误。故选ABD。18.某纯合突变体果蝇的1号染色体片段含有a、b、c、d、e、f基因,依次控制多翅脉、桃色眼、弯翅、小刚毛、黑檀体和棒状眼性状,且均为隐性性状。将某一染色体片段缺失的果蝇(表型为野生型)与该突变体杂交,子代为野生型果蝇、桃色眼弯翅小刚毛果蝇(其余性状均为野生型),且两者比例接近1:1,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缺失的是Ⅱ号染色体上的片段B.该野生型果蝇能产生两种基因型的配子C.缺失的片段包含b、c、d的等位基因D.缺失的片段包含a、e,f的等位基因【答案】ABC【解析】【分析】依据题目信息及杂交结果,可判断野生型为显性纯合子,染色体片段缺失的果蝇(表型为野生型)只有一条染色体片段缺失,且为II号染色体,其基因型可表示为AABCDEEFF,可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即ABCDEF和AEF;某纯合突变体果蝇的Ⅱ号染色体片段含有a、b、c、d、e、f基因,其基因型可表示为aabbccddeeff,可产生一种配子abcdef;二者杂交可出现题目所示结果。【详解】A、某染色体片段缺失的果蝇(表型为野生型),如果其缺失片段不在II号染色体上,与突变体杂交后,子代不会出现桃色眼弯翅小刚毛果蝇,A正确;B、某染色体片段缺失的果蝇(表型为野生型)缺失片段在II号染色体上,能产生ABCDEF和AEF两种配子,B正确;CD、“子代为野生型果蝇、桃色眼弯翅小刚毛果蝇(其余性状均为野生型),且两者比例接近1:1”说明某染色体片段缺失的果蝇(表型为野生型)可产生两种类型配子,且缺失片段在II号染色体上包含BCD三个基因,故缺失的片段包含b、c、d的等位基因,C正确,D错误。故选ABC。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9分。19.黄酮类化合物属于多酚类次生代谢物,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查尔酮合成酶(CHS)是植物体内类黄酮物质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催化类黄酮物质合成途径中的第一个反应,对植物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意义。它催化形成的产物查尔酮进一步衍生转化构成了黄酮、异黄酮和花色素苷等各类黄酮化合物。(1)CHS催化作用机理是______。CHS只能催化类黄酮物质合成途径中的第一个反应,而对其他反应环节不起作用,体现了酶的______。(2)研究发现,CHS的两种抑制剂作用机理如图1所示,相应的反应速率情况如图2所示,其中a为未添加抑制剂时的反应速率,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①由图1推测,抑制剂2作用于酶后,酶的活性不会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而恢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②据图2分析,三组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曲线______对应抑制剂1,判断理由是______。(3)研究表明,高剂量的La(Ⅲ)(一种稀土元素镧)与CHS的某些活性位点结合,会提高CHS的活性,酶活性可用______表示,故在上述a组实验中添加高剂量的La(Ⅲ),推测a组反应的最大反应速率会比未添加时的反应速率______(填“升高”或“降低”)。【答案】(1)①.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②.专一性(2)①.抑制剂2与酶结合后,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不能再与底物结合②.抑制剂的种类和有无、底物浓度③.b④.抑制剂1与底物竞争结合酶促反应的活性部位,在底物浓度较高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率与未添加抑制剂1时的反应速率相等(强调反应速率相等)(3)①.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②.升高【解析】【分析】酶是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生物大分子,绝大部分酶是蛋白质,少数的酶是RNA;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较温和的特性。【小问1详解】酶的作用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其特性之一是酶发挥作用时具有专一性,体现在酶催化的反应是一个或一类反应;【小问2详解】①抑制剂2与酶结合,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不能再与底物结合,故抑制剂2作用于酶后,酶的活性不会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而恢复;②抑制剂的种类和有无是这三条曲线的自变量。抑制剂1与底物竞争结合酶促反应的活性位点,当底物的浓度足够高时,抑制剂与酶接触并结合的概率大大降低,酶促反应的速率无限接近于没有抑制剂时的反应速率,故对应曲线b;【小问3详解】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可表示酶的活性;根据题意,高剂量的La(Ⅲ)会使酶活性升高,故添加高剂量的La(Ⅲ)后酶促反应速率也会升高。20.真核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完成复制后产生的姐妹染色单体依赖黏连蛋白保持相互黏附的状态,在分裂期才会分离并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分离酶(SEP)是水解黏连蛋白的关键酶。某个细胞周期的部分时期以及对应细胞内某些化合物的含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注:SCR为保全素,APC为后期促进复合物。(1)图示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_____期的细胞简图。图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中,染色体和核DNA比值为1:1的是_____(填图中的字母“a”“b”或“c”)。(2)SEP的活性需要被严密调控。SCR能与SEP紧密结合,并充当假底物以阻断其活性,据图中信息分析,若APC的含量减少,则SCR的含量会_____(填“增加”或“减少”),SEP的活性会_____(填“增强”或“减弱”)。(3)在人类细胞中,SEP在分裂间期时被阻挡在细胞核外。若此时核膜的通透性异常,则会使SEP处于细胞核内,其可能的结果是姐妹染色单体提早被分开,而此时_____,从而无法保证核DNA的平均分配。【答案】(1)①.前期、末②.c(2)①.增加②.减弱(3)纺锤丝还没有附着在着丝粒上,分开的染色体随意移动会使染色体分配混乱(合理即可)【解析】【分析】由图可知,(a)时期APC含量很低,SCR与SEP结合;(b)时期,APC含量升高,与SCR结合,释放SEP,且SCR含量降低。【小问1详解】根据图示,a为分裂间期,b为分裂中期,c是分裂后期,因此图示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分裂前期和末期的细胞简图,染色体和核DNA比值为1:1即着丝点分裂,没有姐妹染色单体的存在,是c图。【小问2详解】根据图示,若APC的含量减少,则SCR的含量会增加,根据题意,SCR能与SEP紧密结合,并充当假底物以阻断其活性,因此SCR的含量增加以后,与SEP紧密结合,并充当假底物以阻断其活性,因此SEP的活性会减弱。【小问3详解】如果间期核膜的通透性不恰当改变,使分离酶处于细胞核内,可能会导致姐妹染色单体提前分开,而此时纺锤丝还没有附着在着丝粒上,分开的染色体随意移动会使染色体分配混乱(合理即可),无法保证DNA平均分配。21.图甲为豌豆细胞遗传信息传递的示意图,①~③表示生理过程;染色体组蛋白乙酰化引起有关染色质结构松散,如图乙。请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核心生理过程如图甲_____(填序号),与③相比,过程②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_____。(2)完成过程②,需要_____酶;过程③中,模板的右侧是_____(填“3’”或“5’”)端,该过程有的氨基酸可被多种tRNA转运,其意义是_____。(3)豌豆的过程①中,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中插入一段外来的DNA片段致使豌豆皱粒出现,该变异类型为_____,依据是_____;该过程体现出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是_____。(4)过程①中,某DNA中一个C—G碱基对中的胞嘧啶甲基化后,又发生脱氨基生成了胸腺嘧啶。则该DNA分子经过多次复制后,所产生的子代DNA分子中异常的DNA占比为_____。(5)X射线可破坏DNA结构从而用于癌症治疗,丁酸钠是一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依据图乙,若利用X射线照射治疗癌症时使用丁酸钠,则治疗效果会_____。【答案】(1)①.②③②.T—A(2)①.RNA聚合②.③.提高了氨基酸的运输效率,使翻译速率加快;也可以增强密码子容错性(3)①.基因突变②.基因的碱基对增添引起碱基序列发生改变③.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4)1/2(5)增强【解析】【分析】图甲中①表示核DNA复制的过程;②核DNA转录为RNA的过程;③表示RNA翻译的过程。【小问1详解】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控制性状,核心生理过程是转录(②)和翻译(③);转录过程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有A—U、T—A、C—G、G—C,翻译过程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有A—U、U—A、C—G、G—C,所以②相对于③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T—A。【小问2详解】②为转录,需要RNA聚合酶参与。翻译时,核糖体沿着mRNA从5’端往3’端方向移动,根据肽链的长短可知,翻译的方向是从右往左,因此过程③中,模板的右侧是5’端。多种tRNA转运同一种氨基酸,提高了氨基酸的运输效率,使翻译速率加快,也可以增强密码子容错性。【小问3详解】豌豆粒形呈现皱粒的根本原因是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结构改变,即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中间插入一段较大的DNA片段,进而导致控制合成的淀粉分支酶异常,该变异类型为基因突变。该实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小问4详解】细胞中一个DNA分子的一个C—G碱基对中的胞嘧啶甲基化后,又发生脱氨基生成了胸腺嘧啶,最终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该DNA分子经过n次复制后,子代DNA分子一半正常,一半异常,子代DNA分子中异常的DNA占比为1/2。【小问5详解】丁酸钠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使染色质结构维持松散,有利于X射线破坏癌细胞的DNA结构,因此若利用X射线照射治疗癌症时使用丁酸钠,则治疗效果会增强。22.植物工厂是利用计算机、电子传感系统、农业设施对植物生长发育的温度、湿度、光照、浓度以及营养液等环境条件进行自动控制,使设施内植物生长发育不受或很少受自然条件制约的省力型生产。分析下面两个相关实验:实验一:在玻璃温室中,某研究小组在上午7:00-10:00分别用三种单色光对某种绿叶蔬菜进行补充光源实验测得吸收速率(单位:)如下表所示:时间7:008:009:0010:00白光对照01.82.24.3450nm补光1.82.34.56.0580nm补光01.22.03.9680nm补光5.07.09.212.0(1)据表分析:给植株补充_____光源,可能对该植株的生长有抑制作用。(2)若680nm补光后植株的光合色素增加,则在适宜条件下,该植物的光饱和点会_____(填“增大”或“减小”)。(3)结合以上实验结果进一步分析发现:植物工厂选用红光和蓝光组合的LED灯培植蔬菜效果更好,理由是_____;有的植物工厂完全依靠LED等人工光源生产蔬菜,靠人工光源生产蔬菜的好处是可以根据植物生长的情况,通过调节_____使蔬菜产量达到最大(答出2点即可)。实验二:某研究小组以大豆为实验材料,研究浓度增加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4)绿叶通过气孔从外界吸收的,在叶肉细胞的_____与_____结合,完成的固定。(5)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适宜时,当浓度倍增,大豆的光合作用速率并未倍增,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增加的因素可能是_____(答出2点即可)。【答案】(1)580nm(2)增大(3)①.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②.光照强度、光照时间、不同色光(光质)等(4)①叶绿体基质②.##五碳化合物(5)光合色素含量一定、NADPH和ATP的供应限制、固定的酶活性不够高、的再生速率不足、有机物在叶绿体中积累较多等【解析】【分析】据图分析:与对照组相比,给植株补充580nm光源时植株吸收二氧化碳的速率降低,说明此光源对该植株的生长有抑制作用,给植株补充450nm和680nm光源时植株吸收二氧化碳的速率升高,说明此光源对该植株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小问1详解】与对照组相比,给植株补充580nm光源时植株吸收二氧化碳的速率降低,说明此光源对该植株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小问2详解】若680nm补光后植株的光合色素增加,则植物吸收光能的能力增强,会使光饱和点增大。【小问3详解】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所以选用红蓝光组合LED灯培植蔬菜可以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提高蔬菜的产量。植物工厂完全依靠LED等人工光源生产蔬菜的好处是人工光源的光照强度、光照时间、不同色光(光质)等是可以调控的,可以根据植物生长的情况进行调节,使蔬菜产量达到最大。【小问4详解】绿叶通过气孔从外界吸收的CO2,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与C5(或五碳化合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