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方法详解+案例分析(附模拟精练和中考真题)_第1页
文言文断句方法详解+案例分析(附模拟精练和中考真题)_第2页
文言文断句方法详解+案例分析(附模拟精练和中考真题)_第3页
文言文断句方法详解+案例分析(附模拟精练和中考真题)_第4页
文言文断句方法详解+案例分析(附模拟精练和中考真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文言文断句方法详解+案例分析(附模拟精练和中考真题)01利用对话标志断句1.解析文言文常以“曰”“云”“言”为标志写人物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文言文中,对话最易被发现,因为这里涉及到一些表示对话的标志性字词,如“曰、云、言”。但在这里我们需注意两点:一是对话中又有对话的情况,二是文中省略说话人和“曰”字的情况。2.案例分析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分析:这一段中,有表对话的标志性词“曰”,但中间有两句省略了说话人和“曰”,就要特别注意了。答案: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02借助文言虚词断句1.解析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文言文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或感情,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它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常见可以帮助断句的虚词如下:①【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嗟夫、嗟乎、呜呼”表示感叹,前后都要断开。②【句尾语气词】“者、也、矣、兮、焉、耳、而已”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或判断句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③【疑问语气词】“何、曷、盍、胡、安、奚、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一般在词前断句,也有在词后断句)④【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如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是以、无论、岂、岂非”等词,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⑤【句首时间词】“今、顷之、久之、少顷、未几、已而、一时、是时、既而、俄顷、俄而、忽、忽然”等时间词,前面一般可断句。⑥【居中连词】“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前面要断开)。2.案例分析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03借助名词或代词断句1.解析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谓宾,而主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如《孙权劝学》中“及鲁肃过寻阳”,先用全称,以下“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就不再提姓了。2.常见人称代词人称代词做主语其前断句,做宾语其后断句。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在下。第二人称代词: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卿。第三人称代词:之、其、彼。特殊词语:“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人”,“有时”,其前断句。04通过找动词来断句1.解析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一样,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关键是抓住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以其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整体把握句意,进而可以正确断句。2.案例分析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分析:句中动词有“期行、期、不至、舍去、乃至”,因此可区分出五个句子,其中有三个句子省略主语或者是承前主语。05借助语法结构断句1.解析文言文中涉及到很多文言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及一些固定句式。这些都是我们断句时很好的“帮手”。这些句式往往用虚词来达成,因而不少地方可以参考上文找虚词判断法。2.案例分析①表示判断:……者……也、……者也、……也(注意“者”“也”两词分开与不分开的情况)。例句: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环滁皆山也。

②表示疑问或反问:奈(若,如)……何、不亦……乎、何……之有、孰与……乎、其(何)……乎、安……哉(也)、岂……哉(邪)、何……为、况……乎例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06借助修辞手法断句1.解析文言文中往往会用到排比、对偶、对比、反复、顶真等修辞手法,形成对偶句、排比句,句式整齐,四六句多,这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抓住这个特点断句,常能收到断开一处接着触类旁通断开几处的效果。2.案例分析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分析:这段文字之中,句式整齐,多运用四六句,穿插运用五字句,有序而灵动;多运用对偶、对比、手法。根据这样的语言特点,断句也就容易多了。

文言文断句模拟精练1.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千古风/流人物B.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C.焉用/亡郑/以陪邻D.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古诗文断句、停顿的能力。A.“风流”是“杰出”的意思,中间不能断开。B.“寄托”是“藏身”的意思,中间不能断开。D.“樯橹”指“曹操的水军战船”,中间不能断开。故选C。2.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为一项是(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C.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D.吾从而/师之【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朗读断句能力。D.结合句意断句。“从”,跟随;“而”,连词,无义;“师”,意动用法,以……为师。句意:我跟随他然后向他学习(以他为师)。正确为“吾从/而师之”。故选D。3.下列文句中,断句错误的一项是(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则/知明/而/行无过矣C.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D.粪土/当年/万户侯【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断句能力。A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意思为“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很久了”,其中“也”为句中语气词,表停顿,所以正确的断句为“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故选A。4.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组是(

)A.假舆/马者B.故/木受绳则直C.善/假于物也D.吾尝/跂而望矣【答案】A【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A项,需要结合句意内容断句。“假”是借助的意思,正确为“假/舆马者”。故选A。5.下列句子朗读节奏或句读有错误的一项是(

)A.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B.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C.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诗歌朗读中的节奏和停顿。D项,“也”是句中表停顿的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应该在“也”后停顿。故选D。6.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A.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C.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D.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朗读节奏划分的能力。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根据语法结构划分节奏。“激扬文字”和“指点江山”都是动宾结构,“指点江山”在动宾之间停顿,则“激扬文字”也应在动宾之间停顿。掌握古文化知识,做好停顿。比如别称、尊称,官名、文体名称等。若遇到这些情况要做停顿。“万户”指一万户;万家;官名。“侯”是指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侯爵。所以D项的正确停顿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故选D。【点睛】诗歌朗读节奏划分可根据以下原则:1.语义单位划分法,如词或词组;2.成分划分法,主谓宾,定状补;3.助词依附法,即将表时、动态的助词划在前面的修饰成分内;4.诵读检验法,节奏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诗歌的意旨和情感,一旦划分影响表达则无价值。因此,划分节奏后诵读一下,看是否影响表达。7.给下面画线处断句,用“/”表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zá),非也;君子如响矣。(《荀子·劝学篇》)A.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B.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C.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D.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文言断句能力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断句时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段,把握语段的基本意思,然后充分利用各种标志词及句式特点断句。具体做法,可以找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找虚词(如句首语气词、句末语气词、句首关联词、句首时间词等),找对话(注意曰、云、言等词),找修辞(如对偶、反复之类),找固定结构(如“是以”、“以故”等),找对称句式。本题所给文段从内容来看,讲的是君子和小人对待学习的不同态度,“也”多做句末语气词,“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对偶句;“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的内容上是对比。找到这些信息,答案就可以得到了。故选B。8.以下文段选自《师说》,断句最正确的一项是()A.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B.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C.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D.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答案】B【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断句。注意“是故”表示总结,“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注意结构对称,理解意思断句。9.下列古诗文的句内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B.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韩愈《师说》)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D.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苏洵《六国论》)【答案】C【详解】此题考查把握文言文语句句内停顿的能力。把握文言文语句的句内停顿,需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对不能断开的结构要研究前后语句的含义及联系,看看断在哪里语意才能明白,词语前后的联系往往都有标志可寻,只要抓住了这些标志,就可以轻松断句。A项停顿错误,应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B项停顿错误,“师道之不传也久也”句,停顿应在“也”的后面,“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句,停顿应在“也”的后面。C项句内停顿正确。D项停顿错误,“封”与“礼”后面跟的是宾语,不能有停顿。故选C。10.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部分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节选自《世说新语》)A.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B.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C.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D.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答案】C【详解】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竟”是“结束”的意思,“默然无言”是看书的表现,中间断开;“客”作后句的主语,前面断开,故选C。

中考真题演练一、江苏省淮安市2023年中考题: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一处)(2分)马

也解析:此题不用看原文就可以判断其断点处,初步具备文言语感的初中同学,应该在读一两遍之后,迅速感觉到这是一个典型的文言文判断句,其格式是标准的“……者……也”,在“者”的后面可以停顿。在课文《陈涉世家》中的开篇第一句就是:陈胜者,阳城人也。因此,此题的答案是:马者/王之所爱也。二、辽宁省大连市2023中考题:

乙文中加色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汉军尽/来只有此耳/今日并可生擒/然后平定天下。B.汉军尽来/只有此耳/今日并可生擒/然后平定天下。C.汉军尽/来只有此耳/今日并可生擒然/后平定天下。D.汉军尽来/只有此耳/今日并可生擒然/后平定天下。解析:此句不看原文,也可以根据语感与常识来判断停顿之处。同学们先把此句读两遍,并注意领会其含义,就会发现,“只有”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而在“只”的前面加上一个动词“来”,读起来很是别扭,不知所云。因此,我们可以先试着排除掉A和C。然后再来看看B与D,感觉“汉军尽来”是可以说得通的,意思是“汉军都来”,“只有此耳”意思是“只有这些罢了”。再往下看,就会感觉“然后”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开,而且“擒然”根本就无法解释。因此,可以判定,D是不准确的,可以排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