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经讲稿9讲解材料_第1页
政经讲稿9讲解材料_第2页
政经讲稿9讲解材料_第3页
政经讲稿9讲解材料_第4页
政经讲稿9讲解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与地租

目的和要求:(1)掌握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的特点;(2)弄懂资本主义地租产生的原因、条件、源泉及种类。§1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

一、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的形成和特点1、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的形成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的形成过程即农业的资本主义化,亦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业中发展为占统治地位的过程。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是从封建土地所有制演变而来的,除了英国属于典型的资本原始积累道路外,其他国家概括起来有两条道路:一条是改良的道路即普鲁士式的道路;另一条是革命的道路即美国式的道路。

普鲁士式的道路,是封建地主经济通过改良的方式逐渐演变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道路。它的特点是:封建地主通过“改革”,允许农奴向封建地主交纳大量赎金,赎免封建农奴义务,从而使农奴转变成自由劳动者;地主阶级逐渐采用雇佣劳动,按照资本主义经营方式改造地主庄园,组织资本主义农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美国式的道路,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摧毁封建地主经济,建立资本主义经济的道路。封建地主经济在资产阶级革命中被摧毁以后的一个时期内,小农经济发展为农村中占优势的经济形式。但是,随着小农经济的两极分化,小农经济逐渐被资本主义经济所代替,农业资本家采用雇佣劳动方式经营资本主义大农场。

2、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的特点: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与封建土地所有制相比,具有两个特点:

第一,土地所有权同土地经营权相分离。在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下,存在着土地所有者(地主阶级)、租地经营者(农业资本家)、雇佣工人(农业无产阶级)三个阶级,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从而形成土地所有权同土地经营权相分离。

第二,土地所有权与劳动者人身依附关系相分离。资本主义社会的土地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租佃关系,农业资本家和农业工人之间的雇用关系,都只是一种纯粹经济上的契约关系。

§2级差地租及其形式

一、

级差地租的形成

1、涵义:农业资本家租种面积相等,而质量不同的土地,缴纳的地租存在差别。马克思将这种因较好的土地的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价格所形成的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称为级差地租。

2、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

级差地租的实体是超额利润,它的形成是由于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1)土地经营垄断,使农业中超额利润具有相对稳定性。而土地的有限性是形成土地经营垄断的前提。

(2)土地经营的垄断使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由劣等地的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决定,从而使经营中等地和优等地的农业资本家能获得超额利润。3、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首先必须假定,农产品也和工业品一样,是按照生产价格出售的。因为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保证农业资本家获得平均利润,从而他们才肯把资本投到农业部门来。但由于:(1)不同地块的肥沃程度的差别;(2)不同地块的位置差别;(3)同一地块的连续投资的不同生产率的差别。使同量资本投入面积相等但生产条件不同的土地,其劳动生产率不同,因而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也就不同。一般说来,租种较好的优等地和中等土地,其劳动生产率较高,产量较多,因而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能够获得超额利润。耕种较好土地所获得的超额利润,就转化为级差地租。

农业中形成的超额利润和工业超额利润的区别:

(1)工业中的超额利润只是一种暂时现象,而农业中的超额利润则相对稳定;

(2)工业中的超额利润只有先进企业才能得到,而农业中的超额利润中等以上的地都可获得;

(3)工业中的超额利润是以生产率的绝对领先为前提,而农业则不一定。4、级差地租的来源:

级差地租来源于农产品社会生产价格高于个别生产价格的差额。5、级差地租的源泉:

农业雇用工人创造的超额剩余价值6、级差地租体现的关系:

二、级差地租的形式级差地租Ⅰ:等量资本在同等面积的各级土地上使用时,由于土地的肥沃程度和位置的差别而不同的生产率带来的超额利润所形成的地租,称为级差地租Ⅰ。土地的肥沃程度主要是指土壤的生物的、化学的和物理的结构以及土壤中包含的植物营养素的程度。土地肥沃程度主要是自然形成的,但可以通过人工改良,因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土地肥力的差别必然使投入相同面积的等量资本具有不同的生产率,投入优等地和中等地的生产率高于劣等地的生产率,其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这样可以获得数量不等的超额利润,形成级差地租Ⅰ。(见下表)

土地种类投入资本平均利润产量个别生产价格社会生产价格级差地租全部每单位全部每单位劣等地10020412030120300中等地100205120241503030优等地100206120201803060土地的位置不同也会形成级差地租Ⅰ。由于距市场的远近和交通条件不同,因而运费有差别(见下表):

土地种类和市场的距离(公里)产量产地的个别生产价运费(元)市场价格级差地租Ⅰ甲304120301500乙1041201015020丙54120515025上表中的级差地租=

市场价格-(个别生产价格+运费)。级差地租Ⅱ:级差地租Ⅱ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由于连续投资取得高于劣等地的生产率而带来的超额利润所形成的地租。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用于改良土壤、改进技术等,借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种耕种方式叫做“集约经营”。由此形成的级差地租就是级差地租Ⅱ(见下表):土地种类所投资本平均利润产量个别生产价格社会生产价格级差地租Ⅱ全部每单位全部每单位劣等地10020412030120300优等地原投入1002061202018030Ⅰ60追加1002081201524030Ⅱ120可见,级差地租Ⅱ的形成是以农业技术条件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为前提的。只要追加投资能带来较高劳动生产率,就可以产生级差地租Ⅱ。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的联系与区别:联系:(1)级差地租Ⅰ先于级差地租Ⅱ;(2)级差地租Ⅱ以级差地租Ⅰ为基础。区别:

(1)形成的条件不同;

(2)在超额利润转化为级差地租的过程上不同。级差地租Ⅰ在订租约时就可确定为土地所有者占有;级差地租Ⅱ取决于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的竞争,在租约期内连续投资的超额利润归农业资本家所有,只有到租约期满后,重新签约时,才归土地所有者。

§3绝对地租一、

绝对地租的形成

1、绝对地租涵义:在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下,无论租种好地还是坏地,都要缴纳地租,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如果土地所有者把劣等地的使用权转让给农业资本却得不到地租,这就在事实上否定了土地所有权。因此,马克思把这种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无论租种好地、还是坏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叫做绝对地租。经营劣等地的农业资本家要缴纳地租,同时,他又要获得平均利润,因此,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就不是由劣等地的生产条件所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来调节。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要高于它的生产价格,这样才能使农业资本家获得超额利润,并转化为地租。

2、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农产品高于它们的生产价格出售这一事实,决不证明它们也高于它们的价值出售。在资本主义现实生活中,农产品有可能按照高于生产价格的价格,但又不高于农产品价值的市场价格出售,从而使土地所有者获得绝对地租。这是因为,资本主义农业在其发展的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生产技术是落后于工业的,因而农业资本的有机构成低于工业。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同量资本在农业中可以推动更多的活劳动,在剩余价值率相同的情况下,所创造的剩余价值量高于工业部门,农产品的价值便会高于其社会生产价格。所以,如果农产品按照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价值出售,农业资本家除了获得平均利润外,还可以得到超额利润,这部分超额利润就转化为绝对地租。可见,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资本平均资本有机构成。3、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

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在农业部门中,由于存在土地所有权的垄断,任何人要想把资本投资到农业中来,即使是投到最劣等的土地上,都必须缴纳地租。这就阻碍其他部门的资本向农业部门自由转移,因而农业部门的超额利润不参加利润平均化的过程。这样,农产品就可以按照高于生产价格的价格,即由价值决定的价格出售,并且这部分超额利润长期保留在农业部门,并转化为绝对地租。需要指出的是,不仅仅是租种劣等地要缴纳绝对地租,而且租种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在缴纳级差地租的同时,也要缴纳绝对地租。4、绝对地租的来源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只要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存在,绝对地租就存在,否则就等于取消了土地所有权。在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已经等于或高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时,形成绝对地租的超额利润究竟从何而来呢?自两个方面:第一,来源于农产品的垄断价格;第二,来源于农业资本家的平均利润和农业工人工资的部分扣除。级差地租与绝对地租地租形式产生条件产生原因来源源泉体现关系级差地租土地等级不同1、肥沃不同2、远近不同3、追加投入资本不同土地经营权的垄断社会生产价格-个别生产价格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对农业工人的剥削绝对地租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构成土地私有权的垄断农产品价值-社会生产价格二、土地价格土地作为私有财产,和其他商品一样可以买卖,具有价格。土地本身不是商品,没有价值,它是天然存在的,因此,土地价格不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其实质是地租的资本化。

土地价格=地租/银行存款利息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