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测试卷-2022-2023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_第1页
第四单元测试卷-2022-2023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_第2页
第四单元测试卷-2022-2023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_第3页
第四单元测试卷-2022-2023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_第4页
第四单元测试卷-2022-2023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测试卷(本卷满分100分,完成时间90分钟)姓名得分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倡导(chāng)睿智(ruì)脑髓(suǐ)钦差大臣(qīng)B.自诩(yǔ)孱头(chàn)孱弱(chán)阿刺伯(lā)C.蹩进(bié)竹笋(sǔn)譬如(pì)锱铢必较(zī)D.给予(gěi)给以(gěi)岑寂(cén)有的放矢(dì)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A.国萃气概周密实是求事B.奸怍狂忘武候祠残羹冷灸C.部署秸杆猝不及防礼上往来D.通缉坐落滔滔不绝冠冕堂皇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错误常常是正确的。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③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④为此目的,就要同志们的眼光向着这种实际事物的调查和研究。A.先导指导向导引导B.引导先导指导向导C.向导先导指导引导D.指导引导向导先导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无法静心工作,几次设计都没通过,屡试不爽,郁闷极了。B.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80多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义无反顾地奋战在防疫最前线,让人肃然起敬。C.他本来就惧怕上台演讲,你却硬要让他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D.这些经验丰富的缉毒警察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与毒贩斗智斗勇,还百姓一片净土。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必须明确: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演进趋势的系统改革,是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有力保障。B.为了防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不再扩散,我们应加强防护知识的学习。C.《水浒传》这部长篇小说成功地塑造了鲁智深、武松、林冲等人的英雄事迹。D.这部学术著作的作者是由四川大学的两位资深教授写成的。6.下列各句中,括号内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排比)B.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对偶)C.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反语)D.读好文章,如饮醇酒,其味无穷,久而弥笃。(拟人)7.下列关于《史记》的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A.《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不虚美、不隐善”,不仅是传记文学的典范,也是古代散文的楷模。B.《史记》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组成。C.“本纪”记载历代帝王的兴衰和重大历史事件,《项羽本纪》就是如此。D.《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8.下列有关列提纲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列出一个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写作提纲,相当于在盖大楼前设计一张施工的“蓝图”。B.阅读时我们应对阅读材料来一番提纲挈领,钩玄提要,也就是列提纲。C.只要有了好的写作提纲,就一定能写出吸引人的作文。D.列提纲可以使自己原来模糊的、断断续续的思路清晰化、条理化,写作起来就能“按图施工”,可以加快写作速度,也可使文章内在结构更为严密。9.下面电话交谈得体的一项是()A.“喂!快递公司吗?王明在吗?”“对不起,他不在。您有什么事需要……”“不在,算了,算了!”(咔嚓,就挂断了电话)B.凌晨5点,一学生家长给班主任打电话:“老师,跟我家娃娃说一下,天气冷了,要多穿点。”C.小张在办公室值班,忽然接到一电话:“我是老李,赶快叫小陈接电话!”D.周红给班主任打电话请假:“王老师您好,我是周红,因感冒发烧,想请今天上午的第一二节课的假去看医生,可以吗?”10.下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B.今年春节,你是跟我们一起去旅游呢?还是呆在家里?C.新型冠状病毒究竟是什么东西?感染冠状病毒会出现哪些症状?能不能有效地治疗和预防?大家对这些问题都很关注。D.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被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这就是读书使人避恶。二、诗歌阅读(每小题5分,共10分)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小题。浣溪沙·和无咎韵陆游懒向沙头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关情。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君行。【注】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年)闰十一月至次年正月,陆游与韩元吉在镇江相聚,此时,陆游在镇江通判任上,韩元吉(字无咎)则是来镇江省亲暂住。两位朋友相聚两月,彼此唱和的诗词作品共有三十多首。请谈谈首联“懒”字的表达效果。(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三、现代文阅读(12~15小题,每小题5分,16小题4分,共24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6小题。不求甚解马南邨①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②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③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④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⑤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⑥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⑦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⑧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⑨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12.给第2段画线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并结合全文解释该句子。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13.根据所划分的结构层次,把未列出的提纲补充完整。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第一部分:开宗明义,摆出要批驳的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第二部分:第三部分:14.结合上下文理解“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的意思。”15.请用自己的语言提炼这篇文章的主旨。16.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书不一定都能读懂,不妨承认“不求甚解”;读书要不固执一点,而是要了解大意。B.普列汉诺夫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求甚解”,实际上做了许多曲解。C.本文的结构:立观点→释新义→引出处→引语录→援例子→结上文。D.选文针对对方认识过程的逻辑错误展开反驳,选例典型,论证严密。E.选文运用举例论证法和对比论证法论证了论点,分析具体,论证详实。四、语言运用(6分)17.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很严峻的2020年2月1日,《新闻调查》“火线金银潭”栏目组采访金银潭医院医生夏家安,“看惯了生死”的夏医生在谈到同事时,泪珠不自觉地往下掉;除夕,虽然医院备了好的盒饭,可他累得只想躺一会儿。假如你是护理专业的一名学生,看到这个节目,请你代表护理专业的全体同学向夏医生打一个电话,请在下面的横线处写上你想说的话。致电夏医生:五、写作(30分)18.《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在高中时即使衣不遮体、食不果腹,依然爱书如命,不断地吮吸着书带给他的精神营养;《最美的青春》中冯程等大学生在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荒原(昔日的塞罕坝)上,锐意进取,在失败中用不屈的意志创造出万顷林海;有中国“保尔·柯察金”之称的张海迪就像她自己所说“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那样,身残志坚,自学不辍,出版多部作品,在多方面做出巨大贡献,成为人们敬仰的劳动模范。在中外历史上或经典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励志的人物,请选择其中一位,以“我的榜样”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精神面貌、思想品质等,不少于600字。参考答案1.C【解析】A项“倡”读chàng,“钦”读qīn;B项“诩”读xǔ,“孱头”的“孱”读càn;D项“给予”的“给”读jǐ。2.B【解析】A项“国萃”的“萃”应是“粹”,“实是求事”应该是“实事求是”,有3个错别字;B项“奸怍”的“作”应为“诈”,“狂忘”的“忘”应为“妄”,“武候祠”的“候”应为“侯”,“残羹冷灸”的“灸”应为“炙”,有4个错别字;C项“秸杆”的“杆”应为“秆”,“礼上往来”的“上”应为“尚”,有2个错别字;D项没有错别字。3.A参照课文原文。4.B【解析】A项“屡试不爽”指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爽”是“差错”之意,望文生义。C项“差强人意”中的“差”含“稍微”义,“强”含“振奋”义,整个词指大体上能令人满意或还能振奋人的意志。从句子要表达的意思上看,有“强人所难”之意,故使用不当。D项“无所不为”指什么事都干得出,含贬义,褒贬失当。5.A【解析】B项不合逻辑,去掉“不”;C项搭配不当,改为“塑造了……等人物形象”;D项句式杂糅,改为“作者是四川大学的两位资深教授”或“著作是由四川大学的两位资深教授写成的”。6.D【解析】这句话的修辞手法是比喻,将“好文章”比作“醇酒”。7.C【解析】“本纪”记载历代帝王的兴衰和重大历史事件,《项羽本纪》是例外。8.C【解析】这种说法太绝对了,有好的写作提纲,只是写好作文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所以这种说法有误会。9.D【解析】A项还没等对方说完第二句话,就抢着说,还没等对方回答就挂断了电话;B项打电话时间不当,不是特别急的事不宜凌晨5点打;C项起始语不够明确,寻人称谓也不明,同时“赶快”用语也不恰当。10.B【解析】选择问句,中间不能用向号,应改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