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考纲·重点解读】(老师用书独具)考纲考点考点解读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秦中心集权制度的形成(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化(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1)理解分封制与宗法制的概念与相互关系,生疏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梳理秦汉至明清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演化的史实,归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监察制度演化,分析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进展的影响,生疏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2.古代中国的经济(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手工业的进展(3)商业的进展(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1)明确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生疏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2)列举古代手工业进展的基本史实,生疏手工业进展的特征(3)概述古代商业进展的表现及特征,生疏古代商业进展的特点;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影响,分析资本主义萌芽进展缓慢的缘由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化(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宋明理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1)把握诸子百家的思想,生疏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2)把握儒家思想形成进展的演化历程,理解董仲舒新儒学、宋明理学的影响;分析明清进步思想家的主见及对儒学进展的影响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科技成就(2)汉字的起源、演化和书画的进展(3)文学成就(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进展(1)把握中国四大创造等主要科技成就,生疏中国科技创造对世界文明进展的贡献(2)梳理中国书画艺术的起源与进展历程,生疏中国书画艺术的进展脉络(3)把握中国古代文学的进展历程及成就,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及缘由;把握京剧等剧种产生进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特征;生疏京剧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5.古代希腊、罗马(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1)分析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把握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过程、内容、特点、实质及影响,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进展的重要意义(2)把握罗马法的演化历程、主要内容,分析罗马法实质及影响,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3)理解古希腊人文主义兴起的背景,把握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主见,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理解古希腊人文精神是近代人文精神的起源【专题导航】古代中国古代西方时间跨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1840年鸦片战斗前夕古希腊:克里特文明~公元前146年古罗马:罗马城修建~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特征农耕文明海洋文明表现政治文明(1)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构成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2)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3)古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渐渐由“开放”走向“闭关锁国”,开头落后于世界潮流(1)古希腊辉煌的奴隶制民主政治,成为近代西方代议制的根源(2)伴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罗马法律不断演化并得到完善,形成罗马法律体系。博大而缜密的罗马法对人类文明的进展产生了乐观影响,是近现代欧美国家法律的源头经济文明(1)“男耕女织”、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是古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经济模式(2)“重农抑商”政策下的手工业和商业有肯定的进展,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进展,但始终未能突破自然经济的束缚海上贸易兴盛,奴隶制工商业发达,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兴起与富强思想文明(1)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对中国乃至世界影响深远(2)古代中国传统科技发达,思想文化富强古希腊的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都关注社会,争辩人,体现了希腊文化的理性精神和人文主义的本质,古希腊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发源地第1讲古代中华文明的奠基、形成和进展——先秦、秦汉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时间断限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是中华文明的形成与进展阶段线索特征政治从分封制、宗法制渐渐进展到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心对地方的把握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体制渐渐代替了贵族体制,专制皇权渐渐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征经济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特点。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展,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形式;在此基础上,手工业、商业在先秦、秦汉也得到了很大的进展文化(1)思想领域:经受了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演化,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2)文学方面:《诗经》和楚辞分别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阶段性文学成就表现为汉赋(3)科技方面:形成了东方特色的有用性创造制造一、政治上:从周代“天下共主”到秦汉中心集权制度的形成与进展1.商周的政治制度(1)商周实行王位世袭制,西周实行以王族为主体的分封制,周王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崩溃,形成诸侯混战、社会变革局面。(2)西周实行以血缘为纽带,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2.秦汉中心集权制度(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确立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中心设立三公九卿制;地方推行郡县制,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2)汉初频繁换相,形成中外朝制度;地方推行郡国并行制,王国威逼中心;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地方设刺史代表中心监督地方官员。(3)选官制度从先秦的世卿世禄制到察举制,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二、经济上:中国古代经济模式的形成与进展1.农业(1)先秦时期的耕作技术经受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演化;小农经济形成,重农政策开头消灭。(2)汉代牛耕普及,消灭了二牛一人犁耕法、耧车和代田法;兴修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2.手工业(1)西周手工业完全官营,商周青铜铸造技艺超群;春秋战国时期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并存。(2)汉代开头用煤炭作燃料冶铁;丝绸远销欧洲并获“丝国”称号;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3.商业(1)商朝时职业商人产生;周朝时商人由官府统一管理;春秋战国时期官营局面被打破,抑商政策开头消灭。(2)秦统一货币等有利于加强各地经济的沟通;汉代专供贸易的“市”消灭;开通丝绸之路,中外贸易进展起来。4.经济政策(1)商周土地制度为井田制;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逐步破坏,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这成为封建社会土地兼并现象的根源。(2)汉代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卑视商人,推行盐铁专卖制度。三、思想文化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与科技文化的进展1.从“百家争鸣”到思想“大一统”(1)春秋战国时期消灭“百家争鸣”局面,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纷纷登场,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2)春秋末期的孔子开创儒家学派,经过孟子、荀子的进展,战国后期儒学成为蔚然大宗。(3)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2.科技文化(1)科技:西汉创造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数学、医学、农学等成就非凡。(2)汉字:商代甲骨文的消灭,标志中国文字走向成熟。(3)文学:春秋时期消灭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具有现实主义特色;战国时期楚辞体盛行;汉代综合文体汉赋集中体现了当时的文学成就。[通史专题]考向一先秦至秦汉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化视角1从历史遗存角度考查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特点、影响【典例1】(2022·广东文综,12)“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A.祖先牌位B.皇帝宝座C.青铜兵器D.铁制农具解题思路定位学问宗法制与甲骨文解题关键迁移理解宗法制的影响及甲骨文的特点辨析选项A“宗”,是一个会意字,“示”指神祇,“宀”指房屋,即在室内对祖先进行祭祀,在甲骨文中“”象宫室屋宇之形,则“”表示祖先牌位,正确B秦始皇统一后,建立皇帝制度,才有了皇帝宝座,甲骨文是商代文字,错误C宗的本义指宗庙、祖庙,青铜兵器与宗的含义没有联系,错误D铁制农具消灭于春秋战国时期,甲骨文是商代文字,错误答案A视角2从文明传承角度考查政治制度的演化趋势【典例2】(2021·课标全国Ⅰ,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经济进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领先消退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解题思路定位学问分封制、秦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把握题眼战国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东方六国地区差别明显辨析选项A铁器牛耕的推广导致分封制瓦解,错误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表现是等级序列,错误C材料表明战国时期秦国领先由等级序列明显的分封制走向了中心集权统治,正确D战国时期分封制走向瓦解,错误答案C【主题深化】宗法制对后世的重要影响(1)封建政治:①影响了封建社会中皇位继承的嫡长子制原则;②影响了古代对列祖列宗的崇拜;③形成了“家国同治”的统治理念等。(2)社会习俗:①后世的百家姓丛书、家族家谱修订、宗祠家庙建立;②民间的尊宗敬祖、认宗归祖、渴望亲情的传统观念、祭祖扫墓等社会风俗。(3)思想观念:①宗法观念使“忠”“孝”观念深化民心;②宗法观念造就了重视家庭建设、尊老爱幼、夫妻相敬、兄弟相亲、和谐相处等社会公德;③促使中华民族形成了“国”与“家”不行分的意识,直接造就了一批批忠孝之士;④宗法制的“道德专制”“男女不公平”“等级观念”等思想,直接导致了后世的男尊女卑、等级贵贱、任人唯亲等现象,成为扼杀人性、民族进步和进展的瓶颈;⑤宗法意识使“国人”形成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盲目排外心理。考向二先秦至秦汉时期农耕经济的进展视角1关留意要历史概念及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典例3】(2021·海南单科,8)右图反映的是()A.“小国寡民”的生活图景B.小农经济的生产形式C.儒教“夫为妻纲”的伦理观念D.“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关系解题思路定位学问小农经济解题关键观看图片中男耕女织蕴含的信息辨析选项A图片无法反映出“小国寡民”特点,错误B图片上面是“铁犁牛耕”,下面是“女子纺织”,综合反映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生产特点,正确C对图片的片面理解,错误D对图片表面现象的理解,错误答案B视角2从进展角度考查汉代商业进展及重农抑商政策的措施【典例4】(2021·山东文综,10)《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入田货。”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B.增加赋税收入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D.爱护小农经济解题思路定位学问汉代商业进展与重农抑商政策把握题眼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入田货辨析选项A不准商人占有田地,不属于商业经营范围的内容,排解B材料未涉及到赋税问题,排解BC强调商人不能做什么,不是户籍问题,排解CD意思:商人有市籍,商人及家属不得占有田地,目的是“以便农”,正确答案D【方法必备】精确 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历史概念是人们对历史事实的概括和总结,它包含着特定的含义。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打算了历史概念的广度和深度,是推断该历史概念与其它概念有无交叉及交叉深浅的重要标准。如对小农经济的理解,从进展背景、含义看概念的内涵;其特点、地位及评价等是概念的外延。再如对抑商政策的理解,可以从目的、含义角度理解其内涵;从影响、评价及与农业、手工业关系角度理解其外延。考向三从先秦“百家争鸣”到汉代思想大一统的演化视角1从时代背景角度考查先秦诸子百家思想主见及差异的辨析【典例5】(2022·海南单科,1)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A.君主无为而治B.强化血缘等级C.推行礼乐仁政D.实行严刑峻法解题思路定位学问先秦时期诸子百家思想把握题眼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辨析选项A材料反映的是君主集权,不是君主“无为而治”,错误B材料中没有提及血缘等级关系,错误C据材料“有难则用其死”可知君主没有推行“礼乐仁政”,错误D材料信息“君上之于民也”说明君主集权;“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说明对人民统治的严苛,属于法家思想,正确答案D视角2从文明进步角度考查董仲舒新儒学的主见、治国理念及影响【典例6】(2022·课标全国Ⅰ,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进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解题思路定位学问君主专制的强化及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解题关键君主专制加强与儒学思想的进展辨析选项A君主专制源于战国的商鞅变法,当时的中国并不存在宗教权威,错误B统治者进行祭天大典,其目的是在于神化皇权,巩固统治。据材料信息“‘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可知,统治者借助人伦秩序来巩固其统治,正确C祖先崇拜在秦汉以前就已消灭,错误D题干主旨强调通过祭天活动来巩固政治统治,而不是突出宗法制度的强化,错误答案B【主题深化】儒、法、道、墨诸子百家思想的生疏学派及代表主见特点道家(老子)无为、小国寡民奴隶主贵族消极心情儒家(孔子)“仁”、克己复礼缓和冲突,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儒家(孟子、荀子)“仁政”“仁义”新兴地主阶级调和阶级冲突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小生产者要求共享利益、渴望社会安定法家(韩非)主见改革、“君主集权”、法治新兴地主阶级改革和加强中心集权的愿望[模块链接]考向四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社会转型的历史特征【典例7】(2022·天津文综,12)(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见。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见,有此主见并实行此种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材料二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进展,商人势力快速膨胀,……严峻影响中心财政收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惩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后又下令“告缗”,鼓舞民众告发不照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氏破”。——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1)指出材料一中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商鞅持此主见是基于什么生疏?有何具体背景?(2)指出材料二中汉武帝实行的措施及其目的。为实现这一目的,汉武帝还有哪些举措?解题思路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进行归纳概括即可;其次小问,紧扣材料对“农商”的重视程度来概括。第三小问,从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的角度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信息直接归纳“措施”,“目的”依据材料二的信息来分析归纳出抑制商人势力,增加财政收入;其次小问,联系所学学问,从盐铁官营、货币官铸、物价管理等角度来分析。答案(1)态度:孟子:农商公平;商鞅:重农抑商。生疏:农业是本业,商业是末业。背景:当时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2)措施:征收资产税(算缗),鼓舞告发不照实申报资产的商人(告缗)。目的:抑制商人势力,增加财政收入。举措: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主题深化】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阶段特征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从奴隶制过渡到封建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社会转型时期,这一时期消灭的政治制度、经济形态和思想文化奠定了古代中华文明的基础。其主要表现:(1)政治上:诸侯争霸和各国纷纷推行的变法打破了旧的统治秩序,分封制渐渐崩溃;郡县制开头消灭,形成中心集权的雏形;封建国家走向统一的趋势加强。(2)经济上: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推动了井田制的瓦解,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开头形成,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度确立。(3)思想上:“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的科技、文学、艺术奠定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基础。猜想1(立意:社会史观——宗法制的深远影响)争辩民俗的学者都留意到,中国的亲属称谓系统格外繁复精细,如男性长辈称伯父、叔父、姑父、姨夫等;女性长辈称伯母、婶母、姑母、姨母等。这种不厌其烦的称谓方式,实际上反映了()A.“家国一体”观念的影响B.尊卑贵贱等级观念的思想盛行C.尊崇血缘亲疏宗族观念的影响D.“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排他心理解析据题干可知,从各种亲属称谓方式上可以看出,它是基于我国古代宗法制度而形成的,体现的是血缘关系的远近、宗法观念的影响,故C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体现了“忠孝一体”的观念,B项体现了等级观念,D项体现了盲目排外的心理,都与题干材料相背离,排解A、B、D三项。答案C猜想2(立意:主干学问——郡国并行制)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这里“矫前世之弊”主要是指()A.废除宗法制B.实行郡国并行制C.加强皇帝制D.实行三公九卿制解析解答抓住关键语“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可推断汉高祖接受郡国并行制。汉高祖认为秦朝“前世之弊”在于废分封,行郡县,一旦农夫起义,无人勤王,导致速亡。宗法制自西周以来始终是古代中国重要政治制度,A项错误;汉承秦制,C、D两项错误。答案B猜想3(立意:主干学问——汉代商业进展)《史记·货殖列传》里记载:“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橘,淮北常山以南,河济之间千树荻,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及名国万家之城带郭千亩,亩钟之田,若千亩卮茜,千畦姜韭。”这段材料主要说明()A.汉代已形成了商品生产专业区域化的差异B.汉代区域农业经济进展程度的差异C.汉代区域之间长途商品贩运的困难D.汉代商品区域化生产冲击小农经济的稳定解析据题干材料的不同区域生产不同的经济作物,主要说明白这些区域化生产,不是为了自家的消费,而是为了出卖而生产的商品生产区域化,说明白汉代商品经济的进展专业化、区域化,故选A项。B项错在农业经济的“程度”上;C、D两项题干材料未体现。答案A猜想4(立意:社会热点——水旱灾难)广东省水文局2022年5月22日15时26分发布洪水蓝色预警:估计清远连江中下游将发生十年一遇洪水。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水旱灾难多发的国家。我国古代人民对抗灾难的活动不包括()A.重视水利工程的修建B.浇灌工具创新不断C.水排成为汉代抗旱利器D.重视农耕阅历、技术的总结解析水排是汉代冶铁鼓风设备,并不是浇灌工具,故选C。答案C猜想5(立意:文明史观——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影响)2021年6月29日人民网《中国梦·民主路》引用伏尔泰名言:“商人发觉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宝,而哲学家则发觉精神世界”,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意义。以下言论不能论证以上观点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以德治民,反对苛政C.维护周礼,贵贱有序D.有教无类解析“贵贱有序”强调的是奴隶制下的等级秩序,这与伏尔泰启蒙思想中追求“民主、自由、公平”等目标不全都,中国文化的世界意义应突出其进步潮流,故选C。答案C猜想6(立意:主干学问——儒学大师的思想主见)儒家“尊王”、“忠君”及“三纲”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听从君权,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权力过大破坏天下清静的教训。从儒家思想演化的进程看,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B.孟子主见“民贵君轻”C.董仲舒倡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朱熹主见“格物致知”解析依据题干供应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汉武帝为了解决诸侯王国问题,在思想上接受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政治上加强中心集权服务。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答案C猜想7(立意:主干学问——宗法制的遗存及其影响)材料一宗祠,又称宗庙、祖祠、祠堂。它是供奉祖先牌位、进行祭祀活动的场所,又是从事家族宣扬、执行族规家法、议事宴饮的地方。2022年元月3日,安徽博望程氏宗祠落成典礼暨2022年祭祖大典在马鞍山市博望隆重进行,来自江苏、山东、江西、河南、上海等12个省市和安徽23个市县的宗亲联谊会或代表团160余位宗亲参与了庆典仪式。材料二唐末乱世中,河南光州固始县琅琊王氏中的一支部队由王审之兄弟率领,为朝廷四处征战,来到福建,五代时建立了闽国。王审之登上王位,治闽30年,对福建的建设和进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被称为“开闽第一人”、“八闽人祖”。王氏后代遍布港澳台和东南亚,福州和固始政府多次举办过闽王文化节。材料三2022年6月22日,甘肃省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在天水市伏羲广场进行。来自海内外的各界代表共2万余人参与公祭大典活动。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或生疏。(要求:条理清楚,史论结合)答案社会现象:传统宗法文化(宗族思想、祖先崇拜、根祖文化)盛行。生疏:要用历史的、辩证的、进展的眼光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确定乐观作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民族性和历史性等特征,在新的历史时期得到继承和进展,不能一概视为封建文化的卷土重来。(1)通过忆颂先祖功绩,颂扬先祖品德,激励后辈上进,进行优秀传统道德训练,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通过宗祠和族谱这两种宗法文化载体,进行宗族成员间的互助,和谐族人关系,进而促进社会和谐。(3)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如祭祀、礼仪、孝文化等。(4)通过大型公祭和宗族内祭拜等活动,能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经济进展。(5)同祖同源的血脉亲情是联系和团结两岸同胞和海外侨胞的纽带,有利于形成民族分散力,有助于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文化认同感和情感归属感,也能激发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爱国情感。(6)族谱中的很多记载,是重要的历史资料,对于争辩历史学、经济学、人口学、民俗学都有肯定的作用。克服消极作用:传统宗法文化存在父权家长制、重男轻女等落后观念,不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某些家规和族规侵害人权,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国家相悖;简洁形成狭隘的宗族观念与小集团意识,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有些族谱记述往往溢美掩恶,客观性存疑。(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2·河南信阳二模)下面诗句摘选自《诗经·小雅·角弓》,该诗句()原文译文骍骍角弓,翩其反矣。兄弟婚姻,无胥远矣。尔之远矣,民胥然矣。尔之教矣,民胥效矣。角弓细心调整好,弦弛便向反面转。兄弟婚姻一家人,不要相互太疏远。你和兄弟太疏远,百姓都会跟着干。你是这样去训练,百姓都会跟着跑。A.劝导周天子普遍推行分封B.强调宗族团结以巩固统治C.为宗法制增加了奇特颜色D.提倡近亲联姻以对抗诸侯解析观看图文,依据材料信息“兄弟婚姻一家人,不要相互太疏远”等信息,可知材料强调宗族内部的团结,故选B项。《诗经》是春秋时期孔子编订,而西周时期周天子普遍推行分封,A项错误;“奇特颜色”“对抗诸侯”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解C、D两项。答案B2.(2022·辽宁大连质检)西周时期,周天子把姓作为奖品赏赐给有功的下属。“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战国时期,豪强各自为政,姓、氏、字的赏赐成为了诸侯内部事务。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缘由是()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C.百家争鸣局面的消灭D.井田制的推行解析依据题干材料信息可知,题干反映了宗法制强调以血缘亲疏形成等级,区分大宗和小宗,故“赐姓”成为大宗—天子的特权,战国时期豪强任凭赐姓,表明宗法等级遭到破坏,B项正确。题干未涉及到分封爵位、土地和人口,A项错误;材料所述不属于思想文化领域的现象,C项错误;题干材料列举的也非经济领域问题,D项错误。答案B3.(2022·江苏盐城质检)“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分,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全部人惟一的君主。”材料中“共主”到“独主”的变化反映了()A.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的转变B.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过渡C.诸侯割据到国家统一的实现D.地方分权到中心集权的建立解析在西周分封制下,贵族世卿世禄,世世代代做官,享有俸禄,体现血缘关系在政治上的支配作用,这是贵族政治;而秦朝实行郡县制,地方郡守县令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命,彻底废除了世卿世禄,加强了中心集权和皇帝专制,这被称之为封建官僚政治。故B项正确。西周不是集体统治而是地方贵族和周王共治,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政治体制的变化而非由分裂到统一的变化,故C项错误;西周世卿世禄不能理解为地方分权,故D项错误。答案B4.(2022·河北石家庄质检)中国在汉代就建立了封驳制度。所谓“封”,就是把皇帝的敕令退还回去拒不执行;所谓“驳”,就是指出皇帝敕令中存在的错讹失误。汉代的丞相,在制度上享有封驳权。例如汉哀帝时,丞相王嘉就退回了皇帝要加封董贤的诏书。可见,封驳制()A.避开了君主决策失误B.保证了吏治清明C.易为当权者所利用D.对皇权有肯定制约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汉代的丞相在制度上享有封驳权,说明当时的相权对皇权有肯定制约,故选D项。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下,皇帝独尊,封驳制在肯定程度上可以削减君主决策失误,但不能说“避开君主决策失误”,也不能说“易为当权者所利用”,排解A、C两项;封驳制是针对皇帝敕令中存在的错讹失误而非吏治,B项错误。答案D5.(2022·安徽皖西七校联考)据《吕氏春秋通诠》载:“上计,战国、秦、汉时地方官于年终将境内户口、赋税、盗贼、狱讼等项编造计簿,遣吏逐级上报,奏呈朝廷……称为上计。”据此,“上计制”的主要意图是()A.把握地方财政税收B.监督考核地方官员C.提高地方行政效率D.防止官员弄虚作假解析解答此题留意理解“上计”的含义,即由地方行政长官定期向上级呈报文书,报告地方治理状况。题干材料反映了地方官将人口、赋税等渐渐上报,最终上报朝廷,朝廷据此评定地方行政长官的政绩的一种考评地方官的方式,故选B项;“上计”涉及的内容不仅仅是地方财政税收,A项错误;C、D两项在题干中无从体现,排解。答案B6.(2022·云南昆明一模)《诗经》:“噫嘻成王,既昭假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亦服尔耕,十千维耦。”材料反映了()A.土地兼并现象严峻B.铁犁牛耕技术的推广C.集体劳作的生产方式D.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十千维耦”的含义是为“一万人一齐来进行耕作”,表明当时的生产方式为集体耕作,故选C项。B项铁犁牛耕技术与个体耕作方式相匹配;D项是与一家一户的个体耕作相对应,排解;土地兼并是伴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才消灭的,并且与材料信息无关,排解A。答案C7.(2022·湖北重点中学联考)中国古代民谣:“七月流火,过我山陵。女儿耕织,男儿做兵。有功无赏,有田无耕。有荒无救,有年无成。悠悠上天,忘我苍生。”这首民谣反映中国古代()A.小农经济的依靠性B.小农经济的封闭性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D.小农经济的优越性解析依据题干信息,民谣反映了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农夫需要担当沉重的徭役兵役,小农经济格外脆弱,每遇灾荒瘟疫,多数农夫家庭就会陷于贫困,失去土地或破产流亡,故选C项。A、B、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C8.(2022·湖南长沙一模)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在汉初并未普及,但汉武帝执政后却得到快速推广,工艺也更为成熟。这是由于()A.盐铁官营政策的推行B.民营手工业的进展推动C.水力鼓风冶铁工具的创造D.小农经济的高度富强解析依据题干可知,汉武帝时期,国家将盐铁等有利可图行业收归官府经营,盐铁官营政策的推行促使该项技术快速推广并更为成熟,故选A项。当时占主导的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很微弱,不会消灭材料所示的现象,B项错误;水力鼓风冶铁工具的创造是在东汉,与材料时间不符,C项错误;小农经济的高度富强是在明清时期,D项错误。答案A9.(2022·四川泸州一诊)据古碑记载:“汉建成二十年设沛国于相(今淮北市),颁布‘酒榷’,在濉溪口、柳孜专设税官,征收盐酒税。”材料表明汉代()①推行重农抑商政策②实行了分封制③实行盐铁专卖政策④对市场进行严格管理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解答本题接受排解法。题干信息与农业无关,没有体现重农政策,①错误;“设沛国于相”,说明汉初在地方除设立郡县外,还建立王国,实行分封制,②正确;酒榷是古代政府所行的酒类专卖制度,没有涉及盐和铁器的专卖,③错误;材料反映在沛国颁布“酒榷”,专设税官,征收盐酒税,对市场进行严格管理,④正确,故排解①③,②④正确,答案选D项。答案D10.(2022·陕西五校联考)某学者认为中国人文精神的基本旨趣是实现人内在的某种抱负人格。那么假如要“实现人的一种彻底的精神自由”,下列主见与之相符合的是()A.老庄道家的“乘物游心,亲近自然”B.孔孟儒家的“修齐治平,内圣外王”C.韩非法家的“抱法处势,道法者治”D.墨家的“兼爱非攻,上同而不下比”解析依据材料“实现人内在的某种抱负人格”和“实现人的一种彻底的精神自由”可知,题干体现了道家思想,故选A项。“修齐治平,内圣外王”属于儒家为人处世治国的信条,不符合材料意思,B项错误;“抱法处势,道法者治”属于依法治国理念,C项错误;“兼爱非攻,上同而不下比”体现墨家人和人相处的思想,D项错误。答案A11.(2022·浙江绍兴期末)梁启超指出:“争辩儒家哲学,就是争辩中国文化……是若把儒家抽去,中国文化生怕没有多少东西了。”下列各项符合儒家思想主见的是()A.“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B.“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C.“民道弊而所重易也,世事变而行道异也。”D.“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解析据材料可知题干强调了儒学思想。逐项分析,A项强调礼法,反对刑法,反映的是儒家思想,符合题意;B项强调不讲原则的“礼让”是破坏社会法治和忠信的缘由,是道家思想,排解;C项强调变法,反映的是法家思想,排解;D项反映的是墨家思想,排解。答案A12.(2022·河南郑州调研)钱穆认为:“汉政府自武帝后,渐次由宗室、军人、商人之组合转变为士人参政之新局面,公卿朝士,名儒辈出。”材料所述的“转变”()A.源于汉初“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B.开启建立官僚政治体制之先河C.促使察举征召等选官制度的产生D.奠定儒学“独尊”的政治基础解析由题干材料信息“士人参政之新局面,公卿朝士,名儒辈出”,可知汉武帝时期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重用儒生,从而使得儒学取得“独尊”的地位,故D项正确。汉初“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已经不适应汉武帝时期“大一统”的需要,A项错误;秦始皇时期实行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已经开启建立官僚政治体制之先河,B项错误;察举征召等选官制度的产生与汉武帝重用儒生无直接关系,C项错误。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2022·湖北百校联考)中国古代人们的身份地位、财宝在不断流淌,而且是制度化流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在中国,地主阶级占有大量土地以剥削农夫剩余劳动。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富豪之家,不断兼并土地。虽然土地私有制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但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公有制土地所占的比例有时相当高,由于历次农夫战斗造成的土地重新安排,使得土地兼并过程不断反复,公有制与私有制的比例在周而复始的变化,并始终连续到封建社会末期。材料二比较其他文明,中华文明一个根本性特点,就是人的身份地位、财宝和社会政治权力在不断流淌,而且是制度化流淌。具体说,第一,中国人的身份地位的流淌性。这是中华文明进展的一个格外重要的原动力。我们没有固定不变的身份地位。人是有差异的,但这个差异都可以经过人自身的努力而得到转变。每个人、家庭、地区,人们的身份地位都在不断变动,且有制度性保证。其次,是财宝的流淌性。“商鞅变法”后,土地可以买卖,土地始终在流淌中,有制度性保证。土地流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维持理性进展的最根本财宝。——姜义华《“自信”的根基》(1)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学问,分析战国以来“土地流淌”的历史影响。(8分)(2)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学问,评析材料二中“身份地位的流淌性”是“中华文明进展一个格外重要的原动力”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说理清楚)(12分)解析第(1)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刮板机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前景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全自动吹瓶机报告全自动吹瓶机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APF市场前景规划及投资潜力分析报告
- 福建省宁德市福鼎第九中学高三数学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民族中学高一地理月考试题含解析
- 2024年风电电缆项目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第九中学2020年高二生物测试题含解析
- 福建省宁德市第一中学高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 2024年道路照明设备租赁及安装合同示范文本5篇
- 2024瑜伽馆投资入股与瑜伽文化传播合同3篇
- GB/T 34241-2017卷式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元件
- GB/T 12494-1990食品机械专用白油
- 运输供应商年度评价表
- 成熙高级英语听力脚本
- 北京语言大学保卫处管理岗位工作人员招考聘用【共500题附答案解析】模拟试卷
- 肺癌的诊治指南课件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完整版课件
- 商场装修改造施工组织设计
-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教材解读 PPT
- 加减乘除混合运算600题直接打印
- ASCO7000系列GROUP5控制盘使用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